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9m)TcMIBI乳腺显像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赵格格[1](2021)在《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肿物的诊断能力评价及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评价了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癌原发灶的诊断效能,并与超声显像进行了对比。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乳腺癌原发灶FDG的摄取与其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乳腺肿物患者696例。入组标准:1)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乳腺肿物;2)PET/CT前已行US检查;3)所有病灶行手术切除或经穿刺取得病理结果;4)PET/CT、US和手术切除或穿刺时间间隔均在一周内。排除标准:1)乳腺手术,化疗或放疗史者;2)5年内曾罹患其他恶性肿瘤;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超声检查:通过观察乳腺内肿块的部位、大小、纵横比、形状、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情况,并根据BI-RAD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1-5类。PET/CT检查:检查前患者需至少空腹6小时,至少停用胰岛素6小时,血糖水平应低于10mmol/L。经静脉注射18F-FDG(剂量:333-481MBq),注射后安静休息45-60分钟。扫描区域为从头部扫描至大腿中部。确定病灶,绘制感兴趣区后,计算SUVmax值。通过HE染色制作获取病理图像,以病理学为“金标准”确定乳腺肿物性质。将乳腺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进行乳腺肿物的分子分型。根据ER、PR、HER2等激素受体状态及增殖标志物Ki-67表达水平将恶性肿瘤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三阴性型四个分子亚型。利用ROC曲线分析确定PET/CT SUVmax的cut-off值,并采用c2检验或Mc Nemar检验对超声和PET/CT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利用t检验、Welch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SUVmax和分子亚型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6例病灶(良性病变203例,乳腺癌493例),在乳腺癌患者中,当cut-off值为3.76时,超声诊断乳腺肿物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PET/CT(P<0.05),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显着低于PET/CT(P<0.05),准确性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在超声评分为4b类患者中,PET/CT SUVmax cut-off值为4.45时,诊断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97.3%、91.3%、98.3%及81.8%。在本研究中,ER阴性组的SUVmax值高于ER阳性组(P<0.05);PR阴性组SUVmax值高于PR阳性组(P<0.05);HER2阳性组SUVmax值高于HER2阴性组(P<0.05);Ki-67高表达组SUVmax值高于Ki-67低表达组(P<0.05)。92例(19.0%)患者为Luminal A型,267例(55.0%)患者为Luminal B型,58例(12.0%)患者为HER2型,68例(14.0%)患者为三阴性型。18F-FDG摄取值最低的Luminal A亚型的SUVmax值均低于Luminal B亚型、HER 2亚型及三阴性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乳腺癌原发灶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超声评分为4b类的乳腺肿物患者中;乳腺癌原发灶SUVmax值与Luminal A亚型有相关性。
吕宁宁[2](2021)在《99mTc-3PRGD2 SPECT显像与薄层CT显像术前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价值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99mTc-HYNIC-PEG4-E[PEG4-c(RGDfK)]2(99mTc-3PRGD2)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图像和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探讨二者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37-81(52.64±14.92)岁。分别进行薄层CT扫描及99mTc-3PRGD2SPECT显像。显像后1周内均行食管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远处转移和邻近器官侵犯。99mTc-3PRGD2SPECT显像:注射剂量为11.1 MBq/kg,注射后1小时进行颈部至上腹部断层显像。所得图像采用视觉分析法分析。阳性标准为连续两个及以上层面发现淋巴结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摄取高于纵隔)。薄层CT显像: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薄层CT显像检查。从颈部到肾门水平,沿头足方向进行扫描。阳性标准为区域淋巴结最短径大于1.0cm。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分析。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基于每个淋巴结、基于每位患者、基于不同淋巴结区域和基于淋巴结分期)对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和对比。诊断指标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纳入的32名患者中,共计有18名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共计42枚。术中共清扫了168枚淋巴结,颈段淋巴结、胸上段淋巴结、胸中段淋巴结、胸下段淋巴结和腹段淋巴结分别为51枚、43枚、27枚、14枚及33枚。薄层CT显像共发现117枚淋巴结,其中阳性25枚,阴性92枚;99mTc-3PRGD2SPECT显像共发现143枚淋巴结,其中阳性34枚,阴性109枚。基于每个淋巴结分析时,99mTc-3PRGD2SPECT显像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诊断指标显着高于薄层CT显像:敏感性(80.95%VS.59.52%,P<0.05),特异性(86.51%VS.73.02%,P<0.05),准确率(85.12%VS.69.64%,P<0.05),阳性预测值(66.67%VS.42.37%,P<0.05)和阴性预测值(93.16%VS.84.40%,P<0.05)。基于每位患者分析时,99mTc-3PRGD2SPECT显像诊断的准确率(87.50%VS.62.50%,P<0.05)高于薄层CT显像。基于不同淋巴结区域分析时,99mTc-3PRGD2SPECT显像诊断颈部和胸上段区域淋巴结的敏感性(92.86%VS.57.14%,P<0.05)和准确率(90.20%VS.72.55%,P<0.05)高于薄层CT显像。在淋巴结分期方面,99mTc-3PRGD2SPECT显像诊断的准确性(78.12%VS.53.12%,P<0.05)高于薄层CT显像。结论:99mTc-3PRGD2SPECT显像对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诊断颈部和胸上段区域淋巴结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显着高于薄层CT显像。
康菁芬,刘海燕,李彩红,师志勇[3](2021)在《99Tcm-3PRGD2SPECT/CT分子影像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99Tcm-联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99Tcm-3PRGD2)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可用于乳腺癌分子显像的一种SPECT示踪剂。99Tcm-3PRGD2 SPECT/CT可用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并进行准确的分期及分子分型,据此进行诊疗方案的选择,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就99Tcm-3PRGD2 SPECT/CT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作出展望。
杜向东[4](2020)在《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 4B类肿物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 4B类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丰富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乳腺肿物误诊原因,提高乳腺肿物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至辽宁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行超声造影检查的BI-RADS 4B类乳腺肿物患者共计89名,乳腺肿物共95例,所有肿物均具有病理诊断结果,施行穿刺活检的肿物有43例,手术切除的肿物共有52例。采用西门子S3000超声诊断仪,配备9L4线阵探头,首先选择二维超声模式,观察肿物大小、位置、形态、边缘、肿物内部及其后方回声特征、钙化、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调整探头选择肿物的最大切面,切换至CEUS模式,获取感兴趣区包括肿物及其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调节聚焦、增益、机械指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所有患者均于施行超声造影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患者前臂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将造影剂粉末与0.9%氯化钠溶液5.5ml混合稀释,充分震荡摇匀,制成悬液,以团注形式注入体内。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平静呼吸,操作者探头压力适度,探头始终保持同一切面。整个CEUS过程实时动态储存视频,持续观察3min,储存图像,分析结果。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位高年资主任医师行CEUS检查并记录保存影像资料,另一位高年资主任医师分析并记录每个病灶的超声造影形态学指标和量化指标,对病灶进行重新分级,参数的整理和病理结果的随访录入由一名医师助理进行。