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人文气息 提高中学化学教育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茹[1](2021)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的长河中不断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有平静,有浪花,亦有波涛澎湃,其中的优秀成分被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而且内容涉及甚广,有物质层面的文物遗迹,有精神层面的民族自信,也有广为流传的工艺技术,不论哪个层面均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丹霞地貌的色彩涉及铁元素的含量、侯德榜制碱的创新精神、古代的炼铁技术。因此,化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天地万物的自然科学,更蕴含着“人文教化、探索万物之本”的传统意义。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我国越来越重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教学与教育作用,如教育政策的倡导、教材内容的修改与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呼吁、高考考察的方向与内容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下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分一是本研究课题的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结合多数集中于文学领域,理学领域较少,且研究的文献多以期刊为主,硕博士论文较少,其中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类的实验研究,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细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梳理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之二是用实验验证两者相融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与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化学信息处理能力;之三是探索文化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部分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通过向学生下发问卷,了解到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化学课堂中缺乏古籍文字和工匠技术的应用,且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认为两者融合后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崇尚科学真理和培养国家荣誉观念没有影响。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知青年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老师表示化学能够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知识点主要集中于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章节,且融合的教学方式单一。部分三是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的整理。结合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建议以及教材使用情况,按照单元主题方式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使用建议。部分四是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是设计出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结合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其次,选定实验对象,结合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同时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对对照班进行教学。再次,展示概念类和元素类的文化特色的教学设计。部分五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实验结果采用问卷评析法、试卷检测法和课堂观察量表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测评。通过本次的教学实践研究,不仅减小了一线教师认为文化资源分散且难以整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发现“建构文化情景——提出相关问题——文化化学解答——联系社会生活——化学文化习题——课堂思路梳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效度。
王雪松[2](2021)在《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主旨。化学教科书是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化学教科书的改革也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新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于2020年正式出版,研究两版化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对于教师分析理解和更好地使用新版化学教科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研究背景、相关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进行归纳与整理。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两种版本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对其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两种版本教科书内容呈现的优势和特点,并提供两版新教科书相应的使用建议,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可知,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教科书的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虽然是都围绕“化学核心素养”进行编写的,但二者在内容呈现方式上有一定差别。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对比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清楚认识不同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更合理地运用新版化学教科书,发挥新版教科书的优势,从而使教学过程实现本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成为可能,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成为可能。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建议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时,注重发挥核心素养对化学学习的指导,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景,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
刘千瑞[3](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伊宁市S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关键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化学学科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发挥化学学科独特价值,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课改要求下,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更加重视教育思想和理念,从生活经验、生产实际出发,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此外,新疆基础教育发展历来是治疆方略中一个重点工作和重要战略,在未实行新课改以及现行高考制度的双重制约下,本地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亟待改进。因此,开展新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梳理了国内外生活化教学研究现状及相关教育理论基础,结合新疆伊宁市S高中化学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来了解S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发现:学校对生活化教学实施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与生产生活联系不紧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生活化教学资源不足且开发利用程度低;师生对核心素养理念及生活化教学认识不深入、教师任务繁重、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一是学校方面应加强对生活化教学实施重要性认识、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及生活化评价体系;二是教师方面应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情境内容及学生作业等多方面的生活化教学;三是要积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用知识践行生活。最后是对此次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孙佳丽[4](2021)在《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以高三二轮复习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变化的需求。