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瑾[1](2021)在《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龙敏[2](2021)在《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研究 ——以贵阳市观山湖区10所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任雪雁[3](2021)在《西藏七年级学生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对方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2019年西藏自治区民族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西藏七年级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三道方程题目中的正确率均不到三分之一,学生对方程的掌握并不理想。本文对西藏七年级学生的方程解题错误类型进行研究,探究错误成因,并提出改进方程解题错误的有关建议,为西藏七年级方程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以2019年西藏自治区民族教育质量监测中的三道方程题为研究工具,选取覆盖西藏七个地区的494名学生样本进行研究。在数学解题错误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概念性错误、程序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和过失性错误的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分析框架,并将其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三个题型进行扩充,构建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分析二级框架。经编码与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七年级学生在方程解题中的错误类型主要为概念性错误;(2)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概念性错误主要为不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程序性错误主要为部分项未参与运算,策略性错误主要为解题停滞,过失性错误主要为计算事实错误;(3)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概念性错误主要为不理解方程组的概念,程序性错误主要为加减消元时两式加减错误,策略性错误主要为解题停滞,过失性错误主要为誊写错误;(4)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中,概念性错误主要为找不对等量关系,程序性错误主要为未知数与未知量对应错误,策略性错误主要为使用代数法作答错误,过失性错主要为遗漏错误。此外,本文利用卡方检验对城乡学生方程题作答情况和错误类型占比情况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城市学生的方程题作答情况显着优于农村学生,但错误类型占比情况差异不显着。基于对错误类型的研究,将方程题解题错误成因归结为以下5点:(1)教师机械教学,学生对方程概念、算理算法理解不清;(2)教师对运算细节强调不足,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应用不理想;(3)学生阅读文字题存在障碍,解题策略的制定受阻;(4)教师对解题习惯培养不够,学生不能及时纠正过失性错误;(5)西藏自治区教育水平落后,且城乡发展不均。最终,本文根据对方程解题错误类型与成因的研究,提出相关建议:(1)巩固方程基础知识,明确方程运算的算理算法;(2)规范实际解题中的细节,培养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应用能力;(3)加强语言学习,重视解题策略教学;(4)培养学生及时检查的习惯,规范书写;(5)加大对西藏的教育投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贾俏俏[4](2021)在《小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中数学应用题旨在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知识与生活的密切性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更为显着。在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应用题部分知识所占篇幅比较大,此研究是将应用题更为细致划分,探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分数应用题。由于分数本身的抽象性以及运算法则的复杂性,分数应用题成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并成为了影响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部分。研究者研究的是六年级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复杂分数应用题,代表性更强,能够更系统地探究影响六年级学生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因素,所提出的建议或策略更具有说服力。本研究主要是以研究者实习所在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试题测试法以及访谈调查法等来探究在小学六年级解决分数应用题时所遇到的解题障碍。研究者在保证问卷信效度的情况下将问卷分析维度分为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丢分的原因、所倾向的应用题题型等)以及探究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各种因素(如语义表征、数量关系构建、解题策略迁移以及计算操作等);根据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恰当控制测试题难度水平,将测试题中每道题的出错类型及出错频次进行统计,并按照测试题的错误类型总结出解题四大障碍:语义表征障碍、关系建构障碍、解题策略选择障碍以及计算操作障碍;此外,对不同解题水平的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做题过程的反思、对老师教授分数应用题提出的建议等;最后根据问卷、测试题和学生访谈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分析并总结出产生障碍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题目中信息的认识、转化意识有所欠缺,数量关系把握困难,解题策略选择和迁移不敏感,计算操作规则不熟练等;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及措施:完善知识体系、注重语言转化培养,创设适宜问题情境、提高关系表征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加强解题策略训练,提升运算技能、培养良好解题习惯等,力求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杨茹冰[5](2021)在《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运算素养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将数学运算素养落实于教学中是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界定核心概念,确定研究的理论依据;调查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成因;以函数主题内容为例,基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设计教学过程,并完成教学实践,得出提升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表明,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水平一知识理解,水平二知识迁移有待提升,较少学生达到水平三知识创新。男女生在数学运算素养的整体发展上无显着差异,但男生在知识创新上会优于女生。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概念不清,对运算对象的错误理解;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出现运算法则的负迁移;运算思路模糊、不够严谨;忽视运算细节导致运算结果错误;运算步骤书写的不规范等。导致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对2017版课标和2019年新版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够全面;教师不够重视数学运算,缺乏运算的示范引领。从学生自身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缺乏数学运算积极性;学生对数学运算的不良习惯;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生不善于对数学运算的总结反思。