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在宏观决策中发挥好作用

校长要在宏观决策中发挥好作用

一、校长应在宏观决策中演好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滕希望[1](2020)在《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多文化类别都是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即是文化融合的典型现象。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其以多种形式存在、发展,呈现拳种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的特征,与中华文明同源同步,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样态。武术拳种呈现出地域特征的同时,也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融合。为了探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起源与形成,推进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并选择兼具地方民俗特色和武术特征的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进行研究。海阳大秧歌是典型的武术与民俗活动融合的文化样式,但已有研究侧重其舞蹈、娱乐、表演功能及其在族群交往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忽略了对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学术探寻,而这种文化溯源,可提供武术文化的形成历史和学术依据。海阳大秧歌既属于民俗同时也具有武术活动的典型特征,其中“斗秧歌”是其武术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斗秧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主要动因就是武术技术的融入。研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现象,对于揭示武术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武术文化起源和多元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均具有学术价值。本文是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及仪式展演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报告。本研究从仪式展演入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口述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身体动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现象进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具体而言,主要从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历史、拳坊在其中的作用、斗秧歌仪式三个方面对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求武术融入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因与价值,并由此提出文化人类学解释,为武术文化形成提供学理依据。本文通过深度调研海阳大秧歌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证实海阳大秧歌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武舞融合与巫术的交融样态,其本质上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两个维度发现,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由祭祖与祭海仪式组成,武舞融合则包括对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两部分。其中,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象征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即推广礼乐以教化百姓、民间演武以保境安民。其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祀”与“戎”向下的强力推行,另一方面是民间地方对“祀”与“戎”的主动模仿,形成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武舞融合是武术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巫术交融的重要形式,也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延至当代仍是武术的活态文化样式。拳坊是海阳地区特有的地域武术文化景观,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海阳地域武术拳种如螳螂拳等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具有行业兼商业双重属性。以流传于海阳乡间的俗语“不喝两冬油,不能唱秧歌”为线索,研究发现,拳坊是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是武术文化转换的结果,从融合机制来看,是一种文化的涵化现象。拳坊具有一定的权力表征,带有权力的隐喻。根据“权力——知识”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权力——武术知识”的框架来解释师徒关系中的权力内容。拳坊的权力隐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卖帝王家:向国家权力的主动依附;二是游离于庙堂与江湖:民间权力的在野;三是侠以武犯禁:压迫与反抗权力的隐喻。拳坊的权力隐喻也映射进海阳大秧歌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角色赋予的权力、制胜对方的权力、权力的复利效应。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进行考察,通过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的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古代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如螳螂拳、八卦掌等拳种的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同时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秧歌表现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即由斗秧歌必动武到不动武的变化;偶发的冲突仅限于集体情绪的宣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避免了肢体的暴力对抗。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对当代武术传承的启示:第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的现场直接展示武术文化,可以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在仪式性节日庆典中,民间武术不断呈现于观众面前,强化了武术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象。这种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互动的关系,推动了二者彼此的交相辉映。第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基点。文化生境是一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海阳大秧歌就是在多重文化要素作用下的文化生境中形成的。以武术基本功为表演秧歌前提的规定,强调了武术与海阳大秧歌的密切关系。海阳乡土社会是二者融合的土壤,也是武术孕育的土壤和文化生境。第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是武术文化的显着特点,诸多传统文化事象从武术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造就其艺术风格。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也是武术与多元文化共生及融合的典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诠释,可揭示武术的多元价值与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了解民间武术在乡土社会的真实生存状态,也可为地域武术及村落武术研究等提供借鉴,并丰富武术文化理论体系。总之,深挖武术的民俗文化根源,将民俗武术活动展演作为弘扬武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武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薛浩[2](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梁茜[3](2020)在《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对社会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公平。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展开的,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过程是指学生入学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的中间性阶段,过程公平意味着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本文认为,这种“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对待”不仅指向狭义层面的师生交往,也涵盖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程序执行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描绘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风貌,也构成了审视教育公平的具体情境。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入学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高中教育的“入场券”的前提下,学生是否能够进一步享有足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程亟待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和现实困境,以期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提供建议与思考。