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龙高速公路某隧道右线进口滑坡加固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治国,毛敏东,PANY.T.,赵其华,吴钟腾[1](2021)在《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及控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山区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开挖诱发滑坡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同时既有隧道在滑坡作用下产生的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均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促进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隧道-滑坡体系研究的发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隧道-滑坡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对隧道-滑坡相对位置关系及变形特征进行系统梳理;从地质调查分析、理论解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监测分析5个方面详尽剖析了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现状;从滑坡体加固、隧道加固和监控预测技术3个方面对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的控制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需讨论的方面,建议深入开展滑坡土体塑性、非线性接触、地震与降雨多因素耦合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的开发与利用、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及隧道精细化建模等方面的研究,积极优化和创新防护控制措施技术,建立隧道-滑坡之间联动共享的新型监控成套技术体系,以期为隧道-滑坡体系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张云鹏[2](2021)在《滑坡体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洞口段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大量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隧道工程也得到大力发展,为了解决特殊地形下公路线桥隧衔接、总体线型规划和优化等问题,出现了多种特殊形式的隧道。其中小净距隧道作为一种新型隧道结构能够适应比较复杂的地形,节约土地资源,有较好的优化线形并方便与桥梁衔接,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小净距隧道结构的复杂性,在不同实际工程中差别很大,在设计施工中有许多关键问题亟需解决,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主要以陇漳高速乌梁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对滑坡体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塑性区大小及分布,得出单侧壁导坑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表现接近而且优于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分部开挖法,考虑到工程经济性,选择单侧壁导坑法为最优施工工法。(2)对比偏压小净距隧道在不同进洞顺序时,无论是左洞还是右洞作为后行洞引起的变形总是比作为先行洞引起的变形大,说明先开挖隧道会降低周围岩体的强度,使得后开挖隧道引起的围岩变形增大,这种影响相比之下大于后行洞的开挖扰动对先行洞的影响。对比了浅埋偏压条件下单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顺序,得出先外后内,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比较合理。(3)通过建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左、右洞相互扰动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型,得出了围岩压力计算公式以及适用条件,得出后行洞的开挖对先行洞的围岩压力分布造成影响,使先行洞侧压力系数减小,水平压力减小,也使得拱顶垂直压力变大。分析了在不同偏压角度、埋深、净距下围岩压力大小及规律,为小净距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4)通过对穿越滑坡体小净距黄土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滑坡体使小净距隧道围岩最大水平变形和最大沉降位置发生改变,围岩塑性区在滑动带与隧道相交处向下进行延伸,使拱肩塑性区减小,拱脚塑性区增大。在动荷载的扰动下,最明显的变化是动载导致中间岩柱塑性区贯通,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深埋侧隧道拱肩、拱脚以及中间岩柱的支护。
秦文[3](2020)在《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强降雨天气条件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强降雨造成了大量的滑坡灾害,微型桩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治理手段在滑坡灾害应急抢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微型桩在滑坡应急抢险中的设计均是经验性的,充分对其加固机理的深入探讨还较少。因此,结合现有滑坡应急抢险整治工程,开展微型桩加固滑坡机理研究,对于发挥其整治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西南地区的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强降雨作用下滑坡产生的机理与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同的滑坡成因。其次,在滑坡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采用微型桩整治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布桩位置、桩径、桩长、桩间距、桩排距等,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进行了微型桩整治机理及效果研究,研究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整治效果良好。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强降雨作用下的滑坡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得出三种破坏模式:牵引式、推移式以及复合式。牵引式滑坡前段受牵引控制发生变形、中后段破坏呈链式反应,荷载逐步传递累加,滑坡向后逐渐发展,发生渐进破坏;推移式滑坡滑面自上而下逐步贯通,边坡稳定性逐步减小直至失稳;复合式滑坡前后两端分别发生变形、受荷,中段滑面受剪贯通,再反作用于前后两部,滑面逐步整体贯通,最终发生整体破坏。(2)结合微型桩整治滑坡机理,重点对微型桩土拱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微型桩设计参数进行了校核,依据滑坡推力计算确定桩体布置位置、滑体稳定性计算确定桩长、桩间土体稳定性确定微型桩桩间距与排距。同时,对微型桩整治滑坡效果进行了分析。(3)以重庆奉溪高速公路杨家湾隧道进口段滑坡整治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滑坡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机制;接着,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滑坡推力进行了计算;最后,结合微型桩计算结果确定了微型桩的设计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首排桩受主要载荷,进行设计时应适当缩短桩间距,且桩间距、排间距的设计应当满足3D~7D(桩径),锚固段长度应结合滑裂面位置,宜选取为全部桩长滑动体厚度的1/3~1/2,同时设桩倾角约为30°,可使微型桩达到治理效果最优。