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资本流通现代化

快点!资本流通现代化

一、加油!生资流通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俸晓玲[1](2019)在《高等职业院校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职贫困生的特殊处境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高职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广受重视决定了资助工作的开展应当强调其实际发展育人作用,然而,当前高职贫困生资助的单一救济倾向限制了资助的发展功能。资助如何发挥发展作用,更好地促进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中梳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搭建起由资助资本投入-资助策略使用-资助效果反馈构成的资助育人分析框架;从新型扶贫理念、国外资助实践和资助政策自身优势三方面明确资助对高职贫困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作用,肯定资助育人的合理性;以确立的研究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索出以经济资本为资助投入主体、以资本转换为资助策略、以资本扩展为资助目标的资助育人可能路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尝试通过实证挖掘资助对贫困生发展的实际作用,进而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相互印证,并结合现有问题提出有助于高职受助贫困生可持续发展的资助实施对策。通过自编问卷,本研究旨在调查资助对高职贫困生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影响情况,即分析以资助投入情况、资助策略使用情况和资助效果反馈情况构成的自变量对以表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五种资本类型构成的因变量的影响。综合实际资助情况和资助影响的结果显示,资助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职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但现有各类型资助的育人作用有待提高、资助额度有待调整、资助指导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受助资金的多样化用途尚未体现、多样化资助项目的宣传落实有待深化、资助对个体需求的关照有待加强。因而,在资助投入方面,当深化资助育人效应,包括规范各类资助的发展职能、科学利用资助额度的育人作用;在资助策略层面,当丰富资助育人形式,包括做好需求调查确保精准资助、配置专门人员加大资助指导、设置发展项目保障贫困生参与;在资助反馈层面,当强化资助实施的教育性,在确保资助的基础保障作用的同时,重视考察受助贫困生的发展变化、规范受助贫困生的发展要求。

刁乃刚[2](2019)在《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供应链融资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整套银行融资解决方案。MS银行哈尔滨分行由于在当地成立时间较晚,供应连融资业务方面有所欠缺。如何制定MS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成为了MS哈尔滨分行业务转型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归纳总结MS银行哈尔滨分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合作、供应链融资业务效率低、操作流程存在风险。通过对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问题的外部原因、行业原因、内部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为之后制定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打下基础。基于以上问题及原因,本文尝试对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主要从核心厂商营销、完善相应独立机构设置、创新开发先进模式及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为MS银行哈尔滨分行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提出参考和借鉴。最后,针对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提出核心企业目标客户、组织机构建设、人才、科技、资源等五方面保障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具体保障措施能够使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有更好的发展。虽然本文研究是针对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策略,但对于全国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的融资模式创新、流程创新、互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李邦雷[3](2016)在《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完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重大创新,成为联结家庭承包经营和大市场的有效纽带,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民收入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对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特别是实际意义。本文运用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完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调查与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较快发展阶段、初步规范阶段等四个阶段。可按按牵头人身份、产业类型、服务内容三种标准进行类型划分。形成了以下主要发展特点: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依托,区域特色明显;领办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较为灵活;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运行状况较好,但存在诸多问题。从基础条件看,办公基本设施较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生产基本设施需加强,配套设施中电、路通达度较高,水、网通达度不够。从组织管理状况看,“三会”中社员大会设置率高但召开次数少,理事会设置与召开均较好,监事会最差;机构设置与运营均除办公室以外均不够乐观;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率均低于健全率。从经营服务看,合作社可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但服务的供应率与需求率不一致,多种经营能力仍需加强。从收益分配看,均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收入与支出结构,但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存在分配不公平现象。(3)选取了泰安市岱绿特蔬菜专业合作社、福运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宁阳不老枣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枣林峪土地股份合作社、宝玉农机专业合作社五家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如下启示:因地制宜选择服务内容是合作社的组建基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障;做好社员服务是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确处理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合作社深入发展的关键。(4)通过对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SWOT分析发现,其发展优势是:实践基础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规范建设得以重视,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示范社带动作用强,建社入社积极性高。劣势有: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水平低,服务能力有限。