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论文文献综述)
崇璇[1](2020)在《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高频层序地层及对页岩储层的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6口典型钻井的岩性、沉积地球化学、物性等特征综合分析,基于测井数据的小波分析,本文对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进行了高频层序划分,建立了区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高频层序格架内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探讨了页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探讨了沉积演化特征。依据自然伽马数据的小波分析,将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和7个四级层序(SQ1A、SQ2A、SQ2B、SQ2C、SQ3A、SQ3B、SQ3C),建立了研究区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中识别出了滞水盆地相、深水陆棚相、砂泥质浅水陆棚相与泥质浅水陆棚相等沉积相类型,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探讨了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演化特征。明确了高频层序地层内页岩储层特征。在矿物成分方面,页岩储层脆性矿物含量在SQ1A-SQ3B内较高;黏土矿物含量在SQ1A-SQ2A内含量最高;长石在SQ2C内含量最高,碳酸盐矿物含量在SQ2B和SQ2C内最高,均表现为在层序内由深到浅减少的趋势;TOC和含气量规律保持一致,在SQ1A和SQ2A最高;在孔隙类型方面,黏土矿物层间孔在SQ1和SQ3较发育,黄铁矿晶间孔在SQ3最多,裂缝在SQ1和SQ3内较发育;在物性方面,孔隙度、渗透率在SQ1A和SQ3A、B内最高。总体上,彭水区页岩储层有机质含量、含气性优于黔江区优于酉阳区,页岩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揭示了高频层序格架内页岩储层发育特征,探讨了页岩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页岩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高频层序和成岩作用等,深水泥质陆棚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沉积环境、高频层序控制着储层的分布、有机质含量与分布,有利储层的发育与海侵显着有关;物源、沉积环境制约着储层物质成分;矿物成分与比表面积、孔隙度、含气量密切相关;页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黏土矿物转化及有机质热演化、构造破裂等作用的改造,并作用影响着页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
彭中勤[2](2019)在《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文中认为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其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潜力大等特点,但长期以来针对寒武系牛蹄塘组的页岩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这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关键构造期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以及埋藏生烃过程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尚不清楚。二是对区内牛蹄塘组沉积特征、有机地化特征的平面分布、以及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选取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已有地质资料、钻探资料和地震资料,以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分析。首先利用牛蹄塘组剖面露头资料、岩心、地化分析测试和元素地化资料,查明区内牛蹄塘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以及不同沉积相背景下富有机质页岩的时空展布。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牛蹄塘组页岩的生烃潜力。其次利用分析测试资料对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以及含气性进行分析,明确储层发育特征,结合测井资料对页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再次,结合地震资料和构造剖面资料,对区内的构造样式进行精细解释和刻画,明确研究区构造样式类型;开展页岩沉积埋藏及热演化生烃史进行模拟研究,划分埋藏及热演化阶段,分析“构造-埋藏-生烃史”配置关系及其对保存条件的影响,结合构造样式、顶底板条件、断层裂缝系统等对保存条件进行评价。最后,在以上对物质基础、储层条件、保存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牛蹄塘组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区,并利用概率体积法对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沅麻盆地周缘牛蹄塘组页岩分布受控于沉积相。通过地层剖面测量和钻探岩心编录对牛蹄塘组岩性进行识别,识别出黏土质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硅质泥/页岩、硅岩、泥灰岩;结合岩相标志对牛蹄塘组页岩段沉积相进行分析,明确了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主要为棚外斜坡—盆地相沉积。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牛蹄塘组处于贫氧—缺氧的静海沉积环境。斜坡相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TOC平均含量普遍大于2.0%,一般在3.0%6.0%之间,盆地相区TOC平均含量普遍大于6.0%,盆地相整体优于斜坡相。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少量Ⅱ1型;有机质成熟度2.063.55%之间,平均为2.79%,呈现出以沅麻盆地为中心,向北西、南东逐渐增大的趋势,整体处于过成熟阶段,具备一定的生干气的能力。2、储层特征揭示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好的含气能力和可压性。