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模糊表达

论日语模糊表达

一、日语模糊表现试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镕迪[1](2021)在《《i》(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梁佳同[2](2020)在《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文中指出中日两国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但由于两国的文化根源不同,即使表达相同的意思,其语言表现形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被征求意见时,日本人经常使用表示推量的表达方式“ようですね”的说法是因为话题与对方领域相关,从不能对对方有所失礼的角度出发,通过使用「ようですね」等推量表现来避免断定。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使用这种“推量表现”的,汉语的翻译情况,与汉语中的“推量表现”用法是否相同,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正确地理解以上问题是学习日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以上的问题意识出发,本研究以日语电视剧为对象,收集了其中出现的推测表达,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看,日本人为了缓和对话的气氛,有使用不确定的表达(推量表现)的倾向。推量表现可以区别与对方的亲疏关系。同时本论文在考察部分详细说明了产生日语“推量表现”特征的原因。

花梦迪[3](2018)在《《満鉄调查报告书》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7月份本人研究生在读期期间利用暑假时间在黑龙江省档案馆实习,接触了许多日伪时期的档案,由此对档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导师推荐了《満鉄调查报告书》一书,以此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翻译实践文本。《満鉄调查报告书》由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着并发行,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黑龙江地区的矿产、经济、文化等,这些资料都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成果”,日本通过这些“成果”达到掠夺东北地区资源,控制东北地区,进一步侵略东北的企图。《満鉄调查报告书》是日军侵占东北地区最直接的证据。笔者的这一选题旨在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丰富“满铁”资料的研究,充实日伪档案研究的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本翻译实践报告是笔者在对上述档案资料进行大量翻译实践后,针对笔者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该档案文本极具历史特色,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度量衡类词语、同形异义词、异体字和繁体字等。档案全部用片假名书写,没有轻、浊音之分。句法多使用侯文体,其行文语言也都是公文文种。笔者的该实践报告主要从词语翻译、句子翻译二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在词语方面主要针对度量衡类词语、同形异义词、专有名词、繁体字和异体字进行研究。在句子翻译方面主要对句子切分、语序调整、转换、增译、减译、合译进行研究。根据档案特点笔者秉承“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的翻译原则、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借鉴功能对等理论及运用增译、减译、合译等翻译方法对该档案进行翻译。通过对《満鉄调查报告书》进行翻译,让笔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档案翻译的重要性,所以必须本着还原历史忠实原文的理念进行翻译。目前国内有关日文档案的翻译还不太健全,尤其是“满铁”方面的相关翻译,笔者深感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总结为今后该部分档案的翻译和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刘亮[4](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梁德学[5](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指出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李斌,陈静[6](2017)在《基于《日本语源大辞典》的汉源日词历时分析》文中指出汉源日词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能够揭示出汉字词对日语词汇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日本出版的《日本语源大辞典》中所收录的6000多个词语,人工录入和标注词条的年代、词性、汉字比例和与汉词词义相似度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得出,在词典的所有词项中,词语出现数量最多的朝代分别是奈良时代、平安时代以及江户时代。同时,词典中能写成全汉字的词占一半以上,而包含汉字的日词则占词典的九成以上。最后,从社会历史方面探讨新词产生及汉字词比例涨落的原因。

高启耀[7](2017)在《论交付》文中研究说明"交付"源于古罗马法Traditio,该交付有转移现实控制和变动所有权双重含义,该词逐渐演化成为英语tradition、法语tradition和德语Tradition。受日耳曼法所有权层级理论影响,各个民法典中又创造了其他表述交付的单词。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仅《法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的法文本使用其"交付"的含义。《德国民法典》使用Ubergabe 一词表示"交付",同时学者又使用Traditionsprinzip而不是Ubergabeprinzip表示"交付原则"。在《法国民法典》中表示"交付"的单词还包括la delivrance,《瑞士民法典》法文本中表示"交付"的单词还包括le transfert、la remise等。《日本民法典》中日文单词"引渡"和"交付"都被译成中文"交付",日文"譲渡"也有被译成中文"交付"的痕迹。交付在《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中采狭义解释,在《日本民法典》中本采狭义解释,但是由于我国学者将日文"引渡""交付"均译成中文"交付",导致我国学者习惯上从广义层面理解该法典的"交付"。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兼采广义与狭义解释。我国大陆地区的"交付"可作广义与狭义解释,广义交付包括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拟制交付是现实交付的一种。