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小说中的婚恋文化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邓琳琳[1](2021)在《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文学史上,贾平凹已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备受瞩目。四十多年来,贾平凹在文学路上风雨兼程,凭借自己不懈的文学努力和坚韧的创作毅力,最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位。新时期,贾平凹开始进入文学视野,以充沛的创作活力和激情写了一百多篇小说,短中长兼而有之,达到了人生的创作高峰期和成熟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同时,贾平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既有自己的一派追求与坚守,又有在创作的既定轨道下的有意偏离,时刻追求在创作中的转变与突破。这些创作中的改变和坚守为他90年代之后的小说创作打下了基础,为他后期小说实现质的演变做了量的积累。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将贾平凹新时期小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最后谈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将贾平凹的小说创作置于新时期文学时代背景中,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在时间上有意往前追溯和向后延伸,探讨贾平凹的新时期小说的创作发生、发展、成熟和转变,并将其在新时期的创作成就进行展现。第三部分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作主要分类,分为乡土小说、改革小说和当代志怪小说。乡土小说是贾平凹在新时期主要致力书写的一类小说,是他这时期小说的主干和主方向。改革小说和当代志怪小说则可视为乡土小说主干下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类别。第四部分主要从常的角度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进行分析,表现在对商州地域空间的书写,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象征艺术思维的建构方面,这是贾平凹在新时期创作中的坚守和不变的基点。第五部分则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对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中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的内部之变到探寻叙事形式的外部之变,反映作家在创作上的转变和追求。第六部分的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的论述进行了总结,谈到自己对于作家及其创作的感想。总体看来,本论文以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四个章节在结构部署上有一定的考量和逻辑。文章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层到深层的学理分析对贾平凹新时期的小说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探寻,以求展现作家新时期的小说创作风貌。
李阳[2](2020)在《改革小说中的“婚变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小说以1979年《乔厂长上任记》为发端,其历程基本贯穿20世纪80年代始末,又因强烈的即时性特征在文学史中留下不可忽视的痕迹。“婚变”是改革小说家笔下经常出现的叙事现象,本文将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考察。改革小说中的婚变叙事基于人物身份的设置、价值立场等差异,呈现出多元的样态,最后殊途同归为婚变的结局。可具体分为四种模式:改革大业与私人生活矛盾下的“家国冲突”型、抛弃贫穷及保守者的“嫌旧爱追新富”型、为寻求人生新向度而抛却痴情女的“负心汉远走”型,以及进城之后发展婚外恋情的“城市艳遇”型。改革小说中的“婚变叙事”热潮是在一定的话语逻辑下产生,并且参与到主旨的构建中,微观角度的“婚变”与宏观的“改革”政治命题相互勾连,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向度和时代内涵。首先,在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下,借助“改革家”婚姻秩序的崩溃暗示和呼唤国家命运的转折,并且将改革事业同道德判断联系起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完成改革的合法性论证;其次,遵循真实性话语的指导,描摹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阵痛,新旧两种价值观念并行于同一时代,人作为观念的载体,展现新兴价值对传统价值空间的挤压;再次,知识分子话语重新站上文学舞台,立足现实社会,呈现美好人生的追求与落后的城乡二元体制之间的矛盾;最后,与民间话语进行合谋,回归婚姻爱情的本质,追问道德、婚姻与人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对过度欲望的批判。改革小说的“婚变叙事”作为婚变母题的一个阶段、婚姻观念的一个分支,与其它时代的描述迥异,形成新的特质。从积极方面来看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完成了婚姻观念的自我更新,于经济、情感等层面向前推进;同时也唤醒了沉睡的自我意识,主动适应时代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憾:由于传统观念的历史沉积和改革的起步阶段,女性主义在文本中呈现哑声状态;过度理想化、道德化的倾向在文本结局中表现得十分刻意,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深度。
