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敏[1](2021)在《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混凝土抗拉能力弱,应用到结构中往往忽略其抗拉能力;RPC基体中均布大量的钢纤维,这使其受拉开裂后仍保有较高的抗拉能力。因此,RPC的轴向拉伸性能应该作为其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项指标,不可忽略。配筋的RPC可以看作是采用钢纤维与钢筋组合配筋方式的RPC构件,其受拉性能受钢纤维、钢筋、RPC基体三者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材料层次到构件层次,对RPC以及配筋RPC直接拉伸性能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自主设计直接拉伸试验装置,对无筋RPC和配置HRB500级钢筋的RPC分别开展了直接拉伸试验(DTT)。试验变量包括养护方式和养护龄期、钢纤维体积含量、配筋率。根据试验结果,得到标准养护RPC和蒸汽养护RPC的受拉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两种RPC轴向受拉本构模型。(2)与常用的蒸汽养护相比,标准养护RPC同样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能力,这个结论为RPC材料以现浇及自然养护方式向工程领域大力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8d标养RPC的弹性模量与蒸养RPC的弹性模量基本相同;28d标养RPC的变形能力甚至比蒸养RPC略高。根据试验数据,全面分析了标准养护龄期对RPC轴向拉伸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RPC特征龄期的方法。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不同钢纤维掺量的RPC的受拉-变形关系曲线,总结得出RPC受拉特征曲线,并对曲线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损伤力学的卸载模量概念,给出了一个RPC构件变形与裂缝宽度的关系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拟合,得出根据钢纤维体积掺量估算RPC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的计算方法。基于纤维混凝土宏观裂纹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修正,得到了一个适用于RPC的宏观裂纹力学模型。(3)通过直接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钢纤维掺量、不同配筋率条件下的配筋RPC的受拉荷载-变形曲线,并总结出其特征曲线,对特征曲线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kρ值法”作为判别配筋RPC构件裂后受拉硬化和受拉软化的方法。其中k=钢筋的强屈比/RPC抗拉强度,ρ是构件的配筋率。建议当kρ≤0.8%时,构件呈现受拉软化特性,表现为单缝破坏;当kρ>0.8%时,构件呈现受拉硬化特性,表现为多缝破坏。给出试验测得的配筋RPC构件受拉特征值,包括初裂荷载、初裂应变、可视初裂荷载、可视初裂应变、峰值荷载、峰值应变,分析了配筋率、钢纤维掺量对各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裂缝破坏类型、钢纤维掺量、配筋率对配筋RPC构件拉伸硬化效应的影响。总结得出裂后RPC独立承载-变形关系的特征曲线,可将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单缝破坏的低kρ值类型;单缝破坏的高kρ值类型;多缝破坏类型。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纤维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机理基础上,推导得出配筋RPC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构件裂缝宽度的迭代法计算流程。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试件的d/ρ与平均裂缝间距关系曲线。通过对配筋RPC受拉构件开裂机理的分析,再结合试验数据的验证,得到一个最小纤维掺量的概念。(4)以HRB500级钢筋与RPC拉拔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影响高强钢筋RPC粘结强度的各种因素:(1)RPC的浇筑方向;(2)粘结长度;(3)RPC抗压强度;(4)钢纤维掺量;(5)保护层厚度。结合规范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式的建议。
倪鑫[2](2021)在《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韧性”概念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韧性的研究逐渐升温。韧性是一个系统具有的一种自我恢复能力、特性的属性,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盾构隧道结构韧性是评价隧道结构永久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开展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论文基于对韧性理论的深入分析,结合已有的韧性评估框架,分析了当前的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评价盾构隧道结构韧性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提出的定量评价盾构隧道结构韧性的方法,利用ABAQUS数值软件作为量化分析工具,研究了不同埋深、不同含水率以及在地震作用下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特征,得到了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随着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钢纤维不同掺量和不同长径比对盾构隧道结构韧性的增强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上部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随着埋深的不断增加,其韧性逐渐增大,且前期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增加较快,后期盾构隧道结构韧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增加变缓慢;相同埋深情况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在上部堆载的作用下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加,其韧性逐渐减小,且前期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减少较慢;后期盾构隧道结构韧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减少变快,且在含水率1 8%-20%阶段,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减小较为迅速。(2)在地震的作用下,随着埋深的不断增加,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逐渐减小,且前期随着埋深的增加,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减少较快,后期盾构隧道结构韧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减小变缓慢,且在埋深20m之后,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变化趋于平缓;相同埋深情况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在地震的作用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规律呈现波浪线形增加、减少,且在含水率15%之前以及在含水率18%-20%阶段呈增加状态,而在含水率15%-18%阶段以及在含水率20%-25%阶段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呈减少状态,此外,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在含水率20%时达到最大。(3)在上部堆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盾构隧道结构有钢纤维掺入的情况下,其韧性是大于没有掺入钢纤维的;同一种钢纤维的掺入,钢纤维掺量越大其韧性越好;两种钢纤维相同掺量情况下,长径比大的钢纤维的掺入对增强结构的韧性效果更好一些。(4)地震作用下,不同钢纤维掺量下,盾构隧道结构峰值加速度都比普通混凝土结构峰值加速度要大;长径比小且掺量大的,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峰值加速度相对小一些;混凝土盾构隧道结构在掺入钢纤维后,其韧性均大于没有掺入钢纤维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且同一种钢纤维的掺入,钢纤维掺量越大其韧性越好(在一定范围内);两种钢纤维相同掺量情况下,长径比大的钢纤维的掺入对增强结构的韧性效果更好一些,且掺量大的效果好一些,但相较之下对结构韧性的提升并不明显。
吕鑫[3](2021)在《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轴压性能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钢套管加固法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目前关于钢套管加固法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完整柱的加固,而对既有建筑的加固与改造则需考虑损伤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因此,为改善钢套管加固法的力学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对损伤柱的加固中,引入新型加固材料钢纤维水泥砂浆,提出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试验以RC柱损伤程度、混凝土离散性和钢套管厚度为影响因素,共设计制作了7根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但试验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并不全面,因此,本文基于试验研究,利用ABAQUS建立了相应的加固柱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并对影响此类加固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钢套管厚度、钢材强度、加载方式、钢纤维水泥砂浆强度和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非线性参数分析,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对试验5根加固柱(三根离散性相同的加固柱仅选一根进行模拟)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模拟所得加固柱变形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轴压承载力和各部件应力云图的变化情况分别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正确性。