根据教学实践效果研究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运算素养的策略有:关注数学情境,理解运算对象;夯实知识基础,掌握运算法则;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运算反思;精选精讲例习题,加强运算示范;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运算教学;合理利用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王彦蓉[6](2021)在《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时代,对未来公民用大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是促进高中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是衡量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基于文献研究,确定主要研究问题:(1)如何编制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调查问卷与测试卷?(2)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何特点?(3)如何更好地促进高中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基于国内外数学推理理论,参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三个水平表现的描述以及已有的研究,遵循相关测评框架的构建思路,构建高中生代数推理能力测评框架。基于构建的测评框架,编制调查问卷与测试题。对天津市不同区四所较高水平学校的226名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测试卷200份,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调查数据,得到结论:(1)高一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普遍达到水平一,但是达到水平二的人数不到一半,高一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有待提升;(2)高一学生的分析性推理能力总体发展较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3)高一学生的实践性推理能力发展一般,学生的问题表征和数学建模能力不足;(4)高一学生的创造性推理能力发展较差,学生的求解反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5)男女生以及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代数推理能力表现上无显着差异;(6)学生学业成绩、数学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元认知策略对学生代数推理能力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促进高中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的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提升数学表达能力;(2)多元表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3)立足课堂开展研究,挖掘定理生成过程;(4)丰富教材呈现方式,积极创设推理情境;(5)重视渗透学习策略,促进推理能力发展;(6)完善相关评价机制,实现推理能力外显。
施育凤[7](2021)在《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文中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解题出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就有一些经常容易出错的点,这些易错点的反复出现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易错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研究初中数学易错点。通过访谈明确学生在方程与不等式中的易错点以及了解学生解题的心理活动,并为分析易错点出现的原因和提出相应应对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从成绩等级的维度对易错点进行差异分析,并整理归纳出易错点错误类型;通过案例分析,从学生解题过程中找到易错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分析认知负荷与易错点的关联。总体而言,本研究对易错点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易错点材料本身来研究认知负荷对易错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从研究对象的测试情况,分析整个解题过程中易错点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经过研究发现:(1)学生易错点出错率最高的部分是不等式和分式方程。学生易错点错误类型可以归类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的错误主要有数学知识的错误、解题方法的错误、数学运算的错误;非知识性的错误主要是解题态度的错误、解题习惯的错误、解题心理的错误。(2)易错点在成绩等级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认知负荷与易错点出错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认知负荷不同,与测试成绩的相关性也不同,成绩等级为A、C和E的学生,其认知负荷与测试成绩没有相关关系;成绩等级为B和D的学生,其认知负荷与测试成绩有显着相关关系。(4)基于波利亚解题表,分别得出在“了解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四个环节中的易错点错误原因。由研究结论得到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波利亚解题过程中的原因分析结果提出的应对策略,二是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结果给出的应对策略。
夏密[8](2021)在《基于SOLO理论的九年级学生函数学习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标志着代数中常量到变量的一大转变,也是每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所占试卷分值普遍偏高,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函数知识相较于初中阶段的其它知识而言,十分抽象且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传统的函数学习评价多以考试分数为依据,侧重量化而非质性评价,因此,基于SOLO理论,并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对九年级学生函数学习的评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SOLO理论,划分出学生关于函数知识的认知水平。第二、编制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测试卷。第三、对收回的测试卷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学生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认知水平,分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总的来说,九年级学生关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认知水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概念方面,人数最多的都是M水平,在图象与性质方面,一次函数主要处于M水平,低于二次函数的R水平,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次函数同样低于二次函数,分别是U水平和M水平。二、从不同学校来看,农村中学与城镇中学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处于低水平的学生更多分布在农村中学,且城镇中学中处于高水平的学生比例更大。三、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女生在一次函数的概念、实际应用,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这四个方面存在差异,女生的认知水平低于男生,其他两个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四、从不同民族来看,汉族与少数民族只在二次函数概念这一主题存在显着差异,汉族在这个方面的认知水平更好一些,在其他五个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民族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认知水平的影响不大。五、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与认知水平发展情况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核心素养越强,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越高。