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勃[1](2021)在《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中提出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应然主体,也是实然主体。一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等诸多环节的参与,高校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提升其可见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高校担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使命的有效路径。高校的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耦合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专业性需要高校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需要"新文科"视角,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亟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艾科热木·阿力普[2](2021)在《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其有几千年的璀璨历史,凝聚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孕育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之一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其自古流传至今,至少走过了 50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木卡姆艺术留存于新疆各个不同的地区,主要的木卡姆艺术形式主要有: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这其中十二木卡姆最具有代表性。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之下,木卡姆艺术从濒临灭失的困境中,逐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证明其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更是我国新疆各民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思维与感情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保护基础薄弱、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不足、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木卡姆艺术合理利用不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遵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倡导政府主导,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需要从立法完善、有效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提升对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有效完善教育传承、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与实务资料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完善。以期将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治理轨道。本文主要是一篇研究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学术论文,以十二木卡姆的发祥地莎车县为田野点,对十二木卡姆的生存生态环境、民俗状况、传承与保护情况、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政府扶持力度、传承与保护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完整、客观的了解与描述,并就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主要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并对木卡姆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系统的总结;就木卡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传统节日与民俗,相互交融的现象进行说明。为本文后面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多样性、文化权利理论,以及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马克思民族平等理论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新疆木卡姆艺术为主线,对其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近年来我国加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际公约以及创设的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所坚持的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维护多元一体、整体性保护、真实性保护、文化共同繁荣等原则依次进行详细说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莎车县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多种传承模式,所做的具体保护措施等,依据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第四章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保护基础滞后、传承人面临困境、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文化生态遭破坏、合理利用不足问题,都一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细致、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域外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葡萄牙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木卡姆艺术保护有利的经验启示。第六章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相关立法、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完善教育传承、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的保护、加强木卡姆文化的传播、加强木卡姆实物资料的保护等视角,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提出完善意见。
杨蕴希[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吴婧纹[4](2020)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困境与出路 ——以南宁市马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各种精神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民族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面对现代化、数字化的急剧发展,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面临传承断层的危机。如何保护和发展为物质文化传承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产生的核心载体,也是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固有的师徒传承、自然传承逐渐萎缩,学校教育逐渐发挥出其独特优势,成为今年来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情况,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并出台相应法规政策作为指导依据。南宁市马山县依据本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特色提出“文化三宝”进校园口号,以扁担舞、会鼓及三声部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学习内容。本文通过对马山县中学、金伦中学、城西小学、加方乡初级中学、加方乡初级小学及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文化馆负责人的实地调研和访谈,素描了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一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含了题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以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价值,从非物质文化作为历史印记对于学生的意义、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对师生民族认同感的影响、非物质文化对于师生体悟人与自然共生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并利用泰勒原理对何种非物质文化可以进校园进行说明与筛选。