(2)基于试验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影响此类加固柱的关键因素进行变参数分析,共计有19个计算模型。通过荷载-位移曲线、轴压承载力的对比可得:加固柱极限承载力随钢套管厚度、钢材强度和钢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变化钢套管厚度对加固柱延性影响更大,而增大钢纤维水泥砂浆强度会对延性产生不利影响;采用套箍加载方式能够获得更高的承载力提升效果与变形性能;相同损伤程度情况下,变化内柱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柱性能影响很小。(3)根据叠加原理和极限平衡理论分别推导了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结果对比得出基于叠加原理推导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吻合度更高,误差更小,可为此类加固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嘉旋[4](2021)在《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喷射混凝土的用量迅速增长,但目前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韧性不足,难以满足高地应力、大变形地区隧道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配合比设计理论,通过工作性、可喷性和强度试验,给出不同纤维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四种纤维单掺及两种纤维混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给出喷射混凝土的本构方程,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裂性能试验;研究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及纤维增强机理。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考虑喷射混凝土特点,首先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通过工作性试验,确定试验用基准配合比。研究了速凝剂种类与掺量、纤维长径比与水泥强度等级对性能的影响,结合工作性、可喷性与混凝土强度试验,给出了不同种类纤维单掺及混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2)研究了不同掺量的四种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四种纤维对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存在显着增强效果;随着端钩型及波纹型钢纤维掺量的上升,抗折强度近似呈线性增长,随着仿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聚丙烯纤维对抗折强度影响不大。相较于单掺端钩型钢纤维配比,端钩型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有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而端钩型钢纤维与仿钢纤维混杂使得喷射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3)研究了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掺入端钩型钢纤维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延性,给出了喷射混凝土的本构方程。喷射混凝土基体氯离子渗透能力很低。随着端钩型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减小,掺入30kg/m3端钩型钢纤维、端钩型钢纤维30kg/m3与聚丙烯纤维0.6kg/m3混杂可明显提高抗裂性。考虑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单掺端钩型钢纤维30kg/m3、端钩型钢纤维30kg/m3与聚丙烯纤维0.6kg/m3混杂喷射混凝土可实现高性能目的。(4)研究了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给出了抗压、抗折强度发展公式。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考虑纤维的分布特性,对比了不同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等效粘结锚固强度,分析了不同纤维的增强机理,给出了考虑端钩影响的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计算公式。
徐亚茜[5](2021)在《聚乙烯醇-碳纤维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剥落、脆断等破坏,会使建筑物的防护效果大大降低。为此,将引进负泊松比纤维的概念,通过改变纤维结构的方法掺入混凝土中,探究能否使得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一方面利用纤维对混凝土增韧以提高其延性,另一方面利用设计纤维的负泊松比结构,以解决纤维易拔出、拔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纤维混凝土的延性与力学性能。基于此,对纤维进行结构上的设计,得到负泊松比纤维,将负泊松比纤维掺入混凝土中进行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借鉴现有的负泊松比结构,得到了纤维直径比在1:3,初始包角为5°~25°下的纤维预制体,测得初始包角为10°时负泊松比效应最佳,负泊松比值最大为-1.35。将其以短切和层布两种方式掺入混凝土中,所得拉胀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11.5%、18.5%,劈裂强度分别提高43.2%、33.1%,抗折强度分别提高24.9%、2.4%。动载试验表明,拉胀纤维混凝土的抗压缩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7%、19.1%,冲击断裂能分别增加11.4%、25.8%;落球冲击试验表明,层布拉胀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破坏能是普通混凝土的5~9倍。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软件分析可得,拉胀纤维的层布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在压缩中产生的横向膨胀;层布拉胀纤维混凝土在相同弯曲荷载下产生的应变最小,具有良好的完整性。通过计算可知,两种拉胀纤维混凝土的泊松比值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可分别降低13.9%、22.8%。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纤维预制体相同直径比下,与纤维的拉伸试验所得泊松比值误差仅为1.5%。纤维混凝土的三点弯曲有限元模型中,拉胀纤维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延性,且模型位移云图与试验所得挠度值及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得到云图的位移大小以及位移的变化基本一致。
沈鹏[6](2021)在《循环温度作用下黏土地基钢纤维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量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埋管技术,它把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桩基结合起来,把埋在地下的混凝土桩基变成储热换热地源热泵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在传统桩基内预埋各种形状的换热管,与浅层低温地热能进行转换,使建筑桩基在满足承载性能的前提下同时还能起到地源热泵换热器的作用,保证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已经对能量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主要集中于能量桩换热效率这一方面,对于能量桩的桩身材料以及埋设周围的土体却鲜有研究。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能量桩周围土体在不同固结状态下的热力学特性以及桩身材料对传热效率的影响,开展了两种模型桩在有工作荷载和没有工作荷载两种情况下的能量桩模型试验,以及钢纤维能量桩在不同固结状态的土体中的热力学特性试验,获得了桩土温度传递、桩体位移、桩身应力及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得出的结论如下:(1)温度场分布:桩土间的温度传递以换热管为中心向外扩散,在同一时刻,土体的温度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钢纤维模型桩的温度传递的速度比普通模型桩的快,导热能力越强,其换热管与桩身及周围土体的热量交换越快,换热效率得到明显提升。(2)桩顶位移:温度的变化引起桩体的膨胀或收缩,从而产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只有温度荷载时,桩顶位移随温度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减小而减小,在一次循环结束时,会产生附加沉降。当结构和温度荷载一起作用时,桩体向上的位移很小,而由于上部荷载的作用,桩体在降温发生收缩时引起的沉降,产生了相较于零荷载作用时更大的位移变化。钢纤维模型桩由于导热能力强,换热效率快的缘故,产生的位移比普通模型桩大。当钢纤维模型桩在不同固结状态土体中时,固结比越大,桩体的最终沉降越小。(3)桩端压应力:只有温度荷载时,温度越高,产生的桩端压应力越大,且钢纤维模型桩的最大压应力大于普通模型桩,随温度循环的次数增加,两种模型桩的最大压应力逐渐减小。当上部有荷载时,模型桩产生了更大的压应力。在同一温度循环下,固结比越大,其桩端产生的压应力越小。(4)桩身应力:无论上部是否有荷载,桩身应力沿深度方向都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大值处于桩体下半部分。并且钢纤维模型桩的桩身应力大于普通模型桩的桩身应力。当钢纤维模型桩在不同固结状态的土体中,固结比越大,桩身产生的应力越大。(5)侧摩阻力:当桩顶没有上部荷载时,制热过程中,桩体在上半部分产生负的侧摩阻力,下半部分产生正的侧摩阻力,在制冷过程中,桩体在上半部分产生正的侧摩阻力,下半部分产生负的侧摩阻力;当桩顶有上部荷载时,侧摩阻力的方向与没有上部荷载时一致,但是侧摩阻力的大小却小于上部无荷载时的侧摩阻力,并且温度循环对侧摩阻力影响较小。钢纤维模型桩在不同固结状态的土体中,其侧摩阻力随着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6)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实际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黏土地基中的能量桩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钢纤维模型桩和普通模型桩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的热力学特性,并且在这基础上加上外部荷载,进一步分析有无上部荷载对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将试验数据和模拟得出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得可靠性与准确性。