以病理良、恶性结果分组,超声造影形态学指标以计数资料形式进行描述,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量化指标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187岁,平均(52.1±7.5)岁。95例乳腺肿物的病灶直径范围432mm,平均(12.3±4.7)mm,95例肿物中良性病灶44例和恶性病灶51例。常规超声对BI-RADS分类为4B的肿物诊断准确率为62.8%。CEUS对BI-RADS分类为4B的肿物诊断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63.6%,阳性预测值为73.8%,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率为76.8%。乳腺肿物的CEUS形态学指标中,增强强度、增强后面积、病灶边缘、病灶形状、内部回声、周围血管对BI-RAD 4B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意义。乳腺肿物的CEUS量化指标中,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等量化指标对BI-RADS 4B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意义。结论:1.良性病灶的不典型表现是造成乳腺BI-RADS 4B类肿物CEUS诊断假阳性的主要原因。2.CEUS呈现的图像特征能够帮助研究者判断乳腺BI-RADS 4B类肿物的良恶性。3.增强强度、增强后面积、病灶边缘、病灶形状、内部回声、周围血管等形态学指标和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等量化指标可以为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宋宇[5](2020)在《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复杂乳腺疾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复杂乳腺疾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中复杂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术前精准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符合入组标准的44例有效病例。将其高频彩超和DCE-MRI对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乳腺背景(除原发病灶外的乳腺腺体)评估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相关评分标准(BI-RADS分级标准和淋巴结评估标准)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后进行相关分析。通过χ2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和ROC曲线等统计学方法,比较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和两者单独检查方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出相应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结果:应用χ2检验分析可知,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乳腺背景的良恶性鉴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appa一致性检验提示,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乳腺背景中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P值均<0.05);ROC曲线提示,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原发病灶、淋巴结、乳腺背景中的AUC值均最高(P值均<0.05);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对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乳腺背景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最高。结论:1.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及两者单独检查在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及乳腺背景的良恶性鉴别中均具有重要意义;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及两者单独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2.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可以有效的取长补短,提高诊断效能。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联合检查在乳腺原发病灶、淋巴结及乳腺背景评估中的诊断效能最高。
吴国柱[6](2018)在《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全球化性加剧的态势,而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趋势有自身特色,即呈现显着的农村化和年轻化[1-2]。造成的后果就是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随之增高,这不但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社会同样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医务工作者一直把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作为重点和热点领域展开研究。乳腺肿瘤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量血管生成,导致肿瘤边缘带和肿瘤中心区域的血管分布存在异质性。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血管的异质性由肿瘤的类型和微环境决定,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的主动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调节在空间、时间表达水平的不协调性导致肿瘤血管生成与生理状态下的血管生成存在显着差异[3]。以往的研究证实恶性乳腺瘤体周边区域的血流灌注强度比肿瘤中心区域显着增大,周边区域的血管分布更密集[3-4]。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快,内部血流供应不足,出现坏死区致使内部血管稀疏,血流灌注相对瘤体周边区域少。以往的研究及肿瘤治疗手段更多聚焦于肿瘤内部血管[5],而报道乳腺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的研究并不多。恶性乳腺肿瘤生长旺盛,瘤体周边地带存在大量走行迂曲的放射状或环绕型的滋养血管,这种滋养动脉决定肿瘤生长速度的快慢和侵袭性的强弱。乳腺恶性肿瘤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管径往往较粗且走形不规则,并向瘤内多个分支供应足够的血液以保障乳腺恶性肿瘤迅速生长的需求,乳腺恶性肿瘤的滋养血管是肿瘤细胞扩增和侵袭的关键因素。随着高频超声的分别率愈来愈高,超声检出直径在10mm以下的乳腺恶性结节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这些直径较小的恶性结节在二维声像图中并不是都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再者,乳腺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者,内部出现坏死液化区时,超声检测瘤体内部血管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这时候乳腺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或许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超声测量所得的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得以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在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肿瘤分子标记物对监测肿瘤的侵袭性和生长性具有显着的作用。乳腺癌的重要的分子标记物有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C-erbB-2是HER2的Neu亚型)及Ki-67等,这些分子标记物在乳腺癌个体化诊断、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疗效评估中对临床医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7]。目前对部分乳腺恶性肿瘤,临床提出了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的方案,以上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是该疗效是否满意的直接证据[8]。但是,需要通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对组织标本观察来判断肿瘤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状况,而这些组织标本必须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因此,如何利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研究肿瘤在宏观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乳腺肿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的关系,以此利用无创的影像学方法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是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影像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有学者[9]将肿瘤血管分成三个区域:①肿瘤中心带,血管稀少,很少有分支或吻合支,存在大片无血管区,认为中心带与肿瘤坏死有关。②肿瘤外带,血管密集,窦状扩张,相互吻合成拌,提示外带是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区。③肿瘤周围组织带,血管粗大迂曲,互相融合成片状、胚窦样。