机遇为:政府重视,强力推动合作社发展;积极扶持,引导合作社做大做强;加强培训,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威胁有:政策落实不到位,配套措施缺乏;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竞争压力比较大;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够优化。(5)完善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坚持依法规范与灵活多样相结合、因地制宜与不断创新相结合、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的基本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优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重视服务,提升为社员服务能力;强化分配,完善长效利益机制;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带动能力。主要的配套措施:优化财政支持,实施多种优惠措施;有效引领社员入社,营造宽松发展氛围;加强外部人才引进,重视内部人员培训;优化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李永定[4](2016)在《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规划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农民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商品需求与日俱增,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农业产出种类丰富多样,以及4G移动网络快速发展,为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物流运输成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最大的制约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对农村物流服务提出的迫切需求,结合我国农村地域特点和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以物流取送货成本消耗最小化为模型求解最终目标,展开物流车辆路径优化相关研究。经过对比几种人工智能算法特点,最终以传统遗传算法为基础,对种初始算子和进化选择算子加以改进,采用补充完善后的Solomon R101算例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将改进版算法和基本统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初始算子,种群的初始基因更优秀,遗传进化起点高,避开了前期漫长的随机搜索;改进后的选择算子将随机数生成数量从M增加到M2,大大增强了概率选择特性,又兼顾了自然随机选择特点,将优秀个体很好的进行了保留。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收敛速度快,最优解的目标值更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张翼远[5](2014)在《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非油业务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加入WTO组织后,国内成品油市场逐渐全面放开,国外石油巨头壳牌、美孚、BP的纷纷入驻,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成品油销售的利润空间和市场都逐渐变小。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分别感受到成品油在销售过程中利润逐年较少,市场形势要求其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国内石油销售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凭借数万家加油站的庞大连锁销售网络大力开展非油业务,非油业务的开展是国内加油站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在十多年的非油业务发展过程中,由单一的便利店业务向综合服务区形象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非油业务的发展,是为了完善服务功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非油业务的发展是应对市场竞争、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非油业务的发展是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利润收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运用战略运营管理等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据国外非油市场的先进理念、依托国内几大石油企业非油业务发展的经验,对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公司非油业务进行战略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国外外加油站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内与中油农垦非油业务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中油农垦便利店存在的差距。其次,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中油农垦便利店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SWOT矩阵进行战略分析。再次、通过对中油农垦加油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站、路边站、垦区站三种加油站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便利店规模分为精装点、标准店、简装店和货架店四种。根据油站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客户类型、消费特点、以及适销商品进行研究,确定三种位置油站店面的规模,销售商品品种,提供服务的标准,确定三种油站最为合适的销售战略。最终提出适合中油农垦发展的战略选择方案。最后,根据战略选择方案确定中油农垦业务的战略实施方案。

管毅[6](2014)在《青岛市加油站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能源消费在我国快速的增长,燃油的供应越来越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加油站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油站的规划,选址与设计对加油站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高效、节能、符合国家发展标准的加油站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加油站的规划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目前涉及城市公共加油站规划的标准和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存在规划布局不科学、重复建设多、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加油站规划在国内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纵观整体效果,多数研究属于以需求为导向的被动型规划,潜在的总量过剩压力和行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等相关理论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虽然目前我国有些大中型城市近年来实施了加油站网点规划布局的措施,但是与加油站布局规划的相关理论却非常缺乏,不能有效指导加油站改造与发展的规划设计。本文通过对青岛加油站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加油站规划的过去、现状和将来,并横向联系各个专业,提出了加油站规划的整套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发展途径和关键举措。对青岛地区近十几年来的规划选址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总结,用系统发展的观点,从经济效益、政策管理和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加油站总体布局控制规划等进行研究,以建立与青岛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加油站服务网络。

