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凝聚木鼓声——西盟佤族拉木鼓

真情凝聚木鼓声——西盟佤族拉木鼓

一、真情凝聚 木鼓声声——西盟佤族拉木鼓(论文文献综述)

熊婷[1](2020)在《彭荆风创作论》文中提出彭荆风是当代军旅作家,早期作品围绕军旅生活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书写,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是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文革时期中断文学创作长达22年。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将历经苦难沉淀与升华的人性思考注入作品创作中,并始终保持一种诗情画意的风格。20世纪90年代彭荆风将主要精力转入长篇小说与纪实文学的创作,将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为中国纪实文学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论文以彭荆风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彭荆风的文学创作之路,探讨他的作品主题以及艺术审美特性,以此彰显彭荆风作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绪论首先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对彭荆风创作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其次对军旅文学、云南军旅作家群等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最后从彭荆风的创作经历与创作情况进行介绍,意图让彭荆风更清晰的走入大众视野。第一章从地域书写的家国同构观念,异域民情风俗以及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等角度分析彭荆风创作中的边地特色叙事;第二章战争叙事主要从战争历史记忆与现实揭露,英雄话语的重构,对女性的关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伤痕叙事结合作家的文革经历,考察作品中归来者的伤痛记忆与悲剧书写的思考等,意在整体把握作品的主体内涵。第四章结合彭荆风的创作观念分析现实主义的独特表达,“非虚构”创作与诗意化写作等文体实践以及史诗性书写的追求。作为军旅作家,彭荆风孜孜不倦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追求,以“真”为作品创作底色,坚守自我的写作向度。结语力求客观评价彭荆风创作的价值与局限,并对中国军旅文学、边地文学进行重新审视。

张婷婷[2](2018)在《论聂勒的诗》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高度紧密的联系。现代化带来时间与速度的变化,改变了人原有的生存体验和文化价值体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扩大了文化的丰富性。置身在这多元文化背景下,佤族诗人聂勒以“开放的民族认同观”自觉地扛起重塑民族文化精神的大旗。一方面,他自觉地返回民族传统文化,尽可能全方位对民族文化传统予以深刻体认、省察和反思,并从传统根基处寻找可供言说的资本,或者说,是佤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塑造了聂勒诗歌的运思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表述和意象营构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生在佤乡、求学与工作于城市,且频繁参与国际文化/文学交流的聂勒来说,多重空间的转换、多样生活的体验、多元文化的接触、多重视角的交替,形塑着聂勒开放、包容与对话的民族观、文化观与创作观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本土资源与他者话语等的冲突、碰撞、调适与混杂中不断将在民族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间作自觉的“嫁接者”,试图以使现代多元文化介入并有效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以使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得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立足于传统却不墨守成规,接纳现代却不妄自菲薄,真诚、质朴、开放、率真成为佤族诗人聂勒诗歌的独特美学品质,聂勒的诗在当代佤族文学,乃至中国诗坛也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诗歌现象,展现了当代中国诗歌多元化的发展向度与多样性的拓进路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聂勒的诗歌进行探讨:第一章从“聂勒的‘文化混血’与他的诗”入手,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化变迁’”和“本土与全球中的‘文化混血’”的分析,概括出聂勒如何在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彼此冲突却融合中塑造他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并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问题。第二章从“聂勒的民族观与他的诗”入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者”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接受者”的分析,进一步阐释聂勒的“开放的民族观”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民族文化风貌的同时又对民族传统文化作理性、客观与批判性的反思;对外来文化不盲目拒斥,也不盲目诘难,而是以包容而开放的姿态对外来文化作客观理性分析。第三章主要从“聂勒的创作观与他的诗”入手,通过对“聂勒诗歌的汉语写作”和“聂勒诗歌的民间资源”的分析,总结出聂勒的非母语写作如何在立足于母语思维基础上对汉语加以创造性转化、变形和移位的;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资源又是如何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以书面化转换的,形成了哪些独特的美学表述或审美风格,对当代多民族文学的非母语写作提供哪些地方性叙述资源。综论,佤族诗人聂勒基于其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开放多元的民族观与新旧杂糅的创作观,形塑了他的诗歌文本在呈现出极为强烈而自觉的民族性的同时,也彰显出全球化及多元文化背景下诗人那种极为现代性的叙事姿态,为当代中国多民族诗歌提供了鲜活而具象的“佤族经验”,发出了“佤族声音”;而且,聂勒的诗歌就目前情况而言已成为当代中国诗歌“中国经验”的必要构成部分,并潜隐着走向未来的诸多可能。

