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绿色工程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迪[1](2021)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过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之路,结果是导致人民居住环境质量下降、恶劣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模式给中国的发展敲响警钟。所以如何实现国内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从七年知青岁月开始,一直到早期从政经历再到治国理政的阶段,一直思考“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最终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即坚持绿色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多次谈到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不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是突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绿色发展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报告重要内容之一,融入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理念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条件下,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在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发展脉络为主线展开论述,具体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述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中,让陕北大地由黄到绿的实践中,开始萌生绿色发展的理念;第二个部分,论述习近平早期从政时期,逐步尝试开展绿色产业;第三、四、五、六个部分,具体论述习近平早期在福建、浙江从政期间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发展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第七个部分,论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熟,主要体现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国家理念,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逐渐扩大了深度和广度,地位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行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内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为展现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智慧作出贡献。
黎章娅[2](2021)在《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宁德地区的贫困概况和习近平对贫困的思考与扶贫经历入手,深入研究其在宁德地区关于扶贫工作的重大实践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效,进一步探索地区扶贫的成功经验对当下稳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启示。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相关背景、综述、创新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主要通过三个章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重要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启示。第一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背景概述,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宁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找寻致使该地区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主要因素。第二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经济、生态和党建四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其一,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其二,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谋发展;其三,提升生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其四,发挥组织力量,以党建促扶贫。第三章为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效、经验及启示。通过对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对比与分析,探究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对当下稳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
曹楠楠[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弹汰[5](2018)在《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文中研究表明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期。40年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世界。林业产业作为实施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多个方面推出重磅举措,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方案。为此,特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40个关键词,或只能浮光掠影,表达一孔之见,但求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或思路,为助推林业产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本刊转自中国网
吴言松[6](2016)在《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西藏本身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面临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双重任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问题。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对于西藏而言,贫困地区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而农牧民是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从农牧民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协调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农牧民层面,分析研究区域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本研究设计二者协调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农牧民农旧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农地细碎化现象,因此很难进行规模化经营。农牧民的森林资源也并不丰富,特别是公益林占到了农牧民林地的68.07%。而农牧民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第二,研究区域生产方式落后,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不大。由于实施了退牧换草政策,导致很多农牧民饲料不够用。牧民资本约束的存在使得其短期内很难转变畜牧方式。第三,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55%,有7%的农牧民其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超过90%,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是较高的。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收入看,最富裕组的人均自然资源收入是最贫穷组的4.1倍,表明尽管自然资源收入对较为贫穷的农牧民更为重要,较为富裕的农牧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第四,大多数农牧民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十年生态环境整体变好了。从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态度来看,农牧民多数对自然资源持有较为积极的保护态度。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生态意识很强烈,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五,退耕地选种经济林的农牧民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从而满意度更高。和休牧轮牧的农牧民相比,禁牧的农牧民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满意度下降68.3%。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及承受的损失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态度相关。