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蒋璐剑[1](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魏旭劲[2](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又称Whipple手术,常用于治疗累及Vater壶腹、胆总管下段、胰头或者十二指肠的良、恶性肿瘤,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经济负担。本研究主要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等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各术后并发症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139例在肝胆胰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整理其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术前临床指标、术中操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胰瘘、胃排空延迟等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胰瘘和胃排空延迟之间的共性与潜在关系。结果:在全部139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胰瘘39例,发生率28.06%(39/139);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44例,发生率31.65%(44/139)。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和残余胰腺质地为影响术后胰瘘(p=0.037,p=0.000)和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clinically relevant-delayed gastric emptying,CR-DGE)(p=0.020,p=0.042)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恶性肿瘤邻近侵犯(p=0.005)、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p=0.006)可能为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胰瘘与胆瘘、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存在相关性(p<0.05);生化漏或胰瘘与胃排空延迟具有显着的相关性(Kendall R=0.238,p=0.001)。结论:术后胰瘘和胃排空延迟仍然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健康恢复的严重早期并发症,且发生率高,二者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通过围术期全程管理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3](2020)在《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认为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年龄标准化的5年存活率为27.4%。过去十年间,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胃癌年死亡率由3.8%降为2.3%[1]。我国胃癌病人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与全球其他区域存在差异。目前,
杨丽惠[4](2020)在《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以胃肠排空障碍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以胃肠道手术为主,部分妇科手术后也可出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尚不明确,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以西医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等,但多数治疗都存在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存在局限性,这种单一的防治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有效安全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前,大量研究报道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疗效显着且经济安全,其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之一,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通过经络系统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疗简便效廉,安全副作用少、历史悠久,探究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优于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胃电活动相关。脑肠肽是近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热点之一,相关文献报道胃癌术后出现的脑肠轴功能失调、脑肠肽分泌紊乱可能是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本科室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与脑肠肽水平的关系和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相关脑肠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三种脑肠肽水平,研究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之间关系;探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提供实验基础及科学依据。方法:将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84只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并予以电针干预,每次20min,每日1次,共12天;多潘立酮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溶液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2天;正常组、假手术、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min,连续干预12天。每日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活动度。第12天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予以酚红灌胃、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胃、小肠、下丘脑组织,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GAS、MTL水平,选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1行为学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造模后,相比正常组大鼠,造模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蜷缩,活动度减少;干预治疗后,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大鼠精神状态均较前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1.2体重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体重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体重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与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体重方面多潘立酮组与电针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1.3进食量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2.胃排空率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胃排空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小肠推进率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小肠推进率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和电针组在大鼠小肠推进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GAS和MTL水平4.1血清GAS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AS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GAS水平均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血清MTL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MTL水平均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自表达水平5.1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胃组织中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多潘立酮组、电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以电针为干预因素,以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为干预对象,选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物,根据造模后大鼠行为学方面变化、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胃排空减慢指标判断造模大鼠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疾病模型;经干预后,模型组大鼠血清GAS、MTL、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模型大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GAS、MTL、Ghrelin这三种脑肠肽水平分泌下降相关。