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平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霞,吴晓生,严强,林勇辉,刘先,王玉哲[1](2020)在《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及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森林火烧产物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中亚热带马尾松林采伐迹地炼山后营造的闽楠幼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炼山(UB)和炼山后不同黑炭处理[移除黑炭(B0)、单倍黑炭(B1)、双倍黑炭(B2)]2 a后闽楠的生长特性(树高、地径、冠幅)和土壤营养元素(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1处理闽楠树高、地径和冠幅与UB处理样地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黑炭对闽楠的生长有显着影响,B2处理闽楠地径显着低于B0处理(P<0.05),不同处理闽楠树高和冠幅没有显着差异(P>0.05)。B2处理土壤p H值显着高于B0和UB处理(P<0.05)。B2处理与B0处理相比,土壤p H值、硝态氮、Ca、Mg、Ca/Al显着升高(P<0.05),铵态氮显着降低(P<0.05)。闽楠地径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有效态K和N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树高和冠幅生长没有显着影响,而黑炭输入增加显着抑制闽楠幼苗地径的生长,为完善炼山黑炭在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黑炭对苗木生长影响的长期效应。
刘依川[2](2019)在《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草地资源盲目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从景观格局、地形分布、植物群落和生态安全评价等角度研究福建省草地资源的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态,利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探讨草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地形分布指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探讨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实地调查了典型草场内草本植物的组成,明确了草地资源的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提出了福建省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未来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草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福建省草地资源以零星草地为主,细碎化特征明显,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草地斑块的破碎度、形状复杂度和聚集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各设区市草地分布存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通过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海拔和坡向是影响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从典型草场实地调查来看,生态涵养功能是草地资源的主要功能,放牧和旅游是草场的主要利用方式,草场中的草本植物以禾本科为主,豆科植物分布较少,且质量等级较低。通过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析,全省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为0.386,生态安全状态一般,且内陆地区的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境内草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地区有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发生。
杨波[3](2014)在《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分》文中认为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水质变差,水资源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基于农村水资源保护共性技术提出的。随着我国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逐渐成为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而其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化肥、畜禽养殖、农村生活等农业非点源排放的氮、磷物质,导致我国很多水体面临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由于受地形条件、气候状况、水文条件、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非点源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且污染负荷空间差异性较大,从而导致各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农村水资源保护前需首先识别污染类型,并判别其污染高负荷区,从而可以提高农村水资源保护的针对性。基于此,本研究在充分认识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的定义,结合国内外区划的相关研究的方法,并在阅读大量国内有关非点源污染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本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体系,确定各污染源的排污系数、流失系数等相关参数,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以全国359个地区级行政单元(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核算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划分全国农村地区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其划分结果如下:(1)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采用3级分区体系,一级分区在我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基础之上,以“秦岭—淮河”一线将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南部季风区及北部季风区,加上原来的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而形成4个一级分区。(2)二级分区依据各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采取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我国分为畜禽污染、农业污染、农业畜禽污染、农业生活污染、农业畜禽生活污染等5种类型,并与一级分区叠加形成13个二级分区。(3)三级分区通过计算各污染物(COD、TN、TP)的内梅罗综合指数,并依据敏感分级标准划分微度、轻度、中度、高度及极度污染5个强度级别,并与二级分区叠加得到52个三级分区。同时针对分区结果,提出不同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水资源保护对策及措施。
黄云玲[4](2013)在《南平西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植被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可以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小流域植被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生物措施。以南平市西洋小流域综合治理植被配置为例,依据立地类型、土壤水分状况和各树种(果品、茶叶、竹种等)的生物特性合理配置,探讨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植被配置的科学模式,总结出了林—药、乔—灌混交、林—竹(果)、林—粮、林—绿肥治理模式。
李新鑫[5](2011)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指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流域生态环境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提供木材、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另外,健康的流域生态环境也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比如,基于水资源而发展的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等经济项目;同时,流域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很多低污染的生态产品,如,水力发电、洁净的饮用水、航运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的工业化脚步的加快,人类对流域内洁净的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可利用的水资源的短缺,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资源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导致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和生态产品质量和数量锐减。与此同时,在人类活动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恶化流域生态环境的也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与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其向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事实证明,“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这种原始的社会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危害太大,有些生态环境与资源甚至无法恢复,不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因此,我国“十二五”计划一明确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列入发展的重点之一,可见,解决流域污染,保护流域生态已成为发展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文献梳理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补偿流域机制的事实方式及现状进行阐述,总结了我国现阶段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总结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就,并结合经济学理论,从实际出发,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并尝试性的构筑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流程图。
