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缓释微丸面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行[1](2014)在《藻酸双酯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藻酸双酯钠(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 sodium sulfate, PS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海洋多糖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目前PSS的药物制剂仅仅有普通片剂及注射剂,且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尤其是其固体制剂缺少对溶出度的考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同时,PSS普通片剂存在需多次给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生物利用度低,患者顺应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PSS的缓释制剂等新剂型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本文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十八醇作为骨架材料,分别采用湿法制粒和熔融制粒两种方法对PSS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片重差异,片剂硬度和工艺操作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融制粒方法更适合于PSS缓释片的制备。根据PSS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特点,本文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方法和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PC-HPLC)法对PSS缓释片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测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采用HPGPC法在多种凝胶色谱柱上未能将PSS与辅料完全分离,PSS与辅料色谱峰存在部分重叠;但将Shodex OHpak SB-806 HQ色谱柱与TSK gel G3000 PWXL色谱柱进行串联,可使PSS与各辅料的分离得到明显改善,而且采用峰高定量因可有效降低色谱峰少量重叠的影响,比采用峰面积定量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适合PSS缓释片的含量测定。采用PC-HPLC法将PSS缓释片进行降解和衍生后测定,各辅料不影响PSS的含量测定,在0.3~12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3),精密度RSD为1.4%(n=5),重复性RSD为3.4%(n=5),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的特点,适合PSS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HPMC、CMC-Na和十八醇用量对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正交设计法对处方进行了优化,并采用释药动力学模型对PSS缓释片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PSS缓释片的最适处方为HPMC、CMC-Na和十八醇的用量分别为片重的15%,10%和10%(W/W)。按最适处方制备的PSS缓释片在2、6、12 h内可分别释放药物30.3%,70.9%和95.5%,其药物释放行为符合一级方程,并以Fickian扩散和骨架溶蚀两种机制协同作用释放药物。本文对PSS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辅料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和处方的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功制备得到了药物释放行为符合一级方程的PSS缓释片;并建立了适用于PSS缓释片含量测定的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建立了适用于PSS缓释片体外释放度测定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这些研究结果为PSS及其它海洋多糖药物缓释制剂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和参考,在降低PSS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顺应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袁伟栋[2](2009)在《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格列吡嗪(Glipizide)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其主要机制是促进胰腺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并刺激胰岛α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虽然药物格列吡嗪半衰期较短(2-4小时),但其能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药理作用。将其制成缓释制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和血药浓度波动,降低副作用。目前上市的格列吡嗪缓控释制剂主要以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和骨架型缓释微丸为主,因此本文设计和研制了膜控型格列吡嗪缓释微丸。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吡嗪的药物浓度,用于含量测定和体外释放度测定;建立了HPLC方法用于测定格列吡嗪有关物质;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格列吡嗪在血样中的浓度。上述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方法学考察指标均满足测定要求。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和粉末层积机理制备了格列吡嗪微丸。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格列吡嗪微丸制备的影响,优化了处方及工艺参数,最终目标粒径20-24目的微丸收率大于85%,制得的微丸表面圆整光滑,粒径均一,硬度合格,流动性好。用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微丸进行缓释包衣。采用Eudragit NE30D/Eudragit L30D-55水分散体混合作为包衣液,其制备的pH依赖型缓释微丸未能达到很好的缓释效果;在考察Eudragit RL30D/Eudragit RS30D水分散体混合作为包衣材料实验中,结果表明以渗透系数大的Eudragit RL30D单独包衣时,成功制备了非pH依赖型缓释微丸。并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包衣工艺和包衣处方。对自制膜控型格列吡嗪缓释微丸进行了体外释药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制膜控型格列吡嗪缓释微丸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其释药机理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以市售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瑞易宁?)和骨架型缓释微丸(唐贝克)为对照,对自制的膜控型格列吡嗪缓释微丸进行了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三制剂三周期三交叉拉丁方实验设计,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6只健康Beagle犬体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分别为187.59±120.57ng·mL-1、1419.69±624.93 ng·mL-1和915.38±431.48 ng·mL-1,Tmax分别为7.83±2.14 h、6.83±3.25 h和10.67±2.94 h,t1/2分别为8.19±6.06 h、5.85±1.73 h和5.86±3.96 h,AUC0-36分别为1765.08±1167.52 ng·h·mL-1、14589.50±8123.155 ng·h·mL-1和13704.02±7620.27ng·h·mL-1,AUC0-∞分别为1911.84±1155.64 ng·h·mL-1.17141.70±7211.66 ng·h·mL-1和14275.95±7589.25 ng·h·mL-1,以AUC0-36计算,自制格列吡嗪缓释微丸与市售两种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8%和30.8%。结果表明自制格列吡嗪缓释微丸和参比制剂生物不等效,体外溶出介质pH7.4 PBS并不能很好地模拟膜控型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体内溶出情况。
