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莹丽[1](2019)在《肝泡型包虫病胆道损害的MRI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胆管损害是患者常见的表现,也是降低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率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MRI术前全面评估病灶部位、大小、类型对肝内胆管树的影响,为临床手术切除方案及预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14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MRI常规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及胆道重建的影像资料,研究以下内容:1.MRCP下肝泡型包虫病胆管损害形态学改变:采用卡方检验评价183个病灶位置、大小及类型对胆管损害形态学改变的差异,以及MRCP对胆管形态改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2.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的侵犯率;3.采用卡方检验评价183个病灶位置、大小及类型对术后胆漏的影响,根据有无胆漏分为正常组、胆漏组;4.探讨59个肝门部泡型包虫病胆管损害和45个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损害的特点,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二者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管壁强化及胆管内软组织影等表现的差异。结果:1.MRCP下肝泡型包虫病胆管损害形态改变:主要为胆管受压并梗阻扩张、胆管截断并梗阻扩张;肝左叶及肝右叶病灶胆管损害形态均以胆管受压并梗阻扩张为主,分别为19个(37.3%)、36个(49.3%);肝门区病灶以胆管截断并梗阻扩张为主,共37个(62.7%);对于病灶直径小于5cm,以胆管未受影响为主,共15个(41.7%);病灶5-10cm,主要以胆管受压并梗阻性扩张形态改变为主,共32个(51.6%);直径大于10cm,主要发生胆管截断并梗阻扩张,共42个(49.4%);液化坏死型病灶,以胆管截断并梗阻扩张为主,共36个(46.2%);实质型和混合型以胆道受压并梗阻扩张为主,占比为45.5%、41.0%;MRCP诊断胆管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依次为0.783、0.727、0.755;2.胆管总受侵率为36.6%,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侵犯率分别为26.4%、41.4%、42.1%,总体P<0.05;通过与手术一致性检验,三者Kappa系数分别为0.602、0.695、0.741;3.术后胆漏:正常组共64个,胆漏组共119个,病灶部位与胆漏的发生有差异,P<0.05,其中以肝门部为主,构成比为40.3%;病灶直径与胆漏发生有差异,P<0.05,病灶直径大于10cm,发生胆漏构成比高,共63个(52.9%);而正常组则以病灶直径小于5cm为主,构成比为65.6%;病灶类型与胆漏发生无差异,P>0.05;4.二者胆管壁增厚、胆管壁强化、胆管内软组织肿块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构成比分别为80%、100%、100%,P<0.05;二者胆管扩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联合MRCP术前可准确评估病灶对胆道的损害,对HAE临床精准治疗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永芊,敬文斌,张德军[2](2018)在《DWI联合MRCP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胰胆管水成像(MRCP)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因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行MRCP扫描,纳入对照组;32例患者行MRCP联合DWI检查,纳入观察组。分析所有病例的MRCP征象、DWI图像质量及信号特征,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CP可清楚显示胆管系统结构,恶性病变胆管表现为"软藤样"扩张,DWI可见清晰肿块及胆囊壁增生;良性病变表现为"枯枝样"扩张,DWI无特殊征象;对照组总诊断符合率为63.33%,观察组总诊断符合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907,P<0.05)。结论 MRCP联合DWI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效能显着优于单一MRCP诊断,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诊断工作中的参考方案。
徐珍望,刘佳[3](2018)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参考价值,总结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94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鉴别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并总结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常规超声可见89例病灶呈结节型,4例病灶呈等回声,11例为稍高回声,74例为低回声;其余5例病灶呈厚壁型,均位于胆总管下段,厚度2.14.2 mm,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30%、95.83%,诊断准确率为93.62%。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增强分布、增强变化以高增强、非均匀增强、无变化为主,良性病灶增强水平、增强分布以等增强、均匀增强为主,增强变化有变化、无变化分别占56.25%、43.75%,良恶性病灶增强水平、增强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所示病灶增强水平、增强分布、增强变化等特征能够为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滕才钧,邓燕云,韦建林,崔惠勤[4](2017)在《18F-FDG PET/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梗阻病因分为良性梗阻组(n=11)和恶性梗阻组(n=1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8F-FDG PET/CT的显像特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水平;比较PET/CT、MRI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效能。结果 28例患者中,胆道无或轻度扩张15例(15/28,53.57%),中—重度扩张13例(13/28,46.42%)。恶性梗阻组中,肝门胆管癌2例、胆总管癌5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4例,其中14例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梗阻部位近端高代谢结节。良性梗阻组中,胆道炎性狭窄7例,其中4例合并胆管结石,18F-FDG PET/CT显像6例表现为相应梗阻部位条片状或结节状轻度代谢增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4例,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胰腺多节段性多发条带状或结节状肿大,代谢普遍性增高。恶性梗阻组SUVmax(6.88±2.81)明显高于良性梗阻组SUVmax(4.20±1.70;t=3.143,P<0.05)。18F-FDG PET/CT、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为94.12%(16/17)和58.82%(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 5,P=0.043),特异度为81.82%(9/11)和63.64%(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 2,P=0.632),准确率为89.29%(25/28)和60.71%(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 7,P=0.031)。