李文良[6](2010)在《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滨海地区不仅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及各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一个地带。随着我国滨海地区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营。本文依托河北省交通厅项目“滨海公路交通灾害初探”课题的研究,对滨海地区主要的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做了系统的研究。(1)论文归纳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特点:空间分布差异大、灾害成因复杂、成灾率高、影响面广、工程引发灾害多;针对公路地质灾害问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确定了滨海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砂土液化、滑坡(806处)、泥石流(65处)及崩塌(276处),分析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震、植被覆盖及人类活动等。(2)分析了滨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地面沉降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和大河三角洲地区,发生的时间长、范围广,在时序上与地下水的开采时间基本对应;海岸侵蚀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滑坡以中小型、土质滑坡为主;泥石流以中小型、山坡性泥石流为主;崩塌以工程崩塌、中小型、土质崩塌为主。(3)以河北省滨海地区为例,对河北省滨海地区的地面沉降、海岸侵蚀灾害及典型性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包括典型性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特点,并进行了危险等级划分,针对不同危险等级地区提出了公路防灾措施及灾害应急规划的建议。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愿同行们在现有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继续探索创新,使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管理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公路地质灾害减灾更有成效。
陈婷[7](2009)在《福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8年十七届三中会会再次提出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因此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研究与发展方向。本文以福建省作为研究的地域单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统计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查阅、典型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首先对福建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入手,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1)农业生产取得积极成效;(2)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3)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4)农民收入稳步增长;(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快;(6)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第二从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三个层面分析了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第三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指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四个发展层次:(1)农产品生产层次;(2)农业产业内部层次;(3)农业产业间层次;(4)农产品消费层次,并阐明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基础:(1)可持续发展理论;(2)农业生态学理论;(3)经济学理论,同时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福建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模式;(2)稻-萍-鱼模式;(3)猪-沼-果模式;(4)庭院循环农业经济模式;(5)新型稻米加工产业链模式;(6)圣农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7)龙佳生态观光园区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技术与政策层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段勇[8](2008)在《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汀江流域是福建省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水质、水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分析汀江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畜禽养殖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的基础上,通过常规监测数据,并结合野外调查和采样实验分析,对汀江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主要污染物进行估算,明确了影响流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进一步分析了矿山开采过程中汀江水环境重金属的主要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模糊物元法对汀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支流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水文情势、水生生物以及地表覆盖等方面综合探讨梯级开发对流域水质、水量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运用GIS技术,综合农田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矿山重金属污染和梯级开发等各单项指标的安全指数,对流域水环境安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汀江水环境大部分处于2级警戒限的水平,部分地区的水环境安全超过警戒限,达到3级甚至4级,处于中度污染地区分布于长汀县境内(长汀县大同镇、三州乡的部分地区),且面积较小,占全流域面积的0.4%;流域水环境处于污染状态的地区面积占到全流域面积的24%,而全流域处于安全水平的地区才占到全流域的13%左右,总个流域的水环境有受到污染的趋势。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9](2007)在《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 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 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 506.1×106m3,其中CODC 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66578.55702×106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3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 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10](2007)在《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r、TN和TP分别为102050.5t、66578.56t和20712.41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506.1×106m3,其中CODC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m3、66578.55702×106m3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三名的污染源分别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m3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二、南平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平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及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闽楠幼苗生长指标 |
2.2 土壤含水率和p H值 |
2.3 土壤氮含量特征 |
2.4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
2.5 闽楠幼苗生长特性指标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炼山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 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
(2)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2 国内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2 福建省草地资源概况 |
2.1 草地资源的面积与类型 |
2.2 草地资源分布与质量状况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主要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草地资源景观格局分析 |
1 景观格局分析法 |
1.1 景观格局指数 |
1.2 因子分析 |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 草地资源空间结构与分布 |
3 草地景观格局分析 |
3.1 草地斑块破碎度 |
3.2 草地斑块形状复杂度 |
3.3 草地斑块空间聚集度 |
4 草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1 相关性分析法 |
1.1 地形分布指数 |
1.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 不同类型的草地分布特征 |
