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原鼠害及害虫情况

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原鼠害及害虫情况

一、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地鼠虫害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朱宁[1](2020)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文中指出草地退化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为了恢复三江源生态环境,先后于2000年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5年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2014年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因此掌握保护区设立和生态保护实施前后三江源草地变化趋势以及草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三江源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5年开始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2014年开始的二期工程时间为间断点,分为2000-2005年、2005-2013年、2013-2019年和2000-2019年监测时间段,基于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三江源全域和自然保护区内外的草地变化情况。以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气候因子与草地变化的响应,以残差趋势法分离出人类活动,探讨人类活动对草地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将草地变化趋势、气候和人类活动与草地变化的相关显着性结合,对影响草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分类,评估气候和人类活动对三江源草地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52.08%的草地呈好转趋势,仅1.66%的草地呈退化趋势。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草地区域,明显好转的面积占比为15.82%,轻微好转的面积占比为36.26%。明显退化的面积占比仅为0.21%,轻微退化的面积占比为1.45%。变化不显着的面积占比为46.26%。东北部的兴海县、同德县、泽库县呈明显好转趋势。达日县、甘德县、曲麻莱县、治多县的草地退化分布相对较多。(2)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草地的好转,好转面积占比由工程实施前的8.82%大幅增加至两期保护工程实施期间的25%左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一期实施前(2000-2005年),9.60%的草地退化占比略高于8.82%的草地好转占比。生态保护工程一期(2005-2013年),草地好转面积占比大幅增加到28.37%。生态保护工程二期(2013-2019年),草地好转面积占比趋于稳定(24.57%)。生态保护工程一期和二期,草地退化面积占比持续减少。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减畜工程、鼠虫害治理、草场围栏等措施与草地好转显着相关,对助益草地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3)2000-2019年,保护区内的草地好转面积占比为57.40%,高于保护区外近10个百分点。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成初期(2000-2005年),保护区内8.62%好转面积占比要差于保护区外的9.41%,而保护区内11.23%的退化占比要高于保护区外的9.35%。生态保护一期(2005-2013),保护区内外的草地退化和好转面积占比出现反转,保护区内退化总占比为4.51%小于保护区外的9.98%,好转类型的占比之和也高出保护区外好转类型6.20%,生态保护工程二期(2013-2019),这种良好的草地变化态势得以持续。保护区内生态工程相对集中,结合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改变了“保护区内草地状况差于保护区外”的局面。(4)2000-2019年,三江源地区72.56%的草地受气候或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三江源地区54.25%的草地受气候显着性影响,47.22%的草地受人类活动显着性影响。48.13%的草地好转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共同引起,1.43%的草地退化由人类活动引起。保护区内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草地退化占比略低于保护区外0.07%,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好转占比也略高于保护区外1.04%,且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草地好转类型的保护区有5个大于由气候引起的好转3个。与非保护区相比,保护区内人类正向影响带来的效果更好,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牟仲华[2](2020)在《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实施状况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法律制度的实施使甘南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补偿不能弥补饲养成本增加和养殖头数减少带来的收入损失,再加上气候干旱、过度放牧以及鼠虫害和乱砍树滥挖药材的影响,牧区经济生态矛盾依旧突出,草原生态仍很脆弱,持续退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如何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快草原生态改善,推进草牧业发展,推动经济生态一体化,无疑是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遵循从规范解读到方案建构的范式,综合运用实证研究、质性研究的方法,并交叉运用文献计量学、法循证学的研究方法,在试图突破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进一步化解甘南牧区经济生态矛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知网等中文主流数据库草原主题论文题录的文献计量和系统评价,对草原主题的研究现状作出全景式的描述;通过三部草原法规的质性分析,对法规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传统的社会调查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定量分析调研问卷获取到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访谈资料进行全文本分析,以期为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充足的实证资料。文章探究揭示出了九个方面的问题:承包效益待商榷,草原流转需规范,合作社任重道远,退化局面未根本扭转,退牧还草待加强,草原围栏双刃剑,草蓄失衡规模大,移民生计待谋划。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甘肃省草原条例》关于草原流转条款的完善建议,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实施建议:加快草原承包,完善草原经营;严控草原流转,规范合作社经营;巩固退牧还草,加强草蓄平衡;解决移民生计,审视草原围栏。以期为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治决策的完善和法律制度的改革提供客观证据和路径参考。

周琼[3](2020)在《三江源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及区域适应性评价》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人类过度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使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降低。为了扭转草地退化的态势,我国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和二期工程”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等项目,其中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是重要任务。近年来,三江源区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发生在山坡地形,这给生态恢复技术的实施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有效、可持续的在山坡上实施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是当前三江源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开展不同山坡坡度地形,不同退化程度,不同恢复技术效果评估是后续大范围开展山坡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科学依据。