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状聚合物制造高效OLED(论文文献综述)
姬东周[1](2021)在《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的新型有机激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元件之一,有机半导体激光器件由于结合了有机材料易于制备,造价低廉和性能可调制等优点,被寄予众望。其中,光泵浦有机激光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电泵浦有机激光器仍存在许多难点亟待解决。而在最为关键的激光三要素中,谐振腔的引入在现有研究中最具难度,该方面的研究有待开展。我们针对现有有机激光反馈结构制备工艺繁琐、良品率低等问题,以在场效应晶体管(OFET)中引入谐振腔为主题,从器件制备工艺、多功能集成化设计、光放大特性和电荷传输性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究。最终制备了兼具优异激光行为和电荷传输性能的新型光电器件,这种简易且有效的实验方案将有力促进电泵浦有机激光的研究。具体而言,本论文基于谐振腔、光学泵浦和OFET原理构筑了具备分布式反馈(DFB)结构的有机激光器件原型,系统地研究了器件的激光性能与电学性能,并详细阐述涉及的相关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有以下三点:(1)设计并制备了基于OFET结构实现有机电泵浦激光器的新型光电器件,探索了不同溶剂、基底、旋涂速度、固化温度、UV-O3处理时间等一系列细节条件,得到了厚度适宜且具备实现良好光电性能的PDMS介电层,并成功在柔性全透明OFET介电层中引入了DFB光栅结构,解决了有机电泵浦激光器件中谐振腔难以引入的问题。同时,验证了器件能够实现良好的激光发射并表现出典型的OFET特性。创新性地借助OFET介电层深入探索了电泵浦有机激光器件的可行性,为有机固态激光器件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新视角。(2)系统地研究了具有新型介电层的OFET中激光材料的放大自发辐射(ASE)与激光性能。分别使用真空蒸镀法与溶液法制备了DFB-OFET器件,均能实现良好光反馈(强烈激光出射),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激光材料的器件制备:BSBCz阈值能量约为27.9μJ/cm2(5.33n J/pulse)激光出射波长在479 nm处;F8BT阈值能量为1.71 m J/cm2(324.4 n J/pulse),576 nm处有强烈的激光出射。该新型器件能够有效抑制电极猝灭且实现光学反馈增益,为未来在有机发光晶体管(OLET)中实现电泵浦有机激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3)以有机小分子TIPS和聚合物PBTTT-C14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介电层厚度、光栅方向和周期对DFB-OFET器件的电学特性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在光栅上薄膜形貌、制备工艺和OFET特性之间的关系。在OFET器件中引入光栅结构,相当于有机半导体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取向生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荷在沟道中的传输能力。因此,基于光栅结构的OFET迁移率比无光栅的OFET迁移率高。这类器件具备柔性透明、操作简单、和性能稳定等优势,因此未来在多功能集成激光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黄酬,邱志鹏,高杨,陈文铖,籍少敏,霍延平[2](2021)在《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无需贵金属参与即可实现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全利用,成为了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大部分TADF材料都表现出严重聚积诱导发光猝灭现象,这对其应用和发展不利.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TADF材料,具有独特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现象引起科研工作者极大兴趣.基于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分子设计及其光物理性能和器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依据不同电子受体单元,对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的发光原理、设计策略及其有机发光器件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
杨红艳[3](2021)在《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其可视角在160度以上、驱动电压低、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以及OLED产品可以实现柔性屏,更重要的是OLED采用的是有机材料,发光颜色可修饰性强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OLED的发展历程中,荧光材料作为第一代发光材料,首次应用于OLED。在制备OLED器件时,将它们以一定比例掺杂到合适的主体材料中,可以优化器件性能。因此,开发高效荧光材料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致力于合成性能优良的双极性有机发光小分子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的第一个体系,以单、双支菲并咪唑为受体,以N-丁基吩噻嗪为给体,设计合成了3种给体-受体(D-A)、受体-给体-受体(A-D-A)型菲并咪唑衍生物(PI-PTZ,PPI-PTZ与PPI-PTZ-PPI)。先通过1H NMR、13C NMR、HRMS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然后研究了三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质。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多层掺杂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电致发光(EL)性能。将化合物PI-PTZ,PPI-PTZ与PPI-PTZ-PPI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NPB(30 nm)/TBADN:PI-PTZ或PPI-PTZ或PPI-PTZ-PPI(x wt%,30 nm)/TPBi(30 nm)/Liq(2 nm)/Al(100nm)的器件。其中当掺杂浓度为10%时,化合物PPI-PTZ-PPI器件性能最优,Lmax为30180cd/m2,CEmax、PEmax和EQEmax分别为9.19 cd/A、9.76 lm/W和4%。本论文的第二个体系,以吲哚并咔唑(ICZ)为给体,以不同的咪唑单元为受体,合成了4种有机发光小分子Py-ICZ-Py,PI-ICZ-PI,BI-ICZ-BI和IM-ICZ-IM。分别对其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EL性能。将化合物Py-ICZ-Py,PI-ICZ-PI,BI-ICZ-BI和IM-ICZ-IM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NPB(30 nm)/TBADN:Py-ICZ-Py或PI-ICZ-PI或BI-ICZ-BI或IM-ICZ-IM(x wt%,30 nm)/TPBi(30 nm)/Liq(2 nm)/Al(100 nm)的多层掺杂发光器件。其中,化合物PI-ICZ-PI的掺杂器件性能最优,在掺杂7%时,启亮电压为3.0 V,Lmax为3973 cd/m2,CEmax、PEmax和EQEmax分别为3.76 cd/A、3.01 lm/W和2.64%。本论文的第三个体系,以PTZ为给体、蒽为生色团,以二苯基咪唑为受体,合成了3种有机发光小分子EB-PTZ、EB-PTZ-EB和EB-AE。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探讨。三种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361 nm、364 nm和385 nm处,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58 nm、474 nm和455 nm处。室温条件下,发光寿命(τ)分别为8.06 ns、8.23 ns和7.94 ns,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f)分别为18.49%、28.92%和47.65%。化合物EB-PTZ-EB和EB-AE的光致发光(PL)光谱高度依赖于溶剂的极性,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大,化合物EB-PTZ-EB和EB-AE的光致发光光谱发生了红移。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HOMO能级分别为-5.285 e V、-5.355 e V和5.435 e V,它们的LUMO能级分别为-2.435 e V、-2.535 e V和-2.585 e V;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7℃、344℃和342℃,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26℃、204℃和202℃。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EL性能。将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SS(30 nm)/m CP:EB-PTZ(25 nm)/TPBi(35nm)/Liq(2 nm)/Al(150 nm)的多层掺杂发光器件。其中,化合物EB-PTZ-EB在掺杂浓度15%时,器件性能最优,Lmax为648 cd/m2,CEmax、PEmax、EQEmax分别为2.45 cd/A、1.20lm/W、1.48%。