狭义交付仅指现实交付。交付的性质分为三层。第一,交付写作德文Liefelung/Ubergabe、英文deliver、法文la delivrance和日文"引渡"时,属事实行为。第二,《德国民法典》使用Gewalt描述占有,使Ubergabe包含转移占有事实和占有权能双重含义,但在该法典确定无因原则背景下,Ubergabe无论变动占有权能还是占有事实均能获得立法赋予的效力确定其引发的更高层级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未采无因原则的背景下,交付作Ubergabe(排除Liefelung含义)解时产生变动占有权能的法律后果,不宜直接被定性为事实行为或法律行为。交付理念含义不同的情况下,交付主体的范围、权限也不同。第三,交付写作德文Tradition、英文tradition、法文tradition和日文"交付"及"譲渡"时,属法律行为。交付客体包括动产(分为普通动产和特殊动产)、不动产、虚拟财产、观念权利和特殊的可商品化人格权益。客观现实物的法学意义是权利的载体,是作Liefelung/Ubergabe解的交付的客体。普通动产的权利载体包括现实物和拟制物,拟制物的意义是通过新设权利载体来剥离现实物承载的所有权项下部分权能。特殊动产从建造到完成有法律上和合同上两个判断标准,在我国特殊动产设权登记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立法解决交付未建造完成的特殊动产的法律后果。不动产和部分观念权利的物权变动登记(区别于设权登记、异议登记等)与交付相似。虚拟财产本质属于特殊的客观现实物,但是应当参照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模式加以保护。传统人格权商品化现象不适用定限转让制度,其本质为服务合同,特殊的可商品化人格权益(如个人信息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交付客体。互联网技术变革了传统双方当事人对向式契约模式,买方付款至支付平台的行为不应当被视为"支付"而应当被视为"交付",在无约定的前提下,支付平台没有使用买方付款的权限。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交付模式应采结果导向主义并忽略标的物流转过程,典型的如创客空间运作模式、微信推送行为中的交付。交付模式应当被定性为受付方主观上确定接受交付且客观上控制标的物。物联网设备不具有人类主观意志,其仅为连接用户与运营中心的工具。个人信息只有在形成规模化的大数据之后才能成为交付行为的客体,因为规模化的大数据无法凭借其个体样本推知该信息主体的身份。

赵东月[8](2016)在《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往学者多从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从文化属性方面对汉民族的形成进行探讨,将汉民族的前身追溯到华夏族,然而对于更早的历史,则由于材料所限多力有不逮。本文拟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在现有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古人种学的方法与理论,对汉民族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进行探索。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首先梳理了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及其内涵的变迁,回顾了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对现代汉族体质特点的研究是探讨汉民族起源和形成的基础,本章主要拟解决两个问题:一、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如何,是否具有同一性;二、时间比较晚近的明清时期的汉族,在体质上有什么特点,与现代汉族是否具有一致性。第3章,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本章主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资料的基础上,在先秦时期古人种类型的框架下,通过与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对比分析,找寻现代汉族体质特征形成的起点和来源。第4章,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现代汉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是新石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在体质特征上还有较远的距离,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开始有了直接的联系。本章主要通过对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化和人群的迁徙、互动,探讨现代汉族居民的初始形成过程。第5章,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本章主要对秦汉-宋元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的演变和人群的移动进行了分析,大规模人口的频繁迁移是现代汉族形成的重要条件。“汉族”作为民族称谓在汉朝建立后出现,但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并没有随之立刻形成,直到宋代,现代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才基本形成。第6章,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肖硕[9](2015)在《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的委婉表达》文中认为委婉表达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委婉表达的运用,能很好地照顾对方的心情,不伤及对方面子,使会话在友好的气氛中展开。而按照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一直力求语言精确并避免模糊,但是因模糊语言具有独特表达功能,使其成为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的制约下,说话者通过采用带有模糊性质的词语代替精确的词语,或是采用含蓄的表现形式,不确定的表述手段,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本意,从而减少了由语气生硬所引起的摩擦,且使听话者更容易接受说话者的意图。因此,模糊语言同委婉表达存在微妙的关系。故本文试从模糊语言的角度,对日语的委婉表达进行探讨。正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是序论,主要陈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先行研究及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成。第一章总述模糊语言的定义、发展和委婉表达的定义,探讨模糊语言与委婉表达的关系。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从词汇和句法两个角度,词汇主要是研究因禁忌词汇、模糊限制词和多义词而形成的委婉表达,句法层面主要研究因否定、被动或传闻、推量及省略而形成的委婉表达,采用基于语料库分析话语的研究方法,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表达的语用功能,并从自然环境和文化方面的影响,阐释委婉表达形成的原因。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课题研究进行展望。