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教育公平理论的梳理,从公平的“维度-程度”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程、教育程序执行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以平等对待、弱势补偿和差异引领三种层层递进的公平“尺度”来考量不同教育过程场域中公平的实现程度、困境表现及成因机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中,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证,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法,对我国19个省份的15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60余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资料,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现状、群体间差异、公平困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和个体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校际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校际和班级之间,由此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生生之间和学校之间,对于公平的关注应从促进区域均衡逐渐转向促进校际均衡和提升学生的个体公平感。从公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家庭资本”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到“学校资本”,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学校层次、班级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念感对教育过程公平也有显着影响。第二,在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维度的表现中,分配公平中的资源配置维度、程序公平中的权利自主维度和互动公平中的差别对待维度的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资料对于相关困境进行梳理,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困境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权利自主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分层以及学校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干预和剥夺;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主要的难点与痛点,研究结果表明囿于资源匮乏和理念偏差等原因,在学校内部的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平等对待”问题尚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差别对待”更难以落实。第三,受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启发,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困境成因可以归纳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体现为缺乏多方参与和精准调研的“自上而下”教育政策逻辑、“以县为主”的管理与财政体制的严峻挑战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规范性要素体现为普通高中承担的功利性社会责任和舆论、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分数至上”的师生行为规范以及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认知性要素体现为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教师个人的公平理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参与等因素对于互动过程公平的消极干扰。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优化教育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以差异公平理念引领高中育人改革实践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四个方面思考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可能性建议,综合制度公平、理念公平、资源公平和关系公平的视角,探索以教育过程公平理念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在评价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学校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为促进我国高中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提供支持。

郑英[4](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葛璐[5](2018)在《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 ——基于X名师工作室》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教师的发展已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而实现,而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和互享经验,进而生成集体智慧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实践共同体恰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教师通过参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个人的见解和独立个性得到了尊重,共同体内部合作学习、信任和包容的文化也得以形成。而X名师工作室属于教师实践共同体,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独特的意义。正是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X名师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为切入点,总结X名师工作室运行中的有益经验,探讨工作室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为推动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和运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在具体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的成效:一是推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二是形成教师群体间的抱团发展模式;三是发挥共同体的示范性作用。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在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构建和发展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政策变通;二是学校层面在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三是名师工作室内部在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中凸显的困境。完善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构建和运行的建议:一是保障机制的突破,包括:改进经费保障机制,提供成员学习的物质支持;设立时间保障机制,打造成员发展的实践场域;变革制度保障机制,赋予成员合理的共享权力;创建民主文化环境,增强成员自我的价值认同;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提升组织内在的发展活力。二是领衔人角色的构建,包括:增强个人魅力,演好“平等的首席”角色;提升学术素养,展现引领者的人格魅力;转变思维方式,发挥共同体的整体功能;构建共同愿景,点亮成员的前行路标;组织文化建构,生成互信的团队共识。三是成员身份的塑造,包括:融合教育情境,改善心智模式;深化教育理念,锻造名师风采;总结教学经验,增强反思能力;践行发展规划,提升内在力量;积极应对发展性评价,强化专业效能感。

付钰[6](2018)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戏剧是一种于20世纪初兴起于英美国家,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正逐渐掀起一股热潮的应用戏剧形式。本研究以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理论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以及未来中小学教育戏剧的课程与评价标准、师资培养路径为关注的重点,通过文献分析法、质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的5所中小学,深度访谈了多位在上述中小学开展教育戏剧活动的一线教师,初步展现了教育戏剧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的存在样态。教育戏剧在西方大致经历了前研究阶段(古希腊时期-1911年)、理论初创阶段(1912年-1969年)、纳入学制阶段(1970-2005年)和蓬勃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教育戏剧概念、功能和教学方式三大研究领域。教育戏剧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大致经历了前研究阶段(1984年-1996年)、萌芽阶段(1997年-2004年)、探索成长阶段(2005-2013年)和蓬勃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四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教育戏剧理论探讨、教育戏剧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现状和西方教育戏剧发展经验三大研究领域。教育戏剧概念是在戏剧概念基础上延伸出的一种专业概念,在西方和我国研究界均呈现出狭义取向和整合取向两大流派,理论界尚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认为教育戏剧是指在普通中小学中由具备戏剧素养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以学科知识和社会性认知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的教育方式。本研究提出生活即戏剧、教室即舞台、师生即演员,教育戏剧与中小学学校生活具有极大契合性。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戏剧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与审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当前对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主要以戏剧教学法、校本戏剧课、戏剧社团三种教育样态为主要载体,教师在其中呈现出“互动中的执行者”、“囚笼中的精灵”和“无力的打工仔”三种角色样态。