展彩林[3](2018)在《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佤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和缅甸北部与我国的交界地带,在柬埔寨、老挝、泰国也有分布,本篇主要以居住在云南的佤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木鼓舞中的生态审美观。佤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艺术,木鼓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木鼓是佤族的标志,是佤族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反映了佤族对神灵、对生命、对世界的基本观念,其原始、古朴、粗犷、神秘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围绕着佤族拉木鼓盛大祭祀仪式所产生的木鼓舞,不仅具有祭祀众神、节日庆祝、民俗仪式、民族文化象征、民族艺术等表现功能,更具有凝聚佤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和习俗,强化族群的认同的社会功能。佤族的木鼓舞文化中展示出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生态思想,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可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参照。佤族有着独特的自然宗教文化以及地域环境文化,在这样的文化底蕴下孕育出了佤族有着独特审美特点及审美文化的木鼓舞。本文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透过佤族木鼓舞的形态及外在风格,来深入分析佤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观。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观的成因、佤族木鼓舞的生态美意识、佤族木鼓舞的生态美意趣以及佤族木鼓舞生态美价值的转化。论文将重点放在第二、三部分,在佤族木鼓文化的生态美意识这一章中,通过依生之美、竞生之美、共生之美的三种审美范式,分别对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民族文化中的木鼓舞进行探讨;在第三章中,笔者分别从祭祀、生活、艺术三个方面来探讨佤族木鼓舞中的人神相悦、人人相悦、身心相悦的生态美意趣,最后,说明佤族木鼓舞作为一个有机运转的审美活动生态圈,具有本身文化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观的探析,其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从生态美学角度对佤族民族文化进行新的阐释,这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资源在美学史上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同时,这不仅是对佤族的相关文学进行了生态美学的理论性探讨,也是生态美学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领域进行应用研究的又一例证;另一方面通过对佤族木鼓舞是生态审美观探析,对佤族木鼓舞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佤族木鼓舞也面临着退化与失传的危机,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佤族木鼓舞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对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观的探讨,希望能在对佤族木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额瑜婷,裘亚萍[4](2016)在《西盟佤族木鼓舞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盟佤族木鼓舞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种类之一,已收录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由于西盟佤族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西盟佤族木鼓舞由过去木鼓崇拜的祭祀性舞蹈嬗变为展演活动的表演性舞蹈,其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演变。

