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18)在《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所以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学农药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故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使用植物杀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和使用植物杀虫最早的国家。利用植物资源防治害虫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途径。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就有用莽草、嘉草等植物防治害虫的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在前人的撰写的书籍中存在着诸多有关杀虫植物的记载,现在只是发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植物源杀虫剂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急需突破。为了发现具有较高的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本论文通过对先秦至清末现存的且所能查阅到的本草类、中医药、杂记类、农业类等书籍中记载的具有驱杀害虫功效的植物,在领域内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经考证后得出118科385种植物的驱杀害虫的活性,并记录了这些植物在当时的活性部位及应用方法,而后重点研究考察了这些植物在现代被应用于针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情况,其中包含了其活性部位、加工工艺、应用办法、复配方式。最后总结出一些现代民间仍在使用却未被或者很少被研究的的杀虫植物,筛选出的具有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可供领域内研究分析。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按其特点,将植物源杀虫剂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先秦时代)。人类在此段时期经历了由石器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向铁器牛耕的传统农业转变,开始运用天然植物驱逐和消灭害虫,但都是作用于人体及卫生害虫的,并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记载。(2)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萌芽期(秦汉至魏晋)。此段时期出现了本草类、药学类以及农业类书籍,并且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驱逐和消灭害虫的植物和应用方法。(3)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隋唐宋元)。自唐开始,因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植物源杀虫药物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和用途。此时期关于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的记载迅速增多,这些植物不仅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更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卫生害虫防治中,其中不少杀虫植物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至今。(4)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与转型期(明清)。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不论在种类及应用方法上都达到了巅峰时期。随着清朝末年化学类杀虫剂的传入,“新农药”、“新农具”、“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使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变革。化学类杀虫剂的使用逐渐超越植物源杀虫药物,开启了它的繁盛时代。(5)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期(民国至近代)。此时期我国走向了新农业的道路,化学类杀虫剂开始代替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并且被广泛使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中记录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并按其发展规律进行断代分期,并总结出我国植物源杀虫剂每个时期的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旨在对日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盛安琪,石楠,傅惠英,石森林[2](2017)在《实时细胞分析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比较不同部位雷公藤生物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结合HPLC法,比较不同部位、不同产地雷公藤的生物活性。方法建立x CELLigence实时细胞分析系统实时动态检测细胞活性的方法:接种密度为2×105/m L,给药时间为24 h左右,检测雷公藤对RBL-2H3细胞的活性;通过HPLC法建立不同部位雷公藤的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共有峰。结果浙江产雷公藤同一部位活性相似;根皮和叶具有类似生物学活性,根和茎具有类似的活性,根皮、嫩芽对RBL-2H3细胞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根、茎部位,尤以根皮部活性最强;指纹图谱显示不同部位成分相似但量差异较大;氯仿提取液对RBL-2H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水提液。结论在细胞生物学层面上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有研究与药用价值,可对其深入开发和利用。
何蒙荟媛[3](2016)在《苗药雷公藤资源调查及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公藤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性凉、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湿、解毒杀虫、通络止痛的功效。现阶段很多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上疗效显着,甚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类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这种药效其他很多中成药和化药都难以达到。同时,近期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有望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只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植物药。本文对民族地区雷公藤的分布种植及认知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贵州雷公藤的分布进行了调研。资源调查显示,贵州雷公藤主要分布于雷公山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阴凉林地、梵净山海拔950m左右低山常绿阔叶林地区、月亮山区高海拔地带。贵州境内的雷公藤种植使用情况记录比较少,种植基地建设也不够成熟,同时贵州境内当地的世居居民对雷公藤的认识不足,可能是碍于它的毒性,大部分居民都敬而远之。但从部分民间苗医处考证发现,祖上相传的苗药秘方中,很早就将其用于风湿骨病及清热解毒的药方之中。实验研究中,本文设计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取雷公藤红素的新提取工艺,筛选适宜型号的大孔树脂,试验采用静态吸附的的纯化方式进行筛选,从筛选的结果可知,在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考察中,HPD100型树脂的吸附量较高,而且解吸吸附率也要高于其他4种。该实验路线可以生产出高品质雷公藤活性成分提取物产品,与其他的提取工艺相比,工艺简单,材料低廉,又可循环利用,减少了物料损失,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同时克服了工业化生产高含量高品质的技术难点。该方法目前并无文献报道,为将来雷公藤红素提取纯化工艺,顺利的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新建文本
陈晓娜,张畅斌[4](2014)在《我国雷公藤专利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自身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生育、抗HIV及潜在的治疗Alzheimer′s疾病的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等功效。文章从情报学角度,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雷公藤国内专利的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雷公藤资源的深度开发方向与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基础和依据。
张少燕,范永升,沈炜,石森林[5](2013)在《雷公藤不同部位中6个单体成分的含量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雷公藤根木质部、根皮部、茎及全叶4个部位6个主要单体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65 min为225 nm,65 min时切换为210 nm;柱温35℃;流速0.75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根皮部六种成分含量均最高,其中雷公藤甲素为0.0410 mg/g;根木质部生物碱、三萜类成分含量较高,而二萜类成分相对较低,雷公藤甲素为0.0153 mg/g;全叶二萜类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含量较高,分别为0.0397 mg/g、0.0026 mg/g,仅次于皮部;地上茎部分各成分含量都较低,但雷公藤内酯甲含量较高,仅次于皮部,为0.3298 mg/g。结论:雷公藤全株都有研究与药用价值,可对其进行全面的开发利用。