论文以具有典型山坡退化草地特征的青海省玛沁县大武镇为研究区,选取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在山坡退化草地分类分级的理论支撑下,在缓陡坡地进行自然修复、半人工草地补播和人工草地改建的生态恢复技术试验,通过连续两年(2018、2019年)的野外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探究山坡退化草地恢复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三江源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不同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同时,利用土壤侵蚀模型(RUSLE)对研究区当前土壤侵蚀强度及分类分级进行研究,分析了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模式的区域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山坡退化草地恢复对植被、土壤的影响。(1)轻度退化草地(0-7°滩地;7-25°缓坡地;>25°陡坡地),实施自然修复技术后,两年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土壤全氮(0-10cm土层除外)均显着增加(P<0.05),土壤容重显着降低(P<0.05)。除土壤全钾外,坡度对其他植被和土壤指标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坡度增加,土壤容重、速效磷、pH升高;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降低(P<0.05)。同时,恢复时间和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土壤容重、全钾、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有极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2)中度退化草地(0-7°滩地;7-25°缓坡地;>25°陡坡地),实施半人工草地补播后,两年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土壤有机碳均显着增加(P<0.05),土壤容重和pH显着降低(P<0.05)。除物种丰富度和土壤全钾外,坡度对其他群落和土壤指标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坡度增加,土壤容重和pH升高;植被地上生物量、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土壤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降低且变化差异显着(P<0.05)。(3)重度退化草地(0-7°滩地;7-25°缓坡地;>25°陡坡地),实施人工草地改建技术后,两年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物种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土壤含水量均显着增加(P<0.05),土壤pH降低。除了物种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土壤全钾外,坡度对其他植被和土壤指标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坡度增加,土壤容重升高,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第二部分,不同生态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分析。(1)对0-7°的滩地和7-25°的缓坡地实施自然修复、半人工草地补播和人工草地改建的三种恢复技术后,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与恢复第一年相比)、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与未恢复相比)的变化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草地改建技术、半人工草地补播技术和自然修复技术;投入产出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修复技术、人工草地改建技术和半人工草地补播技术(滩地:1.53、1.11、0.97;缓坡地:1.05、0.97、0.75)。(2)对>25°的陡坡地实施自然修复、半人工草地补播和人工草地改建的恢复技术后,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与恢复第一年相比)、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与未恢复相比)的变化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半人工草地补播技术、人工草地改建技术和自然修复技术;投入产出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修复技术、半人工草地改建技术和人工草地补播技术(0.88、0.64、0.56)。(3)整个生态项目的实施,为周边牧民创收18.25万元(RMB),对生态恢复项目支持度的调查中,82%的周边牧民对项目表示极度认可。第三部分,生态恢复技术区域适应性评价(1)通过RUSLE的综合计算,大武镇土壤侵蚀模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91.2 t?hm-2?a-1,平均值为106.3 t?hm-2?a-1,其中中部地区土壤侵蚀量较小,北部、南部、西南部地区土壤侵蚀量较大。(2)大武镇土壤侵蚀强度分布与坡度分布变化基本一致。坡度在0-7°、海拔高度在3700-3900m的滩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比约为30%。坡度在7-25°、海拔高度在3900-4300m的缓坡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以极强烈和剧烈侵蚀为主,面积占比约为50%。该区域的土壤侵蚀量在整个大武镇区域为最高。坡度在25°以上,海拔高度在4300m以上的陡坡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以剧烈侵蚀为主,面积占比约为9%。(3)大武镇缓坡地和陡坡地区域土壤侵蚀极为严重,滩地区域土壤侵蚀较轻微。根据坡度和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确定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位置及土壤侵蚀强度,根据不同退化程度在缓陡坡地实施自然修复、半人工草地补播和人工草地改建的恢复技术,可以有效指导大武镇下一步的山坡退化草地恢复工作。总结:坡度是影响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投入和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不同坡度分级下,滩地的恢复效果最理想。在缓坡退化草地实施的生态恢复技术中,人工草地改建技术的恢复效果最理想,在陡坡退化草地实施的生态恢复技术中,半人工草地补播技术的恢复效果最理想。由坡度和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确定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位置及各自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可以更有效的指导大武镇的山坡退化草地恢复工作。

熊瑞东[4](2020)在《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高寒草地鼠害程度估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草原鼠害的持续发生,导致草畜矛盾日趋严重,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应用无人机影像对若尔盖高寒草地的鼠害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估测研究,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获取鼠害发生区域和危害范围,精确地监测和预测鼠害,为科学治鼠、精准治鼠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对草原的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鼠害区作为研究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该区域主要存在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两种鼠害的高分辨率无人机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影像,采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四种分类算法,通过对两种害鼠的鼠害信息提取的精度对比,得出两种鼠害信息的最佳提取方法。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鼠洞信息的提取,从多个角度分析分辨率对鼠洞信息提取的影响。