新课改进一步推进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也意味着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发展给与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的共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了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提出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五大维度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学习化学学科的思维与方法,在中学化学学习阶段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基于此,在高三备考复习阶段更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但是,相比于目前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真正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落实到中学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建构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高三备考复习阶段教学策略,并结合高中化学相关内容进行探讨。论文以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分析高三学生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核心素养”一词的课堂渗透程度较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运用效果欠佳。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合高三复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针对高三年级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展开探究,并对化学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研究内容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复习策略、教学环节、有关复习的设计思路等等。依据相关理论研究,运用复习策略、教学环节,结合复习设计思路,将理论落实到真正的高三化学课堂中,并从课堂效果、学生评价及考试成绩三个维度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在高三备考阶段进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核心知识、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学生化学科学态度。同时,还需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注意协调,教学相长,以提高化学复习质量。此外,本研究只是对高三备考复习阶段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希望以此来推动化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希望有更多高中化学教师与学者能加入到研究中,进一步完善有关高三阶段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任帅[5](2020)在《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文中认为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有机化学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构成。高考理综新课标卷(习惯称为全国卷,分为Ⅰ、Ⅱ、Ⅲ卷)的试题(化学部分)命制与之相对应: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属于必考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属于选考试题(选择作答的必考试题),以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形式进行考查。由于全国卷中涉及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题所占的分数比例较高,并且与学生的自身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有机化学基础》试题的分析及复习策略的研究不仅对高三复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有机化学前沿研究及对各领域发展的重大贡献的真实情境素材中感受有机化学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有力措施。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一是从高考的功能和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揭示论文的研究背景;二是对当前有关《有机化学基础》选考模块的教学研究和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三是从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等角度阐述研究有机化学选考部分试题的目的和意义;四是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示意图;五是课题研究的方法,具体有文献研究法、对比归纳法和统计分析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是从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本文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在研究、分析2015年至2019年全国Ⅱ卷《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与要求,统计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点分布;同时参考《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总结试题的命题特点、合成路线的呈现形式、解题策略、命题趋势以及学生(以陕西省大荔县2019届高三学生为样本)通常存在的易失分的原因,继而给出有关高考有机化学的复习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为高三学生和教师提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效率提供借鉴。如通过引导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策略的实施来复习基础知识,改变了传统旧知新讲,学习效率较低的复习模式;将高考题或者高考题的变式训练题作为客观、准确评价学生阶段性复习效果的测试载体,让学生实际体会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式、命题角度等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适应高考试题,并在解答的过程中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本文对高考试题分析的新颖之处是从命题的“五要素”对所选高考例题进行了剖析,试题命制的“五要素”包括“素养、情境、问题、知识、能力”。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从试题分析、复习策略和教学实践研究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的持续研究进行展望。高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高考命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学习内容和能力的要求上都比较高,但只要学生能够审清题意,通过解析题干已知信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和答题方向,并能使用准确的化学用语进行表达,归纳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增强高三学生复课的自信心,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复课效率的目标。
王云[6](2019)在《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对现行【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主流化学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中化学史内容进行对比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对【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进行教学案例开发,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实践研究。目前高中化学新版教科书尚未发行,以新课标分析原教材内容,起到过渡时期推进课标与教材关系认识的作用,并为后续二者的配套使用奠定前期基础。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1、绪论,即本文的选题背景,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综述,以及确定研究的问题、意义和方法。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阐释了相关理论基础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各理论在本教学设计中拟指导的作用建议。3、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主流化学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进行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背景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的开发。4、在第三章的研究基础之上,并以相关的理论基础,和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对【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进行创新教学案例的设计,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5、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以同一主题不同教学设计案例的两个具有可比性的平行班对其进行教学实施,并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检验教学案例的实施成效。6、本研究的阶段成果与未来展望总结了本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反思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向与未来展望。研究发现:中美两版教材中相同点:(1)涉及化学史内容的数量上相差不大,同时化学史的内容呈现多以文字表述为主。(2)两国教材都将化学史内容的重心放在对知识的补充地位上,并对于表述重点内容中涉及到的科学家有一个简约的介绍。(3)化学史人物事件涉及的地域主要以国外为主,时间主要以近现代为主。对于古代化学,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涉及很少。