第三部分,通过对马山县实地调查的问卷数据分析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包括了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态度以及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对其文化课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基于调研数据从政府政策的滞后、社会资源的缺乏、学校师生所面临的困境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现状。第五部分,依据已有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归纳整理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存在政府政策出台的滞后、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资金紧缺、专业教师稀缺、学习场所受限等原因。第六部分,通过前文的描述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政府积极调整政策出台,扩大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开发相关非物质文化课程教材等具体解决对策。
陈俊玲[5](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指出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张超[6](2020)在《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它涵盖了技艺水平、实践经验、生活旨趣和精神风貌等丰富内容,见证了民族的发展历程,延续了民族的文明历史,更彰显了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地位在不断式微,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倡导文化自信。自十八大以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高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重地,更应充分发挥其场域优势,自觉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纳入教育之中,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下新生力量的“种子”。为此,笔者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引,以实践为依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内蒙古A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就内蒙古A学院关于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问题、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提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第一部分,理论阐述。从课程论、教育文化学出发,系统论述了“非遗”课程的意蕴与价值。第二部分,个案考察。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现状的实地调查,系统呈现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即: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探索、“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系统。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现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马头琴课程目标定位陷入“唯技艺”论的误区;马头琴课程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马头琴课程实施结果反馈滞后及评价机制不完备;马头琴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意识较弱;学生对马头琴课程的学习动机不足且职业选择迷茫。第三部分,原因分析。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非遗”课程开发的问题的分析,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层面对其中的原因进行阐述。学校层面包括追求“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管理不到位;教师层面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持薄弱、课程意识的迷失;学生层面包括学生对马头琴课程认识的偏差、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第四部分,对策提出。针对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深化策略:课程需求层面实现学生文化自觉重建;课程目标层面彰显“非遗”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层面挖掘课程资源深刻文化内涵;课程实施层面加强多元课程的开展与教学工作的改建;课程评价层面构建专项评价机制;实现条件层面关注教师是教学智慧的生成。以期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支持民族高校教育课程变革,实现民族高校的长足特色发展。
骆文婷[7](2019)在《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基于网络时代学习理论和课程学习现状,总结出新时代下进行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的五项原则。并通过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分析,探讨了微信平台运用于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据此研究设计出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具体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发展层。研究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方法,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为例,将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付诸实践,在实际教学三轮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发展进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对三轮行动研究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情况、课堂观察情况、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得出结论:一是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该教学模式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三是学生对该模式的应用整体体验较好,呈满意态度,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对此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认为在今后的课程实践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任务清单;选择特色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资源利用率;促进碎片化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将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思维贯穿始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黄本亮[8](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杜洋[9](2017)在《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相统一的国家,疆域辽阔,地域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风土人情,造就了不同的人文;不同的地方文化,彰显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多样性的地方地理、社会生存环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方乡镇、村屯的社会需求与地方的民俗文化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系地方特有民间艺术存在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艺术文化,继承各地方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尤为重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教育传承问题的研究,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实质研究问题。