由于专业的教育戏剧教师和规范的教育戏剧课程与评价标准的缺乏,我国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戏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英国和美国均已在国家层面出台了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与评价标准,我国可结合本土经验加以借鉴和完善。此外,由于戏剧院校培养的教育戏剧教师存在“数量少”和“留不住”两大缺陷,未来教育戏剧师资培养重心应从戏剧院校转移到师范院校,从建立教育戏剧学科、普遍开设教育戏剧课程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蒿楠[7](2017)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自主确立办学目标、规划学校发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学校人事、财务以及招生事务上拥有一定自主空间的专门权力。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长久以来,实践中公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自主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不仅束缚了教育活力的释放,也影响着育人质量的提升。因此,深入调研当前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真实状况,全面探讨其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在区域视角下展开聚焦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实证研究,力图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其一,建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其二,描述豫中地区中小学校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现状;其三,剖析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四,基于调查发现探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在对"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概念进行透视、分解的基础上,建构了以"权力主体"、"权力要素"、"主体间关系"与"保障机制"为要点的四维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路,展开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实证调查、相关问题的分析与保障机制的探讨。具体言之,本论文在三个主要模块下,共展开了八章的研究:模块一:学理阐释。模块一以研究的学理阐释为定位,具体包括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该模块首先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进行内涵解读与概念检视,并在政府本质与职能相关理论、学校运行与发展相关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关照下,借助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糅合研究关注的具体问题、针对中小学的办学实践,提出了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模块二:实证调查。模块二以研究的实证调查为主线,具体包括了第四章"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与第五章"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该模块首先基于研究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的设计,进而检验并确立了以调查问卷和非结构化访谈提纲为主的调研工具,以此在豫中地区展开了实证调查。通过深入豫中地区的3个地级市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及其下辖的乡镇地区,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3467份,访谈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等共计28人,并实地走访了 8所不同特质的中小学校进行相关案例的采集。随后,本研究借助SPSS20.0软件以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学校自主的"五因素"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对当前豫中地区中小学校在人事、财务、招生、课程教学、发展规划等各项事务中的自主程度以及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描述,就学校自主"五因素"对于办学自主权的整体认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学校在学校自主"五因素"及办学自主权其他相关问题上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模块三:分析与结论。模块三以问题的分析与结论的呈现为归属,具体包括了第六章"相关问题分析"、第七章"保障机制探讨"与第八章"结语"。该模块在结合学理阐释与实证调查发现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分析"、"权力要素的分析"与"主体间关系的分析",并以此提炼目前豫中地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主要问题:其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模糊性;其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其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其四,学校间存在显着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其五,以多主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机制尚未健全。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系统性思维和现实性考量、针对豫中地区的教育实践现状,提出了以推进地方性立法为引领,以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与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等制度层面的革新为依托,以学校内在民主机制的健全、内在活力的唤醒与章程建设的完善等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为落脚点的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总体而言,本研究在建构分析理路、展开实证调查与深入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对于理论工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意义上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未来研究的改进与深化需要在更为严密的抽样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以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性问题。

罗建华[8](2017)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潮以及同时代中国教育家的思想四个维度的理论资源共同作用下生成。因此,从理论渊源层面加以深入探讨能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对毛泽东研究所应当具备的某种跨学科知识与背景提出新的要求。而从实践层面加以审视,它又是由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和少数民族存在状态的特殊性,尤其是受教育的方式与水平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面临的救亡图存命题等几个方面交织而成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所催生的。尽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措施随着时代主题的更易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但深藏于其中的根本方法论与本真的精神则是永不过时的,它们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方面面。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雏形是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长征途中革命队伍多次经过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开始真正遭遇了民族问题与矛盾,促使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对少数民族特殊性以及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引导以培育出能够链接中共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干部的必要性加以积极思考与探索。在纷飞的战火之中,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终极目标是要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一中介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对话与互动,使其充分认识到革命形势和社会发展之潮流动向,进而激发潜藏在少数民族群众当中的革命力量,壮大中共的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无论是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定,还是教育形式与路径的不断尝试和最终成型,都是围绕着这一教育目标进行的。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识字教育和通识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教育终极目标极为明确且较为单一,其政治维度也较为突出。而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继续在实践中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加以探索,深化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转变,中华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变为建设。于是,各种类型的教育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与革命年月天壤之别。