王洁[7](2014)在《基于熵理论的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的主要动力,物流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全国各地欣起一股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然而物流园区的发展给区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不容小视。如物流园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园区内企业之间协同性差、物质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排放超标以及重复建设等,这些不足导致物流园区经济效率低下、资源无法共享。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新型的物流网络节点——生态型物流园的产生就具备了必要条件,这既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本文基于这样的理念,借鉴熵理论、生态学理论、工业生态学、物流园区等多种理论知识的思想,对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判别研究。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介绍研究意义、界定研究问题、阐明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阐述,并指出现有物流园区生态研究存在的研究空间。其次,从系统角度分析了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发展条件和机制,并对物流园区生态系统进行熵值分析,为构建生态发展现状判别模型打下理论基础。接着,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物流功能、服务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投入、环境改善六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设计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初始指标集的筛选和修正。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客观权重分配,最终构建出完整的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后,从定量角度出发,将理论与调查相结合,以H物流园区为例,结合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判别模型对其生态熵值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H物流园区熵值为负,可判别其正处于生态恶性发展状态。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被判别园区的生态化现状,验证了本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判别方法的可行性,为物流园区生态化建设及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磊[8](2013)在《西部产业园区规划初探 ——以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下,产业园区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在我国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业园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关于产业园区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矛盾突出,改变“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寻求适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已成为当前产业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国际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从根本上分析产业园区演变的动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政策,分析国内产业园区发展。经过对国内产业园区发展的分析,结合西部地区甘肃省具体特点,摸索出适合甘肃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并结合甘肃省广河经济开发区规划实例研究,从产业定位、产业规划、道路规划、市政规划等几个方面对产业园区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所面临的的发展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建议措施。文章最后以广河经济开发区为例,找出甘肃省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探讨西部产业园区规划中的问题,保证产业园区健康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永飞[9](2012)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 ——历史地理学视角》文中指出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可以丰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同时开拓西北近代史研究的新领域。民国时期关于“西北地区”的范围说法不一,在分析区域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西北地区以行政区划为准,就是指民国后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城镇的概念各学科解释不尽相同,城镇标准也不一致,结合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发展水平,将城镇界定在县或县以上的政府所在地,也就是县城、省城。城镇近代化就是从传统城镇向现代城镇的转变过程。就像近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一样,城镇近代化的核心也就是城镇经济的工业化。区域不同,城镇近代化研究的内容会有侧重,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主要研究内容有:行政区划的演变与城镇发展;新式交通与城镇近代化研究;城镇人口演变及其城镇等级体系研究;城镇经济近代化(近代商业、工业、金融等方面)研究;科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城镇近代化。民国时期新疆、青海、宁夏三省区新省、新县的设立,成为推动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城镇近代化的特有模式。民国时期新疆经历了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和国民党四个时期,新设县倍增,至1949年共有1市、78县,2设治局合计81个城镇。青海和宁夏经历了建省的质变,至1949年,青海全省下辖1市,19县、2设治局,由建省初的7个城镇发展为22个城镇;宁夏由建省初的9县,发展为1市、13县、2设治局,共记16个城镇。近代以来新式交通成为推动区域城镇近代化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新式交通建设经历了 20世纪20年代的初创阶段、30年代初的发展阶段、抗战时期的建设高潮阶段和战后的停滞衰落阶段。基本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网,陇海铁路到达天水,航空事业初步发展。对于陇海铁路与关中地区城镇的演变和宝鸡城镇的近代化展开深入研究,认为新式交通引发了关中地区交通方式和运输能力的重大变革,导致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出现了宝鸡这样的交通型城镇。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人口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民国前期城镇人口停滞不前甚至衰退时期(1912-1936年);民国后期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1937—1949年)。从城镇人口规模看,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发展不仅水平低而且与全国城市化水平差距大。城镇等级体系不完整,到民国后期才出现一个大城市,中等城市没有,其余皆为一般的小县城。整个区域内不仅缺乏具有强劲有力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没有承上启下的坚强的中等城镇,大部分是以县城为主的小城镇,表明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处于一个较为低级的起步阶段。依据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公布的《县组织法》对县等级的划分,结合当时城镇人口发展水平,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划为四个等级。用实证加推理的办法评估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为13.1%。从最能反映城镇近代化的商业、工业、金融业三个方面集中考察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经济的近代化。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商业在商品种类、贸易范围、商业结构等方面近代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出现了具有近大意义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一商会。