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世伟[1](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牛耿[2](2018)在《糖蜜酒精废液生物脱硫及制生物燃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蜜酒精废液作为制糖工业在生产酒精工艺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以通过厌氧生物处理制备生物燃气,实现资源化利用,但是其中的高硫酸盐含量,极大地制约了该废液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本文通过Fenton法、改性蔗渣灰吸附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中的高浓度硫酸根和色素物质、改性蔗渣灰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投加Fe2+厌氧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当糖蜜酒精废液稀释100倍,采用Fenton法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每50mL糖蜜酒精废液pH 2.5,H2O2用量2.0mL,Fe2+用量1.8mL,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为30℃,此时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31%和78.55%。采用改性蔗渣灰处理Fenton法预处理后的废水,其优化条件为:改性蔗渣焚烧灰投加量为3g/50mL,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45℃,pH 1.88(Fenton后的pH),此时,色度、CODCr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为47.46%、14.68%和73.51%。采用改性蔗渣灰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去除经Fenton法预处理的糖蜜酒精废液中的色度、CODCr和SO42-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pH为7,固定化剂加量为20g,此时糖蜜酒精废液中的色度、CODCr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9.19%、81.72%和70.75%。通过投加Fe2+、微氧2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种厌氧处理方法均可提高糖蜜酒精废液的厌氧处理效果,投加Fe2+的厌氧反应,对糖蜜酒精废液中的色度、CODCr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7.42%、62.37%和87.53%;微氧厌氧反应对糖蜜酒精废液中的色度、CODCr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为29.84%、64.95%和80.22%。产气率方面:纯厌氧过程最高为250L/(kgCOD),投加Fe2+的投加Fe2+的厌氧为110 L/(kgCOD)左右,微氧厌氧为90 L/(kgCOD)左右。通过对不同厌氧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发现厌氧反应器中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和Thiobacillus(硫杆菌属)均对糖蜜酒精废水中SO42-的去除有重要作用;而Methanolinea(甲烷绳菌属),Methanospirillum(甲烷螺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甲烷短杆菌属)和Methanosphaera(甲烷球形菌属)则对厌氧产生物燃气的有重要作用。

刘梅堂,王天雷,程瑶,付玉,张盼,谢萌,孙萌萌,杨大圩[3](2014)在《中国泥炭褐煤资源及发展腐植酸钾产业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炭、褐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世界各国规模化生产腐植酸产品的主要资源。针对中国煤炭腐植酸资源开发粗放、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问题,评述了国内腐植酸行业的特点及发展高附加值腐植酸产品的潜力方向。首先介绍了国内主要煤炭腐植酸资源泥炭和褐煤的分布特征及成分特点。其次综述了腐植酸产品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其在工农业各领域的国内应用现状。最后基于国情,从国内农业肥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腐植酸的应用潜力出发,提出并评价了腐植酸高附加值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腐植酸钾肥的发展潜力。

周瑞芳[4](2014)在《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发酵生产腐殖酸有机肥》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地区甘蔗产业发达,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这些甘蔗产业的副产品产量大,严重污染环境。然而此二者有机废弃物中均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因此本研究试图以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为原料,通过添加适宜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生产腐殖酸有机肥,不仅有利于降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实现了二者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中主要取得如下实验成果:不同菌株的发酵对产物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通过单菌发酵试验,筛选出3株高产腐殖酸菌株,依次为绿色木霉(9.75%),白腐菌(9.08%),巨大芽孢杆菌(8.66%)。而后,通过双菌及三菌混合发酵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白腐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霉三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腐殖酸有机肥。