第六,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牧户从事畜牧业生产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饲草料不足。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要高于非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表明了退牧还草工程一定程度上将农牧民从草原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农户的非农就业。第七,退耕还林对农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其余三个工程(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均为负。第八,在考虑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PSM估计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通过传统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生态工程的效果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论文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1)立足西藏现实生态现状与农牧民经济收入现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地设计既使西藏农牧民得增收又使西藏生态得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新颖性;(2)采取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实证模型推导和分析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备选方法。
于莹莹[7](2015)在《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范围内,绿色环保理念日趋流行,我国民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显而易见,倡导绿色环保管理模式、推进绿色环保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装修装饰行业,必然要走出传统项目开发的管理模式,将环保、节能的理念融合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推动打造绿色环保项目。本文将围绕我国装修装饰工程中项目管理这一中心问题,重点研究国内装修装饰行业在推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对绿色工程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学习并整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绿色工程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基础理论铺垫。2、对国内外绿色工程和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作为本文的基础案例。深入研究项目管理的内涵、特点、内容以及主流的项目管理方法,进一步分析绿色工程的概念、特征、实行意义及推进措施。3、以欧美和亚洲几个国家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作为参照对象,详细分析并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国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4、研究我国装修装饰行业中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分析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对于装修装饰行业的特殊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析实际推进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列举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5、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装修装饰行业的具体特点,研究绿色工程在装修装饰行业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措施。6、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展望我国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项目未来发展道路。
赵保滨[8](2014)在《基于碳汇交易视角的东北国有林区绿色就业分析》文中提出1998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成为国际、国内有史以来实施面积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颇为显着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东北国有林区民生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林区职工还未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开展林业行动对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实施工程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充分开展绿色就业提供了渠道。本文首先利用绿色经济理论、绿色就业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对就业影响相关理论研究,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绿色就业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间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样本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一手资料,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其次,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并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的影响分析。基于此,在对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预测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引致的直接和间接就业量。通过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各个方面符合CDM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发要求,在林业碳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如果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可以使得林区直接和间接就业量增加,增加绿色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林区职工就业困难问题。此外,发展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为全国国有林区绿色就业建立理论上的准备。
李明[9](2008)在《广西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文中提出一定间隔期森林资源变化动态是这一时期森林经营利用效果的真实反映。研究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掌握森林资源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以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林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为林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论点和依据。本文依据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数据资料(1977-2005年),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计算机运算统计、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广西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探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林业经营管理及森林资源利用的关系,评价分析期林业方针政策的资源效果,为今后的林业决策提供历史依据。同时,论文对广西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论文对广西森林资源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后认为:经过30年的努力,广西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森林资源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有所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加强。根据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广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发展趋势较稳,2015年有林地面积将达1015.94万hm2,森林覆盖率将达57.73%,活立木总蓄积量将达58231.68万m3。针对广西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论文最后提出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广西林业投资政策;调整林业结构,搞好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强低产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和管理;落实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李伟,徐光,武书芳,李力,王君[10](2007)在《精心打造“三八绿色工程” 引领妇女撑起“绿化环保”半边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5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载体优势、协调优势和网络优势,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绿化美化生态环境,使"三八绿色工程"成为妇女参与造林绿化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效果最好、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广大妇女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广西绿色工程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绿色工程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创新之处 |