城镇近代各类工业,如化工、电器、纺织、食品、制药、面粉、火柴、制革、能源等均取得一定的进展,特别是抗战时期获得较快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陕西主要集中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仅西安就占全省工厂近一半。兰州工业企业占甘肃全省超出一半。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近代金融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诞生并得以发展,形成以国家银行为中心,地方银行为基础,商业银行为辅的近代金融体系,城镇金融中心地位得以确立。但同样表现出地域不平衡性特征。城镇的近代化不仅表现为经济因素,商业、工业、金融、交通等的近代化,更需要教育和科技文化及卫生事业的近代化。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各级教育均有较大进步,而且科教文化团体、图书馆、新闻报刊等近代文化事业也在西北大地得以发展,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初见端倪,所有这些是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民族危机阻挡了中国人民探求社会进步的步伐,然而西北地区却获得了发展良机,开启城镇近代化之路。研究表明行政区划的演变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城镇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特征;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阶段性特征突出;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表现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征。分析认为自然环境、政治军事、地方实力派等是影响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张沈青[10](2009)在《战后日本流通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通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与桥梁,流通产业被称之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伴随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过渡,流通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没有现代流通业的保障就没有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由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日本流通业伴随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尽管在发展及变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日本的流通产业还是在战后得以重建、发展、成熟和体系化,并成为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日本流通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具有独特性,其固有的特点对流通业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为流通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伴随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及老龄化、少子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日本社会未来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形势,日本的流通系统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在对战后日本流通业的发展进程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战后日本流通业的结构演进和日本流通业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结论,为我国流通业的深化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加油!生资流通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油!生资流通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职业院校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贫困生
        二、高职贫困生资助
        三、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二、资本转换理论
第三章 资助促进受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致力于贫困者发展的扶贫理念
        一、肯定贫困者的发展潜能
        二、突出贫困者的发展职责
        三、重视贫困者的能力建设
    第二节 面向学生未来生活准备的资助实践
        一、以学业表现为重要依据的资格认定
        二、以发展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实施
        三、以实施效果为考察项目的资助反馈
    第三节 蕴含先天育人优势的资助政策
        一、兼顾机会供给与价值偿还的教育补偿途径
        二、联结生存需求与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类型
        三、整合经济资本与其他资本的教育投资手段
第四章 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第一节 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确保发展入场
        一、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阻碍
        二、确保基本教育机会的资助政策
        三、资助政策“因穷济穷”的功能缺陷
    第二节 以资本转换为策略丰富发展储备
        一、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类型分析
        二、指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转换路径
        三、强化资本再生产的资本转换实质
    第三节 以资本扩展为目标优化发展结果
        一、扩展资本类型以优化发展决策
        二、扩充资本存量以提升发展水平
第五章 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一、研究假设
        二、初试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三、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检验
    第二节 结果分析
        一、受助基本情况分析
        二、资助影响下的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第三节 结果讨论
        一、假设验证
        二、突出问题
第六章 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第一节 资助投入层面:优化资助育人效用
        一、规范各项资助类型的育人职能
        二、科学利用资助额度的育人效应
    第二节 资助策略层面:丰富资助育人形式
        一、做好受助需求调查,确保资助帮扶精准
        二、配置专门工作人员,加大资助指导力度
        三、开设多样发展项目,保障贫困学生参与
    第三节 资助反馈层面:强化资助实施的教育性
        一、坚持经济资助为主体,确保贫困生的教育入场
        二、突出资助实施的效果,关注贫困生的发展变化
        三、落实资助的发展考核,规范贫困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附录A:初试问卷结构设计
附录B:高职院校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MS银行哈分行基本情况
    2.2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现状
        2.2.1 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概况
        2.2.2 供应链融资业务具体模式
        2.2.3 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流程
    2.3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无本地核心厂商
        2.3.2 业务机构设置不完善