3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3.1 草地分布与海拔 |
3.2 草地分布与坡度 |
3.3 草地分布与坡向 |
4 草地地形分布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1 群落特征调查法 |
1.1 草场基本概况 |
1.2 确定调查路线 |
1.3 样地的选择与样方的设置 |
1.4 草地植被组成的调查 |
1.5 草地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 |
2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1 大姆山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2 白溪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3 天湖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4 鸳鸯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1 生态安全评价法 |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综合评判标准 |
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1 各子系统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非点源污染概述 |
1.2.1 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及组成 |
1.2.2 非点源污染的特征 |
1.2.3 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1.3 区划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区划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区划研究现状 |
1.3.3 我国非点源污染区划研究现状 |
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3 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方法体系研究 |
3.1 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的定义 |
3.2 区划研究对象的确定 |
3.3 区划的内容与步骤 |
3.4 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的方法 |
3.4.1 非点源污染定量核算 |
3.4.2 非点源污染类型划分 |
3.4.3 非点源污染敏感性评价 |
3.4.4 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 |
4 非点源污染参数分析 |
4.1 农村生活与污染参数分析 |
4.1.1 生活垃圾污染相关参数 |
4.1.2 生活污染相关参数 |
4.2 畜禽养殖污染参数分析 |
4.2.1 畜禽排污系数 |
4.2.2 畜禽粪便污染物含量 |
4.2.3 畜禽粪便污染物的流失系数 |
4.3 化肥污染参数分析 |
4.4 流失系数修正 |
5 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 |
5.1 一级分区 |
5.2 非点源污染类型的划分 |
5.2.1 研究单元等标排放量和等标排放比例 |
5.2.2 非点源污染源类型划分 |
5.3 非点源污染敏感性分析 |
5.3.1 污染物排放浓度 |
5.3.2 单项水质指数 |
5.3.3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非点源污染敏感性 |
5.4 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区划 |
5.5 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分区概述 |
5.5.1 北部季风区概述 |
5.5.2 南部季风区概述 |
5.5.3 青藏高寒区概述 |
5.5.4 西北干旱区概述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保手段的转变 |
1.1.2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到实践 |
1.1.3 政策法规的实施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 |
2.1.1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
2.1.3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 |
2.1.4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2.2 相关理论溯源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3.1 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
3.2 加快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化进程 |
3.3 探索多方都能接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流域的补偿机制模式实施现状及弊端分析 |
4.1 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 |
4.1.1 政府主导的流域生态补偿 |
4.1.2 基于市场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 |
4.1.3 社区参与的生态补偿 |
4.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模式的实施现状 |
4.3 不足之处 |
4.3.1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
4.3.2 补偿方式单一,市场机制不足 |
4.3.3 补偿资金规模小 |
4.3.4 缺乏长效补偿机制 |
第五章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
5.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5.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简介 |
5.1.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5.1.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 |
5.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补偿模式 |
5.2.1 国家层面上的补偿模式 |
5.2.2 行政区域层面上的补偿模式 |
5.2.3 跨区域地区的补偿模式 |
5.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补偿模式的成就 |
5.3.1 生态环境的到改善 |
5.3.2 地区政府职权的发挥得到保证 |
5.3.3 生态移民使当地居民生活的到改善 |
5.3.4 提高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效率 |
第六章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及实施流程 |
6.1 建议 |
6.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流程图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2-1 流域提供的生态环境服务 |
表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分类 |
图5-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流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海地区交通概况 |
1.1.2 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1.2 研究的意义、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2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特点与危害 |
2.1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
2.2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危害 |
2.2.1 地面沉降危害 |
2.2.2 海岸侵蚀危害 |
2.2.3 砂土液化危害 |
2.2.4 滑坡 崩塌危害 |
2.2.5 泥石流危害 |
2.3 小结 |
3 滨海地区地质灾害源分析 |
3.1 地面沉降 |
3.1.1 地面沉降概况 |
3.1.2 地面沉降分布 |
3.1.3 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 |
3.2 侵蚀海岸 |
3.2.1 海岸侵蚀概况 |
3.2.2 海岸侵蚀分布 |
3.2.3 影响海岸侵蚀的因素 |
3.3 砂土液化 |
3.3.1 砂土液化概况 |
3.3.2 砂土液化分布 |
3.3.3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
3.4 滑坡 |
3.4.1 滑坡的形成条件 |
3.4.2 滨海地区滑坡发育特征 |
3.4.3 滨海地区滑坡分布特征 |
3.5 泥石流 |
3.5.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5.2 滨海地区泥石流发育特征 |
3.5.3 滨海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
3.6 崩塌 |
3.6.1 崩塌形成条件 |
3.6.2 滨海地区崩塌发育特征 |
3.6.3 滨海地区崩塌分布特征 |
3.7 小结 |
4. 滨海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1.1 河北滨海地区地理概况 |
4.1.2 河北省滨海地区公路交通概况 |
4.2 河北省滨海地区灾害分析 |
4.2.1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 |
4.2.2 河北省地面沉降现状 |
4.2.3 河北省滨海典型性地质灾害分析 |
4.3 河北省滨海地区地质危险性评价 |
4.3.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2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
4.3.3 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
4.4 公路地质灾害非工程防治措施 |
4.4.1 地面沉降监测与预报 |
4.4.2 防治地面沉降的管理 |
4.4.3 典型地质灾害的监测 |
4.4.4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
4.4.5 典型地质灾害的预防 |
4.5 公路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1 地面沉降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2 滑坡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3 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5.4 崩塌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
4.6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措施 |
4.7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灾管理建议 |
4.8 小结 |
5 总结与不足 |