王海娜[4](2021)在《酰亚胺类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一代的照明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具有色彩丰富、自发光、轻薄、可弯曲、耗能少、低成本等优点。有机发光小分子作为OLED器件发光层的核心材料,因其具有结构易修饰、易功能化、种类多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引起材料产业界广泛关注。但是多数发光小分子在薄膜和固体状态时存在聚集诱导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现象,限制了它们在OLED中的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性能的材料则刚好相反,在高浓度或聚集态下其发光强度反而增加,AIE的出现为突破传统发光小分子发展中的桎梏提供了可行性转机。因此,设计合成出新型AIE性能的有机发光材料对促进OLED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发光材料的性能,得到具有AIE性能的发光小分子材料,本文以1,8-萘二甲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核心基团,对其不同位点引入不同的基团进行修饰,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和产率较高的新型发光材料,同时探讨了化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电化学性能、热稳定性、荧光寿命以及量子产率等,具体的工作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1,8-萘二甲酰亚胺类基团作为分子骨架,N-苯基咔唑基团为供电子单元设计合成了化合物SNI-Cz和SNI-DCz。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溶液中荧光发射峰分别在373 nm和535 nm处,分别为近紫外和绿色荧光。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得到两者的HOMO能级分别为-5.80 e V和-5.36 e V,LUMO能级分别为-2.45 e V和-2.58 e V。两者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分别是8.21%和83.65%。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两者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化合物的空间几何构象及电子云分布情况。两个分子均具有扭曲的空间结构,咔唑基团与1,8-萘二甲酰亚胺骨架空间上呈近乎垂直的构象,可以有效的弱化固态时分子间堆积引起的聚集猝灭现象。通过在DMF/H2O混合体系中测试SNI-Cz和SNI-DCz的荧光发射,可以明确两个化合物具有AIE效应。第二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发光强度和量子产率,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引入二乙胺基香豆素基团作为生色团,设计合成了热稳定性良好的化合物SNI-XDS和SNI-DXDS,在紫外灯下分别显示绿色或橙色荧光。通过NMR与HRMS确定两者结构。通过CV测试得到两者的HOMO能级位于-5.51 e V和-5.24 e V,LUMO能级分别是-2.92e V和-2.75 e V。使用DFT进行理论模拟,得出两者的分子空间构型及电子云分布情况。SNI-XDS和SNI-DXDS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分别是58.92%和39.50%。连接双支香豆素基团的SNI-DXDS在甲苯、二氯甲烷、DMF等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低,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优化结构。第三部分,基于以上两个体系的研究结果,为了解决上述化合物中存在的发光弱或溶解性不佳等问题,设计合成了以双支萘酰亚胺衍生物为核心单元,分别以N-苯基咔唑和三苯胺基团为供电子单元的具有蝴蝶状构型的发光材料DNI-Cz和DNI-TPA。该体系旨在利用分子的扭曲结构使化合物具有一定AIE性能,限制分子聚集,改善分子间的堆积形貌,提高其固态发光性能。通过NMR与HRMS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两者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DNI-Cz和DNI-TPA在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538 nm和600nm处,紫外灯下显示出黄绿光和红光。两者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分别为-5.33e V/-5.36 e V和-2.59 e V/-2.99 e V;使用DFT进行理论模拟,得出两者的几何构象和电子云分布情况。DNI-Cz和DNI-TPA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分别是81.32%和79.09%。在DMF/H2O混合溶液体系中进行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AIE特性。
李连杰[5](2020)在《共轭格基纳米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有机宽带隙半导体的代表,深蓝光发射材料是全彩OLED商业化的关键,然而面临着光稳定性差与色纯度低、高效率与溶液/印刷加工优势无法兼容等挑战。近年来,芴基的宽带隙光电性质、高荧光量子效率、易分子修饰与溶液加工等优势推动了OLED领域的商业化进程,但由于链间聚集、芴酮结构缺陷以及链弯曲/张力等因素显着削弱了蓝光的稳定性发射并形成了绿光带(g-band)。尽管借助主链梯形化、位阻功能/封端化、交联共聚化等策略尝试消除芴基9号位的自由基活性位点,并抑制主链骨架的缺陷发光、激子湮灭以及极化子输运等不稳定因素,芴基高稳定深蓝光发射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探索依旧步履维艰。我们在四元设计理论与多位阻策略的基础上发展了以格芳烃位阻为代表的共价纳米技术,构筑了各类格基纳米聚合物,初步探究其格芳烃骨架对主链振动松弛运动行为与构象转变的限制作用以及对分子链间聚集行为的抑制特征,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光稳定性。在此背景下,考虑到PODPF系列的分子吸斥协同(SMART)特征可实现构象平面化、强化链间有序堆积与结晶度,协同提高荧光量子效率与载流子迁移率,我们将PODPF结构单元引入格芳烃类,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共轭格基纳米聚合物(PG-DPF)。该思路的提出可开拓格芳烃单元诸多优势包括蓝光宽带隙半导体特征、强有力的光/热稳定性和多位阻特征等,并且以此材料作为发光层有望实现无膜厚度依赖的OLED。首先,我们通过U型与一型合成子的格子化反应制备含有DPF结构单元的溴代格基纳米单体G-DPF(产率约为80%),再利用Yamamoto聚合反应将格单体转化为共轭型格基纳米聚合物链,其中主链由芴类单元组成,其数均分子量Mn为21785,多分散系数PDI为1.43,数均聚合度为8。在此基础上,通过热退火、放置以及光照等手段验证了PG-DPF发光稳定性(相比于其他聚芴类骨架)。可以发现,在高温(260 oC)下且时间长达8小时退火处理中,PG-DPF可展现出色的热稳定性(与顶尖的聚芴材料相似)。即使在平均湿度75%,平均温度14 oC的环境下放置15天,PG-DPF的蓝光发射依旧十分稳定(强度也未减弱),几乎无绿光带产生。相比于优异的热/湿度抗老化方面等优势,我们还发现PG-DPF在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可加速产生低能发射带,表现出明显的光氧化行为。我们推测主链的格孔模式对氧气分子动力学行为起到明显的限域作用,从而在紫外光照射下推动了ORR(光还原反应)反应路径。最后我们将PG-DPF作为发光层材料尝试获得一批发光效率、亮度以及光谱稳定性不受薄膜厚度影响的PLED。该工作对宽带隙柔性印刷电子的材料设计、薄膜制备与器件加工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光催化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模型化合物。