基于实地调查样方数据,统计分析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有效洞口系数,将提取的鼠洞数量转换成相对有效鼠洞密度,然后基于GIS格网以相对有效鼠洞密度、相对有效鼠丘密度、鼠荒地面积、植被盖度和鼠丘面积等变量为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鼠害程度综合指数,建立鼠害程度模型,估测该区域的鼠害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面向对象的多种分类法,对航拍影像进行鼠害信息的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鼠害信息提取的最优方法模型,根据四种监督分类方法的精度对比分析可知:基于面向对象的最邻近分类法是高原鼠兔鼠害信息提取的精度最优方法,基于面向对象的Bayes分类法是高原鼢鼠鼠害信息提取的最佳方法。运用不同飞行高度下获取的遥感影像对鼠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可知,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大,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越低,其分类所需要的时间、分类精度和斑块数量均呈下降趋势。(2)基于GIS格网对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构建鼠害程度模型,并对危害面积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危害发生区域分布均呈现出多核集聚,带状分布趋势,航拍区鼠害以轻度危害(Ⅰ级区)和中度危害(Ⅱ级区)为主,轻度及中度危害面积为90703.8 m2,面积占比达65.5%,极度危害(Ⅳ级区)占总面积的16%,危害面积为22096.8 m2。(2)高原鼢鼠危害分布呈现出面状集聚分布趋势,分布相对集中,在样地北部的地区,主要为轻度和中度危害,轻度及中度危害面积为42484.94 m2,面积占比达69.7%,极度危害集中分布在样区的中东部区域,少部分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部,重度和中度危害以极度危害分布区域为核心,整体呈现出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分布的特征。

陈璟[5](2019)在《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文中指出久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特殊制约。近年来为响应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国家公园省建设,立足良好地生态基础和优质的畜牧业资源,积极探索草地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久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和建议。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久治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年气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暖季,一种是冷季。在冷季时,温度长期低于0℃,甚至会低于-10℃。平均的每年的日照时间约为2000 h,纵观全省日照时间来看偏短,与此同时久治县的降水量比较多,在760 mm左右,在全省降水量中排名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2015年来该县各类牲畜存栏24.51万头匹只,相对丰富的牲畜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规划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基础保障。同时,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畜牧业增产增效难度大。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久治县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发展适度生态畜牧业可能是其主要途径,主要发展策略:一是树立生态优先思想,结合州县《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实施草畜平衡,实现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二是借助现代特色畜牧业的相对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绿色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三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建立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畅通政府、企业、示范村、合作社及牧户间的合作与沟通体制机制。

潘多锋[6](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species interaction)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草食动物(herbivores)是自然界食物链的基础组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种(key stone species)和系统工程师(ecosystem engineer)的角色。草食动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草食动物共同生存在一起。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型相似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间的单向作用(unidirectional effects),忽视了多个草食动物间的双向作用(bidirectional effects),尤其是植食性昆虫(herbivorous insect)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作为全球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区域,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的草食动物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为了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多个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以该系统中的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牦牛和藏绵羊)、一种小型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高原鼠兔)和一种植食性昆虫(草原毛虫)为对象,采用原位控制实验,通过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种群密度以及植被群落的观测与分析,探讨了大型草食动物之间、大型草食动物与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大型草食动物与植食性昆虫以及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草地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两种大型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competition)。牦牛和藏绵羊共同存在时,它们都显着降低了彼此的采食口数。这是由于二者均降低了彼此喜食的食物资源量。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的食性差异较大:牦牛以优势种小嵩草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藏绵羊主要采食高山紫菀、星状风毛菊和翻白委陵菜等可食杂类草。两种草食动物采食后,群落中小嵩草和杂类草的生物量都降低。牦牛的采食口数与莎草科地上生物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藏绵羊则与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显着正相关。因此,食物资源量的减少是两种草食动物发生竞争关系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两种食物需求不同的草食动物之间也会发生竞争关系。另外,在草地放牧管理中,应考虑家畜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双向作用的检验发现,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牦牛和藏绵羊都与高原鼠兔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牦牛和藏绵羊均显着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和采食量;高原鼠兔降低牦牛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但增加藏绵羊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高原鼠兔的食性很广,其采食莎草科和杂类草的比例相对较高。大型草食动物和高原鼠兔的采食都降低了群落中莎草科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因此,大型草食动物与小型穴居草食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都是由食物资源量的降低而引起的。