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邓润群,潘雪开,莫活敏,刘建平,区翠平[1](2017)在《影响密封瓶粉针剂药物溶解速度的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斜角进针、不同压力及低位抽吸对粉剂药物不溶性微粒污染、溶解速度及药液抽吸后残余量的影响,寻找提高护理时效性、确保输液安全性、保障药量完整性的方法。[方法](1)运用传统垂直进针法和斜角进针改良法穿刺密封瓶橡胶皮塞,通过比较针头堵塞情况,探求配液过程中降低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法;(2)根据密封瓶内压力的不同类型,比较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溶解速率;(3)采用"低位抽吸"对传统抽吸药液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分别抽取药液后观察密封瓶内药液残留量,探求解决药液抽吸后残余量过大的操作方法。[结果]对照组阻塞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不同压力组药物溶解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液抽吸后残余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角进针改良法穿刺密封瓶橡胶皮塞能减少针头堵塞次数,药瓶内压力越低,粉剂药物溶解速度越快,"低位抽吸"法能减少药液残留。
靖宝兴[2](2015)在《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筛选及鉴定》文中提出生物防治是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的研究热点,生防真菌筛选及活性验证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生防真菌的筛选体系、活性验证、高活性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以及生防菌株的种类鉴定,包括根结线虫卵表面消毒的方法、获取高孵化率根结线虫卵的最佳取样时间、供试生防真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毒杀活性的室内筛选、生防菌株XN-2、XO-2、CLR-3、CQE-4和FCE-2处理线虫卵或J2后的侵染能力和繁殖能力的室内盆栽试验、生防菌株XN-2、XO-2、CLR-3、CQE-4和FCE-2杀线活性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具有生防潜力9株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鉴定。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筛选体系,并筛选出对根结线虫、松材线虫和大豆孢囊线虫有作用的生防菌株。利用70%酒精对根结线虫卵表面消毒,消毒彻底,其孵化率与无菌水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根结线虫卵最佳取样时间为在接种线虫卵后第28 d至38 d之间。研究发现,XO-2和CLR-3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XN-2、FCH-1、CLK-2、FCD-2、CLS-2、CLR-1和XS-5菌株处理根结线虫卵孵化率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P<0.05)。XO-2菌株发酵液显着抑制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P<0.05),FCD-2、CLS-2、CLR-1、FCH-1、CLK-2、XI和CLR-3菌株发酵液处理的卵孵化率均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P<0.05)。CLQ-3、CLV-2、XN-2、CQE-4、CLK-2和FCE-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根结线虫J2 72 h击倒率均高于90%,其中XN-2和FCE-2在处理72 h后J2的死亡率均为100%,且FCE-2菌株发酵液处理24 h后J2全部死亡。菌株FCC-4、CLV-2、XI、XN-2、CQE-4、CLK-2和XK-1的发酵液2倍稀释液处理松材线虫72 h被全部击倒,其中XN-2和CQE-4两个菌株处理死亡率达到100%,FCC-4、CLV-2、XI、CLK-2和XK-1菌株处理死亡率分别为98.81%、87.53%、97.82%、98.41%和88.07%;稀释5倍条件下XI、XN-2、CQE-4和CLK-2菌株处理72 h对松材线虫击倒率均达100%,且死亡率均高于90%;稀释10倍条件下,仅XI、CLK-2和XN-23个菌株对松材线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分别为91.53%、93.73%和76.05%。2.生防菌株发酵液活性的盆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XN-2和XO-2两个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抑制效果较好,根结数量和卵粒数均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且对番茄植株生长没有影响。CQE-4菌株对根结线虫J2毒杀效果最好,根结数平均为2.3个,均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P<0.05),其次是FCE-2菌株。3.生防菌株对根结线虫卵孵化抑制和J2毒杀活性的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将上述筛选中对根结线虫作用效果明显的5个菌株进行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XO-2和XN-2菌株发酵2周发酵液根结线虫卵孵化率低于发酵1周和3周发酵液,XO-2菌株发酵液处理中死亡的卵和J2 60%出现虫体被降解的现象。CLR-3菌株在发酵1周时,5倍、10倍和20倍稀释液根结线虫卵孵化率均低于10%,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P<0.05),但在2倍稀释液下孵化率为53.67%,稀释30倍和40倍发酵液处理的卵孵化率分别为18.71%和34.66%,显着低于无菌水对照(P<0.05),高浓度下抑制率降低,这种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XN-2菌株发酵液在发酵1周和2周时,高浓度(2倍、5倍和10倍稀释液)下对线虫毒杀活性均为100%,发酵1周和2周时20倍稀释液处理根结线虫J2死亡率分别为90.54%和99.56%,显着高于发酵3周发酵液56.16%(P<0.05)。发酵3周时10倍稀释液死亡率为96.03%;CQE-4在发酵2周和3周时,2倍、5倍、10倍和20倍稀释液处理72 h死亡率均达到100%,均显着高于发酵1周死亡率(P<0.05)。FCE-2菌株发酵后在4℃处理4周对线虫有更好毒杀作用,发酵3周毒杀效果优于发酵1周和2周发酵液,且在发酵3周时,2倍稀释处理2 h后线虫即被全部击倒并死亡,6 h部分线虫的虫体被降解,12 h时线虫的虫体均出现降解,2倍、5倍和10倍稀释液处理12 h线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发酵3周的发酵液2倍、5倍和10倍对线虫有降解作用,稀释倍数大于20倍对线虫毒杀作用减弱。