侯晓银[5](2016)在《边缘的冲动 ——翁丁佤族社区传统文化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篇关于佤族翁丁社区的民族志,将民族志方法用于传播学研究由来已久,这样的应用绝不是简单的外界的非传播学研究方法——民族学研究方法在传播学场域中的应用,它在两个向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改变了传播学以往的研究范式。二是在书写方面,以深描的方式进行描述和书写。以往的传播学研究特别是经验学派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强调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媒介是主动的,受众是被动的,研究主要是传媒效果的研究,从早期美国人研究怎么通过媒介影响选民的投票倾向就已经开始。但是这样的研究是有违常识的,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传媒民族学家或民族学在传播学场域中研究指称某一个边缘民族看电视的行为和国家民族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最简单的东西都不能建立一个——对应的关系,也无法通过一个媒介或文本的研究看到一个处于复杂环境中的人的内在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倾向,因此放掉传媒向受众的范式,选择一个由人到传媒再到文化的范式,透过人的全息的文化状态,来看媒介如何展示,因为所有的文化都呈现在媒介传播当中,离开传播就没有了文化,这是一个全息的通道,透过它可以窥见文化的展示,社会研究就是文化研究,这种研究就是在传播场域中观察文化,这无疑属于传播学的研究,只不过这个传播不是以往的大众传播,而变成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也包括大众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使传播处于更大的场域中,回归传播学研究的本质,媒介传播由简单的大众传媒变成了泛传媒。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本文对佤族翁丁社区的研究,主要是洞悉社区文化中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把人当成文化的受众。第二个方面,作为一种书写研究。我们以往的研究都是通过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而我们知道文化本身是极为复杂的,研究者本身所固有的先期的意识形态、政治学养等先期文化的身份会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带来障碍,所以一旦对文化进行解释,都会变成一种企图,是研究者站在某一特定立场的文化偏执,因此回归文化本身的描述,描述本身能够非常多地呈现一个多向度的东西,尤其是在研究社区中的一些宏大问题的时候不仅会受到深度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当下政治、经济、以及主流文化话语的影响。鉴于文本对文化的深描,本文意图通过深描的书写方式,让这些鲜活的事实生动地去呈现佤族翁丁社区活生生的文化样态,提供第一手资料,让书写变成了可以关照到以后各个情景都可以生发意义的生发。所以说在研究中,笔者只是想以民族志的写作方法鲜活的呈现这种变化的过程,在文化的描述展示、分析、批判这三个向度上,更注重文化的展示本身,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进行一定向度的分析,让读者能够在我们亲眼所见的这些样态和故事中感受到更加丰富的内容,而不是对文化进行的某种批判,不是以启示录的方式描述和分析这种冲动,并力求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不能解决的,或者说不是能以一己之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的,它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它不可复制的特殊性。对翁丁佤族文化变迁的呈现,有利于我们去思考诸多的边缘民族面对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冲动中所发生的真实变化,也为这种变化提供一个真实的文化切片,这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民族志传播用于文本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70年代,80年代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21世纪50年代为国内学界所熟知,并非是我的独创,当然,由于本人民族志相关方面知识的欠缺,要做到深描,深度的剖析文化,还有所欠缺。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地处中缅边界,群山环抱,遗世独立,处于中心区的区域在解放前正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过程,险恶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使佤族长期以来形成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他们和各路鬼神相敬相生,并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传统宗教文化。2004年,沧源县政府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整合民族传统文化,创生了以佤族传统文化为原型的“摸你黑狂欢节”,强力打造“世界佤乡”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翁丁大寨因其保存完整的佤族传统的杆栏式建筑和较为便利的地理位置,被列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对外界以“最后的原始部落”作标识。所谓“边缘的冲动”,就是站在文化发展的角度上,考察翁丁佤族生活方式和符号系统变化的反差。何为“原始”?何来“最后”?从这个标识,便可反窥国家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化的冲动。经过为期半个多月的田野调查以及后继的多次委托调查,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清晰的呈现在笔者眼前,这种变化就是地方在经济发展中的冲动。诚然,翁丁佤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毋庸置疑,他们想要摆脱贫困的愿望更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对整个翁丁佤族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是翁丁佤族文化地理的再现。第二、三部分,是对翁丁佤族寨子平时与节日期间两种不同状态下生活方式与文化符号的展现。大致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精神)来观察,以“两个……”为题,首先观察的是他们的居住模式、生计模式等的变化,其次是制度与精神层面的变化,比如两种仪式、两种服饰、两种生活等。最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做总体思考。

林聪[6](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佤族民俗体育“木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很早就重视自然遗产保护,也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在20世纪中期组织文化工作者对一些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调查整理与开发研究,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抢救。为了拯救佤族的特色文化遗产,2006年,国家将《木鼓舞》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佤族木鼓舞是佤族最为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在祭祀活动或节庆日来临之际都要敲击木鼓载歌载舞,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活跃了佤族村寨的业余锻炼生活,加强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佤族人民体质,有利于佤族人民身心健康,培养了佤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奔放、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从佤族文化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佤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对佤族木鼓的文化特色、发展渊源、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的筛选和归纳。对佤族民俗体育“木鼓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要重视佤族民俗体育工作,进一步改善佤族村寨的公共娱乐场地设施建设,为佤族木鼓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2)利用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设立木鼓文化传承与保护领导小组,对木鼓文化进行普查、挖掘、整理。同时也要加强佤族木鼓舞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和继承人的培养。(3)在佤族聚集的地区建设具有佤族民族特色文化村、佤文化广场和佤族风情园,把佤族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现出来,吸引外界人对佤族的关注。(4)借住亚洲微电影节,吸引许多影视制作公司把佤族居住地区作为影视拍摄基地。(5)把佤族木鼓舞列为当地民族学校的教学内容,对佤族学生进行传承式的教育,发展新一批传承人。(6)要充分利用佤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开展体育旅游,开发出与木鼓有关的商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带动佤族地区经济繁荣和体育旅游的发展。