孙建昌[10](2014)在《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引入“译介”这一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概念,从译介学的视角,系统考察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国内背景和国外条件、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演进、早期译介与传播语境下形成的社会主义观、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的启不。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是在特定的国内背景和国外条件下发生的。这种背景和条件,与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所导致的两国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在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国内变法维新思潮和运动蓬勃兴起。在“以日为师”的舆论氛围中,中国兴起赴日留学热潮;在日本,甲午战争的胜利和巨额战争赔款的获得,极大地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应地推动了日本国内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勃兴。甲午战争败与胜的两种结局,在中日两国引起的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思潮的变化,构成了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最直接的国内背景和国外条件。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演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前期(1900-1904)主要是留日学生创办刊物并以刊物为载体译介和传播西方各种社会政治学说。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学说被同步译介到中国并开始了在中文语境下的传播。这一时期,留日学生虽然不是为了介绍社会主义学说而译书,但却在译书中发现了社会主义学说。《译书汇编》、《浙江潮》、《游学译编》等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都曾译载过与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或社会主义运动有关的文章。关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也是从这时开始以零散、片段的形式被译入中文语境。其间,1902-1903年出现了一个翻译出版日语社会主义着作的高潮,《社会主义》、《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等几部有影响的日本社会主义者的着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近世社会主义》等着作中,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开始得到比较全面的介绍。中期(1905-1906)主要是在日本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等人,为宣传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思想并配合《民报》与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之间的论战,以《民报》为载体译介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重视对马克思学说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译介,同时也对西方的无政府主义学说有所介绍。这一时期《民报》刊载的译文,几乎无一例外地对马克思及其学说进行了介绍。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暴力革命思想等内容出现在相关译文中,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经典段落被一再重译。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成为《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重要话题,“科学的社会主义”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论辩话语中。后期(1907-1908)主要是在日本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以《天义》报为载体对社会主义学说、尤其是马克思学说进行的译介与传播。《天义》报作为一份以宣传无政府主义为宗旨的刊物,却对马克思及其学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仅全文译载了《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及《宣言》第一章的内容,而且刊发过准备出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预告。刘师培等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推崇备至,在相关译文的“序”、“跋”中一再提起和强调,称赞阶级斗争学说“最有裨于历史”。在社会主义学说早期译介与传播的语境下,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梁启超、刘师培等,分别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在中文语境下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中国化再阐释,形成了观点各异的社会主义观。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属于干涉主义而非放任主义,其价值追求是“于不平等中求平等”,他乐观地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他认为欧洲的社会主义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过度无序的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概括社会主义的要义为土地归公、资本归公,而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梁启超深信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但他不认为短时间内可以把社会主义在中国付诸实施,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总原因在于没有劳动阶级。