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形式逐渐成熟,各种教育机构规模逐渐扩大并走入正轨。而且,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对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此时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与旨归已是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互进和共同发展。之所以要不断回溯与讨论毛泽东,是因为他不仅是20世纪中国闪耀的政治明星和思想导师,也是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基于当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以及各种民族问题的现状,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进行多维度地当代重思,便是探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最终归宿。在对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巨大贡献加以肯定以及对暗含于其中的超越性维度加以深刻透视与总结的前提下,又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几个维度加以反思,尤其是对其实践失误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根源作出分析基础之上深掘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之中又深刻地超越了它自身的内容即当代出场路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与使用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反腐倡廉建设的互动。

李汉学,唐春湘[9](2016)在《我国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是在一定的政策、社会和理论背景下展开,研究主要集中于乡镇中心学校及校长角色定位、相关职能、存在问题、运行机制和权责关系等五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国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存在重视概括性研究,忽视集中和深化主题探索;重视表面问题分析,忽视"法理依据"研究;重视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忽视多种方法整合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优化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张金祖[10](2015)在《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副校长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否缓解角色冲突,演绎好自身的角色,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分析和研究中学副校长的角色冲突。本研究先用问卷调查对中学副校长的角色冲突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选取副校长进行访谈,进一步的补充、印证得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和缓解措施。副校长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诸多角色,由于精力所限,本研究只关注副校长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冲突。同时,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学副校长中的分管教学与政教的副校长,而不包括后勤及法制副校长。本文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其后三章内容在对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状况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概况,分析了副校长角色冲突的表现、相关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第二章运用调查法对中学副校长的角色冲突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副校长的角色冲突在人口学特征、学校类型、分管领域等方面的差异,勾勒出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现实图景——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总体状况是中等偏上程度;角色冲突在任职时间、学校规模、学校性质三个变量上有显着性差异,角色冲突的程度随着任职时间的变长而变弱,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变强,民办学校副校长的角色冲突水平高于公办学校;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有:教育要求不协调、不同主体及其内部对副校长角色期望的冲突性、非现实性、重复性、中学副校长职责的模糊性、中学副校长人生价值的错位性、中学副校长行政、教学“一肩挑”、角色资源的缺乏、自身条件的不足引发的角色冲突。第三章为影响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因素分析。通过对副校长角色冲突表现的分析,副校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六大因素(场景及道具、剧本、导演、同伴演员、观众和扮演者自身)中某些因素的不足、多余、内部的不一致,或六大因素之间的不一致都会引起副校长在工作中的角色冲突。中学规模的扩大、行政化倾向及目前的领导体制、中学组织的异质化、角色资源约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逐利性的增强和价值判断的多元化是影响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场景因素;副校长遴选、培训、退出制度、副校长的权利、上级部门的协商制度、教师的绩效考核、淘汰制度、体现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弱化、副校长角色负荷的过重、教育政策的不统一与宏观性是副校长产生角色冲突的剧本因素;导演的风格与原则性、导演的二元化、同伴及观众的理解与支持度是影响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导演、同伴演员、观众因素;扮演者自身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人际关系、任职时间、人格特质与知识、能力、扮演者角色的特质——边界管理人员是影响角色冲突的自身因素。第四章为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应对。在分析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出发,为了更好地帮助副校长进行角色扮演,针对影响副校长角色冲突六个因素中可以克服的部分提出缓解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建议。这些措施有:形成中学组织内外部顺畅的沟通常态(场景)、加强关于副校长的制度建设及教育政策的分化(剧本)、相关群体和人员对副校长提出合理期望和提供支持(导演、观众、同伴演员)、副校长自身要能明确的定位、正确的价值选择与知识能力的提升(扮演者)。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只是选定在笔者经历过的几个地方,这些地方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对副校长角色冲突的代表性还不够;在访谈中,某些副校长对于自己的谈话内容似乎有所保留;再加上本人有过和某些副校长的人生交集,以往的固化认识可能对于本研究产生不够客观的影响。

二、校长应在宏观决策中演好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长应在宏观决策中演好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海阳大秧歌研究
        (二)民俗武术研究
        (三)人类学与武术文化研究
        (四)文化融合研究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说明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民族志报告与田野调查说明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生境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人文背景
        一、海阳的历史文化追溯
        二、海阳的传统文化习俗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的自然地理背景
        一、海阳市自然地理环境
        二、田野调查村落的背景
    第三节 海阳大秧歌的武舞文化土壤
        一、祭祀乐舞
        二、民间武术
    小结
第二章 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田野调查记录
        一、没有秧歌不叫年
        二、春节邂逅大秧歌
        三、逗秧歌展演
        四、海阳大秧歌的身体动作分析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一、武舞与巫术交融: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解读
        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小结
第三章 拳坊: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第一节 拳坊的地域武术文化阐释
        一、拳坊的历史变迁
        二、拳坊是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拳坊的权力隐喻及其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一、权力理论分析
        二、权力——知识结构中的武术
        三、拳坊的权力隐喻
        四、拳坊的权力隐喻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小结
第四章 斗秧歌:武术仪式展演的民俗舞台
    第一节 从文斗到武斗:礼法约束下斗秧歌的逻辑阐释
        一、斗秧歌之文斗:兵法谋虑运用的民间舞台
        二、斗秧歌之武斗:礼法制约下的克制性交手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地方性知识:斗秧歌的民俗语境解读
        一、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
        二、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
        三、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
        四、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
    第三节 由野蛮走向文明:时代变迁中的斗秧歌叙事
        一、斗秧歌必动武:关于斗秧歌的历史记忆