董晨[7](2021)在《桥梁伸缩缝锚固区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桥梁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由于经常受到车辆冲击及疲劳作用而成为易损部位,钢纤维的掺入能够显着提高其抗冲击及耐疲劳性能。本文研究依托于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科技项目“高韧性混凝土在桥梁伸缩缝中的应用研究”,以不同目标对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并比较它们的抗冲击、耐疲劳性能差异。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工程需求配制钢纤维混凝土,并对比普通混凝土,结果表明:钢纤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形成的“棚架”效应会导致其塌落度降低,扩展度增大。钢纤维使混凝土比例极限增大18.8%,延性系数提升8.4%,抗折强度增加18%,断裂能提高8.5倍,混凝土抗变形性能及弯曲韧性明显提高,但抗压强度无显着变化。(2)分析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的影响情况及其显着性水平,并建立回归方程,以两种不同目标进行优化,比较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随砂率、骨胶比及钢纤维掺量和长度的变化呈不同变化趋势,骨胶比及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更显着,钢纤维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更显着。以功效系数法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例极限、延性系数、断裂能分别提高14.8%,13.3%,3.4%、30%,抗折强度亦略有提高,荷载峰值后的荷载下降速度有所减缓,混凝土塑性破坏特征进一步缓解,抗变形性能及弯曲韧性改善,而以抗压强度最大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虽抗压强度、比例极限提高28%、33.4%,但其延性系数、抗折强度、断裂能分别下降5.2%、2.6%、41%,混凝土塑性破坏有所加剧,抗变形性能及弯曲韧性不足。(3)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研究发现:钢纤维能避免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发生一裂即坏现象,改善脆性破坏特征,冲击耗能提高2.4倍以上,以功效系数法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冲击耗能、延性比及韧性系数分别提高6.7%,3.0%,7.7%,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改善,而以抗压强度最大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冲击耗能无显着变化,但冲击延性比、韧性系数下降了15.2%、3.9%,抗冲击性能差。(4)试验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情况,结果呈现出在该作用下,混凝土的峰值荷载变小,对应的应变增大。加载初期,混凝土性能无明显退化,随着荷载次数的增加,退化现象加剧,并在达到峰值后发生明显脆性破坏。钢纤维使混凝土的塑性应变平均增长率下降10.8%,残余应力增大,以功效系数法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塑性应变及残余挠度增长减缓7.9%,1.6%,抗压及抗折曲线斜率下降减缓8%,8.6%,而以抗压强度最大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虽塑性应变及残余挠度下降2.9%,4.8%,但其抗折曲线斜率下降加快了4.9%。(5)针对锚固区混凝土在服役早期就发生破坏,对混凝土在一定次数的不同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作用后其性能变化情况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加了一定次数的疲劳荷载后,混凝土试块表面未产生显着裂缝,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荷载峰值减小,对应的应变增大,以功效系数法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比例极限、挠度、抗折峰值荷载、断裂能平均变化幅度为-8%、20%、-7%、-8%,而以抗压强度最大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变化幅度为-22%、17%、-12%、-20%,各混凝土的延性系数亦无显着差异,但以功效系数法优化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延性系数更高,其抗变形性能及弯曲韧性明显优于其他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能。
苏炜炜[8](2021)在《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快速推进,作为城市化基础建材的天然粗骨料被大量开采。天然粗骨料的大量开采导致资源短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同时伴随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和环境污染等。寻求替代天然粗骨料的骨料形式迫在眉睫,对大量废弃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因此成为了必然选择。相比天然粗骨料,通过废弃混凝土的破碎、筛分与清洗后得到的再生粗骨料具有原料来源广、绿色环保、价格经济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纤维具有增韧、阻裂的效果,可以解决再生混凝土高脆性的缺点,同时也解决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易开裂等自身问题。目前对于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与普通混凝土的组合,而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研究鲜少。基于此,本文以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完成369个试件的测试和各性能指标的深入分析。首先以单掺纤维种类及其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对单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其次,在固定一种纤维掺量的情况下进行两两混掺,研究不同混掺纤维的纤维掺量对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不同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及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及试验范围内的最优掺量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不同纤维与钢纤维的混杂效果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降低总体表现为: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不掺钢纤维的两种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掺钢纤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大于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混杂后坍落度的降低幅度要小于聚丙烯纤维。(2)不同纤维掺量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总体表现为先增大然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总的来说,纤维的增加会增大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增大效果表现为: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不同纤维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显着增大,整体增大效果表现为: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3)对于钢-聚丙烯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钢纤维掺量为1.5%时,再掺聚丙烯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对于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聚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混杂对其轴压应变延性和轴压韧性比都具有负的混杂效应;随着聚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4)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周静海的再生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拟合出了各单掺纤维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另外,通过Origin拟合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混掺纤维,考虑了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混杂影响系数概念,拟合出了混掺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与两种纤维含量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Origin拟合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之间的计算公式。(5)对于单掺纤维而言,试验范围内,为了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单掺钢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1.5%,单掺聚丙烯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2%,单掺玄武岩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3%,单掺玻璃纤维建议体积掺量为0.1%。对于掺钢纤维的混掺纤维试件而言,四种纤维的体积掺量各有3种,两两混掺后试验范围内,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15%、0.2%、0.15%时,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最优。