周一万[6](2011)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组分多元化,有害生物较难产生抗药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是新型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农药”。对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也已经成为当今新农药创制的一个热点。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农用活性的植物资源筛选、活性化合物分离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开发出了一系列植物源杀虫剂制剂产品并将其产业化。但是由于我国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没能有效的解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生产和应用。本论文通过对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以植物精油为原药的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图谱分析精密度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061%,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RSD小于2.29%,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小于0.07%,相对峰面积RSD小于3.0%,试验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24h内分析稳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以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为原药的0.15%鬼臼毒素微乳剂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精密度试验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15%,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AS的RSD小于1.00%,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TR的RSD小于0.20%,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AS的小于3.0%,试验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溶液在24h内检测稳定。分别于热贮前和热贮后测定原药组成相同而助剂配方不同制剂的生物活性和指纹图谱,试验结果发现,尽管热贮前后制剂中含量较高的某一主效成分分解率合格,但助剂配方不同,热贮前后指纹图谱变化仍有所不同,制剂中某些组分热贮前后相对峰面积变化率过大,则制剂生物活性可能会显着降低。2.植物源农药增效剂研究以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为增效对象,筛选出了对多种植物源杀虫剂具有较好增效作用的增效剂组合(Silwet408:PBO=4: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增效剂对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的增效比分别为5.1639、4.3645、2.4260和3.087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制剂中添加5%的该增效剂可提高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川楝素和鬼臼毒素的田间防治效果10%左右,有较为显着的增效作用。3.植物源农药稳定剂研究筛选出了对除虫菊素、鱼藤酮和川楝素均有较好稳定作用的稳定剂TBHQ。将一定浓度的TBHQ加入到含有除虫菊素、鱼藤酮或川楝素的溶液当中,能分别延长这三种物质的光降解周期3.8倍、2.8倍和3.2倍。TBHQ对除虫菊素光分解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处理浓度越大,对除虫菊素光分解的抑制作用越强。在川楝素乳油中添加2%TBHQ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川楝素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其降解半衰期延长0.44天。4.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研究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冬青油HP-β-CD包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冬青油HP-β-CD包合物的较佳工艺条件:HP-β-CD和冬青油质量比10:1,包合时间为2 h,包合温度45℃。通过配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的配方:40%冬青油HP-β-CD包合物+10%表面活性剂(农乳600:BY-125=1:1)+5%硫酸铵+水补足100%。按该配方配制的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各项指标合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冬青油HP-β-CD包合物水剂对菊小长管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要略低于乳油制剂,而其持效期优于乳油制剂。施药后第5天其防效达到最大为98.34%,施药后7 d药效仍能维持在90%以上。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明确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P-β-CD与川楝素的质量比为3:1,包合温度为60℃,包合反应时间为12小时。通过配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川楝素HP-β-CD包合物可溶性粉剂的配方组成:40%川楝素HP-β-CD包合物+3%润湿分散剂(NNO:DW200=5:2)+57%白炭黑。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川楝素HP-β-CD包合物可溶性粉剂对菜青虫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但速效性不强,制剂的持效期显着增加,制剂稀释1000倍常量喷雾药后7d的防效才达到最高97.58%,药后11d防效仍能维持在95%以上,这说明川楝素被环糊精包合后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5.植物精油微胶囊剂研究以冬青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位聚合法制备植物精油微胶囊剂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其较佳工艺条件为:芯材:壁材=1:1,成囊促进剂剂为SMA:Tween80=1:1的混合物,用量为3.0%,乳化转速为800r/min、调酸转速400r/min,乳化和调酸温度为30℃,调酸时间90150分钟,调酸pH在2.0左右,固化温度65℃,固化时间90min,固化结束后将pH调至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冬青油微胶囊平均粒径在7.5μm左右,微胶囊载药量40%左右,冬青油包封率在95%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对菊小长管蚜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施药后1天校正防效均在到90%以上,施药后第11天其防效仍然能够维持在90%以上。6.植物源农药环保乳油研究筛选出了适合于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环保乳油加工溶剂的植物精油组合(松节油:冬青油=6:4),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所筛选出的植物精油为基础溶剂加工植物源杀虫剂乳油,可以显着提高其杀虫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本研究所筛选出的植物精油为溶剂配制的除虫菊素环保乳油、鱼藤酮环保乳油、烟碱环保乳油、川楝素环保乳油和鬼臼毒素环保乳油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均显着优于相应的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的相同含量的常规乳油;以植物精油为溶剂的2%鱼藤酮环保乳油稀释800倍药后7天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达到93.41%,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都显着优于以二甲苯为溶剂的2%鱼藤酮乳油。7.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研究通过溶剂、乳化剂、助表面活性剂、水质等的筛选和透明温度范围调节等试验,成功配制出了砂地柏乙醇提取物浸膏含量为10%的鬼臼毒素微乳剂。制剂质量检测和室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性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微乳剂要求,所得微乳剂对小菜蛾的LC50为442.79mg/L;稀释200倍药后7d对菜青虫的防效达70.79%。本论文通过对植物源农药质量控制方法、增效剂、稳定剂以及不同活性物质的适宜剂型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明确了以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室内生物测定等技术手段对植物源农药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合理的使用增效剂和稳定剂来提高植物源农药制剂的持效期和防治效果,根据原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载体和环保安全的溶剂(如植物精油)将其加工成适宜剂型是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的关键。