        二、斗秧歌不动武: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趋向
        三、集体情绪宣泄:斗秧歌中的限制性冲突
    小结
第五章 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对民间武术发展启示
    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
    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切入点
    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致谢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简单平等到个性关怀的公平理念深化
        三、从效率优先到内涵发展的高中办学转型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主要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高中教育
        二、教育过程
        三、教育过程公平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样本描述
        二、访谈样本描述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历史回顾:教育公平的溯源与脉络研究
        一、阶级特权的式微与人权平等思想的启蒙
        二、公立学校的普及与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
        三、考试制度的确立与能力为本理念的深入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过程公平观的探索
    第二节 概念检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一、基于宏观政策视角的观点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视角的观点
        三、基于师生互动视角的观点
    第三节 政策演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研究
        一、结果至上的功利主义公平阶段
        二、规模扩充的数量公平阶段
        三、聚焦过程的比值公平阶段
    第四节 实践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相关问题研究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二、国外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三、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梳理
    小结: 已有研究进展与局限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进展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与对本研究的生长点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公平的考量尺度
        一、约翰·罗尔斯:资源的分配与补偿
        二、罗伯特·诺齐克: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三、罗纳德·德沃金:选择的自由与保障
        四、阿克塞尔·霍耐特:个性的承认与关怀
        五、上述公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公平问题的分析视角
        一、组织公平感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社会交往理论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分析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分析
    第四节 研究工具开发与检验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测量指标的选取
        三、问卷的试测和修正
        四、访谈提纲的编写与资料编码
        五、正式样本的描述及检验
    小结: 研究框架的形成与阐释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总体情况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分维度表现
        二、学生的公平需求情况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群体间差异
        一、区域层面的差异
        二、校际层面的差异
        三、年级层面的差异
        四、班级层面的差异
        五、个体层面的差异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说明
        二、先赋性因素的影响
        三、自致性因素的影响
    小结: 数据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困境表征
    第一节 分配过程不公平
        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二、资源供给的不充分
        三、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
    第二节 程序过程不公平
        一、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争议
        二、知识传递中的隐性分层
        三、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干预与剥夺
    第三节 互动过程不公平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现实矛盾
        二、对低成就学生群体的漠视与放弃
        三、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与标签效应
第六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规制性要素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逻辑
        二、低重心管理体制的压力演绎
        三、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
    第二节 规范性要素
        一、普通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舆论
        二、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师生行为规范
        三、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文化-认知性要素
        一、教师的个体化公平观念与经历
        二、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与排斥
        三、学生的消极参与及教师的负面期望
第七章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现实策略
    第一节 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
        一、弱化分数至上的高中升学奖励机制
        二、健全“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
        三、构建为教师减负增能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
        一、鼓励高中学校集群发展
        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
        三、重视学生的资源选择偏好
    第三节 强化高中育人改革的差异公平观
        一、促进课程中的普职要素融通
        二、鼓励从分层走向分类的特色高中建设
        三、优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
    第四节 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
        一、塑造良好的公平文化氛围
        二、以公平三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三、关注学生的公平观与公平体验
结语: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之处
    第四节 余论与展望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访谈提纲
附录三、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二、核心概念
        (一)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
        (三)艺徒制
        (四)现代艺徒制
        (五)苏州评弹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五、理论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二)活态传承理论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一、自我
        二、选择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一、意料之中
        二、意料之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第三节 技能大赛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一、五四歌会
        二、寻师问道
    第五节 其他活动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一、考取“传预班”
        二、升入“传承班”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一、抄脚本
        二、背书
        三、跟码头
        四、毕业公演
        五、毕业考核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一、拜师仪式
        二、师徒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第一节 开码头
    第二节 独做
    第三节 夫妻档
    第四节 老听客
        一、三类听客
        二、听客的影响
    第五节 评弹团体
    第六节 行会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5)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 ——基于X名师工作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1.1.2 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1.1.3 名师工作室是发展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有效形式
        1.1.4 笔者在小学实习期间的兴趣驱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实践共同体