根据试卷的作答情况,得到影响九年级学生函数学习的因素有:(1)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不深入,浮于表面;(2)对函数性质的运用不灵活;(3)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把握不深刻;(4)文字功底欠缺,阅读能力较差;(5)缺乏解题的规范性;(6)数学核心素养薄弱。针对学生函数学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1)重视概念的学习,做好基础工作;(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理解力;(3)培养阅读的习惯,加强阅读能力;(4)明确板书的重要性,实现思维可视化;(5)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思维水平的角度出发,给一次、二次函数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既丰富教师的函数教学方式,又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进入高中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的学习打下根基。
任逸[9](2021)在《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文中提出除法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来说,除法运算是这三种运算的综合运用,计算更加复杂。整数除法作为除法运算中重要的知识点,为小数、分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为小学阶段整数除法的最后单元,除数由一位数增加到了两位数,计算难度加大,错误增多。据一线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单元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或存在共性或有着特殊性,但都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解题思维及背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访谈等方法。通过观察、批改学生的日常作业并拍照收集整理学生的错题,对收集起来的学生平时作业中“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与归纳。四年级学生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这一单元学习中的作业错误主要包括知识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三类。通过自编的问卷初步了解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结合师生访谈,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探寻学生作业中三类错误的原因,得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新知理解不透彻、旧知基础不扎实、数感不佳、注意力不稳定、短时记忆较差、解题习惯不良等。教师层面的原因则主要从教学内容的处理、练习选择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及对错题的处理三个方面来分析。结合对三类错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六方面改进建议,即,抛锚作业错误情境,生成学习驱动力;夯实整数除法运算基础,提高运算正确率;加强整数除法算理理解,突破试商重难点;提高数字敏感度,培养数量关系分析能力;多层面设计除法运算练习,形成适切的运算能力;以及规范解题过程,重视运算习惯培养等。
豆强[10](2021)在《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到数学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并且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其实这些困难归根结底还是当代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导致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方法、思想和经验能力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同时,数学学习习惯还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针对农村初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现状,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初一刚入学的学生做了有关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首先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进行概述,然后叙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数学学习习惯的相关定义进行了文献综述。结合国内外文献选择了学习习惯的四个维度进行研究: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听课习惯、课后作业习惯和总结反思习惯。通过调查问卷法研究农村地区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得到数据后,运用EXCEL和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其结果,从四个数学学习习惯的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农村初一学生总体数学学习习惯均有待提高,初一女生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和课后作业维度上要优于男生,在总结反思维度上男女生无显着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优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别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和总结反思能力四个方面给出建议。在预习方面要端正态度,教师要使学生明确预习方法和任务,并能够及时检查,保证学生坚持预习。在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作业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解题。培养学生反思错题并订正错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多样化。要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自主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多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数学知识。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3)西藏七年级学生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方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
二、解题错误的研究价值 |
三、西藏自治区数学教育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解题错误 |
二、错误成因 |
第二节 国内外对方程解题的研究 |
一、方程思想解题应用研究 |
二、方程解题策略与教学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对数学解题错误的研究 |
一、解题错误类型研究 |
二、解题错误成因研究 |
三、方程解题错误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工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错误分析框架 |
一、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分析总框架 |
二、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分析二级框架 |
第二节 错误类型统计分析 |
一、学生总体作答分析及错误类型统计 |
二、各题型错误类型统计 |
三、基于城乡的错误类型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错误成因分析 |
一、教师机械教学,学生对方程概念、算理算法理解不清 |
二、教师对运算细节强调不足,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应用不理想 |
三、学生阅读文字题存在障碍,解题策略的制定受阻 |
四、教师对解题习惯培养不够,学生不能及时纠正过失性错误 |
五、西藏自治区教育水平落后,且城乡发展不均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方程解题错误框架 |