林光美[7](2011)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文中指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其味辛苦,药性温凉,入肝、脾二经、通十二经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等功效。传统研究表明,临床中雷公藤主要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对这几类疾病的治疗除雷公藤之外还没有其他中药、西药可代替。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可作为抗器官排斥药物,效果很好。为此,系统开展雷公藤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种质资源库。本项目从药用植物雷公藤资源的源头着手,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收集了雷公藤主要分布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云南7个省份、30个县(市)、227个种源植株,建设全国最有代表性的雷公藤种质基因库。2.对不同地理种源的雷公藤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Vpd)、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均表现为东南地区的高于西南地区的,但胞间C02浓度西南地区的比东南地区的较高。生理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着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也呈极显着相关。3.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按Bradford方法、Giannoplitis的NBT光化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综合分析雷公藤种源的活性氧代谢指标,结果表明POD活性的差异最大,MDA含量的差异最小。西南地区种源之间在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MDA含量三个指标上差别明显大于东南地区。SOD活性最高的桐梓、融水、宜州、祥云均是西南地区;活性最低的陆良、金州也为西南地区。桐梓种源的几项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极端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为80.151U/g鲜重/min、MDA含量为30.766μmol/g鲜重,均为最高,但其POD活性却处于较低水平。而来自福建泰宁、连城、德化三地的雷公藤四项指标均处于平均水平,参试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大。4.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153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较稳定的8对引物,对不同雷公藤材料DNA进行扩增,共产生8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1条,表现出了良好的多态性。分析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种质资源分类,大部分雷公藤样品因地理来源相同、遗传背景相似而聚在同一类群中,在相异系数为0.68处,将36份样品大致分成了五类。未出现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样品,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为泰宁大布和泰宁新桥的两个样品,相异系数为0.111;亲缘关系最远的为贵州桐梓和湖南湘乡的样品,相异系数为0.9714。5.建立雷公藤甲素的HPLC测定体系,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G1315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72:28(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20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3.00%,RSD=4.37%。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6.34ng-31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武夷山的材料甲素最高,为6.337μg/g,云南大理的含量最低为0.119μg/g。平均含量为1.900μg/g,江西厢东,福建武夷山、连城、尤溪、泰宁长兴、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湖南湘乡,广西河池,浙江松阳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甲素含量也不同,甲素在根芯的含量高于在根皮、茎的分布,含量比例,根芯:根皮;茎约为6:3:1。6.建立了雷公藤内酯甲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9:81(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0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6.01%,RSD=4.49%,雷公藤内酯甲进样量在10.74ng-53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大田的材料含内酯甲最高,为17.335μg/g,福建泰宁超级苗的含量最低0.471μg/g,平均含量为3.157μg/g,其中来自广西融水,贵州雷公、桐梓、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永安、大田、泰宁江坑、泰宁支农坑,浙江松阳、衢州的10个材料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内酯甲含量也不同,绝大多数样品内酯甲主要分布在根皮中,占65.7%。不同经纬度,海拔高度对内酯甲含量存在一定影响。7.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3:87(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42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5.12%,RSD=4.71%,雷公藤红素进样量在65.1ng-217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连城的材料含量最高为1.89mg/g,湖南隆回的含量最低为0.28mg/g。平均含量为0.83mg/g,其中来自江西铅山,广西金州,贵州雷公、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武夷山、连城、永安、明溪、清流、尤溪、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苗、浙江松阳的13个材料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红素含量也不同,而且差异明显,约94.2%的红素分布在根皮中,根皮与根芯红素含量比约为20:1。8.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部位的不同成分分布的高低关系,茎中甲素与内酯甲的含量大小相关系数达0.514,根皮中甲素与内酯甲的相关系数为0.409,甲素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47,内酯甲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55。其他部位的不同成分的含量大小之间不呈现相关性。9.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净现值(NPV)法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比较分析法分析了雷公藤田间栽培、山地纯林栽培、山地套种栽培三种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得出NPV田间栽培、NPV山地纯林栽培、NPV山地套种栽培均为正数、边际成本均小于边际收入,即三种种植模式均可行,以雷公藤田间栽培模式为最优,山地纯林栽培及山地套种栽培模式次之。
陈丽雅[8](2010)在《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收集在全国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主产区种质资源,开展药材质量评价,种源造林试验的基础上,对武义、景宁、新昌、义乌等四个表现较好的种源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种源雷公藤形态差异显着,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极显着差异,雷公藤种源效应显着、地理种源分化明显;一些主要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植株生长旺盛,枝条生物量大,则根系生物量也大。在丽水和景宁2个试验点雷公藤全根鲜重平均值义乌种源最高,为2091.0g,新昌种源略次之为2050.5g,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雷公藤种源生长影响不显着。2、不同种源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全根中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42.58μg·g-1,与最低值4.53μg·g-1相差约9.4倍,木质部中质量分数最高值9.21μg·g-1与最低值3.03μg·g-1相差约3倍,韧皮部中最高值41.93μg·g-1与最低值7.91μg·g-1相差5倍多。新昌和义乌种源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都较高,且义乌种源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稳定性好。雷公藤红素主要存在韧皮部中,木质部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较低,不同种源雷公藤在丽水种植木质部中雷公藤红素差异不显着,在景宁种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雷公藤红素积累存在显着影响。3、建立了充分反映雷公藤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特征的HPLC指纹图谱,不同种源雷公藤韧皮部中色谱峰大小差异较大,20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差异RSD变化范围韧皮部为12.38%~126.09%,变异系数大于100%的峰有3个;药材木质部中主要色谱峰变异系数也达到23.67%~130.11%。说明不同种源雷公藤药材质量差异极大,利用HPLC指纹图谱对雷公藤优良种源选育并实施多指标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4、综合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及药材产量等因素,新昌和义乌种源雷公藤产量高,质量稳定,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栽培应优先选用新昌或者义乌种源雷公藤。