(4)对科学家的描述方面,采用的是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即介绍科学家事迹的同时,配科学家人物或实验设备图等。(5)在涉及的科学家中,男性占主要部分,两版教材中均只涉及少数的女性科学家。中美两版教材中不同点:(1)从出现章节来看,在前者中,化学史内容特点是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但是大多浅显;在后者中内容量更全、更细,与历史、物理、生物、艺术等学科的联系紧密,并用详细的篇幅进行说明。(2)从详略程度上看,后者化学史内容详略较适中;在前者中,化学史内容略写占60%以上,且作用多为学科补充内容。(3)从化学史出现的栏目作用来看,前者中出现在资料在线栏目,多以拓展阅读出现;在后者中,化学史内容多出现在正文中,为化学理论知识搭建完整的知识结构。(4)从化学史的作用看,前者化学史的内容多为主体知识的补充,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引出新课;后者化学史内容多以正文的形式呈现,作为知识的学习主体,大多从开始贯穿到最后。基于该结论的教学建议:(1)合理调整化学史内容的比例,适当将拓展的化学史阅读融入正文教学内容;(2)客观介绍化学家,呈现完整的科学发现过程;(3)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将化学史内容的编排方式更为形象直观,(4)化学史内容应增强对科学本质内容的体现。基于此提出本案例的教学建议:(1)针对课堂实验探究方面,时间有限及学生的猜想假设内容较多等问题,建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后活动课,对学生提出的假设分小组探究,解决他们存在的疑惑;(2)针对课堂化学史内容引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建议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关键词,搜集资料,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化学史部分的学习。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完善本案例的教学实施策略:(1)整合化学史教学资源,充分落实五维目标;(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突破重难点学习。
杨振峰[7](2018)在《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文中提出当下高中发展面临的新需求与高中学生现实的学校生活状态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一方面,社会转型期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价值选择多元以及功利主义凸显;高中学校正从单一的升学预备型向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学生职业与社会生活以及为升学作准备的高中教育双重功能定位转变;另一方面,高中仍未摆脱传统的以升学论英雄,以分数提高为主要追求的状态,这种单维评价以及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追求为高中学生带来莫大的升学压力,以及高竞争环境下的生命价值迷茫,创新活力不足,生涯规划能力缺乏,全面发展动力不够等问题,学校生活因此失去应有的生命灵动与青春跃动。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试图通过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构建探索既满足学生精神的自由成长,又帮助学生完成大学准备、职业准备和社会公民生活准备的多重功能系统,实现既提升学生当下校园生活的生命质量,丰富学生精神生命,又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奠基未来生命价值实现的教育。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借鉴东西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于上海市十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调查数据和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同时基于JDZ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形成了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策略,建构了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并针对性提出生命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此应对前述高中教育的矛盾。本研究共分九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在对高中教育重要性概述的基础上,描述一些高中学生漠视个体生命的极端案例,基于高中生命教育的社会视角和本体视角概括高中生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需求,通过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系列问题梳理,渐进地聚焦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是否完善这一关键问题,把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作为研究的核心任务。第二章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生命教育的动因与价值取向,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及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已有研究。通过国内生命教育文献的研究,我们主张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前需明确实施生命教育的动因,需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需建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需考虑各种校外因素。第三章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伯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在于创造”的本质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生命在于内在冲动”的动力观以及中国哲学中“生命在于和谐”的生命境界。结合第二章的文献研究,即我国高中的生命教育要把中国的文化精髓渗透其中,本章还对生命教育的中国文化基础做了理论研究。而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包括现代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以及生物学理论。结合第二章的文献研究,初步提炼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要素,初步确定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三大方面,即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构建生命教育的调节系统。第四章对上海市十所学校开展的高中生命教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这十所高中包括一所上海市教委直属的高校附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九所涵盖上海市五个区的代表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问卷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三种不同对象,从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态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形式、实施和评价分析上海高中生命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五章是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影响生命教育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为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提出了三大思路:一是明确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构建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二是将教师发展与其生命教育成果相联系,构建生命教育的评价体系。三是增强家校、生生、师生互动,构建全面立体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依托上面的调查研究,第六章至第八章将上海JDZ中学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JDZ中学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由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生命教育调节系统三部分构成。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是一个“同心圆”结构的课程体系,其核心是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为目标的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以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等为目标的学生社团课程和激发学生创新力的创新教育,经过多个轮次的实施,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家-校-社”三方合力育人的生命教育环境。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是一个具有“师生同育”特点的管理系统,由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教师多元发展管理机制、校园环境和校外保障资源建设四个部分构成,这个系统为JDZ中学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师资、物资、日常运行、环境、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保障。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由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和学生生命教育增值量化评估制度构成。这个系统主要是对生命教育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监测、预警、评估并反馈促进生命教育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当下上海的高中生命教育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自洽性、缺乏整体性、缺乏开放性,而这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发展;(2)突破高中生命教育瓶颈的方法是,不仅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更重要的是将其与高中学校的整个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生命教育指为了广泛意义上的“生命”的成就与圆满的教育,由此将生命教育作为帮助学生成长的学校体系;(3)需要强化对生命教育三个层次的理解,确保系统的整体性;(4)需要将哲学、文化、社会三者融合以铸造系统的灵魂,从而使之具有开放性;(5)最后,本文借鉴生态系统观,提出了一个兼具自洽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强调从生命教育走向有生命的教育。