5.1 总结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福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福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环境与条件分析 |
2.1 有利因素: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
2.1.1 农业生产取得积极成效,农林牧渔业产值不断增加 |
2.1.2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 |
2.1.4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
2.1.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快 |
2.1.6 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 |
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农业生产环境的非健康状态 |
2.2.1 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
2.2.2 农业经济系统面临的困境 |
2.2.3 农村社会系统面临的问题 |
2.3 农业循环经济: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
2.3.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福建省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可以缓解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
2.3.3 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就业空间 |
2.3.4 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 |
2.3.5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
3. 福建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与实证分析 |
3.1 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
3.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 |
3.1.3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3.2 模式探索与实证分析 |
3.2.1 生态整合模式 |
3.2.2 生态链接、转换模式分析 |
3.2.3 庭院型循环经济模式 |
3.2.4 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产业创新型循环经济模式 |
3.2.5 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 |
3.3 发展思路 |
3.3.1 技术层面 |
3.3.2 政策层面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环境安全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汀江流域概况 |
2.1 汀江流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汀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状况 |
2.2.2 经济状况 |
2.2.3 土地利用现状 |
2.2.4 矿产资源 |
2.3 汀江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
2.3.1 水资源总量及其特点 |
2.3.2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
2.3.3 用水量统计分析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2.4 汀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安全隐患 |
2.4.1 养殖业与农业污染问题 |
2.4.2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
2.4.3 工矿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
2.4.4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 |
2.4.5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
第3章 汀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
3.1 水环境现状分析 |
3.1.1 汀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 |
3.1.2 汀江常规断面水质监测分析 |
3.1.3 基于主分量方法对断面水质安全等级划分 |
3.1.4 汀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分析 |
3.2 汀江流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 |
3.2.1 工业点源现状调查 |
3.2.2 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 |
3.2.3 污染源总体评价 |
第4章 基于TOPSISFS的汀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汀江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与趋势分析 |
4.1.1 汀江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
4.1.2 汀江径流量演变的阶段性 |
4.2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步骤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距离的测算 |
4.2.3 建立加权距离复合模糊物元 |
4.2.4 计算步骤 |
4.3 基于逼近理想解法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
4.4 汀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分析 |
第5章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
5.1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情况 |
5.2 梯级开发对汀江水环境影响的特征 |
5.2.1 水文情势发生改变 |
5.2.2 水生生物减少 |
5.3 汀江流域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
5.3.1 汀江干流梯级开发分析 |
5.3.2 长汀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3 濯田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4 桃溪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5 旧县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6 黄潭河梯级开发分析 |
5.3.7 永定河梯级开发分析 |
5.4 水电梯级开发主要环境影响评价 |
5.4.1 水环境容量影响评价 |
5.4.2 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第6章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分析 |
6.1 水环境安全单因素分析 |
6.2 水环境安全评价原理 |
6.2.1 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方法 |
6.2.2 水环境安全影响因子 |
6.3 水环境安全评价 |
6.3.1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标准的来源 |
6.3.2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等级 |
6.4 水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6.4.1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
6.4.2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范围、内容及评价方法 |
1.1 调查范围 |
1.2 调查内容 |
1.3 评价方法 |
2 各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污系数及其计算方法 |
2.1 生活污水及人粪尿 |
2.2 农村固体废物 |
2.3 化肥 |
2.4 畜禽养殖 |
2.5 农田养分流失 |
2.6 村镇地表径流 |
2.7 水产养殖 |
3 调查结果及综合评价 |
4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探讨 |
4.1 研究化肥、农药投入最小化技术, 减少农田养分的流失量 |
4.2 严格控制水产养殖饲料和药物的投放 |
4.3 综合利用畜禽粪便, 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负荷 |
4.4 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提倡清洁生产, 遏制农业面源污染 |
4.5 完善农业法律法规, 试行绿箱政策, 强化经营管理措施 |
四、南平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火烧黑炭对闽楠幼苗生长及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J]. 张秋霞,吴晓生,严强,林勇辉,刘先,王玉哲.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05)
- [2]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 刘依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3]全国农村水资源保护类型区划分[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4]南平西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植被配置问题研究[J]. 黄云玲.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01)
- [5]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D]. 李新鑫.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12)
- [6]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D]. 李文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7]福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8]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 段勇.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 [9]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J].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S2)
- [10]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A].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