3.不足之处 |
一、知青岁月:让陕北大地由黄变绿 |
(一)“能源”革命,促进农业发展 |
(二)打坝造地,提高粮食产量 |
(三)发展特色,优化发展之路 |
二、从政之初:试点绿色产业实践 |
(一)循环经济,奠基生态示范县 |
1.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收入 |
2.凭“花”致富,发展庭院经济 |
(二)发展经济,保护河滩生态环境 |
1.开发河滩百亩,扩大种植面积 |
2.改造河岸两地,释放生态红利 |
3.绿化河滩环境,发展旅游项目 |
三、闽东之光:开发山海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
(一)加强林业发展,形成“三库”思想 |
1.发展林下经济,保障“山上有金” |
2.保护林业资源,提高粮食生产 |
3.发展绿色产业,治理水土流失 |
(二)发展海洋特色经济,靠海吃海念海经 |
1.发展人工养殖,保护渔业资源 |
2.保护海上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三)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山海综合之路 |
1.山海协作,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
2.山海联合,建设农业生态环境 |
3.山海合作,发展农业品牌经济 |
四、双子之星:把绿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 |
(一)建设“海上花园” |
1.山上造林戴帽,山下发展经济 |
2.整治湖水污染,保障生态效益 |
3.加快本岛建设,发展跨岛经济 |
4.坚持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
(二)建设“有福之州” |
1.发展远洋捕捞,优化生产布局 |
2.注入科技养殖,进行集约化生产 |
3.建设高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现代化 |
4.开发山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5.保护河流环境,提高“三废”处理率 |
6.抓好幼林管护,发展经济林建设 |
五、清新福建:使八闽大地山清水秀 |
(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化产业 |
1.保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现代化 |
2.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化 |
3.保护良田资源,发展农业现代化 |
(二)治理污染之源,助力资源良性发展 |
1.治理水土流失,方可高质量发展 |
2.治理面源污染,方可高质量发展 |
3.治理夕阳工程,方可高质量发展 |
六、在浙工作:让“绿色浙江”金山银山 |
(一)绿色发展思想的“绿色践行” |
1.提出“两山理论”,发展生态旅游 |
2.规划“三生”空间,优化空间布局 |
3.以“两化”治污染,激发绿色动能 |
4.大力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治理 |
5.实施“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
6.“五水共治”决策,重现水清涟漪 |
7.重视绿色发展,构建保障体系 |
七、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理念 |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三)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背景概述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开展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一、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足 |
二、20 世纪80 年代宁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 |
第二节 习近平上任宁德之前对贫困的思考与扶贫经历 |
一、陕北梁家河时期:对贫困地区的认识与思考 |
二、河北正定时期:对地区摆脱贫困的首要尝试 |
三、福建厦门时期:对高山海岛地区脱贫的探索与实践 |
第二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思想扶贫:扶贫先扶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
一、落实“先飞”意识,摆脱思想贫困 |
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念好“人才经” |
第二节 经济扶贫: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谋发展 |
一、以农业为方向,坚定发展大农业 |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
三、以农村为主线,发展乡村经济 |
第三节 生态扶贫:提升生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 |
一、大兴“绿色工程”,发展生态种植业 |
二、大念“山海经”,实现山海协同发展 |
三、以林业为依托,发展林下产业 |
第四节 党建扶贫:发挥组织力量,以党建促扶贫 |
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
二、加强党的领导,建设基层党组织 |
三、以乡村为重点,提高狠抓落实效力 |
第三章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效、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重要成效 |
一、贫困思想和贫困意识得到有效改善 |
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三、绿色理念更加深入,资源开发更加合理高效 |
四、干部基本功不断扎实,党组织建设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 |
一、要有“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 |
二、树立“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 |
三、落实“四下基层”的为民作风 |
四、提倡“经济大合唱”的系统思维 |
第三节 宁德时期习近平扶贫工作的当代启示 |
一、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防止贫困地区返贫致贫 |
二、以绿色为引领,推动脱贫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三、有效衔接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 |
开放 |
领导 |
立法 |
承包 |
探索 |
绿化 |
治理 |
资源 |
防灾 |
法治 |
转型 |
造林 |
市场 |
科技 |
持续 |
生态 |
招商 |
传播 |
协作 |
林改 |
家居 |
“入世” |
出口 |
展会 |
升级 |
产业 |
信息 |
宣传 |
组织 |
集群 |
责任 |
扶贫 |
研发 |
加工 |
品牌 |
服务 |
旅游 |
发展 |
后记: |
从林习尚承载未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40年 |
(6)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1.1.2 西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1.1.3 提高西藏农牧民收入的迫切性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环境 |
2.1.2 农牧民收入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生态保护政策 |
2.3.2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
2.3.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 |
3 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一般关系 |
3.1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关系 |
3.1.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 |
3.1.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促进 |
3.2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关系 |
3.2.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收入的制约 |
3.2.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制约 |
3.3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动态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现状 |
4.1 西藏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
4.1.1 地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
4.1.2 地貌基础的不稳定性 |
4.1.3 土壤物质不稳定性 |
4.1.4 气候与生态环境不稳定性 |
4.2 西藏生态资源保护现状 |
4.2.1 自然资源 |
4.2.2 生态退化状况 |
4.2.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
4.3 西藏社会经济 |
4.3.1 农业经济发展 |
4.3.2 农牧民收入现状 |
4.3.3 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依赖度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