潘英娇[3](2008)在《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流化床包衣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氨茶碱缓释微丸并对制剂的药动学性质作了相关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了药物与辅料的配伍兼容性;采用单因素摸索的方法确定了空白丸心的制备工艺并且对丸心的粉体动力学性质作了评价;同样单因素方法确定了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得12h持续释放的缓释制剂,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并对释放曲线进行曲线方程拟合,研究了微丸的缓释机理;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对制备的缓释微丸进行了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造粒包衣法制备的氨茶碱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市售氨茶碱片相比,自制缓释微丸的Tmax显着延长,Cmax明显降低,达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动物体内分数和体外释放度试验拟合较好,可以用体外试验取代体内试验作为质量监测的方法;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缓释微丸生物利用度良好。
田丽娟[4](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王文刚[5](2006)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联合用药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策略已得到长期认可和普遍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协同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有效性、减小用药剂量并降低毒副作用。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降压机制不同,其协同互补作用对控制血压极为有效,是临床治疗高血压重要的联合用药方案之一。但两药均有较强的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分别为15%~25%和30%~40%;临床反应口服给药治疗效果差、个体差异大、患者依从性低、血压控制不理想。将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制成复方透皮给药系统,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提高两药的生物利用度;长时间维持有效恒定的血药浓度;方便用药、减少服药频次、降低毒副作用;不仅能加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有助于促进高血压控制率和药物治疗水平的提高。抗高血压药物联用经皮给药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本课题以Eudragit E PO和Eudragit RL PO为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基质材料,设计了直接以压敏胶作为储库(Drug in adhesive,DIA)的整体型透皮给药系统(The monolithic adhesive dispersion typ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对其处方工艺、促透剂的选用、药物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理化性质、皮肤刺激性和病理结构改变、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和高血压大鼠体内药效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对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理化性质、药物体外释放度、经皮渗透性及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不同种类单一及复合促透剂的促透作用研究,筛选出多种适用于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给药系统的多元促透剂体系。其中,含有氮酮和萜类物质的三元促透剂:氮酮+油酸+丙二醇、氮酮+松节油+丙二醇和氮酮+桉叶油醇+丙二醇作用稳定持久,符合对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同时经皮促透作用强且均衡、稳定而持久的特殊要求。氮酮+桉叶油醇+丙二醇对两药促透倍数相近,分别为4.82和4.96倍;迟滞时间均较短,分别为0.77h和0.01h;不同构成比例下均可显着增强两药在小鼠、SD大鼠和家兔皮肤中的储库效应,是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发挥长效治疗作用的理想复合促透剂。
徐富坤[6](2001)在《国产缓释微丸面世》文中提出 目前国内开发、生产药物缓释微丸的空白最近被中法合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填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公司获得了中国制药史上的第一件缓释微丸的生产批文,这标志着中国制药工业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制剂技术落后,缓释、控释品种稀少的局面将得到改观。这是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微丸技术在中国”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 缓释、控释微丸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剂型,它以血药浓度平稳、毒副反应小、服用次数少、可以和流质一起服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及
二、国产缓释微丸面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缓释微丸面世(论文提纲范文)
(1)藻酸双酯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心血管疾病及药物应用 |
1.1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
1.2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
2 缓释制剂研究概况 |
2.1 缓释制剂概念、特点和类型 |
2.1.1 概念和特点 |
2.1.2 缓释制剂的类型 |
2.2 骨架型缓释片常用材料 |
2.2.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
2.2.2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
2.2.3 十八醇 |
2.3 缓释片剂制备工艺 |
2.4 缓释制剂的体外评价 |
2.4.1 体外释放度评价 |
2.4.2 体外药物释放拟合常用数学模型 |
3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缓释制剂研发概述 |
3.1 卡托普利 |
3.2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和尼群地平 |
3.3 盐酸地尔硫卓、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普萘洛尔 |
3.4 阿司匹林和酒石酸美托洛尔 |
4 藻酸双酯钠(PSS)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
4.1 PSS的结构与性质 |
4.2 PSS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4.2.1 氧瓶燃烧-络合滴定法 |
4.2.2 重量法 |
4.2.3 亚甲基蓝褪色分光光度法 |
4.2.4 示波极谱滴定法 |
4.2.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4.3 PSS的药理活性 |
4.3.1 抗凝血及抗血栓活性 |
4.3.2 降血脂活性 |
4.3.3 改善微循环 |
4.3.4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
4.3.5 降糖活性 |
4.3.6 其他活性 |
4.4 PSS的不良反应 |
5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藻酸双酯钠缓释片的制备 |
1 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湿法制粒制备PSS缓释片 |
2.2 熔融制粒制备PSS缓释片 |
2.3 硬度测试 |
2.4 片重差异性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制粒方法的确定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PSS缓释片含量 |