(6)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到了不同单掺和混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各强度指标换算公式与最优掺量等,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王朋[9](2021)在《磨床床身用钢-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零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倍受重视,而对制造业及其重要的机床,其核心部件床身的作用很大,它支撑加工部件并减小振动。传统铸铁床身材料减振性能差,制造过程污染严重、能耗高,天然花岗岩床身材料遇湿变形,导致加工过程出现偏差,加工精度下降。相较于前者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制作效率高,抗振性能强,原料易取得且价格低,对超精密机床加工的要求能够满足,对降低机床的振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混杂后的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作为树脂基体的增强相,对骨料级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保证高阻尼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力学性能,为本文研究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原子最密堆积理论”,计算相同粒径的骨料最密堆积与最疏堆积空隙率,基于“HORSFIELD最密填充理论”,研究骨料最佳级配及含量;研究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各成分性能和反应原理,系统分析材料固化规律、组分界面反应机理,优化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载荷界面传递规律、树脂粘弹性能量损耗机理,建立各组分应力传递模型;基于机床实际工作重量,对床身各部受力分析后添加载荷,对树脂混凝土材料床身进行静、动态有限元分析,基于变密度法,建立以树脂混凝土材料床身的柔顺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约束树脂混凝土材料床身应力和体积,得到床身拓扑优化不规则模型,在Creo中对不规则床身模型进行补充得到规则床身模型,对补充得到的磨床床身规则模型再次进行静、动态性能分析,并与优化前的床身进行对比,最后对磨床床身模具进行设计。通过对骨料最密堆积的研究得到骨料级配,并根据A.H.M.ANDREASEN公式得到各种骨料级配的含量;优选粘结剂系统、骨料系统、填料系统以及混杂纤维,制备批量试件,得到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试件的性能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树脂混凝土床身的动态特性较好,静态特性有所不足,经过拓扑优化得到静、动态特性较好的树脂混凝土床身。
周昱程[10](2021)在《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文中指出人类使用的80%以上物质均源自矿业,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理论上,地球的成矿空间分布从地表至地下10,000 m,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但是,深部地层“高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和强腐蚀”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矿井安全的咽喉,井壁混凝土的选择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中国东部滨海正在建设的纱岭金矿,根据现实地下环境设计并研发一种由石英砂、微丝纤维和纳米硅灰等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材料(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 HSTCC),探明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特征,明确典型种类混凝土受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能量特征和损伤程度,揭示相应硬化净浆受温度—复合盐耦合影响下的物相变化和破坏机理,通过探测受环境影响后的硬化净浆中C-(A)-S-H的结构形态以及纳米尺度力学性能反演宏观性能特征。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混凝土具有与岩石一样,能够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破坏的性质,称为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对不同强度等级、掺量和种类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和脆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冲击倾向性越强。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HSTCC的相关冲击倾向性参数均最为优异,钢丝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次之。(2)采用单轴伺服压力机、声发射(AE)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超声检测分析仪研究C70普通高强混凝土(NHSC)、C70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HSTCC三种典型种类井壁混凝土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静载条件下,NHSC中多条裂纹的汇合形成一个贯通裂纹,而在动载作用下,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SFRC中纤维的存在使单个裂缝分割成多个扩展方向,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耗能方式。HSTCC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储存裂纹,耗散能量,并保证其完整性。(3)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定量方法研究了硬化净浆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孔结构特征,并计算了水化程度(DoH)和火山灰反应程度(DoPR),以表征SFRC和HSTCC在滨海超深井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强度、高韧性硬化净浆(HSTHP)相比较于高性能硬化净浆(HPHP),其早期的DoH和DoPR很低,而受深部高地温影响后DoH和DoPR上升极为明显,这有利于HST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SFRC的失效原因复杂,其可能主要是由于水化氯铝酸盐(Friedel盐)的结晶压力诱发的,而导致最终的强度退化。(4)采用29Si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NMR),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硬化净浆中C-(A)-S-H的分子结构特征,元素变化和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THP受60℃和复合盐环境影响后C-(A)-S-H平均主链长达7.19,Ca/Si大幅降低及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凝胶含量上升,其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宏观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综上试验,HSTCC纱岭金矿进风井标高-1,120m的马头门处得以应用。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障深部地下工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RPC的研究现状 |
1.2.1 RPC的发展历程 |
1.2.2 RPC力学性能研究现状概述 |
1.2.3 RPC直接拉伸性能研究现状 |
1.2.4 配筋 FRC、配筋 RPC受拉性能研究现状 |
1.2.5 RPC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结构 |
1.4.3 研究内容 |
2 RPC材料直接拉伸全过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RPC材料轴向拉伸全过程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概述 |
2.2.2 试件设计 |
2.2.3 夹具设计 |
2.2.4 试验样本及组数 |
2.3 试件制作 |
2.3.1 RPC原材料 |
2.3.2 钢筋 |
2.3.3 试件制备及养护 |
2.4 轴拉全过程试验方法及过程 |
2.5 辅助试验 |
2.5.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5.2 抗折强度试验 |
2.5.3 抗折强度与抗拉强度对应关系浅析 |
2.6 R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与本构模型 |
2.6.1 轴向拉伸破坏现象 |
2.6.2 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及材料参数 |
2.6.3 RPC轴向拉伸本构模型 |
2.7 养护龄期对RPC拉伸性能的影响 |
2.7.1 龄期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2.7.2 龄期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2.7.3 养护龄期与RPC弹性模量的关系 |
2.7.4 养护龄期与RPC变性能力的关系 |
2.8 RPC特征拉应变与养护龄期及强度的关系 |
2.8.1 初裂拉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2.8.2 峰值拉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2.8.3 峰值拉应变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2.8.4 峰值拉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2.9 本章小结 |
3 RPC受拉开裂机理及宏观裂缝模型 |
3.1 概述 |
3.2 钢纤维在RPC中的作用 |
3.2.1 钢纤维对RPC受拉构件未裂阶段(弹性阶段)的影响 |
3.2.2 钢纤维对RPC受拉构件裂后阶段的影响 |
3.3 RPC随机微裂纹力学模型 |
3.4 RPC宏观裂缝力学模型 |
3.5 RPC的延性参数 |
3.5.1 断裂能 |
3.5.2 特征长度和延性长度 |
3.5.3 裂纹形成能 |
3.5.4 RPC轴拉试验各组试件延性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置HRB500 钢筋RPC轴向拉伸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配筋RPC轴向拉伸曲线 |
4.2.1 试验所得配筋RPC轴拉试件荷载-变形曲线 |
4.2.2 配筋RPC轴向拉伸曲线全过程分析 |
4.2.3 配筋RPC受拉性能的影响因素 |
