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城电厂MAX-1000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君杰[1](2021)在《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395MW机组DCS系统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电公司)2×39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产已14年,期间DCS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未进行较大规模的更新,控制器及卡件等设备严重老化,故障频发。尤其是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在投入自动控制且出现“虚假水位”现象情况下,极易发生故障跳机的情况。同时,面对厂内数字化管理实现程度不高、传统管理模式乏力、智能巡检的需求等情况,本论文拟采用maxDNA系统代替原DCS系统,重点改造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一套全厂监控信息系统,提升机组的控制水平,改善其控制性能。由于汽包在控制过程中会发生突出的“虚假水位”现象,传统PID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无法解决水位波动问题。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知识,将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用二输入三输出模糊控制器代替,结合电厂运行人员的工作经验,得到模糊规则,在MATLAB软件中,构建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系统模型,再加入一定的干扰量,得到其仿真曲线。通过两曲线对比发现,改进的模糊PID控制相比较于传统PID控制,对汽包水位调节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超调量大幅减小,对扰动的敏感性较低,控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电厂管控一体化的需求,本文在Web浏览器上建立集成实时监测、协助维护、性能优化、数据共享等功能的SIS系统,满足公司所有机组及生产单元对数字化管理、智能巡检、实时监测等功能的需求。该系统具有独立的实时/历史数据库,能实现生产管理者远程监视、管理,生产一线热工检修人员在线修改逻辑、检修消缺实时恢复等功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优越性,提升了整厂的工作效率。
王尧[2](2020)在《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能源网通过多能互补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等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热、气、冷等多种能源的高效集成与协同供给。2016年,中国发改委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开展电、气、热、冷等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耦合互动和综合利用。微能源网群广泛应用智慧互联技术,作为一种智慧型区域网络,具备较高的新能源渗透率,通过能源储存和能源转化能够实现区域内能源供给和消耗的平衡。微能源网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换能源,也可以与公共网络进行能源的灵活交互,实现了风、光、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微能源网容量配置、多能协同优化、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得到微能源网“源-网-荷-储”优化配置模式,优化微能源网内、网间、网群多层级运行方式,建立综合效益评级模型指导微能源网建设和运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的能量特性。结合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剖析了微能源网的功能;基于政策与实践试点项目提炼了微能源网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对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特性进行建模,分析能量的梯级利用。(2)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配置方法。从系统结构和单元设备的角度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方式,建立了计及随机-认知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构建“源-网-荷-储”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优化单元容量,下层以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单元出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微能源网结构,建立了微能源网的能量生产、能量转换和储能装置运行模型;利用二阶段优化理论,风光日前预测功率作为随机变量,构造上层日前调度模型,将其时前功率作为随机变量的实现,构造下层时前调度模型;采用细胞膜优化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对所提模型求解;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园区进行实例分析。(4)提出了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以确立平均失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多微能源网日前容量灵活性配置优化模型;利用条件风险价值度量风电和光伏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构建电、热、冷等多能协同日内调度优化模型;考虑不同时刻各主体(微能源网、激励型需求响应、上层能源网)的备用供给成本,确立备用调度成本最小的备用优化平衡方案;为了求解上述三级协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信息熵和混沌搜索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提出了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将多种能源生产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集成微能源网,设计多微能源网在不同阶段(日前、日内、实时)多级竞价博弈框架体系;提出一种含多种博弈状态的三阶段优化模型;为模拟多微能源网竞价博弈过程,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信息挥发因子和转移概率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制定微能源网群最佳运行策略。(6)建立了微能源网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分析了“以电定热”、“以热定电”、“热电混合”模式中的运行场景;刻画了微能源网中的居民楼宇、办公楼宇、商场等建筑的多负荷特征,构造了多类用户的年负荷曲线、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了微能源网的结构布局,从经济、节能、减排等角度设计了微能源网3E效益评价指标;算例分析验证了微能源网的综合效益优势。