周川[7](2015)在《西盟佤族民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佤族民歌是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佤族人类历史生活的写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笔者主要对西盟县勐卡镇大黑山及其周边的民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之后,对西盟佤族民歌的分类,并对其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文化意蕴进行研究。在调查的过程中对音乐本体进行了录音、摄像和记谱,同时对佤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最后笔者结合所调查的内容和西盟县志等书籍资料来完成本论文。本文包括六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原因、指导思想与方法、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第一章是结合佤族、西盟佤族及景谷来分析其社会文化、历史文化、音乐文化;第二章是西盟佤族民歌的形态特征,从西盟佤族民歌的分类、本体特征、演唱特色、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区别、多元发展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章是对西盟佤族民歌功能的研究,通过采风的所见所闻和资料的查阅来总结西盟佤族民歌的功能;第四章是对西盟佤族民歌文化意蕴的研究;最后一部分是该篇论文的结语,虽然西盟佤族的某些传统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民歌中仍有原始文化的留存,佤族的山洞(司岗里)崇拜和乐器(木鼓)崇拜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是少见的,它依附于民歌存在,具有特殊性。《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多元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民歌多元化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赵秀兰[8](2014)在《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岗里”是盛行于中缅佤族当中的神话传说、史诗,文章以之为核心对象,立足于田野和文本,以生态和谐等理论为指导,力求厘清“司岗里”艺术的根脉、谱系,挖掘其承载的人类生存愿望和审美理想。根据地方性知识的解说,“司岗里”意为“万物或人从石洞和葫芦出来”,“司岗”即“石洞”、“葫芦”,“里”即“出来”。通过同源词研究,“司岗里”应该还包含居所、祖先、祖先居所、图腾、家园等意。由于穴居和生殖崇拜的复杂原因,“图腾”之意逐渐模糊,“祖先居所”在宗教信仰机制下和神话传说语境中逐渐转义或引申为石洞和葫芦,然后又隐喻生存家园和大地,并具有双重家园的象征意义。“司岗里”各层次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对应于“司岗里”的艺术化规律,即从生存方式经宗教化而走向艺术化的规律。此艺术化的过程又是整生化的过程,即神话传说“司岗里”整生了原始生存哲学、宗教观念、艺术观念等。神话传说“司岗里”由特定的自然生境和文化生境所共生,文化生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承人等侧面。在分形机制下,“司岗里”派生或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形态,按照生态谱系大致可分为原生态文本、再生态文本、衍生态文本、仿生态文本,文本生态是佤族传统核心审美价值观和理想的重要传承体制。口头艺术“司岗里”蕴含着佤族先民关于宇宙起源、万物同源、各族同宗、天人合一等生态和谐的生存审美理想,这正好构成原始形态的同生之美、依生之美、竞生之美和共生之美等审美范式;洪水滔天和人兽婚配两个典型的非和谐形式蕴含着深刻的和谐本质,并以再生的特殊形式彰显原始形态的整生之美;民族迁徙则表征佤族祖先追求生态和谐理想的历史足迹,贯穿于神话传说创作者寻求大美家园的历程。“司岗里”生态和谐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和理想在衍生态、仿生态文本中均得以继承,有些仿生态文本逐渐构建真善美益宜的中和价值体系,已初具当代整生的意义,在提升“司岗里”品质的基础上,螺旋地复归“图腾”和“家园”之意。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艺术应坚守合乎生态规律和目的的核心审美价值和理想,并对之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使之能持续地良性循环,整生出中和的价值体系,构建生态和谐家园,并实际地引导审美人生的实践。