血管粗大的区域多位于肿瘤边缘,边缘区域的血管化程度有高于中心区域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证实肿瘤内部血管与这些分子标记物阳性表达有关[10-12],但很少文献报道瘤体周边滋养血管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因此,如果寻找出乳腺癌和纤维腺瘤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差异,不但对对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价值,而且对乳腺内无血流信号显示、恶性征象不显着的微小癌以及发生坏死液化的癌灶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如果能找到肿瘤周围滋养血管与肿瘤病理学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利用超声检查乳腺恶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的前后变化,利用无创的这种影像学方法就能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考量,本文对乳腺肿瘤周围滋养血管及其与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通过对乳腺肿瘤周缘区域进行超声造影,探讨乳腺肿瘤周围区域的造影增对区分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测定220个乳腺病灶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反复测量3次的滋养动脉PSV、RI所得数据进行可重复性评估,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诊断相对符合临床实际的诊断乳腺癌临界值。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周缘区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220例乳腺肿物中有97个乳腺癌病灶,肿块直径7~52 mm,平均(23.7±10.8)mm;有123个良性病灶,肿块直径9~39 mm,平均(19.5±4.8)mm。乳腺实性瘤体周围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PSV、RI的3次测值ICC大于0.75。乳腺癌周围滋养动脉频谱测值的PSV和RI均比乳腺良性肿瘤的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多呈放射状走行,而乳腺良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多呈环绕状走行,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周边滋养动脉走行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的PSV的诊断临届值为16.5 cm/,敏感度为86.60%,特异度较低,约为56.60%,84.15%的阴性预测值较为理想,阳性预测值差,61.31%;滋养动脉RI的诊断临界值为0.715,与之相对应的数值分别为91.75%、79.51%、92.38%和78.07%。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进行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周缘区多表现为高增强,而纤维腺瘤周缘区多为低增强或等增强(P<0.05);与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周缘区多为放射状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影参数的比较中,乳腺癌周缘区造影参数中的达峰时间比纤维腺瘤快,且曲线下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测量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稳定性良好,可成为二维超声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手段。乳腺肿瘤周缘区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区分有一定临床价值,也进一步印证乳腺良恶性肿瘤周围区域血管分布不同。第二部分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分子标记物中的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为临床评估乳腺IDC预后及对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2例行乳腺癌切除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病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或IDC混合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22个病灶研究,分析肿瘤相关因子ER、C-erbB-2、VEGF及ki-67及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结果122例乳腺IDC患者的年龄为年龄29~80岁,平均(52.6±11.3)岁;122个IDC病灶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病灶直径≥20mm的有64个,<20mm的58个;C-erbB-2阳性表达者占39.3%(48/122),C-erbB-2表达阴性占总数的60.7%(74/122);组织学分级≥II级的为75个,<II级为47个;发生腋窝淋巴结者61例;ER和PR的阳性表达的病灶分别为58和54个;Ki-67阳性表达者为97例,占79.5%(97/122),Ki-67表达阴性者为25例,占总数的20.5%(25/122);VEGF阳性表达者占63.1%(77/122),VEGF表达阴性者占总数的36.9%(45/122)。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者多数病理组织分级≥II级,也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C-erbB-2阳性表达者,其ER和PR多数表现为阳性(P<0.05)。Ki-67和VEGF表达阳性时,肿瘤直径多数≥20 mm(P<0.005),当乳腺IDC的VEGF表达阳性时,患者多数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在乳腺IDC中表达为阳性时,病灶的组织学分级多数≥Ⅱ级,而且多数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情况;当C-erbB-2呈现出阳性表达时,病灶雌激素受体ER、PR大多数呈阳性表达;Ki-67及VEGF的阳性表达者,肿瘤多数往往生长迅速,大多数肿块直径≥20 mm。因此,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VEGF是否阳性表达影响着乳腺IDC组织学分级及向远处转移。第三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血管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亚型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个乳腺IDC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参数,选取同期138个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erbB-2表达情况,分为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4个等级,分别用“+++”、“++”、“+”、“-”表示,分析其与瘤体周围滋养动脉PSV、RI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IDC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PSV为(20.99±8.14)cm/s,RI为0.80±0.06,纤维腺瘤组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为(15.56±3.68)cm/s,RI为0.66±0.07,乳腺IDC组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及RI均高于纤维腺瘤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和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3和0.360),纤维腺瘤病灶周缘区域滋养动脉PSV及RI的大小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均无相关性(r值均为0.001)。结论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呈高速高阻型,乳腺IDC滋养动脉的PSV和RI的高低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有关第四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肿物周围区域滋养血管的PSV、RI与肿瘤直径及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乳腺IDC肿物直径及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相关参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Ki-67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图中显示的细胞染色数量的多少把Ki-67分成4个等级(强阳性、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分别用“+++”、“++”、“+”和“-”表示,分析137个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RI与肿块直径及Ki-67表达等级的关系。结果137例乳腺IDC肿块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Ki-67阳性表达率81%(111/137).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RI和肿瘤直径在Ki-67的“-”组、“++”组、“+”组和“+++”组间比较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和2.76,P=0.017和0.045)。随着结节直径及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增高,Ki-67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增高,即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83、0.271和0.361,P值均<0.001),137个乳腺病灶直径与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呈正相关(r=0.409,P<0.001),与 RI 呈正相关(r=0.361,P<0.001)。结论乳腺IDC的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与Ki-67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性。肿瘤直径的大小与乳腺癌病灶周边滋养PSV和RI的高低呈正相关性。