4.生防菌株的种类鉴定结合各菌株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CLR-1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CLR-3和XI均被鉴定为微紫青霉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CLS-2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Hypocrea lixii),CLV-2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CQE-4鉴定为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FCE-2鉴定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XN-2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spp.),XO-2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杨雪梅,张小敏[3](2014)在《静脉输液中针刺落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抢救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不溶性微粒进入病人体内,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刺落屑,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栓塞、静脉炎、肺内肉芽肿、热原样反应、过敏反应等[1]。如何将药物安全、及时、准确地输入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问题。为了病人的健康,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中针刺落屑的产生及防治。这里将有关静脉输液中针刺落屑分析如下。
霍迎难[4](2010)在《各种溶酶启封后的使用和管理》文中提出
肖顺[5](2006)在《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全省9个县(市)18种作物上根结线虫的雌虫、卵和卵囊上共获得888个寄生性真菌分离物,隶属于26属,鉴定出17种,3个变种.其中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孢(F. oxysporum)是福建省根结线虫的寄生性真菌优势种群,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22.30%、19.14%、17.23%和9.57%.根结线虫的寄生真菌类型以卵囊寄生真菌为主.从17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 chlamydosporia)鉴定出厚孢变种(P. chlamydosporia var. chlamydosporia)143株和串孢变种(P. chlamydosporia var.catenulata)32株,其中厚孢变种为优势变种.厚孢变种与串孢变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比例为4.47:1. 构建“几丁质平板筛选、几丁质酶活测定、对根结线虫致病力测定”的寄生性真菌高效菌株筛选模型,从123株淡紫拟青霉分离物中筛选获得5株高产几丁质酶、对根结线虫高致病力的菌株021117-89(即PL89)、021117-77、021029-27、021020-65、021020-36.采用明胶琼脂平板法与几丁质平板法相结合,从175株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分离物中筛选获得5株产蛋白酶能力与产几丁质酶能力均较强的菌株010727-1、021020-30、021120-48、021020-34、021120-81. 对菌株PL89的发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PL89液体发酵的适宜C/N为5:1,C/N为20:1有利于PL89固体平板的产孢;碳源浓度对PL89液体培养大量产孢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有一定的影响,碳源浓度为1mol·L-1可使液体发酵大量产孢时间提前,适宜PL89固体平板产孢的碳源浓度为0.5mol·L-1;菌株对不同的碳、氮源种类利用能力不同,结构复杂的碳源(可溶性淀粉)及有机氮源有利于PL89的生长;主要元素缺失对菌株PL89的生长影响很大,其中缺失磷、硫和镁等元素对PL89的液体发酵产孢的减产率分别达90.8%,90.6%和83.1%,对固体平板的产孢减产率分别为83.6%,59.8%和58.8%;微量元素添加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L89对铜离子和铝离子较敏感,添加一定浓度的锰离子、镁离子和元素硼对PL89液体发酵的产孢及生物量的形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添加适当浓度的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2均十分有利于PL89液体发酵孢子产量的增加. 根据PL89菌株营养需求特性,研制了虾壳粉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证明细度为过孔径为149μm标准筛的几丁质粉末对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诱导性最强,同时添加蛋白胨能使产酶高峰提早、产酶量提高;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在添加2g·L-1细度为过孔径为149μm标准筛的几丁质粉末、2g·L-1蛋白胨、1g·L-1 KH2PO4、0.5g·L-1MgSO4、0.2g·L-1CaCl2和0.2g·L-1NaCl的培养基中接入经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活化10d的菌碟,接种量为6×109个孢子·L-1,500mL摇瓶装量150mL,在28℃、转速为150r·min-1的条件下培养3d,发酵液中几丁质酶活最高,可达到0.11U·mL-1. 用菌株筛选模型获得的PL89菌株具有很强的分解和利用几丁质的能力,适合在以虾壳为主要成分的虾壳粉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对虾壳粉的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虾壳粉培养基所含的营养全面,碳源浓度和碳氮源比率适合;实验结果表明,虾壳粉培养基比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更适宜于菌株PL89液体发酵的产孢及生物量的形成;用虾壳粉作为唯一的营养来源液
吴建英,宋振芳,沈红根[6](2004)在《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闭金月,曹莉[7](2003)在《临床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防治新进展》文中指出 不溶性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或使用过程经各种途径污染后存在于其中的微小颗粒性杂质,例如玻璃微粒、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棉絮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未经滤过而进入液体的致病菌或灰尘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对100ml以上的注射液要进行微