4.2.4 配筋RPC轴拉构件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配筋RPC轴拉试验特征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配置HRB500 钢筋RPC构件受拉开裂机理 |
5.1 引言 |
5.2 配筋RPC的拉伸硬化效应 |
5.2.1 拉伸硬化概述 |
5.2.2 配筋RPC拉伸硬化效应 |
5.2.3 拉伸硬化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5.3 裂缝宽度计算理论 |
5.3.1 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理论 |
5.3.2 各国规范中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5.4 普通钢筋混凝土受拉开裂机理 |
5.5 纤维混凝土受拉开裂机理 |
5.6 配筋RPC受拉开裂机理 |
5.7 裂缝间距 |
5.8 本章小结 |
6 HRB500 级钢筋与RPC的粘结 |
6.1 引言 |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机理 |
6.2.1 粘结应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
6.2.2 粘结强度的计算 |
6.2.3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6.3 高强钢筋与RPC的粘结性能 |
6.3.1 高强钢筋RPC拉拔试验 |
6.3.2 平均粘结应力 |
6.3.3 RPC浇筑方向 |
6.3.4 粘结长度 |
6.3.5 RPC抗压强度 |
6.3.6 钢纤维掺量 |
6.3.7 保护层厚度 |
6.4 临界锚固长度 |
6.5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韧性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结构韧性指标研究现状 |
1.2.3 韧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 |
2.1 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 |
2.1.1 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2 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 |
2.2 韧性评价指标 |
2.2.1 韧性评价指标分析 |
2.2.2 韧性评价指标研究 |
2.3 隧道结构韧性评价方法研究 |
2.3.1 隧道结构韧性评价框架 |
2.3.2 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各因素对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ABAQUS数值软件的适用性 |
3.2 建立盾构隧道反应分析模型 |
3.2.1 假定简化条件 |
3.2.2 模型的基本参数选取及相关设置 |
3.2.3 土体本构模型 |
3.2.4 混凝土管片损伤 |
3.2.5 初始地应力平衡分析 |
3.3 不同埋深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 |
3.3.1 正常状态下隧道结构不同埋深的沉降变化 |
3.3.2 极端载荷作用下隧道结构沉降位移 |
3.3.3 不同埋深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变化规律 |
3.4 不同含水率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 |
3.4.1 正常状态下隧道结构随土体不同含水率的沉降变化 |
3.4.2 极端载荷作用下隧道结构沉降位移 |
3.4.3 不同含水率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变化规律 |
3.5 地震作用下不同埋深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 |
3.5.1 地震相关参数设置 |
3.5.2 盾构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响应分析 |
3.5.3 地震作用下不同埋深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变化规律 |
3.6 地震作用下不同含水率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 |
3.6.1 盾构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响应分析 |
3.6.2 地震作用下不同含水率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变化规律 |
3.7 本章小结 |
4 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增韧技术研究 |
4.1 钢纤维混凝土增韧 |
4.1.1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
4.1.2 钢纤维混凝土的其他力学性能 |
4.1.3 钢纤维混凝土增韧机理 |
4.2 极端载荷下钢纤维混凝土衬砌结构韧性 |
4.2.1 方案设置 |
4.2.2 不同钢纤维含量下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 |
4.3 地震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衬砌结构韧性 |
4.3.1 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竖向加速度响应分析 |
4.3.2 地震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衬砌结构韧性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轴压性能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套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钢套管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钢纤维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
2.1 预损RC柱的设计 |
2.2 预损RC柱材料的力学性能 |
2.2.1 钢筋力学性能指标 |
2.2.2 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 |
2.3 预损RC柱的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2.4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的设计 |
2.5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材料的力学性能 |
2.5.1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 |
2.5.2 钢纤维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指标 |
2.6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的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2.7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的破坏形态与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2.7.1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
2.7.2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轴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模型的组成 |
3.3 材料本构的选取 |
3.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3.3.2 钢纤维水泥砂浆的本构关系 |
3.3.3 钢材的本构关系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几何建模 |
3.4.2 特性功能模块 |
3.4.3 单元类型 |
3.4.4 网格划分 |
3.4.5 分析步设置 |
3.4.6 相互作用关系 |
3.4.7 荷载与边界条件 |
3.4.8 RC柱预损伤方式 |
3.5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3.5.1 试件变形图对比 |
3.5.2 试件应力云图 |
3.5.3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5.4 试件轴压承载力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的非线性参数分析研究 |
4.1 概述 |
4.2 钢套管厚度 |
4.3 钢材强度 |
4.4 加载方式 |
4.5 钢纤维水泥砂浆强度 |
4.6 混凝土强度 |
4.7 本章小结 |
5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复合加固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1 叠加原理 |
5.2.2 极限平衡理论 |
5.3 计算公式应用范围说明 |
5.4 计算值与模拟值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 |
1.2.2 配合比参数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3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4 机制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5 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件制备 |
2.2.1 湿喷试件制备 |
2.2.2 模筑试件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强度试验 |
2.3.2 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2.3.3 电通量试验 |
2.3.4 约束圆环开裂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1 设计步骤 |
3.1.2 配合比参数 |
3.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
3.2.1 速凝剂种类及掺量确定 |
3.2.2 基于和易性的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
3.2.3 钢纤维长径比的确定 |
3.2.4 基于强度与可喷性的钢纤维掺量确定 |
3.3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
3.4 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4.1 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1.1 端钩型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2 波纹型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3 仿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4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5 不同纤维对强度影响对比分析 |
