一、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卫红,何卿,辛玉婷,鲍春晖[1](2021)在《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构建突出以水污染指标为重点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尤为关键。文章结合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特点,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三大要素15项指标组成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相关规划值为标准,对宜兴市各水生态功能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产业绿色程度排序为Ⅰ-03>Ⅱ-02>Ⅲ-10>Ⅲ-11和Ⅱ-03>Ⅲ-07。这意味着在后续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对评估结果比较低的功能区进行绿色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评估结果中未能达标的指标采取控制措施。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邓木子然[3](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冯斐[4](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胡明[5](2020)在《甘肃省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强调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欠发达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治理不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在眉睫。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时指出,“甘肃省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首要目标是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比较优势,聚焦资源禀赋,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生产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完善产业链,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基于上述背景,首先,本文在归纳整理国内外文献研究和相关产业理论基础上,得出现有研究多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较少,尤其是涉及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机理的研究欠缺;并从基本内涵、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分析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其次,在分析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甘肃省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具有交通、资源禀赋、政策保障优势,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的不足,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选择依据。再次,从生态产业体系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层级之间的关系,同一层级中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生态产业在生态经济系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基础生态产业扮演生产者角色,传统生态产业扮演分解者角色,支柱和新兴生态产业扮演消费者以及生产者角色。最后,根据甘肃省实际状况,从全局观出发,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方法对生态产业体系的运行效率进行衡量测算。并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进行指标赋权,得出发展生态产业可以提高GDP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生态环境。虽然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为上升趋势,但也面临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产业之间联动效应差等问题。针对发展生态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提出提高生态产业结构占比、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
毛心怡[6](2020)在《丽水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丽水市不断强化生态自信,依托优越的生态条件,生态经济蓬勃发展。本论文以丽水绿色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进而提出丽水绿色产业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依据反映广义绿色产业内涵,国外权威机构、国内权威机构及学术文献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可观测性、数据可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维度作为甄选指标的三个准则层,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共70个指标组成的丽水绿色产业发展定量评价体系。对丽水各县(市、区)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处在第一梯队的县(市、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得出可借鉴的经验,加以推广。对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处于中下水平的县(市、区),剖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对丽水近年来在产业布局、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民生事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进行定性分析。在评价基础上,论文提出进一步推进丽水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挖掘拓展绿色业态和绿色潜力、培育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服务业、着力将绿色循环经济理念植入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保障机制包括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体系、发挥金融的保障作用和合理进行绿色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配置。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绿色产业发展理论体系,促进丽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竞争力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丁旻炜[7](2019)在《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清洁生产理念的不断发展,产业园区的清洁生产在近年来渐渐受到关注。当下,产业园区的清洁生产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国内外鲜有针对产业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的研究。为此,本文尝试构建了产业园区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产业园区整体的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参考,以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构建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明确了指标体系、指标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在对各类已发布的产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已有的研究所涉及的各类指标的整理、筛选后,通过已有研究的频度分析以及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含有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考已发布的各类园区指标体系和已有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明确了各指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参考其他类园区的评价验收方法,对园区进行打分,通过得分高低判断园区的清洁生产水平。最后,本文将指标体系应用于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对两个产业园进行了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两个产业园通过整体清洁生产审核的推动,都达到了清洁生产合格水平,但从园区整体角度出发,仍有清洁生产潜力和机会有待发掘。案例分析也证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产业园区整体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提供参考。
宋晗[8](2019)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坡地整治等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并于2014年开展新一轮生态修复计划。通过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土地资源质量加强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生态修复工程为农村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生态衍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作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业之一,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取延安市的四个县,洛川县、延长县、子长县及黄龙县作为研究区域,研究4个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驱动因素及生态与产业间的耦合协调情况,不仅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提供实施依据,也为农民脱贫增收提供新途径,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方向。本文采用2006-2016年陕西、延安、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苹果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在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计算苹果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及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分析不同经济水平下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得出苹果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各子系统两者、三者及整体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再通Pe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模型分析各子系统间的相关性及对苹果综合评价指数的驱动因素;最后根据制约延安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4个县(延长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都不断增加。从各子系统发展指数高低来看,黄龙县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子系统评价指数均发展最好,子长县在生态治理子系统中发展较好,但社会经济指数相对较低,延长县社会经济指数较高,洛川县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从子系统发展速度来看,延长县、子长县在各子系统中发展速度较好,洛川县、黄龙县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从综合发展指数来看,延长县发展成效最好,综合发展指数及发展速度均较高,其次为子长县、黄龙县,洛川县发展指数及发展速度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延长县、子长县发展较好,黄龙县发展潜力较大,洛川县发展较慢。(2)4个县耦合度分析:2子系统耦合中,延长县、黄龙县的社会经济-生态治理(C4)耦合度发展较好;洛川县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C2)耦合度发展较好;子长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C1)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C3)情况均较差。3子系统及整体系统间耦合度中,4个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C7)间的耦合度均发展较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业发展(C9)均较差。4个县协调度分析:2子系统协调性中,生态治理-产业发展(D6)的协调度在4个县中均最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D1)发展较差。3子系统及整体系统协调性中,生态治理-社会经济-产业发展(D10)协调度在洛川县、延长县及黄龙县较好,子长县的态环境-产业发展-生态治理(D8)协调度发展较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D7)发展均较差。总体来看,4各县耦合度中,生态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欠缺;协调度中,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发展较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不足。(3)4个县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驱动分析:4个县中,洛川县、延长县的产业发展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子长县生态治理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黄龙县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均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综合发展水平的直接驱动因素均为产业发展;洛川县及黄龙县的社会经济子系统对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产生主要的间接作用,延长县及子长县的生态治理对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产生主要的间接作用。总体来看,4个县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均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子系统。(4)不同经济水平下(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黄龙县),各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及综合发展指数均无显差异,各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的相关性上也无显着差异。但在影响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直接因素及间接影响因素上有显着差异。