利用上述确定菌株发酵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与甘蔗尾叶生产腐殖酸有机肥,以腐殖酸含量为依据,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这一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培养时间6d,甘蔗糖蜜酒精废液锤度为18°Bx、初始pH为6.0,温度31℃,固液比为1:3,白腐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霉三菌接种比例为1:1:2,总接种量12%。在最优条件下产物中的腐殖酸含量为15.61%,较优化前提高了45.48%。同时,经由方差分析可知,发酵时间对腐殖酸含量的影响显着。随后又对发酵产物中的其它主要肥分进行测定,得知本发酵产品中N、P、K的含量较高,其测定值分别为:1.124mg/g、0.218mg/g、4.957mg/go在苜蓿种子发芽率实验中,实验组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均在80%以上,与对照组情况基本相同,由此可初步证实发酵腐殖酸有机肥料是安全的。在甘蔗盆栽试验中,实验组中甘蔗茎径、株高、株重、糖分锤度、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茎节可溶性蛋白含量、叶可溶性糖含量、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1.02mm、325.52cm、2.46kg、23.5°Bx、116.52mg/g、0.8618mg/g、0.1681mg/g、44.65mg/g、155.55mg/g,分别较对照组高8.23%、8.92%、27.46%、15.76%、63.70%、45.01%、39.97%、65.92%、20.83%。实验结果表明,施用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可以有效增加甘蔗的产量,延长甘蔗的光合作用,提高甘蔗的品质。

奉灵波[5](2013)在《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腐植酸的研究》文中提出甘蔗糖蜜酒精废液营养丰富,可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腐植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应用非常广泛。本研究试图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腐植酸,研究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通过选择培养、紫外光谱法初筛、复筛,从池塘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适合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长并富产腐植酸的菌株H812。通过对菌株H812进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初步推测该菌株为曲霉属真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甘蔗糖蜜酒精废液浓度和菌株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酒精废液浓度为16°Bx,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8d、温度34℃、转速200r/min、初始pH7.0、接种量12%和装液量50mL/250mL在优化的条件下,腐植酸产量为38.12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倍。经过H812菌株发酵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锤度、总糖、总氮分别下降了87.12%、70.36%、60.31%、59.03%、46%。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腐植酸的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6mol/L、Na4P2O7浓度0.025mol/L、提取液加入量为35%、温度26℃、时间3h、酸化pH1.5。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化学方法对腐植酸的性质展开了研究,实验表明生化腐植酸芳香化程度较低、表观分子量小,但其含有更多的脂肪族化合物、蛋白质、多肽等物质,官能团种类较多、醇羟基和甲氧基含量较高、pH值较高,接近中性,絮凝极限很高。

杨霞[6](2012)在《糖蜜酒精废液的厌氧生物处理及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蜜酒精废液是一种高固体、高浓度、高酸性的深褐色有机废水,COD含量高,是糖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糖蜜酒精废液成分复杂,非常难以处理,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然的环境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关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处理方法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道,目前认为最适宜的方法是厌氧生化处理,这也是一个沼气发酵的过程。利用宏基因组测序与分子生态学方法了解糖蜜酒精废液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利用微生物调控该类废水的处理提供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以猪粪与糖蜜酒精废液为原料的共发酵模拟装置,发酵的有效容积为4L,发酵罐H1-H4的原料配比为猪粪与糖蜜酒精废液的质量体积比(w/v)分别为:1:0;1:0.5;1:1;1:1.5,每个比例设3个重复。发酵采用中温发酵工艺(37℃),发酵的pH值范围为6.4-6.7。对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理化性质与产气量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发酵前后,总C、总固体量、挥发性固体量、C/N比都有所下降,总N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8.7%,60.9%,56.4%和54.0%。用宏基因测序与变性凝胶电泳对各样品发酵前后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酵前后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很大的差异。发酵前期主要是一些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菌群,如:瘤胃球菌、毛螺旋菌、丙酸杆菌等作用比较活跃,其中普雷沃氏菌科是造成样品菌群差异最大贡献的物种。在发酵后期,主要是一些好氢微生物(主要是产甲烷菌)的存在,其中共养单胞菌科占有很高的比例。