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价值

CT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价值

一、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检查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徐艺铭,刘慧[1](2021)在《侵袭性肺曲菌病和浸润型肺结核的影像鉴别》文中认为目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和浸润型肺结核的不同点。方法:回顾性2016年4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侵袭性肺曲菌病起初诊断浸润型肺结核;4例病理证实为浸润型肺结核起初诊断肺真菌的CT图像,总结10例影像的特点。结果:空洞形态和内部含有菌丝、强化方式、周围增殖灶及支气管形态等影像征象可以很好区别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和浸润型肺结核。结论:把握侵袭性肺曲霉菌和浸润型肺结核影像征象特点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更容易诊断。

胡月,郑琳,邓在春,陈众博[2](2021)在《46例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洗液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观察患者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46例患者中,位于前2位的肺真菌病是肺曲霉病63.0%(29/46)、肺隐球菌病28.3%(13/46),其中呼吸系统基础性疾病以支气管扩张(2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1%)、肺结核(13.0%)为主,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以糖尿病(19.6%)、肝功能异常(13.0%)为主。常见临床症状是咳嗽(65.2%)、咳痰(54.3%)、发热(26.1%)、呼吸困难(23.9%)、咯血(17.4%)。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结节(32.6%)、肿块(23.9%)、空洞(19.6%)、斑片影(17.4%)、晕轮征(17.4%)、空气新月征(10.9%)等。46例患者中37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痊愈17例,好转10例,停药后复发3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点不典型,了解它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有助于早诊、早治,减少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死率。

冀霞[3](2020)在《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探讨与血清GM试验比较,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并通过对曲霉菌肺炎患者的随访,探索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诊断的80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包括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实验组,对其进行规范抗真菌治疗,严格随访至12周(或是以死亡为终点);选取同期住院的256例肺部细菌性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所有住院患者均于治疗前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完善肺泡灌洗液和血清GM试验。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分布临床资料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偏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肺泡灌洗液和血清GM试验诊断IPA的最佳临界值,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泡灌洗液GM与IPA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36例患者:实验组80例(确诊6例,临床诊断34例,拟诊40例),其中男性55例,年龄20~88岁,平均年龄(59.40±14.59)岁;女性25例,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62.30±15.30)岁。对照组256例,其中男性177例,年龄19~90岁,平均年龄(56.85±15.95)岁;女性79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3.19±13.26)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值均呈偏态分布,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①血清GM试验结果:实验组GM均值为0.78,中位数为0.67;对照组GM均值为 0.51,中位数 0.49。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Z=4.7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肺泡灌洗液GM试验结果:实验组GM均值为2.24,中位数为1.90;对照组GM均值为1.04,中位数为0.69。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Z=8.4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肺泡灌洗液GM均值为2.24,中位数为1.90;血清GM均值为0.78,中位数为0.67。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Z=8.3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血清GM试验ROC曲线显示:诊断IPA的最佳界值为0.61,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0.1%,阳性预测值为48.5%,阴性预测值为86.5%,ROC曲线下面积为 0.677(95%CI:0.600-0.754)。4)肺泡灌洗液GM试验ROC曲线显示:IPA诊断的最佳界值为1.12,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72.7%,阳性预测值为48.5%,阴性预测值为93.0%,ROC曲线下面积为 0.814(95%CI:0.762-0.866)。5)实验组肺泡灌洗液GM试验的中位数为1.90,分GM<1.90和GM≥1.90两组,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液GM>1.90是IPA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大多数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GM升高,且肺泡灌洗液GM要高于血清。2)血清GM试验的最佳阳性诊断值为0.61,肺泡灌洗液的GM试验的最佳阳性诊断值为1.12,肺泡灌洗液的ROC曲线面积大于血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肺泡灌洗液GM值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影响预后,GM≥1.90是IPA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立静,安阳,姜敏捷,王君,杨玉龙,刘景娇,王立[4](2020)在《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清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9例疑似肺曲霉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38例)、侵袭组(24例)和慢性组(37例),记录各组研究对象血清烟曲霉IgG抗体和GM抗原诊断结果。结果肺曲霉菌感染者中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占比最高(26.23%、16/61),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03%、11/61)、肺恶性肿瘤(9.84%、6/61)、支气管哮喘(9.84%、6/61);慢性组患者陈旧性肺结核比例(40.54%、15/37)显着高于侵袭组(4.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4、P=0.002)。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发热和咯血,CT检查主要表现为空洞、曲霉球、多发或弥漫病变等;慢性组患者咳嗽(100.00%、37/37)、咯痰(97.30%、36/37)、咯血(54.05%、20/37)、空洞(83.78%、31/37)及曲霉球(59.46%、22/37)比例均显着高于侵袭组[75.00%(18/24)、75.00%(18/24)、20.83%(5/24)、45.83%(11/24)和16.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34、5.099、6.642、9.776、10.900,P=0.006、0.024、0.010、0.002、0.001)。慢性组患者多发或弥漫病变(13.51%、5/37)、晕轮征患者比例(0.00%、0/37)均显着低于侵袭组[75.00%(18/24)和41.67%(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1、15.525,P均<0.001)。侵袭组和慢性组患者BALF GM抗原[(0.88±0.13、0.98±0.24)kiU/L]、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42.03、153.42±49.67)kAU/L]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22、9.389、17.395、14.436,P均<0.001)。侵袭组患者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121.96±42.03)kAU/L]低于慢性组[(153.42±49.67)kA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P=0.013),但两组BALF GM抗原水平[(0.88±0.13)vs.(0.98±0.24)k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8、P=0.067)。血清烟曲霉Ig G抗体以12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62.30%,特异度为81.58%,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52.46%,特异度为94.74%,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81.58%,且BALF GM抗原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73.77%、45/61)显着高于血清烟曲霉Ig G抗体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52.46%、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0,P=0.015)。单独使用BALF GM抗原、血清烟曲霉Ig G抗体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771,联合使用时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8。结论血清烟曲霉Ig G抗体联合BALF GM检测能够显着提高肺曲霉菌感染者的诊断率。