陈希萍[8](2003)在《不溶性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邢慧琳[9](2002)在《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和预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现代临床治疗中,随着大量静脉药物的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性越发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注。输液反应、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已普遍引起重视,但关于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危害,许多护理人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微粒污染是静脉给药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的颗粒杂质,直径一般在1~300um或更大,50u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以见到。静脉给药时,带入人体内的微粒,作为异物,既不能被机体代谢吸收,也不受体内抗凝血系统的影响,所以其危害是严重和持久的;阻塞血管引起组织缺血和水肿;滞留在肺部被巨噬细胞包围和增殖形成肉芽肿;红细胞聚在微粒上形成血栓或引起静脉炎;碰撞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性肿块;引起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Sleffens等人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粒污染对临床产生的影响不容置疑,进入体内的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的危害性越严重。我国药典规定:静脉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毫升中含10um以上的微粒不能越过20粒。但实际的输液中微粒个数远远超此数。研究结果显出,在输入的符合标准的溶液中,每毫升可以含有至少150个20um以下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且小于2um大小的微粒尚未计算在内。临床操作中,微粒污染更加严重。
刘常谋[10](1999)在《登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表明 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前者以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特征。本病传播迅速,常引起大规模流行。 典型病例临床诊断标准: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起发热、剧烈肌
二、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密封瓶粉针剂药物溶解速度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实验方法 |
1.2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针头堵塞率比较(见表1) |
2.2 3组试验用粉剂药物在不同压力条件下溶解速度比较(见表2) |
2.3 两组药液抽吸后残余量比较(见表3) |
3 讨论 |
(2)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1.1 真菌代谢产物防治线虫 |
1.1.2 细菌代谢产物防治线虫 |
1.2 捕食线虫真菌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3 寄生线虫真菌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4 机会真菌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 放线菌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6 杀线虫植物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7 螨虫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8 生物熏蒸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9 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
1.10 生防制剂研究进展 |
1.11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生防真菌筛选 |
2.1.1 根结线虫卵表面灭菌 |
2.1.2 根结线虫接种番茄后不同取样时间卵的孵化率 |
2.1.3 抑制卵孵化真菌筛选 |
2.1.4 抑制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真菌筛选 |
2.1.5 杀线虫真菌筛选 |
2.1.6 杀松材线虫真菌筛选 |
2.2 生防菌株发酵液生防活性的盆栽验证 |
2.2.1 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真菌盆栽试验 |
2.2.2 生防菌株发酵液毒杀根结线虫效果盆栽验证 |
2.2.3 番茄根内线虫染色 |
2.3 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待测菌株 |
2.3.3 FCE-2 和XO-2 菌株发酵液处理后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2.4 生防真菌种类鉴定 |
2.4.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4.2 菌株 |
2.4.3 形态学鉴定 |
2.4.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结线虫卵表面灭菌 |
3.1.1 灭菌效果结果检测 |
3.1.2 表面灭菌对卵孵化的影响 |
3.2 根结线虫卵接种后不同取样时间孵化率 |
3.2.1 不同取样时间孵化率分析 |
3.2.2 第 32 d取样孵化率数据模型 |
3.2.3 各取样时间孵化 15 d孵化率模型 |
3.3 抑制卵孵化真菌筛选 |
3.3.1 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真菌筛选 |
3.3.2 抑制大豆孢囊线虫自由卵孵化真菌筛选 |
3.4 杀线虫真菌筛选 |
3.4.1 杀根结线虫真菌筛选 |
3.4.2 杀松材线虫真菌筛选 |
3.5 供试真菌菌株对几种植物寄生线虫室内生测效果总结 |
3.6 生防菌株发酵液抑制卵孵化活性盆栽验证 |
3.6.1 各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卵接种后根内线虫侵入情况 |