肖文明[8](2018)在《基于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解决这个难题,“绿色化学”应运而生,这一名词起源于美国,发展于世界各国,深得各国政府和化学工作者的支持和提倡,它是一种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新理念。随着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绿色化学教育在大学教学中广泛应用,逐步渗透到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关于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对于中学化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国内外绿色化学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包括绿色化学的涵义和原则,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要求及教材分析;第三部分为师生绿色化学理念的调查研究,该部分包括高中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问卷调查、高中化学教师绿色化学理念的访谈,从而统计问卷和访谈结果,得出研究启示;第四部分为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研究,该部分包括传统的渗透策略和创新渗透策略;第五部分为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该部分包括研究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该部分包括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之处的反思、未来研究的展望。问卷及访谈结果表明,目前高中学生绿色化学理念淡薄,教师不够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教学。实践教学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田颖[9](2018)在《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进一步落实当前课程改革“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渗透”的要求,本课题以我国[人教版]化学和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两版高中主流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维度对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选编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并着眼于当前课改中的教材与教学问题,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选编及实际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文献综述、课题的确定与设计。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对“教材”“教科书”“跨学科”“学科交叉”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学科交叉”在教科书中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三部分,从从属栏目、数量及分布、学科知识组成及呈现方式四个角度对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选编进行整体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学科交叉”内容凸显力度尚显不足,利用“学科交叉”知识的教学资源较[美版]教材少,教材的学科相关性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1)两版教科书都在多种栏目中体现了“学科交叉”内容,但[美版]设置了“学科交叉”特色栏目--“跨学科链接”;(2)“学科交叉”内容在不同模块和章节中数量差异较大;(3)“学科交叉”内容的学科组成形式多样,但化学与物理学或生物学交叉的特征最明显,既包括学科知识融合又包括研究方法的迁移;(4)都采用了大量插图呈现“学科交叉”内容,但[美版]插图生活气息浓厚,图文并茂,布局合理,阅读体验性佳。第四部分,“学科交叉”案例比较。依据学科交叉的程度、篇幅适中程度、案例完整程度、化学知识类型等,从两版教科书中选取了四个共有案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1)在内容资源与知识逻辑方面,两版教材都注重知识内容前后照应,[人教版]知识逐层深入,[美版]以研究主题为核心,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到统一概念主题中;(2)情境载体与问题聚焦方面,[美版]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体验性较强;(3)知识组成与交叉程度方面,[美版]融合的学科范围更广,程度更深;(4)探究活动方面,[人教版]数量较多但缺乏评价机制,[美版]多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及时检测学习效果;(5)合作学习方面,[人教版]小组合作特征更明显;(6)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人教版]注重科学概念和基本技能,体现了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过程,[美版]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较高,注重自主探究和学习获得感。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整体比较与案例分析结论,提出(1)充分利用生活和社会情境,增设“学科交叉”特色栏目,丰富呈现方式,构建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学科交叉”体系等教材编写建议;(2)增强跨学科意识,找准“学科交叉”知识生长点,形成“学科交叉”教学模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实施建议。第六部分,本研究的阶段成果与未来展望。总结了本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反思研究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徐敏[10](2016)在《融合文化与技术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改革呼唤多样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数字故事的设计与运用、微课的制作与实践、手机实时投屏与数据传输、数字化实验领域的探索等都为一线化学教师改革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思路、新方法。为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的课程理念,本文拟挖掘传统地方文化与初中化学课程的结合点,整合时下的教育信息技术,探索融合传统地方文化与信息技术的主题式教学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笔者在该论文中尝试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与论述:一、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初中化学与地方文化整合的内容。二、依据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设计出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课例。三、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微课及数字化实验等技术形式实现以吴文化为载体的主题式教学,总结了原则、方法,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四、听取学生和专家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进一步对课例付诸课堂教学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增强人文气息 提高中学化学教育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人文气息 提高中学化学教育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的确定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政策的指引 |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对接的需要 |
1.1.3 化学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用的缺失 |
1.1.4 学生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状分析之结果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1.2 化学教学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STEAM教育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2.2.4 文化理解与传承 |
2.3 可行性分析 |
2.3.1 基于新旧课程标准变化 |
2.3.2 基于新旧化学教材变化 |
2.3.3 基于高考导向 |
第3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教学融合的现状调查 |
3.1 学生问卷调研 |
3.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2 问卷效度分析 |
3.1.3 问卷信度分析 |
3.1.4 问卷数据分析 |
3.1.5 问卷结论 |
3.2 教师访谈调研 |
3.2.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3.2.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4章 高一化学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对应关系的梳理 |
4.1 高中化学必修1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1.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