董云[7](2018)在《SPECT/CT双时相99mTc-MIBI断层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SPECT/CT双时相99m Tc-MIBI断层显像在乳腺癌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98例进行了术前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并将诊断结果记录,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SPECT/CT双时相99m Tc-MIBI断层显像的敏感性94.80%、特异性90.00%、准确性93.90%,高于钼靶X线检查的敏感性82.10%、特异性60.00%、准确性77.60%,SPECT/CT双时相99m Tc-MIBI断层显像和钼靶X线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4.30%和59.40%,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99m TcMIBI双时相断层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钼靶X线检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王任婕[8](2013)在《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拟进行乳腺手术或行乳腺组织活检的女性患者312例,平均年龄为42.3±12.1岁(1973岁),平均体重为58.8±13.6kg (4280kg)。所有患者检查前未接受任何治疗,3个月内均未行其他放射性核素检查。新型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已通过院独立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审查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在经肘静脉注射99mTc-3PRGD2(11.1MBq/kg,466.2~888MBq)1h后行乳腺及腋窝淋巴结SPECT正位和侧位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显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分别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行t检验和卡方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12例患者共420个乳腺病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108个为恶性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0个,导管原位癌14个,浸润性小叶癌3个,浸润性筛状癌、黏液癌、小管癌、髓样癌、恶性叶状肿瘤各2个,恶性淋巴瘤1个;312个为良性病灶,其中乳腺腺病140个,纤维腺瘤119个,乳腺炎20个,乳管内乳头状瘤23个,囊肿8个,良性叶状肿瘤2个。采用定性法分析时,以视觉评分≥2为阳性标准,乳腺99mTc-3PRGD2SPECT平面显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07%(80/108),80.77%(252/312),79.05%(332/420),57.14%(80/140),90.00%(252/280),SPECT/CT断层显像分别为77.77%(84/108),89.10%(278/312),86.19%(362/420),71.19%(84/118),92.05%(278/302),两两比较,其中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半定量法分析时,乳腺99mTc-3PRGD2SPECT平面显像良、恶性病灶的T/N比值分别为1.23±0.33及1.76±0.43,恶性病灶的T/N比值较良性病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P<0.05)。SPECT/CT断层显像良、恶性病灶的T/N比值分别为1.36±0.47及3.98±1.78,恶性病灶的T/N比值较良性病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P<0.05)。乳腺99mTc-3PRGD2SPECT平面显像时分别以T/N比值1.2、1.4及1.6作为阳性标准,SPECT/CT断层显像时分别以T/N比值1.5、2.0、2.5及3.0作为阳性标准,以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达到最大时的T/N比值作为诊断阈值,SPECT平面显像的诊断阈值为1.4,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2%(78/108),83.33%(260/312),80.48%(338/420),60.00%(78/130),89.66%(260/290);而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阈值为2.5,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3%(82/108),92.31%(288/312),88.10%(370/420),77.36%(82/106),91.72%(288/314),两两比较,其中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对乳腺癌99mTc-3PRGD2SPECT/CT显像进行大样本研究。2、本研究首次证实乳腺99mTc-3PRGD2SPECT平面显像半定量法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4,SPECT/CT断层显像的最佳诊断阈值为2.5。3、乳腺99mTc-3PRGD2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效能优于SPECT平面显像。乳腺99mTc-3PRGD2显像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相似。4、乳腺99mTc-3PRGD2SPECT/CT断层显像对乳腺癌尤其是对转移灶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盛强[9](2008)在《乳腺癌及腋淋巴结转移99mTc-HL91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双时相99mTc-HL91乏氧显像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及腋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意义,初步评价两种显像方法在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乳腺可触及肿块的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乳腺癌组27例,良性病变组12例。术前行双时相99mTc-HL91乏氧显像(1h、4h)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10min、2h),对显像阳性的肿块计算感兴趣区与对侧正常相应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以早期摄取比值(EUR)和延迟摄取比值(DUR)计算滞留指数(RI)。分别使用视觉判断法、半定量分析及ROC曲线法分析显像结果。并对乳腺癌组T/N比值与临床病理因素(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表达)及血清CA15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视觉判断法:99mTc-HL91乏氧显像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2%(23/27)、75.0%(9/12)、82.1%(32/39)和81.5%(22/27)、66.7%(8/12)、76.9%(30/39)。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72.7%(8/11)和63.6%(7/11)。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半定量法:99mTc-HL91显像良性病变组EUR、DUR、RI分别为1.14±0.14、1.10±0.11和-0.04±0.10;乳腺癌组分别为1.66±0.43、1.75±0.51和0.08±0.12。99mTc-MIBI显像良性病变组EUR、DUR、RI分别为1.18±0.16、1.15±0.11和-0.09±0.12;乳腺癌组分别为1.54±0.36、1.63±0.39和0.06±0.13。99mTc-HL91、99mTc-MIBI显像乳腺癌组EUR、DUR及RI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且99mTc-HL91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更高的摄取与滞留。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ROC曲线法:99mTc-HL91法各时相AUCROC均较99mTc-MIBI法高近5%。以各自最佳界值点作为判断良、恶性的诊断阈值,两种显像方法不同时相的半定量诊断指数(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定性诊断有提高,99mTc-HL91显像诊断指数的提高尤为明显,延迟相达到184.3%。④乳腺癌摄取99mTc-HL91、99mTc-MIBI的程度(T/N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c-erbB-2、Ki67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99mTc-HL91乳腺病灶乏氧显像在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上优于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半定量分析和ROC曲线法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乳腺癌摄取99mTc-HL91、99mTc-MIBI的程度可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做出初步判断。