从岩石矿物、物性、储集空间类型与孔隙结构、含气性等方面对该区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储层发育特征的控制因素,进而对页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全岩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区内牛蹄塘组脆性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等)含量为5.2%91.61%,平均为59.14%;粘土矿物含量为5.0%50.96%,平均为23.98%,主要为伊利石(平均含量为89%),可见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等,其含量为062%,平均为9.37%。页岩中存在较多微孔隙与微裂缝,微孔隙主要包括有机孔、粒间孔、晶间孔和铸模孔等无机孔,微裂缝主要为层间裂缝与顺层裂缝。牛蹄塘组主要包括富黏土硅质页岩、硅质岩、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泥质页岩等5种类型,明显具有高硅质含量的特征,与北美和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组分特征相当,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高钙质特征明显不同,反映了不同沉积相带对页岩矿物组分特征的控制作用。3、构造保存条件与构造样式密切相关,是制约页岩气成藏的关键。通过构造剖面和二维地震资料,总结了研究区主要有断弯褶皱背斜、背冲式和对冲式、冲起构造、生长构造、逆冲叠瓦扇构造和逆冲双重构造等样式,并开展了不同构造样式下页岩气含气性对比,认为区内对冲式构造样式和生长构造样式对页岩气保存条件最为有利;断弯褶皱背斜、冲起构造逆断层下盘有利于页岩气成藏,但普遍埋深较大,不利于后期勘探开发;背冲式、逆冲叠瓦扇以及逆冲双重构造对页岩气保存不利。4、综合区内寒武系牛蹄塘组岩石、地化、沉积环境、储层物性及构造保存条件等评价指标,利用多因素地质信息递进叠加法优选了吉首—常德、凤凰千工坪向斜、溆浦盆地、辰溪凹陷南区和北区等5个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的远景区,面积约4719.03km2,草堂凹陷和沅古坪—常德等2个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面积约2979.86km2。5、论文采用概率体积法,利用页岩气资源评价系统赛格(SGRE2.0)软件,根据厚度与含气量二维随机变量法(蒙特卡洛法)计算,沅麻盆地周缘寒武系牛蹄塘组远景区页岩气地质资源总量(P50)为12701.57×108m3;有利区页岩气地质资源总量(P50)为2289.76×108m3。由此可见,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姜巽[3](2019)在《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刘天琳[4](2018)在《修武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对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修武盆地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但在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方面比较薄弱。本文从沉积及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控制的角度,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的野外剖面、钻井、录井、测井、分析化验及地震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阐明了修武盆地下寒武统沉积及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修武盆地下寒武统SQ2和SQ3沉积时期大部分层段存在热液成因硅且含量较高,水体普遍具有强还原性。以SQ3沉积时期生物生产力最高。热液活动使水体还原性增强,生物生产力提高,从而控制有机质的富集,进一步影响页岩气的富集。SQ2和SQ3为研究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有利发育层段。构造演化对页岩含气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修武盆地构造演化史分为六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期以沉降为主;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研究区抬升,断裂发育导致天然气逸散;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页岩应力由挤压变为拉张,天然气沿着拉张断裂大量损失;喜马拉雅晚期应力由拉张重新变为挤压,散失量减少。页岩生烃、储集能力、直接盖层、间接盖层等控藏条件演化过程匹配最佳的时期为页岩气富集的关键时刻。王音铺组—观音堂组页岩关键时刻持续时间为中二叠世—侏罗纪,结束时间据现今时间长,页岩含气量低,对页岩气富集不利。
李斌,胡博文,罗群,晋长昊,王一霖[5](2018)在《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和实测剖面,湘西地区从南华系到白垩系可以划分出三大构造层序:(1)加里东构造层序(南华系—志留系),为近被动大陆边缘型构造层序,记录了泛大陆拉伸破裂、洋盆扩张、板块漂移、大陆碰撞拼合等全过程,反映了扬子板块东南缘的南华洋从扩张到收缩,以至最终闭合消亡的演化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细分为大陆拉张期碎屑岩阶段、被动大陆边缘扩张期碎屑岩阶段、成熟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岩台地阶段、前陆盆地碎屑岩沉积阶段。(2)海西—印支构造层序(泥盆系—中侏罗统),为远被动大陆边缘型构造层序,记录了大洋扩张、板块碰撞拼合的过程,反映了扬子板块北缘勉略洋盆扩张、闭合及消亡的过程,构成另一个近乎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细分为滨岸碎屑岩阶段、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台盆阶段、陆表海碳酸盐岩潮坪阶段和前陆盆地碎屑岩沉积阶段。(3)燕山构造层序(白垩系),为大陆内构造层序,记录了陆内断陷-坳陷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反映了新特提斯洋洋壳扩张、收缩,以及古太平洋洋壳向扬子板块陆壳俯冲对接的陆内远程效应,组成一个不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分为陆内拉张期碎屑岩沉积阶段、萎缩期碎屑岩沉积阶段。加里东构造层序中被动大陆边缘扩张期碎屑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前陆盆地初始期海相碎屑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具备页岩气富集的物质条件。