梁启超将社会主义区分为社会改良主义和社会革命主义,他相信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资本主义不过是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明确表示自已认同国家社会主义。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还体现在他对生产和分配问题的看法上,他从重视生产问题到重视分配问题,再到提出重视生产兼顾分配,体现出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以“民生史观”为其哲学基础,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认为解决了民生问题就是在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核心是平均地权,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节制资本。孙中山把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明确划分为乌托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派,但他提出了不同于唯物史观的以民生为历史重心的民生史观,从而在哲学基础上区别了三民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孙中山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欧美不同,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条件下,不宜采用马克思提出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一切政治经济问题,因而他主张对马克思的学说“师其意不用其法”。刘师培认为“社会主义多与无政府主义相表里”,无政府共产主义源出于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相信社会主义“必达无政府主义之一境”,他调和二者的关系但信奉无政府主义,宣称他所主张的无政府主义“于共产、社会二主义,均有所采”。刘师培认为一切的不平等都是因为有政府,主张以无政府主义改造世界,相信无政府主义“当以平等为归”,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是他的无政府主义平等观。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在把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通过译介者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中国化阐释和接受者在中文语境下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中国化再阐释,不仅肇始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结合,而且输入了一整套社会主义术语,又通过文言化的译文表征了语言的时代化。当然,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早期译介者不一定是社会主义的信仰者,更未必是主动的传播者;早期进入中文语境的社会主义学说主要译自日本社会主义者的着作而非欧洲语言的社会主义原着,这种间接性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解和接受。另外,早期译介与传播过程中也存在对西方社会主义的派别不明、认识混乱等问题。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传播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早期译介与传播过程中所关涉到的译介主体、译介载体、译介内容和译介话语等要素,相应地启发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话语等方面去思考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传播。从彼时的译介到当下的传播,从彼时的译介社会主义学说到当下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从彼时的单一媒体到现时的全媒体,从彼时的文言文到当代的白话文,在历史与现实的变与不变之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有效传播,需要实现传播主体由政治热情向笃信力行的转变,传播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传播内容由驳杂向精而管用的转变,传播话语由古雅向通俗易懂的转变。

二、日语模糊表现试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语模糊表现试述(论文提纲范文)

(2)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中文摘要
1 はじめに
2 先行研究の概観
    2.1 理论的研究
    2.2 日本语の推量表现についての研究
    2.3 问题点
3 研究目的及び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4 日中推量表现の分析
    4.1 日中推量表现
        4.1.1 日本语の推量と中国语の推量の定义
        4.1.2 日中推量表现の诸相
        4.1.3 日本语の推量表现の分类
    4.2 研究対象
    4.3 ドラマに现れた日中推量表现の回数
    4.4 ドラマに现れた日本语の推量表现の分类
    4.5 ドラマに现れた推量表现全体に见る日中比较
    4.6 四つのドラマそれぞれに现れた日中推量表现
        4.6.1「隣の家族は青く见える」日中推量表现の比较
        4.6.2「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日中推量表现の比较
        4.6.3「凪のお暇」日中推量表现の比较
        4.6.4「わたし、定时で帰ります」日中推量表现の比较
    4.7 相手との亲疎関系に见る日中推量表现
        4.7.1 相手との亲疎関系全体に见る日中推量表现
        4.7.2 ドラマごとの亲疎関系に见る日中推量表现
        4.7.3 ソト関系における分类カテゴリーの分布
        4.7.4 ウチ関系における分类カテゴリーの分布
    4.8 结果と考察
        4.8.1 结果
        4.8.2 考察
5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谢辞

(3)《満鉄调查报告书》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満鉄调查报告书》档案文本描述
    2.1 《満鉄调查报告书》档案背景介绍
    2.2 《満鉄调查报告书》档案性质与特点
第3章 《満鉄调查报告书》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2 翻译过程
    3.3 译后事项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词语类翻译
        4.1.1 度量衡类词语的翻译