李晨森[6](2020)在《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因为能够充分利用单、三重态激子发光而超过了普通荧光OLEDs的器件效率上限,并且不需要重金属成分而可以媲美磷光OLEDs的效率,已经成为固体照明和全彩显示领域非常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通常来说,常用的TADF发光材料使用电子给体与受体分离的设计,可以获得非常小的单重态与三重态能隙(△EST),因此三重态激子能够利用热激活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上转换转变为单重态激子,最后单重态激子通过辐射发光的形式回到基态,从而可以实现100%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真空蒸镀工艺在TADF-OLEDs的制备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这种工艺成本高昂,器件结构复杂,材料利用率较低。相对而言,溶液加工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卷对卷,喷墨打印等方法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有利于制备大尺寸显示器。所以设计合成高效率的TADF材料用于溶液加工型OLEDs已经发展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具有高发光效率的TADF材料通过柔性烷基主链相连形成聚合物,系统的研究了其光电性能与聚合物结构的关系,最终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基于TADF聚合物材料的溶液加工型OLEDs。各章主要工作如下:1.第一章首先简单叙述了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概述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基本过程和基本性能参数。然后讨论了 TADF发光的基本概念包括发光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过程以及常用的TADF分子结构设计思路。接下来介绍了 TADF大分子的主要类型与器件应用。最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2.第二章合成了基于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为TADF单元和苯基咔唑为间隔基团的空穴传输型黄光TADF聚合物PCzPT-10~43。这些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分布在388~389℃之间),瞬态光谱测试表明,这些聚合物都很好的保留了 TADF单体的发光性能。其中,利用聚合物PCzPT-19为发光客体的溶液加工型器件获得了 1.2%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为了平衡苯基咔唑基团中过多的空穴而提高器件效率,引入蓝光TADF分子DMAC-DPS作为敏化剂掺杂进器件发光层中,器件的最大EQE提升到5.6%。3.第三章设计合成了基于三苯基膦氧为间隔基团和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为TADF单元的电子传输型黄光TADF聚合物POPT-13~41。这些聚合物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分布在375~379℃之间)和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PLQY在31~52%之间),而且,空穴与电子的传输更加平衡。最后,基于聚合物POPT-25在没有敏化剂的条件下OLEDs取得了 5.2%的EQEmax。4.第四章开发了一系列深蓝色TADF聚合物PDT-1~PDT-3来制备高效率的非掺杂OLEDs。通过结合适当的高三重态能(ET=3.38 eV),主体9,9-二甲基-10-苯基吖啶和具有高荧光效率的深蓝色TADF发光单体2-(9,9-二甲基吖啶-10)-9,9-二甲基硫杂蒽氧化物,聚合物具有典型的TADF特征。通过优化辐射率和能量转移,达到了一个性能优异的非掺杂深蓝光OLED器件,其最大EQE为5.3%,发光波长为436 nm,色坐标为(0.15,0.09)。此外,获得在100 cd/m2的实际发光效率为4.9%,表明了效率滚降被有效的抑制了。这是报道的深蓝光TADF聚合物器件的最高值。5.第五章设计并构筑了高效率的白光TADF聚合物P1~P3及器件,即将聚集增强发光(AEE)的蓝色荧光体二苯并噻吩和黄光TADF单体二苯并噻吩砜-吩噻嗪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侧链型聚合物。其中,不同比例的四氢呋喃/水混合物中聚合物P3的发射颜色由绿蓝色变为白色或黄色,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固体薄膜中也发射白光。另外,聚合物P3的电致发光器件也实现了白光发射,并且具有高达77的显色指数(CRI)和仅为2.9 V较低的开启电压,最大电流效率(CEnax)为23.0cd/A、最大功率效率(PEmax)为32.8 lm/W,EQEmax为10.4%,国际照明委员会坐标(CIE)在5V时为(0.37,0.38)。这是报道的第一例暖白光的TADF聚合物OLEDs。6.第六章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是将高三重态能的主体,高发光效率的深蓝光和黄光TADF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制备了侧链型聚合物。其中效率最好的OLED显示双色暖白光发射,CEmax为38.8 cd/A,PEmax为 20.3 lm/W,EQEmax为 14.2%,CIE 坐标在 100 cd/m2 时为(0.33,0.42),并且具有高达70的显色指数(CRI)。深入的器件机理研究发现双通道的陷阱辅助和郎之万复合机理共同导致了较宽的激子复合区,减少了主体中高能激子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器件效率。这是报道的白光的TADF聚合物OLEDs的最高值。7.本章中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TADF化合物,通过对非对称TADF小分子DMAC-DPS-Cz单侧进行多咔唑树枝化的共轭封装得到半树枝状小分子DCz-DPS-Cz;又对其另一侧进行多咔唑树枝化的非共轭封装得到树枝状大分子DCz-DPS-TCz;进一步在非共轭咔唑端引入烷基聚合物主链得到线型树枝状聚合物PDCz-DPS-DCz。三种化合物都具有较小的△EST,较长的延迟荧光寿命和优异的TADF性能。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的多咔唑共轭与非共轭的包裹作用,使得TADF基团可以很好地不受到荧光浓度淬灭的影响。此外,聚合物链的缠结作用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在氧气中保持良好的三重态激子的稳定性。这些结果为开发高效率的TADF大分子及其非掺杂溶液加工型器件开辟了新的方向。
刘磊[7](2020)在《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电荷组装制备类病毒颗粒》文中认为病毒是生物界中最简单的生物系统之一,可以特定地向宿主细胞传递遗传物质。由于病毒不确定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此类结构作为诊疗载体的应用一直备受限制。模仿天然病毒结构合成的类病毒颗粒不仅可以降低天然病毒递送药物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同时可以构筑多功能纳米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4-S10-Bk12和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电荷组装制备类病毒颗粒。其中,C4是负责提供胶体稳定性的中性氨基酸链段,S100是具有折叠功能的结构嵌段,Bk12是带有12个正电荷的聚赖氨酸组装嵌段。羧基封端的PAMAM树状大分子作为阴离子聚合物。二者基于电荷作用组装制备了结构可控的类病毒颗粒。利用激光光散射(DLS),我们系统探究了组装时间、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4-S10-Bk12预组装、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和代数对于组装结构的影响。基于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冷冻电镜(Cryo-TEM)表征了类病毒颗粒的三维结构和尺寸大小,最后设计盐滴定实验评估了组装结构的耐盐稳定性。研究发现组装过程首先是从组装嵌段Bk12和PAMAM之间的电荷作用开始,之后是折叠嵌段S10通过β-折叠和疏水堆叠形成颗粒的硬质纤维结构,最后由稳定嵌段C4包裹形成稳定的三层类病毒颗粒,为后续此类颗粒的载体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具体实验结论如下:(1)选用PAMAM G2.5和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4-S10-Bk12制备类病毒颗粒G2.5-P,发现组装过程至少需要48小时。48小时内,散射光强增长迅速,之后增长逐渐减缓直至稳定,得到三层结构类病毒颗粒。TEM结果表明,类病毒颗粒长约115 nm(±25 nm),宽约14 nm;由于电荷和折叠嵌段的竞争组装,调控PAMAM树状大分子和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4-S10-Bk12的组装比例,降低蛋白质聚合物预组装,可实现类病毒颗粒的高效制备;(2)使用PAMAM G2.5、G3.5、G4.5和G5.5和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4-S10-Bk12制备类病毒颗粒,我们通过改变PAMAM分子的代数来控制类病毒颗粒尺寸。AFM结果表明,类病毒颗粒的长度从110 nm(±15 nm)增长到145 nm(±25 nm),宽度从20 nm增长到35 nm,高度平均增长3 nm,PAMAM分子在颗粒内部处于压缩状态。(3)类病毒颗粒G2.5-P、G5.5-P在盐溶液中不稳定,高浓度下由于屏蔽作用,静电驱动力减弱,结构被破坏。