李修伟[9](2010)在《摇蚊GSTs特性分析及雷公藤杀虫活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肥和合成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污染,影响非靶标生物,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了威胁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农药残留污染物通过改变非靶标生物的酶、蛋白质的代谢途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非常必要的。摇蚊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水生昆虫,其幼虫几乎遍及所有的淡水生境,是水生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在过去几十年内,环境工作者普遍将其作为水体生物监测的指示生物。目前国内外对摇蚊幼虫生态毒理学及利用摇蚊监测水体污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物胁迫下摇蚊的毒理和分子反应,本研究通过对摇蚊毒理学上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化解毒酶和生理上重要的血红蛋白的E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获得摇蚊GSTs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命名。通过测定明确了这些GSTs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期特异性表达分布情况,并测试了环境中以甲草胺(alachlor)为代表药剂的农药残留污染物胁迫下摇蚊幼虫GSTs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评估了相关基因作为生化标记物检测环境污染的可能。此外,还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摇蚊爆发带来的公害,本研究还测定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的杀灭活性以及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GSTs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利用天然产物雷公藤总生物碱作为植物源摇蚊控制剂的可能,并对其提取工艺和制剂加工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借助Blast2go和NCBI blastx等工具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根据EST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毒理学重要的生化解毒酶和生理上重要的血红蛋白基因进行分析。这些基因片段包括:29个摇蚊细胞色素P450基因、11个GSTs基因、14个酯酶基因、7个乙醇脱氢酶基因、3个金属硫蛋白基因和89个血红蛋白基因。此项研究为以后进行摇蚊相关的基因等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基础。2.获得了11个GSTs cDNA的全长序列,并将这些GSTs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及命名,结果显示这11个摇蚊GSTs中有2个归类于delta家族,4个归类于sigma家族,1个归类于omega家族,根据命名法则命名这些GSTs并登录在GenBank,各接入码及GSTs名字分别为FJ851365 (CtGSTd1),FJ851366 (CtGSTd2), FJ851367 (CtGSTs1) , FJ851368(CtGSTs2) , FJ851369 (CtGSTs3) , FJ851370 (CtGSTs4) ,FJ851371(CtGSTu1),FJ851372 (CtGSTu2),FJ851373 (CtGSTu3),FJ851374(CtGSTu4)和FJ851375 (CtGSTo1)。此外还对这些GSTs的酶促结合位点和维持酶活性构象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了分析。3.摇蚊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唾液腺,血淋巴,中肠,马氏管,表皮,脂肪体)和不同发育期(卵,一龄,二龄,三龄,四龄幼虫,蛹,成虫)表达分布存在在差异,其在不同组织的分布和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其所行使的不同功能有关。4.甲草胺能显着抑制摇蚊4龄幼虫GSTs活性且抑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RT-PCR测定结果显示在11个摇蚊GSTs基因中,分属delta家族和sigma家族的CtGSTd1,CtGSTs2和CtGSTs3被诱导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实时定量PCR测定显示与对照相比10,100,1000μg/L浓度甲草胺处理摇蚊72h后,摇蚊CtGSTd1上调表达1.38,1.56和2.06倍,而CtGSTs2上调表达1.36,2.10和2.83倍,CtGSTs3上调表达1.28,2.11和4.30倍。这些结果显示GSTs基因可以用作生化标记物检测环境污染。5.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其摇蚊4龄幼虫24h,48h和72h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3.08,19.09和16.76μg/L。亚致死剂量(5,10,15μg/L)的雷公藤总生物碱处理摇蚊4龄幼虫72h后能显着抑制GSTs活性,以CDNB为底物测定,与同期对照相比,酶比活力分别降低了2.37,2.82和3.77倍。以DCNB为底物测定,与同期对照相比,酶比活力分别降低了2.34,2.79和3.73倍。RT-PCR测定结果显示CtGSTu3和CtGSTu4被诱导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显示雷公藤总生物碱具有较高的摇蚊杀灭活性,具有开发为摇蚊控制剂的可能。6.采用实验室小试和工厂中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雷公藤根皮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最终获得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50-60℃,浸提5次的罐组式逆流提取工艺。初次提取时间8h,其余提取时间为4h。该优化工艺条件不仅可减少成本,降低能耗,且能提高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7.研制出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的制剂配方,系统测试显示该制剂各项理化指标均合格。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在田间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倪慧艳[10](2008)在《南蛇藤和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南蛇藤化学成分研究南蛇藤Celastrus orbieulatus Thunb.为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其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有祛风湿、活血脉之功效,可用于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小儿惊风和痢疾。南蛇藤为常用中药材,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南蛇藤素类活性成分,我们对南蛇藤根皮的氯仿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共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是南蛇藤素(NST-1)、扁蒴藤素(NST-2)、β-谷甾醇(NST-3)、木栓酮(NST-4)、29-咖啡酰氧基木栓酮(NST-5),其中29-咖啡酰氧基木栓酮(NST-5)为新化合物。第二部分: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一属一种,主产于我国,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作物。文冠果的心材、茎枝、果实均可入药,其茎干或枝条的干燥木质部称为文冠木,为蒙古族习用药材,蒙药名为西拉·森登,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内热、皮肤湿疹、巴木病(坏血病)、布鲁氏病等。文冠果种仁民间多用作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着。文冠木为常用蒙药,虽然其药理活性缺乏系统的研究,但文冠木正丁醇部位的抗炎活性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为进一步阐明其抗炎活性成分,本文对文冠木正丁醇部位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双氢杨梅树皮素(WGM-1)、杨梅树皮素(WGM-2)、槲皮素(WGM-3)、(2R 3S)-3,3’,4’,5,7-五羟基黄烷,即儿茶精(WGM-4)、(2R,3S)-3,3’,4’,5,5’,7-六羟基黄烷,即没食子儿茶精(WGM-5)、(2R、3R)—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WGM-6)、(2S)-3’,4’,5,5’,7-五羟基二氢黄酮(WGM-7)、(2R,3R)-3,3’,4’,5,5’,7-六羟基黄烷,即(-)表没食子儿茶精(WGM-9)、proanthocyanidin A2(WGM-Z)。其中,WGM-1、4、6、7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
二、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1 医药业的发展与利用杀虫植物的开始 |
2.1.1 巫医祭祀文化的盛行 |
2.1.2 医药业与利用药用植物的开始 |
2.2 先秦时代植物源杀虫药物应用的孕育期 |
2.2.1 天命主宰思想下的农业文化 |
2.2.2 先秦时期的农业害虫 |
2.2.3 利用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3 小结与讨论..刀耕火种文明中农业害虫的防治 |
第三章 本草学的出现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3.1 中医药学的奠定与缓慢发展 |
3.1.1 《神农本草经》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1.2 其他药物书籍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2 农书的出现与害虫的防治方法 |
3.2.1 虫灾与利用杀虫植物的新起点 |
3.2.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虫灾 |
3.2.3 农业害虫防治的突破——祭祀到捕杀 |
3.3 小结与讨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下的农业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利用 |
第四章 农业经济高度繁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 |