2.经治疗后,发现电针及多潘立酮均可促进模型大鼠胃排空、促进胃肠动力,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上调模型大鼠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电针和多潘立酮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与上调这三种脑肠肽水平有一定关系;另在胃排空率、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电针组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在促进胃排空和上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电针较多潘立酮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小,因此,值得推荐电针作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3.本研究表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水平异常具有一定关系,电针和多潘立酮可能通过调节异常脑肠肽水平,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沈杨超[5](2020)在《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研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减少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胃瘫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区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行远端胃癌根治性根治术的409例胃癌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了术后胃瘫,将其中25例患者归类为病例组,其余384例患者归类为对照组。以是否发生术后胃瘫为因变量,选取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和术后等28项指标为自变量,对这些指标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再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409名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男性为295例,女性为114例,男女比例约为3:1,患者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为(58.30±15.27)岁。在这些患者中,发生了PGS的患者有25例,未发生PGS的患者有384例,术后胃瘫发生率为6.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肥胖(BMI≥28kg/m2)、围术期高血糖(≥8mmol/L)、有腹部手术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前白蛋白、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术前存在甲减、手术时长、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I式、Billroth II式、Billroth II+Braun式、Roux-en-Y式)、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第一天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发生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总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方式、术中使用纳米碳显示淋巴结、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的恶性程度、肿瘤是否侵犯神经、是否有脉管内癌栓、术后第一天的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幽门梗阻、术前有高血压、肥胖(BMI≥28kg/m2)、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使用镇痛泵和围术期血糖过高是PG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手术时间<3h和术前白蛋白≥30g/L为PGS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其中术前有幽门梗阻、术前有高血压、肥胖(BMI≥28kg/m2)、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使用镇痛泵和围术期血糖过高这些指标对PGS的发生可能起关键作用。
王亚飞[6](2019)在《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本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72例符合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治疗组予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胃镜下表现、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中烧心、口干口苦、纳呆早饱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胃镜下表现总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胃镜下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各项积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胃镜下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水肿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GB、TP、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试验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分析、粪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疗效显着,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胃镜下炎症病变及胆汁反流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付炯辉[7](2019)在《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回顾60例行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消化道造影录像,探讨消化道造影表现与手术操作的关系,以期掌握正确的吻合方法,避免发生术后消化道不畅。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远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吻合、空肠侧侧吻合(BillrothⅡ式+Braun式)手术,有完整术后动态消化道造影录像资料患者,对其手术方式、造影表现、临床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术后消化道通畅性的手术相关因素及残胃空肠吻合技巧。结果:(1)共入组60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2)入组患者年龄均在40岁至79岁范围之间,平均年龄60岁;(3)入组患者中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4)入组患者中14例符合正常造影表现,46例为异常造影表现。结论:(1)空肠侧侧吻合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以输入袢作为主要流出道的患者起到了补救作用;(2)采用BillrothⅡ+Braun式胃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手术后胃动力障碍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肠系膜翻转和屈氏韧带缺失有关;(3)使用管型吻合器进行胃空肠吻合时应注意选择流出道位置及输出袢高度。