此外,高原鼠兔可通过改变其采食特征(采食不同功能群植物的比例)来应对大型草食动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建议,同时检验草食动物之间的双向作用才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认识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间的互惠关系(facilitation)。(3)草原毛虫与牦牛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与藏绵羊之间则是互惠关系。牦牛和藏绵羊都显着增加了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草原毛虫显着地降低了牦牛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但增加藏绵羊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草原毛虫主要采食优势种小嵩草,它与牦牛具有相同的食物需求,与藏绵羊的食性差异较大。草原毛虫的采食显着降低了小嵩草的地上生物量,但是增加藏绵羊喜食的高山紫菀、星状风毛菊和翻白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因此,草原毛虫通过改变可利用食物资源量来影响大型草食动物。观察发现,草原毛虫以两种阔叶类植物独一味和秦艽为主要的居住场所。两种大型草食动物采食后,群落中独一味和秦艽的密度显着增加。因此,两种大型草食动物对草原毛虫的正作用是因为它们间接地为草原毛虫提供更多的庇护场所(shelter)。远缘相关草食动物间(distantly related herbivores)的偏食性(diet preference)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调节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可以作为预测远缘相关草食动物相互作用关系的一个关键指标。(4)高原鼠兔与草原毛虫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7月份,在其种群高峰期,高原鼠兔显着地增加了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同样地,草原毛虫能够增加高原鼠兔的采食时间和访问次数,这种影响也是发生在草原毛虫种群密度较高的6月和7月。该结果表明,这两种草食动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密度依赖性(density-dependence)。高原鼠兔对草原毛虫的正向作用也是由于其增加了秦艽和独一味的密度,进而改善了草原毛虫的生境条件。草原毛虫的采食会使群落中莎草科和杂类草出现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两个功能群植物的N含量增加,因此,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正作用是因为其为高原鼠兔提供质量更高的可利用食物资源。作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key stone species),高原鼠兔对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高原鼠兔的爆发会加剧虫害的发生。这一事实在今后的草地保护及管理中应得到重视。基于以上主要结果,本研究获得了对高寒草甸同营养级多物种之间复杂而又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在本研究系统中,四种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样的。牦牛、藏绵羊、高原鼠兔三者之间以及牦牛与草原毛虫之间是竞争关系,而藏绵羊与草原毛虫、高原鼠兔与草原毛虫之间为互惠关系。此外,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可利用食物资源率(available food resources)和生境条件(habitat condition)的变化。本研究补充和深化了种间关系理论、间接互作关系网理论以及食物网理论,丰富了“系统工程师”的内涵。本研究证实,同一营养级的多种草食动物之间会出现互惠关系。尤其是那些亲缘关系较远、体型相差较大的草食动物之间的互惠关系更为普遍。小型草食动物,甚至是一些无脊椎的植食性昆虫会对大型有蹄类、穴居哺乳类草食动物的行为产生间接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些草食动物会通过上行效应(bottom-up effect)或下行效应(top-down effect)间接地作用于其它生物种。本研究在草地管理与利用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在草地的放牧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确定合理放牧家畜种类及组合。在草地鼠虫害防控时要重视二者之间的互惠关系,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于晋海[7](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何乃翔[8](2019)在《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号召下,如何在资源约束和生态压力下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落实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生态空间的界定和调控对于协调保护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维持空间发展的生态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县域生态空间调控作为国土空间管制体系中承上启下、整合传导的关键环节,当前尚未有一整套完整的调控方法和路径。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实现“生态环保的底线支撑”和“城乡发展的驱动引擎”良性互动的县域生态空间调控方法。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首先探讨了其与生态空间调控的耦合关系,并结合空间弹性原理和组织理论,通过生态空间调控网路和实施路径构建,对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按照“关联系统建立-生态基础分析-空间关系判别-路径体系构建”的思路展开。首先,基于对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从背景共融、目标双赢、动力机制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了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系统。其次,基于空间弹性原理,在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纳入空间异质性影响因子,进而得出夏河县生态本底及其形成机制。然后,以生态本底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判别生态节点-评价网络要素-优化生态网络”的技术路径构建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最后,基于组织理论“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三维视角,结合公共政策原理、空间弹性原理和复杂系统协同论,提出“理性-政策”、“自然-弹性”、“开放-协同”的空间调控理论导向和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夏河县“区划管控-边界导控-格局整控”的生态空间调控路径体系。

董光[9](2019)在《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草地鼠害信息提取方法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若尔盖草地鼠害频发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草地鼠害信息提取方法,以期为草原鼠害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对若尔盖草原鼠害防治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若尔盖县辖曼乡鼠害严重的两个小牧场作为实验区,首先利用大疆精灵4Pro无人机获取实验区的航拍像片,通过处理得到4幅低空遥感正射影像,包括春夏两季的鼢鼠鼠害区影像与旱獭鼠害区影像。再运用灰度阈值分割、优选色彩纹理、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BP神经网络共4种方法逐一对四幅影像的地表鼠害信息进行提取,并从空间精度与定量精度两个方面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然后对比分析总结各方法的优劣,进而得出不同季节影像中不同鼠害信息的最佳的提取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春季鼢鼠鼠害区影像中,利用优选色彩纹理、面向对象、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提取出的鼢鼠土丘制图精度与用户精度均达到90%以上,分类结果精度高;灰度阈值分割的土丘中心部分的提取效果较差,制图精度仅为73.03%。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提取结果的数量位置精度为96.30%,面积偏离度0.16,形状偏离度0.13,各项指标均为最优,是春季影像中提取鼢鼠土丘精度最高的方法。(2)在夏季鼢鼠鼠害区影像中,灰度阈值分割与面向对象方法的提取结果漏分像元较多,制图精度仅为72%左右,土丘图斑的数量位置精度仅为57.14%与50.00%。