4.2 纤维混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2.1 端钩型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 |
4.2.2 端钩型钢纤维和仿钢纤维混杂 |
4.3 纤维喷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4.3.1 破坏形态分析 |
4.3.2 试验结果 |
4.4 纤维喷射混凝土基体电通量 |
4.5 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与增强机理研究 |
5.1 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 |
5.2 纤维混凝土增强理论 |
5.2.1 纤维间距理论 |
5.2.2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 |
5.3 纤维增强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聚乙烯醇-碳纤维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应用 |
1.2.1 纤维混凝土概述 |
1.2.2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 |
1.3 负泊松比纤维材料研究现状与应用 |
1.3.1 负泊松比材料概述 |
1.3.2 负泊松比纤维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方案 |
2.1 原材料与设备 |
2.1.1 纤维预制体原材料 |
2.1.2 纤维混凝土原材料 |
2.1.3 纤维混凝土试验设备 |
2.2 纤维预制体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2.2.1 纤维预制体样品制备 |
2.2.2 纤维预制体测试方法 |
2.3 纤维混凝土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2.3.1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2 纤维混凝土制备流程 |
2.3.3 纤维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4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
第3章 纤维预制体的负泊松比设计与力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纤维预制体的负泊松比设计与力学性能表征 |
3.2.1 泊松比值的测试分析 |
3.2.2 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 |
3.3 纤维预制体的微观结构表征 |
3.4 纤维预制体的变形行为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纤维混凝土的静载力学性能研究 |
4.2.1 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分析 |
4.2.2 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测试分析 |
4.2.3 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测试分析 |
4.3 纤维混凝土动载力学性能研究 |
4.3.1 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测试分析 |
4.3.2 纤维混凝土落球冲击测试分析 |
4.4 动载作用下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演变研究 |
4.4.1 霍普金森压杆冲击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基体界面测试分析 |
4.4.2 落球冲击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基体界面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表征 |
5.2.1 纤维混凝土的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分析 |
5.2.2 纤维混凝土的三点弯曲力学行为分析 |
5.2.3 纤维混凝土的冲击弯曲力学行为分析 |
5.3 纤维混凝土的泊松比值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ABAQUS有限元软件 |
6.3 负泊松比纤维预制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6.3.1 纤维预制体的有限元建模 |
6.3.2 纤维预制体数值模型的结构参数设置 |
6.3.3 纤维预制体数值模型的加载计算分析 |
6.4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6.4.1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的有限元建模 |
6.4.2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数值模型的加载计算分析 |
6.4.3 负泊松比纤维混凝土数值模型的变形行为计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循环温度作用下黏土地基钢纤维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能量桩技术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 |
1.2.2 能量桩传热性能研究 |
1.2.3 能量桩桩身材料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能量桩传热强化机理分析 |
2.2 能量桩桩身材料选取 |
2.3 能量桩桩身材料的试块制备 |
2.3.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3.2 混凝土试块的制备 |
2.3.3 加载试验及导热性测定 |
2.4 钢纤维混凝土的热传导特性及力学试验 |
2.4.1 钢纤维混凝土的热传导特性分析 |
2.4.2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量桩在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能量桩室内模型试验简介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步骤 |
3.2.3 试验方案 |
3.3 零荷载作用下循环温度场分析 |
3.3.1 桩体周围温度 |
3.3.2 桩顶位移 |
3.3.3 桩端土压力 |
3.3.4 桩身应力变化规律 |
3.3.5 桩身侧摩阻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量桩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桩顶位移 |
4.3 桩端土压力 |
4.4 桩身应力变化规律 |
4.5 桩身侧摩阻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纤维混凝土能量桩在不同固结状态土体下模型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桩顶位移分析 |
5.2.2 桩端土压力分析 |
5.2.3 桩身应力分析 |
5.2.4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能量桩热-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6.1 能量桩模型建立 |
6.1.1 能量桩热力耦合效应 |
6.1.2 模型建立 |
6.2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6.2.1 桩周土体的热量传递 |
6.2.2 桩顶位移变化规律 |
6.2.3 桩身应力 |
6.2.4 桩端土压力 |
6.2.5 侧摩阻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桥梁伸缩缝锚固区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 |
1.2.2 钢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1.2.3 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伸缩缝锚固区钢纤维混凝土基础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纤维混凝土原材料及其制备 |
2.2.1 原材料 |
2.2.2 配合比设计 |
2.2.3 钢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养护方法 |
2.3 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3.1 工作性能研究 |
2.3.2 力学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目标下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 |
3.1 引言 |
3.2 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
3.2.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3.2.3 正交设计试验方案 |
3.3 正交试验下钢纤维混凝土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
3.3.1 极差分析 |
3.3.2 方差分析 |
3.3.3 回归分析 |
3.3.4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建议 |
3.4 不同优化目标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比较 |
3.4.1 工作性能比较 |
3.4.2 力学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伸缩缝锚固区应用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比较 |
4.3 钢纤维混凝土耐疲劳性能比较 |
4.3.1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变化 |
4.3.2 疲劳荷载作用后的性能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
1.1.2 纤维再生混凝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 |
1.2.2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拌合物工作性能 |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
2.1.1 再生粗骨料 |
2.1.2 细骨料 |
2.1.3 纤维 |
2.1.4 其他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混凝土配置及养护条件 |
2.3 加载装置及制度 |
2.4 拌合物工作性能 |