将发酵前后期的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发酵前期与后期的菌种相似性差异比较大,但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为了更好的了解微生物对糖蜜酒精废液的生物作用,对工厂规模下的糖蜜酒精废液厌氧发酵罐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添加糖蜜酒精废液的发酵罐相比,添加糖蜜酒精废液的发酵罐运行两个月后,微生物数量扩大了一倍,而且还存在一定量的拟杆菌科、肠杆菌科、乳杆菌科以及丙酸杆菌科,同时两者在菌群分布的比例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共养单胞菌由原来的28.7%上升到38.6%,这些微生物可能在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郑磊[7](2012)在《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工艺研究及优化》文中提出糖蜜废水厌氧出水是一种高化学需氧量(COD)、高色度的有机废水,属于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本文研究和对比了水解酸化与好氧处理联用技术、活性炭吸附、硅藻土过滤、电絮凝技术和好氧与电絮凝联用技术五种工艺路线对该废水的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进行了经济核算,最后进一步考察了电絮凝技术对废水其他指标的影响。工艺路线的选择实验表明:水解酸化与好氧处理联用时,COD及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7.78%、1.8%;活性炭吸附对该废水COD及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7.9%、39.3%;硅藻土过滤对该废水COD及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56%、2.7%;电絮凝处理该废水时,COD及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8.02%、63.66%,但产生大量泡沫堵塞反应器,将废水稀释十倍后再进行电絮凝处理,解决了泡沫问题,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5.1%、74.2%。此外,以铝板为阳极,进一步研究了二、三级电絮凝处理该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D及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77.4%、95.8%和85.1%、98.5%。根据实际水样情况,进一步研究了好氧与电絮凝联用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好氧处理阶段,COD及色度分别从1410 mg/L、700倍降到821 mg/L、650倍;随后的电絮凝实验表明:极板距离越小处理效果越好,但太小不易搅拌均匀,确定极板间距为3 cm;废水自身pH为7.83,即处于最佳条件内;提高电流密度和延长电解时间均有利于COD及色度的去除;对于一级电絮凝,铁板为阳极板时的处理效果优于以铝板为极板的情况,出水COD及色度最低分别可达172 mg/L、20倍;此外,电絮凝级数越高,处理效果越好;但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铝板为阳极时的电絮凝费用要低于铁板的费用。另外,电絮凝处理会去除部分氨氮,降低废水的电导率,但会使废水的pH升高,在以铝板为极板的一级电絮凝处理时,电解30 min后,pH由7.83上升至10.82。

王英辉,薛瑞,伍婷婷,朱红祥[8](2010)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主要的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现状和最新发展,并对每类技术的特点、效果进行了评价。

李晶博[9](2010)在《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提取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保健更加注重,逐渐认识到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的重要性。本研究针对甘蔗汁生产能源乙醇后废液中具有抗氧化能力色素的提取及其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为甘蔗汁酒精废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GX-Pigment离子交换纤维和D-101大孔吸附树脂作为交换吸附材料,研究了静态吸附与解吸,对甘蔗汁酒精废液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分离。结果表明,选择15 mL 2.32% NaOH和7.5% NaCl混合液/3g离子交换纤维组成洗脱体系得到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10 mL 60%乙醇/1g大孔吸附树脂组成洗脱体系得到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色素A和B的提取率分别为87.94%、73.45%。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维生素C、紫外光、山梨酸钾均可使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产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其中以双氧水和维生素C的消色能力最强。双氧水可使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褪色。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相对于色素A而言,对pH的变化更为敏感。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10.0 mg/mL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力分别是对照(1.0 mg/mL的茶多酚)的92.31%、59.27%、34.58%。发现10.0 mg/mL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的?OH清除能力是对照的92.53%。1.0 mg/mL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的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分别是对照的78.51%和16.78%。在本文研究中,发现2 mmol/L的Fe3+和Cu2+,0.5 mmol/L的Al3+,0.5 g/L的亚硝酸钠分别使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的DPPH?清除能力提高了32.38%、31.82%、31.93%和15.89%。紫外光照射下,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的清除率呈上升趋势。0.2 g/L的维生素C使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和色素B的DPPH?抑制率都达到95%。