鞠立伟[3](2017)在《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消纳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却导致经济、能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使得加快清洁能源开发进程成果社会关注的新焦点。中国清洁能源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其装机容量和并网容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受制于风光等清洁能源发电随机特性以及能源储备和需求逆向分布的自然特性,中国清洁能源弃能问题也日益凸显。规模化的清洁能源并网给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保障清洁能源的安全并网,需为其匹配恰当合理的备用服务资源。相比发电侧资源,作为需要侧资源的重要形式,需求响应能够引导用户优化自身用电行为,响应系统发电调度需求,对于提升清洁能源的发电并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清洁能源集成利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清洁能源间互补效应并讨论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利用的优化效益及评估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需求响应和清洁能源利用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论证了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从需求响应效能、清洁能源利用和综合效益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需求响应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政策,总结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需求响应的实施现状,针对中国需求响应实施现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启示。最后,从实施作用途径、数学模型构建和效益测算分析三个方面提出了需求响应对清洁能源利用的作用机理。(2)建立了多类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协助清洁能源发电调度优化模型。首先,将电能终端用户划分为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电动汽车用户,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基本策略和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然后,以多类型用户需求响应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负荷供需平衡约束、电源出力约束和系统备用约束等,建立了清洁能源调度优化模型。最后,为克服清洁能源发电随机性,引入鲁棒随机优化理论建立了清洁能源随机调度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3)提出了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模型。首先,介绍了需求响应的基本定义、结构特征和运行模式。然后,引入多代理系统技术,采用分布式Agent架构协调微电网运行优化,运用激励信号构建Agent的基本通信和协调模型。最后,综合考虑微电网不同层级功能需求,建立了由MGCE Agent、MGCC Agent和DMS Agent三级集成的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策略,并选择欧盟MORE MICROGRIDS项目NTUA作为仿真系统。实例分析表明,所提能量协调控制机制能够为不同运行模式下微电网优化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工具。(4)构建了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首先,界定了虚拟电厂的基本定义和关键技术,设计了虚拟电厂的结构框架。然后,针对风险中立情形下,引入二阶段优化理论,建立了衔接日前调度和时前调度的虚拟电厂双层调度优化模型。上层模型将清洁能源发电日前预测功率作为随机变量,以VPP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调度模型。下层模型将清洁能源发电超短期或实时功率作为随机变量的实现,以系统运行成本和净负荷波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时前调度模型。最后,针对风险非中立情形下,重点分析了VPP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VPP运营收益最大化、系统弃能成本最小和系统补偿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VPP多目标随机调度模型,并选择中国国电云南分布式电源示范工程项目作为仿真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5)建立了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首先,设计了由发电子系统、CCHP子系统和辅助供热子系统构成的清洁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系统。然后,选择天然气驱动的CCHP系统作为对比系统,从能源、环境和经济三个维度建立了多能互补系统绩效评估指标,并提出了多能互补系统运营优化策略。最后,分别选择系统总成本最低、碳减排量最大和能源效率最高作为优化目标,建立清洁能源驱动的多能互补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并选择广州大学城二期工程作为实例对象。结果表示:多能互补系统在多目标协同优化运营模式下,能够充分考虑不同目标需求,并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终端用户冷、热、电负荷需求,整体运营绩效达到最佳。(6)设计了需求响应参与多种清洁能源消纳的综合效益评价及实施协调机制。首先,综合考虑需求响应实施的显性和隐性效益,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为基础,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建立了完整的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消纳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造了兼顾主客观赋权法优势的集成赋权模型,提出了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消纳效益的理论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综模型能够对不同清洁能源集成消纳的综合效益进行优劣度排序,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系统的运营效益最佳。最后,基于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划分了需求响应实施的初级、过渡和成熟阶段,规划了需求响应的实施技术和设计了需求响应的协调机制。