同时,对整治后的滑坡进行了整治效果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了微型桩整治效果的准确性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周文皎[4](2020)在《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延伸,线路以各种方式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体难以避免,不良地质体对铁路、公路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其中,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工程难题众多。本文从近年来所遭遇的隧道穿越滑坡体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和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从滑坡发育过程和破坏特征入手,结合隧道穿越滑坡体的部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6种隧道破坏模式,即: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和滑体下部-隧道拖曳破坏。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各种破坏模式的特点。(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3种破坏模式,选取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广乐高速公路大源1号隧道和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基于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模型,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揭示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隧道穿越滑坡体,滑坡变形直接造成隧道的变形破坏,隧道的开挖可能引起或加剧滑坡的变形发展。不同的滑坡作用模式下隧道的衬砌结构呈现出拉伸、剪切和挤压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3)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基于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破坏模式和作用机理,提出了稳定滑坡基础上的隧道变形控制原则和技术。为了限制局部变形和受力,避免隧道承担和传递滑坡推力,同时达到抑制地下水的目的,在稳定滑坡的基础上,采用洞顶钢花管控制注浆技术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影响范围进行加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其加固效果并解决了实际工程难题。
陆渊[5](2020)在《汶马高速薛城一号隧道进口边坡变形机理与处置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汶马高速公路为四川藏区第二条高速公路,是中国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桥隧比高达86%。区域内地形高陡,深切峡谷纵横分布,千枚岩、板岩、片岩等变质软岩广泛出露,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广泛分布。受限于地形条件,桥梁、隧道工程将难以避免地穿越这些不良地质体。因此,对汶马高速沿线,隧道穿越不稳定斜坡所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与处置方案研究刻不容缓。薛城一号隧道开挖后,进口段边坡与隧道洞身不同位置出现了裂缝,且有变形持续增加的趋势,对隧道洞身和洞口外接的木卡大桥正常施工构成了威胁。本文以薛城一号隧道进口段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完成了研究区的岩体质量研究,进行室内试验,结合工程经验,完成了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对变形体发育规模与边界特征进行调查,掌握了坡体结构特征。通过对历史变形进行测量,并结合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了边坡与隧道洞身变形分布时空规律,进一步提出了围岩—边坡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变形分区与潜在危害性的定性评价。基于DEM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对薛城一号隧道开挖前后,围岩—边坡体系的应力应变、位移变形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该体系的稳定性评价。最后,综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施工现状与变形的成因机理,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使用数值计算与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验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有:(1)对研究区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勘查,查明了场地的地形地貌、岩性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体分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情况。采用无人机对边坡进行了测绘,获取了场地的点云数据,使用Pix4D建立了地面高程模型(DSM)与数字正射影像(DOM),结合及计算成果,基于Smart3D建立了三维倾斜模型,采用三点法在三维倾斜模型上进行了结构面测量,最后将解译成果与地面调查成果相结合,统计了优势结构面。对岩体结构从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和围岩结构类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全面掌握了薛城一号隧道进口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劈裂抗拉试验与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岩体力学参数的定量数据。(2)结合前期分析成果,对边坡的坡体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薛城一号隧道进口边坡为倾倒变形体,进口段为极强倾倒区,分界线下部为强倾倒区,且隧道走向与坡面斜交,与层理走向小角度相交,进口段属浅埋段。通过对隧道开挖后的历史变形进行调查、测量,并结合GNSS监测数据,发现隧道开挖后,隧道进口上方岩体首先出现变形,变形量最大,坡表、隧道洞身出现裂缝的时间稍滞后,位移量值相对较小,且变形主要集中于极强倾倒区。对围岩—边坡体系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互作用地质概念模型,为数值计算提供了分析基础。(3)对地面高程模型(DSM)进行滤波处理,获取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地质概念模型,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运用Flac3D对隧道施工前后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得到了隧道开挖后围岩与边坡的应力调整过程以及最大剪应变的分布情况。运用UDEC进行了变形破裂模式分析,发现若不采取治理措施,边坡整体将沿结构面与折断带组合形成的软弱面滑移失稳,局部出现坠落式崩塌。在此基础上,对隧道围岩—边坡体系作出了稳定性综合评价。(4)在掌握了围岩—边坡体系的变形成因机理与稳定性状态的情况下,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边坡的“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主动防护网+导石网+截排水沟+隧道出口桥改路+增设明洞”的综合处置方案,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结合治理工程完成后的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认为该方案是合理的。