徐旭辉,周小进,彭金宁[6](2014)在《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南黄海盆地位处下扬子地块东延部位,发育巨厚的海相中、古生界地层。通过研究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的盆地原型演化及其主要烃源岩区域发育特征,指出南黄海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应发育有类似扬子地区的-C1、O3-S1、P1、P2等4套主要烃源岩,尤其要重视在扬子台内广泛发育的后3套区域烃源岩。同时,通过对扬子地区中新生代历次构造变格对海相中、古生界的改造特征及其主要油气成藏类型,以及南黄海盆地的构造特点等分析,认为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区是勘探海相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区。该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基础好、实体保存完整、埋藏相对浅,更重要的是构造相对稳定、后期变形弱,可能发育有类似苏北黄桥地区的海相原生残留型油气藏。盆地北部坳陷因紧靠苏鲁造山带,海相中、古生界遭受了强烈变形甚至变位改造,在晚期断陷叠加区有可能形成类似苏南句容地区的重建型油气藏。而勿南沙隆起因长期处于中新生代强烈褶皱隆起带,海相中、古生界应以发育原生破坏型古油藏为主。
丁枫[7](2012)在《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黔南一桂中坳陷是在板内活动带形成的残留盆地,也是扬子地区海相残留盆地的典型代表。主要发育古生界海相地层,黔南坳陷古生界地层保留较全,厚度达6000-10000m;桂中坳陷以上古生界地层为主,厚度约6000~8000m。由于盆地的生烃地层、储烃地层和封烃地层的形成环境独特,后期的成烃、成藏和保存条件复杂,从而导致油气勘探方法及勘探关键要素和稳定海相盆地存在很大差别。论文为了研究层序格架内生烃物质、储烃物质和封烃物质的形成分布特点及其与稳定盆地的差异,明确黔南—桂中坳陷生、储、盖的配置规律,以野外露头剖面、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和样品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综合研究了黔南—桂中地区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了震旦纪—三叠纪古地理演化,揭示了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配置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探索了板内活动带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思路。首先,重新厘定了黔南—桂中地区震旦系—中三叠统的地层划分方案,以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将震旦系一中三叠统划分为13个超层序(即构造层序)和92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分析,识别出河流、海岸、碳酸盐台地、台盆、陆棚等五大沉积体系,重点研究了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以构造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的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图,以组成一个连续的纵向演化图谱,显示出黔南—桂中地区的沉积格局在平面上受控于深大断裂,黔南以滨岸—台地沉积为主,桂中则呈现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台-盆相间区的体系域特征表明,低位体系域表现为“隆-盆”相间,海侵体系域为“台-盆”格局的建设期,高位体系域为“台-盆”格局定型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充填响应特征揭示了黔南—桂中地区的盆地演化过程,震旦纪—早奥陶世,黔南桂中地区为中上扬子大陆边缘盆地;中奥陶世—志留纪,转换为前陆盆地;海西—印支早期为裂陷盆地发育期;至中三叠世,再次演化为前陆盆地。盆地沉积演化控制着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发育状况,黔南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发育于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桂中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则发育于晚古生代的裂陷盆地。黔南坳陷发育五套海相生储盖组合,主要勘探目的层应以下古生界为主,下志留统翁三段浅海相砂岩为勘探重点;桂中坳陷主要发育两套海相生储盖组合,泥盆系的白云岩或白云岩化的礁滩组合为勘探重点。以盆生台聚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其指导思想,认为桂中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上古生界,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的孤立台地边缘礁滩相是最有利目标,红渡浅凹和柳江低凸起的南部、环江浅凹为最有利勘探区带;黔南坳陷以下古生界的牛蹄塘组-红花园组-翁项组组合最为有利,奥陶系古风化壳、翁三段为最有利勘探目的层,罗甸断坳北侧的长顺凹陷和黄平浅凹为最有利勘探区带。
陈洪德,张成弓,黄福喜,侯明才[8](2011)在《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文中提出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与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时空组合与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密切相关。在前人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取得丰富的研究与勘探成果基础上,加强沉积环境、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深化研究区认识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层序剖面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和相带组合的沉积响应记录,分析这些记录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来有效地揭示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具体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的技术路线,探讨和实践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层序充填过程,剖析典型盆地的充填特征,与分阶段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认为,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与加里东期的相似性是均由克拉通内和克拉通边缘两大沉积域组成,经历了克拉通边缘伸展和由伸展到挤压的2个盆地演化阶段,差异性是该期盆地类型与演化分异明显。典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表明,不同时期盆地充填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于沉积充填控制因素的变化,各因素的控制作用因时因地而异。构造-层序充填过程的控制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同沉积断裂、古地理格局、古隆起、碳酸盐生产率变化、相对海平面变化、基底构造特征和构造运动等,各种控制因素通过对层序沉积充填的边界条件、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物源性质、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等方面的影响来控制层序的发育,而且是造成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各阶段沉积模式具有个性鲜明的充填背景、沉积建造类型、相带展布规律、演化过程和控制因素。海西-印支期中上扬子克拉通台地内保持隆坳相间,台缘以台盆相间为特征,优质储层发育于台地内和台缘高能礁滩环境,台内滞留环境和台盆区为有利盖层和烃源岩发育区。