闫冰[9](2014)在《敬神与礼佛 ——岩帅乡与班老乡佤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佤族主要聚集在云南省西南部地区,属云南土着民族之一。佤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沧源崖画便是其智慧文明的结晶。本文选取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的岩帅乡、班老乡的佤族村落为田野调查地点,以两地的音乐文化事象为研究论域,对此进行了两年有余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二者同是佤族,有着相同的族源血脉等渊源关系,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在音乐文化及其呈现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历史上,佤族一直信仰本民族的自然宗教,以万物有灵为特点。近代以来,由来外来宗教进入沧源地区,相隔不远的村寨的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保留了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另一部分接受了外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总体上讲,岩帅地区更多的保留了传统的民族音乐样式,而班老地区的传统音乐几乎消失殆尽,此地的佤族族群在漫长的时空转换中选择了别样的声音世界。本文选取的两个田野调查点正是这两种宗教信仰下的典型村寨,其民族节庆、人生礼仪、社会习俗等方面都很丰富,与这些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文化也较为典型。本文运用音乐人类学、民族文化学等理论方法,以个案调查为切入点,在共时性观察的基础上,从村寨老人、文献资料中梳理其历时性的音乐与宗教习俗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在这种文化分化程度不高的社区里,音乐的发生、社会的维持等方方面面不仅与民俗活动密不可分,同时近代以来社会变迁、文化传播等因素也是两地音乐文化呈现差异的重要原因。笔者以同一民族的两个生活群体不同的音乐表现为出发点,试图以因宗教信仰的相异从而导致相应的音乐概念、音乐行为及其音乐的生成发生如此大的变异为论域,用阐释性音乐民族志的写作方式,以研究对象的村落生活、宗教信仰、民俗习性等为研究背景,对其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文本中所呈现的事象让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世人眼前的岩帅地区虽经历过佛教(汉传佛教)的冲击,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信仰核心体系以及依附在此核心上所衍生的音乐表达,;而班老地区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后,音乐观念、音乐行为等发生了质的裂变。本论文拟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视角,将以上所提及的论域作为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认知和研究。因为今天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不仅应该研究各民族音乐的“音响结构”,更肩负着考察、分析和阐释各民族整体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

陈美含[10](2013)在《西盟佤族木鼓舞的文化变迁》文中提出佤族木鼓舞是佤族宗教与舞蹈的结合,是佤族人的宗教思想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佤族的木鼓舞文化是整个佤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木鼓为物质介质,以舞蹈、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了佤族木鼓舞独特的古朴、粗犷、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纵观佤族木鼓舞文化,它贯串了整个佤族历史,也蕴含着佤族人的深厚情感,承载了佤族先民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研究探讨佤族木鼓舞文化,揭示佤族人民的民族心理、性格、态度和审美情趣,有助于了解和研究佤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传承和弘扬佤族木鼓舞文化,更能加强和促进佤族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西盟基本概况及族源历史”。主要对西盟佤族自治县的自然、历史状况作了概述,分析了佤族历史渊源,阐明了佤族木鼓舞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木鼓舞的起源和实质”。主要从佤族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佤族史诗“司岗里”和沧源崖画三个方面对佤族木鼓舞的起源进行了整理和探索。并论证了佤族木鼓舞起源的实质是佤族人民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重要体现,是自然崇拜与宗教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其感恩思想和生态观的内在展现。第三部分,“西盟县木鼓舞的形式构成、文化内涵及文化变迁”。主要从动作与构图、服饰与道具、音乐与结构三方面论述了木鼓舞的形式构成;展现了佤族朴素的自然观、宗教观和天人合一的生态化精神;并且从佤族木鼓舞的心态、形态和功能三方面探讨了佤族木鼓舞的文化变迁。第四部分,“西盟县木鼓舞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描述了佤族木鼓舞的活动时间与播布区域,阐述了佤族木鼓舞文化的传承现状;结合田野调查论述了佤族木鼓舞的舞台化、艺术化、娱乐化、世界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木鼓舞的发展对策。

二、真情凝聚 木鼓声声——西盟佤族拉木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情凝聚 木鼓声声——西盟佤族拉木鼓(论文提纲范文)

(1)彭荆风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边地叙事
    第一节 家国同构:民族共同体的建立
    第二节 异域的民族风情呈现
    第三节 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
第二章 战争叙事
    第一节 英雄话语的建构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谱写
    第三节 悲剧精神的审美超越
第三章 “伤痕”叙事
    第一节 寻找温情的乌托邦
    第二节 归来者的伤痕之痛
    第三节 反思与追问
第四章 艺术的追求与嬗变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学的坚守
    第二节 文体实践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史诗性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彭荆风创作年谱
附录二:访谈——彭鸽子问答
致谢