王焌郦[3](2020)在《张洁小说爱情叙事批评》文中认为爱情是贯穿张洁一生写作的重要文学母题。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灵魂是用来流浪的》,随着作家生活经历的丰富以及思想观念的成熟,她在作品中所呈现的爱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张洁不断突破和变换自己的创作风格,使她在文学史中无法被归入任何单一的文学流派。她倾尽一生的心血去追问爱情的真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对爱情婚姻的思考写进不同时期的作品当中。她给读者的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和答案,而是对于爱的不曾停歇的生命表达。张洁在1979年创作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是对于爱的第一次表达。她突破了重重阻碍,“大胆”地呼唤爱情与人性。虽然小说在艺术表达上非常稚嫩,但作品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小说所引起的争议和讨论,也正是新时期初我国各种批评理念碰撞的见证、倾注了对新生活的思考。进入到八十年代初期,张洁的爱情叙事转为关注现实问题。她没有再沉浸于爱情的乌托邦中,而是通过《方舟》《七巧板》《祖母绿》以及《尾灯》等作品,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叙事视角讨论社会问题,带有“问题小说”的特点。她笔下的两性关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由和谐发展到站在彼此的对立面上。也正因这些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发声的作品,使得张洁“被迫”扛起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大旗。但事实上,小说的内涵绝不只是局限于女性视角。如果过分地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施加”给张洁,不仅违背了张洁创作的初衷,更会造成作品解读上的思维局限。当跳脱出女性主义的枷锁,会发现作者在对两性问题的叙事中,包含了对男女平等这一社会问题的批判,也蕴藏了对人类生存悲剧的领悟与感知。张洁的爱情叙事风格发生了几次转变。八十年代中期,张洁在《他有什么病?》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以及叙事审美等都发生了变化。她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日渐扭曲和畸形,这种由审美到审丑的转型,让她抛弃了浪漫天真的纯善风格,转而用尖锐的笔法犀利对焦市场经济交换法则之下的爱情异化,塑造了情感缺失与人性堕落的群像。《无字》及之后的作品又标志着她创作风格的再一次转变。她将宏大的时代与微观的个人相结合,注入了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她以神秘主义的写作方式,从爱情的视角去探讨人的宿命轮回。她不再激烈地对抗,而是以一种爱情“看破红尘”的超脱,表现出长者式的宁静智慧。这一时期的作品流露出作者对于生命彻悟后的人格力量,是写作技巧纯熟后对于爱情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她的作品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一个生性敏感的作家,她能够飞快地捕捉到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书写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情感,为“失语”的人群带来更多的话语权。从爱的乌托邦到看清社会残酷,从激烈抗争到淡然超脱,张洁在不同时期的爱情叙事,都有着不同的时代关照。“作家被时代选择,时代也选择了作家。”只有充分结合社会思潮的变化,才能对张洁的爱情叙事有更加深刻和宏观的认识。
孟祥梓[4](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横空出世,成为我国当代文坛的新生力量。他们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社会的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剖析城市社会的病症、表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其中,邱华栋及其都市小说创作在“新生代”作家群体中可谓独树一帜。邱华栋以城市社会为观照的中心,着力表现转型时期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变化,其创作数量颇丰的都市小说,在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其以城市社会生活为背景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中国都市小说,是中国急遽都市化的现实与文化逻辑影响下的产物,是典型的中国故事。论文由绪论、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表现研究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叙事主题研究综述及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考察等内容。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叙事主题研究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针对邱华栋都市小说所表达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欲望主题、异化主题及两性关系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表达的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惑进行了讨论。现代都市人在体验现代都市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焦虑、孤独等情绪,这是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带给人的真实感受。第二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进行了讨论。在全面化的市场经济与消费理念、生产模式、社会规约等影响下,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逐渐丧失,产生异化。异化使人与都市社会、市民个体之间产生了隔阂,使个体主体自我人格的完整性产生断裂,面对此种境遇,有人默默接受,安然处之,有人则做出了决绝的抗争。第三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主题进行了讨论。邱华栋善于表现都市人丰富的欲望:爱欲、金钱欲、物欲、被接纳和被尊重的欲望以及成名欲。在邱华栋看来,都市民众的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在“虚假欲望”的引诱下,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变成被欲望捕获的“单向度的人”。邱华栋展示的都市欲望场景,不仅表现人们在追逐和满足欲望过程中的疲惫困顿,同时也展现欲望获致后的虚空与无聊。