黄福喜,陈洪德,侯明才,钟怡江,李洁[9](2011)在《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文中提出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及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时空组合与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密切相关。在前人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取得丰富的研究与勘探成果基础上,加强沉积环境、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深化研究区认识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层序剖面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和相带组合的沉积响应记录,分析这些记录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来有效地揭示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具体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的技术路线,基于中上扬子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类型与演化阶段的划分,剖析了典型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探讨了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分阶段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认为,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由克拉通内和克拉通边缘两大沉积域组成,盆地经历了由伸展机制到挤压机制的两个演化阶段,包括由裂谷型、裂陷型和坳陷型盆地构成的3期沉积充填过程。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在不同演化阶段,以及相同阶段不同类型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建造类型、层序结构和体系域叠加样式等沉积响应,反映了个性鲜明的沉积充填特征和差异明显的控制因素。构造-层序充填过程的控制因素复杂多变,包括基底构造特征、构造运动、深大断裂、古隆起、相对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等,而多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是特定时期特定盆地形成特有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的关键所在。各阶段沉积模式在充填背景、建造类型、相带展布规律、演化过程与控制因素等方面具有继承性和差异性。加里东期中上扬子克拉通以隆坳相间格局为特征,克拉通台地边缘滩体与台地内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滩和膏盐岩对油气的赋存和封盖意义重大。
黄福喜[10](2011)在《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文中指出论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石油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以及板块构造和活动论为指导,按照“构造控盆→盆控层序控相→层序与相控成藏要素”的整体思路,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采用钻井与露头剖面观察、地层与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化验数据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并探讨了层序充填格架中成藏要素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取得主要新认识如下:1.根据前人对克拉通盆地的分类成果,结合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的个性特征,提出克拉通的三级分类方案:Ⅰ级分类按板块构造位置分、Ⅱ级分类结合盆地的动力学成因划分、Ⅲ级分类根据层序沉积建造类型细分。并将中上扬子震旦纪-中三叠世克拉通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震旦纪-早奥陶世早期(第Ⅰ阶段)、早奥陶世晚期-志留纪(第Ⅱ阶段)、泥盆纪-石炭纪(第Ⅲ阶段)、二叠纪-中三叠世(第Ⅳ阶段)。2.以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为指导,采用“优势相”编图方法,补充新资料、新认识,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构造-层序古地理进行修编,加强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储集层、礁滩和膏盐岩等油气成藏物质分布特征的表现。分析认为,横向上,中上扬子沉积域包括两部分:中上扬子克拉通内盆地和克拉通边缘盆地。纵向上,加里东期的整体古地理面貌,在都匀运动前为西高东低的平缓台地为主的沉积体系,后期,因川中、黔中与雪峰等古隆起抬升,形成受古隆起分割、围限的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海西期中上扬子克拉通主体隆升、边缘裂陷沉积,即中部高边缘低,海水由边缘向克拉通内部渐进侵入,沉积体系受深大断裂、海平面变化与古地貌等因素控制,以陆棚-台地-盆地体系为主;三叠纪时期,以安县运动为分界,结束了海相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进入陆相前陆盆地与坳陷盆地演化阶段。3.