二、方程解题主要错误类型 |
三、方程解题错误成因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巩固方程基础知识,明确方程运算的算理算法 |
二、规范实际解题中的细节,培养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应用能力 |
三、加强语言学习,重视解题策略教学 |
四、培养学生及时检查的习惯,规范书写 |
五、加大对西藏的教育投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新要求 |
2.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
3.小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错误的“高发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试题测试法 |
4.访谈调查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分数 |
2.分数应用题 |
3.解题障碍 |
(二)理论基础 |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
1.问卷及测试卷对象的选择 |
2.访谈对象的选择 |
(四)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 |
2.分数应用题试题 |
3.访谈提纲 |
(五)样本收集与数据处理 |
1.样本收集 |
2.数据处理 |
三、调查和测试题的结果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
1.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
2.解题障碍的各种因素 |
(二)测试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学生测试卷总体解题水平 |
2.学生解题状况的整理与分析 |
3.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汇总 |
(三)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对擅长解题学生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
2.对解题困难学生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
四、分数应用题解题存在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
(一)语义表征障碍及原因分析 |
1.语义表征障碍 |
2.原因分析 |
(二)关系构建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
1.关系构建障碍 |
2.原因分析 |
(三)解题策略选择障碍 |
1.解题策略选择障碍 |
2.原因分析 |
(四)计算操作障碍 |
1.计算操作障碍 |
2.原因分析 |
五、基于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对策探究 |
(一)语义表征障碍的对策 |
1.突出基本概念教学,完善知识体系结构 |
2.注重语言转化培养,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术语知识储备 |
(二)数量关系障碍的对策 |
1.科学认识单位“1”,提高学生关系表征能力 |
2.创设适宜问题情境,提升数量关系分析意识 |
(三)解题策略迁移障碍的对策 |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解题信心 |
2.归纳问题类型,加强变式训练 |
3.提供多种解题策略,加强解题策略训练 |
(四)计算操作障碍的对策 |
1.加深分数认识,强化意义理解 |
2.提升运算技能,注重解题规范 |
3.完善解题环节,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对象与过程 |
4.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分析 |
4.3 分析小结 |
第五章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问题与成因 |
5.1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
5.3 分析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学运算素养养成的教学实践 |
6.1 基于数学运算素养分析《2017 版课标》要求 |
6.2 落实数学运算素养的双向细目表 |
6.3 以数学运算素养为重点设定教学目标 |
6.4 教学案例分析 |
6.5 实践效果分析 |
第七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策略 |
7.1 关注数学情境,理解运算对象 |
7.2 夯实知识基础,掌握运算法则 |
7.3 激发学习兴趣,重视运算反思 |
7.4 精选精讲例习题,加强运算示范 |
7.5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运算教学 |
7.6 合理利用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前测测试题 |
附录3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后测测试题 |
附录4 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数学推理 |
1.2.2 代数推理 |
1.2.3 数学能力 |
1.2.4 代数推理能力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重点难点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数学推理能力的研究历程分析 |
2.1.2 数学推理能力的测验研究 |
2.1.3 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研究 |
2.1.4 代数思维与代数推理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范例教学 |
2.2.2 再创造理论 |
2.2.3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
2.2.4 数学推理理论 |
第三章 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测评框架与研究工具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方法 |
3.6 研究工具 |
3.6.1 代数推理能力测评框架 |
3.6.2 代数推理能力测试卷 |
3.6.3 代数推理能力调查问卷 |
3.6.4 访谈提纲 |
第四章 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现状分析 |
4.1 代数推理能力水平描述性分析 |
4.1.1 测试卷结果分析 |
4.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1.3 学生等级水平的总体分析 |
4.1.4 分析性推理能力发展水平总体较好 |
4.1.5 实践性推理能力发展水平总体一般 |
4.1.6 创造性推理能力发展水平总体较差 |
4.2 代数推理能力水平相关分析 |
4.2.1 代数推理能力与学生学业成绩显着相关 |
4.2.2 代数推理能力与数学学习习惯显着相关 |
4.2.3 代数推理能力问题解决策略显着相关 |
4.2.4 代数推理能力与元认知水平显着相关 |
4.3 代数推理能力水平差异性分析 |
4.3.1 代数推理能力性别差异分析 |
4.3.2 代数推理能力学校差异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高中生代数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
5.1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提升数学表达能力 |
5.2 多元表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
5.3 立足课堂开展探究,挖掘定理生成过程 |
5.4 丰富教材呈现方式,积极创设推理情境 |
5.5 重视渗透学习策略,促进推理能力发展 |
5.6 完善相关评价机制,实现推理能力外显 |
第六章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测试卷(预测试) |
附录2 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测试卷(正式测试) |
附录3 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6 对推理论证能力的具体要求 |
致谢 |
(7)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数学学科的特点 |
1.1.3 解题过程中数学解答错误的时有发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问题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易错点 |
1.5.2 初中数学易错点 |
1.5.3 方程与不等式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波利亚解题理论 |
2.1.2 认知负荷理论 |