邱华栋在展示欲望的同时也对都市欲望进行批判,此举有着人性救赎的意义。第四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即情感主题进行了讨论。在“转型”时期和信息化时代,都市人在被欲望支配的情感游戏中迷失,真爱变得稀缺、遁形。与此同时,性别叙事在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中也表现得格外突出。最后是结语部分,概括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所具有的鲜明特征:纪实性、批判性、哲理性、矛盾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小说叙事主题所呈现的多种样态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特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都市社会的精神现象学实质,其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将逐渐显现出来。
张文婷[5](2019)在《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婚恋小说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现象,具有相当复杂的文学、社会与文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新世纪以来,更是蔚为大观,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类型小说(文学)。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婚恋小说也源源不断地提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两性关系的范畴,还更多地涉及社会伦理道德、当代人的生存思考、社会文化表征、文学格局的变动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为婚恋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资源。因此,对此类小说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的批评,还应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史的视野予以进一步分析。本文从现象到生产、接受消费,再到文化表征,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在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作品与以往婚恋书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婚姻问题的多元化、人们婚恋观的变化、人性欲望的膨胀及其带来的新的婚姻、家庭和两性问题。第二部分则从“生产”的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都市婚恋小说的状况。其一,这类小说的出版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类型文学生产,一方面作为整个文学生产链的接受者的读者首先对这类作品有着内在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者的出版商和作家敏锐地捕捉了这种需求,从而“有计划”地进行此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在作品投入市场后,经由多种传媒手段的推动,这些作品吸引更多受众,也引起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二,从作家创作和文本叙事模式来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也逐渐形成了较为趋同的叙事模式,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结构三个方面,从而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类型化”生产。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的社会文化表征和文学史意义。从社会文化层面上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揭示了当代都市人作为“社会人”和“家庭人”两种角色时分别遭遇的生存和情感困境。从文学史视野中看,它所形成的生产模式和叙事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世纪文学新的特征,即文学类型化。作为以往“规范”中的通俗文学,都市婚恋小说对传统文学格局(如精英文化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影响了既往文学分类的“雅/俗”标准。
胡丽花[6](2019)在《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文中认为城乡关系作为文学研究的切入点,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商品经济的冲击、国家政策的指引、社会制度的改革等,都使得八十年代城乡关系打破了以往相互独立的状态。作为城乡之间流动性较大的群体,农村知识青年受到了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内心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基于专家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八十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知识、内在心理变化和婚恋叙事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社会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村知识青年做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农村知识青年的同时,也试图对作家如何理解并叙述八十年代的城乡关系进行阐释。农村知识青年的现代文化知识是其区别于普通农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他们在面对城乡关系变化时产生心理波动的重要原因。第一,农村知识青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得现代文化知识在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他们对乡村进行启蒙的凭借,正是这种双重作用使得他们在城乡之间产生两种不同的价值诉求。