通过层序结构、叠加样式与沉积相分布规律等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揭示构造-层序充填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认为各种控制因素(包括基底构造特征、构造运动、深大断裂、古隆起、古地理背景、相对海平面变化、古气候和古纬度,以及区域构造特征等)通过对层序沉积充填的边界条件、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物源性质、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等方面的影响来控制层序发育,因此各因素的控制作用因时因地而异,从而导致构造-层序沉积充填的差异性。4.对研究区不同演化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典型克拉通盆地(克拉通内裂陷碳酸盐岩型盆地、克拉通内坳陷碎屑岩型盆地、克拉通边缘裂陷碳酸盐岩型盆地与克拉通边缘裂陷-克拉通内裂陷-坳陷碳酸盐岩型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与特征进行剖析,认为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盆地,以及同类型盆地在不同时期,其层序充填、演化过程与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5.基于盆地演化阶段、沉积格局、沉积充填特征与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等方面考虑,将中上扬子震旦纪-中三叠世克拉通盆地的沉积演化阶段划分为两大旋回共7个阶段,建立了各沉积演化阶段的综合沉积模式,从模式特征、演化过程、控制因素以及油气地质意义等方面综合对比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演化模式的差异性。6.开展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格架中的主要油气成藏要素(生烃物质、储烃物质、封盖物质与礁滩地质体和膏盐岩地质体等)研究,对各成藏要素在层序格架中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1)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纪-古生界层序格架中的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背景、盆地性质、古气候、古地理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与各种成因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密切,并且总是聚集分布于低能缺氧环境。纵向上,发育多套烃源岩,并选择性地集中发育于海侵体系域以及沉积旋回的中下部;横向上,层序格架内海相烃源岩在各地区差异保存,烃源岩Ⅰ级有利区主要分布川东-鄂西、桂北-黔南以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2)层序格架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岩溶区和有利的成岩环境,以及构造复合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控条件。储层的发育与全球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中的高位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二级海平面旋回中的三级海侵旋回也为有利区域性储层发育的层位。海退旋回的晚期有利于古岩溶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而海侵旋回的初期-早期,有利于台地边缘或台内滨外滩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3)礁滩类储层的控制因素分为礁滩形成发育方面的控制因素和储层物性方面的控制因素,它们分别控制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储集性能。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滩体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区北缘保康地区,以及从云南永善,经贵州金沙、川东彭水至湖北宜昌一线的广大地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嘉陵江组发育礁滩组合,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台地边缘,台内浅滩也比较发育。(4)膏盐岩作为特殊地质体,其发育和分布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古气候、沉积速度和沉降速度,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等因素控制。按封盖作用由强到弱的分布规律是:①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分布最广,在上扬子的四川盆地广泛分布,中扬子的当阳和沉湖地区也有分布;②中-下寒武统膏盐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南部-黔西北地区和川东南地区;③上震旦统灯影组封盖层主要分布在川西南-黔西北地区;④下石炭统蒸发岩零星分布,仅主要分布在湘中地区。
二、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1)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高频层序地层及对页岩储层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小结 |
3 高频层序地层研究 |
3.1 米兰科维奇周期研究 |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方法 |
3.3 基于小波分析的高频层序划分 |
3.4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
3.5 沉积环境及演化 |
3.6 小结 |
4 高频层序内页岩储层特征 |
4.1 岩石矿物学特征 |
4.2 有机质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4 页岩物性特征 |
4.5 含气量特征 |
4.6 小结 |
5 页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
5.1 沉积环境的控制 |
5.2 高频层序的控制 |
5.3 储层矿物成分控制 |
5.4 储层成岩作用控制 |
5.5 优质储层发育机理 |
5.6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2 沅麻盆地周缘油气勘探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与论文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构造演化序列及构造层划分 |
2.2 区域地层概述 |
2.3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背景 |
2.4 寒武系岩石地层对比 |
2.5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分布特征 |
2.6 小结 |
第三章 牛蹄塘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 |