1 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2 色谱条件 |
2.3 PSS和辅料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样品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2.4 色谱柱的筛选及专属性考察 |
2.4.1 TSKgel G3000 PWXL色谱柱 |
2.4.2 Shodex OHpak SB-804 HQ色谱柱 |
2.4.3 Shodex OHpak SB-806 HQ色谱柱 |
2.4.4 TSKgel G3000 PWXL色谱柱和Shodex OHpak SB-806 HQ色谱柱串联 |
2.5 串联色谱峰高及峰面积线性关系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SS及辅料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3.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2 样品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3.2 色谱柱的筛选 |
3.2.1 TSKgel G3000 PWXL色谱柱分离 |
3.2.2 Shodex OHpak SB-804 HQ色谱柱分离 |
3.2.3 Shodex OHpak SB-806 HQ色谱柱分离 |
3.2.4 色谱柱串联分离 |
3.3 串联色谱峰高及峰面积线性关系考察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SS缓释片含量 |
1 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配制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专属性考察 |
2.3.2 精密度和重现性考察 |
2.3.3 线性和检测限考察 |
2.3.4 稳定性考察 |
2.3.5 方法回收率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1.1 专属性考察结果 |
3.1.2 精密度和重现性考察结果 |
3.1.3 线性和检测限考察结果 |
3.1.4 稳定性考察结果 |
3.1.5 方法的回收率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SS缓释片的处方优化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
1 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PSS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测定 |
2.2 辅料用量对PSS缓释片的体外释药影响考察 |
2.3 正交设计优化PSS缓释片的处方 |
2.4 PSS缓释片与市售普通片的释放特性比较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处方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
3.1.1 HPMC用量的影响 |
3.1.2 CMC-Na用量的影响 |
3.1.3 十八醇用量的影响 |
3.2 正交设计筛选结果 |
3.3 最优处方的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
3.3.1 最优处方体外释药均一性考察 |
3.3.2 PSS缓释片与市售PSS普通片比较 |
3.3.3 最优处方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
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格列吡嗪体内外分析方法的确立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体外分析方法的确立 |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 |
2.2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确立 |
2.3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确立 |
2.4 格列吡嗪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3. 体内分析方法的确立 |
3.1 液相和质谱条件 |
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3.4 分析方法的确证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离心造粒法制备格列吡嗪微丸 |
1. 仪器与释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离心造粒机 |
3. 方法与结果 |
3.1 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的制备 |
3.2 格列吡嗪微丸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3.3 格列吡嗪微丸制备工艺的确定 |
3.4 格列吡嗪微丸溶出度测定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第三章 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制备 |
2.1 微型流化床包衣机的设计原理 |
2.2 包衣工艺参数的选择 |
2.3 释放数据的统计分析 |
2.4 pH依赖型缓释微丸的制备 |
2.5 非pH依赖型缓释微丸的制备 |
2.6 格列吡嗪缓释微丸质量考察 |
2.7 与市售唐贝克在不同介质中释放度的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四章 释药机理和初步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释药机理的研究 |
2.1 释药机理的初步探索 |
2.2 释药机理的进一步分析 |
3. 稳定性的初步考察 |
3.1 考察项目 |
3.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释药机理的研究 |
4.2 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五章 格列吡嗪缓释微丸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2.1 试验药品 |
2.2 受试对象 |
2.3 给药方案 |
2.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2.5 三种制剂的药-时曲线 |
3. 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
3.1 隔室模型的拟合 |
3.2 非隔室模型药动学参数 |
3.3 相对生物利用度 |
3.4 生物等效性的判定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 |
(3)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药物与辅料的配伍兼容性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方法 |
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测定 |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 |
2.2.5 缓释微丸释放曲线的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结果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法扫描结果.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结果 |
2.3.4 两种缓释微丸的释放结果 |
2.4 结论 |
第三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含量测定 |
3.2.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3 释放度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结果 |
3.3.2 释放度测定方法建立结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氨茶碱载药丸心的制备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空白丸心制备的基本原理 |
4.2.2 实验操作过程 |
4.2.3 制备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4.2.4 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结果 |
4.3.2 空白丸心的粉体学性质评价 |
4.3.3 载药量的测定结果 |
4.4 结论 |
第五章 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制备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试剂与药品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底喷”包衣原理 |
5.2.2 包衣的操作过程 |
5.2.3 包衣效率的确定 |