刘海燕[10](2008)在《99TcmN-NOET SPECT鉴别诊断肿瘤良恶性及探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肺肿瘤99TcmN-NOET SPECT显像研究第一节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肺部单发结节良恶性目的结合99TcmN-NOET亲肿瘤的特点,系统研究原发性肺癌术前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肺部单发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并与CT比较;分别分析早期和延迟病变部位与对侧对应正常组织早期和延迟放射性比值(T/N),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9TcmN-NOET双时相SPECT测量肿瘤大小的价值,与CT比较;分析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方法62例经X线检查示肺部阴影疑肺癌的患者术前1周内和5例排除肺部恶性肿瘤疾患的门诊病人和部分健康志愿者(男3例,女2例,年龄30-64岁,平均42.53±7.52岁)进行99TcmN-NOET SPECT 20-30min早期、2h延迟胸部前后位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和常规CT扫描,所有病例检查前均未经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检查后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资料。62例中,1例为右中肺阻塞综合症,胸腔积液,下呼吸道感染,因为有较大的右肺中叶不张和右侧胸腔积液,影响病灶的肉眼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所以未列入统计。NOET冻干药盒均为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并提供,标记率>90%。99TcmN-NOET SPECT显像采用美国ADAC公司生产的VERTEX双探头SPECT仪,配平行孔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能峰设为140KeV,窗宽设为±20%。局部静态平面显像采集1000k计数,矩阵256×256。断层像采360°,6°/帧,40s/帧,共60帧,矩阵128×128,放大倍数为1。数据用ADAC专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得到图像,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投影,采用Butterworth滤波函数(cutoff,0.36;order,15)。CT检查采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仪。99TcmN-NOET SPECT图像采取肉眼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病理检查与显像结果进行双盲法对照。肉眼分析首先要确定病灶部位,确定病灶的根据:①目测(99TcmN-NOET显像可见明显显像剂浓集);②X线片或CT(99TcmN-NOET显像未见明显显像剂浓集),然后观察各个层面是否有显像剂异常浓聚灶。根据占位病变处显像剂浓聚程度将显像结果进行评分:0分:未见显像剂聚集(-);1分:少量聚集(+);2分:浓聚(++),强度低于肝脏计数;3分:高度浓聚(+++),强度等于或高于肝脏计数。在99TcmN-NOET显像中,-、+为阴性,++、+++为阳性。半定量分析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技术在前位、后位的平面像及冠状位、矢状位和横断位的断层图像上的病灶部位(①对明显浓集99TcmN-NOET:在图像上取1帧肿瘤显像剂浓聚最明显的图像,确定肿瘤ROI并将对侧镜面部位定为本底:②对肉眼未见浓集99TcmN-NOET:参考X线片、CT或MRI图像确定肿瘤部位和ROI,并以对侧镜面部位定为本底)。勾画肿瘤部位感兴趣区(ROI1),并在对侧组织镜面部位取相同大小的感兴趣区(ROI2),分别测定每个pixel的平均计数,并计算肿瘤组织计数与正常组织比值(ROI1/ROI2)即摄取比值(T/N)进行半定量分析。T/N包括早期T/N(ER)和延迟T/N(DR)。计算滞留分数(RI%)=(DR-ER)/ER×100%。对于实性结节的T/N值,采用上述方法;对于病变中部有显像剂分布缺损的病灶,在病灶的周边选取几个部位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病灶的T/N值。采用计算机特有的测量方式,测量病灶和空洞的长径、横径及前后径。以长径×横径×前后径表示病灶和空洞的大小。结果判断根据1)肉眼分析:肺恶性肿瘤:在胸部平面和断层图像中,可见肺部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肺良性病变:胸部平面和断层图像可见胸腔内放射性分布均匀,两侧基本对称或呈局限性放射性稀疏、缺损。2)半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学中单侧估计95%参考值范围的方法,取同一时间段、同一病种恶性组T/N值((?)-1.64s)和良性病变组T/N值((?)+1.64s)的平均值为阈值,用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病理结果与显像结果进行双盲法对照。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11.5版),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定性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算99TcmN-NOET SPE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并与其它检查相应项目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ment ANOVA)进行各组的ER、DR、RI差异的分析;CT和ECT测量病灶大小差异的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根据病理结果将61例肺部肿块患者分为恶性组(组1,G1)和良性组(组2,G2)。G1,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9.7±9.76岁,平均体重64.12±10.35kg,平均身高168.43±6.72cm),其中28(28/51,54.9%)例鳞癌、13(13/51,25.5%)例腺癌、7(7/51,13.7%)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癌肉瘤。G2,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44-61岁,平均年龄55.1±6.28岁,平均体重50.5±5.38kg,平均身高158.9±2.33cm),其中7例炎性假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错构瘤。经t检验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8例肺癌患者和7例良性病变的患者经手术治疗。②51例恶性病变,99TcmN-NOET肺部早期显像结果显示94.1%(48/51)显像阳性,其中包括鳞癌92.86%(26/28),腺癌92.31%(12/13),小细胞癌100%(7/7),大细胞癌100%(2/2),癌肉瘤100%(1/1);3例假阴性病例中2例鳞癌,1例腺癌;99TcmN-NOET肺部延迟显像结果显示90.2%(46/51)显像阳性,其中包括鳞癌89.3%(25/28),腺癌92.31%(12/13),小细胞癌85.7%(6/7),大细胞癌100%(2/2),癌肉瘤100%(1/1);5例假阴性病例中3例鳞癌,1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根据4分法进行评分,肺部恶性病变NOET评分早期为106分(2.078±0.935),延迟为98分(2.032±1.021)。10例良性包块中,99TcmN-NOET肺部早期显像70%(7/10)显示阴性,3例显示假阳性的是2例炎性假瘤,1例硬化性血管瘤;延迟显像有80%(8/10)的患者显示阴性,2例显示假阳性的是1例炎性假瘤,1例硬化性血管瘤。根据4分法进行评分,肺部良性病变NOET评分早期为8分(1.233±0.877),延迟为4分(1.056±0.813)。而CT结果显示有90.2%(46/51)的肺癌患者结果阳性,其中包括鳞癌92.86%(26/28),腺癌84.62%(11/13),小细胞癌85.71%(6/7),大细胞癌100%(2/2),癌肉瘤100%(1/1),良性包块中有80%(8/10)的患者显示阴性,2例显示假阳性的是1例炎性假瘤,1例硬化性血管瘤。99TcmN-NOET早期显像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1%、70%、94.1%、70%、90.2%;99TcmN-NOET延迟显像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0.2%、80%、95.8%、61.5%、88.5%;CT检查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0.2%、80%、95.8%、61.5%、88.5%。行χ2检验后得出:99TcmN-NOET早期显像和99TcmN-NOET延迟显像及CT检查对肺部恶性病灶检出的灵敏度无差别(χ2=0.543,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267,P>0.1)。因此,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同CT检查一样可以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③99TcmN-NOET显像早期靶非靶比值(ER)G1为1.25±0.15,G2为1.09±0.1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延迟靶非靶比值(DR)G1为1.40±0.17,G2为1.18±0.2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滞留指数(RI%)G1为12.22±6.38,G2为28.3±10.91,无统计学差异(P>0.05)。99TcmN-NOET显像的半定量指标(ER、DR和RI%)与肺癌TNM分期、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肺部包快是否有空洞、是否有吸烟史、性别无关(P>0.05)。④99TcmN-NOET SPECT显像中共有48例肺癌患者和2例炎性假瘤患者可见明确肿块,应用CT、99TcmN-NOET早期显像、99TcmN-NOET延迟显像分别其长径、横径和厚度。CT、99TcmN-NOET早期显像、99TcmN-NOET延迟显像测量48例肺癌患者病灶长径的平均值分别是4.34±2.9、5.28±3.04和5.44±3.01;测量2例炎性假瘤患者病灶长径的平均值分别是1.56±0.73、2.78±0.29和3.03±0.21。测量48例肺癌患者病灶横径的平均值分别是3.41±2.36、4.71±2.67和4.81±2.76;测量2例炎性假瘤患者病灶横径的平均值分别是1.28±0.61、2.50±0.12和2.61±0.11。测量48例肺癌患者病灶厚度的平均值分别是3.56±2.32、3.93±1.84和3.92±1.81;测量2例炎性假瘤患者病灶厚度的平均值分别是1.29±0.5、2.37±0.15和2.44±0.16。两组病例病变长径、横径、厚度的测量,可见NOET早期及延迟测量结果均大于CT测量结果,并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OET早期与延迟测量结果稍有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OE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测量病灶的最小值分别为0.9cm、1.85cm和2.37cm。⑤共有9例肺癌患者同时进行了99TcmN-NOETSPECT的平面和断层显像,早期平面显像示异常3例,延迟平面显像示异常4例。早期断层显像示异常7例,延迟断层显像示异常8例,病变显示清楚。99TcmN-NOET早期断层显像对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77.8%(7/9)明显高于平面显像33.3%(3/9),P<0.05;99TcmN-NOET延迟断层显像对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88.9%(8/9)明显高于延迟平面显像44.4%(4/9)(P<0.05)。断层显像的ER(1.23±0.11)和DR(1.42±0.21)分别明显大于平面显像的ER(1.18±0.15)和DR(1.27±0.16),且二者比较,ER和DR都有显着性差异(P<0.001)。结论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且对肺部恶性病灶的珍断效能与常规CT检查没有差别。