        1.4.2 名师工作室
        1.4.3 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
    2.1 情境学习理论
        2.1.1 情境学习概念及发展
        2.1.2 情境学习理论的特征及功能分析
        2.1.3 情境学习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2.2 分布式管理理论
第三章 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概况
    3.1 L市实验小学X名师工作室的构建背景
        3.1.1 政策背景
        3.1.2 L市实验小学及X名师工作室中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3.2 X名师工作室中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3.2.1 参与者的全情投入为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3.2.2 领衔人与成员的职责履行为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注入前进保障
        3.2.3 培养目标的制定为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3.3 X名师工作室中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运作
        3.3.1 个人规划与共同愿景的相互交融
        3.3.2 搭建平等对话和相互信任的平台
        3.3.3 营造权力共享的团队环境
        3.3.4 建立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
        3.3.5 提供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的保障条件
第四章 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的成效
    4.1 推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4.1.1 革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4.1.2 激发教师突破专业知识的瓶颈
        4.1.3 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4.2 形成教师群体间的抱团发展模式
    4.3 发挥共同体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在构建和发展中的困境
    5.1 教育行政部门对构建和发展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政策变通
        5.1.1 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定位不明带给领衔人和教师诸多不便
        5.1.2 运行中缺乏支撑性理论并且监管的尺度把控不足
        5.1.3 经费不按时到位难以保障教师实践共同体的高效运转
        5.1.4 县管校聘影响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稳定性
    5.2 学校层面在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2.1 学校中教师的工学矛盾影响成员参与实践共同体活动的成效
        5.2.2 学校作为科层制组织与教师实践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组织间的矛盾
    5.3 名师工作室内部在实践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1 领衔人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瓶颈期”现象
        5.3.2 共同体成员未能对领衔人的经验深入研读和借鉴
        5.3.3 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受到个人主义文化的冲击
第六章 优化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构建和运作的路径
    6.1 外源性支持:保障机制的突破
        6.1.1 改进经费保障机制,给予成员学习的物质支持
        6.1.2 设立时间保障机制,打造成员发展的实践场域
        6.1.3 变革制度保障机制,赋予成员合理的共享权力
        6.1.4 创建民主文化环境,增强成员自我的价值认同
        6.1.5 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提升组织内在的发展活力
    6.2 中间性桥梁:领衔人角色的构建
        6.2.1 增强个人魅力,演好“平等的首席”角色
        6.2.2 提升学术素养,展现引领者的人格魅力
        6.2.3 转变思维方式,发挥共同体的整体功能
        6.2.4 构建共同愿景,点亮成员的前行路标
        6.2.5 组织文化建构,生成互信的团队共识
    6.3 内源性动力:成员身份的塑造
        6.3.1 融合教育情境,改善心智模式
        6.3.2 深化教育理念,锻造名师风采
        6.3.3 总结教学经验,增强反思能力
        6.3.4 践行发展规划,提升内在力量
        6.3.5 积极应对发展性评价,强化专业效能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名师工作室中教师参与共同体活动的观察表
附录3 名师工作室中领衔人参与共同体活动的观察表
附录4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一)主观而言,源于作者对于中小学教育生活的长期反思
        (二)客观而言,源于我国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个人专业发展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研究
        (一)我国教育戏剧研究的知识图谱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海外学者对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研究
        (一)海外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的知识图谱
        (二)国外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质性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及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脉络
    第一节 西方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简史
        一、前研究阶段(古希腊时期-1911年)
        二、理论初创阶段(1912年-1969年)
        三、理论成熟阶段(1970-2005年)
        四、蓬勃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简史
        一、前研究阶段(1984年-1996年)
        二、萌芽阶段(1997年-2004年)
        三、探索成长阶段(2005-2013年)
        四、蓬勃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戏剧理论探讨
    第一节 概念内涵
        一、戏剧
        (一)西方的戏剧概念
        (二)中国的戏剧概念
        二、教育戏剧
        (一)中外学者对于教育戏剧概念的研究
        (二)教育戏剧概念建构
        (三)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概念辨析
    第二节 运用依据
        一、为戏剧祛魅——生活即戏剧
        (一)从“戏剧皆假”到“想象的真实”
        (二)从“演员专属”到“大众共享”
        二、空间的转移——教室即舞台
        (一)教室与剧场舞台的相似性
        (二)现代教室是打破了“第四堵墙”的舞台
        三、角色的共生——师生即演员
        (一)师生皆演员
        (二)浸没式的师生观演关系
    第三节 运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一)教育戏剧充分尊重知识的具身性
        (二)教育戏剧符合华人大脑的认知特点
        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一)在戏剧观演中形成自我意识
        (二)在戏剧观演中达成社会化
        三、促进学生审美发展
        (一)沉浸于过程美学
        (二)领悟审美意象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学科渗透,整校推进——探索中的戏剧教学法
        一、开展方式:以戏剧教学法开展学科教学
        二、教师角色:互动中的执行者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教学
        四、存在问题:缺乏教学支架
    第二节 表演先行,独立课程——异彩纷呈的校本戏剧课
        一、开展方式:开设独立的校本戏剧课
        二、教师角色:囚笼中的精灵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戏剧
        四、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的教育戏剧教师
    第三节 社团补充,可有可无——挣扎中的戏剧社团
        一、开展方式:组织课后戏剧兴趣社团
        二、教师角色:无力的打工仔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学校
        四、存在问题:缺乏规范的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
第四章 我国未来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
    第一节 教育戏剧的课程标准与评价方式
        一、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中的戏剧课程评价
        (一)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框架
        (二)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中的评估要求
        二、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评价
        (一)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内容框架
        (二)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基石评估模型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和评价方式的探索性尝试
        (一)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标准