当Al3+浓度为0.5 mmol/L时,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B的DPPH?清除能力比未添加Al3+时增加了2.34倍。0.5 g/L的亚硝酸钠、4 mmol/L的Zn2+和Cu2+分别使色素B的DPPH?抑制率提高了31.82%、73.56%和9.57%。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中分子量在3000~5000 Da范围内物质含量较高。色素B中较低分子量的物质占有较大比例。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和色素B在水溶液中、pH7.0时带负电荷,带电量分别为-28.703、-3.906。经测定,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和色素B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0.4 mg芦丁当量/g色素A和41.7 mg芦丁当量/g色素B。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A和色素B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1.24 mg没食子酸当量/g色素A和40.0 mg没食子酸当量/g色素B。

黎克纯[10](2008)在《软锰矿降解糖蜜酒精废液并同时浸出锰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蜜酒精废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非常复杂,处理难度大,特别是色素的去除。软锰矿作为一种环境矿物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在染料脱色方面已有研究。本文旨在利用糖蜜酒精废液的还原性和软锰矿的氧化性,在氧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液的同时浸出锰矿中的锰。本文首先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软锰矿用量和废液用量对锰浸出率、COD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在反应温度90℃,H2SO4浓度1.13mol/L,软锰矿用量100g/L,糖蜜酒精废液COD为1.27×104mg/L,反应时间120min,采取两段反应工艺时,废液脱色率可达98.2%,COD去除率达78.5%,锰浸出率达92.3%。在工艺研究基础上,考察了搅拌速率、浸出温度、颗粒的初始粒度、硫酸的初始浓度、酒精废液的初始浓度对锰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浸出温度、废液浓度和硫酸浓度,降低颗粒粒径可以加快锰的浸出速率。糖蜜酒精废液酸浸软锰矿的过程受内扩散控制,可用缩核模型的内扩散控制方程描述。浸出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为:

二、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糖蜜酒精废液生物脱硫及制生物燃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糖蜜酒精废液
        1.1.1 糖蜜酒精废液来源及危害
        1.1.2 糖蜜酒精废液综合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1.2 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用糖蜜酒精废水水质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单因素实验
        2.2.2 改性蔗渣灰吸附剂的制备
        2.2.3 改性蔗渣灰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单因素实验
        2.2.4 糖蜜酒精废液的厌氧处理实验
        2.2.5 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2.3 分析方法
        2.3.1 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方法
        2.3.2 色度的分析方法
        2.3.3 COD_(Cr)的分析方法
    2.4 微生物鉴定与分析方法
        2.4.1 OUT聚类与序列注释
        2.4.2 发育树的构建
        2.4.3 菌群多样性指数
第三章 糖蜜酒精废液的预处理
    3.1 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
        3.1.1 pH对 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1.2 H_2O_2 用量对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1.3 Fe~(2+)用量对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1.4 反应时间对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1.5 反应温度对Fenton试剂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2 改性蔗渣灰处理Fenton预处理后的糖蜜酒精废液
        3.2.1 改性蔗渣灰吸附剂的制备
        3.2.2 改性蔗渣灰投加量对经Fenton处理后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2.3 pH对改性蔗渣灰处理经Fenton处理后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2.4 反应温度对改性蔗渣灰处理经Fenton处理后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对改性蔗渣灰处理经Fenton处理后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糖蜜酒精废液厌氧生物处理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设备
    4.2 硫酸盐还原菌的培养
        4.2.1 硫酸盐还原菌富集培养基
        4.2.2 硫酸盐还原菌富集培养
        4.2.3 改性蔗渣灰固定化SBRs小球的制作
    4.3 改性蔗渣灰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s)处理糖蜜酒精废液
        4.3.1 温度对改性蔗渣灰固定化SRBs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4.3.2 pH对改性蔗渣灰SRBs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4.3.3 投加量对改性蔗渣灰SRBs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影响