而优选色彩纹理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制图精度与用户精度均达到85%以上,土丘图斑的数量位置精度分别为86.36%与90.00%。BP神经网络方法的面积偏离度为0.30,为各方法中最小,是提取夏季影像鼢鼠土丘的相对较优的方法。(3)在春季旱獭鼠害区影像中,BP神经网络方法提取洞口像元的制图精度为50%,优选色彩纹理提取洞口的用户精度仅为37.77%,这两种方法对洞口的提取准确度仅为27.59%与23.81%。4种方法对洞口辐射区的提取准确度均不足40%,且图斑破碎程度普遍较高。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方法提取洞口与洞口辐射区的制图精度分别为83.02%与74.46%,用户精度分别为100.00%与99.79%,数量位置精度分别为52.17%与38.46%,洞口辐射区的面积偏离度与形状偏离度分别为0.13与0.29,是提取旱獭鼠害精度相对较高的方法。(4)在夏季旱獭鼠害区影像中,各方法对洞口辐射区的提取精度均为良好,其中灰度阈值分割的精度相对略低,其他三种方法的制图精度与用户精度均达90%以上,数量位置准确度也超过80%。对于旱獭洞口,各方法的提取精度差异较大,优选色彩纹理与面向对象方法的错分像元较多,用户精度分别仅为45.10%与65.81%;灰度阈值分割与优选色彩纹理的数量位置精度较低,准确度分别仅为59.46%与18.52%;BP神经网络提取的洞口准确度74.19%,制图精度与用户精度分别为82.37%与99.95%,面积与形状偏离度分别为0.24与0.23,是提取夏季影像中旱獭鼠害信息精度最优的方法。

艾力[10](2018)在《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草原面积广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部分草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草原的沙化给牧民的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草原沙化的治理刻不容缓。草原沙化治理并不只是技术层面草种的改良和畜牧业的升级,更是关系到牧民的生计、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黄河玛曲段沿岸草原以及牧民草场沙化现象日益严峻。本文依据草原沙化的成因的划分比较原则,对各种草原沙化治理模式进行整体上的分类,然后结合调研数据,运用不同的数量模型对不同的沙化治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说明不同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改善草原沙化治理效率提供一定借鉴。通过本文的分析,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草原沙化治理虽然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性,但是需要客观的看待政府在治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政府是解决草原沙化问题的主导力量,具有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但是牧民作为草场的承包经营者,对于草原沙化治理自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发挥牧民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的积极性可以提高草原沙化治理效率。第二,通过基于自然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可知,政府和牧户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具有更高的治理效率,其根本原因在于草畜承包到户以后,草场是牧户个人承包经营,产权结构发生变化。第三,通过基于人为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可知,造成草场沙化的人为因素多样。通过对超载放牧问题的分析可知,现有的治理模式在不同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相互之间不可替代,超载放牧问题的解决应当两种治理模式相结合。结合调研数据对草场利用方式的分析可知,联户的草场沙化程度要小于单户。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在今后的草原沙化治理中应当积极发挥牧民的积极性,构建政府和牧民共参与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在推行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时应当加强监督,注重牧户的差异性,支持牧户联户经营,以提高草原沙化治理效率。

二、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地鼠虫害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地鼠虫害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及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三江源草地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验证
    3.3 三江源草地时空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源草地变化驱动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气候对草地的影响分析
    4.3 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分析
    4.4 草地变化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响应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集

(2)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实施状况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四、研究综述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草原生态保护法律的实证分析:一种文献学的方法
    一、研究设计
        (一)法规选取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一)开放式编码
        (二)主轴式编码
        (三)选择式编码
    三、结果分析
        (一)总则权属
        (二)规划建设
        (三)承包经营
        (四)保护利用
        (五)法律责任
第二章 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实施状况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二、甘南牧区草原生态现状
        (一)退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二)制度项目实施概览
    三、法律制度实施状况
        (一)退牧还草制度
        (二)围栏建设项目
        (三)草蓄平衡制度
        (四)生态移民项目
        (五)承包经营制度
        (六)承包经营流转
        (七)畜牧业合作社
第三章 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实施状况调查结论与法律对策
    一、基本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退牧还草待加强
        (二)草蓄失衡规模大
        (三)移民生计待谋划
        (四)草原围栏双刃剑
        (五)承包经营待商榷
        (六)草原流转需规范
        (七)合作社任重道远
    三、法律对策
        (一)加快草原承包,完善草原经营
        (二)严控草原流转,规范合作社经营
        (三)巩固退牧还草,加强草蓄平衡
        (四)解决移民生计,审视草原围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三江源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及区域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山地生态学中地形因子研究
        1.2.2 草地主要恢复措施
        1.2.3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
        1.2.4 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效益评价
        1.2.5 土壤侵蚀模型在区域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总体设计思路
        2.2.2 样地选择与设置
        2.2.3 研究内容与特点
第三章 山坡退化草地恢复对植被、土壤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山坡地形调查取样方法
        3.2.2 样品测定方法
        3.2.3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恢复时间和坡度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3.2 恢复时间和坡度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3.3 山坡退化草地治理对植被、土壤的影响