        (二)我国部分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标准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师资培养
        一、我国教育戏剧师资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教育戏剧师资职前培养集中于戏剧艺术院校
        (二)我国教育戏剧师资职后培训集中于社会培训机构
        二、师资培养从戏剧院校向师范院校的转向
        (一)师资培养重心转向的必要性
        (二)英美教育学院中教育戏剧师资培养概况
        (三)当前我国部分师范高校开设有教育戏剧课程
        三、未来师范高校培养教育戏剧师资的可行性路径
        (一)建立教育戏剧学科
        (二)普遍开设教育戏剧课程
        (三)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化培训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主要结论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需要学习运用教育戏剧
        (二)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戏剧需要外部支持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戏剧课程标准
    附录二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戏剧课基石评估模型
    附录三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戏剧课程纲要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访谈摘要单(节选)
    附录六 :访谈实录(节选)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办学自主权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
        三、保障机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五、论文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引发对于学校自主权的探讨
        二、基于实践需求大力强调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三、政府职能变革引起对于学校自主权的再度关注
    第二节 境外相关研究概览
        一、以教育分权化为主题的研究
        二、以校本化思潮为主题的研究
        三、强调由"赋权"转向"增能"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一、已取得的研究进展
        二、待完善的研究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的探讨
        一、政府本质与职能的理论界说
        二、学校运行与发展的理论视界
        三、凸显"整合意义"的治理理论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提出
        一、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
        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调研工具检验
    第一节 基于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问卷设计
        四、访谈设计
        五、抽样方案
    第二节 调研工具的检验
        一、问卷施测前的探讨与修正
        二、问卷的初次检验与修正
        三、问卷的二次检验与信效度分析
第五章 调查发现与数据分布
    第一节 样本描述与样本检验
        一、样本描述
        二、样本检验
    第二节 数据分布与结果分析
        一、学校的自主程度现状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二、学校自主"五因素"对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的回归分析
        三、学校内部权力运行情况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
        四、不同样本分组在学校自主"五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五、不同样本分组在办学自主权整体认知上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数据结论归整
第六章 相关问题分析
    第一节 权力主体的分析
        一、公办中小学的法律地位分析
        二、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权力来源分析
        三、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权力主体的特殊性分析
    第二节 权力要素的分析
        一、人事自主权
        二、财务自主权
        三、招生自主权
        四、课程教学自主权
        五、发展规划自主权
    第三节 主体间关系的分析
        一、政府角色之于学校
        二、学校角色之于政府
        三、家长角色的意涵解读
        四、社会组织参与学校评估监测的价值所在
    第四节 主要问题归纳
        一、"中小学"的法人资格定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二、中小学校的"权力清单"尚不清晰,且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
        三、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尚未切实地植入中小学校的土壤
        四、学校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校尚不足以承担起"办"的责任
        五、以多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学校内部管理民主机制尚未健全
第七章 保障机制探讨
    第一节 法律层面的保障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尚需填补《学校法》的空白
        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亟待《学校法》的出台
        三、推进地方性立法是当前较为可能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保障
        一、学校教师的区域性招聘制度保障
        二、学校经费的地方性财政投入制度保障
        三、基于学校差异的"弹性化"学校管理制度保障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内省式"保障
        一、以内部民主机制的健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合理使用
        二、以内在活力的唤醒激发秩序之下自主能力的生成
        三、以章程建设为统领维护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外环境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对于分析框架建构与运用的基本结论
        二、对于现状描述的基本结论
        三、对于相关问题分析的基本结论
        四、对于保障机制探讨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一、抽样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二、对于学校案例的研究不够深入
        三、对已获得研究资料的运用不够充分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规模
        二、以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进一步挖掘深层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2:校长(校级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教育行政部门人员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生成背景考察
    第一节 广博理论渊源: “多维”思想理论资源荡涤
        一、雏形的建构: 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论的吸纳与借鉴
        二、改造与重组: 西方教育思潮和同时代教育家思想激荡
        三、根本参照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干部教育思想整合
    第二节 社会历史背景考察: 宏观与微观双重透视
        一、侵略与反抗: 近代以来的民族矛盾凸显
        二、“多元一体”: 民族内部矛盾多重交织
        三、民族间交流缺失: 长期处于相对隔离和半封闭状态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常年缺失的根本原因: 教育资源的匮乏
第二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对象选择与责任赋予
        一、注重年龄结构: 选择少数民族有志青年作为培养对象
        二、顺应民众意愿: 选择少数民族“领袖”作为教育对象
        三、选择较高起点: 挑选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少数民族人士
        四、实行自愿原则: 选取愿意与中共合作的少数民族人士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选择与设定
        一、基础奠定: 识字教育与通识教育
        二、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政治引导: 我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四、服务革命: 军事教育与革命实践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的最初尝试与教育基地建设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基地雏形与半独立教育形态: 党校与军校的民族部
        二、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独立形态与专业性教育机构建成: 民族学校
        三、非常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 广泛宣传、异地受训与短期培训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教学基本范式: 参与革命运动和机关部门任职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具体目标与价值宏旨
        一、直接目标: 为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区培养管理人才
        二、基础目的: 解决民族矛盾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
        三、首要宏旨: 壮大中共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最终胜利