以上研究对双线分离式公路隧道穿越大型倾倒变形体的设计、施工建设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类似工程的修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尹启鸣[6](2020)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条件,极易引发隧道出现大变形、坍塌等工程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并且还会给整条隧道的施工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贵州正习高速公路天鹅穴隧道为依托,采用理论总结、数值仿真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等方法,针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以及开挖过程中隧道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地质特性以及不良地质条件对洞口段施工的影响,并对洞口段消除偏压效应的手段措施、隧道开挖方法、洞内支护方式及其适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2)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基于连续介质的地层-结构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环形预留核心土法、CD法四种不同施工方法的隧道围岩位移、围岩应力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并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经济性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得出四种施工工法均满足隧道施工安全要求,但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施工经济性上更有优势;确定了天鹅穴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最佳开挖方法为环形预留核心土法。(3)基于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通过调整左、右洞开挖顺序以及左、右洞掌子面间距,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围岩应力状态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获得了天鹅穴隧道在环形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过程中最合理的开挖工序以及掌子面间距。(4)结合现场洞口段监控量测得到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以及地表沉降数据,得出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曲线,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洞口段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并以此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王磊[7](2020)在《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呈逐年增速趋势,与此同时既有隧道洞口段边坡发生病变灾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隧道的安全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必要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非常重要,但在确定边坡治理方案时,有时由于环境复杂性、病变灾害多样性以及治理措施的针对性等综合因素影响,造成选择的方案存在不科学、不经济、不环保甚至不安全等现象。基于此,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边坡支护选型的主要因素,引入价值工程评价技术,构建了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在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价值工程在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应用中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结合边坡治理方案决策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构建了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安全指标、施工可行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二级指标包括边坡稳定性、边坡变形、施工工期、施工容易程度、施工技术可行性与可靠性、满足场地空间的限制、施工对既有交通的影响程度、施工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对绿化环境的影响。(2)通过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和论证,结合项目本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基于geostudio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分析,针对此项目选出了三种可行的边坡治理方案。(3)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制作问卷,并邀请多位专家对各功能指标权重和三个方案各功能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功能权重,可知对于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边坡稳定性”所占功能权重最大,其次是“边坡变形”和“施工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4)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结合三个方案各功能得分和成本,分别计算出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最后得到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从而得到该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最优方案为“削坡卸载+预应力锚杆框格梁+挡墙”治理方案。
孟楠[8](2019)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三维智能优化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自“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后,高速公路进入任务繁重且集中的建设时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向山区发展。高速公路隧道的建成使用对改善周边地区的经济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其运营维护管理难度也较大,且此阶段是隧道全生命周期内重要组成部分,加上穿越山区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中很容易出现与设计不相符的情况,进而为通车后的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管理留下隐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于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及理论,才能在维护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实现在预期的维护成本基础上保证隧道的安全使用。本文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运营维护阶段,首先从分析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安全的相关理论入手,查阅文献找出对其维护成本安全影响较大的工程特征及因素,并收集以往类似工程历史资料。分析整理后构建了隧道工程历史数据库,为隧道维护成本安全的预测提供支持。其次,构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的智能优化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运用PSO聚类分析筛选相似案例,接着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研究对象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数据,进而有助于维护目标的制定。之后构建隧道运营维护成本安全问题原因对策库,通过海恩法则识别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建立隧道工程运营维护及成本预警体系;结合PDCA原理优化管理目标及重点;并尝试将BIM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到运营维护的成本与安全管理中,并在大道梁隧道工程通车后实施上述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BIM技术建立大道梁隧道运营维护辅助管理模型。创建的可视化模型使相关人员直观查看隧道所处的周边环境、细部构造及通车后的重点薄弱部位等。在BIM软件中通过模拟隧道维护成本安全的管理过程,当发现存在超出预期目标时,管理者对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一目了然,进而提升隧道运营维护管理的能力与效果。