5.2.4 包衣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5.2.5 处方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5.2.6 制备工艺的确定 |
5.2.7 释药机理的探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包衣工艺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5.3.2 包衣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5.3.3 制备工艺的确定结果 |
5.3.4 释放机理的分析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章 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材料 |
6.1.2 药品与试剂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2 药动学研究 |
6.2.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 |
6.3.2 药动学研究结果 |
6.3.3 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成果 |
7.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4)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5)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非洛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的经皮渗透性能预测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FEL溶解度的测定 |
2.2 FEL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结果与讨论 |
3.1 FEL和MET药理学及物理化学性质参数 |
3.2 FEL和MET的理想给药速率 |
3.3 根据油水分配系数预测FEL和MET经皮渗透系数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洛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体外透皮转运特性的研究 |
第1章 体外经皮渗透液中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分析方法的建立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FEL体外经皮渗透量的方法学研究 |
2.2 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ET体外经皮渗透量的方法学研究 |
3.讨论 |
4.小结 |
第2章 促透剂对非洛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体外透皮转运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药物体外经皮渗透速率测定方法 |
2.2 促透剂对FEL和MET体外透皮转运的影响及其初步筛选 |
2.3 考察方法与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讨论 |
3.1 促透剂单用对FEL和MET体外透皮转运的影响 |
3.2 促透剂联用对FEL和MET体外透皮转运的影响 |
3.2.1 促透剂间的相互作用 |
3.2.2 复合促透剂构成比例对药物体外透皮转运影响 |
3.3 促透剂对FEL和MET促透作用的比较 |
3.4 接受介质的选择 |
3.5 药物供给液的制备 |
3.6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和处理 |
3.7 药物经皮渗透实验结果的重现性 |
4.小结 |
第3章 非洛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透皮转运储库效应的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促透剂对FEL和MET透皮转运储库效应的影响 |
3.2 FEL和MET经不同动物皮肤的透皮转运特性 |
3.3 FEL和MET经不同动物皮肤转运的储库效应 |
4.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药剂学研究 |
第1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经皮渗透液中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含量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3.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2 FEL和MET检测方法的比较 |
4.小结 |
第2章 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系统设计与制备工艺选择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2.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整体设计 |
2.1.1 结构设计 |
2.1.2 应用设计构想 |
2.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处方主要成分的选择 |
2.2.1 压敏胶的选择 |
2.2.2 贴剂处方中其他助剂的选择 |
2.2.3 有机溶媒的选择 |
2.3 透皮给药贴剂主材的选择 |
2.3.1 背衬材料的选择 |
2.3.2 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
2.4 贴剂处方中药物和主要辅料的配伍禁忌热分析 |
2.5 贴剂制备工艺 |
3.讨论 |
3.1 透皮给药贴剂的结构类型与特点 |
3.2 压敏胶的应用 |
3.3 热分析方法的应用 |
4.小结 |
第3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
2.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质量评价 |
2.2.1 贴剂外观及胶层完整性 |
2.2.2 胶液流变性 |
2.2.3 贴剂黏性 |
2.2.4 贴剂的药物体外释放度 |
2.2.5 贴剂的药物体外经皮渗透速率 |
2.3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
3.结果与讨论 |
3.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
3.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
3.2.1 载药量的影响 |
3.2.2 复合压敏胶材料配比的影响 |
3.2.3 贴剂厚度的影响 |
3.2.4 测定条件的影响 |
3.2.5 流涎工艺中固化条件的影响 |
4.小结 |
第4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处方优化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和处理 |
2.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基础处方优化 |
2.3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复合促透剂优化 |
2.4 处方与工艺重现性考察 |
2.5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用于不同动物皮肤的药物经皮渗透研究 |
3.结果与讨论 |
3.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基础处方优化 |
3.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复合促透剂优化 |
3.3 处方与工艺重现性考察结果 |
3.4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最优处方的确定 |
3.5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用于不同动物皮肤的药物经皮渗透性 |
3.6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药物经皮渗透速率调整 |
4.小结 |
第5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质量评价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含量均匀度检查 |
2.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
2.3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 |
2.4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理化性质研究 |
2.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4.2 X-Ray粉末衍射分析 |
2.5 皮肤刺激性实验 |
2.6 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 |
2.7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3.结果与讨论 |