2.2 数学解答错误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解答错误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数学解答错误研究现状 |
2.3 初中数学易错点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与假设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2 测试卷的编制 |
3.3.3 认知负荷问卷的编制 |
4 方程与不等式易错点测试结果分析 |
4.1 试卷回收情况 |
4.2 易错点成绩等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 易错点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出错率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测试成绩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4 各知识模块中的易错点 |
4.4.1 一元一次方程 |
4.4.2 一元二次方程 |
4.4.3 分式方程 |
4.4.4 二元一次方程组 |
4.4.5 不等式组 |
4.5 易错点错误类型 |
4.5.1 知识性错误 |
4.5.2 非知识性错误 |
5 波利亚理论下的易错点错误原因分析 |
5.1 了解问题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1.1 题目理解不到位 |
5.1.2 审题态度不认真 |
5.1.3 定势的思维习惯 |
5.2 拟定计划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3 实行计划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3.1 概念不掌握,基础不扎实 |
5.3.2 计算能力弱,运算规则不熟练 |
5.3.3 思维不严密,解题片面性 |
5.3.4 粗心大意,导致细节出错 |
5.3.5 策略选择不当,使计算复杂化 |
5.3.6 理所当然,忽视隐藏条件 |
5.4 回顾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4.1 没有检查习惯 |
5.4.2 缺乏总结反思 |
6 应对策略 |
6.1 波利亚解题理论下的应对策略 |
6.1.1 教师层面 |
6.1.2 学生层面 |
6.1.3 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举例 |
6.2 认知负荷理论下的应对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SOLO理论的九年级学生函数学习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函数 |
2.1.2 SOLO分类理论 |
2.1.3 数学核心素养 |
2.2 SOLO分类理论研究现状 |
2.3 函数的研究现状 |
2.3.1 有关学生函数学习的研究 |
2.3.2 有关函数教学的研究 |
2.3.3 函数解题策略的研究 |
3.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测试卷的编制 |
3.3.1 测试卷题目的编制依据 |
3.3.2 测试卷内容划分 |
3.3.3 测试卷题目设计与评分标准 |
3.3.4 预测 |
3.4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5 测试卷正式测试 |
4.九年级学生函数知识认知水平分析 |
4.1 一次函数的认知水平分析 |
4.1.1 一次函数概念的认知水平分析 |
4.1.2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认知水平分析 |
4.1.3 一次函数实际应用的认知水平分析 |
4.2 二次函数的认知水平分析 |
4.2.1 二次函数概念的认知水平分析 |
4.2.2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认知水平分析 |
4.2.3 二次函数实际应用的认知水平分析 |
4.3 函数整体认知水平分析 |
4.4 函数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4.1 不同学校关于函数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4.2 不同性别关于函数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4.3 不同民族关于函数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5 函数数学核心素养状况分析 |
4.6 研究结论 |
5.影响函数认知水平的原因及建议 |
5.1 影响学生函数认知水平的原因 |
5.2 教学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整数除法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
(二) 数学错题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 |
(三) 小学教师对数学错题的重视和利用不容乐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二) 数学作业 |
(三) 作业错误 |
四、文献综述 |
(一) 小学生数学错误的相关研究 |
(二) 小学生“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错误的相关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本分析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 课堂观察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 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访谈提纲的编制 |
五、研究实施 |
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一、学生错误类型 |
(一) 知识性错误 |
(二) 策略性错误 |
(三) 疏忽性错误 |
二、学生错误原因 |
(一) 学生层面的原因 |
(二) 教师层面的原因 |
第三章 减少“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的改进建议 |
一、抛锚作业错误情境,生成学习驱动力 |
二、夯实整数除法运算基础,提高运算正确率 |
三、加强整数除法算理理解,突破试商重难点 |
四、提高数字敏感度,培养数量关系分析能力 |
五、多层面设计除法运算练习,形成适切的运算能力 |
六、规范解题过程,重视运算习惯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法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1 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 |
第四章 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成因分析 |
4.1 内部因素分析 |
4.2 外部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5.1 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习惯情况分析 |
5.2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习惯情况分析 |
第六章 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建议 |
6.1 关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建议 |
6.2 关于培养学生课堂听讲习惯的建议 |
6.3 关于培养学生课后作业习惯的建议 |
6.4 关于培养学生反思总结习惯的建议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李瑾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研究 ——以贵阳市观山湖区10所学校为例[D]. 龙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西藏七年级学生方程解题错误类型及成因研究[D]. 任雪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小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调查研究[D]. 贾俏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函数主题教学为例[D]. 杨茹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D]. 王彦蓉.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7]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D]. 施育凤. 大理大学, 2021(08)
- [8]基于SOLO理论的九年级学生函数学习评价[D]. 夏密. 大理大学, 2021(08)
- [9]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D]. 任逸. 扬州大学, 2021(09)
- [10]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D]. 豆强.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