4.1 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与医药学的大发展 |
4.1.1 官修本草书籍的盛行 |
4.1.2 本草类书籍中的杀虫植物 |
4.2 农书的鼎盛期与其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2.1 隋唐宋元时期的虫灾及防治 |
4.2.2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书及其农业思想 |
4.2.3 隋唐宋元时期农书中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应用 |
4.2.4 隋唐宋元时期园艺及杂记类书籍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3 小结与讨论-农业文化的繁盛与杀虫植物应用 |
4.3.1 农书的兴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4.3.2 经济中心南移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类型的转变 |
第五章 古代医学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及转型期 |
5.1 封建社会医药学与本草学的鼎盛期 |
5.1.1 本草类书籍的兴盛与杀虫植物多元化 |
5.1.2 西方医学传入对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影响 |
5.2 农书与农业虫害的防治 |
5.2.1 明清时期的虫灾 |
5.2.2 各类农书的兴盛 |
5.2.3 治蝗专着的兴盛与蝗虫防治方法的多样化 |
5.3 小结与讨论-西方新农业技术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影响 |
5.3.1 害虫防治方法多样性 |
5.3.2 中西方农业技术的融合 |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 |
6.1 化学类杀虫剂的兴盛 |
6.2 《中国土农药志》的意义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2.1 对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及应用分析 |
7.2.2 对杀虫植物的筛选结果 |
7.3 创新点 |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实时细胞分析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比较不同部位雷公藤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 |
1.4 细胞株 |
2 方法 |
2.1 x CELLigence系统实时动态检测细胞活性 |
2.1.1 雷公藤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2细胞培养 |
2.1.3 接种浓度及给药时间的确定 |
2.1.4 RBL-2H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检测 |
2.1.5 雷公藤对RBL-2H3的活性筛选主成分分析(PCA) |
2.2 雷公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样品测定 |
2.2.3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结果 |
3.1 不同药用部位雷公藤对RBL-2H3细胞活性的影响 |
3.2 不同产地雷公藤对RBL-2H3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不同雷公藤提取物对RBL-2H3细胞活性的影响 |
3.4 雷公藤对RBL-2H3的活性筛选的PCA |
3.5 雷公藤药用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 |
4 讨论 |
(3)苗药雷公藤资源调查及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访谈调查 |
1.4 创新理念 |
第二章 雷公藤资源调查 |
2.1 雷公藤名之起源 |
2.1.1 雷公藤与雷公 |
2.1.2 雷公藤的传说 |
2.2 雷公藤属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
2.2.1 雷公藤的资源分布 |
2.2.2 雷公藤的特征 |
2.2.3 不同产地雷公藤的差异 |
2.3 雷公藤属植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
2.3.1 雷公藤属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
2.3.2 雷公藤属植物药理研究 |
2.3.3 临床及应用 |
2.4 贵州省内的资源分布情况及配方调查 |
2.4.1 贵州省内的资源分布情况 |
2.4.2 配方调查 |
2.5 民间习用情况及应用 |
2.5.1 实地访查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 |
2.5.2 雷公山苗族人雷公藤的使用 |
2.6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对雷公藤的种植开发情况 |
2.6.1 种质资源收集 |
2.6.2 建圃方法 |
2.6.3 繁殖技术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活性成分提取新工艺 |
3.1 雷公藤红素简介 |
3.2 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发展现状 |
3.2.1 雷公藤红素的传统提取工艺 |
3.2.2 设计新的提取工艺实验方法 |
3.3 实验过程 |
3.3.1 仪器与试药 |
3.3.2 方法与步骤 |
3.3.3 实验结果 |
3.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民族药的发展建议与展望 |
4.1 贵州省民族药的发展现状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综合规划混乱 |
4.2.2 企业规模小、品牌竞争力不强 |
4.2.3 科技创新领域研发成果不显着 |
4.2.4 苗药的品牌建设力度不强 |
4.3 相关政策扶持及发展战略 |
4.3.1 国家相关政策 |
4.3.2 贵州省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 |
4.4 雷公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
4.4.1 药用价值 |
4.4.2 经济价值 |
4.4.3 资源的保护及医药文化传承 |
4.4.4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4.5 民族药未来发展的建议 |
4.5.1 加强基地建设,完善产业规划 |
4.5.2 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
4.5.3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5.4 加大贴息贷款规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雷公藤专利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计量分析方法 |
1.2 技术发展阶段测量方法 |
1.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雷公藤专利文献的年代分布 |
2.2 雷公藤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分布 |
2.3 雷公藤资源利用部位相关发明专利分析 |
2.4 雷公藤发明专利核心申请人员与专利主题分析 |
2.5 雷公藤专利发展阶段研究 |
2.6 雷公藤专利发展生命周期研究 |
3 雷公藤专利的法律状态 |
4 结语 |
(6)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
1.1.2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
1.1.3 植物源除草剂 |
1.1.4 植物源抗病毒剂研究 |
1.2 农药剂型与制剂技术 |
1.2.1 农药制剂及剂型的概念和意义 |
1.2.2 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 |
1.2.4 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研究现状 |
1.3 我国植物源农药产品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植物源农药制剂指纹图谱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2 植物源农药绿神1 号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2.1.3 植物源农药0.15%鬼臼毒素微乳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2.1.4 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在其制剂热贮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 |
2.1.5 药剂对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2.1.6 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
2.2.2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3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精密度试验结果 |
2.2.4 植物源杀螨剂绿神1 号指纹图谱分析重复性试验结果 |
2.2.5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2.2.5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6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精密度试验结果 |
2.2.7 植物源杀虫剂0.15%鬼臼毒素微乳剂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重复性试验结果 |
2.2.8 植物源农药指纹图谱在其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色谱指纹图谱是植物源农药制剂质量检测的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
2.3.3 指纹图谱技术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较为合理的检测方法 |
第三章 植物源农药增效剂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试植物源杀虫剂及增效剂单剂对烟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
3.2.2 八种增效剂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 |
3.2.3 八种增效剂对鱼藤酮的增效作用 |