徐艺铭,刘慧[5](2020)在《CT在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特点,在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上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证实肺曲霉菌病的CT图像,总结11例影像学的特点与特征影像对比。结果:11例临床证实肺曲霉菌病中,1例只有片状渗出灶,10例多种CT征像,其中磨玻璃结节5例,树芽征6例,8例多发结节、肿块、空洞并周围有"晕征"并支气管狭窄3例。结论:胸部CT扫描可以提供很多重要诊断依据。

唐吉仙,张春意,沈巨信,蒲桂梅[6](2019)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病原菌分布、胸部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40例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中,肺隐球菌19例(47.5%),肺曲霉菌18例(45.0%),肺孢子菌3例(7.5%)。支气管镜检出7例(17.5%),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20例(50.0%)。10例(25%)为老年患者(>65岁),17例(42.5%)合并有肝硬化。CT征象中出现最多的为结节(30例,75.0%);以胸膜下、沿支气管走向分布多见。肺曲霉菌感染患者老年、高谷丙转氨酶水平(>400U/L)、低白蛋白水平(<30g/L)、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硬化或肺结构病比例均高于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均P<0.05)。死亡3例(7.5%),均为肺曲霉菌感染,均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结论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中,以肺隐球菌、肺曲霉菌感染最为常见,肺部CT表现多为结节。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和影像学特点,借助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手段,有助于对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张俊霞[7](2019)在《CT影像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CT影像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检查、CT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X线、CT检查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探讨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和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特征分布率。结果:CT检查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优于X线检查;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结节、实变、网格线样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等分布率均高于慢性重型肝炎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均高于X线检查,CT检查的影像特征可作为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辅助依据。