        2.3.3 传统业务模式存在风险
    2.4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外部原因分析
        2.4.2 行业原因分析
        2.4.3 内部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策略构建
    3.1 MS银行哈分行核心厂商营销策略
        3.1.1 核心企业行业选择
        3.1.2 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
        3.1.3 引进符合标准的第三方合作机构
    3.2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机构完善策略
        3.2.1 设置独立机构及人员
        3.2.2 加强与行内外同业之间交流
        3.2.3 加强供应链融资业务制度建设
    3.3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创新策略
        3.3.1 实现互联网平台线上放款
        3.3.2 强化核心企业合作及供应链综合开发
        3.3.3 建立以交易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S银行哈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保障措施
    4.1 组织机构与团队建设保障
        4.1.1 成立供应链专项领导小组
        4.1.2 打造供应链精英团队
    4.2 核心企业客户保障
        4.2.1 存量客户基础
        4.2.2 重点客户授信
    4.3 人才保障措施
        4.3.1 内部培养人才
        4.3.2 外部招聘人才
        4.3.3 科学的薪资体系和晋升制度
    4.4 资源保障措施
        4.4.1 单独匹配信贷规模
        4.4.2 差异化FTP补贴政策
        4.4.3 适当调整考核系数
        4.4.4 开展专项营销活动竞赛
    4.5 科技保障措施
        4.5.1 线上系统研发建设
        4.5.2 实现外部平台合作兼容
        4.5.3 加强科技风险防范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3)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界定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3.1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90-1995 年)
        3.1.2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96-2005 年)
        3.1.3 第三阶段:较快发展阶段(2006-2009 年)
        3.1.4 第四阶段:初步规范阶段(2010-今)
    3.2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
        3.2.1 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依托,区域特色明显
        3.2.2 领办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较为灵活
        3.2.3 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3.3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类型
        3.3.1 按牵头人身份划分
        3.3.2 按产业类型划分
        3.3.3 按服务内容划分
    3.4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状况分析
        3.4.1 基础条件情况
        3.4.2 组织管理情况
        3.4.3 经营服务
        3.4.4 收益分配
    3.5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效分析
        3.5.1 经济效益
        3.5.1.1 合作社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
        3.5.1.2 合作社能够增加农户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3.5.1.3 合作社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农户收入
        3.5.2 社会效益
        3.5.2.1 优化了种植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5.2.2 提高了农民素质,培养了现代农民
        3.5.2.3 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了基层组织和新农村建设
        3.5.3 生态效益
4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案例分析
    4.1 典型案例
        4.1.1 岱绿特蔬菜专业合作社
        4.1.1.1 基本情况
        4.1.1.2 基本做法
        4.1.2 福运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4.1.2.1 基本情况
        4.1.2.2 基本做法
        4.1.3 宁阳不老枣业旅游专业合作社
        4.1.3.1 基本情况
        4.1.3.2 主要做法
        4.1.4 枣林峪土地股份合作社
        4.1.4.1 基本情况
        4.1.5 宝玉农机专业合作社
        4.1.5.1 基本情况
    4.2 典型案例的启示
        4.2.1 因地制宜选择服务内容是合作社组建的基础
        4.2.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障
        4.2.3 做好社员服务是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4.2.4 正确处理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5 泰安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SWOT分析
    5.1 S-strength(优势)分析
        5.1.1 合作社实践基础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5.1.2 合作社规范建设得以重视,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5.1.3 示范合作社带动作用强,建社入社积极性高
    5.2 W-weakness(劣势)分析
        5.2.1 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5.2.2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2.3 盈利能力水平较低,服务能力有限
    5.3 O-opportunity(机遇)分析
        5.3.1 合作社是新形势下“三农”发展的现实选择
        5.3.2 政府重视,强力推动合作社发展
        5.3.3 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5.4 T-threat(威胁)分析
        5.4.1 政策落实不到位,配套措施缺乏
        5.4.2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竞争压力比较大
        5.4.3 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够优化
6 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对策
    6.1 基本原则
        6.1.1 依法规范与灵活多样相结合
        6.1.2 因地制宜与不断创新相结合
        6.1.3 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6.1.4 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6.2 基本措施
        6.2.1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
        6.2.2 优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6.2.3 重视服务,提升为社员服务能力
        6.2.4 强化分配,完善长效利益机制
        6.2.5 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带动能力
    6.3 配套措施
        6.3.1 优化财政支持,实施多种优惠措施
        6.3.2 有效引领社员入社,营造宽松发展氛围
        6.3.3 加强外部人才引进,重视内部人员培训
        6.3.4 优化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规划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物流配送现状