卢伶[8](2020)在《基于占吨酮的D-A型TADF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文中提出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的三重态激子能够反向系间窜越到单重态能级,发射延迟荧光,理论内量子效率能达到100%。与磷光材料相比,一方面TADF材料避免使用昂贵的重金属,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使用更加稳定的荧光材料代替磷光材料,器件的效率和光谱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因此TADF材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相比蓝光和绿光TADF材料,作为三基色之一的红光TADF材料发展较缓,这是由于随着发射波长往长波长方向移动,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呈现指数级别增长,设计红光TADF分子极为困难。因此,进一步设计、合成新型的红光TADF发光材料仍然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占吨酮由于有较强的吸电子能力,平面刚性的分子结构,较大的系间穿越概率以及小的ΔEST等特点,常作为受体单元应用在TADF材料中,而被烯二腈取代的占吨酮作为受体单元用于构建TADF材料,确鲜有报道。本文基于烯二腈取代的占吨酮为受体单元(acceptor,A),设计并合成D-A型和D-A-D型红光TADF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D-A型结构,选吸电子能力强的烯二氰取代的占吨酮(xanthone,XOCN)为A单元,分别以二苯胺(diphenylamine,DPA)、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9,9-dimethylacridin,DMAC)、吩恶嗪(phenoxazine,PXZ)、吩噻嗪(phenothiazine,PTZ)为D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D-A型的TADF材料,DPAXOCN,DMACXOCN,PXZXOCN和PTZXOCN。随着D单元供电子能力的增强(DPA<DMAC<PXZ<PTZ),化合物DPAXOCN,DMACXOCN,PXZXOCN和PTZXOCN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态跃迁引起的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化合物DPAXOCN,DMACXOCN和PXZXOCN均发射红光,它们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为617 nm,672 nm和709 nm。四种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4.82%(DPAXOCN),1.58%(DMACXOCN),2.69%(PXZXOCN)和3.51%(PTZXOCN)。化合物DMACXOCN,PXZXOCN和PTZXOCN都有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singlet-triplet energy gap,ΔEST),分别为0.0077 eV,0.0052 eV和0.1226 eV。(2)基于D-A-D型结构,以吩恶嗪(PXZ)为D单元,分别选取烯二氰取代和未取代的占吨酮为A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两种D-A-D型的对称TADF材料,2PXZXOCN和2PXZXO。利用核磁共振谱图和质谱等表征手段确定化合物结构。并且对其热稳定性,光物理和电化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PXZXOCN和2PXZXO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626nm和772 nm,其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3.05%和4.65%。瞬态荧光光谱显示,化合物2PXZXO的TADF特性表现明显,其延迟荧光寿命为2μs。此外,两种化合物都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能有效地克服聚集猝灭(aggregation caused quenching,ACQ)效应。
刘志谦[9](2020)在《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铱配合物和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正在推动用于显示和照明的节能设备的飞速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望成为下一代节能显示器里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OLED技术应用于商用显示器中,并且以优异的性能迅速开拓了市场。尤其是磷光铱配合物的应用,改善了OLED的性能,除了具有OLED的轻薄,响应快,可柔性加工等优点外,磷光铱配合物同时具备高的量子发光效率,以及通过改善分子结构来调节发射波长的优点。在经过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论文合成了不同类型的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的磷光铱配合物,具体来看有以下三类,1.小分子磷光铱配合物单掺杂在主体材料中,得到的近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2.通过将烷氧基咔唑基团接入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的磷光铱配合物中,得到可溶液加工的电致发光器件。3.以四溴二苯并噻吩-S,S-二氧为中心,硼酸酯取代的芴,通过铃木偶联反应生成超支化聚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和器件性能表征。在第二章中,我们以二苯并噻吩经过溴化和氧化,与2-三正丁基锡吡啶生成溴代二苯并噻吩-S,S-二氧基吡啶环金属配体。铱配合物(3-PyFSO)2IrPic和(2-PyFSO)2IrPic分两步合成。第一步是IrCl3·nH2O与过量的环金属配体反应,生成氯桥联铱二聚体。第二步是用5当量的吡啶甲酸对铱二聚体去桥联得到了铱配合物(3-PyFSO)2IrPic和(2-PyFSO)2IrPic。两个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均不错,而且,本章使用(3-PyFSO)2IrPic和(2-PyFSO)2IrPic作为发黄光的磷光材料,TCTA(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作为蓝色荧光主体已经成功地制备了单掺杂的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在2.6 cd m-2的亮度下基于(2-PyFSO)2IrPic的WOLED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其PE(功率效率)为4.70 lm/W,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纵坐标为(0.244,0.243)。在第三章中,成功设计并合成了几种绿色发光的含铱树枝状聚合物,从而形成非掺杂电致磷光器件。所有铱树枝状聚合物均显示绿色发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同样,基于所得的Ir-1,Ir-2和Ir-3作为绿色发光磷光体,成功地制造了非掺杂可溶液加工的OLED。通过增加发射核边缘的咔唑树枝状分子的密度,可以显着降低固态状态下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发光自猝灭。其中Ir-1的分解温度最高,高达308℃。同样,基于合成的Ir-1,Ir-2和Ir-3作为绿色发光磷光配合物,成功地制造了非掺杂可溶液加工的OLED。基于Ir-3的OLED表现出最佳性能,其最大发光效率为0.24 cd/A,最大亮度为2520 cd m-2。这项工作将为可溶液处理的非掺杂电致磷光器件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在第四章中,我们设计了基于二苯并噻吩-S,S-二氧和芴的超支化聚合物。芴类化合物是一种及其重要电致发光材料,因为其刚性平面联苯结构,可以得到一系列衍生化合物,二苯并噻吩-S,S-二氧(SO)是一个缺电子部分,具有吸电子性和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两者结合有望得到优异性能的聚合物。在溶液中,不仅有芴的吸收峰,同时检测到铱离子的吸收峰,并且热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表现卓越。分子量分布均匀,且分布较窄,聚合物纯度较高。