    4.4 投加Fe~(2+)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比较
        4.4.1 实验装置及方法
        4.4.2 Fe~(2+)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色度去除率的比较..
        4.4.3 Fe~(2+)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COD_(Cr)去除率的比较
        4.4.4 Fe~(2+)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SO_4~(2-)去除率的比较
        4.4.5 Fe~(2+)与微氧厌氧两种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液产气率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糖蜜酒精废液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5.1 厌氧污泥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5.2 糖蜜酒精废液厌氧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2.1 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5.2.2 群落组成分析
        5.2.3 系统发育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泥炭褐煤资源及发展腐植酸钾产业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煤炭腐植酸资源
    1.1 中国泥炭资源
    1.2 中国褐煤资源
2 腐植酸的提取工艺
    2.1 碱提酸析法
    2.2 强酸提取法
    2.3 有机溶剂提取法
    2.4 离子交换法
3 腐植酸类产品的应用
    3.1 腐植酸类产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3.2 腐植酸类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3 煤炭腐植酸行业存在的问题
4 中国腐植酸钾产业的发展潜力
    4.1 腐植酸钾是传统钾肥的绿色替代品
    4.2 腐植酸提取工艺为腐植酸钾提供了发展基础
    4.3 开发腐植酸钾符合我国肥料资源现状的现实需求
    4.4 国内非水溶性钾矿综合利用技术是开发腐植酸钾的技术基础
5 结论

(4)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发酵生产腐殖酸有机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肥料发展概况
    1.2 腐殖酸概述
        1.2.1 腐殖酸的来源及性质
        1.2.2 腐殖酸的类型
        1.2.3 腐殖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1.3 有机废弃物甘蔗尾叶、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其实用价值
        1.3.1 甘蔗尾叶
        1.3.2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
    1.4 腐殖酸有机肥料的农业效用
        1.4.1 供给养分
        1.4.2 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
        1.4.3 丰富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1.4.4 提高化肥效用
        1.4.5 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性
        1.4.6 解除毒害,净化土壤
    1.5 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制取腐殖酸肥料的工艺研发概况
    1.6 微生物固态发酵概述
        1.6.1 固态发酵的定义及特点
        1.6.2 有机废弃物的好氧固态发酵
        1.6.3 固态发酵的工艺流程
    1.7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
        1.7.1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1.7.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8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发酵菌株的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均为本实验室提供)
        2.1.2 原料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药品
        2.1.5 实验仪器
        2.1.6 菌种发酵试验
        2.1.7 腐殖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单一菌种的发酵
        2.2.2 混合菌种的发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菌株发酵生产腐殖酸肥料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与原料
        3.1.2 培养基
        3.1.3 实验药品
        3.1.4 实验仪器
        3.1.5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2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浓度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3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初始pH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4 固液比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5 温度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6 菌种比例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7 接种量对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3.2.8 发酵条件的正交优化
    3.3 发酵产物的主要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料的毒性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在甘蔗作物应用上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5.2.2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对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3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对甘蔗茎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2.4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对甘蔗茎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微生物发酵菌株的确定
        6.1.2 多菌株发酵生产腐殖酸肥料的研究
        6.1.3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料的毒性试验
        6.1.4 发酵腐殖酸有机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腐植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概况
        1.1.1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特点