3.2.4 八种增效剂对烟碱的增效作用 |
3.2.5 八种增效剂对川楝素的增效作用 |
3.2.6 Silwet408 与PBO 不同比例混合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 |
3.2.7 混合增效剂对鱼藤酮、烟碱和川楝素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
3.2.8 田间试验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植物源农药稳定剂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除虫菊素的光分解特性 |
4.2.2 鱼藤酮的光分解特性 |
4.2.3 川楝素的光分解特性 |
4.2.4 溶剂对三种植物源农药光稳定性的影响 |
4.2.5 9 种稳定剂对3 种植物源农药的稳定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植物源农药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加工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仪器及试剂 |
5.1.2 包合物制备方法 |
5.1.3 植物源农药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加工方法 |
5.1.4 包合物制剂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冬青油HP-β-CD 包合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
5.2.2 川楝素在不同浓度HP-β-CD 溶液中的相溶解度实验结果 |
5.2.3 投料比对川楝素HP-β-CD 合作用的影响 |
5.2.4 温度对川楝素HP-β-CD 包合作用的影响 |
5.2.5 包合反应时间对HP-β-CD 包合川楝素的影响 |
5.2.6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稳定性试验 |
5.2.7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表面活性剂筛选结果 |
5.2.8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抗冻剂筛选结果 |
5.2.9 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各项技术指标测定 |
5.2.10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填料筛选结果 |
5.2.11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润湿分散剂筛选结果 |
5.2.12 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技术指标 |
5.2.13 40%冬青油HP-β-CD 包合物水剂对菊小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5.2.14 40%川楝素HP-β-CD 包合物可溶性粉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试验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环糊精包合技术值得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进一步研究 |
5.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是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加工配方选择的关键 |
5.3.3 植物源农药包合物制剂适合于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精油和活性物质单体的制剂加工 |
5.3.4 植物精油的环糊精包合物加工成水基制剂较为适宜,低挥发性的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单体的环糊精包合物加工成固体制剂较为适宜 |
第六章 植物精油微胶囊悬浮剂加工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
6.2.2 冬青油微胶囊成囊条件优化方法 |
6.2.3 冬青油微胶囊性能表征 |
6.2.4 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菊小长管蚜田间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影响 |
6.3.2 温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
6.3.4 pH 值对冬青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
6.3.5 体系搅拌速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
6.3.6 成囊促进剂对冬青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
6.3.7 冬青油制备工艺稳定性考察 |
6.3.8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测定结果 |
6.3.9 20%冬青油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菊小长管蚜田间试验结果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将植物精油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可提高其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持效期 |
6.4.3 具有缓释功能的剂型是植物精油制剂加工较为适宜的剂型 |
第七章 植物源杀虫剂环保乳油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供试植物精油与4 种植物源杀虫剂相容性试验结果 |
7.2.2 供试植物精油对4 种植物源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
7.2.3 植物精油混合溶剂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测定结果 |
7.2.4 田间试验结果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砂地柏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加工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
8.2.2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的指纹图谱建立 |
8.2.3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质量检测结果 |
8.2.4 砂地柏乙醇提取物微乳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
8.2.5 砂地柏种子乙醇提取物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8.3 小结与讨论 |
8.3.1 小结 |
8.3.2 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的透明温度范围调整过程中作用突出 |
8.3.3 微乳剂是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环保化的一个重要剂型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试验结果 |
9.1.1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植物源农药制剂质量检测的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
9.1.2 合理的使用增效剂可以显着的提高植物源农药制剂的生物活性 |
9.1.3 通过在植物源农药制剂中添加稳定剂可以提高有效成分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药剂持效期 |
9.1.4 环糊精包合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精油及植物源单体化合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其持效期,值得在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中进一步研究 |
9.1.5 将植物精油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可以提高其在田间的稳定性,延长持效期 |
9.1.6 植物精油是植物源农药尤其是以植物粗提物为原料的乳油加工的理想溶剂 |
9.1.7 研制出砂地柏乙醇提取物浸膏微乳剂 |
9.2 主要结论 |
9.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雷公藤研究综述 |
1.1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1 雷公藤种质资源分布 |
1.1.2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形态学表现 |
1.1.3 分子标记技术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1.4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活性成分差异 |
1.2 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
1.2.1 活性成分 |
1.2.2 药理作用 |
1.2.3 临床应用 |
1.2.4 毒理作用 |
1.3 栽培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学及生态特征 |
1.3.2 外界环境对雷公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
1.3.3 栽培技术措施对雷公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1.3.4 采收与存贮时间对雷公藤活性成分的影响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 |
1.4.2 分子标记在雷公藤等中药上的应用 |
1.5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及在雷公藤研究中的作用 |
1.5.1 HPLC简介 |
1.5.2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述 |
1.5.3 HPLC在雷公藤研究中的的应用 |
2 雷公藤种质资源库建立 |
2.1 种源收集 |
2.1.1 收集方法 |
2.1.2 种质资源的保存 |
2.2 实验样本的选择 |
2.2.1 雷公藤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
2.2.2 雷公藤高优苗的选育 |
3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植物生理研究 |