99TcmN-NOET显像的半定量指标也可用于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99TcmN-NOET显像对肿瘤大小的测量值大于CT;99TcmN-NOET断层显像对肺恶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平面显像;99TcmN-NOET显像的半定量指标(ER、DR和RI%)不受肺癌TNM分期、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肺部包快是否有空洞、是否有吸烟史、性别的影响。第二节99TcmN-NOET SPECT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目的探讨99TcmN-NOET SPECT双时相断层显像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并且与CT比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为肺癌术前准确分期提供依据,协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51例肺癌患者共有2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鳞癌17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1例;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42±8.84。根据术后病理证实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组1,G1)11例,男/女比为7/4,平均年龄55.55±10.27岁,共发生34处纵隔淋巴结转移;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组2,G2)18例,男/女比为12/6,平均年龄58.56±7.94岁。主要仪器或设备、99TcmN-NOET SPECT显像、统计学分析同第一部分第一节。根据腋窝、纵隔内、颈部淋巴结区是否有异常显像剂浓聚,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结果①G1中99TcmN-NOET SPECT肺部早期显像术前检查结果显示72.7%(8/11)的患者纵隔淋巴结显像阳性,3例假阴性病例中2例小细胞癌,1例鳞癌;G2中77.8%(14/18)的患者显示阴性,4例假阳性者均为TNM分期为Ⅰb期的鳞癌。99TcmN-NOET SPECT肺部延迟显像结果显示45.4%(5/11)的患者纵隔淋巴结显像阳性;G2中88.9%(16/18)的患者显示阴性。而CT结果显示有54.5%(6/11)的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假阴性病例中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1例腺癌,1例鳞癌。G2中83.3%(15/18)的患者显示阴性,3例假阳性的为2例Ⅱa期鳞癌,1例Ⅲa鳞癌。99TcmN-NOET早期显像鉴别诊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鉴别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7%、77.8%、66.7%、82.4%、75.9%;99TcmN-NOET延迟显像鉴别诊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鉴别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45.5%、88.9%、72.4%、71.4%、72.7%;CT检查鉴别诊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鉴别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54.5%、83.3%、66.7%、75%、72.4%。行χ2检验后得出:99TcmN-NOET早期显像和CT检查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无差别(χ2=0.786,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177,P>0.1)。99TcmN-NOET延迟显像和CT检查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无差别(χ2=0.182,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232,P>0.1)。99TcmN-NOET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灵敏度无差别(χ2=1.692,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8,P>0.1)。因此,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同CT检查一样可以用于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②G1的ER为1.26±0.11,DR为1.38±0.15;G2的ER为1.28±0.17,DR为1.43±0.22,两组DR均高于ER,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管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对于NOET的排泄均较对侧肺组织缓慢,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是,虽然ER、DR和RI%两组比较G2的均高于G1,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肺病变摄取NOET和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用于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与常规CT没有差别。肺癌患者进行99TcmN-NOET显像时的半定量指标(ER、DR和RI%)和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关,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肺癌患者不管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对于NOET的排泄均较对侧肺组织缓慢。第三节99TcmN-NOET SPECT早期预测肺癌化疗疗效目的初步探讨99TcmN-NOET肺显像的半定量指标是否可以用来预测肺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从而快速判断肺癌化疗疗效。方法99TcmN-NOET肺显像后,51例恶性病变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进行了化疗,化疗采用MVP或IVP方案,所有化疗药物均采用静脉注射,每位患者均接受2疗程化疗,疗效判断按WHO标准。根据化疗后CT复查结果、临床评价等进行分组,第一组(组1,G1)为缓解组,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共9例,男/女比为6/3,平均年龄59.67±10.16岁。第二组(组2,G2)为非缓解组,包括无缓解(NR)及扩散。13例,男/女比为10/3,平均年龄58.00±5.55岁。比较两组化疗前T/N的差异。主要仪器或设备、99TcmN-NOET SPECT显像、统计学分析同第一部分第一节。结果化疗前G1的ER为1.42±0.13,DR为1.58±0.10;G2的ER为1.26±0.15,DR为1.40±0.22。缓解组的ER和DR均显着高于非缓解组(均为P<0.05)。提示化疗前T/N越高,则化疗效果越好。G1的RI%为11.56±7.55,G2的RI%为13.92±6.61,非缓解组高于缓解组,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99TcmN-NOET SPECT肺显像半定量指标可能是早期预测肺癌化疗效果的有效方法。第二部分乳腺结节99TcmN-NOET SPECT显像研究第一节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目的初步探讨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并与钼靶片、超声比较;分析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对乳腺病灶的检出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为乳腺癌术前诊断、术中定向、病情的分析、临床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的判断等提供一种无创的、实用的、新的检测手段。方法临床触诊示乳腺结节高度可疑乳腺癌的25例女性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99TcmN-NOET SPECT早期、延迟断层显像和X线钼靶检查,所有病例检查前均未行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检查后均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资料。其中有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瘤,未列入统计。将其余24例病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组1,G1)和良性组(组2,G2)。G1,19例(平均年龄51.32±4.97岁,平均体重59.95±8.30kg,平均身高157.89±5.39cm)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2例为Ⅰ期,17例为Ⅱ期;其中6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G2,5例(平均年龄48.80±4.55岁,平均体重50.5±5.38kg,平均身高157.6±4.39cm)均为纤维腺瘤,经t检验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仪器或设备、99TcmN-NOET SPECT显像、统计学分析同第一部分第一节。结果①G1中99TcmN-NOET早期及延迟显像结果均显示有89.5%(17/19)的患者显像阳性,2例假阴性病例中1例为Ⅰ期,1例为Ⅱ期,肿瘤长径均<1cm。根据4分法进行评分,早期显像乳腺病变NOET总评分为35分(2.05±1.12);延迟显像乳腺病变NOET总评分为34分(1.95±1.12)。G2中99TcmN-NOET早期显像有80%(4/5)的患者显示阴性,1例显示假阳性的为肿瘤长径>2cm。根据4分法进行评分,乳腺病变NOET总评分为3分(1.28±1.15);99TcmN-NOET延迟显像有100%(5/5)的患者显示阴性。根据4分法进行评分,乳腺病变NOET总评分为1分(0.58±0.49)。而钼靶片结果显示G1中有84.2%(16/19)的患者阳性,G2中有80%(4/5)的患者显示阴性,1例显示假阳性的是肿瘤长径>2cm。99TcmN-NOET早期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9.5%、80%、94.4%、66.7%、87.5%;99TcmN-NOET延迟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9.5%、100%、100%、71.4%、91.7%;钼靶片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4.2%、80%、94.1%、57.1%、83.3%。