4.1.2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4.1.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4.1.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4.2 高中化学必修2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2.1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与元素周期律 |
4.2.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4.2.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
4.2.4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5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
5.1 确定实验目的、对象与时间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时间 |
5.2 实验变量与结果假设 |
5.2.1 控制变量 |
5.2.2 实验结果假设 |
5.3 实验步骤与工具 |
5.3.1 实验的前期准备 |
5.3.2 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调研 |
5.3.3 实验方式与测评方式 |
5.4 教学实践 |
5.4.1 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 |
5.4.2 教学设计案例 |
5.4.3 教学实践课时 |
第6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结果评析 |
6.1 教学成果试卷评价分析 |
6.1.1 后测试卷编制 |
6.1.2 试卷结果分析 |
6.1.3 试卷中蕴含的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分析 |
6.2 教学成果问卷评价分析 |
6.2.1 化学学习主动性变化分析 |
6.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变化 |
6.2.3 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分析 |
6.2.4 教学环节(策略)的接受度变化 |
6.3 教学成果课堂观察量表评价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以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教材、教科书、化学教科书 |
(二)教科书内容、内容呈现方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宏观层面的比较 |
一、主题内容的呈现 |
(一)人教版主题内容的呈现 |
(二)鲁科版主题内容的呈现 |
(三)比较及结论 |
二、正文的呈现 |
(一)人教版正文的呈现 |
(二)鲁科版正文的呈现 |
(三)比较及结论 |
三、图片的呈现 |
(一)人教版图片的呈现 |
(二)鲁科版图片的呈现 |
(三)比较及结论 |
四、表格的呈现 |
(一)人教版表格的呈现 |
(二)鲁科版表格的呈现 |
(三)比较及结论 |
五、栏目的呈现 |
(一)人教版栏目的呈现 |
(二)鲁科版栏目的呈现 |
(三)比较及结论 |
两版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微观层面的比较——以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为例 |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
(一)人教版呈现方式 |
(二)鲁科版呈现方式 |
(三)比较及结论 |
二、化学反应限度 |
(一)人教版呈现方式 |
(二)鲁科版呈现方式 |
(三)比较及结论 |
三、化学反应速率 |
(一)人教版呈现方式 |
(二)鲁科版呈现方式 |
(三)比较及结论 |
四、化学反应的调控 |
(一)人教版呈现方式 |
(二)鲁科版呈现方式 |
(三)比较及结论 |
第五章 两版新教科书使用建议 |
一、发挥核心素养对化学学习的指导 |
二、重视发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 |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景 |
四、鼓励运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方法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伊宁市S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
1.1.2 生活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生活化教学理论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2.1.3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 |
2.1.4 STSE教育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核心素养 |
2.2.2 生活 |
2.2.3 生活化教学 |
2.2.4 化学生活化教学 |
第三章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概述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4 问卷的实施 |
3.2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2.1 学生问卷信效度检验 |
3.2.2 教师问卷信效度检验 |
3.3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维度分析(学生问卷) |
3.3.1 学生基本情况 |
3.3.2 学生对化学生活化学习的态度 |
3.3.3 学生对化学生活化知识的认知 |
3.3.4 学生喜欢的化学课堂 |
3.3.5 学生对教师实施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评价 |
3.3.6 学生的行为表现 |
3.4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维度分析(教师问卷) |
3.4.1 教师的组成与比例 |
3.4.2 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及生活化教学的态度 |
3.4.3 生活化教学实施情况 |
3.4.4 生活化教学资源利用情况 |
3.4.5 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遇到的困难 |
3.5 访谈结果 |
3.5.1 学生访谈结果梳理 |
3.5.2 教师访谈结果梳理 |
第四章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
4.1 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可喜之处 |
4.1.1 学生和教师对化学生活化教学持积极肯定态度 |
4.1.2 多数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
4.2 化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1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高 |
4.2.2 师生对核心素养理念及开展生活化教学重要性认识不深入 |
4.2.3 生活化教学资源不足且开发利用程度低 |
4.2.4 化学教师任务繁重,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不容乐观 |
4.2.5 教育目标联系生活不紧密,教学评价单一 |
4.3 化学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4.3.1 学校方面 |
4.3.2 教师方面 |
4.3.3 学生方面 |
第五章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建议 |
5.1 学校方面 |
5.1.1 加大资源平台使用力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
5.1.2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完善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 |
5.1.3 开发校本课程 |
5.2 教师方面 |
5.2.1 教学理念生活化 |
5.2.2 教学方式生活化 |
5.2.3 教学情境生活化 |
5.2.4 教学内容生活化 |
5.2.5 学生作业生活化 |
5.3 学生方面 |
5.3.1 搜集生活化素材,积累生活经验 |
5.3.2 勇于实践,用知识践行生活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2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4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访谈提纲(学生)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以高三二轮复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与框架 |
2.1 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
2.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与关系 |
2.3 新课程标准解读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框架 |
第3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编制 |
3.2 问卷调查对象 |
3.3 问卷调查处理方法 |
3.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 调查收获与反思 |
第4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
4.1 高三备考复习阶段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三复习策略 |
4.3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环节 |
4.4 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法的课堂运用实践 |
第5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材料 |
5.4 实践过程及具体操作 |
5.5 实践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示意图 |
1.5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3.考试大纲和试题分析 |
3.1 考试大纲中关于有机化学考试范围及能力要求的对比分析 |
3.2 有机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统计 |
3.3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举例 |
4.《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的解题策略 |
4.1 考点分布 |
4.2 学生常见易失分的原因 |
4.3 命题特点、命题角度等信息的统计 |
4.4 解题策略 |
4.5 命题趋势分析 |