3.2 有机质类型 |
3.2.1 干酪根显微组分 |
3.2.2 干酪根有机碳同位素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牛蹄塘组储层与含气性特征 |
4.1 岩石矿物学特征 |
4.2 泥页岩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
4.3 物性特征 |
4.4 储集空间类型与特征 |
4.4.1 储集空间类型 |
4.4.2 孔隙结构特征 |
4.5 含气性特征 |
4.5.1 现场解吸气含量 |
4.5.2 等温吸附特征 |
4.5.3 含气性综合评价 |
4.6 储层可压裂性分析 |
4.7 页岩储层综合评价(测井) |
4.8 小结 |
第五章 构造保存条件 |
5.1 构造带的划分 |
(1) 湘西北—黔东南燕山期弧形断褶带 |
(2) 沅麻中生代弧形陆相盆地 |
(3) 雪峰山中生代基底褶皱—冲断带 |
5.2 构造带的变形分带 |
5.3 构造样式及类型 |
5.4 不同构造样式下页岩的含气性 |
5.4.1 湘张地1井构造样式及页岩含气性 |
5.4.2 湘吉地1井构造样式及页岩含气性 |
5.4.3 2015H-D5井构造样式及页岩含气性 |
5.4.4 湘溆地1井、2015H-D1井构造样式及页岩含气性 |
5.5 区域构造事件与生烃演化 |
5.5.1 湘张地1井热史、埋藏史 |
5.5.2 2015H-D1井热史、埋藏史 |
5.5.3 研究区热史、埋藏史 |
5.6 小结 |
第六章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
6.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6.2 评价方法及评价参数 |
6.3 资源评价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不整合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不整合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
3.1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结构类型 |
3.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时代和分布 |
3.3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发育特征 |
3.3.1 灯三段与灯二段不整合 |
3.3.2 下寒武统与上震旦统不整合 |
3.3.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3.3.4 奥陶系与寒武系不整合 |
3.3.5 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3.6 上、下古生界不整合 |
3.3.7 二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 |
3.3.8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不整合 |
3.3.9 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不整合 |
3.3.10 须四段与须三段不整合 |
3.3.11 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 |
3.3.12 白垩系与侏罗系不整合 |
3.3.13 上、下白垩统不整合 |
3.3.14 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层位间不整合 |
第4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分级 |
4.1 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分级方案 |
4.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等级划分 |
4.2.1 一级不整合 |
4.2.2 二级不整合 |
4.2.3 三级不整合 |
第5章 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划分与构造演化阶段 |
5.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
5.1.1 Ts_1 构造-地层层序(AnZ) |
5.1.2 Ts_2 构造-地层层序(Z) |
5.1.3 Ts_3 构造-地层层序(∈-S) |
5.1.4 Ts_4 构造-地层层序(D-T_2) |
5.1.5 Ts_5 构造-地层层序(T_3x-E) |
5.1.6 Ts_6 构造-地层层序(N-Q) |
5.2 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
5.2.1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 |
5.2.2 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_2) |
5.2.3 前陆坳陷阶段(O_3-S) |
5.2.4 克拉通内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 |
5.2.5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 |
5.2.6 克拉通坳陷阶段(T_1-T_2) |
5.2.7 前陆盆地阶段(T_3-E) |
5.2.8 地貌盆地阶段(N-Q) |
第6章 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及构造演化 |
6.1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主要不整合发育特征及构造意义 |
6.1.1 灯二段与灯三段不整合 |
6.1.2 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 |
6.1.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6.1.4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6.1.5 奥陶系与志留系不整合 |
6.1.6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6.1.7 中、上二叠统不整合 |
6.2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古构造特征 |
6.2.1 绵竹-潼南-合川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2.2 苍溪-巴中-宣汉-开江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3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
6.3.1 差异升降-伸展拉张阶段(Z-∈_(1m)) |
6.3.2 隆-坳阶段(∈_(1q)-S) |
6.3.3 联合抬升阶段(D-C) |
6.3.4 伸展拉张阶段(P)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修武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对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3.2 修武盆地页岩气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 |