行χ2检验后得出:99TcmN-NOET早期显像和钼靶片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无差别(χ2=0.23,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111,P>0.1)。99TcmN-NOET延迟显像和钼靶片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无差别(χ2=0.23,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111,P>0.1)。因此,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同钼靶片一样可以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②99TcmN-NOET显像G1的ER为1.45±0.27,G2的ER为1.13±0.1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R则G1为1.67±0.32,G2为1.03±0.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滞留指数(RI%)G1为15.74%±11.55%,G2为-9.29%±18.4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ER、DR和RI%G1均高于G2,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ER和DR组内比较也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恶性病灶摄取NOET比良性病变多。③19例乳腺癌中,肿瘤直径≥2cm组16例,肿瘤直径<2cm组3例。结果显示,ER、DR和RI%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乳腺肿物摄取、滞留99TcmN-NOET不受肿块大小的影响。ER和DR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④以病灶长径表示肿瘤大小。剔除所有病例中99TcmN-NOET SPECT显像、超声、钼靶片未见肿块的病例。对14例乳腺癌患者和1例肿瘤长径>2cm的纤维腺瘤患者的病灶长径应用NOE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超声、钼靶片和专科检查分别测量,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NOE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超声、钼靶片和专科检查分别测量的最小长径为1.56cm、1.50cm、1.55cm、1.50cm和2.0cm。⑤共有6例乳腺癌患者同时进行了99TcmN-NOET SPECT的平面和断层显像,早期平面显像示异常2例,延迟平面显像示异常3例。早期断层显像示异常5例,延迟断层显像示异常4例,病变显示清楚。99TcmN-NOET早期断层显像对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83.3%(5/6)明显高于平面显像33.3%(2/6),P<0.05;99TcmN-NOET延迟断层显像对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66.7%(4/6)明显高于平面显像50.0%(3/6)(P<0.05)。断层显像的ER(1.71±0.30)和DR(1.91±0.37)分别明显大于平面显像的ER(1.46±0.26)和DR(1.48±0.30),且二者比较,ER和DR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且其灵敏度、特异性与钼靶片无差别。99TcmN-NOET SPECT显像半定量指标也是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有效方法,且其不受乳腺癌肿瘤直径的影响。99TcmN-NOET断层显像对病变的检出优于平面显像。第二节99TcmN-NOET双时相SPECT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目的研究99TcmN-NOET双时相SPECT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并与超声及钼靶片比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为乳腺癌术前准确分期提供依据,协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临床触诊示乳腺结节高度可疑乳腺癌的24例女性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99TcmN-NOET SPECT 20-30min早期、2h延迟断层显像、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所有病例均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1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组1,G1)和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组2,G2)。G1,6例(平均年龄49.67±5.43岁,平均体重59.83±5.530kg,平均身高155.67±1.97cm)均为Ⅱ期浸润性导管癌。G2,13例(平均年龄52.08±4.77岁,平均体重158.92±6.20kg,平均身高60.00±9.51cm)均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Ⅰ期,11例Ⅱ期。经舱验出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早期相和延迟相中,观察双侧腋窝淋巴结区的显像剂分布情况;计算患侧病变区与相对应健侧的靶/非靶比值(T/N),包括早期T/N(ER)和延迟T/N(DR);计算滞留比(RI%)。主要仪器或设备、99TcmN-NOET SPECT显像、统计学分析同第一部分第一节。结果①G1中99TcmN-NOET SPECT早期显像术前检查结果显示83.3%(5/6)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显示阳性,99TcmN-NOET SPECT延迟显像显示66.7%(4/6)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显示阳性,超声和钼靶片结果分别为50%(3/6)和66.7%(4/6)的阳性。G2中99TcmN-NOET SPECT早期显像76.9%(10/13)的患者显示阴性,延迟显像84.6%(11/13)的患者显示阴性,超声和钼靶片结果分别为53.8%(7/13)和61.5%(8/13)的阴性。99TcmN-NOET SPECT早期显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76.9%、78.9%;99TcmN-NOETSPECT延迟显像分别为:66.7%、84.6%、78.9%;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如下:50%、53.8%、52.6%;钼靶片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如下:66.7%、61.5%、63.2%。行χ2检验后得出:99TcmN-NOET早期显像和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探测灵敏度无差别(χ2=1.5,P>0.1),特异性一样(χ2=1.529,P>0.1);和钼靶片的灵敏度也无差别(χ2=0.44,P>0.1),特异性无差别(χ2=0.722,P>0.1)。99TcmN-NOET延迟显像和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探测灵敏度无差别(χ2=0.343,P>0.1),特异性无差别(χ2=2.88,P>0.05);和钼靶片的灵敏度也无差别(χ2=0,P=1),特异性无差别(χ2=1.759,P>0.1)。因此,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用于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②G1的ER为1.59±0.32,DR为1.77±0.36;G2的ER为1.39±0.23,DR为1.63±0.31,两组DR均高于ER,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管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对于NOET的排泄均较对侧乳腺组织缓慢,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ER、和DR两组比较G1的均高于G2,RI%两组比较G2的均高于G1,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乳腺病变摄取NOET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③共有6例乳腺癌患者同时进行了99TcmN-NOET SPECT的平面和断层显像,其中3例术后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早期和延迟平面显像均未见腋窝淋巴结显影。早期断层显像可见2例有腋窝淋巴结显影,延迟断层显像可见1例有腋窝淋巴结显影。结论99TcmN-NOET双时相SPECT可以用于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且其诊断效能同超声、钼靶片无差别。乳腺病变摄取NOET的半定量指标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不管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对NOET的排泄均较对侧乳腺组织缓慢。第三部分99TcmN-NOET肿瘤阳性显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目的初步探讨99TcmN-NOE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99TcmO4-甲状腺结节扫描结果为单个“冷、凉”结节的33例患者隔日进行了99TcmN-NOET显像,其中的2例(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了MIBI显像。所有患者在显像后2周内进行了手术。ROI技术划出病灶和对侧甲状腺组织对照区,测定计数求出靶本(T/N)比值。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主要仪器或设备、99TcmN-NOET SPECT显像、统计学分析同第一部分第一节。结果①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G1)和良性组(G2)。G1,16例(男1例,女1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1.81±15.34岁)有乳头状癌5例,滤泡状癌9例,髓样癌2例。G2,17例(男2例,女1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9.65±12.24岁)均为腺瘤。②16例甲状腺癌的患者,14例有NOET填充,2例为NOET部分填充,其中1例进行了MIBI显像,显示放射性填充。16例甲状腺癌NOET评分2分10例,3分6例,总得分为38分。17例良性病变中,15例为NOET阴性,2例假阳性病例为周边填充,中央未见填充,其中一例进行了MIBI显像,未见填充。③NOET的甲状腺癌T/N值为1.57±0.38,甲状腺腺瘤为1.05±0.36,NOET良恶性组间比较,F=16.095,P<0.001。ROI分析以甲状腺癌T/N值((?)-1.64s)和良性病变组T/N值((?)+1.64s)的平均值为阈值,用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故NOET显像以1.3为判断良恶性阈值。结论99TcmN-NOET显像半定量指标可以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物良、恶性。