5.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及教学实践研究 |
5.1 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
5.2 教学实践研究举例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考试大纲》(有机化学部分)考试范围 |
附录2 《考试大纲》化学学习能力要求 |
附录3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考点分布 |
附录4 学生优秀思维导图或转化关系图展示 |
致谢 |
(6)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化学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
1.1.2 化学史融入教学内容是核心素养及新课标的要求 |
1.1.3 中外教材比较研究促进化学史教学内容的完善 |
1.1.4 我国目前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缺陷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对相关文献的综合评述 |
1.3 研究问题的确定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2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中美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 |
3.1 对两种教材中化学史的统计与比较 |
3.2 化学史内容的比较 |
3.2.1 化学史数量的比较分析 |
3.2.2 中美教材中化学史内容涉及化学家比较 |
3.2.3 中美教材中化学史内容涉及的地域和时间的比较分析 |
3.2.4 中美教材中化学史内容背景的比较分析 |
3.2.5 中美教材中化学史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
3.3 化学史内容的呈现 |
3.3.1 化学史篇幅大小的比较分析 |
3.3.2 化学史呈现方式的统计分析 |
3.3.3 化学史呈现栏目的比较分析 |
3.4 两种教材中《原子结构》一节内容的化学史分析 |
3.4.1 两种教材中《原子结构》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 |
3.4.2 两种教材中《原子结构》化学史内容分析结论 |
3.5 对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比较的结论和建议 |
3.5.1 化学史内容比较的结论 |
3.5.2 化学史内容统计结果的建议 |
4 以化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
4.1 本教学案例设计的理性依据 |
4.1.1 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
4.1.2 体现理论基础的指导作用 |
4.1.3 体现前期化学史内容分析研究的指导作用 |
4.2 以《化学反应的利用》为例的教学设计 |
4.2.1 教材分析 |
4.2.2 学情分析 |
4.2.3 教学目标 |
4.2.4 教学重难点 |
4.2.5 教学方法和手段 |
4.2.6 教学准备 |
4.2.7 教学过程 |
4.2.8 板书设计 |
4.2.9 作业设计 |
4.2.10 教学设计反思 |
5 基于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教学研究流程 |
5.3 教学研究过程 |
5.3.1 对照班级的拟选定 |
5.3.2 教学实施安排 |
5.4 教学实施结果检验分析 |
5.5 教学实践结论 |
5.6 教学实施策略 |
6 研究结果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1.1 【鲁科版】和【美版】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 |
6.1.2 教学案例开发设计 |
6.1.3 “化学反应的利用”教学实践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形成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 |
二、示范性高中 |
三、生命教育 |
四、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生命教育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生命教育的动因与价值取向 |
一、生命教育的发展动因 |
二、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
二、通过课程开发开展生命教育 |
三、通过活动设计开展生命教育 |
四、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生命教育 |
第三节 影响生命教育的因素 |
一、师资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
二、学校管理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
三、家校互动对生命教育的影响 |
四、社会环境对生命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小结与述评 |
一、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前需明确实施生命教育的动因 |
二、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
三、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建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
四、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考虑各种校外因素 |
第三章 生命教育及其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命教育的哲学与文化基础 |
一、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伯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生命” |
二、生命的动力在于内在冲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三、生命的境界在于和谐——中国哲学中的“生命” |
四、生命教育的中国文化基础 |
第二节 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神经科学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时效性 |
二、社会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复杂性 |
三、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整体性 |
四、生物学理论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三节 构建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念与方法论 |
一、构建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念 |
二、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第四章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以及信效度说明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三、信度以及内容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调查对象概况 |
一、学生信息 |
二、教师信息 |
三、家长信息 |
第三节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现状 |
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概况 |
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对生命内涵认识的整体状况 |
三、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现状 |
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教师有关生命教育的调查结果 |
第四节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现状 |
一、非示范性高中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 |
二、非示范性高中教师的生命教育现状 |
三、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家长的比较 |
第五节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小结 |
一、高中学生生命教育状态小结 |
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
三、高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 |
第五章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高中生命教育现状的学生因素 |
一、性别差异与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 |
二、年级差异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
三、学生自身状态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四、影响高中生生命观的因素 |
五、高中生的求助对象 |
六、学生自身因素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影响高中生命教育现状的家庭因素 |
一、父母的基本情况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分析 |
二、亲子关系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分析 |
三、不同家长陪伴方式的家庭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家长的生命教育素养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 |
五、不同父母职业家庭中学生的生命观比较 |
六、家庭因素小结 |
第三节 教师与高中学校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与教师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二、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学校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三、教师生命教育现状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四、教师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小结 |
第四节 调研结果及其对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启示 |