何珏[4](2017)在《电力系统电磁环网运行控制及解环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环网结构形成于输电网络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是我国电网结构优化的重要研究对象。高电压等级输电网络建设初始阶段,电磁环网的存在对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起着良好的作用;随着电网结构的完善,其运行弊端逐渐显现,并成为电网重要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磁环网的运行特性、控制方法及电磁环网解环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在如何确定解环原则、选取开环时间地点、把握解环幅度和进程等关键性技术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电磁环网的基本概念,对电磁环网的运行利弊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地区电网结构特点制定了典型的运行方式,仿真研究了500kV网架逐步完善过程中,500/220kV电磁环网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提供给运行调度人员应用于实际。针对电磁环网合环运行存在的弊端,分析了该地区电磁环网开环运行的必要性以及电网建设不同阶段开环的可行性。根据解环原则,针对达到解环条件后的地区电网结构特点制定了四种可行的解环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静态安全性、暂态稳定性和短路电流水平进行计算校核,确定了其中对电网安全稳定最有利的解环方案。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种解环方案优缺点进行量化评价,更为科学直观地确定了最佳解环方案。本文不仅为电网运行规划人员提供了合理的运行策略和规划方案,而且从理论上应用了较为新颖的电磁解环的评估和决策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实际地区电磁环网结构对电网送电能力的约束问题,明显缓解了该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具有较为良好的工程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翔[5](2013)在《华润彭城电厂DCS系统的改造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徐州电厂作为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厂,曾经并正在为江苏省的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但眼下徐州电厂一期机组存在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不高,机组效率低下的问题,面临着技术结构转型。设备位置分散,测量、监视和控制的技术集成较少,较大的浪费了人力,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本文研究的内容基于华润徐州电厂一期机组的DCS(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改造实际需求。本文对DCS在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电厂燃油系统做了介绍和分析,对华润徐州电厂原有DCS的状况和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对其他电厂的调研结果,在进行了风险性和经济性评估后,给出了DCS改造的具体要求和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燃油系统的功能需求,制定了将燃油控制系统整合到DCS中的具体目标。在制定了具体目标的基础上,对DCS系统进行了选择,选定新华控制技术公司推出的XDPS-400e作为本次改造的DCS设备。本文对改造的软硬件配置进行了分析,在原有DCS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再行优化改造配置,将燃油系统的DCS子系统纳入电厂的整个DCS系统之中,并设计了燃油DCS子系统控制逻辑图的监控组态,绘制了主菜单截面图,并设计了各逻辑图的软件组态,选取了其中之一作为典型软件组态进行介绍。将所有软件组态设计完成后,将燃油控制系统整合到了DCS系统中,给出了主菜单界面图,重点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操作界面,完成所有软件的组态设计。最后给出了系统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该系统目前已经在徐州电厂投入运行,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显着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思慧[6](2012)在《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模糊控制策略在DCS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发电事业的飞速发展,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由于汽机和锅炉特殊的对象特性,使协调控制成为火电厂控制中的难点和重点。控制策略是协调控制的关键,针对协调控制系统这样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结构,传统的PID控制往往很难达到控制品质的要求,采用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成为协调控制发展的趋势。伴随着模糊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逐步深入,模糊控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工程控制领域。如何将模糊算法应用在协调系统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140MW机组的锅炉-汽轮发电机组部分,在深入的研究了机组协调系统的特点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机组DEB协调控制策略,并将该协调控制策略在HDPF分散控制系统中予以组态实现。同时对协调系统对象模型进行了解耦,针对主蒸汽压力易受到来自锅炉侧的干扰,难以控制的特点设计了协调系统主蒸汽压力控制回路的模糊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上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将模糊控制算法应用到主蒸汽压力的控制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与PID控制相比,其响应速度较快,鲁棒性较好。为了使模糊控制器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在HDPF系统中利用现有的功能模块,通过对模糊算法的分解计算,利用SAMA图进行组态,在HDPF分散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童龙胜,李石生[7](2010)在《MAXDNA控制系统在丰城电厂#2机组DCS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丰城电厂#2机组DCS控制系统存在设备老化严重、控制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对机组原DCS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更加先进的MAXDNADCS分散控制系统,其网络结构、系统配置及各工作站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控制保障。
朱宝宇[8](2010)在《300MW机组BMS系统优化探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热工控制系统DCS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在改造中对BMS系统的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并对BMS系统优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朱宝宇[9](2009)在《丰城电厂一期DCS系统改造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江西丰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热工控制系统DCS改造工程的实施。并对DCS系统扩容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做了说明,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一些探讨。