3.6.2 各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卵接种番茄后对植株高度的影响 |
3.6.3 各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卵接种后根内线虫番茄根部形成根结的数量 |
3.6.4 各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卵接种后根内线虫的产卵数 |
3.6.5 各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卵接种后番茄根结线虫发病程度 |
3.7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接种番茄侵染活性的盆栽验证 |
3.7.1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接种番茄7天线虫侵染情况 |
3.7.2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接种番茄30天的株高 |
3.7.3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接种番茄30天根部根结的数量 |
3.7.4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J2后接种番茄30天产生卵的数量 |
3.7.5 不同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接种番茄30天根结线虫发病程度 |
3.8 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真菌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3.8.1 XN-2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3.8.2 XO-2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3.8.3 CLR-3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3.9 真菌发酵液毒杀线虫活性优化 |
3.9.1 XN-2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3.9.2 CQE-4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3.9.3 FCE-2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3.10 FCE-2 和XO-2 菌株对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3.10.1 FCE-2 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后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3.10.2 XO-2 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后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3.10.3 无菌蒸馏水处理后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3.10.4 FCE-2 不同稀释倍数下晶体形态 |
3.11 生防真菌鉴定 |
3.11.1 CLR-1 菌株鉴定 |
3.11.2 CLR-3 菌株鉴定 |
3.11.3 CLS-2 菌株鉴定 |
3.11.4 CLV-2 菌株鉴定 |
3.11.5 CQE-4 菌株鉴定 |
3.11.6 FCE-2 菌株鉴定 |
3.11.7 XI菌株鉴定 |
3.11.8 XN-2 菌株鉴定 |
3.11.9 XO-2 菌株鉴定 |
3.12 生防真菌鉴定结果总结 |
4 讨论 |
4.1 根结线虫卵表面灭菌 |
4.2 根结线虫接种后不同取样时间孵化率 |
4.3 抑制卵孵化真菌筛选 |
4.3.1 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真菌筛选 |
4.3.2 抑制大豆孢囊线虫自由卵孵化试验 |
4.4 杀线虫真菌筛选 |
4.4.1 杀根结线虫J2真菌筛选 |
4.4.2 杀松材线虫真菌筛选 |
4.5 生防菌株发酵液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验证试验 |
4.6 生防菌株发酵液毒杀线虫活性验证试验 |
4.7 抑制孵化真菌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4.7.1 XN-2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4.7.2 XO-2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4.7.3 CLR-3 菌株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4.8 杀线虫真菌发酵时间和发酵液稀释倍数优化 |
4.8.1 XN-2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4.8.2 CQE-4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4.8.3 FCE-2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毒杀活性优化 |
4.9 FCE-2 和XO-2 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4.9.1 FCE-2 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4.9.2 XO-2 菌株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J2形态变化 |
4.9.3 FCE-2 菌株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下晶体形态 |
4.10 生防真菌形态及分子鉴定 |
5 结论 |
5.1 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筛选 |
5.2 生防真菌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盆栽验证试验 |
5.3 生防真菌发酵液发酵时间和稀释倍数优化 |
5.4 生防真菌形态及分子鉴定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4)各种溶酶启封后的使用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2 分析原因 |
2.1 制度不健全 |
2.2 习惯的进针方法增加了各种溶酶的污染机会 |
2.3 负压的关系 |
3 改进意见 |
3.1 完善规章制度 |
3.2 采用小量包装 |
3.3 改进溶药针头或改进进针方法 |
(5)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根结线虫食线虫菌物研究概况 |
第一节 根结线虫食线虫菌物资源的重要性 |
1 根结线虫的为害与防治 |
1.1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为害 |
1.2 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 |