深入研究如何传承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其所在地方及国家而言,具有特殊的教育理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为本地区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祖辈遗留于后人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结合体,也是本地区民族生存、建设、认同、变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黑龙江省肇州县杨小班鼓吹乐棚作为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其丰富的遗产内涵彰显了鼓吹乐棚与民间婚丧等习俗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带给人们以众多民家艺术遗产发展、继承与保护的珍贵信息,为人们解读、理解、探寻、认知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纵向的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的思考与研究是由小而大、由点及面的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式之一,传承与保护杨小班鼓吹乐棚的遗产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就是对中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下,由于全球化、商品化、市场化、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冲击,许多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正发生着急剧的变迁,现代文明的迅速传播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不断侵蚀,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在此环境中既获得了大力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遭受了巨大的生存与传承威胁。因此,针对杨小班鼓吹乐棚的遗产研究及其保护与传承问题的相关研究,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要内容之所在。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正式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明确指出“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科学保护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保存、创新、发展、传承遗产的重担和使命。笔者在导师郁正民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与整理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论从史出,史论相结合的中心原则,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阐释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步骤及相关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了说明,最后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章杨小班鼓吹乐棚,分析了研究区域内肇州地区内人文地理特征及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了杨小班鼓吹乐棚的班社组织结构及其“上活”时所用的曲目、工具、谱本,并对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上活”实例进行了田野调查,揭示了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内容的特殊性。第二章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价值及其主体性保护与传承,分析了杨小班鼓吹乐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价值体现,明确了遗产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论证了杨小班鼓吹乐棚应深化意识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推动经济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拓展教育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第三章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困境,以杨小班鼓吹乐棚音乐传习基地的创建及现状为切入点,进而总结并概括有关杨小班鼓吹乐棚政府、学者、校园、媒体四方面的保护与传承实例,在认知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面临着自然流失、外部因素冲击及其他因素影响的困境之中,提出了有关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的思量。第四章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学校教育传承策略研究,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传承的重要途径,深度探讨了学校教育如何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首先明确教育中杨小班鼓吹乐棚的社区教育传承和学校教育传承两种传承模式,进一步阐明学校教育是杨小班鼓吹乐棚传承的有效途径,充分论述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学校教育传承策略应明确学校教育传承目标,营造学校教育传承环境,构建学校教育传承课程体系,完善学校教育传承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加强学校教育传承师资队伍建设。最后,明确杨小班鼓吹乐棚教育传承的意义。结论部分,杨小班鼓吹乐棚学校教育传承的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之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研究,展望杨小班鼓吹乐棚通过学校教育传承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展。本论题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发展、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以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范式为基础,应用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借鉴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基础研究内容,探讨了其保护、传承实例以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杨小班鼓吹乐棚学校教育传承的策略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朱冰青[10](2017)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重庆S大学古琴传承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用生命谱写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精神的象征,维系着民族的情感和凝聚力。在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审美、创新等教育价值。更为紧迫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使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境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使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可持续的传承,成为21世纪的重要研究课题。高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平台,不容置疑地担负着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本文着眼于研究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所在地区重庆S大学为个案,研究其传承古琴非遗的运行机制,重点考察其传承运行机制内部各要素结构的状况,以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并分析总结其传承古琴非遗的成功经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效度威胁”,笔者采用“相关检验法”设法排除,即结合访谈与观察两种方法的使用,以求获得结论的最大真实度。研究中观察法的使用在于看到外显的行为,访谈则可以帮助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观察结果和访谈结果之间的比较,互相验证的同时又可以帮助笔者呈现一个动态的、真实的、多元的研究情境。论文中主要分析了S大学传承古琴的运行机制,首先对其运行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在其恢复文化传统、“把遗产交给未来”的运作目标指导下,S大学以南山琴社为依托组织、南山书院为传承场所,以重庆市古琴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兰滇军及众多国内知名琴家为传承者主体,践行了一个有效机制的自我实施运作原理,并发挥了良好社会影响、取得经济效益、平衡该校文化生态的功能。运作中主要采取了开设校内“中国古琴鉴赏”通选课、成立社会传习班、恢复文人雅集传统、大型公益活动进社区、搭建网络传播平台等运作方式,过程中均注重仪式的隐形教育力量。其多元化的传承方式一方面扩大了古琴的传习人面积,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该校的办学特色,使其在当今时代文化建设主题下作出了高校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运行机制的自我实施,运行程序的规范性略显不足,若无相应的评价与监督来保障运行效果或结果,实际运行轨迹难免会偏离理想运行轨迹。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了要加强传承人群的学术思想、教育教学能力,并构建“四位一体”的评价与监督制度,以内部自我管束和外部制度的正式约束两者交互作用来共同保障古琴的传承效果。