孙景来[9](2019)在《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隧道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和避免工期延误。目前对隧道风险管理中风险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主要集中在利用专家经验进行总体的、静态的风险评价。在有经验可循的工程中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但对于经验较少的情况,该方法可能会造成判断失误,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加客观、符合实际的动态评价方法。目前我国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施工案例,这些案例是当前和今后风险管理、技术改进的重要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数据以更加切合实际的进行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待于研究。其次,随着大数据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数据挖掘方法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利用隧道建设所积累的数据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为工期预测和投资费用预估提供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为隧道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辨识、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评价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是在已有事故案例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动态的风险评价方法。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法,首先提出一种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方法,对渔寮隧道进行坍塌风险总体评价;对于经评价认为坍塌风险较高的区段,首先利用所提出的优化Verhulst-MC模型(灰色模型-马尔科夫链)在监测数据基础上对其位移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位移预测值,利用所提出的实数编码反分析法与最优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对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价;开发了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软件,利用二郎山隧道和鹧鸪山隧道对其进行了检验。主要完成以下相关内容的研究:(1)利用大量已建隧道的坍塌案例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对隧道坍塌事故进行了系统分类,分析了隧道坍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辨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隧道坍塌事故树。(2)提出一种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分析法。首先由已建立的事故树构建贝叶斯网络,通过引入模糊数学和将参数划分为多种状态分别代表概率的模糊性和节点状态的不确定性;在数据调查过程,通过综合小概率区间、专家权重和信心指数、置信区间以及t分布来处理专家调查数据,并首次引入Chauvenet法处理专家调查数据中的离群数据,从而降低异常值的影响;利用专家调查所得概率与案例事故所得概率,综合得出节点条件概率;以渔寮隧道为例,进行隧道坍塌风险概率计算。同时利用该方法构建了坍塌后果贝叶斯网络,对坍塌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估计。利用风险矩阵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对隧道坍塌风险进行等级划分。(3)在对Verhulst模型的背景值优化的基础上,结合马尔可夫链,提出优化Verhulst-MC预测模型,分别对位移中的趋势项位移和随机项位移进行预测,通过对其趋势性和随机性分别进行预测,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预测值。经与灰色模型GM(1,1)和传统Verhulst模型对比,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对于长期预测精度更为明显。(4)提出了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与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反分析中引入在地质参数反分析中较少使用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来代替反分析中常用的二进制编码算法,并对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因子进行了新的组合,提高了反分析计算效率、避免了局部最优值的出现和合理高效的确定神经网络中的权值。通过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预测位移值进行反分析获得围岩的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等参数。然后基于潘家铮最大最小原理和模式搜索法的基础上提出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使得在折减过程中充分考虑两个参数的作用后,得出两个参数的合理取值(折减后取值),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该方法相对于最短路径法具有计算量小和不固定比例的优点。(5)利用R语言构建了隧道坍塌风险评价软件,该软件内置了四个模型包括离散分布数据模型、高斯分布数据模型、隧道坍塌数据模型和数据自建模型。其中模型三为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模型,是根据本文相关研究所确定的节点以及网络结构而建立,当对工程案例进行了数据调查后可以直接计算隧道坍塌的风险概率,并利用二郎山和鹧鸪山隧道进行了检验,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兰心[10](2019)在《杨升沟隧道—滑坡体系稳定性及治理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杨升沟滑坡与拟建隧道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实地勘探及室内试验,探讨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发展历史,研究平行体系下隧道与滑坡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法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并利用Midas GTS/NX对开挖后滑坡及隧道进行假三维模拟,分析开挖后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化和应力应变情况以及滑坡推力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变形情况。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治理方案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位置关系,杨升沟滑坡与拟建隧道属于隧道-滑坡平行体系,体系中滑坡稳定性变化主要由于隧道口开挖引起,隧道衬砌变形主要为滑坡推力作用所致。