2 根结线虫的食线虫菌物资源 |
2.1 食线虫菌物种类与分类 |
2.2 我国的食线虫菌物资源研究简况 |
3 3种常见的食线虫真菌 |
3.1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 |
3.1.1 分类地位和寄主 |
3.1.2 生物学特征 |
3.1.3 对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与控制作用 |
3.1.4 生态学 |
3.1.5 安全性评价 |
3.2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 |
3.2.1 分类地位和寄主 |
3.2.2 生物学特征 |
3.2.3 时植物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与拉制作用 |
3.3 镰刀菌(Fusarium spp.) |
第二节 国内外真菌杀线虫剂的开发现状与问题 |
1 食线虫菌物的利用途径与方法 |
1.1 生防菌菌体产品 |
1.1.1 生防菌的培养 |
1.1.2 制剂与剂型 |
1.2 代谢产物 |
1.2.1 食线虫菌物的胞外酶 |
1.2.2 食线虫菌物产杀线虫次生代谢物 |
2 国内外己有的真菌杀线虫剂产品 |
3 真菌杀线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菌株的来源与筛选 |
3.2 发酵工艺及成本 |
3.3 研发适合的剂型 |
3.4 防效的稳定性 |
3.5 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章 福建省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 |
第一节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种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寄生性真菌分离培养技术 |
1.2.1 含抗生素培养基制备 |
1.2.2 根结线虫虫体表面消毒方法 |
1.2.3 寄生性真菌分离培养 |
1.3 寄生性真菌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 |
2.2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区系与线虫寄主植物的关系 |
2.3 根结线虫雌虫和卵囊的寄生性真菌区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寄生性真菌分离方法 |
3.2 根结线虫的重要寄生真菌 |
3.3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混合种群与利用 |
3.4 镰刀菌的利用前景 |
第二节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的变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2个变种的鉴定方法 |
1.2.1 PSA平板透明孔观察 |
1.2.2 厚垣孢子及分生孢子扫描电镜观察 |
1.3 2个变种比率与生境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个变种的鉴定 |
2.2 2个变种的比率与生境 |
2.2.1 2个变种的比率 |
2.2.2 2个变种的生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根结线虫寄生真菌的高效菌株筛选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优良菌株与生产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来源与供试线虫 |
1.2 筛选模型 |
1.3 几丁质平板筛选 |
1.3.1 几丁质胶体制备 |
1.3.2 几丁质琼脂培养基 |
1.3.3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初筛 |
1.4 几丁质酶活测定 |
1.4.1 几丁质液体培养基 |
1.4.2 菌株液体培养 |
1.4.3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
1.5 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卵的侵染测定 |
1.5.1 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5.2 对根结线虫卵的侵染测定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几丁质平板培养筛选结果 |
2.2 几丁质液体培养筛选结果 |
2.3 菌株稳定性 |
2.3.1 产几丁质酶的稳定性 |
2.3.2 菌株遗传稳定性 |
2.4 淡紫拟青霉菌株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平板筛选法 |
3.2 创建高产几丁质酶菌株筛选体系 |
3.3 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力呈一定的正相关 |
第二节 厚垣孢普可尼亚孢优良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4 菌株筛选 |
1.4.1 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
1.4.2 菌落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1.4.3 蛋白酶明胶平板测定法 |
1.4.4 几丁质平板筛选 |
1.4.5 优良菌株筛选指标 |
1.5 不同营养水平培养基对初筛菌株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产蛋白酶菌株初步筛选结果 |
2.2 高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菌株复筛 |
2.3 不同营养水平对5株初筛菌株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厚垣孢普可尼亚孢优良菌株的筛选方法 |
3.2 菌株间对不同营养的利用能力 |
3.3 关于存在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四章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生物学特性 |
第一节 PL89的营养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2.1 不含碳氮源基础培养基 |
1.2.2 C/N比(摩尔比)实验培养基 |
1.2.3 C浓度实验培养基 |
1.2.4 C源种类实验培养基 |
1.2.5 N源种类实验培养基 |
1.2.6 基础培养基 |
1.2.7 主要元素缺培养基 |
1.2.8 微量元素添加培养基 |
1.2.9 维生素添加培养基 |
1.3 培养方法 |
1.3.1 平板菌种的制备 |
1.3.2 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3.3 接种方法 |
1.3.4 培养条件 |
1.4 测定方法 |
1.4.1 吐温-80溶液的配制 |
1.4.2 取样 |