二、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使命职能与政策法律规定: 高校是我国非遗保护的应然主体 |
二、在行动:高校是我国非遗保护的实然主体 |
(一)建立组织,聚合专业力量 |
(二)开展课堂教学,举办学术讲座,培养专业人才 |
(三)举办学术会议,进行课题研究,创建刊物,发表文章,出版着述 |
(四)承接非遗保护行动的多项工作 |
三、非遗保护行动:高校履行职能使命的有效路径 |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二)拓展科学研究新领域 |
(三)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
(四)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 |
(五)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
四、新文科建设:基于耦合关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 |
第一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与记录 |
二、改革开放后的整理、挖掘阶段 |
三、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的保护 |
第二节 木卡姆价值分析 |
一、历史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社会价值 |
四、经济价值 |
第三节 木卡姆艺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个领域 |
一、木卡姆艺术与民间文学和传统戏曲的交叉 |
二、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舞蹈和传统乐器制作技艺的交融 |
三、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节日和民俗的相融 |
第二章 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理论 |
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多样性的的影响 |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四、文化多样性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权利理论 |
一、文化权利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权利基本内涵 |
三、文化权利的要素 |
第三节 民族平等理论 |
一、罗尔斯的平等理论 |
二、罗伯特·诺齐克的平等理论 |
三、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 |
第三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木卡姆文化遗产起源与生存环境 |
一、新疆木卡姆文化遗产的起源 |
二、十二木卡姆简述 |
三、绿洲农业文明 |
四、各民族融合状况 |
五、民俗状况 |
第二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立法现状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二、《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
三、《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
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
第三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整体性保护原则 |
二、真实性保护原则 |
三、维护多元一体原则 |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 |
五、文化共同繁荣原则 |
第四节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模式 |
一、莎车县地理环境介绍 |
二、父子传承模式 |
三、师徒传承模式 |
四、传统社区传承模式 |
五、学校教育传承模式 |
第五节 莎车县木卡姆艺术的具体保护措施 |
一、代表性传承人 |
二、木卡姆进校园和进社区情况 |
三、充分利用文化博物馆与文化中心 |
四、传统节日与木卡姆文化节的展演展示 |
五、扶持措施 |
第四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保护基础方面的问题 |
一、木卡姆传承保护方面的资金短缺 |
二、木卡姆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管理模式滞后 |
三、木卡姆相关的原始歌词、乐谱流失严重 |
四、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
第二节 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
一、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人数较少 |
二、代表性传承人种类单一 |
三、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
四、传承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滞后 |
五、木卡姆艺术乐器作坊与制作艺人未得到足够重视 |
六、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不够完善 |
第三节 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 |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 |
二、公益性宣传 |
三、原始资料及有关实物收集与整理方面 |
四、数字化记录 |
五、交流与展演展示 |
第四节 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
一、民众的参与度不足 |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
三、相关的文物古迹保护不力 |
第五节 合理利用不足 |
一、木卡姆艺术的不当创新 |
二、产业发展不足 |
三、完整性保护不足 |
四、传承培训尚未制度化 |
第五章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 |
一、“马洛亚”的定义及历史溯源 |
二、支持马洛亚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机构 |
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机构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培训机构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机构 |
第二节 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 |
一、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屋 |
二、舞蹈屋的参与者 |
三、保护措施 |
四、舞蹈屋模式的档案管理 |
五、促进区域、分区域和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葡萄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 |
一、法多基本情况与分类 |
二、法多的伴奏乐器 |
三、法多的管理模式 |
四、法多的保护模式 |
五、法多的宣传模式 |
第四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启示 |
一、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构 |
二、建立新疆木卡姆艺术文献资料机构 |
三、积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教育培训 |
四、积极推进新疆木卡姆艺术的档案建立 |
五、加强地区、区域与国内外推广合作 |
六、创新宣传手段 |
第六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相关立法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修改建议 |
二、《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修订建议 |
三、制定有关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地方性法规 |
第二节 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
一、鼓励带徒授艺 |
二、提高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
三、积极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 |
四、完善奖励措施 |
第三节 完善教育传承 |
一、举办木卡姆艺术进校园活动 |
二、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在木卡姆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