濮霞[10](2006)在《MAX1000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火力发电厂机组仿真机开发过程中MAX1000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仍然使用手工建模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MAX1000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自动转换技术,摈弃原有的手工建模方法,充分利用电厂实际的DCS组态文件,使其自动转换为仿真支撑系统下的数学模型。本文首次设计并实现了MAX1000控制系统向STAR-90仿真支撑系统的自动转换。实践结果表明使用自动转换技术大大缩短了DCS仿真开发的时间,降低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仿真机研制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仿真的逼真度。为DCS的仿真建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丰城电厂MAX-1000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城电厂MAX-1000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395MW机组DCS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DCS系统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
1.2.1 DCS系统概述 |
1.2.2 DCS系统国内外现状 |
1.2.3 其他电厂DCS系统改造调研 |
1.3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概述 |
1.3.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SIS系统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SIS系统概述 |
1.4.2 SIS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DCS系统改造及SIS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 DCS系统改造需求分析 |
2.1.1 DCS系统改造需求 |
2.1.2 原DCS系统事故案例 |
2.1.3 maxDNA系统优势 |
2.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改造需求分析 |
2.3 SIS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3.1 SIS系统设计需求 |
2.3.2 SIS系统设计原则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DCS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
3.1 DCS系统构成 |
3.2 DCS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现场控制单元 |
3.2.2 人机接口 |
3.3 DCS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1 现场控制单元软件 |
3.3.2 通讯网络 |
3.3.3 工程师站软件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PID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 |
4.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简介 |
4.1.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
4.1.2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传统PID下的串级三冲量控制系统 |
4.2.1 传统PID的控制原理 |
4.2.2 比例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积分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4 微分系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
4.3 基于改进的模糊PID串级三冲量汽包水位控制方案设计 |
4.3.1 模糊控制的原理 |
4.3.2 模糊控制的具体实现 |
4.3.3 模糊控制对控制参数K_p、K_i、K_d的校正 |
4.4 仿真 |
4.4.1 传统PID控制下锅炉汽包水位仿真 |
4.4.2 改进的模糊PID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SIS系统设计 |
5.1 SIS系统主要技术及外部结构 |
5.1.1 SIS系统主要技术 |
5.1.2 SIS系统与DCS系统的关系 |
5.1.3 SIS系统与MIS系统的关系 |
5.2 SIS系统架构与实施 |
5.2.1 SIS系统架枸 |
5.2.2 SIS系统部分模块设计 |
5.2.3 SIS系统实施 |
5.3 改造后SIS系统结果呈现 |
5.3.1 实时信息系统主画面 |
5.3.2 智能巡检部分画面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规划研究现状 |
1.2.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研究现状 |
1.2.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及能量特性动态分析 |
2.1 微能源网概念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功能特性 |
2.2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 |
2.2.1 发展相关政策 |
2.2.2 实践试点项目 |
2.3 微能源网能量特性分析与建模 |
2.3.1 供给环节能量特性 |
2.3.2 转换环节能量特性 |
2.3.3 存储环节能量特性 |
2.3.4 消费环节能量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能源网“源-网-荷-储”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微能源网模型 |
3.2.1 微能源网结构 |
3.2.2 单元设备模型 |
3.3 计及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 |
3.3.1 需求响应模型 |
3.3.2 DR不确定性分析 |
3.3.3 随机-认知不确定性模型 |
3.4 微能源网双层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
3.4.1 上层规划 |
3.4.2 下层规划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能源网内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微能源网结构框架 |
4.2.1 能源生产(EP)模型 |
4.2.2 能量转换(EC)模型 |
4.2.3 储能运行(ES)模型 |
4.3 微能源网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
4.3.1 前提假设 |
4.3.2 上层调度模型 |
4.3.3 下层调度模型 |
4.4 混沌细胞膜粒子群算法 |
4.4.1 算法基本原理 |
4.4.2 算法求解流程 |
4.5 算例分析 |
4.5.1 基础数据 |
4.5.2 算例结果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 |