1.4.3 参数的计测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N比(摩尔比)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1.1 C/N比(摩尔比)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1.2 C/N比(摩尔比)时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l.3 C/N比(摩尔比)时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2 C源浓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2.1 C源浓度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2.2 C源浓度对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3 C源浓度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3 C源种类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3.1 C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3.2 C源种类劝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3 C源种类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4 N源种类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4.1 N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4.2 N源种类对 PL89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 主要元素缺失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5.1 主要元素缺失时 PL89液体培养产孢的影响 |
2.5.2 主要元素缺失对 PL89液体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3 主要元素缺失对 PL89固体平板生长的影响 |
2.6 元素添加对PL89生长的影响 |
2.6.1 微量元素锌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2 微量元素铜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3 微量元素住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4 元素镁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5 微量元素硼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6.6 微量元素铝时 PL89生长的影响 |
2.7 维生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7.1 维生素 B_1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2 维生素 B_2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3 维生素 B_6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4 维生素C对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5 维生素叶酸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2.7.6 维生素烟酸对 PL89液体培养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实验的方法 |
3.2 C/N试验结果及意义 |
3.3 关于 C源浓度 |
3.4 关于 C源和 N源的种类 |
3.5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3.6 常见水溶性维生素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第二节 营养条件对 PL89产几丁质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基础培养基 |
1.3 培养基配方单因素试验 |
1.3.1 几丁质培养基 |
1.3.2 几丁质有机氮培养基 |
1.3.3 接种和培养 |
1.4 培养条件正交试验 |
2 结果 |
2.1 培养基配方单因素试验 |
2.2 培养条件优化 |
2.2.1 正交法确定培养条件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几丁质形态和细度是影响几丁质酶产量的关键因素 |
3.2 几丁质形态与氮源对菌体产几丁质酶能力有交互影响 |
3.3 正交试验建立 PL89产几丁质酶实验室培养体系 |
第三节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孢子悬浮液和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的制备 |
1.3 菌株 PL89对卵及卵囊的侵染 |
1.3.1 对卵的寄生性测定及光学显微观察 |
1.3.2 对卵囊的定殖及对卵囊内卵的寄生性测定 |
1.3.3 对卵及卵囊胶质物定殖的扫描显微观察 |
2 结果 |
2.1 菌株 PL89对卵的寄生性 |
2.2 菌株 PL89对卵囊内卵及卵囊的寄生性 |
2.3 菌株 PL89对卵寄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淡紫拟青霉 PL89的抗逆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1.3 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
1.4 耐酸碱性的测定 |
1.5 耐盐性的测定 |
1.6 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6.1 不同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6.2 菌株 PL89对高温的耐受性 |
1.7 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测定 |
1.7.1 供试药剂 |
1.7.2 农药对 PL89生长影响的测定 |
1.7.3 PL89对氯霉素的耐受性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淡紫拟青霉 PL89对pH值的适合度 |
2.1.1 PL89在不同pH值 PSA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2.1.2 PL89在不同pH值几丁质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3 PL89在不同pH值明胶培养基中的生长 |
2.2 淡紫拟青霉 PL89耐盐性的测定 |
2.3 温度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3.1 不同温度条件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2.3.2 菌株 PL89时高温的耐受性 |
2.4 农药对菌株 PL89的影响 |
2.5 PL89对氯霉素的耐受性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功能性培养基的研制 |