刘谣[10](2020)在《基于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多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作为重要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已被大量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医药、分子催化、分子筛、分子吸附等领域。其中,亚铜-硫醚配合物材料因其具有低廉的成本、丰富的配位结构、出色的光物理性能等优点,在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基于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体系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而有关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却很少。由于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体系具有热稳定性差、加工困难等缺点,导致亚铜-硫醚配合物材料的实际应用受到严重阻碍。相比于只具有少量配位点的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体系,亚铜-硫醚聚合物配位体系中的聚硫醚分子链上有着丰富的配位点,可以极大地提高亚铜-硫醚配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此外,亚铜-硫醚聚合物配位体系还继承了柔性硫醚聚合物材料优异的加工性能。本文将聚合物材料引入到亚铜-硫醚配位体系中去,制备出透明度良好、热稳定性能强、加工性能出色的发光亚铜-硫醚配合物材料,以消除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阻碍。本文通过对聚合物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并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Thiol-ene click chemistry)合成出两种不同结构的聚硫醚配体:聚(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3,6-二氧杂-1,8-辛二硫醇)(PETD)和聚(己二酸-5-降冰片烯-2-甲酯)-(3,6-二氧杂-1,8-辛二硫醇)(PAND),以研究聚合物配体结构对配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将合成出的两种聚硫醚配体PETD和PAND分别与碘化亚铜(CuI)进行配位反应,通过改变中心金属铜离子与聚硫醚配体间的比例制备出一系列不同CuI含量的亚铜-硫醚配位聚合物网络材料PETD-CuI-x%和PAND-CuI-x%。实验所制备出的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网络材料不仅保持了亚铜-硫醚配位体系良好的发光性能,还展示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降解温度高达220oC)和出色的柔韧性(断裂伸长率高达200%),这都远优于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体系。并且制得的亚铜-硫醚配合物网络材料可以通过溶剂浇铸和熔融复合加工成均匀透明的自支撑膜,这在加工性能较差的亚铜-硫醚配位分子簇体系中是难以实现的。此外,亚铜与硫醚之间的动态配位使得配位聚合物膜展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即受损的可拉伸、发光配位聚合物薄膜能够在环境条件下完成自修复过程。本文基于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拓展了亚铜-硫醚配合物材料的多功能应用,也为多功能型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二、树状聚合物制造高效OLE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状聚合物制造高效OLED(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的新型有机激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激光概述 |
1.2 激光产生的条件 |
1.2.1 受激辐射 |
1.2.2 粒子数反转 |
1.2.3 产生激光的能级系统 |
1.2.4 光的自激振荡 |
1.3 有机激光增益介质 |
1.3.1 有机染料 |
1.3.2 有机微晶 |
1.3.3 有机固态薄膜 |
1.4 有机激光器谐振腔 |
1.4.1 常见的谐振腔类别 |
1.4.2 DFB谐振腔的制备工艺 |
1.5 有机激光泵浦源 |
第二章 电泵浦有机激光器件的研究现状 |
2.1 间接电泵浦 |
2.2 基于OLED结构的电泵浦激光 |
2.2.1 OLED结构及原理 |
2.2.2 具备DBR反馈结构的OLED |
2.2.3 具备DFB反馈结构的OLED |
2.3 基于OLET结构的电泵浦激光 |
2.3.1 OLET结构及原理 |
2.3.2 具备反馈结构衬底的OLET |
2.3.3 单晶上制备反馈结构的OLET |
2.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场效应晶体管中谐振腔引入的分析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其来源 |
3.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3.2.3 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FET的 PDMS介电层的制备 |
3.3.2 DFB-PDMS介电层的制备 |
3.3.3 DFB-PDMS介电层的光电性能 |
3.3.4 DFB-PDMS介电层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FB-OFET结构的有机激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其来源 |
4.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4.2.3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DMS介电层对ASE性能的影响 |
4.3.2 基于溶液法制备光泵浦OFET激光器件 |
4.3.3 基于蒸镀法制备光泵浦OFET激光器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光反馈结构的OFET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其来源 |
5.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5.2.3 器件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厚度介电层的OFET性能对比 |
5.3.2 光栅取向对OFET性能的影响 |
5.3.3 光栅周期对OFET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 |
2 二苯砜及其衍生物 |
3 三嗪及其衍生物 |
4 喹喔啉及其衍生物 |
5 其他受体 |
6 总结和展望 |
(3)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有机电致发光(OLED)概述 |
1.1 OLED发展进程概述 |
1.2 OLED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1 OLED 的几种基本器件结构 |
1.2.2 OLED的工作原理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3.1 电极材料 |
1.3.2 空穴传输材料 |
1.3.3 电子传输材料 |
1.3.4 主体材料 |
1.3.5 发光材料 |
1.4 器件性能参数 |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1.6 咪唑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分析 |
2 吩噻嗪功能化的双极性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MR与 HRMS分析 |
2.3.2 化合物PPI-PTZ的晶体数据 |
2.3.3 光物理性质分析 |
2.3.4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2.3.5 电化学分析 |
2.3.6 热重分析(TGA) |
2.3.7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2.3.8 量化计算 |