2.1.1 江南隆起区域构造特征 |
2.1.2 江汉盆地区域构造特征 |
2.1.3 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特征 |
第3章 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层序地层特征 |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 |
3.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4章 沉积环境对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
4.1 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因素 |
4.1.1 水体氧化还原环境 |
4.1.2 生物生产力 |
4.2 热液活动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
4.2.1 过剩硅含量的计算 |
4.2.2 硅质矿物来源分析 |
4.2.3 热液对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 |
4.2.4 热液对生物生产力的影响 |
4.3 有机质富集模式及页岩气有利发育层段预测 |
4.3.1 有机质富集模式 |
4.3.2 有利层段预测 |
第5章 构造演化对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的控制 |
5.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5.1.1 盆地构造特征 |
5.1.2 断裂发育特征 |
5.1.3 构造变形特征 |
5.2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分析 |
5.2.1 加里东期 |
5.2.2 海西期 |
5.2.3 印支早期 |
5.2.4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
5.2.5 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 |
5.2.6 喜马拉雅晚期 |
5.3 沉积埋藏史分析 |
5.3.1 剥蚀厚度恢复 |
5.3.2 修武盆地沉积埋藏史恢复 |
5.4 热史分析 |
5.4.1 对区域古热流史的认识 |
5.4.2 修武盆地的热史恢复 |
5.5 构造演化与页岩气成藏关系分析 |
5.5.1 修武盆地构造演化对下寒武统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
5.5.2 构造演化与页岩气控藏条件匹配关系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中、上扬子区区域地质背景 |
3 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划分 |
3.1 区域构造背景 |
3.2 构造层序地层划分 |
4 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
4.1 加里东构造层序 |
4.2 海西—印支构造层序 |
4.3 燕山构造层序 |
5 湘西地区页岩气地质条件 |
6 结论 |
(6)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盆地原型演化与主要烃源岩 |
2.1 加里东期盆地演化与主要烃源岩 |
2.2 海西—印支期盆地演化与主要烃源岩 |
3 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的后期改造与油气成藏 |
3.1 中、新生代构造变格对海相中、古生界的改造特征 |
3.1.1 第一变格期早期 (T3-J2) |
3.1.2 第一变格期晚期 (J3-K1) |
3.1.3 第二变格期 (K2-E) |
3.1.4 第三变格期 (N-Q) |
3.2 海相中、古生界的油气成藏类型 |
3.2.1 构造稳定区的原生保存型 |
3.2.2 山前冲断带的原生破坏型 |
3.2.3 对冲弱变形带的原生残留型 |
3.2.4 晚期断陷区的重建型 |
4 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勘探方向 |
4.1 中、古生界盆地结构与变形特点 |
4.2 烃源岩及保存条件 |
4.3 可能的成藏类型 |
5 结论 |
(7)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残留盆地及古地理恢复 |
1.2.2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黔南坳陷 |
2.2.2 桂中坳陷 |
第3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1 层序界面类型及识别标志 |
3.1.2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
3.2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 |
3.2.1 沉积体系类型 |
3.2.2 典型生物礁解剖 |
第4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
4.1 层序岩相古地理恢复 |
4.1.1 SS1超层序 |
4.1.2 SS2超层序 |
4.1.3 SS3超层序 |
4.1.4 SS4超层序 |
4.1.5 SS5超层序 |
4.1.6 SS6超层序 |
4.1.7 SS7超层序 |
4.1.8 SS8超层序 |
4.1.9 SS9超层序 |
4.1.10 SS10超层序 |
4.1.11 SS11超层序 |
4.1.12 SS12超层序 |
4.1.13 SS13超层序 |
4.2 盆地演化及沉积充填响应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发育规律 |
5.1 下古生界有利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 |
5.1.2 储集层 |
5.1.3 封盖层 |
5.2 上古生界有利生储盖组合 |
5.3 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图版说明 |
(8)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克拉通次级单元划分与演化阶段 |
3 典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
3.1 克拉通边缘裂陷碳酸盐岩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3.2 克拉通边缘裂陷-克拉通内裂陷-坳陷碳酸盐岩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4 构造-层序沉积充填特征与差异性 |
5 沉积模式与演化 |
5.1 泥盆纪-石炭纪沉积模式 |
5.2 早-中二叠世沉积模式 |
5.3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模式 |
5.4 中三叠世沉积模式 |
6 结语 |
(9)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克拉通次级单元划分与演化阶段 |