第二,城乡关系的现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这些都影响着农村知识青年在面对城乡差异时的内心变化,他们在城乡之间对自己身份认同产生了焦虑,其最后的身份认同是归属于乡村而不是城市。第三,农村知识青年在城乡冲突之下对婚恋对象的选择呈现两难情况,其婚恋模式不仅深受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也受到当下社会改革发展的影响。第四,八十年代城乡关系视域下的乡土小说,在知识分子的叙述视角和抒情传统两方面都受到现代乡土文学的叙事影响,但同时呈现出人物形象模式化的特点,小说的价值取向受到作家本身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双重影响。论文始终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八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叙事文本的基础之上,探析农村知识青年作为社会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面对城乡关系变化时的心理结构,力图阐释出农村知识青年身上在城乡关系中的特殊性,以期为中国当代城乡关系书写的发展添砖加瓦。
柯海[7](2019)在《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文中指出“寻找”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也一直如影随行。池莉是着名的当代小说家,在市民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独树一帜,她在自序中曾提到“寻找”对自己创作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可以明确“寻找”对池莉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寻找”与作家个体创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池莉文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估。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池莉小说对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寻找。《金盏菊与兰花指》《惊世之作》《太阳出世》是池莉在小说中寻找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代表作。《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第二部分:池莉小说对精神归宿的寻找。《看麦娘》《烦恼人生》《一去永不返》是池莉小说关于精神归宿进行寻找的代表作。《看麦娘》寻找亲情的温暖,《烦恼人生》寻找爱情的归宿,《一去永不返》寻找自我与叛逆。第三部分: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第二种类型,《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第三种类型,《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第四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池莉实践着“寻找”的行动,她寻找个人精神的归宿,寻找中意的职业,寻找理想的婚姻,寻找脱贫致富的生存之道......而她所寻找的这一切都和她的“写作”相关。池莉一方面通过写作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寻找之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寻找”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写作源泉。欲望、人伦、真理驱动着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寻找”,绝望、挣扎、升华构成了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历程,“寻找”既是池莉小说主人公反抗绝望的方式,也是池莉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乃至反抗绝望的方式。第五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叙事的意义何在。“寻找”叙事对池莉的市民小说起到了塑性的作用。1977年到1987年是池莉在武汉度过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池莉过的并不顺心,甚至是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反抗绝望,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可以概括池莉在这十年里的生活态度。她把这种生活态度赋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就形成了“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式,主导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促成了小说情节的定型。“寻找”叙事还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导引的作用。池莉1987年推出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里面就有池莉自己家庭的影子,池莉在现实生活中的绝望与反抗导致了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绝望与反抗,反抗即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并由此形成了池莉日后的写作模式——在凡庸人生的日常琐事里陷入绝境,在绝境里“寻找”求生的希望。所以,“寻找”叙事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是对人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的探寻,池莉小说的“寻找”源于池莉受困于现实生活以及中国当代文坛的“寻找”语境,从一定意义上说,“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型也是关于人是如何存在着以及如何存在着更好这一问题的回答。这证实了池莉的“寻找”与外国文学作品的“寻找”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均通过文学的形式将对生活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命题的高度。