(2)论聂勒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1章 聂勒的“文化混血”与他的诗
    1.1 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化变迁”
    1.2 本土与全球中的“文化混血”
第2章 聂勒的民族观与他的诗
    2.1 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者
    2.2 外来文化的批判接受者
第3章 聂勒的创作观与他的诗
    3.1 聂勒诗歌的汉语写作
    3.2 聂勒诗歌的民间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佤族及木鼓舞
        (二)生态审美理论概说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观的成因
    第一节 木鼓舞产生的自然生境
    第二节 木鼓舞发展的文化生境
第二章 佤族木鼓文化中的生态美意识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中的依生之美
        一、自然崇尚与自然美意识
        二、木鼓神崇拜与民族认同意识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竞生之美
        一、自然灾害的生态美意蕴
        二、人为灾难的生态美觉醒
    第三节 民族文化中的共生之美
        一、整一生态观的共生理想
        二、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与共生
第三章 佤族木鼓舞的生态美意趣
    第一节 祭祀《木鼓舞》中的人神相悦
        一、拉木鼓踏节而歌的自然神韵
        二、进木鼓房“蹲裆步”的和合模拟
        三、敲木鼓欢悦神灵的美好祈愿
        四、祭木鼓仪式对神灵的庄严邀请
    第二节 生活《木鼓舞》中的人人相悦
        一、人生礼仪《木鼓舞》的生命节奏美
        二、节日习俗《木鼓舞》的社会协调美
        三、文化交流《木鼓舞》的民族共生美
    第三节 艺术《木鼓舞》中的身心相悦
        一、木鼓由祭器转化为乐器的艺术美
        二、由男性独舞到男女同台共舞的舞台完整美
        三、《木鼓舞》艺术转化的社会功能美
第四章 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价值的转化
    第一节 佤族木鼓舞审美活动生态圈的构建
    第二节 佤族木鼓舞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一、佤族木鼓文化及木鼓舞的传承现状
        二、佤族木鼓舞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西盟佤族木鼓舞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盟佤族木鼓舞
    (一) 祭祀活动中的木鼓舞
    (二) 表演活动中的木鼓舞
二、西盟佤族木鼓舞功能嬗变
    (一) 祭祀性木鼓舞的消失
    (二) 表演性木鼓舞的兴起
三、西盟佤族木鼓舞的形态演变
    (一) 舞蹈动作形态演变
        1、肢体动作
        2、动作空间
    (二) 西盟佤族木鼓舞传承形态演变
四、结语