(2)通过实地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极限平衡分析结果可知,杨升沟滑坡为推移式深层巨型黄土泥岩混合古滑坡,滑坡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滑体上薄下厚,整体势能较低,前缘覆盖全新统早期冲洪积物,目前稳定性较好。Ⅰ-Ⅰ′断面及Ⅲ—Ⅲ′断面不受工程开挖影响,在不同工况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Ⅱ—Ⅱ′断面正常工况下稳定性好,但随着降雨和地震作用,逐渐趋近于不稳定状态,隧道进口开挖后稳定性系数明显减小,稳定性变差。(3)运用Midas GTS/NX对开挖后滑坡Ⅱ—Ⅱ′断面进行假三维模拟分析,由分析模拟结果可知:模拟得出的最危险滑动面及其稳定性系数与极限平衡法一致。不同工况下,滑坡体内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规律相同,但随着降雨和地震作用,应力应变及位移值都增大,滑坡稳定性降低。(4)运用Midas GTS/NX模拟分析隧道-滑坡平行体系下隧道衬砌的变形特征,由结果可知:不同位置隧道衬砌受力不同,从滑带到隧道进口,隧道衬砌轴向受力变形由受拉+剪切发展为受压+剪切,直至到隧道进口处局部又发展为受拉+剪切,最大位移出现在滑体中部位置。(5)根据滑坡与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和隧道衬砌加固建议,既保证滑坡整体稳定,也使作用于隧道衬砌的滑坡推力大幅度减小,最后结合数值模拟证实了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二、漳龙高速公路某隧道右线进口滑坡加固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漳龙高速公路某隧道右线进口滑坡加固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2)滑坡体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洞口段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黄土隧道研究现状 |
1.2.2 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1.2.3 偏压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施工工法优选及施工顺序研究 |
2.1 工程背景 |
2.1.1 隧道基本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 |
2.2 施工工法对比研究 |
2.2.1 工法介绍 |
2.2.2 基本假设 |
2.2.3 数值模型 |
2.2.4 材料参数选取 |
2.2.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3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合理的进洞顺序 |
2.3.1 数值模型 |
2.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场实测分析 |
3.1 监控量测的内容、方法、设备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右线拱顶沉降 |
3.2.2 左线拱顶沉降 |
3.2.3 右线水平收敛 |
3.2.4 左线水平收敛 |
3.3 本章小结 |
4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
4.1 常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4.2 浅埋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围岩压力分析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先行洞开挖 |
4.2.3 后行洞开挖 |
4.2.4 先行洞内侧围岩压力变化 |
4.2.5 围岩水平压力 |
4.2.6 围岩垂直压力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围岩压力特征分析 |
4.4.1 不同偏压角度下围岩压力 |
4.4.2 不同埋深下围岩压力 |
4.4.3 不同净距下围岩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穿越滑坡体浅埋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动力稳定性研究 |
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 动力分析及设定 |
5.2.1 动力响应 |
5.2.2 动力边界条件 |
5.2.3 阻尼设置 |
5.2.4 模拟方案与加载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围岩变形分析 |
5.3.2 支护结构弯矩分析 |
5.3.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微型桩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破坏机理 |
2.1 破坏类型与模式 |
2.1.1 牵引型滑坡 |
2.1.2 推移型滑坡 |
2.1.3 复合型滑坡 |
2.2 破坏规律 |
2.2.1 滑坡渐近式破坏力学特性 |
2.2.2 渐进破坏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型桩的应急加固机理 |
3.1 微型桩的概述 |
3.1.1 微型桩的定义 |
3.1.2 微型桩的分类 |
3.1.3 微型桩的特点 |
3.1.4 微型桩应急加固边坡的机理 |
3.2 土拱效应影响分析 |
3.2.1 直接拱脚 |
3.2.2 土体拱脚 |
3.2.3 二异拱脚 |
3.3 单桩分析 |
3.3.1 微型桩单桩的受力分布情况 |
3.3.2 微型桩单桩的破坏模式 |
3.4 群桩分析 |
3.4.1 群桩的受力分布情况 |
3.4.2 群桩的破坏模式 |
3.5 数值分析 |
3.5.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
3.5.2 数值分析流程 |
3.5.3 二维力学模型 |
3.5.4 计算模型 |
3.5.5 仿真计算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型桩应急处理的工程实例 |
4.1 工程地质条件 |
4.1.1 滑坡地理位置 |
4.1.2 地形地貌 |
4.1.3 地层岩性 |
4.1.4 地质构造 |
4.1.5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基本烈度 |
4.1.6 气象水文条件 |
4.2 破坏特征与破坏机制 |
4.2.1 滑坡结构特征 |
4.2.2 滑坡变形特征及性质 |
4.2.3 滑体结构特征 |
4.2.4 滑坡变形原因分析 |
4.3 滑坡推力计算 |
4.3.1 传递系数法 |
4.3.2 滑坡推力计算 |
4.4 微型桩的设计 |
4.4.1 微型桩设计方法 |
4.4.2 微型桩处理滑坡设计步骤 |
4.4.3 微型桩间距 |
4.4.4 微型桩参数优化 |
4.5 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 |
4.6 现场边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6.1 滑坡监测的目的 |
4.6.2 地表变形监测内容及方法 |
4.6.3 监测点的布置 |
4.6.4 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体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
1.2.2 滑坡体与隧道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创新 |
二、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 |
2.1 滑坡和隧道的相互作用 |
2.1.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2.1.2 滑坡-隧道的相互作用 |
2.2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破坏模式 |
2.2.1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 |
2.2.2 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 |
2.2.3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 |
2.2.4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 |
2.2.5 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 |