        1.2.2 国外物流配送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物流
    2.1 基本概念
    2.2 主要内容及特点
    2.3 我国农村物流现状
    2.4 建设发展
        2.4.1 基本原则
        2.4.2 行业建设
    2.5 重大意义
        2.5.1 促进农业生产,加速农产品流通
        2.5.2 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2.5.3 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农村城市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遗传算法
    3.1 理论基础
    3.2 算法特点
    3.3 基本结构
    3.4 遗传算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RPSDP模型建立与遗传算法设计
    4.1 VRPSDP模型建立
        4.1.1 问题描述
        4.1.2 模型基本约束
        4.1.3 模型建立及变量定义
    4.2 采用遗传算法设计求解VRPSDP问题
        4.2.1 染色体编码
        4.2.2 种群初始化
        4.2.3 计算适应度
        4.2.4 选择算子
        4.2.5 交叉算子
        4.2.6 变异算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法改进及算例分析
    5.1 算例数据来源及改进
    5.2 求解参数设计
    5.3 结果分析
        5.3.1 最优解对比
        5.3.2 收敛速度
        5.3.3 改进算法求出最优解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非油业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中油农垦石油公司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中油农垦石油公司现状
    2.2 公司存在的问题
第3章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战略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2 内部条件分析
    3.3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 SWOT 分析
第4章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战略制定及保障措施
    4.1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4.2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战略选择
    4.3 中油农垦非油业务保障措施
        4.3.1 运营方面
        4.3.2 营销方面措施
        4.3.3 人力资源方面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青岛市加油站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发展历史
        1.2.1 概念
        1.2.2 历史
    1.3 发展现状
        1.3.1 国外概况
        1.3.2 中国发展概述
    1.4 城市加油站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1.4.1 加油站规划的原则
        1.4.2 影响因素
    1.5 我国加油站布局存在的问题
        1.5.1 布局不合理
        1.5.2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5.3 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1.5.4 法制不健全
        1.5.5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2 青岛市交通和现状加油站情况概况
    2.1 青岛市城乡规划及道路规划概述
        2.1.1 青岛市城乡总体规划概述
        2.1.2 青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2 青岛市道路交通现状概述
        2.2.1 城市道路现状
        2.2.2 城市交通现状
        2.2.3 机动车辆现状
    2.3 青岛市机动车燃油供应及加油站现状
        2.3.1 青岛市燃油供应现状
        2.3.2 青岛市加油站现状
3 青岛机动车发展预测
    3.1 城市车辆发展预测
        3.1.1 小汽车发展预测
        3.1.2 出租车发展预测
        3.1.3 其它客运汽车发展预测
        3.1.4 摩托车发展预测
        3.1.5 货车发展预测
        3.1.6 最终结果预测
    3.2 青岛市机动车燃油需求量预测
        3.2.1 成品油年消费量增长率法
        3.2.2 单车耗油指标预测法
        3.2.3 规划机动车燃油量
4 青岛市加油站发展规划
    4.1 布局标准
        4.1.1 加油站布局标准
        4.1.2 燃气加气站和电力充电站原则
    4.2 加油站建设要求
    4.3 加油站建设总量
    4.4 青岛市加油站规划布局
        4.4.1 市内七区加油站规划布局
        4.4.2 市辖五市加油站规划布局
        4.4.3 高速公路及其附线加油站规划布局
    4.5 青岛市加油站近期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
        4.5.1 近期发展规划
        4.5.2 规划实施细则
        4.5.3 规划实施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表

(7)基于熵理论的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影响因素指标研究综述
        1.2.3 熵与生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物流园区生态演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2.1 熵理论
    2.2 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2.2.1 物流园区的内涵
        2.2.2 物流园区的功能
        2.2.3 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 生态学理论
        2.3.1 工业生态学
        2.3.2 生态工业园
第3章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机理分析
    3.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及特征
        3.1.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
        3.1.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构成
        3.1.3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3.2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律
    3.3 物流园区生态化系统形成机理
        3.3.1 开放性和非平衡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3.3.2 非线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3.3.3 随机涨落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外在动力机制
    3.4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的熵流分析
        3.4.1 物流园区生态熵的内涵
        3.4.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熵流分析
第4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建流程
        4.1.1 设计原则
        4.1.2 构建流程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初设
        4.2.2 问卷调查
        4.2.3 指标筛选
    4.3 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4.3.1 指标的确定
        4.3.2 指标的说明
    4.4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4.4.1 确定指标客观权重的方法
        4.4.2 指标客观相对权重的确定