2.4.1 单掺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2 钢-聚丙烯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3 钢-玄武岩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4 钢-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5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6 聚丙烯-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
2.4.7 玄武岩-玻璃纤维坍落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3.2.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3.2.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3.2.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3.2.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3.2.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3.2.6 静压弹性模量 |
3.2.7 轴压应变延性 |
3.2.8 轴压韧性比 |
3.2.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3.2.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3.2.11 弯曲韧性 |
3.3 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3.3.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3.3.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3.3.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3.3.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3.3.6 静压弹性模量 |
3.3.7 轴压应变延性 |
3.3.8 轴压韧性比 |
3.3.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3.3.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
3.4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3.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3.4.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3.4.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3.4.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3.4.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3.4.6 静压弹性模量 |
3.4.7 轴压应变延性 |
3.4.8 轴压韧性比 |
3.4.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3.4.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
3.5 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3.5.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3.5.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3.5.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3.5.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3.5.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3.5.6 静压弹性模量 |
3.5.7 轴压应变延性 |
3.5.8 轴压韧性比 |
3.5.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3.5.10 棱柱体抗折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掺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钢-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2.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2.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2.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2.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2.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2.6 静压弹性模量 |
4.2.7 轴压应变延性 |
4.2.8 轴压韧性比 |
4.2.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2.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4.2.11 弯曲韧性 |
4.3 钢-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3.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3.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3.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3.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3.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3.6 静压弹性模量 |
4.3.7 轴压应变延性 |
4.3.8 轴压韧性比 |
4.3.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3.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4.3.11 弯曲韧性 |
4.4 钢-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4.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4.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4.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4.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4.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4.6 静压弹性模量 |
4.4.7 轴压应变延性 |
4.4.8 轴压韧性比 |
4.4.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4.10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4.4.11 弯曲韧性 |
4.5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5.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5.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5.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5.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5.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5.6 静压弹性模量 |
4.5.7 轴压应变延性 |
4.5.8 轴压韧性比 |
4.5.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5.10 抗折强度 |
4.6 聚丙烯-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6.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6.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6.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6.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6.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6.6 静压弹性模量 |
4.6.7 轴压应变延性 |
4.6.8 轴压韧性比 |
4.6.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6.10 抗折强度 |
4.7 玄武岩-玻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4.7.1 立方体抗压试验现象 |
4.7.2 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 |
4.7.3 圆柱体单轴受压破坏特征 |
4.7.4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7.5 峰值应力及峰值点应变 |
4.7.6 静压弹性模量 |
4.7.7 轴压应变延性 |
4.7.8 轴压韧性比 |
4.7.9 棱柱体抗折破坏模式 |
4.7.10 抗折强度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及强度换算 |
5.1 前言 |
5.2 单掺钢纤维 |
5.2.1 静压弹性模量E_(sf)的计算 |
5.2.2 强度换算 |
5.3 单掺聚丙烯纤维 |
5.3.1 静压弹性模量E_(pf)的计算 |
5.3.2 强度换算 |
5.4 单掺玄武岩纤维 |
5.4.1 静压弹性模量E_(bf)的计算 |
5.4.2 强度换算 |
5.5 单掺玻璃纤维 |
5.5.1 静压弹性模量E_(gf)的计算 |
5.5.2 强度换算 |
5.6 钢-聚丙烯纤维 |
5.6.1 静压弹性模量E_(spf)的计算 |
5.6.2 强度换算 |
5.7 钢-玄武岩纤维 |
5.7.1 静压弹性模量E_(sbf)的计算 |
5.7.2 强度换算 |
5.8 钢-玻璃纤维 |
5.8.1 静压弹性模量E_(sgf)的计算 |
5.8.2 强度换算 |
5.9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 |
5.9.1 静压弹性模量E_(pbf)的计算 |
5.9.2 强度换算 |
5.10 聚丙烯-玻璃纤维 |
5.10.1 静压弹性模量E_(pgf)的计算 |
5.10.2 强度换算 |
5.11 玄武岩-玻璃纤维 |
5.11.1 静压弹性模量E_(bgf)的计算 |
5.11.2 强度换算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最优掺量分析 |
6.1 前言 |
6.2 单掺纤维 |
6.3 钢-聚丙烯纤维 |
6.4 钢-玄武岩纤维 |
6.5 钢-玻璃纤维 |
6.6 聚丙烯-玄武岩纤维 |
6.7 聚丙烯-玻璃纤维 |