2.2.6 滑坡下部-隧道拖曳破坏 |
2.3 本章小结 |
三、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的机理分析 |
3.1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的机理分析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1.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1.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1.5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
3.1.6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式破坏模式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2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滑坡及隧道变形特征 |
3.2.3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开挖对滑坡影响分析 |
3.2.4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
3.3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的机理分析 |
3.3.1 工程背景 |
3.3.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3.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3.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3.5 基于数值模拟的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分析 |
3.3.6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研究 |
4.1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 |
4.2 主要支挡加固措施 |
4.2.1 抗滑桩 |
4.2.2 预应力锚索框架 |
4.2.3 钢花管 |
4.3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综合控制技术 |
4.3.1 西北某铁路隧道-滑坡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2 大源1号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3 水墩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汶马高速薛城一号隧道进口边坡变形机理与处置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与斜坡变形相互关系研究现状 |
1.2.2 公路地质灾害处置措施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与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2.1 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不良地质现象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2.3 隧道进口段岩体质量研究 |
2.3.1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
2.3.2 岩体结构类型分析 |
2.4 岩体力学参数综合选取 |
2.4.1 抗拉强度试验 |
2.4.2 单轴压缩试验 |
2.4.3 参数综合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洞口段围岩—边坡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3.1 变形体基本概况 |
3.2 发育规模及边界特征 |
3.3 坡体结构特征分析 |
3.4 变形破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变形迹象分析 |
3.4.2 变形监控量测及分析 |
3.4.3 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5 隧道围岩—边坡体系相互作用地质概念模型建立 |
3.5.1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3.5.2 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3.5.3 围岩—边坡相互作用变形破坏概念模型 |
3.6 变形分区及危害性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洞口段围岩-边坡体系稳定性分析 |
4.1 隧道进口段围岩-边坡体系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4.1.1 数值模型前处理 |
4.1.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隧道进口段围岩-边坡体系变形破裂特征分析 |
4.2.1 数值计算前处理 |
4.2.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隧道围岩-边坡体系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洞口段变形体综合处置技术研究 |
5.1 隧道进口边坡变形处置技术设计原则 |
5.2 处置方案设计思路 |
5.3 处置措施设计 |
5.4 治理效果数值计算验证 |
5.4.1 边坡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2 治理后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弱围岩隧道研究现状 |
1.2.2 浅埋偏压隧道研究现状 |
1.2.3 隧道洞口消除偏压效应的手段措施研究现状 |
1.2.4 洞口段开挖方法研究现状 |
1.2.5 隧道洞口段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
2.1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 |
2.1.1 浅埋隧道 |
2.1.2 偏压隧道 |
2.1.3 软弱围岩隧道 |
2.2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
2.2.1 洞口段施工原则 |
2.2.2 隧道洞口段消除偏压的手段措施 |
2.2.3 洞口段开挖方法 |
2.2.4 洞内支护措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比选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背景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地形地貌 |
3.1.4 地层岩性 |
3.1.5 地质构造 |
3.1.6 地下水 |
3.2 MIDAS/GTS有限元分析 |
3.2.1 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的基本原理 |
3.2.2 MIDAS/GTS分析求解的基本步骤 |
3.2.3 MIDAS/GTS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4 工况设计 |
3.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数值模拟 |
3.3.1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方案 |
3.3.2 双侧壁导坑法网格划分 |
3.3.3 双侧壁导坑法计算结果分析 |
3.4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数值模拟 |
3.4.1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方案 |
3.4.2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网格划分 |
3.4.3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计算结果分析 |
3.5 CRD法开挖数值模拟 |
3.5.1 CRD法开挖方案 |
3.5.2 CRD法网格划分 |
3.5.3 CRD法计算结果分析 |
3.6 CD法开挖数值模拟 |
3.6.1 CD法开挖方案 |
3.6.2 CD法网格划分 |
3.6.3 CD法计算结果分析 |
3.7 四种施工工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7.1 围岩位移场对比分析 |
3.7.2 围岩应力场对比分析 |