3.1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不同地区雷公藤活性氧代谢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4 雷公藤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供试样品来源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的纯度与浓度 |
4.2.2 SRAP生态性分析 |
4.2.3 结论 |
4.3 讨论 |
4.3.1 雷公藤总DNA提取 |
4.3.2 SRAP标记及多态性 |
5 雷公藤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研究 |
5.1 雷公藤甲素的提取和研究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1.3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1.4 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与分析 |
5.1.5 小结 |
5.2 雷公藤内酯甲的提取与研究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雷公藤内酯甲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
5.2.3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2.4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结果与分析 |
5.2.5 小结 |
5.3 雷公藤红素的提取与研究 |
5.3.1 仪器与试剂 |
5.3.2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3.3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3.4 小结 |
5.4 相关性分析 |
5.4.1 雷公藤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5.4.2 小结 |
6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效益评价 |
6.1 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 |
6.1.1 生态效益评价 |
6.1.2 社会效益评价 |
6.2 经济效益评价 |
6.2.1 净现值法效益分析评价 |
6.2.2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分析评价 |
6.2.3 需求供给效益分析评价 |
6.3 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雷公藤野生资源及栽培现状 |
1.1.1 雷公藤分类及分布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雷公藤栽培现状 |
1.2 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
1.2.1 二萜类 |
1.2.2 生物碱 |
1.2.3 三萜类 |
1.3 雷公藤药材及制剂的质量研究 |
1.3.1 雷公藤指纹图谱研究 |
1.3.2 雷公藤甲素研究 |
1.3.3 雷公藤生物碱 |
1.3.4 雷公藤三萜类化合物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形态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种源 |
2.1.2 栽培地环境条件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形态观察 |
2.1.3.2 叶片显微观察 |
2.1.3.3 产量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形态特征研究 |
2.2.1.1 不同种源雷公藤叶片研究 |
2.2.1.2 不同种源雷公藤花序研究 |
2.2.1.3 不同种源雷公藤一年生枝条研究 |
2.2.2 不同种源雷公藤叶片显微结构研究 |
2.2.2.1 不同种源叶片厚度研究 |
2.2.2.2 不同种源叶片气孔研究 |
2.2.3 不同种源雷公藤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
2.2.3.1 雷公藤枝条生长情况研究 |
2.2.3.2 雷公藤根系生长情况研究 |
2.2.3.3 雷公藤主要经济性状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种源雷公藤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比较 |
3.1 仪器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药材 |
3.2 试验方法 |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1.1 供试品溶液Ⅰ |
3.2.1.2 供试品溶液Ⅱ |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1 雷公藤甲素对照品溶液 |
3.2.2.2 雷公藤红素对照品溶液 |
3.2.3 HPLC 色谱条件 |
3.2.3.1 雷公藤甲素色谱条件 |
3.2.3.2 雷公藤红素色谱条件 |
3.2.4 方法学考察 |
3.2.4.1 精密度试验 |
3.2.4.2 稳定性试验 |
3.2.4.3 重复性试验 |
3.2.4.4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2.4.5 标准曲线 |
3.2.5 样品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种源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的差异 |
3.3.2 不同种源雷公藤红素质量分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4.1 仪器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1.3 药材 |
4.2 试验方法 |
4.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2.3 HPLC 色谱条件 |
4.2.4 方法学考察 |
4.2.4.1 稳定性试验 |
4.2.4.2 精密度试验 |
4.2.4.3 重复性试验 |
4.2.5 雷公藤HPLC 图谱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4.3.1.1 流动相的选择 |
4.3.1.2 色谱柱及柱温的选择 |
4.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4.3.3 共有峰的选择以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
4.3.4 不同种源雷公藤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 |
4.3.5 不同部位雷公藤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不同种源雷公藤形态特征与农艺性状存在显着差异,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 |
5.2 不同种源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存在显着差异,雷公藤红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5.3 建立了充分反映雷公藤中所含化学成分信息的 HPLC 指纹图谱,不同种源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存在显着差异 |
5.4 初步选出浙江义乌、新昌 2 个雷公藤为优良种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摇蚊GSTs特性分析及雷公藤杀虫活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面源水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
1.1.1 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
1.1.2 农业面源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
1.1.3 农业面源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
1.2 生物监测及生物标志物在农药残留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
1.2.1 生物监测及生物标志物的概况 |
1.2.2 环境污染监测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
1.2.3 生物监测及生物标志物在农药残留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
1.2.4 EST 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的应用 |
1.3 摇蚊幼虫在水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 |
1.3.1 摇蚊的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 |
1.3.2 摇蚊生态毒理学概况 |
1.3.3 摇蚊危害及防治 |
1.4 雷公藤生物碱杀虫活性研究概况 |
1.4.1 雷公藤生物碱的主要化学成分 |
1.4.2 雷公藤生物碱的杀虫作用 |
1.4.3 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制备及检测方法 |
1.5 问题的提出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摇蚊表达序列标签(EST)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重要毒理和生理相关基因的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重要毒理相关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2.2.2 重要生理相关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EST 分析为摇蚊功能基因的筛选和鉴定提供有效信息 |
2.3.2 摇蚊不同的毒理和生理相关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可揭示其耐污染的生化机制 |
第三章 摇蚊GSTs 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GSTs 克隆的测序 |
3.1.2 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GSTs 全长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获得及系统命名 |