第四章 生态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4.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1.1 生态效益
        4.1.2 经济效益
        4.1.3 社会效益
    4.2 结果分析
        4.2.1 山坡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价
        4.2.2 山坡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4.2.3 山坡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社会效益评价
第五章 生态恢复技术区域适应性评价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
    5.3 RUSLE方程各因子提取
        5.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
        5.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
        5.3.3 坡长坡度因子LS值
        5.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C值
        5.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
    5.4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
        5.4.1 大武镇土壤侵蚀模数
        5.4.2 大武镇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5.5 基于土壤侵蚀估算的区域适应性评价
第六章 讨论
    6.1 坡度在草地退化与恢复中对植被、土壤的影响
    6.2 退化草地恢复年限对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生态恢复工程效益分析
    6.4 生态恢复技术区域适应性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4)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高寒草地鼠害程度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3 人文环境概况
    2.4 区域鼠害概况
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1 无人机航拍数据获取
    3.2 地面数据获取
    3.3 航拍影像数据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对象的鼠害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
    4.1 影像分割
    4.2 分类特征的建立及选择
    4.3 鼠害地表信息提取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鼠害程度指标的构建及估算
    5.1 样区鼠害情况调查
    5.2 危害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数据的处理
    5.4 熵值法确定权重
    5.5 本章总结
6 鼠害程度估算模型的构建及分级
    6.1 高原鼠兔的危害程度估算模型的构建
    6.2 高原鼢鼠的危害程度估算模型的构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和创新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生态畜牧业的涵义
        1.2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及生产模式
        1.3 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3.1 生态型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
        1.3.2 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1.3.3 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的发展现状
        1.4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调查研究
    第二章 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调查范围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查阅法
        2.4.2 实地调研法
        2.4.3 分析归纳法
    第三章 久治县基本概况与经济产业发展
        3.1 地理地貌
        3.1.1 地理
        3.1.2 地貌
        3.2 自然资源
        3.2.1 土地土壤
        3.2.2 气候资源
        3.2.3 水资源
        3.2.4 植物资源
        3.2.5 野生动物资源
        3.3 经济发展
        3.4 特色优势产业
        3.4.1 生态畜牧业
        3.4.2 有机畜牧业
        3.4.3 特色种植业
        3.4.4 循环产业
        3.4.5 中藏药材产业
    第四章 久治县畜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4.1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4.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生产现状
        4.2.1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情况
        4.2.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品牌企业发展情况
        4.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4.3.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4.3.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劣势
    第五章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5.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5.1.1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
        5.1.2 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落后,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5.1.3 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5.1.4 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
        5.1.5 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5.1.6 草原生态退化日趋突出
        5.1.7 经营方式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5.1.8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5.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机遇
        5.2.1 政策机遇
        5.2.2 资源基础
        5.2.3 社会基础
        5.2.4 科技基础
        5.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5.3.1 减少牲畜总量上做文章
        5.3.2 提高牲畜品质上做文章
        5.3.3 在加速产业化经营步伐上做文章
        5.3.4 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
        5.3.5 在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上做文章
        5.4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策略
        5.4.1 以草场流转为基础,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建强做实牧民合作社
        5.4.2 以合作社为主体,细化生产分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5.4.3 合理配置资金、草地资源,推进草畜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生物物种之间的直接作用
        1.2.2 生物物种之间的间接作用
        1.2.3 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2.4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实验设计
    2.1 青藏高原概述