第一节 虾壳粉成分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虾壳粉 |
1.2 虾壳粉成分的测定 |
1.2.1 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
1.2.2 全氮含量的测定 |
1.2.3 全磷含量的测定 |
1.2.4 全钾含量的测定 |
1.2.5 钠、镁、铜、锌含量的测定 |
1.2.6 含水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虾壳粉营养成分与最适培养基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虾壳粉培养基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2.1 固体培养基 |
1.2.2 液体培养基 |
1.3 PL89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 |
1.3.1 PL89在不同固体平板中的生长 |
1.3.2 PL89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
1.4 PL89在不同 pH值虾壳粉培养基中的生长 |
1.5 虾壳粉培养基最佳浓度的确定 |
1.6 参数的测定 |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L89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1 PL89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基中的生长 |
2.1.2 PL89在不同液体培养玉中的生长 |
2.2 PL89在不同 PH值的虾壳粉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2.3 虾壳粉培养基最适浓度的确定 |
2.3.1 灯壳粉培养基浓度对 PL89产孢的影响 |
2.3.2 虾壳粉培养基浓度对 PL89液体发酵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2.3.3 PL89在不同浓度虾壳粉培养墓中液体发酵pH的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虾壳粉液体培养基适合菌株PL89的生长 |
3.2 虾壳粉液体培养基具有良好的缓冲性 |
3.3 虾壳粉培养基是廉价环保培养基 |
第六章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发酵技术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和微循环产抱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材料 |
1.2 菌株 PL89摇瓶液体发酵条件 |
1.2.1 接种量 |
1.2.2 通气量 |
1.2.3 菌种的菌龄 |
1.3 液体发酵罐发酵条件与参数 |
1.3.1 发酵堆及发酵罐的使用 |
1.3.2 培养条件 |
1.3.3 种子、接种量与接种方式 |
1.3.4 转速与通气流量 |
1.4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微循环产孢 |
1.4.1 不同培养液与培养方式对 PL89微循环产孢的影响 |
1.4.2 发酵产物的显微观察与测量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量对PL89摇瓶发酵的影响 |
2.1.1 接种量对 PL89摇瓶发酵产孢的影响 |
2.1.2 接种量对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2.2 通气量对 PL89摇瓶发酵的影响 |
2.2.1 通气量对产孢的影响 |
2.2.2 通气量对菌丝形成的影响 |
2.3 菌种的菌龄对 PL89液体发酵的影响 |
2.4 转速与通气流量对菌株 PL89罐发酵的影响 |
2.5 淡紫拟青霉菌株 PL89的微循环产孢 |
2.5.1 PL89在灯壳粉培养基中液体发酵产物的形成过程、形态与大小 |
2.5.2 PL89微循环产孢产生的条件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PL89摇瓶发酵的条件 |
3.2 关于PL89发酵罐发酵条件 |
3.3 PL89的微循环产孢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双相发酵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组培瓶固体发酵 |
1.2.1 固体培养基筛选 |
1.2.2 固体发酵装量及培养条件 |
1.2.3 固体培养接种方法 |
1.2.4 固体培养基基本组分含水量的测定 |
1.2.5 固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确定 |
1.2.6 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的配方 |
1.2.7 孢子计数的方法 |
1.3 液相发酵终点的确定 |
1.4 浅盘发酵技术 |
1.4.1 固体培养基的灭菌 |
1.4.2 培养室的消毒 |
1.4.3 接种 |
1.4.4 培养方式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
2.2 固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确定 |
2.3 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
2.4 液相发酵终点的确定 |
2.5 浅盘发酵技术 |
2.5.1 固体浅盘发酵培养方式的确定 |
2.5.2 固体浅盘发酵培养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固体培养基的选择 |
3.2 关于发酵终点的选择 |
3.2 影响双相发酵固体发酵的因素 |
3.3 抗污染技术 |
第七章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孢子原粉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 |
1.2 孢子粉的收获 |
1.2.1 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 |
1.2.2 孢子粉收获 |
1.3 孢子粉质量指标的检测 |
1.3.1 含孢量测定 |
1.3.2 干燥减量(含水量)测定 |
1.3.3 活孢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干燥方法培养物的含水量的变化 |
2.2 孢子粉的质量指标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可湿性粉剂助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载体的选用 |
1.3 助剂的筛选 |
1.3.1 供试润湿剂 |
1.3.2 分散剂的选用 |
1.3.3 助剂对孢子PL89萌发的影响 |
1.3.4 助剂对 PL89生长的影响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载体的选用 |
2.2 不同助剂对PL89孢子萌发的抑制率 |
2.3 不同助剂对PL89生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载体与助剂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第三节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的配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粉 |