2.4 电致发光性能 |
2.4.1 PPI-PTZ的 EL性能分析 |
2.4.2 PI-PTZ的 EL性能分析 |
2.4.3 PPI-PTZ-PPI的 EL性能分析 |
2.5 小结 |
3 吲哚并咔唑稠环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MR与 HRMS分析 |
3.3.2 光物理性质分析 |
3.3.3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3.3.4 溶液与薄膜中的PL谱图 |
3.3.5 Py-ICZ-Py与 BI-ICZ-BI的 AIE图 |
3.3.6 不同浓度下的PL谱图 |
3.3.7 电化学分析 |
3.3.8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3.3.9 热重分析 |
3.3.10 量化计算 |
3.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3.4.1 Py-ICZ-Py的 EL性能分析 |
3.4.2 PI-ICZ-PI的 EL性能分析 |
3.4.3 BI-ICZ-BI的 EL性能分析 |
3.4.4 IM-ICZ-IM的 EL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4 含二苯基咪唑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中间体以及化合物EB-PTZ、EB-PTZ-EB和 EB-AE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MR与 HRMS分析 |
4.3.2 化合物EB-AE的晶体数据 |
4.3.3 光物理性质分析 |
4.3.4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4.3.5 不同浓度下的PL谱图 |
4.3.6 化合物EB-PTZ的 AIE谱图 |
4.3.7 电化学性质 |
4.3.8 热重分析 |
4.3.9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4.3.10 量化计算 |
4.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4.4.1 EB-PTZ的 EL性能分析 |
4.4.2 EB-PTZ-EB的 EL性能分析 |
4.4.3 EB-AE的 EL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谱图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酰亚胺类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概述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1.2.2 有机电致发光的结构及制备工艺 |
1.3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从聚集诱导猝灭(ACQ)到聚集诱导发光(AIE) |
1.3.2 AIE的机理 |
1.4 AIE材料的应用 |
1.4.1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的应用 |
1.4.2 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1.4.3 在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5 萘酰亚胺类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2 酰亚胺咔唑类基团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设备 |
2.2.2 试剂和药品 |
2.3 合成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与表征 |
2.4.2 光物理性质 |
2.4.3 电化学性能 |
2.4.4 热稳定性能 |
2.4.5 荧光寿命及产率 |
2.4.6 分子构象 |
2.4.7 量化计算 |
2.4.8 聚集诱导发光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 酰亚胺香豆素类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设备 |
3.2.2 试剂和药品 |
3.3 合成步骤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与表征 |
3.4.2 光物理性质 |
3.4.3 电化学性能 |
3.4.4 热稳定性能 |
3.4.5 荧光寿命及产率 |
3.4.6 分子构象 |
3.4.7 量化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蝴蝶型酰亚胺类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及设备 |
4.2.2 试剂和药品 |
4.3 合成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合成与表征 |
4.4.2 光物理性质 |
4.4.3 电化学性能 |
4.4.4 热稳定性能 |
4.4.5 荧光寿命及产率 |
4.4.6 分子构象 |
4.4.7 量化计算 |
4.4.8 聚集诱导发光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目标化合物碳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共轭格基纳米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聚芴绿光带的起源与发展 |
1.2.1 聚集缺陷 |
1.2.2 芴酮缺陷 |
1.2.3 弯曲缺陷 |
1.3 聚芴绿光带的解决策略 |
1.3.1 位阻功能化 |
1.3.2 分子螺环化 |
1.3.3 超支化,星型,交联 |
1.3.4 SMART |
1.3.5 格芳烃纳米聚合物 |
1.4 本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格芳烃纳米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基本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药品 |
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4 合成实验 |
2.5 基本表征 |
2.5.1 结构表征 |
2.5.2 GPC测试 |
2.6 性质表征 |
2.6.1 热分析 |
2.6.2 电化学性质 |
2.6.3 光学性质 |
2.6.4 ASE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格芳烃纳米聚合物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样条件以及主要测试仪器 |
3.3 热氧稳定性研究 |
3.4 水氧稳定性研究 |
3.5 光氧稳定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格芳烃纳米聚合物的发光器件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格芳烃纳米聚合物器件稳定性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补充数据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与基本过程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性能参数 |
1.3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
1.3.1 热激活延迟荧光机理 |
1.3.2 热激活延迟荧光的主要过程 |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小分子的设计 |
1.4.1 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4.2 空间电荷转移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4.3 多重原子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 |
1.5 热激活延迟荧光大分子的设计 |
1.5.1 共轭型热激活延迟荧光树枝状大分子 |
1.5.2 共轭主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 |
1.5.3 非共轭型热激活延迟荧光树状大分子 |
1.5.4 非共轭主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 |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穴传输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2.2.2 分子模拟 |
2.2.3 化合物合成 |
2.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2.3.2 热性质分析 |
2.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2.3.4 分子模拟计算 |
2.3.5 基础光物理性质分析 |