        4.1.2 同形异义词的翻译
        4.1.3 专有名词的翻译
        4.1.4 异体字和繁体字的翻译
    4.2 句子的翻译
        4.2.1 句子的切分
        4.2.2 语序调整
        4.2.3 转换
        4.2.4 增译
        4.2.5 减译
        4.2.6 合译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档案翻译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5.2 对以后学习工作的启发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节选)
    附录2 译文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基于《日本语源大辞典》的汉源日词历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源日词的研究现状
二、语料来源和说明
三、汉源日词的历时分析
    (一) 日语词汇的产生时代分布。
    (二) 词条的汉字构成比例分析。
    (三) 日文词语与汉语源词的意义相似度分析。

(7)论交付(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交付流变论交付条件的实质影响因素考察
    1.1 古罗马法交付制度的起源和演化
        1.1.1 《十二铜表法》最早出现交付字样
        1.1.2 要式买卖形成两层级式的交付制度
        1.1.3 《法学阶梯》对交付原因的取舍
    1.2 日耳曼法对交付制度的冲击和变革
        1.2.1 区分交付客体对交付制度的影响
        1.2.2 层级式所有权体系对交付制度的影响
        1.2.3 以手护手制度对交付制度的影响
    1.3 历史环境促进交付制度的融合与完善
        1.3.1 教会法对交付理念的完善
        1.3.2 罗马法复兴事件加快交付制度的融合速度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交付比较论——交付效力多元化的表现及引申
    2.1 法国立法成果对交付制度的确定和发展
        2.1.1 《拿破仑法典》的交付制度考察
        2.1.2 《法国民法典》的交付制度考察
        2.1.3 法国交付制度发展演变的原因考察
    2.2 德国立法成果对交付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2.2.1 《德国民法典》的交付制度考察
        2.2.2 《德国民法典》的交付制度的特点
        2.2.3 《德国民法典》的交付制度的综合点评
        2.2.4 《德国民法典》的交付制度形成的原因
    2.3 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对交付制度的移植和借鉴
        2.3.1 《瑞士民法典》的交付制度包含两种语境
        2.3.2 《奥地利普通民法典》移植交付制度较明显
        2.3.3 《日本民法典》的交付制度包含两个层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付规范论——我国交付制度的设计及走向
    3.1 我国交付制度规范考察
        3.1.1 广狭义交付立法规范考察
        3.1.2 广狭义交付立法之辨
        3.1.3 统一交付含义的重要性
    3.2 比较法层面交付制度规范考察
        3.2.1 《德国民法典》采狭义交付理念
        3.2.2 《日本民法典》交付理念的解读
        3.2.3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兼采两层交付理念
        3.2.4 《瑞士民法典》采狭义交付理念
    3.3 交付制度立法的学术点评
        3.3.1 大陆地区学术观点的考察及点评
        3.3.2 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术观点的考察及点评
        3.3.3 我国交付制度设计的走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付性质论——交付行为的法律后果辨析
    4.1 交付性质理论多元化的成因
        4.1.1 历史法学派对交付性质理论的贡献
        4.1.2 交付与契约的联系和区别
        4.1.3 我国近现代立法受交付性质理论影响颇多
    4.2 事实行为论与法律行为论的冲突
        4.2.1 用法律行为定性交付的反思
        4.2.2 用民事法律行为定性交付的反思
        4.2.3 用事实行为定性交付的反思
    4.3 物权法与债权法下交付性质的冲突
        4.3.1 物权法与债权法下交付制度概述
        4.3.2 交付行为与履行行为的异同
        4.3.3 转移占有行为与物权公示行为的异同
    4.4 交付性质的多元化认定
        4.4.1 事实行为
        4.4.2 受原因行为影响的交付行为
        4.4.3 法律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付主体论——有效交付主体范围的扩张
    5.1 占有制度导致有效交付主体范围扩张
        5.1.1 现实控制行为主体与占有主体不同
        5.1.2 我国立法采一元化支配权体系
    5.2 多元化贸易形式导致有效交付主体范围扩张
        5.2.1 民商事立法技术与实务理念冲突
        5.2.2 法律拟制主体与现实生活模式的冲突
        5.2.3 占有制度法学理论与社会理念的冲突
    5.3 交付辅助行为导致有效交付主体范围扩张
        5.3.1 一般交付辅助人的交付主体地位
        5.3.2 遗失物拾得人的交付主体地位
    5.4 交付代理行为导致有效交付主体范围扩张
        5.4.1 代理交付行为的理论证成
        5.4.2 代理交付行为主体具有非独立性
        5.4.3 代理交付行为主体地位不同于指示交付行为主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交付客体论——权利还是权利载体之辨
    6.1 交付客体论之普通动产
        6.1.1 普通动产权利载体之有体物
        6.1.2 普通动产权利载体之拟制物
    6.2 交付客体论之特殊动产
        6.2.1 特殊动产的特殊规范考察
        6.2.2 特殊动产的交付规范有待完善
    6.3 交付客体论之不动产
        6.3.1 转让登记与交付使用二元性之辨
        6.3.2 实体交付与凭证交付二元性之辨
    6.4 交付客体论之虚拟财产
        6.4.1 虚拟财产种类辨析
        6.4.2 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证成
        6.4.3 虚拟财产的保护原则辨析
        6.4.4 破除"虚拟"财产的虚拟特性
    6.5 交付客体论之观念权利
        6.5.1 区分认识财产权利与虚拟财产
        6.5.2 转移现实控制权利凭证的行为分析
        6.5.3 狭义交付与登记的辨析
    6.6 交付客体论之特殊的可商品化人格权益
        6.6.1 人格权实现商品化主要原因考察