3.7.3 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场对比分析 |
3.8 隧道施工工法实用性对比 |
3.8.1 隧道施工工法安全程度对比分析 |
3.8.2 施工工法难易程度及其工期因素对比分析 |
3.8.3 施工工法经济性对比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开挖顺序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1 工况设计 |
4.1.2 不同开挖顺序对隧道围岩位移的影响分析 |
4.1.3 不同开挖顺序对围岩应力的影响分析 |
4.1.4 不同开挖顺序对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 |
4.2 掌子面间距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2.1 工况设计 |
4.2.2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围岩位移的影响分析 |
4.2.3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围岩应力的影响分析 |
4.2.4 不同掌子面间距对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鹅穴隧道洞口段现场监控量测分析 |
5.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意义 |
5.2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
5.2.1 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
5.2.2 现场监测点布置 |
5.2.3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
5.2.4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判标准 |
5.3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地表沉降 |
5.3.2 拱顶下沉 |
5.3.3 周边收敛 |
5.4 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 |
5.4.1 地表沉降 |
5.4.2 拱顶下沉 |
5.4.3 周边收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隧道边坡加固方法研究与应用 |
1.2.3 价值工程在工程中的应用 |
1.2.4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 |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流程 |
2.1.1 构建原则 |
2.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流程 |
2.2 隧道洞口边坡支护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地质条件 |
2.2.2 边坡性质与变形失稳机理 |
2.2.3 支护结构的安全合理性 |
2.2.4 环境保护 |
2.2.5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2.2.6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2.3 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1 一级指标 |
2.3.2 二级指标 |
第三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方法 |
3.1 价值工程原理 |
3.1.1 价值工程基本概念 |
3.1.2 价值工程特点 |
3.1.3 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 |
3.2 功能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2.1 强制评分法 |
3.2.2 环比评分法 |
3.2.3 熵权法 |
3.2.4 层次分析法(AHP) |
3.3 价值工程在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3.3.1 可行性分析 |
3.3.2 价值工程在方案优选中应用的意义 |
3.3.3 价值工程在方案优选应用中的主要步骤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
4.1.3 项目事故情况 |
4.2 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备选方案 |
4.2.1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及评价 |
4.2.2 基于Geostudio的备选方案 |
4.3 备选方案的优选 |
4.3.1 功能系数的计算 |
4.3.2 成本系数的计算 |
4.3.3 价值系数计算与方案优选 |
4.4 最优方案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主要成果及结论 |
5.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各评价指标权重和功能得分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三维智能优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拟达到的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人工智能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章 构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智能优化模型 |
3.1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内容与特点 |
3.1.1 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基本内容 |
3.1.2 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特点 |
3.1.3 海恩法则简介 |
3.2 建立已完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历史数据库 |
3.2.1 隧道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项目分解 |
3.2.2 影响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因素与特征分析 |
3.2.3 数据资料的搜集 |
3.2.4 已完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案例资料库的建立 |
3.3 智能预测隧道工程维护成本及安全相关内容 |
3.3.1 利用PSO聚类分析筛选相似案例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维护成本与病害类型频数 |
3.3.3 建立隧道工程相似案例智能提取与预测系统 |
3.4 建立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问题原因对策库 |
3.4.1 维护成本问题原因对策库 |
3.4.2 维护安全问题原因对策库 |
3.5 隧道工程运营维护及成本预警体系的建立 |
3.5.1 利用海恩法则分析运营维护安全隐患 |
3.5.2 建立维护成本及安全预警分级体系与响应机制 |
3.5.3 构建预警响应对策库 |
3.6 维护成本及安全动态优化管理 |
3.6.1 制定隧道运营维护及成本安全目标 |
3.6.2 确定成本控制项目与安全重点管理内容 |
3.6.3 维护成本及安全动态优化 |
3.6.4 动态更新维护成本及安全目标及对策库 |
3.7 构建高速公路隧道BIM三维优化辅助管理模型 |
第四章 大道梁隧道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智能优化模型应用 |
4.1 大道梁隧道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自然条件 |
4.1.3 工程特征分析 |
4.2 智能预测大道梁隧道运营维护成本 |
4.2.1 已完工程维护成本数据库的建立 |
4.2.2 大道梁隧道相似工程案例筛选 |
4.2.3 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运营维护成本及周期 |
4.3 智能预测大道梁隧道病害频数 |
4.3.1 已完工程维护安全数据库的建立 |
4.3.2 筛选相似工程案例 |
4.3.3 隧道病害类型识别 |
4.3.4 运用BPNN预测隧道病害频数 |
4.4 隧道运营维护成本与安全动态优化 |
4.4.1 确定控制周期 |
4.4.2 建立统计分析报表 |