三、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传承质量与研究 |
第四节 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保护 |
一、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整理与记录 |
二、挖掘民间传统乐器传承人 |
三、加强对乐器制作原材料的保护 |
第五节 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 |
一、强化政府部门主导,学界并行 |
二、重视商界与新闻媒体共同辅助功能 |
三、加强木卡姆艺术展演展示与国内外交流 |
四、不同地区木卡姆艺术的交流合作 |
第六节 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基础 |
一、调查、记录与建档 |
二、加强对木卡姆艺术的研究 |
三、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创新传承方式 |
四、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
五、对木卡姆艺术博物馆进行全面完善 |
六、鼓励资深艺人建立私人博物馆 |
七、借助多方优势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藏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困境与出路 ——以南宁市马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民族认同理论 |
2.泰勒原理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非物质文化遗产 |
2.非物质文化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关于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
(2)关于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研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价值研究 |
(一)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意蕴 |
1.本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的历史印记 |
2.学生体验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方式 |
3.师生共同体悟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 |
4. 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的教育价值 |
(二)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选择之要 |
1.非物质文化教育目标制定的适切性 |
2.非物质文化学习体验的可行性 |
3.组织非物质文化学习体验的合理性 |
4.非物质文化评价结果的特殊性 |
三、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四、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现状分析 |
(一)地方政府相关的政策指导 |
1.政府:“以点带面”辐射全县 |
(二)学校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1.传承方式 |
2.传承现状 |
五、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困境 |
(一)政府: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推进滞缓 |
1.政策出台调整滞后 |
2.学习开展模式固定化 |
3.相关负责人分身乏术 |
(二)社会:“举手无措”式助力 |
1.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徒有其名”的助力 |
2.家长:矛盾的支持 |
(三)学校:“愚公移山”式前行 |
1.教师:身兼数职的“负重”式教学 |
2.学生:男女失调的“倾斜”式学习 |
六、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出路 |
(一)政府:制定与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教育目标相适应政策 |
(二)社会:本土企业携手县政府资助非物质文化进校园 |
(三)学校:整合专业教师队伍,联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同教学 |
(四)政府与学校:开发整合非物质文化学习可行性教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1.地点、时间与范围 |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
3.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
1.闽南文化特性 |
2.闽南乡族观念 |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
1.规模的扩大 |
2.空间的拓展 |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
2.良好的办学条件 |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
1.培养尚雅情怀 |
2.陶冶雅正情操 |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
1.寓礼于乐中 |
2.完善人性发展 |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
1.增强凝聚人心 |
2.强化价值感化 |
余论 |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1.应然所需:文化自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要性 |
2.实然所迫:民族高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断层”现象 |
3.必然所指:“非遗”课程开发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然途径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非物质文化遗产 |
2.课程与“非遗”课程 |
3.课程开发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四)理论基础 |
1.泰勒的课程理论 |
2.文化自觉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问题 |
3.研究的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的重点、难点与拟创新点 |
一、“非遗”课程的意蕴与价值解读 |
(一)“非遗”课程的意蕴 |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发展 |
2.“非遗”课程的内涵 |
3.“非遗”课程的特点 |
(二)“非遗”课程的价值解读 |
1.“根”价值:育人价值 |
2.“翼”价值:社会价值 |
二、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一)艺术类“非遗”项目——马头琴 |
(二)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 |
1.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探索 |
2.“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系统 |
(三)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问题呈现 |
1.马头琴课程目标定位陷入“唯技艺”论的误区 |
2.马头琴课程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
3.马头琴课程实施结果反馈滞后及评价机制不完备 |
4.马头琴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意识较弱 |
5.学生马头琴课程学习动机不足且职业选择迷茫 |
三、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层面 |
1.追求“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 |
2.课程管理不到位 |
(二)教师层面 |
1.专业素养的支持薄弱 |
2.课程意识的迷失 |
(三)学生层面 |
1.对马头琴课程认识的偏差 |
2.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 |
四、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深化策略 |
(一)课程需求:实现学生文化自觉重建 |
1.学习动机的激发,促使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
2.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强化文化自觉的落地 |
(二)课程目标:彰显“非遗”课程育人价值 |
(三)课程内容:挖掘课程资源深刻文化内涵 |
1.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配置 |
2.课程内容的多样选择与深度挖掘 |
(四)课程实施:加强多元课程的开展与教学工作的改进 |
1.多元课程的开展 |
2.教学工作的改进 |
(五)课程评价:构建专项评价机制体系 |
(六)实现条件:关注教师教学智慧的培养与生成 |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2.强化教师教育,促使教师课程意识觉醒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遗”课程 |
2.1.2 微信与碎片化学习 |