        6.6.2 传统可商品化的人格权益无法成为交付客体
        6.6.3 新型可商品化人格权益——集合式个人信息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交付发展论——互联网时代交付制度的引申
    7.1 互联网技术扩张交付行为责任主体
        7.1.1 互联网技术影响合同履行方式
        7.1.2 互联网技术影响合同关系当事人
        7.1.3 互联网技术影响维权制度建设
        7.1.4 互联网技术影响意思自治行为效力
    7.2 创客空间变革交付行为法律后果
        7.2.1 创客空间类型分析及发展前景概述
        7.2.2 影响创客空间智慧成果交付模式的实践困境
        7.2.3 创客空间对交付模式的具体影响
    7.3 物联网技术影响交付行为客观状态
        7.3.1 物联网技术升级与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关系
        7.3.2 物联网时代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着眼点和发展空间
        7.3.3 协调物联网技术发展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的必要性
        7.3.4 协调物联网技术与隐私权保护对交付制度的影响
    7.4 微信推送行为影响交付行为主观状态
        7.4.1 微信推送行为的主要问题概述
        7.4.2 推送行为与推送内容的特殊性辨析
        7.4.3 微信推送客体属于作品的认定标准
        7.4.4 确定推送行为法律后果的思路
    7.5 信息(大数据)影响交付行为的客体
        7.5.1 传统多重交付问题概述
        7.5.2 信息(大数据)可交付的理论基础
        7.5.3 交付信息(大数据)的主要问题
        7.5.4 多重交付大数据的法律后果研究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8)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1.1.1 汉语中“民族”一词的源流
        1.1.2 民族的概念及其变迁
        1.1.3 族群与民族
    1.2 汉民族形成的研究历史
        1.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民族)西来说
        1.2.2 20世纪上半叶中后期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1.2.3 20世纪下半叶对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
        1.2.4 2000年至今:新的发展阶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2章 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1 从颅骨的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1.1 数据及来源
        2.1.2 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的比较
        2.1.3 现代汉族颅骨测量数据的比较研究
    2.2 从活体观察与测量看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2.2.1 数据及来源
        2.2.2 我国汉族居民的头面部形态观察
        2.2.3 我国汉族居民的活体测量特征
    2.3 明清时期汉族体质特征的研究
        2.3.1 数据及来源
        2.3.2 与亚洲蒙古人种的比较
        2.3.3 与现代汉族的比较
    小结
第3章 史前时期居民体质特征及其演变——现代汉族的起源
    3.1 旧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特征
        3.1.1 古人种学
        3.1.2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种特征
    3.2 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古人种类型
        3.2.1 古人种类型的划分
        3.2.2 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分布
    3.3 新石器时代古人种类型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比较
        3.3.1 数据及来源
        3.3.2 史前时期古代居民及现代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3.3.3 古中原类型与现代汉族的发源
    小结
第4章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初始形成过程
    4.1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地理分布
    4.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比较
        4.2.1 数据与来源
        4.2.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居民及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比较
    4.3 青铜-早期铁器器时代人群的交流与汉民族的形成
        4.3.1 古中原类型居民向周边地区的扩张
        4.3.2 古中原类型居民对周边居民的吸纳
        4.3.3 边疆地区居民的互动
    小结
第5章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变迁——汉民族的基本形成与发展
    5.1 秦汉至明清时期古代人群的发现与分布
    5.2 秦汉-宋元时期古代居民与现代汉族的比较研究
        5.2.1 数据与来源
        5.2.2 比较与分析
        5.2.3 现代汉族体质特征的基本形成
    5.3 秦汉-宋元时期人群的迁移
        5.3.1 欧罗巴人种的东进
        5.3.2 秦汉时期移民
        5.3.3 汉晋之后北方人群的南迁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9)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的委婉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序论
第一章 ファジーリンギスチックスと婉曲表现
    1.1 ファジーリンギスチックスとは
    1.2 婉曲表现とは
    1.3 ファジーリンギスチックスと婉曲表现の関系
第二章 ファジーリンギスチックスの语用効用としての婉曲表现
    2.1 语汇による婉曲表现
        2.1.1 忌み言叶による婉曲表现
        2.1.2 リンギスチックスヘッジによる婉曲表现
        2.1.3 语汇の多义性による婉曲表现
    2.2 构文による婉曲表现
        2.2.1 否定による婉曲表现