余婷婷[8](2019)在《伏立康唑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激素应用中的副作用预防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伏立康唑对在HBV相关性ACLF激素应用中预防肺部曲霉菌感染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BV相关性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三组:未使用激素组:104例;使用激素组:74例;使用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片剂(200mg/d)组:54例;三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配对分析无差异性。比较三组患者存活率、肺曲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观察伏立康唑片剂的不良反应及检测部分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探索最佳伏立康唑预防剂量。结果:1、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片剂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激素组(36/54 vs 39/104)(P<0.01);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片剂组存活率同样高于单用激素组(36/54 vs29/74)(P=0.002);单用激素组存活率稍高于未使用激素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9/74 vs 39/104)(P=0.819)。2、激素组发生肺部曲霉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激素组(17/74 vs 6/104)(P=0.001);激素组发生肺部曲霉菌感染率同样明显高于使用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片剂组(17/74 vs 1/54)(P=0.002);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片剂组发生肺部曲霉菌感染率低于未使用激素组(1/54 vs 6/104)(P=0.467),但无统计学差异。3、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1)自发性腹膜炎:激素+伏立康唑片剂组(24/54)<激素组(35/74)<未使用激素组(65/104);(2)肝性脑病:激素+伏立康唑片剂组(16/54)<未使用激素组(35/104)<激素组(36/74);(3)肝肾综合征:激素+伏立康唑片剂组(3/54)<未使用激素组(14/104)<激素组(11/74);(4)上消化道出血:激素+伏立康唑片剂组(1/54)<激素组(3/74)<未使用激素组(13/104)。4、随机检测激素联合伏立康唑组部分患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波动于0.82-5.38 mg/L(参考值1-5.5mg/L),所有口服伏立康唑片剂(200mg/d)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片剂200mg/qd口服可以有效预防激素治疗HBV相关性ACLF患者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概率,从而提高生存率,并不增加并发症,且血药浓度稳定,不良反应少见。

吴延春,刘垚,严志涵[9](2017)在《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探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T影像学特征。结果:所有92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培养出176株病原菌。两组菌种均以假丝酵母菌属所占比例最高,对照组为44.44%,观察组为41.05%,其次为曲霉菌属,两组患者中所有病原菌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节、磨玻璃影、网格或线样及胸腔积液比例相比于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42例为曲霉菌属感染,35例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假丝酵母菌与曲霉菌属感染患者在结节类型及个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假丝酵母菌属及曲霉菌属为主要病原菌,且各病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各不相同。

叶健魁[10](2017)在《1.隐球菌病69例临床分析 2.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毛霉病1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2015年收治的69例确诊隐球菌病的患者,并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分别是43例(62.3%)和26例(37.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59.4%,n=41),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37.7%,n=26)。肺隐球菌病患者中,结节肿块,炎性浸润为常见病变类型,病变主要位于周围肺野(61.0%,25/41)和下肺(65.9%,27/41);21例(51.2%)肺隐球菌病曾被误诊;PET/CT检查对单发结节易误诊为肿瘤;41例肺隐球菌患者接受药物、手术或联合治疗,34例痊愈无复发,1例改善,1例死亡,5例失访。28例其他部位(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血症等)隐球菌病患者治愈15例,死亡10例,失访3例。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比例较高。呼吸系统最易感染,结节肿块,炎性浸润为常见病变类型,病变通常位于外周肺野和下肺,PET/CT仍可导致误诊。抗真菌治疗对肺隐球菌病治疗效果较好。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血症病死率高。背景:侵袭性毛霉病是指由毛霉目真菌导致的侵袭性真菌病。糖尿病、肿瘤化疗等免疫抑制患者易感。该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肺是常见的感染器官。此次,我们报道1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毛霉病的病例。病例报道:患者为一68岁男性,因咯血入院,CT发现肺部占位,病理活检确诊小细胞肺癌,伴颅内转移。予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化疗。一周期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母瘤缩小伴多个新发结节。穿刺活检提示毛霉病。先后予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治疗,期间行第二周期IP方案。最终因重度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伤死亡。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存在侵袭性真菌(如毛霉)感染的高危因素,需要考虑化疗过程中可能合并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化疗药物与三唑类抗真菌药合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调整药物用量,减少毒副反应。