4.4.3 成本与安全PDCA动态循环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立大道梁隧道BIM三维辅助管理系统 |
5.1 相关软件简述 |
5.2 大道梁隧道三维可视化展示 |
5.2.1 线路三维展现 |
5.2.2 BIM可视化三维模型 |
5.2.3 BIM虚拟漫游 |
5.3 BIM集成模型辅助运营维护管理 |
5.3.1 运营前辅助制定维护维修方案 |
5.3.2 辅助维护安全管理 |
5.3.3 信息的管理与集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隧道等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风险管理的工程应用及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
1.2.3 隧道坍塌影响因素及分类研究 |
1.2.4 数据在隧道等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2.5 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2.6 围岩稳定性分类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及方法 |
2 隧道坍塌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2.1 隧道坍塌类型划分 |
2.2 隧道坍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地质条件 |
2.2.2 设计因素 |
2.2.3 施工因素 |
2.3 山岭隧道坍塌风险事故树构建及影响因素确定 |
2.3.1 事故树方法介绍 |
2.3.2 山岭隧道坍塌事故树构建 |
2.3.3 隧道坍塌后果事故树 |
2.4 渔寮隧道工程概况 |
2.4.1 工程简介 |
2.4.2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 |
2.4.3 施工工艺及方法 |
2.4.4 监测监控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方法 |
3.1 贝叶斯网络原理 |
3.2 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方法原理 |
3.2.1 三角模糊数 |
3.2.2 构建网络结构和参数学习 |
3.2.3 节点概率分布 |
3.2.4 风险概率估计和等级划分 |
3.3 隧道坍塌风险概率估计 |
3.3.1 构建贝叶斯网络 |
3.3.2 基本事件出现概率计算 |
3.3.3 条件概率计算 |
3.3.4 坍塌风险概率计算 |
3.4 隧道坍塌后果估计及风险评价 |
3.5 坍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VERHULST-MC优化模型在隧道非等距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
4.1 非等距时序隧道位移的预处理 |
4.2 优化VERHULST-MC模型 |
4.2.1 Verhulst改进背景值优化模型 |
4.2.2 马尔可夫链的构建 |
4.2.3 预测方法精度检验 |
4.3 渔寮隧道拱顶沉降预测 |
4.3.1 监测数据预处理 |
4.3.2 趋势项位移提取及其预测 |
4.3.3 平稳随机项位移的提取及预测 |
4.3.4 拱顶沉降量预测及不同方法预测精度的比较 |
4.4 最终沉降值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位移监测监控数据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 |
5.1 基于实数编码的位移反分析法 |
5.1.1 算法概述 |
5.1.2 选择操作 |
5.1.3 交叉操作 |
5.1.4 变异操作 |
5.1.5 适应度计算 |
5.2 最优化双参数强度折减法 |
5.2.1 最优双参数折减法 |
5.2.2 安全系数定义 |
5.2.3 失稳判别准则 |
5.3 渔寮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5.3.1 构建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构建神经网络 |
5.3.3 通过反分析计算相关参数 |
5.3.4 最优化双参数折减法对围岩稳定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隧道坍塌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其应用 |
6.1 系统整体设计 |
6.2 系统功能介绍 |
6.3 二郎山隧道工程应用 |
6.3.1 工程概况 |
6.3.2 坍塌风险评估 |
6.3.3 围岩稳定性评价 |
6.3.4 事故情况 |
6.4 鹧鸪山工程应用 |
6.4.1 工程概况 |
6.4.2 坍塌风险评价 |
6.4.3 事故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杨升沟隧道—滑坡体系稳定性及治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滑坡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3.1 第四系(Q) |
2.3.2 新近系(N) |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三章 杨升沟隧道-滑坡体系基本概况 |
3.1 拟建隧道基本概况 |
3.1.1 隧道-滑坡体系分类 |
3.1.2 拟建隧道基本概况 |
3.2 杨升沟滑坡基本概况 |
3.2.1 分布形态特征 |
3.2.2 物质组成 |
3.2.3 演化历史分析 |
3.2.4 滑坡现状 |
3.2.5 滑坡稳定性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杨升沟隧道-滑坡体系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Midas GTS/NX基本介绍 |
4.2 强度折减法基本介绍 |
4.3 滑坡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滑坡模型的建立 |
4.3.2 滑坡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隧道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4.4.1 隧道模型的建立 |
4.4.2 隧道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治理工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
5.1 滑坡工程治理原则 |
5.2 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 |
5.2.1 滑坡治理的主要措施 |
5.2.2 隧道加固的主要措施 |
5.3 滑坡治理方案及隧道加固建议 |
5.4 滑坡治理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5.4.3 稳定性分析 |
5.5 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漳龙高速公路某隧道右线进口滑坡加固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影响及控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治国,毛敏东,PANY.T.,赵其华,吴钟腾. 岩土力学, 2021(11)
- [2]滑坡体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洞口段力学行为研究[D]. 张云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D]. 秦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D]. 周文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汶马高速薛城一号隧道进口边坡变形机理与处置对策研究[D]. 陆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与稳定性研究[D]. 尹启鸣.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隧道洞口边仰坡治理方案优选[D]. 王磊. 浙江大学, 2020(02)
- [8]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及安全三维智能优化系统研究[D]. 孟楠.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坍塌风险及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 孙景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杨升沟隧道—滑坡体系稳定性及治理设计研究[D]. 兰心.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