        1.1.2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处理方法
    1.2 腐植酸的概述
        1.2.1 腐植酸的起源及形成
        1.2.2 腐植酸的分布
        1.2.3 腐植酸的分类
        1.2.4 腐植酸的元素组成
        1.2.5 腐植酸的官能团
        1.2.6 腐植酸的结构
        1.2.7 腐植酸的性质
        1.2.8 腐植酸的提取
        1.2.9 腐植酸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
        1.3.1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1.3.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腐植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初筛结果
        2.2.2 复筛结果
        2.2.3 菌株H812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2.2.4 菌株H812的培养特征
        2.2.5 菌株H812的ITS序列分析
        2.2.6 菌株H812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株H812种子培养条件及其生长曲线
        3.2.2 培养基浓度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3 发酵时间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4 发酵温度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5 摇床转速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6 初始pH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7 接种量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8 装液量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
        3.2.9 发酵条件正交试验
        3.2.10 斐林试剂测定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3.2.11 处理前后酒精废液的总糖、总氮和锤度的变化
        3.2.12 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腐植酸提取及其性质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aOH溶液浓度的选择
        4.2.2 Na_4P_2O_7溶液浓度的选择
        4.2.3 提取液加入量的优化
        4.2.4 提取时间的优化
        4.2.5 提取温度的优化
        4.2.6 酸析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7 提取条件正交试验
        4.2.8 腐植酸浓度与UV254值的关系
        4.2.9 紫外光谱
        4.2.1 A_4/A_6分析
        4.2.11 色调系数分析
        4.2.12 荧光光谱分析
        4.2.13 红外光谱分析
        4.2.14 腐植酸pH值的测定
        4.2.15 絮凝极限的测定
        4.2.16 官能团的测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主要仪器
    附录2 主要药品
    附录3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置方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糖蜜酒精废液的厌氧生物处理及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糖蜜酒精废液
        1.1.1 酒精
        1.1.2 糖蜜酒精废液
    1.2 糖蜜酒精废液综合治理技术及进展
        1.2.1 农田灌溉
        1.2.2 浓缩处理
        1.2.3 锅炉烟气处理法
        1.2.4 废液的生化处理方案
        1.2.5 以废治废处理方案
        1.2.6 废水回用
        1.2.7 共发酵
        1.2.8 糖蜜酒精废液治理新技术
    1.3 沼气发酵原理
    1.4 沼气发酵中的微生物
    1.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技术
        1.5.1 传统分离培养方法
        1.5.2 BIOLOG微平板法
        1.5.3 微生物标记物法
        1.5.4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和质粒
    2.2 茵种保存
    2.3 培养基、培养条件和抗生素
        2.3.1 培养基
        2.3.2 菌株培养条件
        2.3.3 抗生素
    2.4 主要仪器
    2.5 总DNA的提取
    2.6 DNA的电泳检测
    2.7 DNA的回收纯化
    2.8 细菌16S rDNA V3可变区DNA片段的扩增
    2.9 古细菌16S rDNA片段的扩增
    2.10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使用氯化钙法)
    2.11 DNA的连接
    2.12 质粒DNA的转化
    2.13 DGGE方法
        2.13.1 样品的制备
        2.13.2 DGGE相关溶液的制备
        2.13.3 DGGE凝胶的制备
        2.13.4 上样及电泳
        2.13.5 DGGE凝胶的染色方法
        2.13.6 DGGE图谱的分析
        2.13.7 DGGE条带回收及序列分析
    2.14 沼气发酵装置的建立与样品的采集
        2.14.2 沼气发酵装置
        2.14.3 发酵条件
        2.14.4 样品采集
    2.15 气体产量的测定
    2.16 甲烷含量的测定
    2.17 发酵液pH值的测定
    2.18 发酵原料总固体含量及挥发性固体含量的测定
    2.19 总碳(TC)、总氮(TN)的测定
第三章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气规律及理化特性分析
    3.1 实验室条件下发酵装备的建立
    3.2 发酵过程中产沼气量的变化
    3.3 发酵过程pH值的变化
    3.4 发酵系统中TS、VS的变化
    3.5 发酵过程中总N、总C以及C/N比的变化
    3.6 发酵前后COD的变化
    3.7 小结
第四章 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4.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1.1 发酵样品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4.1.2 细菌16S rDNA V3区的扩增
        4.1.3 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工厂规模下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1 发酵样品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和16S rDNA V3区的扩增
        4.2.2 IC反应器中的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4.2.3 IC反应器中的古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沼气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理化性质与产沼气情况的监测
    5.2 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
    5.3 工厂模式下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工艺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糖蜜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危害