二、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检查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检查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侵袭性肺曲菌病和浸润型肺结核的影像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2结果
3讨论

(3)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曲霉菌研究现状
    1.2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
        1.2.1 影像学检查
        1.2.2 病原学检查
        1.2.3 循环代谢产物检查
        1.2.4 分子生物学技术
        1.2.5 未来有发展潜力的IPA诊断新技术
    1.3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治疗
    1.4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诊断问题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实验组
        2.1.3 对照组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知情同意与医学伦理学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收集
        2.2.2 肺泡灌洗液标本收集
        2.2.3 血液标本的采集
        2.2.4 实验仪器
        2.2.5 试剂材料
        2.2.6 GM试验原理
        2.2.7 操作步骤
        2.2.8 注意事项
        2.2.9 结果影响因素
    2.3 实验组预后分析的研究方法
        2.3.1 分组
        2.3.2 治疗
        2.3.3 疗效评估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2 实验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3.2.1 实验组患者临床表现
        3.2.2 实验组患者影像学表现
    3.3 患者GM试验检测结果
        3.3.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M值比较
        3.3.2 实验组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患者GM比较
    3.4 血清及肺泡灌洗液GM试验取不同阳性界值时的诊断价值
    3.5 血清GM试验ROC曲线及最佳临界值
    3.6 肺泡灌洗液GM试验ROC曲线及最佳临界值
    3.7 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值与界值之间的关系
        3.7.1 实验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值与界值比较
        3.7.2 对照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值与界值之间
    3.8 肺泡灌洗液GM值对肺曲霉菌病的预后分析
        3.8.1 影响IPA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8.2 影响IPA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肺曲霉菌病的流行情况
    4.2 肺曲霉菌病的分类
    4.3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与基础疾病
    4.4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
    4.5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表现
    4.6 肺曲霉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4.7 GM试验在肺曲霉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纳入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三、方法
    四、诊断标准
    五、观察指标
    六、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侵袭组和慢性组患者的并发症
    二、侵袭组和慢性组患者临床特征和CT表现
    三、BALF GM抗原和血清烟曲霉IgG抗体水平
    四、两种诊断方法价值
讨论

(5)CT在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 病因、病理及影像特征:
    3.2 鉴别诊断

(6)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肺部CT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标本来源
    2.2 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的临床特点
    2.3 慢性乙肝合并IPFI患者的CT征象
    2.4 治疗转归
3 讨论

(7)CT影像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综合诊断结果
    2.2 X线、CT检查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效能比较
    2.3 CT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2.4 并发与未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T检查影像特征分布率比较
3 讨论

(8)伏立康唑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激素应用中的副作用预防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结局评价
    2.6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特征
    3.2 三组病例存活率比较
    3.3 三组病例肺曲霉菌感染率比较
    3.4 三组病例并发症比较
    3.5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检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9)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CT影像学体征比较
    2.3 假丝酵母菌属与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3 讨论

(10)1.隐球菌病69例临床分析 2.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毛霉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隐球菌病69例临床分析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毛霉病1例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病史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聚焦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四、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检查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侵袭性肺曲菌病和浸润型肺结核的影像鉴别[J]. 徐艺铭,刘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0)
  • [2]46例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分析[J]. 胡月,郑琳,邓在春,陈众博.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1)
  • [3]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D]. 冀霞. 山东大学, 2020(09)
  • [4]血清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J]. 高立静,安阳,姜敏捷,王君,杨玉龙,刘景娇,王立.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2)
  • [5]CT在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诊断价值[J]. 徐艺铭,刘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1)
  • [6]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J]. 唐吉仙,张春意,沈巨信,蒲桂梅. 浙江医学, 2019(17)
  • [7]CT影像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张俊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19(09)
  • [8]伏立康唑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激素应用中的副作用预防及安全性研究[D]. 余婷婷. 南昌大学, 2019(01)
  • [9]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探析[J]. 吴延春,刘垚,严志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7(04)
  • [10]1.隐球菌病69例临床分析 2.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毛霉病1例[D]. 叶健魁.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CT检查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