3.1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含量均匀度检查 |
3.2 FEL-MET复方透皮给药贴剂的理化性质研究 |
3.3 皮肤刺激性实验 |
3.4 贴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3.5 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 |
4.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
第1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4.小结 |
第2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的选择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有机相溶媒确定和载体材料初选 |
2.2 制备工艺的选择 |
2.3 评价指标 |
2.4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
3.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工艺的选择 |
3.2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选择 |
4.小结 |
第3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载体材料的优选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制备工艺 |
2.3 评价指标 |
2.4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讨论 |
3.1 平均粒径 |
3.2 粒度分布 |
3.3 收率 |
3.4 包封率 |
3.5 载药量 |
3.6 外观和稳定性 |
4.小结 |
第4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与工艺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制备工艺 |
2.2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
2.3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研究 |
2.4 评价指标 |
2.5 重现性考察 |
2.6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讨论 |
3.1 水相温度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2 水相用量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3 固化水分散相用量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4 低温固化时间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5 超声探头功率和作用时间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6 乳化剂对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影响 |
3.7 不同复合乳化剂系统制备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适用性考察 |
3.8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与工艺确定 |
3.9 重现性考察结果 |
4.小结 |
第5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体外释放实验FEL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
2.3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研究 |
2.4 数据处理与体外释放曲线拟合 |
3.结果与讨论 |
3.1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 |
3.2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机制 |
3.3 体外释放实验方法的选择 |
4.小结 |
第6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4.小结 |
第7章 非洛地平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体外经皮渗透液中FEL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离体大鼠皮肤的制备与处理 |
2.3 体外透皮扩散实验方法的建立 |
2.4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
2.5 FEL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
2.6 固体脂质纳米粒对FEL储库效应的影响 |
2.7 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 |
2.8 固体脂质纳米粒对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 |
3.结果与讨论 |
3.1 固体脂质纳米粒对FEL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3.2 固体脂质纳米粒对FEL储库效应的影响 |
3.3 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 |
3.4 固体脂质纳米粒对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 |
3.5 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皮渗透的机制 |
4.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1章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含量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2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3.3 FEL和MET的代谢机理与相互作用 |
3.4 动物药动学实验贴剂给药方法 |
4.结论 |
第3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3.3 生物利用度评价 |
4.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药效学研究 |
第1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单次给药降压试验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单次给药对血压的影响 |
3.1.1 单次给药对收缩压的影响 |
3.1.2 单次给药对舒张压的影响 |
3.1.3 单次给药对平均压的影响 |
3.2 单次给药对心率的影响 |
4.讨论 |
5.结论 |
第2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长期给药降压试验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长期给药对血压影响的时效关系 |
3.1.1 长期给药对收缩压影响的时效关系 |
3.1.2 长期给药对舒张压影响的时效关系 |
3.1.3 长期给药对平均压影响的时效关系 |
3.2 长期给药对心率影响的时效关系 |
3.3 长期给药对体重的影响 |
4.讨论 |
5.结论 |
第3章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单次给药拆方试验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单方与复方透皮贴剂对血压影响的比较 |
3.1.1 单方与复方透皮贴剂对收缩压影响的比较 |
3.1.2 单方与复方透皮贴剂对舒张压和影响的比较 |
3.1.3 单方与复方透皮贴剂对平均压影响的比较 |
3.2 单方与复方透皮贴剂对心率影响的比较 |
4.讨论 |
5.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附录1 作者简介 |
附录2 综述与论着 |
四、国产缓释微丸面世(论文参考文献)
- [1]藻酸双酯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D]. 王一行.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7)
- [2]格列吡嗪缓释微丸的研究[D]. 袁伟栋. 沈阳药科大学, 2009(08)
- [3]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D]. 潘英娇. 吉林大学, 2008(10)
- [4]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5]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D]. 王文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6(12)
- [6]国产缓释微丸面世[J]. 徐富坤. 上海医药,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