        1.1.1 糖蜜废水的来源
        1.1.2 糖蜜酒精废水的成份及性质
        1.1.3 糖蜜酒精废水的危害
    1.2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及利用技术概况
        1.2.1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技术
        1.2.2 糖蜜酒精废水脱色技术
        1.2.3 糖蜜酒精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概况
        1.2.4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1.3 电絮凝技术的机理及国内外应用概况
        1.3.1 电絮凝机理
        1.3.2 电絮凝技术特点
        1.3.3 电絮凝处理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水样
        2.1.2 实验用泥
    2.2 实验装置
        2.2.1 水解酸化装置
        2.2.2 好氧处理装置
        2.2.3 电絮凝装置
        2.2.4 其他装置
    2.3 实验方法
        2.3.1 水解酸化
        2.3.2 好氧处理
        2.3.3 活性炭吸附
        2.3.4 硅藻土过滤
        2.3.5 电絮凝处理
    2.4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2.4.1 化学需氧量
        2.4.2 色度
        2.4.3 其他指标测定及方法
第三章 不同工艺对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与比较
    3.1 水解酸化与好氧处理联用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
        3.1.1 水解酸化阶段的处理效果
        3.1.2 好氧阶段的处理效果
    3.2 活性炭吸附/硅藻土过滤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
        3.2.1 活性炭吸附的处理效果
        3.2.2 硅藻土过滤的处理效果
    3.3 电絮凝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
        3.3.1 直接电絮凝的处理效果
        3.3.2 直接电絮凝处理过程中的泡沫问题
        3.3.3 稀释后电絮凝的处理效果
        3.3.4 多级电絮凝的处理效果
第四章 好氧与电絮凝联合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4.1 好氧阶段的处理效果
    4.2 电絮凝阶段的处理效果
        4.2.1 各因素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4.2.2 二级电絮凝的处理效果
        4.2.3 电絮凝能耗分析
    4.3 电絮凝技术对糖蜜酒精废水其他指标的影响
        4.3.1 电絮凝对糖蜜酒精废水中氨氮的影响
        4.3.2 电絮凝对糖蜜酒精废水的电导率的影响
        4.3.3 电絮凝对糖蜜酒精废水pH 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 常用治理方法
    2.1 农田灌溉法
    2.2 生化处理法
    2.3 糖蜜酒精废液生产生物制品
    2.4 从酒精废液中提取甘油和色素
    2.5 浓缩处理法
    2.6 以废治废技术
    2.7 酒精废液循环使用
    2.8 废液治理新技术
3 存在问题

(9)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提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酒精废液处理概况
    1.2 酒精废液中色素的提取分离
        1.2.1 离子交换纤维特点及应用与废液处理
        1.2.2 大孔吸附树脂特点及应用于多酚、黄酮提取分离
    1.3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特性
        1.3.1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的成因
        1.3.2 甘蔗汁废液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分子量分布
        1.3.3 天然食用色素稳定性
    1.4 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
        1.4.1 抗氧化剂概念及评价
        1.4.2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抗氧化活性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目的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的提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设备
    2.2 方法
        2.2.1 脱色效能评价方法
        2.2.2 离子交换纤维的预处理步骤
        2.2.3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2.2.4 离子交换纤维及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2.2.5 离子交换纤维和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容量测定
        2.2.6 静态等温吸附曲线测定
        2.2.7 不同pH 时吸附曲线测定
        2.2.8 静态解吸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交换纤维及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
        2.3.2 离子交换纤维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容量
        2.3.3 离子交换纤维及大孔吸附树脂的等温吸附曲线
        2.3.4 pH 对离子交换纤维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2.3.5 离子交换纤维及大孔吸附树脂解吸条件
        2.3.6 甘蔗汁酒精废液脱色前后色值
    2.4 小结
第三章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光谱特征
        3.2.2 定性的评价
        3.2.3 金属离子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4 氧化剂、还原剂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5 紫外光照射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6 温度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7 食品添加剂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8 pH 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9 酒精浓度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影响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吸收光谱