第5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方向判别应用实例
    5.1 H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
    5.2 H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模型与过程
        5.2.1 判别模型
        5.2.2 判别过程
    5.3 判别结果分析
    5.4 管理建议
结论
    1.研究结论
    2.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 B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C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权重调查问卷
致谢

(8)西部产业园区规划初探 ——以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产业园区概念的解读
        1.2.1 产业园区的定义
        1.2.2 产业园区的分类
    1.3 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产业园区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1.3.2 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理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2 产业园区发展
    2.1 世界产业园区发展
        2.1.1 世界产业园区发展的动因
        2.1.2 国外产业园区的发展
    2.2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
        2.2.1 发展的历程
        2.2.2 发展现状
        2.2.3 发展趋势
        2.2.4 国内典型案例
3 甘肃省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3.1 甘肃政府出台政策
    3.2 甘肃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3.2.1 甘肃产业发展历程
        3.2.2 甘肃产业取得的成就
    3.3 甘肃省产业园区现状
    3.4 甘肃省产业园区发展所处阶段
    3.5 甘肃省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产业园区选址不当,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3.5.2 园区融资困难,园区建设速度较慢
        3.5.3 入驻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3.5.4 产业性质驳杂,缺乏协调合作
4 甘肃产业园区规划影响因素
    4.1 自然因素
        4.1.1 自然资源
        4.1.2 区位条件
    4.2 人为因素
        4.2.1 决策者
        4.2.2 设计人员
        4.2.3 投资商
5 实例研究—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规划
    5.1 规划背景
        5.1.1 宏观背景
        5.1.2 中观背景
        5.1.3 微观背景
    5.2 广河经济开发区概况
        5.2.1 开发区地理位置
        5.2.2 开发区范围
        5.2.3 开发区自然状况
        5.2.4 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2.5 开发区建设状况
        5.2.6 开发区设施配套状况
    5.3 广河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
        5.3.1 广河县产业的发展
        5.3.2 开发区产业定位因素
        5.3.3 开发区皮革产业的发展与定位
        5.3.4 开发区毛纺产业的发展与定位
        5.3.5 开发区其他产业
    5.4 广河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5.4.1 建设总体原则
        5.4.2 体系建设
    5.5 广河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规划
        5.5.1 开发区人口规模
        5.5.2 开发区功能空间规划
    5.6 广河经济开发区道路交通规划
        5.6.1 对外交通
        5.6.2 内部道路
        5.6.3 交通设施规划
    5.7 广河经济开发区市政设施规划
        5.7.1 给水工程规划
        5.7.2 排水工程规划
        5.7.3 电力工程规划
        5.7.4 电信工程规划
        5.7.5 供热工程规划
    5.8 广河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
        5.8.1 环境保护目标
        5.8.2 环境保护规划
6 广河经济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1 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6.2 产业园区的合理发展
7 产业园区规划的策略
    7.1 产业园区规划原则
        7.1.1 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7.1.2 突显当地特色产业
    7.2 产业园区规划途径
        7.2.1 政府引导
        7.2.2 企业集聚
        7.2.3 规划协调
8 对西部产业园区的启示
    8.1 西部产业园区规划的价值
    8.2 对西部产业园区规划的启示
        8.2.1 发展特色经济,产业结构转型
        8.2.2 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发展环境
        8.2.3 完善“产—学—研”机制,建立发展网路
9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专着
    2、学术期刊
    3、学位论文
    4、外文文献
    5、其他
附录1 与产业园区相关的国家政策
附录2 截止2012年我国国家级技术经济开发区一览表
附录3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指标表
附录4 我国东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指标
附录5 甘肃省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一览表
附录6 广河经济开发区相关规划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图

(9)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 ——历史地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意义
    二、区域的界定和时段的选择
    三、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的主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预期创新
第一章 西北地区城镇发展的环境条件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
    三、西北地区之人文环境
    四、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镇变迁概述
第二章 新、青、宁三省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
    一、民国时期新疆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
    二、民国时期青海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
    三、民国时期宁夏行政区划演变与城镇发展
    小结
第三章 新式交通与城镇近代化研究
    一、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新式交通建设与布局
    二、陇海铁路与关中地区城镇演变
    三、新式交通对宝鸡城市近代化作用探析
    小结
第四章 城镇人口规模及等级体系研究
    一、历史城镇人口研究的思考
    二、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人口及其演变
    三、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等级体系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城镇商业近代化研究
    一、陕西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
    二、甘肃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
    三、青海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