一、当前高中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调研结果对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启示 |
第六章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概述 |
一、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背景研究 |
二、明确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的价值 |
三、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
第二节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的实践思考 |
一、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学校特质 |
二、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学生群体特点 |
三、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
四、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框架 |
第三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构建 |
一、确定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目标 |
二、建设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 |
三、构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实施办法 |
四、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实施成效分析 |
第四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学生社团课程的构建 |
一、确定学生社团课程的目标 |
二、以学生自主为主要方式建设学生社团课程 |
三、构建学生社团课程的实施办法 |
四、学生社团课程案例的成效分析 |
第五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创新教育课程构建 |
一、创新教育课程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
二、确定创新教育的目标 |
三、建设创新教育课程 |
四、构建创新教育的实施办法 |
五、创新教育课程案例的成效分析 |
第七章 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概述 |
一、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的理性思考 |
二、生命教育保障系统要素及其关系 |
三、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框架的探索 |
第二节 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确定“一会一周”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基本框架 |
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一会)的建设与实施办法 |
三、学生主题值周制度(一周)的建设与实施办法 |
第三节 多元发展教师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保障生命教育实施的教师管理机制概述 |
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实践——教师同理心的激发 |
三、多途径专业发展的制度实践——教师幸福感的培育 |
第四节 学校环境建设的方案与特色 |
一、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特点 |
二、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元素 |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教育属性 |
第五节 生命教育校外保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
一、高中生命教育校外保障概述 |
二、开发生命教育校外保障资源的实践 |
第八章 构建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调节系统概述 |
一、明确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功能定位 |
二、确定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主要构架 |
三、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探索 |
第二节 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学生“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
二、确定监测学生情绪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 |
三、设计监测学生情绪状况的三种途径 |
四、危机干预的具体做法 |
五、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评估学生生命教育增值度的实践探索 |
一、学生生命教育增值度评估的价值 |
二、学生生命教育增值量化的探索 |
三、发挥量化评价结果对生命教育的调节功能 |
第四节 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成效与不足 |
一、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成效 |
二、生命教育实施效果的不足之处 |
三、生命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四、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启示 |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结论 |
一、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 |
二、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策略 |
第二节 思考 |
一、完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对策建议 |
二、展望——从生命教育走向有生命的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问卷1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2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3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4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5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6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数据的其他分析 |
一、学生与教师生命教育现状的差异分析 |
二、不同管理理念学校的生命教育现状比较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基于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1.2 实施STSE教育的需要 |
1.1.3 贯彻新课改的需要 |
1.1.4 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绿色化学发展概况 |
1.3.1.1 国外绿色化学发展概况 |
1.3.1.2 国内绿色化学发展概况 |
1.3.2 绿色化学教育发展概况 |
1.3.2.1 国外绿色化学教育发展概况 |
1.3.2.2 国内绿色化学教育发展概况 |
1.3.3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研究现状 |
1.3.3.1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分析 |
1.3.3.2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
1.3.3.3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研究现状反思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化学的内涵和原则 |
2.1.1 绿色化学的内涵 |
2.1.2 绿色化学的原则 |
2.2 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
2.2.1 课标涉及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形成的要求 |
2.2.2 教材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容解读 |
2.3 理论基础 |
2.3.1 生活教育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3 绿色化学理念的调查研究 |
3.1 高中学生绿色化学理念问卷调查表 |
3.1.1 调查目的、对象、时间、内容 |
3.1.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3 调查结果对本研究的启示 |
3.2 教师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访谈 |
3.2.1 访谈目的、对象、内容、时间 |
3.2.2 访谈结果及其分析 |
3.2.3 访谈结果对本研究的启示 |
4 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研究 |
4.1 提高化学教师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
4.2 课堂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
4.2.1 情境渗透 |
4.2.2 实验渗透 |
4.2.3 化学史渗透 |
4.2.4 线上线下结合渗透 |
5 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方案的设计 |
5.2 教学过程实施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案例一 |
5.2.3 教学案例二 |
5.3 教学效果及评价 |
5.3.1 绿色化学能力测试 |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3 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形成访谈 |
5.3.4 访谈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高中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绿色化学理念能力测试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 |
1.1.2“学科交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3“学科交叉”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
1.1.4“学科交叉”是当前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综述 |