2.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2.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传输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3.2.2 分子模拟 |
3.2.3 化合物合成 |
3.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3.3.2 热性质分析 |
3.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3.3.4 分子模拟计算 |
3.3.5 基础光物理性质分析 |
3.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3.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蓝光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4.2.2 分子模拟 |
4.2.3 化合物合成 |
4.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4.3.2 热性质分析 |
4.3.3 电化学性质分析与理论计算 |
4.3.4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
4.3.5 基础光物理性能 |
4.3.6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4.3.7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聚集增强发光性能的白光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5.2.2 化合物合成 |
5.2.3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5.3.2 热性质分析 |
5.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5.3.4 基础光物理分析 |
5.3.5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5.3.6 聚集增强发光性能分析 |
5.3.7 掺杂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
5.3.8 掺杂薄膜的光物理分析 |
5.3.9 电致发光器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热激活延迟荧光单白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6.2.2 分子模拟 |
6.2.3 化合物合成 |
6.2.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目标产物的合成步骤 |
6.3.2 热性质分析 |
6.3.3 电化学性质分析 |
6.3.4 表面形貌分析 |
6.3.5 量子化学计算 |
6.3.6 基础光物理分析 |
6.3.7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6.3.8 电致发光性质分析 |
6.3.9 电致发光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线性树枝状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处理与仪器表征 |
7.2.2 分子模拟 |
7.2.3 化合物合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目标产物的设计与合成 |
7.3.2 基础光物理分析 |
7.3.3 延迟荧光性质分析 |
7.3.4 量子化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论文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电荷组装制备类病毒颗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类病毒颗粒(VLPs) |
1.1.1 病毒结构及应用 |
1.1.2 类病毒颗粒的结构及应用 |
1.1.3 类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 |
1.1.4 杆状类病毒颗粒 |
1.2 蛋白质聚合物 |
1.2.1 蛋白质聚合物结构及自组装应用 |
1.2.2 蛋白质聚合物的序列 |
1.2.3 蛋白质聚合物的重组方法 |
1.3 树状大分子 |
1.3.1 树状大分子概述 |
1.3.2 PAMAM树状大分子结构及自组装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PAMAM G2.5和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组装制备类病毒颗粒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操作 |
2.3.1 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_4-S_(10)-B~(K12)的制备和纯化 |
2.3.2 类病毒颗粒G2.5-P的制备 |
2.4 仪器操作 |
2.4.1 高压灭菌锅 |
2.4.2 激光光散射(DLS) |
2.4.3 透射电镜(TEM) |
2.4.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4.5 冷冻电镜(Cryo-TEM)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杆状类病毒颗粒的组装过程 |
2.5.2 探究组装时间对于组装过程的影响 |
2.5.3 探究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_4-S_(10)-B~(k12)预组装对于组装过程的影响 |
2.5.4 探究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对于组装过程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代数PAMAM制备类病毒颗粒及其盐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3.3.1 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C_4-S_(10)-B~(K12)的制备和纯化 |
3.3.2 杆状类病毒颗粒的制备 |
3.3.3 杆状类病毒颗粒G2.5-P的盐滴定实验 |
3.4 仪器操作 |
3.4.1 高压灭菌锅 |
3.4.2 激光光散射(DLS) |
3.4.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4.4 冷冻电镜(Cryo-TEM)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杆状类病毒颗粒的组装过程 |
3.5.2 探究PAMAM树状大分子的代数对于组装过程的影响 |
3.5.3 探究类病毒颗粒的盐稳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占吨酮的D-A型TADF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激活延迟荧光的机理 |
1.3 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 |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的研究进展 |
1.4.1 有机小分子TADF材料 |
1.4.2 聚集诱导的TADF材料 |
1.4.3 有机高分子TADF材料 |
1.5 本论文的选题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器材与试剂 |
2.1 实验所需的实验试剂 |
2.2 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及型号 |
2.2.1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
2.2.2 超高效(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HPLC-QTOF).. |
2.2.3 紫外分光光度计 |
2.2.4 荧光光谱仪 |
2.2.5 热重(TGA)与差热分析(DSC)分析仪 |
2.2.6 电化学工作站 |
2.2.7 理论模拟计算 |
第3章 基于占吨酮的D-A型 TADF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D-A型结构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结构表征 |
3.2.1 D-A型结构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3.2.2 D-A型结构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 D-A型结构化合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D-A型结构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3.3.2 D-A型结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3.3.3 D-A型结构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 |