1.1.2 供试助剂 |
1.1.3 供试填料 |
1.2 配伍正交试验分析润湿性及悬浮率影响因素 |
1.3 制剂的加工 |
1.4 制剂参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法确定影响润湿时间、悬浮率的因素及配伍比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孢子粉及孢子制剂的耐贮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孢子粉 |
1.2 孢子制剂 |
1.3 贮存条件及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贮存时间含水量及孢子萌发率的变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节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在土壤中渗透性及菌体活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孢子粉及孢子制剂 |
1.2 菌剂及孢子原粉含菌量测定 |
1.2.1 菌剂及孢子原粉悬浮液的配制 |
1.2.2 菌剂及孢子原粉的 CFU测定 |
1.3 在土壤中的渗透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菌剂及孢子原粉含菌量 |
2.2 PL89菌剂及孢子原粉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
2.3 PL89菌剂及孢子原粉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节 淡紫拟青霉菌 PL89可湿性粉剂质量标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主要试验仪器 |
1.1.3 标准硬水的制备 |
1.2 方法 |
1.2.1 孢子原粉的获得 |
1.2.2 可湿性粉剂的配伍 |
1.2.3 含孢量的测定 |
1.2.4 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1.2.5 干燥减量的测定 |
1.2.6 润湿性的测定 |
1.2.7 悬浮率的测定 |
1.2.8 真菌杂菌率的测定 |
1.2.9 细度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淡紫拟青霉PL89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标准 |
2.1.1 孢子原粉及可湿性粉剂的含孢量 |
2.1.2 孢子萌发率 |
2.1.3 干燥减量的要求 |
2.1.4 润湿时间 |
2.1.5 悬浮率 |
2.1.6 真菌杂菌率 |
2.1.7 细度 |
2.1.8 毒力测定 |
2.1.9 孢子原粉及制剂的有效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的田间应用及效果评价 |
第一节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剂 |
1.2 盆栽、小区及大田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L89菌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盆栽和小区防治效果 |
2.2 淡紫拟青霉 PL89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淡紫拟青霉 PL89菌剂的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施用方法及用量 |
1.4 菌株 PL89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
1.5 菌株 PL89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 PL89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
2.2 菌株 PL89在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果 |
2 特色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己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及所获得的专利 |
致谢 |
(8)不溶性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危害 |
2 微粒产生的原因与控制 |
2.1 用于输液生产的原辅料带入的微粒及其控制 |
2.2 输液生产过程中带入的微粒及其控制 |
2.3 输液过程中带入的微粒及其控制 |
2.3.1 安瓿切割与消毒不当造成的微粒污染与控制 |
2.3.2 抽吸药液造成的微粒污染与控制 |
2.3.3 加药过程中微粒污染与控制 |
2.3.4 加药注射器造成的微粒污染与控制 |
2.3.5 严格无菌操作, 控制微粒污染 |
2.3.6 静脉穿刺造成的微粒污染与控制 |
2.3.7 环境空气的污染与控制 |
2.3.8 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与控制 |
四、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密封瓶粉针剂药物溶解速度的因素研究[J]. 邓润群,潘雪开,莫活敏,刘建平,区翠平. 护理研究, 2017(14)
- [2]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筛选及鉴定[D]. 靖宝兴.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3]静脉输液中针刺落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杨雪梅,张小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02)
- [4]各种溶酶启封后的使用和管理[J]. 霍迎难.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4)
- [5]根结线虫寄生真菌资源与淡紫拟青霉PL89的研究[D]. 肖顺.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6]减少瓶装稀释液橡皮塞碎屑污染方法的观察[J]. 吴建英,宋振芳,沈红根. 护理研究, 2004(01)
- [7]临床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防治新进展[J]. 闭金月,曹莉.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3(05)
- [8]不溶性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 陈希萍. 护理研究, 2003(07)
- [9]静脉用药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和预防[J]. 邢慧琳. 工企医刊, 2002(04)
- [10]登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刘常谋.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