结论 18F-FDG PET/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闫喆,李欣,赵滨,王春祥[5](2014)在《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MR胆道成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探讨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MR胆道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婴幼儿胆道系统疾病患者24例,包括胆道闭锁7例、胆道扩张症13例、胆系结石4例,均行全腹部薄层冠状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扫描,8例经1520min延迟后行MRI增强扫描。观察患儿肝内外胆道及其各级分支的解剖全貌、走行分布及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儿的MR图像在显示肝胆管解剖方面均可达到质量良好(可显示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胆道闭锁患儿表现为胆囊形态小或不显影,正常肝外胆道结构消失或显示不完整;胆道扩张症患儿表现为位于胆道走行区的囊性包块,伴或不伴有肝内外胆道不同程度扩张;胆系结石患儿表现为胆道/胆囊内短T2信号充盈缺损,或伴近端胆道扩张。结论:薄层冠扫SSFSE序列具有扫描速度快、呼吸伪影少、无电离辐射、胆道系统与周围背景结构的对比度高等优势,较常规腹部MRI扫描能更细致地观察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各级分支的走行、管径,了解病变全貌以及是否合并其它脏器异常,可作为婴幼儿胆道疾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黄革,郑维民,申国强,孙戈新[6](2013)在《MSCT与MRCP对老年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胆道梗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超声因其简便、快捷,主要用于疾病的筛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因有创、操作复杂、成功率低,难以广泛开展;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多期动态增强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很好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已广泛应用于胆道梗阻的诊断。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种全新的观察胰
张峰睿[7](2011)在《MRCP与E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在胆胰系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到2011年3月间因不同程度腹痛、黄疸等怀疑胆胰系统疾病,同时均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MRCP与ERCP检查的患者共计93例,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病变的显示情况。MR成像设备采用GE公司1.5T SIGNA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BH Thick slab厚块MRCP与SSFSE-薄层MRCP两种序列。ERCP成像采用Olypus JF-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在Toshiba数字胃肠机下完成。【结果】1、所有图像的评价:全部93例MRCP与ERCP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两组之间图像质量无差异(P>0.05)。2、所有93例中,胆管形态正常的17例,胆管扩张76例,MRCP示扩张的胆管内径平均值为12.64±2.60 mm(均数±标准差),ERCP示扩张的胆管内径平均值为12.77±2.50 mm(均数±标准差)。两者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RCP与ERCP对各种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比较,见表1表1两种检查对各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例数(%)其中胆总管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9例,胆总管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十指肠乳头旁憩室4例。【结论】1、MRCP成像与ERCP技术均是胆胰系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两者诊断胆胰系疾病的准确率无差异。2、MRCP成像在胆囊病变中的价值优于ERCP技术,尤其是对于胆囊结石的显示优于ERCP, ERCP未显示胆囊结石或胆囊时,不能排除胆囊结石存在的可能性。3、MRCP成像尚不能完全取代ERCP成像,尤其是在胆管小结石和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中,因ERCP结合EST技术集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而更具优势。4、MRCP可作为胆胰系疾病主要检查方式,若MRCP对病变显示不佳难以明确诊断时,则应进一步行ERCP检查,两者结合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曹桢斌[8](2008)在《胆总管下端及乳头部小结石磁共振扫描策略及影像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磁共振扫描技术的优化及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个性化扫描方案,旨在提高胆总管下端及乳头部小结石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9月到2007年9月间因腹痛、黄疸等怀疑胆道梗阻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检查,并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胆总管下端、乳头部小结石病例75例。MR成像设备采用GE公司1.5T SIGNA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选用体部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术前在均采用常规MR扫描和个性化方案检查。常规MR扫描包括常规轴位和冠状位FSE-T2WI或SSFSE,FSPGR—T1WI,BH Thick slab MRCP扫描。个性化扫描方案:针对不同病例行轴位、冠状或斜冠状、斜矢状等多方位SSFSE的薄层扫描,联合应用FIESTA序列;厚块MRCP的层厚减薄至20-30 mm;病变未显示或病变显示不清者行低张扫描。对疑为肿瘤、炎症性病变,在FSPGR—T1WI上行动态增强MR扫描以鉴别。对上述两种方案所得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所有75病例胆管均不同程度扩张,扩张形态呈枯枝状。常规层厚MR扫描检出结石阳性率54.7%,薄层扫描检出结石阳性率77.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86,P<0.05。常规厚块MRCP扫描检出结石阳性率61.3%,减薄后的MRCP扫描检出结石阳性率68%,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例联合应用多序列扫描,检出结石阳性率为95.7%,常规MR扫描检出率为81.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5,P<0.05。常规MR结合MRCP检出结石阳性率为81.3%,个性化扫描方案(包括薄层、低张、多方位、多序列扫描等)检出结石阳性率为97.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22,P<0.05。[结论]1,薄层扫描在检出细小结石方面优于常规MR扫描,且层厚减薄对图像质量并无明显影响。2,多序列联合应用可提高小结石显示率。3,个性化的扫描方案与常规MR相比可进一步提高胆总管下端及乳头部小结石的诊断准确率。
周俊林,古丽给娜,何宁,张静[9](2005)在《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TurboSEMRCP)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后,又进行了ERCP检查,对其影像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MRCP和ERCP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5%,E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4%。结论:MRCP和ERCP对梗阻性黄疸都有准确的定位诊断价值,ERCP的定性诊断价值高于MRCP,而MRCP对一些恶性梗阻的定量诊断有价值。