        3.3.2 金属离子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3 氧化剂双氧水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4 还原剂亚硝酸钠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5 抗坏血酸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6 紫外光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7 温度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8 山梨酸钾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9 蔗糖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10 柠檬酸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11 pH 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12 酒精对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抗氧化活性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4.2.2 ·OH 清除能力的测定
        4.2.3 还原力的测定—铁氰化钾还原法
        4.2.4 不同条件下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DPPH·清除能力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DPPH·清除能力
        4.3.2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OH 清除能力
        4.3.3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的还原力
        4.3.4 不同条件下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DPPH·清除能力的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理化特性
    5.1 材料与设备
        5.1.1 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方法
        5.2.1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组分的定性试验
        5.2.2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分子量分布
        5.2.3 JS94G+型微电泳仪测定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电荷量
        5.2.4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2.5 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酚类物质定性试验结果
        5.3.2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分子量分布研究
        5.3.3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带电特性
        5.3.4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5.3.5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软锰矿降解糖蜜酒精废液并同时浸出锰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糖蜜酒精废液的治理
        1.1.1 物理化学法
        1.1.2 生物法
        1.1.3 糖蜜酒精废液的资源化
        1.1.4 糖蜜酒精废液色素的治理
    1.2 锰矿在环境治理的运用
        1.2.1 锰矿的环境属性特征
        1.2.2 锰矿对污染物的吸附去除
        1.2.3 锰矿对污染物的氧化去除
    1.3 软锰矿直接还原浸出过程的研究
        1.3.1 无机还原剂直接还原浸出软锰矿
        1.3.2 有机还原剂直接还原浸出软锰矿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软锰矿
        2.1.2 糖蜜酒精废液
        2.1.3 主要试剂
    2.2 浸出实验
    2.3 脱色实验
    2.4 动力学实验
        2.4.1 可氧化性实验
        2.4.2 动力学实验
    2.5 分析方法
        2.5.1 锰含量的分析
        2.5.2 COD的分析
        2.5.3 色度的分析
第三章 软锰矿浸出工艺
    3.1 结果与讨论
        3.1.1 浸出温度的影响
        3.1.2 废液用量的影响
        3.1.3 硫酸用量的影响
        3.1.4 浸出时间的影响
    3.2 小结
第四章 软锰矿氧化糖蜜酒精废液脱色的研究
    4.1 吸光度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
    4.2 软锰矿用量的影响
    4.3 H_2SO_4浓度的影响
    4.4 温度的影响
    4.5 两段反应工艺
    4.6 反应过程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5.1 浸出过程的缩核模型
        5.1.1 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5.1.2 外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5.1.3 内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5.2 糖蜜酒精废液还原能力的表征
        5.2.1 可氧化性概念的引入
        5.2.2 糖蜜酒精废液的可氧化性
        5.2.3 糖蜜酒精废液用量与软锰矿浸出量的理论关系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搅拌速率对浸出速率的影响
        5.3.2 温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
        5.3.3 粒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
        5.3.4 硫酸浓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
        5.3.5 废液浓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
        5.3.6 宏观动力学方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2]糖蜜酒精废液生物脱硫及制生物燃气研究[D]. 牛耿.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3]中国泥炭褐煤资源及发展腐植酸钾产业潜力[J]. 刘梅堂,王天雷,程瑶,付玉,张盼,谢萌,孙萌萌,杨大圩. 地学前缘, 2014(05)
  • [4]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及甘蔗尾叶发酵生产腐殖酸有机肥[D]. 周瑞芳. 广西大学, 2014(02)
  • [5]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腐植酸的研究[D]. 奉灵波. 广西大学, 2013(03)
  • [6]糖蜜酒精废液的厌氧生物处理及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 杨霞. 广西大学, 2012(02)
  • [7]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工艺研究及优化[D]. 郑磊. 天津大学, 2012(07)
  • [8]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J]. 王英辉,薛瑞,伍婷婷,朱红祥. 广西轻工业, 2010(11)
  • [9]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提取及特性研究[D]. 李晶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软锰矿降解糖蜜酒精废液并同时浸出锰的过程研究[D]. 黎克纯. 广西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腐植酸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