田桢[8](2018)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本临床课题研究,验证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为建立和优化简便易行、可推广的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中医药治疗方案奠定基础,以期为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寻找到更加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的中医综合外治治疗方案,使其具有操作规范性、可重复性、适宜推广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多次方案论证会后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完成患者招募准备工作,并通过本研究中心伦理审查,在试验开始前进行研究者培训,安排贴敷药物及针刺用具采购。根据入组标准招募患者,完成入组前筛查,包括立位腹平片、消化道造影、腹部CT、胃镜以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入组前对患者进行胃瘫症状积分评分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治疗,在西医常规治疗(营养支持、促胃动力药)的基础上应用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记录胃动力恢复时间、胃瘫症状评分、胃引流量/呕吐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完成试验方案的患者进行出组检查,项目同入组前。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胃动力恢复时间、胃瘫症状评分、胃引流量/呕吐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本课题从前期准备、启动、实施过程各个环节上均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符合课题预期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结果]本课题按照要求共计纳入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34例,其中1例患者因应用了试验方案不允许的其他治疗胃瘫的方法违背试验方案而退出临床研究,最终按照试验要求完成14天研究周期的患者有33例。(1)主要结局指标: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有效率,依据设定标准,本组33例患者中,恢复胃动力者29例,总有效率87.88%,亚组分析显示,留置胃管的24例患者中,治疗后拔出胃管且开始经口进食者21例,有效率87.5%;未留置胃管的9例患者恢复至经口进食且停止使用肠外营养支持者8例,有效率88.89%,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次要结局指标:①在14天观察期内,33例患者恢复胃动力者29例,中位恢复时间7.63天,在1周内恢复胃动力者占57.57%。亚组分析显示,留置胃管组和未留置胃管组胃动力恢复时间分别为7.5天和7.75天,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患者胃瘫总症状积分随治疗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治疗第4天开始就与治疗前呈现出显着差异(P<0.05)。单症状积分方面,恶心、干呕、呕吐、胃部胀满、不能正常量的进餐、餐后极度饱胀感、没有食欲、腹部胀大、胃或腹部明显增大9个症状积分中除干呕(P>0.05)外积分均显着下降(P<0.05)。对留置胃管者和未留置胃管者进行亚组比较显示,两组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显着下降,留置胃管组与未留置胃管组相比较,这种显着差异出现得更早。③33例患者胃液引流量/呕吐量从治疗第4天开始显着下降(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④33例患者恢复经口进食中位时间为5.88天,留置胃管组(6.33天)与未留置胃管组(3.8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本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为8.25天,留置胃管组(6.87天)与未留置胃管组(10.1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33例患者中出现Ⅰ度皮肤不良反应(红斑)者1例,其余患者均未见皮肤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针刺相关不良反应。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肝肾功能指标中,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尿素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其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临床意义。离子检验中钾离子、氯离子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钾离子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临床意义。而氯离子由低于正常值变为正常范围,临床改善。治疗前后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均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以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改变了传统口服给药的用药途径,内病外治,疗效好,起效快,大部分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胃动力,恢复经口进食及肠鸣音,为肿瘤术后胃瘫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经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患者胃瘫主要临床症状可在短期内显着缓解,并且可有效减少术后胃瘫患者胃液引流量/呕吐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了再次手术加重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因此,此法不失为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一种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王滨,卢爱芹,王加勇[9](2018)在《胃大部切除根治胃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根治胃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相关因素。方法按标准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200例,其中胃大部切除根治胃癌术后发生PGS 20例。选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前并发幽门梗阻、合并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范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与PGS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PGS组BMI高、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幽门梗阻、采取毕Ⅱ式手术方式、采取淋巴结D3清扫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PG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次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幽门梗阻、采取毕Ⅱ式手术方式、采取淋巴结D3清扫均是导致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根治术后,PGS的发生与BMI、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幽门梗阻、采取毕Ⅱ式手术方式、采取淋巴结D3清扫等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对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积极处理有助于预防胃瘫发生。
徐王彦[10](2017)在《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治疗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胃排空延迟的现象。通过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0例胃排空延迟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胃排空功能均恢复正常。经过分析发现,影响胃排空延迟的主要因素为患者肥胖、手术时间、低蛋白症以及患者的精神因素等。结论胃排空延迟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胃排空延迟的临床指征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手术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术后胰瘘 |
3.2 胃排空延迟 |
3.3 术后其他并发症 |
3.4 胰瘘与胃排空延迟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胰管重建技术创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难点1:胃癌的高风险人群筛查及其健康管理 |
难点2:遗传性胃癌诊断、预防和管理 |
难点3:胃癌病人是否需要常规检测并根除HP |
难点4:EUS和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是否应该常规用于胃癌分期检查 |
难点5:胃腺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病人常规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其价值 |
难点6:晚期胃癌二线或三线化疗的考量因素及其合理使用,以及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
难点7:LAGC病人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难点8:ESD术后切缘阳性的后续治疗原则 |
难点9: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含内镜切除)后随访及其时限 |
难点10: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证,以及除临床分期以外的其他考量因素 |
难点11:直接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如何选择辅助化疗方案,Ⅰ期胃癌术后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 |
难点12:胃癌新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治疗模式及临床疗效评价 |
难点13: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或降期者,如何决定根治手术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 |