        2.2.2 受身や伝闻による婉曲表现
        2.2.3 推量による婉曲表现
        2.2.4 省略による婉曲表现
    2.3 婉曲表现形成する原因
结论
注釈
参考文献
谢辞
着者绍介

(10)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逻辑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国内背景和国外条件
    一、国内背景: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 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与留日热潮的形成
    二、国外条件: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
        (一) 明治维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二) 甲午战争后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
第二章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演进
    一、前期(1900-1904)留日学生的译介活动和社会主义译着的出版与传播
        (一) 留日学生以刊物为载体的译介与传播
        (二) 1902-1903年出版的社会主义译着
        (三) 早期出版的社会主义译着的传播与影响考略
    二、中期(1905-1906)革命派以《民报》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译介与传播
        (一) 革命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译介与传播
        (二) 革命派对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译介与传播
        (三) 革命派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比较译介与传播
    三、后期(1907-1908)无政府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译介与传播
        (一) “天义报派”的“社会主义讲习”与研究
        (二) “天义报派”对马克思学说的译介与传播
第三章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语境下形成的社会主义观
    一、梁启超的“国家社会主义”观
        (一) 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
        (二) 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
        (三) 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
    二、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观
        (一) 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二) 民生是历史的重心
        (三) 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
    三、刘师培的“无政府”社会主义观
        (一) 社会主义与无政府共产主义“不殊”
        (二) 社会主义“必达无政府主义之一境”
        (三) 无政府主义“当以平等为归”
第四章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一、早期译介与传播肇始了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 译介者以中国传统文化阐释社会主义学说
        (二) 接受者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中国化再阐释
    二、早期译介与传播输入了一整套社会主义术语
        (一) 日本人借助汉字创造新词翻译西方概念
        (二) 留日学生通过翻译输入中国一整套社会主义术语
    三、早期译介与传播表征了语言的时代化
        (一) 文言文在中国的传承及其在20世纪初的地位
        (二) 早期译本的文言化表征了语言的时代化
    四、早期译介与传播的历史局限
        (一) 早期译介者大多不信仰社会主义
        (二) 早期译介主要以日本社会主义者的着作为原本
        (三) 早期译介与传播表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混乱
第五章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译介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的启示
    一、传播主体要实现由政治热情向笃信力行的转变
    二、传播方式要实现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
    三、传播内容要实现由驳杂向精而管用的转变
    四、传播话语要实现由古雅向通俗易懂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四、日语模糊表现试述(论文参考文献)

  • [1]《i》(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镕迪.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2]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D]. 梁佳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満鉄调查报告书》翻译实践报告[D]. 花梦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3)
  •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5]《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6]基于《日本语源大辞典》的汉源日词历时分析[J]. 李斌,陈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3)
  • [7]论交付[D]. 高启耀.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9)
  • [8]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D]. 赵东月. 吉林大学, 2016(08)
  • [9]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的委婉表达[D]. 肖硕. 东北大学, 2015(04)
  • [10]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D]. 孙建昌. 山东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论日语模糊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