李杨[8](2019)在《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有过三次大的离婚风潮,伴随着风潮而起的婚变书写,受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的背景影响,又在传播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思想解放与观念变革。相较于二十年代的开风气之先,五十年代的集体失声,八十年代表面的狂欢下浸透着探索与挣扎。其中,1978-1985年间信息传播途径单一、市场尚未开放,加之以反思为主的社会风貌,使得文学期刊空前繁荣,也为管窥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口。绪论首先对“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和“婚变书写”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辨析,即从阐明概念入手,为研究框定边界,进而论述选题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研究归入即时评介、横向与纵向梳理、专论三类,分析研究之得失,进而拟定选题基本思路,和依凭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侧重考察“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发生与转型”。先是以数据统计和作品罗列方式验证新时期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繁荣景象,再由直接因素(离婚潮涌现、婚姻法变革)和间接因素(人道主义、“歌颂与暴露”、“写真实”与现实主义)两个层面考察婚变书写风潮的发生因由,继而据现代派与现实主义之争及文学期刊出版形势,探讨婚变书写风潮的转型趋向。第二章以第一章中罗列的代表性文学期刊中的相关作品为讨论对象,根据对导致婚变问题发生因由思考之侧重,划分为“避难”、“趋利”、“返城”、“祛魅”、“逐爱”、“寻梦”、“抚育”等7个主题,以便对带有模式化痕迹的婚变书写予以整合。第三章从“突破时代痕迹”、“变革思想观念”和“承启阶段写作”三个方面,着重分析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价值。“突破时代痕迹”侧重于描绘它对时代思维局限的突破,“变革思想观念”就现代婚姻观念的确立层面对它超出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思想先锋性予以讨论,“承启阶段写作”则将之置于当代文学的大范围中,比较它对十七年文学的承袭与突破,和对八十年代中后期及至九十年代婚变文学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指出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超越性价值及局限性所在,同时也对选题的不足之处加以思考,以期进一步改进。
张珺媛[9](2018)在《当代小说女性爱情观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情对人们而言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当代小说中人们的爱情观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是女性爱情观。在新中国小说中,爱情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此时女性爱情观处于被扭曲状态。不仅女性意识被遮蔽,造成女性形象男性化,而且道德也被政治化。爱情不再成为个体之间的小我情感,而是被放大为家国大爱主题的革命情感。进入新时期后,政治渐渐不再成为人们生活中唯一的主题,人们重新燃起对爱情的渴望,认同婚姻中应当有爱情的位置。此时爱情开始回归个体的人性情感。伴随政治化的旧道德消去,逐渐形成了爱情新道德,但由于道德回归个体化,这种新道德尚处于混乱的状态。加之身体写作开始兴起,此时女性意识从被遮蔽走向回归,新时期女作家们开始打开女性身体之门,对女性隐藏的欲望进行深层书写。在“沉重”与“轻逸”的伦理选择中,现代人对爱情的定义越发困惑,也造成这一时期文学爱情叙事的多元景观。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中呈现的爱情观,去研究女性爱情观转变的深层原因及影响,这对当今社会有极大的现实和反思意义,对人们的精神、情感走向也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致力于从道德、情感、身体三种角度去研究当代小说女性爱情观的转变,以及转变给文学带来的影响。第一章是从小说道德叙事角度探析爱情观的转变。进入新时期后,政治化的旧道德逐渐消去,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新道德的确立。然而新道德多以个人化道德体现,尚处于混乱状态,同时这种道德叙事转变也体现出文学特定的教化功能。第二章则注重从小说情感叙事层面研究爱情观的转变。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对意识形态化的情感书写渐渐减少,个体的人性情感得以诉说,爱情在人们心中走向回归。当爱情的位置被肯定后,爱情又受到了来自世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女性爱情观转变的同时也建立起以情感为美和以真实为美的文学审美原则。第三章从小说身体叙事角度探究爱情观的转变。通过比较新中国时期与新时期人们对女性身体观念的变化,使女性隐蔽的深层欲望得以展现,昭示着女性意识回归。人们开始逐渐探索爱情的本质,在爱的消解与迷失中继续探索爱的真相。
裴争[10](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研究表明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二、新时期小说中的婚恋文化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小说中的婚恋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贾平凹与新时期中国文坛 |
第一节 1973-1977: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发生与溯源 |
第二节 贾平凹小说在新时期文坛的占位与价值 |
第三节 90年代以后: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转型 |
第二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主要类型 |
第一节 乡土小说:立足商州的乡土书写 |
第二节 改革小说:改革主题与新时期农村 |
第三节 当代志怪小说:商州世界的神秘景观 |