二、~(99m)TcMIBI乳腺显像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9m)TcMIBI乳腺显像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肿物的诊断能力评价及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前言 |
2.2 诊断 |
2.3 分期 |
2.3.1 初始分期 |
2.3.2 淋巴结转移 |
2.3.3 远处转移 |
2.4 预后 |
2.5 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评价 |
2.6 复发 |
2.7 结论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超声检查和18F-FDG PET/CT |
3.2.1 超声诊断 |
3.2.2 18F-FDG PET/ CT成像 |
3.3 病理及组织学分析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PET/CT对乳腺癌原发灶的诊断 |
4.2 PET/CT与超声诊断比较 |
4.3 SUV值与不同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99mTc-3PRGD2 SPECT显像与薄层CT显像术前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价值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影像学技术在食管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及进展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99m)Tc-3PRGD_2的制备及给药方法 |
3.4 ~(99m)Tc-3PRGD_2断层显像 |
3.5 ~(99m)Tc-3PRGD_2断层显像图像处理及分析 |
3.6 薄层CT图像判读 |
3.7 外科手术治疗 |
3.8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病理结果 |
4.2 ~(99m)Tc-3PRGD_2SPECT显像和薄层CT显像结果的比较 |
4.2.1 基于每个淋巴结的~(99m)Tc-3PRGD_2SPECT显像和薄层CT的比较 |
4.2.2 基于每位患者的~(99m)Tc-3PRGD_2SPECT显像和薄层CT的比较 |
4.2.3 ~(99m)Tc-3PRGD_2SPECT显像与薄层CT按区域评价淋巴结的结果比较 |
4.3 ~(99m)Tc-3PRGD_2SPECT显像与薄层CT术前评价淋巴结分期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 4B类肿物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仪器和试剂 |
3.操作流程 |
4.CEUS观察指标 |
5.诊断标准 |
6.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1.病理结果 |
2.数据分析 |
3.CEUS形态学指标结果分析 |
4.CEUS量化指标结果分析 |
5.图像示例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应用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复杂乳腺疾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4 检查评估方法 |
2.5 原发病灶、乳腺背景、淋巴结、病理诊断阳性评估标准 |
2.6 判读与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径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理诊断资料 |
3.2 高频彩超、DCE-MRI及联合检查对原发病灶的评估 |
3.3 高频彩超、DCE-MRI及联合检查对淋巴结的评估 |
3.4 高频彩超、DCE-MRI及联合检查对乳腺背景的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4.1 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对乳腺原发病灶的评估 |
4.2 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对腋窝淋巴结的评估 |
4.3 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对乳腺背景的评估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疾病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
(6)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检查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鉴别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动脉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周围滋养动脉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的关系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SPECT/CT双时相99mTc-MIBI断层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图像处理及诊断标准 |
1.3.1 乳腺X线钼靶片 |
1.3.2 9 9 mTc-MIBI双时相断层显像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钼靶 X 线摄影 |
1.2 超声诊断 |
1.2.1 高频灰阶二维超声 |
1.2.2 彩色多普勒超声 |
1.2.3 超声造影 |
1.2.4 超声弹性成像 |
1.2.5 三维超声 |
1.3 CT 检查 |
1.4 磁共振成像检查 |
1.5 SPECT 显像 |
1.6 PET 显像 |
1.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仪器及试剂 |
3.3 ~(99m)Tc-3PRGD_2制备及给药方法 |
3.4 检查与分析 |
3.4.1 乳腺~(99m)Tc-3PRGD_2SPECT 平面显像检查方法 |
3.4.2 乳腺~(99m)Tc-3PRGD_2SPECT 平面显像图像分析 |
3.4.3 乳腺~(99m)Tc-3PRGD_2SPECT/CT 断层显像检查方法 |
3.4.4 乳腺~(99m)Tc-3PRGD_2SPECT/CT 断层显像图像分析 |
3.4.5 病理检查诊断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病理检查结果 |
4.2 SPECT 平面显像及 SPECT/CT 断层显像定性诊断 |
4.3 SPECT 平面显像及 SPECT/CT 断层显像半定量诊断 |
4.3.1 半定量法测定结果 |
4.3.2 诊断阈值的界定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乳腺癌及腋淋巴结转移99mTc-HL91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附图(典型病例说明) |
缩略词表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99TcmN-NOET SPECT鉴别诊断肿瘤良恶性及探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肺肿瘤~(99)Tc~mN-NOET SPECT显像研究 |
第一节 ~(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肺部单发结节良恶性 |
典型病例 |
第二节 ~(99)Tc~mN-NOET双时相SPECT探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
典型病例 |
第三节 ~(99)Tc~mN-NOET SPECT早期预测肺癌化疗疗效 |
典型病例 |
第二部分 乳腺结节~(99)Tc~mN-NOET SPECT显像研究 |
第一节 ~(99)Tc~mN-NOET双时相SPECT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 |
第二节 ~(99)Tc~mN-NOET双时相SPECT探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
典型病例 |
第三部分 ~(99)Tc~mN-NOET显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总结论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99m)TcMIBI乳腺显像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肿物的诊断能力评价及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分析[D]. 赵格格. 吉林大学, 2021(01)
- [2]99mTc-3PRGD2 SPECT显像与薄层CT显像术前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价值的对比研究[D]. 吕宁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3]99Tcm-3PRGD2SPECT/CT分子影像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康菁芬,刘海燕,李彩红,师志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04)
- [4]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 4B类肿物的诊断价值[D]. 杜向东.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DCE-MRI联合高频彩超在复杂乳腺疾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D]. 宋宇. 延边大学, 2020(05)
- [6]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D]. 吴国柱. 武汉大学, 2018(06)
- [7]SPECT/CT双时相99mTc-MIBI断层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 董云. 医学信息, 2018(05)
- [8]99mTc-3PRGD2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D]. 王任婕. 吉林大学, 2013(09)
- [9]乳腺癌及腋淋巴结转移99mTc-HL91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对比研究[D]. 盛强. 苏州大学, 2008(11)
- [10]99TcmN-NOET SPECT鉴别诊断肿瘤良恶性及探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D]. 刘海燕.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