5.1 人口及自然资源禀赋现状 |
5.1.1 人口和家庭特征 |
5.1.2 自然资源禀赋 |
5.1.3 家庭收入支出特征 |
5.2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特征 |
5.2.1 种植业 |
5.2.2 林业经营 |
5.2.3 放牧 |
5.2.4 自用材采集 |
5.2.5 薪柴采集 |
5.2.6 野生植物采集 |
5.3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变量选择 |
5.3.2 模型设定 |
5.3.3 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保护政策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
6.1 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的差异性 |
6.1.1 不同收入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差异性分析 |
6.1.2 不同生态工程下农牧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
6.2 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 |
6.2.1 模型和方法 |
6.2.2 参与生态工程对贫困农牧民收入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 |
6.2.3 参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 |
6.3 基于异质性的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处理效应估计 |
6.3.1 方法 |
6.3.2 模型估计结果 |
6.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农牧民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态度 |
7.1.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
7.1.2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态度 |
7.1.3 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 |
7.2 农牧民对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7.2.2 农牧民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 |
7.3 农牧民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7.3.2 农牧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序选择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8 西藏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
8.1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
8.2 帮助农牧民转变自然资源依赖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 |
8.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
8.4 将农牧民纳入生态保护机制闭环,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与不足 |
9.2.1 创新之处 |
9.2.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2.1.2 项目管理的主要流程 |
2.1.3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 |
2.2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 |
2.2.1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内涵及意义 |
2.2.2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3 绿色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
2.2.4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推进措施 |
第3章 国外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 |
3.1 欧美国家绿色工程装修案例及经验剖析 |
3.1.1 欧美绿色工程案例简介 |
3.1.2 美国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 |
3.1.3 欧洲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 |
3.2 亚洲国家绿色工程装修案例及经验剖析 |
3.2.1 亚洲绿色工程案例简介 |
3.2.2 新加坡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 |
3.2.3 日本装修装饰行业绿色工程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 |
3.3 国际经验总结 |
第4章 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案例介绍 |
4.1.1 我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现状 |
4.1.2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介绍 |
4.1.3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装修装饰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 我国装修装饰推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
4.2.1 外部推动因素 |
4.2.2 内部推动因素 |
4.3 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特性及存在的问题 |
4.3.1 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性 |
4.3.2 我国装修装饰行业推行绿色工程存在的问题 |
4.3.3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对策建议 |
5.1 确立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
5.2 改进装饰装修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
5.2.1 项目策划 |
5.2.2 环境保护 |
5.2.3 建材节约与绿色利用 |
5.2.4 水资源节约与绿色利用 |
5.2.5 能源节约 |
5.2.6 节省占地和工地保护 |
5.3 研发新材料和新工艺 |
5.3.1 绿色材料和工艺研发创新的必要性 |
5.3.2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具体措施 |
5.4 加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社会影响力 |
5.4.1 加强参与各方对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 |
5.4.2 积极鼓励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推广 |
5.4.3 大力支持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和致谢 |
(8)基于碳汇交易视角的东北国有林区绿色就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绿色经济研究概况 |
1.3.2 绿色就业问题研究概况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绿色经济研究概况 |
1.4.2 绿色就业研究概况 |
1.4.3 林业重点工程与就业概况 |
1.4.4 林业碳汇交易研究概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2 绿色经济理论 |
2.2.1 绿色经济 |
2.2.2 绿色经济的特征 |
2.3 绿色就业理论 |
2.3.1 绿色就业 |
2.3.2 绿色就业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绿色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经济状况 |
3.1.3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
3.1.4 人口与就业状况 |
3.2 东北国有林区绿色就业现状 |
3.2.1 天保工程实施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就业情况有待完善 |
3.2.2 林业职工工资与地方工资差距持续拉大 |
3.2.3 待安置职工人数不断增加 |
3.2.4 临时就业岗位增加,但数量有限 |
3.2.5 农村贫困人口总数在减少,但脱贫速度减缓 |
3.3 国有林区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滞后,未实现充分就业 |
3.3.2 林区职工隐性失业严重,工资收入低 |
3.3.3 林区职工文化程度低,适应力、接受力、认知差 |
3.3.4 林区农户参与林业行动积极性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的影响 |
4.1 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 |
4.1.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 |
4.1.2 林业碳增汇行动 |
4.1.3 林业碳贮存行动 |
4.1.4 林业碳替代行动 |
4.2 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的影响分析 |
4.2.1 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影响分析 |
4.2.2 主要林业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影响分析 |
4.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发展及就业潜力 |
4.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的影响的实践案例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概况 |