第三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稳定与常态 |
第一节 地方空间:商州地域的日常书写 |
第二节 审美观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三节 象征思维的艺术建构 |
第四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变革与突围 |
第一节 主题之变:人性内涵的单一到多元 |
第二节 男性形象塑造及其地位演变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变动和叙事时间的倒错交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改革小说中的“婚变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本文所指“改革小说”的范畴 |
3 “婚变叙事”内涵厘定 |
4 有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改革小说“婚变叙事”的几种模式 |
1.1 “家国冲突”型:改革大业与私人生活的裂隙 |
1.2 “嫌旧爱追新富”型:贫穷及保守者终被弃 |
1.3 “负心汉远走”型:抛却痴情女只为人生新向度 |
1.4 “城市艳遇”型:进城之后的婚外恋 |
第二章 “婚变叙事”话语与“改革”政治 |
2.1 祛脱“私心”:“改革者”的职业伦理想象 |
2.2 价值观更新:否定传统的观念游移 |
2.3 城乡差别:个体成长的现实困惑 |
2.4 欲望释放:主体觉醒的反向表征 |
第三章 改革小说中“婚变叙事”的时代价值及审美局限 |
3.1 社会转型与婚姻观念更新 |
3.2 清醒重估与自我意识突围 |
3.3 传统制导与女性主义哑声 |
3.4 结局趋同与普泛的道德程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张洁小说爱情叙事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突破“禁区”的理想爱情建构 |
一 爱情叙事复归的社会语境 |
二 对理想爱情的追问和建构 |
三 对小说争议问题的再认识 |
第二章 直面社会问题的爱情书写 |
一 基于社会现实的婚恋思考 |
二 由和谐走向对立的两性关系 |
三 女性主义话语解读的局限 |
第三章 爱情叙事风格的转型 |
一 撕掉假面的反叛与荒诞 |
二 “审丑”视角下畸形的情爱关系 |
三 商业欲望下爱情的贬值与破灭 |
第四章 涅磐重生追问爱情真相 |
一 《无字》的苦难救赎 |
二 神秘主义叙事的宿命轮回 |
三 归于平淡的超脱爱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三、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 |
第一章 精神困境与内在忧惧的现代性体验呈现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焦虑 |
第二节 浸透灵魂的孤独 |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荒诞 |
第二章 人性异化与主体的抗争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异化之源 |
一、商品占有与消费主义的挤压 |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的强化 |
三、社会法则与社会规约的控制 |
第二节 面向城市的抗争 |
一、异化之创痛 |
二、决绝的抗争 |
第三章 欲望的表达与反思 |
第一节 欲望的表现和构成 |
一、欲望场景的展现 |
二、欲望的构成 |
第二节 欲望辩证观 |
一、欲望双面性 |
二、欲望的表现和反思 |
第三节 透视欲望 |
一、欲望与人格 |
二、欲望与虚无 |
三、欲望与救赎 |
第四章 情感虚无化的两性关系的描摹 |
第一节 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书写 |
一、爱情的稀缺与爱欲的无望 |
二、情感乌托邦的给予与坚守 |
第二节 情感故事中的性别叙事 |
一、单薄且孤立的女性形象 |
二、男性视角与男性立场 |
第三节 跨世纪的爱情书写:“十三种”情态 |
一、情感的积淀和理性的表达 |
二、物质与精神的共合 |
三、数字化时代的爱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概况 |
(一) 作家、作品构成情况 |
(二) 都市婚恋小说的现实与文化土壤 |
1.婚姻问题更趋多样化 |
2.亲密关系与婚恋观的变革 |
3.个人主义与人性欲望的膨胀 |
4.女性与婚姻 |
二 作为文学生产的都市婚恋小说 |
(一) 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学生产 |
1.读者现实焦虑与阅读期待 |
2.出版业的选择 |
3.作家的选择 |
4.多种传媒手段的推动 |
(二) 叙事模式与内容供应 |
1.人物设置与形象塑造 |
2.情节安排与矛盾建构 |
3.结构设计与心理补偿 |
三 都市婚恋小说的社会文化与文学表征 |
(一) 社会与文化问题的表征 |
1.围城之外—“社会人”的生存困境 |
2.围城之内—“家庭人”的生存困境 |
(二) 作为类型小说(文学) 的价值 |
1.文学类型探析 |
2.对传统文化格局的冲击 |
3.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碰撞 |
4.新世纪婚恋小说的丰富化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城乡关系与城乡关系书写 |
二、农村知识青年书写的定位 |
三、选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知识符号的价值体现 |
一、现代知识的功能 |
1.自我发展的动力 |
2.乡村启蒙的承载 |
二、生命价值的诉求 |
1.城市物质化的追求 |
2.个人理想化的实现 |
小结 |
第二章 城乡流动的内在冲突 |
一、城乡之间的徘徊 |
1.城乡初遇:朦胧地望城 |
2.城乡碰撞:坚决地离乡 |
3.城乡冲突:痛苦地怀乡 |
二、身份认同的焦虑 |
1.文化知识与身份认同的可能 |
2.城乡二元与身份缺失的焦虑 |
3.离城返乡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
小结 |
第三章 婚恋纠葛的生活困境 |
一、婚恋对象的两难选择 |
1.进城路上的城乡拉扯 |
2.返乡归程的乡村回望 |
二、城乡婚恋的性别表征 |
1.男性视域下的女性意蕴 |
2.城乡冲突下的男性挣扎 |
三、婚恋主题的两种模式 |
1.“改革+恋爱”模式 |
2.“当代陈世美”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关系书写的叙事特征及价值取向 |
一、现代文学传统的直接借鉴 |
1.知识分子视角 |
2.抒情传统 |
二、人物形象的模式化 |
1.成长经历的相似性 |
2.人物结构的同一性 |
三、价值取向 |
1.弃乡入城的道德批判 |
2.去城归乡的主流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寻找世俗人生的超脱之路 |