5.1 引言 |
5.2 三级协同优化框架 |
5.2.1 灵活性边界概念 |
5.2.2 协同优化框架 |
5.3 微能源网间三级协同运行优化模型 |
5.3.1 系统灵活配置优化模型 |
5.3.2 多能协同交互优化模型 |
5.3.3 备用多元平衡优化模型 |
5.4 多级数学模型求解算法 |
5.4.1 基本原理 |
5.4.2 求解流程 |
5.5 算例分析 |
5.5.1 基础数据 |
5.5.2 算例结果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 |
6.1 引言 |
6.2 微能源网群多级竞价博弈体系 |
6.2.1 多能竞价博弈体系 |
6.2.2 多阶段竞价博弈体系 |
6.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三级博弈优化模型 |
6.3.1 日前合作调度优化模型 |
6.3.2 日内非合作竞价博弈模型 |
6.3.3 实时合作修正优化模型 |
6.4 微能源网群多能竞价博弈过程模拟 |
6.4.1 改进蚁群算法 |
6.4.2 竞价博弈过程分析 |
6.5 算例分析 |
6.5.1 基础数据 |
6.5.2 算例结果 |
6.5.3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1 引言 |
7.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
7.2.1 “以电定热”模式 |
7.2.2 “以热定电”模式 |
7.2.3 “热电混合”模式 |
7.3 微能网集群系统多负荷特征分析 |
7.3.1 居民楼宇负荷特征 |
7.3.2 办公楼宇负荷特征 |
7.3.3 商场负荷特征 |
7.4 微能网集群多能协同灵活运行效益评价模型 |
7.4.1 微能网集群系统结构 |
7.4.2 3E效益评价模型 |
7.4.3 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消纳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需求响应效能研究现状 |
1.2.2 清洁能源利用研究现状 |
1.2.3 效益评价机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需求响应的基本理论、实施经验和作用机理分析 |
2.1 需求响应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
2.1.1 需求响应基本涵义 |
2.1.2 需求响应措施分类 |
2.1.3 需求响应相关政策 |
2.2 典型国家需求响应实施经验启示 |
2.2.1 国外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
2.2.2 中国需求响应实施现状 |
2.2.3 需求响应实施经验启示 |
2.3 需求响应对清洁能源利用的作用机理 |
2.3.1 需求响应实施作用途径 |
2.3.2 需求响应数学模型构建 |
2.3.3 需求响应实施效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类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协助清洁能源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多类型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策略分析 |
3.2.1 电动汽车参与DR策略 |
3.2.2 商业用户参与DR策略 |
3.2.3 工业用户参与DR策略 |
3.2.4 居民用户参与DR策略 |
3.3 多类型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效益分析模型 |
3.3.1 电动汽车参与DR效益测算 |
3.3.2 商业用户参与DR效益测算 |
3.3.3 工业用户参与DR效益测算 |
3.3.4 居民用户参与DR效益测算 |
3.4 考虑需求响应的清洁能源调度优化模型 |
3.4.1 清洁能源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
3.4.2 清洁能源发电随机调度模型 |
3.4.3 清洁能源调度模拟场景设定 |
3.4.4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模型 |
4.1 引言 |
4.2 微电网的定义特征及运行模式 |
4.2.1 微电网的基本定义 |
4.2.2 微电网的结构特征 |
4.2.3 微电网的运行模式 |
4.3 基于MAS的微电网功能需求分析 |
4.3.1 MAS基本概念介绍 |
4.3.2 微电网的基本构成 |
4.3.3 MAS功能需求分析 |
4.4 基于MAS的微电网控制协调策略 |
4.4.1 微电网控制框架设计 |
4.4.2 微电网协同控制策略 |
4.4.3 微电网控制策略制定 |
4.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
5.1 引言 |
5.2 虚拟电厂的基本内涵概述 |
5.2.1 虚拟电厂定义 |
5.2.2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 |
5.2.3 虚拟电厂与微网区别 |
5.3 计及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双层调度模型 |
5.3.1 虚拟电厂结构框架 |
5.3.2 上层日前调度优化模型 |
5.3.3 下层时前调度优化模型 |
5.3.4 算例分析 |
5.4 考虑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随机调度模型 |
5.4.1 虚拟电厂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虚拟电厂随机调度模型 |
5.4.3 多阶段混合智能求解算法 |
5.4.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6.1 引言 |
6.2 清洁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系统 |
6.2.1 发电子系统 |
6.2.2 CCHP子系统 |
6.2.3 辅助供热子系统 |
6.3 多能互补系统运营绩效评估指标 |
6.3.1 天然气驱动CCHP系统 |
6.3.2 多能互补系统运营策略 |
6.3.3 系统运营绩效评估指标 |
6.4 多能互补系统多目标运营优化模型 |
6.4.1 多能互补系统运营目标 |
6.4.2 多能互补系统运营约束条件 |
6.4.3 模型求解过程 |
6.4.4 算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需求响应参与多种清洁能源消纳效益评价及实施协调机制 |
7.1 引言 |
7.2 需求响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7.3 需求响应实施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3.1 指标集成赋权模型 |
7.3.2 理想物元可拓模型 |
7.3.3 模型适应度分析 |
7.3.4 实例分析 |
7.4 需求响应实施阶段及协调机制设计 |
7.4.1 需求响应实施阶段划分 |
7.4.2 需求响应实施技术规划 |
7.4.3 需求响应实施协调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电力系统电磁环网运行控制及解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电磁环网运行特性及控制方法 |
2.1 电磁环网概念及形成原因 |
2.2 电磁环网的影响研究 |
2.3 电磁环网运行控制措施 |
2.4 电磁环网解环运行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际地区电磁环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3.1 江西电网概况 |
3.2 电磁环网稳定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3.3 基于PSASP的短路电流分析及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电磁环网解环可行性分析及方案研究 |
4.1 开环运行的必要性 |
4.2 电磁环网解环可行性分析 |
4.3 电磁环网解环方案制定 |