2.1.3 课程设计 |
2.2 文献综述 |
2.2.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2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3 微信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关联主义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要素与架构 |
3.1 课程设计原则 |
3.2 前期分析 |
3.2.1 课程分析 |
3.2.2 学习者分析 |
3.2.3 学习支持分析 |
3.3 课程教学新模式 |
3.3.1 “新模式”核心 |
3.3.2 “新模式”内容与结构 |
3.3.3 “新模式”构建流程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模式”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为例 |
4.1 行动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步骤 |
4.1.4 研究评价方式 |
4.2 第一轮:“单向”向“双向”的突破 |
4.2.1 制定计划 |
4.2.2 行动实施 |
4.2.3 课堂观察 |
4.2.4 结果反思 |
4.3 第二轮:课程“实现点”的完善 |
4.3.1 制定计划 |
4.3.2 行动实施 |
4.3.3 课堂观察 |
4.3.4 结果反思 |
4.4 第三轮:“新模式”关键点的发现 |
4.4.1 制定计划 |
4.4.2 行动实施 |
4.4.3 课堂观察 |
4.4.4 结果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模式”课程实施的结果分析与总结 |
5.1 教学效果分析 |
5.1.1 在线课程学习情况 |
5.1.2 课堂观察情况 |
5.1.3 问卷结果分析 |
5.1.4 访谈结果分析 |
5.2 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
5.2.1 总结 |
5.2.2 反思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前测问卷调查 |
附录2 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8)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目的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
(二)研究目的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关于鼓吹乐的研究 |
(二)关于礼俗音乐、仪式音乐的研究 |
(三)关于民俗、民俗学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杨小班鼓吹乐棚的涉及性研究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步骤及相关田野调查资料 |
(一)研究步骤 |
(二)相关田野调查资料 |
五、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遗产保护: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二)教育传承: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注释 |
第一章 杨小班鼓吹乐棚 |
一、研究区域内人文地理特征及杨小班之历史音脉 |
(一)肇州县地理位置与社会历史概述 |
(二)肇州县之乡镇、村屯与民俗文化 |
(三)鼓吹乐的发展史 |
(四)杨小班鼓吹乐棚之音脉 |
二、杨小班鼓吹乐棚的班社组织 |
(一)杨小班鼓吹乐棚班主——杨成伟 |
(二)五代传承人——艺人及现状 |
(三)杨小班鼓吹乐棚的演奏类别与经营方式 |
(四)杨小班鼓吹乐棚的收入与分配 |
(五)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内部传承方式与政府参与 |
三、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上活” |
(一)杨小班鼓吹乐棚与民俗 |
(二)“上活”曲目 |
(三)“上活”工具 |
(四)“上活”谱本 |
(五)“上活”时的杨小班鼓吹乐棚——实例的全程观察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价值及其主体性保护与传承 |
一、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价值体现 |
(一)特殊的历史价值 |
(二)统一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
(三)丰富的艺术价值 |
(四)重要的教育价值 |
二、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 |
(一)保护主体 |
(二)传承主体 |
(三)主体性保护与传承 |
三、杨小班鼓吹乐棚主体性保护与传承思路 |
(一)深化意识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 |
(二)推动经济(资金投入)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 |
(三)拓展教育的主体性保护与传承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困境 |
一、杨小班鼓吹乐棚音乐传习基地 |
(一)基地的创建 |
(二)基地的现状 |
二、关于杨小班鼓吹乐棚的保护与传承实例 |
(一)政府保护与传承 |
(二)学者保护与传承 |
(三)校园保护与传承 |
(四)媒体保护与传承 |
三、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
(一)自然流失 |
(二)外部因素的冲击 |
(三)保护与传承困境中的其他因素 |
四、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与传承现状的思量 |
(一)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力量,保护现有传承人 |
(二)积极发挥社会科技辅助力量,保护现有谱本、音乐、工具 |
(三)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传承力量,保护与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学校教育传承策略研究 |
一、教育传承中的杨小班鼓吹乐棚传承模式 |
(一)社区教育传承 |
(二)学校教育传承 |
二、学校教育是杨小班鼓吹乐棚传承有效途径 |
(一)中小学教育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 |
(二)高等院校教育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 |
三、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学校教育传承策略 |
(一)明确学校教育传承目标 |
(二)营造学校教育传承环境 |
(三)构建学校教育传承课程体系 |
(四) 完善学校教育传承的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 |
(五)加强学校教育传承师资队伍建设 |
四、杨小班鼓吹乐棚教育传承的意义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杨小班鼓吹乐棚学校教育传承的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重庆S大学古琴传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S大学传承古琴非遗的运行状况考察 |
(一)S大学传承古琴的运行要素结构分析 |
(二)S大学传承古琴的运作原理 |
(三)S大学古琴传承运行机制发挥的主要功能 |
二、S大学传承古琴非遗运行中的成功经验 |
(一)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传习人面积 |
(二)引入学校教育课程:焕发文化内生长力 |
(三)文化产业化发展:契合社会转型要求 |
(四)古琴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促进文化建设 |
三、S大学传承古琴非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运行主体的传承思想观念不够深入 |
(二)运行程序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不足 |
(三)缺乏相关监督与评价制度,运行效果无法评估 |
四、S大学传承非遗运作困境的解决对策 |
(一)更新运行主体的思想观念 |
(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保证传承活动的良性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四、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J]. 张勃. 文化遗产, 2021(04)
- [2]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D]. 艾科热木·阿力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困境与出路 ——以南宁市马山县为例[D]. 吴婧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D]. 张超.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研究[D]. 骆文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9]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D]. 杜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研究 ——以重庆S大学古琴传承为个案[D]. 朱冰青. 西南大学, 2017(02)
标签:木卡姆论文; 中国剪纸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贵州民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