一、《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 |
二、《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 |
三、《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 |
第二章 寻找精神的归宿 |
一、《看麦娘》:亲情的温暖 |
二、《烦恼人生》:爱情的归宿 |
三、《一去永不回》:自我与叛逆 |
第三章 寻找历史的“真相” |
一、《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 |
二、《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 |
三、《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 |
第四章 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 |
一、寻找:一种写作的根源 |
(一) 现实生活迫使池莉寻找 |
(二) 个人习性与池莉的写作 |
(三) 池莉关于“寻找”的文学观 |
二、“寻找”的驱动力:欲望、人伦、真理 |
(一) 欲望 |
(二) 人伦 |
(三) 真理 |
三、“绝望—挣扎—升华”的寻找模式 |
四、寻找:一种反抗绝望的方式 |
(一) 以家庭为背景的寻找叙事 |
(二) 针对历史事件的寻找叙事 |
(三) 爱恋故事里的寻找叙事 |
(四) 凡庸生活里的寻找叙事 |
余论:“寻找”叙事的意义 |
一、寻找叙事对于池莉市民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意义 |
二、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与中外文学传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读硕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8)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辨析及选题因由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发生与转型 |
第一节 繁荣景象 |
第二节 发生因由 |
第三节 渐趋转型 |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对婚变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
第一节 顺应反思“文革”的时代潮流 |
第二节 回归批判落后观念的启蒙叙事 |
第三节 追寻爱情与梦想后的不同境遇 |
第四节 成人与儿童视角下的抚育问题 |
第三章 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价值 |
第一节 婚姻法的碰触与模式化的突破 |
第二节 接受现代婚姻观念的先锋书写 |
第三节 承启十七年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当代小说女性爱情观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小说的道德叙事与爱情观的转变 |
第一节 新中国小说的爱情道德叙事 |
一、爱情与家庭伦理 |
二、爱情与集体伦理 |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叙事与爱情新道德的确认 |
一、爱情旧道德的反思 |
二、爱情新道德的确认 |
第三节 爱情道德叙事转变与新的文学价值 |
一、新中国小说与主流意识形态 |
二、新时期小说功能的转变 |
第二章 小说的情感叙事与爱情观的转变 |
第一节 新中国小说的爱情情感叙事 |
一、情感叙事与国家认同 |
二、集体情感与个体情感的冲突 |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的爱情情感叙事 |
一、爱情叙事与个体情感的凸显 |
二、新时期个体情感的走向 |
第三节 爱情情感叙事转变与新的文学审美原则 |
一、新中国小说的情感特征 |
二、新时期小说审美的转变 |
第三章 小说的身体叙事与爱情观的转变 |
第一节 新中国小说的身体叙事 |
一、女性身体的男性化 |
二、被遮蔽的女性意识 |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的女性身体叙事 |
一、身体写作兴起 |
二、女性意识回归 |
第三节 身体叙事与爱情观 |
一、打开身体之门,对女性欲望的深层叙事 |
二、“沉重”与“轻逸”编织“爱的谎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
一 何谓痴狂叙事 |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
一 旋转的舞厅 |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
一 虚构的历史 |
二 真实的人性 |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
一 尴尬的叙述人 |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
二 噩梦般的叙事 |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
结论 |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新时期小说中的婚恋文化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D]. 邓琳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小说中的“婚变叙事”研究[D]. 李阳. 河北大学, 2020(08)
- [3]张洁小说爱情叙事批评[D]. 王焌郦. 吉林大学, 2020(08)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D]. 孟祥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D]. 张文婷.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6]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D]. 胡丽花.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D]. 柯海.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D]. 李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当代小说女性爱情观转变研究[D]. 张珺媛.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