4.4 解环方案计算分析评判 |
4.5 解环方案综合模糊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华润彭城电厂DCS系统的改造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华润徐州电厂概况 |
1.1.2 DCS 系统概述 |
1.2 DCS 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DCS 发展历史及方向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3 DCS 系统构成 |
1.4 电厂燃油系统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DCS 改造方案的确定 |
2.1 引言 |
2.1.1 徐州电厂一期 DCS 系统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2.1.2 徐州电厂一期 DCS 改造目的及意义分析 |
2.1.3 其他电厂 DCS 系统改造的调研 |
2.1.4 风险与经济评估 |
2.2 DCS 改造项目及改造方案 |
2.2.1 热控设备 |
2.2.2 电气设备 |
2.2.3 通讯 |
2.3 燃油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2.3.1 燃油供油系统 |
2.3.2 卸油、污油系统 |
2.4 燃油系统的改造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3 DCS 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
3.0 DCS 系统的选择 |
3.1 XDPS-400E 系统 |
3.2 系统硬件配置 |
3.2.1 DCS 系统硬件配置 |
3.2.2 燃油系统硬件配置 |
3.3 系统软件配置 |
3.3.1 人机界面的开发 |
3.3.2 燃油主控系统界面 |
3.4 典型软件组态 |
3.5 本章小结 |
4 燃油控制系统与 DCS 的集成 |
4.1 集成后系统界面及逻辑关系图 |
4.2 燃油投油系统 |
4.3 微油点火系统 |
4.4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模糊控制策略在DCS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2.3 协调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及要解决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常规协调控制方案分析 |
2.2.1 炉跟机控制方式 |
2.2.2 机跟炉控制方式 |
2.2.3 机炉协调的负荷控制方式 |
2.3 直接能量平衡 |
2.3.1 直接能量平衡概述 |
2.3.2 直接能量平衡的基本原理 |
2.3.3 直接能量平衡在140MW机组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糊控制在协调系统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协调系统解耦 |
3.2.1 协调系统解耦原理 |
3.2.2 协调系统模型单向解耦 |
3.3 协调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
3.3.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2 模糊控制器在协调系统中的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控制器在HDPF系统中设计实现 |
4.1 引言 |
4.2 HDPF系统概述 |
4.2.1 HDPF系统控制算法概述 |
4.2.2 HDPF系统算法块功能 |
4.3 模糊控制器在HDPF系统中的设计实现 |
4.3.1 模糊控制在DEB中的实现 |
4.3.2 模糊控制器的搭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MAX1000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厂仿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 集散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MAX1000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
2.1 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组态软件 |
2.2 MAX1000 控制系统 |
2.3 MAX1000 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MAXTOOLS4E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AR-90 仿真支撑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
3.1 STAR-90 仿真支撑系统简介 |
3.2 STAR-90 系统的建模方法 |
3.3 STAR-90 系统的模型算法库 |
3.4 控制系统的建模概况 |
3.5 STAR-90 系统的文本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换软件的方案研究 |
4.1 转换软件的设计思想 |
4.2 转换流程 |
4.3 系统结构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转换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换软件的研究和实现 |
5.1 算法映射 |
5.2 MAX1000 组态文件预处理 |
5.3 创建模块目录树 |
5.4 模块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实例分析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丰城电厂MAX-1000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395MW机组DCS系统改造设计[D]. 胡君杰. 扬州大学, 2021(08)
- [2]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 王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需求响应参与清洁能源集成消纳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 鞠立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12)
- [4]电力系统电磁环网运行控制及解环方案研究[D]. 何珏.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5]华润彭城电厂DCS系统的改造与应用[D]. 宋翔.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3)
- [6]火力发电机组协调系统模糊控制策略在DCS中的应用研究[D]. 张思慧.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7)
- [7]MAXDNA控制系统在丰城电厂#2机组DCS升级改造中的应用[A]. 童龙胜,李石生. 全国火电3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三十九届年会论文集, 2010
- [8]300MW机组BMS系统优化探讨[A]. 朱宝宇. 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 2010
- [9]丰城电厂一期DCS系统改造总结[A]. 朱宝宇. 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 2009
- [10]MAX1000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D]. 濮霞.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