3 典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3.1 克拉通内裂陷碳酸盐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3.2 克拉通内坳陷碎屑岩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4 构造-层序沉积充填特征与差异性 |
5 沉积模式与演化 |
5.1 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沉积模式 |
5.2 早寒武世中晚期-早奥陶世沉积模式 |
5.3 中奥陶世-志留纪沉积模式 |
6 结语 |
(10)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区范围 |
1.3.2 工区研究现状 |
1.3.3 克拉通盆地分析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 |
2.2 克拉通次级单元划分与演化阶段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构造地层分区 |
2.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层序划分方案与等时地层格架 |
3.1 层序划分标志 |
3.2 层序界面特征 |
3.3 层序划分方案 |
3.4 等时地层格架 |
第4章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充填过程与盆地演化 |
4.1 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
4.1.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4.1.2 典型沉积相特征 |
4.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2.1 编图思路 |
4.2.2 加里东阶段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2.3 海西-印支阶段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2.4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 |
4.3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 |
4.3.1 层序发育控制因素 |
4.3.2 不同盆地层序充填特征 |
4.3.3 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充填演化过程 |
4.3.4 典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
4.3.5 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差异性 |
4.4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
4.4.1 沉积模式演化阶段划分 |
4.4.2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模式 |
4.4.3 沉积模式差异性 |
第5章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格架中的油气成藏要素 |
5.1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烃物质 |
5.1.1 生烃物质发育特征 |
5.1.2 生烃物质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2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烃物质 |
5.2.1 储烃物质发育特征 |
5.2.2 储烃物质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3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礁滩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
5.3.1 礁滩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
5.3.2 礁滩发育控制因素 |
5.4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封盖条件 |
5.4.1 油气封盖物质发育特征 |
5.4.2 膏盐岩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5 勘探部署有利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四、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论文参考文献)
- [1]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高频层序地层及对页岩储层的控制研究[D]. 崇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沅麻盆地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D]. 彭中勤.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姜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修武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对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的控制[D]. 刘天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5]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J]. 李斌,胡博文,罗群,晋长昊,王一霖.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1)
- [6]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J]. 徐旭辉,周小进,彭金宁.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5)
- [7]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D]. 丁枫.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8)
- [8]中上扬子克拉通海西-印支期(泥盆纪-中三叠世)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J]. 陈洪德,张成弓,黄福喜,侯明才. 岩石学报, 2011(08)
- [9]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J]. 黄福喜,陈洪德,侯明才,钟怡江,李洁. 岩石学报, 2011(08)
- [10]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D]. 黄福喜.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