4.3.2 工程实施主要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5 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对东北国有林区就业效用预测 |
5.1 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 |
5.2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分析 |
5.3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5.3.1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森林条件分析 |
5.3.2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政策条件分析 |
5.3.3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土地分析 |
5.3.4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碳汇增量分析 |
5.4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建设期就业效应预测分析 |
5.4.1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建设期直接就业效应预测分析 |
5.4.2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建设期间接就业效应预测分析 |
5.5 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运行管理期直接、间接就业效应预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促进与扩大绿色就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
6.1 宏观对策 |
6.1.1 建立健全绿色就业相关法律体系 |
6.1.2 大力鼓励和扶持林业发展 |
6.1.3 协调处理好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的关系 |
6.2 微观对策 |
6.2.1 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增加绿色就业潜在劳动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广西森林资源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1.2.1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的方法 |
1.2.2 国外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1.2.3 我国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1.3 森林资源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位置与范围 |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河流滨海水系 |
2.2.3 土壤 |
2.2.4 气候 |
2.2.5 森林植被 |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经济社会条件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四章 2005年广西森林资源现状 |
4.1 资源总量 |
4.2 森林资源结构 |
4.2.1 林种结构 |
4.2.2 林龄结构 |
4.2.3 树种结构 |
4.3 森林分类情况 |
4.3.1 生态公益林地 |
4.3.2 商品林地 |
4.4 森林生态状况 |
第五章 30年来广西各个时期的主要林业政策、重大林业生产活动及其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5.1 林业政策及其作用 |
5.1.1 林业政策的含义 |
5.1.2 林业政策的作用 |
5.2 稳定山林权属及林权制度改革 |
5.3 木材采伐与流通制度 |
5.3.1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
5.3.2 木材流通制度 |
5.4 林业税费制度 |
5.5 造林灭荒绿化运动 |
5.6 广西六大林业工程 |
5.6.1 退耕还林 |
5.6.2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 |
5.6.3 珠防林、海防林等绿色工程 |
5.6.4 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5.6.5 生态能源工程 |
5.6.6 速丰林工程 |
5.7 分类经营 |
5.8 小结 |
第六章 1977-2005年广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 |
6.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动态 |
6.2 各类资源蓄积变化动态 |
6.3 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动态 |
6.4 林分资源结构动态变化 |
6.4.1 林分各林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6.4.2 林分主要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6.5 森林资源生长与消耗动态变化 |
6.6 林分质量动态变化 |
6.7 小结 |
第七章 广西森林资源动态预测 |
7.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7.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7.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
7.2 BP神经网络介绍 |
7.2.1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
7.2.2 BP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
7.3 基于MATLAB7.0的 BP神经网络仿真模型设计 |
7.3.1 BP神经网络的初始化 |
7.3.2 BP神经网络的创建 |
7.3.3 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 |
7.3.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
7.3.5 BP神经网络的仿真、性能、显示函数 |
7.3.6 BP神经网络的确定 |
7.4 程序设计 |
7.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广西森林资源的预测结果分析 |
7.5.1 有林地预测结果及分析 |
7.5.2 森林覆盖率预测结果及分析 |
7.5.3 活立木总蓄积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评价 |
8.1 积极造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大幅增长 |
8.2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8.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促进资源稳步增长 |
8.4 国土资源结构向生态改善转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8.5 技术标准调整对资源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 |
8.6 商品林经营树种变化显着 |
第九章 广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9.1 缺乏科学林业区划与规划的指导,发展较盲目 |
9.2 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投资林业的机制尚未完善 |
9.3 林地生产力有待提高 |
9.4 林产加工产业链短,主要林产品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 |
9.5 森林经营的短期行为较为突出,资源培育缺乏长远战略目标 |
9.6 岩溶地区石漠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公益林中的石山灌木林稳定性差,易发生逆向演替 |
9.7 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低,缺乏管护,生态防护功能有待提高 |
9.8 政策多变,产权不稳 |
9.9 林业科技支撑有待进一步强化 |
第十章 对策与结论 |
10.1 对策 |
10.1.1 积极发挥政府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
10.1.2 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
10.1.3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广西林业投资政策 |
10.1.4 调整林业结构,搞好森林分类经营 |
10.1.5 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
10.1.6 加强低产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和管理 |
10.1.7 落实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 |
10.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广西绿色工程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实践基础[D]. 赵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宁德时期习近平的扶贫实践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黎章娅.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J]. 弹汰. 中国林业产业, 2018(Z2)
- [6]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D]. 吴言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我国装修装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D]. 于莹莹. 吉林大学, 2015(08)
- [8]基于碳汇交易视角的东北国有林区绿色就业分析[D]. 赵保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广西森林资源动态研究[D]. 李明. 广西大学, 2008(01)
- [10]精心打造“三八绿色工程” 引领妇女撑起“绿化环保”半边天[J]. 李伟,徐光,武书芳,李力,王君. 环境保护, 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