(5)边缘的冲动 ——翁丁佤族社区传统文化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亲历边缘
    1.1 清水河口岸
    1.2 老曹
    1.3 永和口岸
    1.4 偶遇佤邦小学生
    1.5 俯瞰沧源
2、“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
3、两个家园
    3.1 老宅的喜与忧
    3.2 “幸福工程”
4、两代头人
    4.1 寨主:“来,合影”
    4.2 我是党员
5、两种生计
6、两种仪式
    6.1 牛头,牛头
    6.2 木鼓声声
    6.3 猎头——后人眼中不堪的往事
    6.4 神林
7、两种服饰
8、两种生活
    8.1 一个人的奋斗
    8.2 远嫁的姑娘
    8.3 机关里的年轻人
结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参考文献
致谢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佤族民俗体育“木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是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需要
        1.2.2 是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增强体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2.3 是探索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发展规律的需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文献综述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5.2.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5.2.2 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
        1.5.2.3 关于木鼓舞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逻辑推理分析法
第3章研究结分析与讨论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研究
    3.2 佤族木鼓舞的产生历程
        3.2.1 佤族木鼓舞的历史渊源与神话传说
        3.2.2 佤族木鼓的造型与制作过程
        3.2.3 佤族木鼓舞的套路、动作及技艺特点
        3.2.4 神秘的佤族木鼓文化内涵
        3.2.5 佤族木鼓舞文化变迁
    3.3 佤族木鼓舞在临沧市和普洱市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3.3.1 以木鼓为核心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有许多禁忌,导致开展受到限制
        3.3.2 木鼓舞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3.3.3 佤族村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政府部门的实施力度薄弱
        3.3.4 参与佤族木鼓舞的后备人才大量流失
        3.3.5 以木鼓为核心的工艺商品产业化发展不完善
    3.4 佤族木鼓舞的传承人与传承方式
        3.4.1 佤族木鼓舞传承人的情况
        3.4.2 佤族木鼓舞传承方式
    3.5 佤族木鼓舞的表演形式
    3.6 民俗体育视角下佤族木鼓舞的意义和价值
        3.6.1 维护民族繁衍生息,增强民族认同与团结
        3.6.2 具有社会整合与调试价值
        3.6.3 有助于民族精神和性格的塑造
        3.6.4 有助于佤族村民健身与业余时间娱乐
        3.6.5 具有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价值
        3.6.6 具有民族探美价值
        3.6.7 促进佤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3.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佤族木鼓舞的保护措施
        3.7.1 尊重传统民俗文化,适度开发
        3.7.2 借助木鼓舞成功申遗的优势,扩大民俗体育的知名度和保护力度
        3.7.3 以体育旅游产业带动佤族民俗体育的传播
        3.7.4 积极倡导和鼓励项目合作开发的模式以推动佤族木鼓文化发展
        3.7.5 加强政府部门的调控职能,促进佤族民俗体育发展
        3.7.6 重视培养佤族文化传承人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西盟佤族民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指导思想与方法
    三、研究现状
        1、民歌的研究现状
        2、佤族的研究现状
        3、西盟佤族民歌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佤族文化概况
    第一节 社会文化
    第二节 历史文化
    第三节 音乐文化
第二章 西盟佤族民歌的形态特征
    第一节 西盟佤族民歌的分类
    第二节 本体特征
        一、《剽牛祭祀歌》
        二、《拉木鼓歌》
        三、《团结歌》
        四、《孤儿歌》
        五、《劳动歌》
        六、《歌唱司岗里》
        七、《江三木罗》
    第三节 演唱特色
    第四节 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区别
        一、传统民歌的音乐本体特征
        二、新民歌的音乐本体特征
    第五节 西盟佤族民歌的多元发展
        一、“歌唱司岗里”
        二、“拉木鼓歌”
        三、《阿佤人民唱新歌》
第三章 西盟佤族民歌的功能
    第一节 “超凡”的功能
    第二节 传承媒介的功能
    第三节 民族凝聚的功能
    第四节 寓教于歌寓乐于歌
第四章 西盟佤族民歌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风习歌”的文化意蕴
        1、歌唱“司岗里”
        2、“拉木鼓歌”
        3、“剽牛歌”
    第二节 “劳动歌”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抒情歌”的文化意蕴
    第四节 “儿歌”的文化意蕴
    第五节 “娱乐歌”的文化意蕴
结语:文化中的音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田野里的民族艺术
        (二) 生态和谐理论渊源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
        (二) 关于“司岗里”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理论
        (一) 研究对象“司岗里”
        (二) 研究方法与理论
    四、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司岗里”语义探索
    第一节 “司岗里”的传统阐释
        一、“司岗里”地方性解释
        二、“司岗里”含义推演
    第二节 “司岗里”语义探索
        一、“司岗里”与居所
        二、“司岗里”与祖先
        三、“司岗里”与图腾
        四、“司岗里”与家园
    第三节 “司岗里”的艺术化
        一、“司岗里”的宗教化
        二、“司岗里”的艺术化
        三、艺术化:整生化
第二章 “司岗里”生境概观
    第一节 自然生态:“司岗里”的土壤
        一、阿佤山自然生境
        二、佤族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语言文字:“司岗里”的载体
        一、口头文学与语言
        二、佤语多方言土语
        三、文字符号的介入
    第三节 宗教信仰:“司岗里”的机制
        一、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
        二、莫伟崇拜和木鼓崇拜
        三、猎头血祭与砍牛尾巴
        四、其它重要习俗或仪式
    第四节 召毕召差:“司岗里”的传人
        一、召毕召差:佤族祭司
        二、佤族祭司的生态生活
        三、佤族祭司的文化生活
第三章 “司岗里”文本生态
    第一节 “司岗里”原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原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原生态文本特点
    第二节 “司岗里”再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再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再生态文本体系
    第三节 “司岗里”衍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衍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衍生态文本特质
    第四节 “司岗里”仿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仿生态文本浅描
        二、理想的文本:整生态文本
第四章 “司岗里”生态和谐
    第一节 开天辟地:万物同源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宇宙起源——万物同生
        二、宇宙分化——万物化生
        三、宇宙整一——万物同源
        四、宇宙之美:从同生之美到依生之美
    第二节 人类诞生:各族同宗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人类起源——神人初分
        二、始祖谱系——神人分离
        三、走出司岗——天人分离
        四、共出司岗——各族同宗
        五、人类之美:从依生之美到竞生之美
    第三节 文化创造: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火和谷种——天人和谐共生的曙光
        二、语言文字——天人和谐共生的密码
        三、木鼓文化——天人和谐共生的桥梁
        四、制度雏形——天人和谐共生的规范
        五、艺术胚胎——天人和谐共生的完备
        六、天人之美:从竞生之美到共生之美
第五章 “司岗里”非和之和
    第一节 洪水滔天:远古生态和谐家园的系统重建
        一、“司岗里”中的洪水滔天
        二、“救世”型洪水的世界意义
        三、生态和谐家园的“再生”
        四、生态之美:原始整生之美
    第二节 人兽婚配:佤族生态和谐理想的深层结构
        一、“司岗里”中的人神婚配
        二、“司岗里”中的人兽婚配
        三、人兽婚:非和之和的本质结构
    第三节 民族迁徙:追求生态和谐理想的历史足迹
        一、“司岗里”中最早的迁徙
        二、“司岗里”中逃难式迁徙
        三、“司岗里”中的其它迁徙
        四、迁徙:寻求和谐家园的足迹
第六章 “司岗里”和谐之流
    第一节 从“司岗里”到沧源崖画
        一、沧源崖画的生态和谐理想
        二、从“司岗里”到沧源崖画
        三、依生之美和谐理想的衍生
    第二节 从“司岗里”到佤族寨桩
        一、佤族寨桩浅描
        二、海东型寨桩:民族和谐象征符号要素
        三、翁丁型寨桩:和谐共生之美的典型表征
    第三节 从“司岗里”到歌舞艺术
        一、佤族传统舞蹈艺术浅描
        二、佤族现代大型舞蹈艺术
        三、舞蹈《司岗里》的整生之美
        四、从“司岗里”到歌曲创作
    第四节 从“司岗里”到小说创作
        一、从“三代女神”到“三代女人”
        二、从“人牛婚配”到“人马情谊”
        三、母马之死:莫伟回归家园
    第五节 从“司岗里”到其它艺术
        一、从“司岗里”到壁画、浮雕“司岗里”
        二、从“司岗里”到节日“司岗里”、木鼓节
        三、从“司岗里”到电影《司岗里》《阿佤山》
        四、《阿佤山》:旋生的“图腾”和“家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部分访谈对象
    一、国内部分访谈对象
    二、境外部分访谈对象
附录二:国内部分田野图片
致谢