        2.1.1 区域范围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及土壤特征
        2.1.4 动物类群
    2.2 研究设计
        2.2.1 实验样地概述
        2.2.2 本研究的草食动物
        2.2.3 大型草食动物的放牧处理
        2.2.4 高原鼠兔的移除控制实验
        2.2.5 草原毛虫的移除控制实验
        2.2.6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影响的实验
第三章 大型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食行为的观测
        3.2.2 植被群落观测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牦牛、绵羊的食性选择
        3.3.2 牦牛、藏绵羊的采食口数
        3.3.3 植被群落的变化
        3.3.4 牦牛、藏绵羊的采食行为与植被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牦牛、藏绵羊间的食性差异
        3.4.2 牦牛、藏绵羊间的竞争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型草食动物与高原鼠兔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4.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
        4.2.2 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
        4.2.3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
        4.2.4 植被群落的观测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
        4.3.2 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4.3.3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时间和采食口数
        4.3.4 高原鼠兔对植被群落的影响
        4.3.5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与植被群落的关系
        4.3.6 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与植被的关系
        4.3.7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与植被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大型草食动物对高原鼠兔的影响
        4.4.2 高原鼠兔对大型草食动物的作用
        4.4.3 高原鼠兔的食性对大型草食动物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型草食动物与小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关系
    5.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草原毛虫的食性特征
        5.2.2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
        5.2.3 草原毛虫的生境调查
        5.2.4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特征
        5.2.5 草原毛虫对小嵩草及杂类草的影响
        5.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草原毛虫的食性选择
        5.3.2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的变化
        5.3.3 大型草食动物对草原毛虫的食物及生境的影响
        5.3.4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
        5.3.5 草原毛虫对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5.3.6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大型草食动物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
        5.4.2 植食性昆虫对大型草食动物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啮齿类草食动物与小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关系
    6.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
        6.2.2 高原鼠兔对植被的影响
        6.2.3 高原鼠兔的采食行为
        6.2.4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的变化
        6.3.2 草原毛虫的食物资源及生境的变化
        6.3.3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
        6.3.4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6.3.5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6.4 讨论
        6.4.1 高原鼠兔对草原毛虫的正向作用
        6.4.2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正向作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出发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田野工作概况
        (三) 文本结构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附录2 问卷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倡导绿色发展、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时代号召
        1.1.2 规划发展转型背景:新型城镇化下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同的革新驱动
        1.1.3 实证案例现实背景:夏河县“生态立县”与精明发展的转型诉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绿色基础设施
        1.4.2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IA)
        1.4.3 生态空间调控
    1.5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1.5.1 复杂系统理论
        1.5.2 景观连接度理论
        1.5.3 生态空间理论
        1.5.4 组织理论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绿色基础设施及其实践研究
        1.6.2 生态空间调控研究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2 GIA和生态空间调控的关联分析
    2.1 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的关系解读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释义
        2.1.2 生态空间的内涵释义
        2.1.3 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的同构性分析
    2.2 GIA应用于生态空间调控的适用性分析
        2.2.1 背景共融:“传统规划”和“反规划”两种思路的博弈
        2.2.2 导向双赢:“制约支撑”和“动力引导”两种系统的平衡
        2.2.3 动力机制:“效益-内涵-结构-体系”协同的驱动引擎
        2.2.4 技术支撑:“全域统筹”和“空间基础”的多元技术平台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基础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2 调控尺度和对象
        3.1.3 调控原则和目标
    3.2 模型构建思路
        3.2.1 模型适用性分析
        3.2.2 模型构建框架
    3.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技术平台搭建
        3.3.1 生态基础分析:生态空间环境本底评价
        3.3.2 空间关系判别: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3.3.3 路径体系构建: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构建
    4.1 网络构建理论基础
        4.1.1 生态调控网络构建的空间内涵
        4.1.2 空间弹性网络构建的理论框架
    4.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生态环境本底分析