6.8 玄武岩-玻璃纤维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磨床床身用钢-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树脂混凝土的概述 |
1.3 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1 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 |
1.3.2 树脂混凝土国内发展现状 |
1.3.3 树脂混凝土国外发展现状 |
1.4 目前存在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树脂混凝土骨料系统研究 |
2.1 骨料堆积基本理论 |
2.2 骨料级配研究 |
2.2.1 最密填充理论 |
2.2.2 骨料形状的影响 |
2.2.3 连续骨料粒度分布 |
2.3 骨料堆积空隙率 |
2.3.1 排水法实验 |
2.3.2 实验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树脂混凝土的制备与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材料的选用 |
3.1.1 骨料系统 |
3.1.2 粘结剂系统 |
3.1.3 填料系统 |
3.1.4 纤维系统 |
3.2 实验配比设计 |
3.3 树脂混凝土试件制备 |
3.4 性能测试 |
3.4.1 抗压性能测试 |
3.4.2 抗弯性能测试 |
3.4.3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5 各组分配比对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骨料质量分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2 纤维的质量分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树脂混凝土磨床床身静、动态分析 |
4.1 树脂混凝土磨床床身设计 |
4.1.1 床身形状设计要求 |
4.1.2 床身形状设计 |
4.2 磨床床身有限元静态特性分析 |
4.2.1 网格划分 |
4.2.2 磨床床身材料参数的确定 |
4.2.3 磨床床身受力分析 |
4.2.4 磨床床身静态分析 |
4.3 磨床床身有限元动态特性分析 |
4.3.1 磨床床身模态分析 |
4.3.2 磨床床身谐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树脂混凝土磨床床身结构拓扑优化 |
5.1 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
5.2 磨床床身拓扑优化及优化前后床身性能对比 |
5.2.1 磨床床身拓扑优化 |
5.2.2 优化后磨床床身静态特性分析 |
5.2.3 优化后磨床床身动态特性分析 |
5.3 磨床床身模具的设计 |
5.3.1 模具设计要求 |
5.3.2 模具结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匹配深地属性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1.2.2 深部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的破坏行为 |
1.2.3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物相变化特征以及劣化机理 |
1.2.4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微结构特征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深地高应力环境下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4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与强度等级间相关关系 |
2.4.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2.4.2 混凝土的弹性能量指数 |
2.4.3 混凝土的冲击能量指数 |
2.4.4 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时间 |
2.4.5 混凝土的脆性指数 |
2.4.6 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表征方式 |
2.4.7 高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
2.5 钢纤维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1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2 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6 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STCC)的设计 |
2.6.1 功能型混凝土材料设计思路 |
2.6.2 现阶段深部矿井混凝土的不适用性 |
2.6.3 新井壁材料的设计方法 |
2.6.4 HSTCC相关力学性能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井壁混凝土受荷载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3.1 单轴加卸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演化 |
3.4 井壁混凝土在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4.1 动力荷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4.2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3.4.3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应力和应变特征 |
3.4.4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能量与损伤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4.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演变规律 |
4.4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含量演变规律 |
4.4.1 硬化净浆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 |
4.4.2 结合XRD-Rietveld分析硬化净浆中的主要晶体物相 |
4.4.3 结合TG分析硬化晶体中的主要非晶体物相 |
4.5 硬化净浆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4.5.1 结合SEM-EDS分析硬化净浆表面微观形貌 |
4.5.2 结合MIP分析硬化净浆的孔结构特征 |
4.6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6.1 化学滴定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 |
4.6.2 不同种类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C-(A)-S-H结构演化历程及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硬化净浆中C-(A)-S-H结构特征 |
5.3.1 NMR测试及分析C-(A)-S-H结构方法 |
5.3.2 干拌胶凝材料(原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结构特征 |
5.3.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含Si物相结构特征 |
5.3.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的含Al物相结构特征 |
5.4 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
5.4.1 SEM协同EDS的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的试验方法 |
5.4.2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单种类化学元素分布特性 |
5.4.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复合化学图像 |
5.4.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C-(A)-S-H凝胶的Ca/Si变化特征 |
5.5 硬化净浆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5.1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
5.5.2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5.5.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能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D]. 郭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黄土地区盾构隧道结构韧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 倪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钢套管-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预损RC柱轴压性能的数值分析[D]. 吕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王嘉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聚乙烯醇-碳纤维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力学性能研究[D]. 徐亚茜.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6]循环温度作用下黏土地基钢纤维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D]. 沈鹏.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7]桥梁伸缩缝锚固区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试验研究[D]. 董晨.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8]纤维增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研究[D]. 苏炜炜. 广西大学, 2021
- [9]磨床床身用钢-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 王朋.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10]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D]. 周昱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标签:钢纤维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论文; 冲击试验论文; 冲击韧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