3.2.2 GSTs 保守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3 同家族GSTs 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昆虫GSTs 分类命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3.3.2 GSTs 保守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印证了当前系统命名的准确性 |
3.3.3 摇蚊delta 家族GSTs 和sigma 家族GSTs 行使着不同的功能 |
第四章 摇蚊GSTs 组织与发育期表达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 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STs 引物设计及PCR 条件优化 |
4.2.2 摇蚊各组织GSTs 基因特异性表达模式测定 |
4.2.3 摇蚊不同发育期GSTs 基因特异性表达模式测定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RT-PCR 方法检测摇蚊GSTs 基因表达水平方便经济有效 |
4.3.2 摇蚊各组织中GSTs 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
4.3.3 摇蚊不同发育期阶段GSTs 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
第五章 甲草胺对摇蚊GSTs 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仪器和试剂 |
5.1.3 试虫处理方法及GSTs 活性测定 |
5.1.4 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 测定 |
5.1.5 GSTs 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 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STs 活性测定结果 |
5.2.2 摇蚊GSTs 基因表达半定量RT-PCR 测定结果 |
5.2.3 GSTs 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测定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甲草胺会给非靶标生物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
5.3.2 Sigma 家族GSTs 在甲草胺代谢中可能起着主要的作用 |
5.3.3 荧光实时定量PCR 测定摇蚊GSTs 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效果好 |
第六章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的杀灭活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仪器和试剂 |
6.1.3 毒杀作用及GSTs 活性测定方法 |
6.1.4 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 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的毒杀作用测定结果 |
6.2.2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 龄幼虫GSTs 活性的影响 |
6.2.3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 龄幼虫GSTs 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 测定结果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雷公藤总生物碱具有开发为摇蚊控制剂可能 |
6.3.2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 龄幼虫GSTs 活性的抑制和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存在某种反馈机制 |
6.3.3 CtGSTu3 和 CtGSTu4 在雷公藤总生物碱降解代谢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七章 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活性成分中试提取工艺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试剂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1.3 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7.1.4 中试提取工艺设计 |
7.1.5 中试提取工艺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提取次数总生物碱的提取率 |
7.2.2 不同批次获得的提取液质量及其总生物碱含量 |
7.2.3 提取液的浓缩及残渣中乙酸乙酯的回收率 |
7.3 小结与讨论 |
7.3.1 罐组式逆流提取方法适合于雷公藤中杀虫活性成分物质的提取 |
7.3.2 雷公藤根皮粉残渣中残留的提取溶剂回收工艺需要进一步研究 |
第八章 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的研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材与助剂 |
8.1.2 供试昆虫 |
8.1.3 主要仪器设备 |
8.1.4 试验方法 |
8.1.5 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质量检测方法 |
8.1.6 微乳剂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的研制 |
8.2.2 1%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配方的确定 |
8.2.3 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质量检测结果 |
8.2.4 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质量标准 |
8.2.5 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8.2.6 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
8.2.7 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 |
8.3 小结与讨论 |
8.3.1 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制剂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实验示范 |
8.3.2 实际应用中可将1.0%雷公藤总生物碱微乳剂与化学农药混配使用 |
8.3.3 采用合适的田间统计方法来评价雷公藤制剂田间防治效果较为合适 |
第九章 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4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摇蚊GSTs 基因的全长cDNA 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蛇藤和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南蛇藤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1.南蛇藤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2.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倍半萜类 |
2.2 三萜类 |
2.3 二萜类 |
2.4 其他 |
3.南蛇藤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1 杀虫、抗菌活性 |
3.2 抗肿瘤及其相关活性 |
3.3 抗炎镇痛活性 |
3.4 抗氧化活性 |
3.5 其他 |
第二章 南蛇藤化学成分研究 |
1.概述 |
2.提取分离流程 |
3.结构鉴定 |
第三章 NST-5药理活性研究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1.仪器、试剂和材料 |
2.药材提取、分离 |
3.化合物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1.文冠果的植物形态与本草考证 |
2.文冠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三萜类 |
2.2 黄酮类 |
2.3 香豆素类 |
2.4 甾醇类 |
2.5 其他类 |
3.文冠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1 抗炎活性 |
3.2 血小板凝集抑制活性 |
3.3 抗HIV活性 |
3.4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
3.5 治疗遗尿症 |
4.结语 |
第二章 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 |
1.概述 |
2.提取分离流程 |
3.结构鉴定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1.仪器、试剂和材料 |
2.药材提取、分离 |
3.化合物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D]. 张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2]实时细胞分析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比较不同部位雷公藤生物活性[J]. 盛安琪,石楠,傅惠英,石森林. 中草药, 2017(06)
- [3]苗药雷公藤资源调查及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研究[D]. 何蒙荟媛. 贵州民族大学, 2016(11)
- [4]我国雷公藤专利文献分析[J]. 陈晓娜,张畅斌. 江苏科技信息, 2014(15)
- [5]雷公藤不同部位中6个单体成分的含量比较[J]. 张少燕,范永升,沈炜,石森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05)
- [6]植物源农药制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 周一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7]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D]. 林光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8)
- [8]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D]. 陈丽雅.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9]摇蚊GSTs特性分析及雷公藤杀虫活性应用研究[D]. 李修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10]南蛇藤和文冠木化学成分研究[D]. 倪慧艳. 江苏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