        4.2.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4.2.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4.3 基于网络优先级的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4.3.1 识别生态源地
        4.3.2 提取生态廊道
        4.3.3 判别生态节点
        4.3.4 评价网络要素
        4.3.5 优化生态网络
    4.4 本章小结
5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路径构建
    5.1 调控路径需求分析
        5.1.1 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需求
        5.1.2 空间发展行为的管制需求
        5.1.3 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需求
    5.2 调控路径理论基础
        5.2.1 生态空间“组织-调控”理论框架
        5.2.2 “理性-政策”视角下的生态空间功能完善
        5.2.3 “自然-弹性”视角下的生态空间边界控制
        5.2.4 “开放-协同”视角下的生境系统关系协调
    5.3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路径
        5.3.1 区划管控:组织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空间政策导引
        5.3.2 边界导控:划定空间管制边界,建立潜力约束机制
        5.3.3 格局整控:协同生境空间网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3.4 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实施保障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及建议
    6.2 论文特点及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草地鼠害信息提取方法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鼠害监测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研究方法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
    2.3 人文环境
    2.4 区域鼠害概况
3 无人机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3.1 无人机飞行
        3.1.1 无人机参数
        3.1.2 无人机遥感系统
        3.1.3 航摄设计
        3.1.4 飞行实施
    3.2 航摄数据处理
        3.2.1 数据处理平台
        3.2.2 正射影像生产
4 地表鼠害信息提取方法
    4.1 基于灰度的图像分割
    4.2 优选色彩纹理特征
        4.2.1 地表鼠害特征计算与统计
        4.2.2 地表鼠害特征选择与信息提取
    4.3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
        4.3.1 发现对象
        4.3.2 规则构建与信息提取
    4.4 BP神经网络
    4.5 精度评价
        4.5.1 空间精度评价
        4.5.2 定量精度评价
5 鼢鼠土丘的地表信息提取
    5.1 春季影像中鼢鼠土丘的地表信息提取
        5.1.1 灰度阈值分割
        5.1.2 优选色彩纹理特征
        5.1.3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
        5.1.4 BP神经网络
        5.1.5 精度对比
    5.2 夏季影像中鼢鼠土丘的地表信息提取
        5.2.1 灰度阈值分割
        5.2.2 优选色彩纹理
        5.2.3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
        5.2.4 BP神经网络
        5.2.5 精度对比
6 旱獭洞的地表信息提取
    6.1 春季影像中旱獭洞的地表信息提取
        6.1.1 灰度阈值分割
        6.1.2 优选色彩纹理特征
        6.1.3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
        6.1.4 BP神经网络
        6.1.5 精度对比
    6.2 夏季影像中旱獭洞的地表信息提取
        6.2.1 灰度阈值分割
        6.2.2 优选色彩纹理特征
        6.2.3 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
        6.2.4 BP神经网络
        6.2.5 精度对比
7 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特色
    7.2 结论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10)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及难点
    1.6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2.1 文献综述
        2.1.1 草原沙化的现状
        2.1.2 基于自然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
        2.1.3 基于人为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
        2.1.4 文献综述小结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资源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环境生态学理论
    2.3 概念界定
第三章 草原沙化治理的制度分析
    3.1 自然属性
    3.2 社区属性
    3.3 规则体系
        3.3.1 成员规则
        3.3.2 职位规则
        3.3.3 信息规则
        3.3.4 效益规则
    3.4 决策域分析
    3.5 产出分析
第四章 基于自然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4.1 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比较
    4.2 比较结果
第五章 基于人为因素的草原沙化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5.1 过牧现象分析
        5.1.1 基于博弈论的治理模式比较
        5.1.2 比较结果
    5.2 草场利用方式分析
        5.2.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治理模式比较
        5.2.2 比较结果
第六章 草原沙化治理的综合比较
    6.1 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的比较对象
    6.2 指标体系的建立
    6.3 治理模式比较
        6.3.1 经济效益的比较
        6.3.2 社会效益的比较
        6.3.3 生态效益的比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地鼠虫害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前后草地退化与好转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D]. 朱宁.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实施状况调查与研究[D]. 牟仲华.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三江源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应用效果及区域适应性评价[D]. 周琼.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高寒草地鼠害程度估测研究[D]. 熊瑞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D]. 陈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D]. 潘多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8]基于GIA的夏河县生态空间调控网络和实施路径构建研究[D]. 何乃翔.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低空遥感的若尔盖草地鼠害信息提取方法及对比研究[D]. 董光.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草原沙化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D]. 艾力. 兰州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背景资料:“九五”期间我国草原鼠害及害虫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