吴淼[9](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张书[10](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
2 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 |
2.1 评估体系 |
2.2 评价指标 |
2.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2.4 结果计算 |
2.4.1 综合评估 |
2.4.2 达标率指数 |
3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结果与分析 |
3.1 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概况 |
3.2 绿色产业评估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总结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天空地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
1 土地覆盖 |
2 石漠化类型 |
3 植被覆盖度 |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
1 旅游业总收入 |
2 旅游从业人数 |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 旅游者人数 |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
6 旅游设施数量 |
7 基础设施变化 |
8 生活保障变化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因子选取 |
3 指标筛选方法 |
4 指标体系 |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
1 系统目的 |
2 系统登录 |
3 系统操作 |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
5 数据采集 |
6 旅游文件上传 |
7 评分标准 |
8 热点客源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新资源理论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四、发生学理论 |
五、嵌入式理论 |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
一、总体发展脉络 |
二、发展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维度分析 |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
二、指标评价模型 |
三、指标赋权处理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5)甘肃省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2 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 |
2.3 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联系 |
2.4 生态产业与生态产业体系 |
第三章 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
3.1 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
3.2 生态产业体系发展优势 |
3.3 生态产业体系发展劣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产业体系框架构建及协调发展分析 |
4.1 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对欠发达地区的作用 |
4.2 生态产业体系框架的构建 |
4.3 生态产业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产业体系运行效率综合评价 |
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5.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 评测模型建立 |
5.5 基于文化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丽水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步骤及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概念界定 |
2.1.1 绿色产业的概念 |
2.1.2 绿色产业的特征 |
2.1.3 绿色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2.3.1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2.3.2 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丽水市绿色发展概况 |
3.2 丽水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的建立 |
3.2.1 构建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的原则性和维度 |
3.2.2 建立评价指标甄选 |
3.3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模型的建立 |
3.3.1 建立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步骤 |
3.3.2 建立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评价 |
4.1 丽水市各县(市、区)绿色产业发展分析 |
4.1.1 丽水市各县(市、区)在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中排名 |
4.1.2 丽水市各县(市、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短板分析 |
4.2.1 产业布局、生态产业发展短板 |
4.2.2 基础设施的短板 |
4.2.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板 |
4.2.4 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短板 |
4.2.5 民生事业的短板 |
4.2.6 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中的短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
5.1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的措施 |
5.1.1 挖掘拓展绿色业态和绿色潜力 |
5.1.2 培育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服务业 |
5.1.3 着力将绿色循环经济理念植入绿色发展 |
5.1.4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5.1.5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
5.2 丽水市绿色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
5.2.1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
5.2.2 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5.2.3 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体系 |
5.2.4 发挥金融的保障作用 |
5.2.5 合理进行绿色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配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现状 |
1.2.2 国内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园区 |
2.1.2 指标体系 |
2.1.3 清洁生产 |
2.1.4 工业生态学 |
2.1.5 循环经济 |
2.1.6 低碳经济 |
2.1.7 绿色制造 |
2.2 相关理论对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方法研究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1.1 频度统计法 |
3.1.2 关联度分析与充分必要性分析 |
3.2 指标值的确定方法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1 专家咨询法 |
3.3.2 层次分析法 |
3.4 相关方法对构建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四章 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 指标体系结构与层次的确定 |
4.2.1 备选指标集合的确定 |
4.2.2 指标层次结构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的构成 |
4.3.2 充分必要性分析 |
第五章 指标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 指标值的确定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权重的确定步骤 |
5.2.2 权重的确定 |
5.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第六章 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的实证研究 |
6.1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试评价 |
6.2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实证研究 |
6.2.1 园区概况 |
6.2.2 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的实证研究 |
6.3.1 园区概况 |
6.3.2 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案例分析总结 |
6.4.1 园区评价结果分析 |
6.4.2 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件 指标解释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8)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研究 |
1.3.2 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
1.3.3 产业-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
1.3.4 苹果种植及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
1.3.5 苹果产业驱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经济发展状况 |
2.1.3 研究区苹果及其他果品种植 |
2.2 数据来源 |
3 苹果产业发展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苹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 |
3.2 指标权重确定 |
3.3 模型建立 |
3.3.1 综合指数模型 |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通径分析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研究 |
4.1 延安苹果产业各子系统评价指数及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
4.2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指数分析 |
4.3 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延安苹果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 |
5.1 延安苹果产业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
5.2 耦合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
5.3 耦合度时间序列分析 |
5.4 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延安苹果产业驱动因素研究 |
6.1 延安苹果产业驱动因素选取 |
6.2 各子系统间相关性分析 |
6.3 各县综合发展水平驱动分析 |
6.4 不同经济水平下苹果产业驱动因素的差异 |
6.5 本章小结 |
7 问题及对策 |
7.1 问题 |
7.2 对策 |
7.2.1 建立农民合作社及果农协会,发展新型产业化模式 |
7.2.2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研发新品种 |
7.2.3 创新教学培训,发展专业型果农 |
7.2.4 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治理投入 |
7.2.5 充分利用苹果资源,全方位发展加工业 |
7.2.6 因地制宜,探索新一轮生态产业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10)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兴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孙卫红,何卿,辛玉婷,鲍春晖. 环境保护科学, 2021(06)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甘肃省生态产业体系构建机理研究[D]. 胡明. 兰州大学, 2020(01)
- [6]丽水绿色产业发展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D]. 毛心怡.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产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讨[D]. 丁旻炜.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8]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宋晗.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