(9)敬神与礼佛 ——岩帅乡与班老乡佤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研究综述
    选题缘由及目的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文献综述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分析:
第一章 相关背景概述
    第一节 佤族传统文化概述
    第二节 自然宗教信仰下的佤族文化
    第三节 南传佛教信仰下的佤族文化
第二章 岩帅地区佤族音乐事象
    第一节 节庆活动中的音乐事象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音乐事象
第三章 班老地区佤族音乐事象
    第一节 核心层佛事活动中的音乐事象
    第二节 外围层佛事活动中的音乐事象
第四章 岩帅、班老两地的音乐事象比较
    第一节 岩帅地区的音乐发生
    第二节 班老佤族的音乐何在
    第三节 两地音乐文化的历时、共时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西盟佤族木鼓舞的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西盟县佤族基本概况
    第一节 西盟县自然生态与社会构成
    第二节 佤族的族源与历史
第二章 木鼓舞的起源和实质
    第一节 木鼓舞的起源
    第二节 木鼓舞起源的实质
第三章 西盟县佤族木鼓舞的形式构成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木鼓舞的形式构成
    第二节 木鼓舞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木鼓舞的文化变迁
第四章 西盟县佤族木鼓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第一节 木鼓舞的活动播布
    第二节 木鼓舞的传承现状
    第三节 木鼓舞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木鼓舞的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西盟佤族木鼓舞问卷调查表
    二、 西盟佤族木鼓舞问卷选项汇总

四、真情凝聚 木鼓声声——西盟佤族拉木鼓(论文参考文献)

  • [1]彭荆风创作论[D]. 熊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论聂勒的诗[D]. 张婷婷. 阜阳师范学院, 2018(01)
  • [3]佤族木鼓舞生态审美研究[D]. 展彩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西盟佤族木鼓舞形态演变研究[J]. 额瑜婷,裘亚萍. 普洱学院学报, 2016(04)
  • [5]边缘的冲动 ——翁丁佤族社区传统文化的变迁[D]. 侯晓银.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佤族民俗体育“木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林聪.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7]西盟佤族民歌研究[D]. 周川. 云南大学, 2015(09)
  • [8]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D]. 赵秀兰. 云南大学, 2014(07)
  • [9]敬神与礼佛 ——岩帅乡与班老乡佤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D]. 闫冰. 云南艺术学院, 2014(08)
  • [10]西盟佤族木鼓舞的文化变迁[D]. 陈美含. 云南艺术学院, 2013(08)

标签:;  ;  ;  ;  ;  

真情凝聚木鼓声——西盟佤族拉木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