李瑞琪,孙春燕[10](2004)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5 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 ,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 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胰胆管显示满意 ,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 ,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 ,检查成功率高 ,胰胆管显示清晰 ,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 ,与常规MRI结合能提高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二、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泡型包虫病胆道损害的MRI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第1章 MRCP对肝泡型包虫病胆道损害的评价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影像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
1.1.4 影像学分析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MRCP下病灶部位、直径、类型与胆管损害形态改变的关系 |
1.2.2 MRCP下胆管损害与ERCP比较 |
1.2.3 MRCP下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侵犯率与手术结果两两对照 |
1.2.4 病灶部位、直径、类型与术后胆漏关系 |
1.3 讨论 |
1.3.1 概述 |
1.3.2 胆管侵犯率的比较 |
1.3.3 病灶部位、直径、类型与术后胆漏 |
1.3.4 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MRI联合MRCP对肝门部泡型包虫病胆道损害与肝门部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3 影像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
2.1.4 影像学分析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HAE和 HCCA胆管受损影像学鉴别 |
2.3 讨论 |
第3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附图 |
附录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DWI联合MRCP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影像学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壶腹部梗阻性黄疸的影响学特征 |
2.2 MRCP及MRCP联合DWI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
3 讨论 |
(3)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常规超声图像特点 |
2.2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 |
2.3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
3 讨论 |
(4)18F-FDG PET/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2.1 18F-FDG的制备 |
1.2.2 PET/CT全身检查 |
1.2.3 MR检查 |
1.2.4 影像学分析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MRI表现 |
2.2 梗阻性黄疸PET/CT征象 |
2.2.1 恶性梗阻性黄疸 |
2.2.2 良性梗阻性黄疸 |
2.3 PET/CT与MRI诊断效能比较 |
3 讨论 |
(5)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MR胆道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检查方法 |
3.影像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1.MRCP原理及SSFSE序列的成像优势 |
2.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胆道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3.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胆道系统疾病中的成像技术优势与限度 |
(6)MSCT与MRCP对老年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影像学分析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MRCP与E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8)胆总管下端及乳头部小结石磁共振扫描策略及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9)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方法 |
1.3 影像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梗阻部位 |
2.2 梗阻性质 |
2.3 梗阻平面胆管的扩张度及僵硬度 |
2.4 梗阻定量 |
3 讨论 |
3.1 关于Turbo SE MRCP的基本原理 |
3.2 MRCP与ERCP的应用价值比较 |
3.3 MRCP与ERCP的应用评价 |
(1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MRCP图像质量 |
2.2 胰胆管梗阻性病变影像学分析 |
2.3 MRCP显示胆管扩张及形态状况分为良恶性梗阻表现 |
3 讨论 |
3.1 MRCP原理 |
3.2 MRCP临床应用及影像学比较 |
3.3 MRCP局限性 |
3.4 |
四、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泡型包虫病胆道损害的MRI评价[D]. 康莹丽. 青海大学, 2019(04)
- [2]DWI联合MRCP对壶腹部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J]. 陈永芊,敬文斌,张德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9)
- [3]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低位胆道梗阻良恶性的分析[J]. 徐珍望,刘佳.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03)
- [4]18F-FDG PET/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J]. 滕才钧,邓燕云,韦建林,崔惠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12)
- [5]薄层冠扫SSFSE序列在婴幼儿MR胆道成像中的应用[J]. 闫喆,李欣,赵滨,王春祥. 放射学实践, 2014(08)
- [6]MSCT与MRCP对老年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应用价值[J]. 黄革,郑维民,申国强,孙戈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8)
- [7]MRCP与E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D]. 张峰睿. 昆明医学院, 2011(09)
- [8]胆总管下端及乳头部小结石磁共振扫描策略及影像诊断[D]. 曹桢斌. 昆明医学院, 2008(09)
- [9]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对照研究[J]. 周俊林,古丽给娜,何宁,张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07)
- [1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 李瑞琪,孙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