1.2.2 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之间的“学科交叉”内容研究综述 |
1.3 课题的确定与设计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3 本研究的意义 |
1.3.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学科交叉”概念界定及表现形式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教材”与“教科书” |
2.1.2“跨学科”与“学科交叉” |
2.2“学科交叉”的表现形式 |
2.2.1 知识概念上的整体性 |
2.2.2 研究方法手段上的互补性 |
2.2.3 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 |
3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研究 |
3.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选编的比较分析 |
3.1.1“学科交叉”内容从属类型的比较 |
3.1.2“学科交叉”内容数量与分布的比较 |
3.1.3“学科交叉”内容中的学科知识组成比较 |
3.1.4“学科交叉”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
3.2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整体比较的结论 |
3.2.1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共同特征 |
3.2.2 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不同特色 |
4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科交叉”案例比较研究 |
4.1 案例一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
4.1.1 [人教版]教科书中“氮循环”内容 |
4.1.2 [美版]教科书中的“氮循环”内容 |
4.1.3“氮循环”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2 案例二膜分离海水淡化法 |
4.2.1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膜分离技术与海水淡化” |
4.2.2 [美版]教科书中的“膜分离海水淡化法” |
4.2.3“膜分离技术与海水淡化”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3 案例三水果电池 |
4.3.1 [人教版]教科书中“水果电池” |
4.3.2 [美版]教科书中的“水果电池” |
4.3.3“水果电池”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4 案例四维生素 |
4.4.1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维生素” |
4.4.2 [美版]教科书中的“维生素” |
4.4.3“维生素”中的“学科交叉”内容比较 |
4.5 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的结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中美两版教科书中“学科交叉”知识选编设计比较的结论 |
5.1.1“学科交叉”知识的整体比较结论 |
5.1.2“学科交叉”典型案例比较的结论 |
5.2 对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中“学科交叉”知识选编设计的建议 |
5.2.1 精心筛选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交叉”内容编入教科书 |
5.2.2 充分利用生活和社会情境丰富“学科交叉”内容的情境载体 |
5.2.3 提高“学科交叉”内容的兼容性 构建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教材编写体系 |
5.2.4 强化教材编排理论支撑增设“学科交叉”特色栏目 |
5.2.5 充分利用插图与表格丰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
5.3 对中学阶段“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实施建议 |
5.3.1 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增强跨学科意识 |
5.3.2 开展教师间协作找准“学科交叉”知识的“生长点” |
5.3.3 丰富“学科交叉”形式 形成“学科交叉”教学模式 |
5.3.4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6 研究结果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1.1“学科交叉”内容整体比较的结论 |
6.1.2“学科交叉”典型案例比较的结论 |
6.1.3 对我国教科书中“学科交叉”知识选编设计的建议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融合文化与技术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研究的方法 |
第一部分 核心概念和文献综述 |
1.1 核心概念 |
1.1.1 地方文化 |
1.1.2 现代教育技术 |
1.1.3 主题式教学 |
1.2 文献综述 |
1.2.1 苏州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
1.2.2 传统文化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 |
1.2.3 吴文化在不同学段教学中的渗透教育 |
1.2.4 吴文化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教育 |
1.2.5 吴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研究现状 |
1.2.6 主题式教学在化学学科中的发展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主题式教学的支撑 |
2.1.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
2.1.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 |
2.1.3 建构主义教育倡导学生的自主建构 |
2.1.4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
2.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学习者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2.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
2.2.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 |
2.2.3 人本主义教育对科学文化性的呼唤 |
2.3 多元智能理论呼唤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
2.3.1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 |
2.3.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
2.3.3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呼唤 |
第三部分 吴文化与初中化学知识的整合 |
3.1 整合的界定 |
3.2 吴文化的概述 |
3.3 吴文化的课程资源形式 |
3.4 吴文化中的化学教学资源 |
3.5 吴文化中苏式元素与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点的整合 |
第四部分 技术和主题式教学的整合 |
4.1 主题式教学的特征 |
4.2 主题式教学的目标 |
4.3 主题式教学的类型 |
4.4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
4.4.1 数字故事 |
4.4.2 微课 |
4.4.3 数字化实验 |
4.4.4 实时投屏与数据传输 |
4.4.5 QQ与微信 |
第五部分 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过程 |
5.1.1 实践的对象 |
5.1.2 实践的时间 |
5.1.3 实践的内容 |
5.2 实践案例分析 |
5.2.1 数字故事在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中的研究 |
5.2.2 微课在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中的研究 |
5.2.3 网络资源在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中的研究 |
5.2.4 数字化实验在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中的研究 |
5.2.5 手机投屏技术在创新主题式教学中的研究 |
5.3 实践的结果 |
5.3.1 来自调查问卷的结论 |
5.3.2 来自教学实践的结论 |
第六部分 教学实践反思与评价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反思中前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增强人文气息 提高中学化学教育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任静茹.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化学人教版与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一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 王雪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核心素养视域下伊宁市S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刘千瑞.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以高三二轮复习为例[D]. 孙佳丽. 西南大学, 2021(01)
- [5]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D]. 任帅. 西南大学, 2020(01)
- [6]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的开发研究[D]. 王云.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D]. 杨振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基于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 肖文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学科交叉”内容的比较研究[D]. 田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10]融合文化与技术创新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D]. 徐敏. 苏州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