3.3.4 D-A型结构化合物在不同浓度时的荧光测试 |
3.3.5 D-A型结构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占吨酮及其衍生物的D-A-D型 TADF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D-A-D型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结构表征 |
4.2.1 D-A-D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4.2.2 D-A-D型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 D-A-D型化合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1 D-A-D型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4.3.2 D-A-D型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
4.3.3 D-A-D型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
4.3.4 D-A-D型化合物在不同浓度时的荧光测试 |
4.3.5 D-A-D型化合物的延迟荧光特性测试 |
4.3.6 D-A-D型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铱配合物和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有机电致发光 |
1.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展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原理 |
1.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1.1.3.1 单层有机致电发光器件 |
1.1.3.2 双层有机致电发光器件 |
1.1.3.3 三层有机致电发光器件 |
1.2 磷光铱配合物 |
1.2.1 磷光三线态OLEDs |
1.2.2 铱配合物的有机磷光材料 |
1.2.3 磷光铱(Ⅲ)配合物的种类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芴在有机光电的应用 |
1.3.2 二苯并噻吩-S,S-二氧类荧光化合物在有机光电的应用 |
1.3.3 聚合物磷光材料 |
1.3.4 超支化磷光材料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 |
1.6 实验药品 |
1.7 测量与表征方法 |
第二章 新型含磷光铱配合物的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
2.1 前言 |
2.2 背景 |
2.3 实验部分 |
2.4 理论计算 |
2.5 制作和测量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合成与表征 |
2.6.2 光物理性质 |
2.6.3 电化学性质 |
2.6.4 热性能 |
2.6.5 电致发光器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溶液加工的含咔唑基团铱配合物的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
3.1 绪言 |
3.2 背景技术 |
3.3 化合物的合成 |
3.3.1 2CzC6Ph-B的合成 |
3.3.2 Ir-1 的合成 |
3.3.3 Ir-2和Ir-3 的合成 |
3.4 制作和测量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光物理性质 |
3.5.2 电化学性质 |
3.5.3 热性能 |
3.5.4 电致发光器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二苯并噻吩-S,S-二氧的超支化磷光聚合物 |
4.1 前言 |
4.2 聚合物的合成 |
4.2.1 单体的合成 |
4.2.2 聚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物理性质 |
4.3.2 热性能 |
4.3.3 聚合物的基础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多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配合物 |
1.2.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分类 |
1.2.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
1.2.3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应用 |
1.2.4 金属-有机配合物结构影响因素 |
1.3 亚铜-硫醚配合物 |
1.3.1 硫醚配体 |
1.3.2 亚铜配合物 |
1.3.3 亚铜-硫醚配合物研究现状 |
1.4 点击化学 |
1.4.1 点击化学的分类 |
1.4.2 点击化学的应用 |
1.4.3 巯基-烯点击化学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硫醚聚合物配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3 制备聚(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3,6-二氧杂-1,8-辛二硫醇)(PETD)配体 |
2.3.1 聚合物配体PETD的制备 |
2.3.2 聚合物配体PETD的表征 |
2.4 制备聚(己二酸-5-降冰片烯-2-甲酯)-(3,6-二氧杂-1,8-辛二硫醇)(PAND)配体 |
2.4.1 己二酸-5-降冰片烯-2-甲酯(AND)单体的制备 |
2.4.2 聚合物配体PAND的制备 |
2.4.3 聚合物配体PAND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铜-硫醚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制备配合物PETD-CuI-x%和PAND-CuI-x% |
3.3.1 配合物PETD-CuI-x%的制备 |
3.3.2 配合物PAND-CuI-x%的制备 |
3.4 配合物PETD-CuI-x%和PAND-CuI-x%的表征 |
3.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4.2 热重分析(TGA) |
3.4.3 元素分析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6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
3.5 配合物PETD-CuI-x%和PAND-CuI-x%的性能测试 |
3.5.1 机械性能测试 |
3.5.2 发光性能测试 |
3.5.3 自修复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树状聚合物制造高效OLED(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的新型有机激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姬东周.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J]. 黄酬,邱志鹏,高杨,陈文铖,籍少敏,霍延平. 有机化学, 2021(08)
- [3]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杨红艳.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酰亚胺类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王海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共轭格基纳米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李连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6]非共轭侧链型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D]. 李晨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三嵌段蛋白质聚合物电荷组装制备类病毒颗粒[D]. 刘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占吨酮的D-A型TADF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D]. 卢伶. 华侨大学, 2020(01)
- [9]基于二苯并噻吩基团铱配合物和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刘志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基于亚铜配位硫醚聚合物多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谣.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