    四、宁夏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
    五、新疆重要城镇商业经济发展
    小结
第六章 城镇近代工业初见成效
    一、1912—1928年城镇工业艰难发展阶段
    二、1928—1937年城镇工业初步进展阶段
    三、1937—1945年城镇工业开发高潮阶段
    四、1945-1949年城镇工业徘徊不前甚至倒退阶段
    小结
第七章 城镇近代金融体系形成
    一、1912-1932年城镇近代金融业的创建
    二、1932—1937年城镇近代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1937年—1949年城镇金融体系的形成
    小结
第八章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城镇近代化
    一、城镇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二、城镇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城镇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战后日本流通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和观点说明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第一章 流通及其理论
    一、流通的概念及其内涵
        1. 流通与商业
        2. 流通与市场营销
        3. 商业与市场营销
    二、流通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日本为例)
        1. 日本流通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2. 日本的一、二、三产业对国内收入的贡献
    三、流通与物流
        1. 当代流通的“三流分立”
        2. 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相互关系
        3. 物流与流通
    四、流通理论
        1.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及其评价
        2. 西方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
        3. 日本的流通变革理论
        4. 我国学者的流通理论
第二章 日本流通业的演进
    一、战后流通产业面临的环境
        1. 食品短缺严重
        2. 通货膨胀惊人
        3. 失业问题严重
        4. 对外贸易大幅度缩小
    二、战后日本流通产业的演进历程
        1. 战后日本流通系统的再建
        2. 日本近代流通产业的确立
        3. 成熟化社会的流通系统
    三、日本流通业的未来
        1. 批发企业未来之路的探索
        2. 零售业的发展展望
第三章 日本批发业结构演进分析
    一、批发及其功能
        1. 批发商对生产企业的作用
        2. 批发商对零售企业的作用
    二、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1. 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
        2. 日本批发业的基本特点
    三、日本批发业的演进分析
        1. 日本批发业规模的演进分析
        2. 日本批发业商店数量的演进分析
        3. 日本批发业就业人数的演进分析
        4. 日本批发业年销售额的演进分析
        5. 日本批发业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
第四章 日本零售业结构演进分析
    一、零售业及其作用
        1. 零售业对消费者的作用
        2. 零售业对生产者及批发商的作用
        3. 零售业对地区经济的作用
    二、日本零售业态的发展及特点
        1. 百货商店
        2. 综合超市
        3. 购物中心
        4. 商店街
        5. 专门商店
        6. 便利店
        7. 廉价商店
        8. 连锁经营与特许经营
        9. 直卖所
    三、日本零售业的演进分析
        1. 日本零售业商店数量的演进分析
        2. 日本零售业年销售额的演进分析
        3. 日本零售业从业人员状况的演进分析
        4. 日本零售业营业面积的演进分析
第五章 战后日本政府的流通政策
    一、战后经济复兴时期的流通保护政策
    二、高速经济成长期的流通近代化政策
        1. 流通近代化政策
        2. 流通系列化政策
        3. 推出《大店法》
    三、稳定经济成长期的加强管制政策
        1. 《大店法》的修正
        2. 特殊销售法
    四、80 年代以后流通政策的开放
        1. 流通体制变革的总体取向
        2. 流通规制缓和与流通创新
    五、日本政府监管流通业的主要政策
        1. 《禁止垄断法》
        2. 《防止不正当竞争法》
        3. 《不当赠品及不正当表示防止法》
        4. 《物价统治令》
        5. 《零售业调整特别措施法》
        6. 《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
        7. 《关于促进完善特定商业聚集的特别措施法》
        8. 《大店法》
        9. 市政建设政策(“城建三法”)
第六章 战后日本流通业发展的特点
    一、过度保护与逐步开放
        1. 日本流通领域的维护竞争政策
        2. 日本的价格管理政策
        3. 日本流通产业的布局政策
        4. 日本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政策
    二、传统与现代并存
        1. 日本是个重视传统的社会
        2. 流通领域中的传统与现代并存
    三、复杂与独特的体制、渠道
    四、逐步重视国外流通
        1. 外国流通企业进入日本市场
        2. 日本零售业开拓国外市场
    五、与高龄化、少子化相适应的流通
    六、品牌、特色保存发扬
第七章 日本流通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流通业的发展历程
        1. 中国理论界对流通作用的认识
        2. 流通模式的转换
    二、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2. 中国流通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三、日本流通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 逐步开放与坚持开放的自主性
        2. 树立流通系统化发展的现代理念
        3. 要有充分的立法准备
        4. 推进流通管理制度创新
        5. 适当把握政府介入及管理边界
        6. 加快发展流通信息网络系统
        7. 促进流通组织现代化建设
    四、中国流通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加油!生资流通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职业院校受助贫困学生可持续发展研究[D]. 俸晓玲. 天津大学, 2019
  • [2]MS银行哈尔滨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刁乃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完善研究[D]. 李邦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4]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规划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D]. 李永定. 兰州大学, 2016(11)
  • [5]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非油业务战略研究[D]. 张翼远. 吉林大学, 2014(03)
  • [6]青岛市加油站发展规划研究[D]. 管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基于熵理论的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研究[D]. 王洁. 湖南大学, 2014(04)
  • [8]西部产业园区规划初探 ——以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例[D]. 李磊. 兰州交通大学, 2013(03)
  • [9]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城镇近代化研究 ——历史地理学视角[D]. 王永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战后日本流通产业演进研究[D]. 张沈青. 吉林大学, 2009(08)

标签:;  ;  ;  ;  

快点!资本流通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