第三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革新与深化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设定
        一、民族间交流与对话工具的打造与生成: 语言文字教育
        二、少数民族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塑造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少数民族干部科学民族观建构的必经途径: 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
        四、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时事政治教育
        五、反对少数民族干部“外行指挥内行”: 接受优质专业技术教育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硬件”支撑和多样形式
        一、专业教育基地: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学校的建立与演化
        二、组织支援力量: 革命军队的壮大与民族党组织的成立
        三、实践教育场域: 在协同与合作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四、异域观摩学习: 派遣少数民族干部到异地参观研究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考核标准: 政治路线与工作能力双重考量
        一、政治思想路线: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指标和底线
        二、专业技术能力: 少数民族干群“鱼水关系”建构的实践机制
        三、管理艺术才能: 教育落脚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保障机制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体系与价值指归
        一、彰显少数民族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
        二、突出少数民族干部的非替代性中介作用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解决民族问题: 消除歧视、趋向团结与共同发展
第四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当代重思
    第一节 回溯与透视: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重大贡献
        一、少数民族人才生产: 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大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
        二、科学社会关系建构: 建立了少数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互信关系
        三、革命队伍人员补给: 动员了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及群众参与革命运动
        四、社会治理方案生成: 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系
    第二节 重释与反思: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特质
        一、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指导下的具体原则展开
        二、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根本技巧
        三、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超越性维度透视
        四、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失误及其根源考释
    第三节 回归与超越: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当代出场路径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
        二、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三、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相对稳定
        四、以科学的干群关系思想替换陈旧僵化的“官民关系”观念
        五、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建设互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后记

(9)我国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背景及主要成果
    (一)研究背景
        1. 政策背景
        2. 社会背景
        3. 理论背景
    (二)研究成果
        1. 期刊论文
        2. 着作或着作中的章节
        3. 学位论文
二、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乡镇中心学校及校长的角色定位
        1. 乡镇中心学校的角色定位
        2. 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的角色定位
    (二)乡镇中心学校的职能
    (三)乡镇中心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乡镇中心学校的运行机制
        1. 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模式
        2. 乡镇中心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3. 乡镇中心学校的经费投入
    (五)乡镇中心学校的权责关系
三、对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反思
    (一)重视概括性研究,忽视集中和深化主题研究
    (二)重视表面问题分析,忽视法理依据研究
    (三)重视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忽视多种方法整合研究

(10)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综述
        (一) 中学副校长角色研究
        (二) 角色冲突研究
    四、 概念界定
        (一) 中学
        (二) 中学副校长
        (三) 角色冲突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视角
    七、 研究范围
        (一) 研究地区
        (二) 研究对象
    八、 角色理论基础
        (一) 角色扮演过程
        (二) 角色扮演影响因素
第二章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现状
    一、 研究设计
        (一) 样本来源与抽样方法
        (二) 研究工具
        (三) 问卷试测与正式调查
    二、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三、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总体状况分析
    四、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差异分析
    五、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
        (一) 了解期望阶段的冲突表现
        (二) 角色认同阶段的冲突表现
        (三) 角色实践阶段的冲突表现
第三章 影响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因素分析
    一、 中学副校长自身
        (一) 中学副校长的人格特质、知识与能力
        (二) 中学副校长的定位与价值取向
        (三) 中学副校长的任职时间
        (四) 中学副校长的人际关系
        (五) 中学副校长角色的边界性
    二、 与中学副校长工作相关的人员
        (一) 教育工作中领导的双重性
        (二) 正校长的风格与原则性
        (三) 其他主体的理解与支持度
    三、 中学副校长的工作环境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逐利性增强和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二) 中学规模的扩大
        (三) 中学的异质化
        (四) 中学的领导体制及行政化倾向
    四、 与中学副校长相关的政策制度及自身任务
        (一) 教育政策的不协调与宏观性
        (二) 与中学副校长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及弱化
        (三) 中学副校长角色负荷的过重
第四章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负面影响与应对
    一、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负面影响
    二、 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应对
        (一) 中学副校长要明确定位、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价值选择水平
        (二) 相关主体对中学副校长提出合理期望与提供支持
        (三) 在中学内外构建多元顺畅的沟通渠道
        (四) 提高教育政策与学校实际的吻合度
        (五) 明确中学副校长的职责
        (六) 完善与落实中学副校长的遴选、培训、退出制度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校长应在宏观决策中演好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 滕希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 梁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 ——基于X名师工作室[D]. 葛璐. 江南大学, 2018(01)
  • [6]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付钰.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区域实证研究 ——基于豫中地区的调查分析[D]. 蒿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 罗建华. 南京大学, 2017(01)
  • [9]我国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汉学,唐春湘. 现代教育论丛, 2016(01)
  • [10]中学副校长角色冲突的实证研究[D]. 张金祖.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校长要在宏观决策中发挥好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