难点14:胃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欠佳但仍未见远处转移且可切除病人可否考虑手术,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5:胃癌新辅助治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病理完全缓解(pCR)病人,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6: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方式选择(平面清扫或立体清扫) |
难点17:脾门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和清扫策略 |
难点18:胃癌手术行D2/D2+淋巴结清扫中如何处理No.11p、No.12a、No.13、No.14v和No.16a2/b1淋巴结,No.14v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以及No.6a、No.6i、No.6v淋巴结细化的实际意义 |
难点19:符合PPG指征的胃癌,是否需要常规清扫No.6淋巴结,如远端切缘无法满足要求,应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还是改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
难点20: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送检推荐数目及新辅助治疗对其影响 |
难点21:食管胃结合部癌不同分型或分期方式的可操作性 |
难点22:不同类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3: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4: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定义及分级 |
难点25:胃癌伴有远处转移发生出血急症时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
难点26:胃癌病人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原则 |
难点27:Ⅳ期胃癌进行转化治疗的人群选择,手术指征、切除范围及术后治疗 |
难点28:单纯腹腔灌洗液细胞学阳性(CY1)胃癌的治疗原则 |
难点29:胃癌伴腹膜转移者,行腹腔治疗还是全身化疗 |
难点30:胃癌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的区别 |
难点31:残胃癌或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肿瘤床、吻合口、局部区域淋巴引流区)病人,是否推荐手术或局部放化疗 |
难点32: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临床T分期为cT2时如何进行淋巴结清扫 |
难点33:胃癌放疗技术选择及照射剂量、照射体积的界定,如何进行正常器官保护及呼吸运动管理,以及放疗对胃充盈状态的要求 |
难点34:存在化疗相对禁忌证的晚期胃癌病人,如何选择个体化药物及方案 |
难点35:晚期胃癌病人疾病控制后的维持治疗 |
难点36:对于HER2阳性不能切除的进展期或复发胃癌,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是否推荐继续给予曲妥珠单抗跨线治疗 |
难点37:胃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特点和免疫治疗适应证 |
难点38:免疫治疗是否可提前至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是否推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
编审人员名单: |
(4)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胃癌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 胃癌和胃癌术后并发症 |
3.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认识 |
2. 中医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
1.3 所需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治疗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体重和进食量) |
4.2 对各组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 |
4.3 对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4.4 对各组大鼠血清GAS、MTL水平的影响 |
4.5 对各组大鼠胃及下丘脑组织Ghrel 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命名 |
5.2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认识 |
5.3 选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意义 |
5.4 腧穴处方选用原则 |
5.5 选用多潘立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原因 |
5.6 检测指标选择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分析 |
5.7 脑肠肽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 |
5.8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选择 |
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PGS诊断标准 |
1.6 体质指数的分类标准 |
1.7 病理学分期的标准 |
1.8 术后活体病理检查结果分期标准 |
1.9 患者腹部手术史分类标准 |
1.10 术前营养相关指标的分类标准 |
1.11 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的分类标准 |
1.12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类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 患者术前相关指标 |
2.3 患者术中相关指标 |
2.4 患者术后相关指标 |
2.5 统计学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残胃炎的认识 |
2 中医对残胃炎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方法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总积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各项积分比较 |
3.7 安全性分析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对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残胃炎的认识 |
2 胃复康颗粒的组方分析 |
3 胃复康颗粒的现代药理分析 |
4 关于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
5 疗效分析 |
6 胃复康颗粒治疗残胃炎的作用机制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残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瘫综合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辅助检查及诊断 |
4. 严重程度分级 |
5.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6. 难治性胃瘫现代医学治疗概况 |
7. 小结 |
综述二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治疗进展 |
3. 难治性胃瘫中医学治疗概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小结 |
5.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患者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
个人简介 |
(9)胃大部切除根治胃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10)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胃排空延迟诊断标准 |
3.2 胃排空延迟发生原因 |
3.3 胃排空延迟的治疗 |
四、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D]. 魏旭劲.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8)
- [4]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D]. 杨丽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D]. 沈杨超.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6]胃复康颗粒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观察[D]. 王亚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D]. 付炯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D]. 田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胃大部切除根治胃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J]. 王滨,卢爱芹,王加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02)
- [10]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治疗体会[J]. 徐王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