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一、精氨酸强化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舒[1](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归纳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及管理的证据,并结合德尔菲法构建分阶段、操作性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最佳实践信息。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与循证:计算机检索英国国家卫生与照护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NGC)、医脉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等网站,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JBI等数据库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相关文献,双人进行独立文献质量评价、证据等级评价,通过提取相关营养管理证据形成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初稿。2.德尔菲法:选取浙江省内胰腺外科或临床营养管理专家进行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判断营养管理条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经过完善后形成营养管理方案的终稿。研究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与质量评价后,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其中包括8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7篇RCT、10篇类实验性研究以及1篇诊断性实验研究。根据资料提取、证据总结等初步形成了方案初稿。2.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18、0.821。第1轮条目可操作性和重要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27、0.07~0.24。第2轮条目可操作性和重要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18、0.00~0.14。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范围为0.131~0.164。通过专家函询与小组讨论,最终确立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包括PD患者营养管理运作模式、术前营养干预、术后营养干预、营养支持的监测与护理在内的4个维度。研究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内容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陶莹[2](2021)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化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给予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干预方式,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探讨适合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合理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从而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提供免疫功能。方法:选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含铂双药姑息化疗的临床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营养评估,进行营养支持调整,按目标营养量为25~30kcal/(kg/d)的原则,使摄入量达到目标营养量60%以上。对每位受试者从化疗开始前一天至两个周期结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麦滋林4.02g/d,营养干预连续使用两个化疗周期。在试验过程中,分别于化疗前、两个周期化疗末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禁食12h),检测并记录相关观察指标,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①营养指标:体重、皮褶厚度、血红蛋白(HGB)、血清(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RF);②免疫指标:总淋巴细胞(TLC)、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IgA、IgM、IgG);③胃肠道不良反应:根据NCI.CTCAE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5.0版,记录不良事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结果:1.营养指标:试验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化疗两个周期末,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体重、皮褶厚度、HGB、PA、ALB及TRF较试验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体重、皮褶厚度、HGB、PA、ALB及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指标:试验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免疫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化疗两个周期末,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总淋巴细胞(TLC)、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IgA、IgM、IgG)较试验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总淋巴细胞(TLC)、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肠道不良反应:在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干预试验后,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可改善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可减轻化疗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孙金珂[3](2020)在《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5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组(EIEN组,25例)、早期标准型肠内营养支持组(EEN组,25例)及延迟肠内营养支持组(DEN组,25例)。术后分别予相应营养支持,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晨起抽取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和营养指标[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细胞免疫指标比较结果EIEN组与EEN组、DEN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无显着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营养支持后,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CD3、CD4高于E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CD3、CD4及CD4/CD8均显着高于D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则显着低于D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液免疫指标比较结果EIEN组与EEN组、DEN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Ig A、Ig M及Ig G指标无显着差异,各项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营养支持后,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Ig A、Ig G高于E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Ig A、Ig M、Ig G均显着高于D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营养指标比较结果EIEN组与EEN组、DEN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TP、PA、ALB、TF指标无显着差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营养支持后,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TP、PA、ALB高于E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虽高于EEN组,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EIEN组患者术后第7天TP、PA、ALB、TF指标较DEN组显着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行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术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水平及营养状态效果更佳,可作为现阶段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刘晓燕[4](2020)在《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对PD患者术后恢复、癌因性疲乏、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随机选取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护理,试验组进行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观察其术后3、7、10天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况与免疫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等预后,以及癌因性疲乏、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等心理状况。对收集到的资料录入Epidate整理,并导入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对PD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后,PD患者实施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术后营养与免疫、肝功能、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和缓解癌因性疲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围手术期营养护理(P<0.05)。在营养状况与免疫指标方面:两组患者ALB和LYM#含量在术后均降低,但试验组更快升高至正常水平,术后10d试验组的ALB和LYM#绝对值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功能方面:两组患者术前AST、ALT、TBIL、DBIL含量均高于正常水平,术后试验组迅速降低,试验组术后3d AST、ALT含量、术后7d DBIL和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02)。在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试验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试验组的切口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0d 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 MFS量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癌因性疲乏的躯体疲乏维度、情感疲乏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经济负担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在自我感受负担的身体负担维度、情感负担维度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主要体现在生理机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活力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结论: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PD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江守军[5](2019)在《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很多证据也已经证实,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实施,有效的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处理措施,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就是其中之一。胃癌患者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部分术前都合并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意识到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行胃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32)与标准肠内营养组(SEN组n=32)。免疫营养组患者术前5天至术后5天口服免疫营养制剂(Oral IMPACT),标准肠内营养组则口服普通营养制剂(能全力)。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分别检测患者免疫指标(CD4、CD8、CD4/CD8、IgA、IgM、IgG),炎性反应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研究结果:EIN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免疫水平指标显着高于SEN组。EIN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炎症水平指标显着低于SEN组,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IN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出院时间较SEN组时间短,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免疫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陈惟[6](2017)在《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外科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以达到快速康复为目的新兴理念。ERAS通过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合理管理疼痛、早期恢复饮食和早期活动等措施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自1997年丹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ERAS以来,ERAS已在骨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开展。目前,国际上已相继发布了择期结直肠手术、直肠和(或)盆腔手术、胰十二指肠手术和胃切除手术的ERAS指南或专家共识。肝胆手术往往较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ERAS理念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是十分迫切与重要的。近年来,多家医疗中心开始在肝胆胰手术病人中施行ERAS,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肠内或肠外的免疫营养支持是ERAS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与病人的康复效果关系密切。它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通过鼻饲、静脉输入等途径将氨基酸、脂肪乳、谷氨酰胺等营养素输入病人体内,是改善与维持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以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不进行营养支持则会对病人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而对于无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可能不改善结局,甚至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造成营养支持滥用。随着营养支持的兴起,目前进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例每年数以百万计,客观上必然需要判定进行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这就需要判定病人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营养支持计划。无营养风险病人则不应盲目进行营养支持,以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浪费国家有限资源。为此,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建立了“营养多中心协作组”进行全国范围的联合调查研究,以便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课题即属于该项工作的一个单中心分支结构部分。“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是 2002 年 Kondrup教授等基于128项RCT研究而制定的适用于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是目前唯一一个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建立该项工具的目的旨在筛选出通过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的病人。“NRS2002”因其相对简单易用的原则,在国内外应用均有很好的适应性。“NRS2002”对胃肠、呼吸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用于肝胆疾病围手术期的营养风险筛查并指导营养支持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少。临床上肝胆疾病病人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情况并非少见。肝脏是能量代谢的中心,肝胆外科疾病发生时对肝脏的代谢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其营养支持的时程、剂型、类型等均具有不同于一般胃肠疾病的独特特点。不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但不能改善病人预后,反而会对病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肝胆疾病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尤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有必要选取最需要、适合营养支持的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并对其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合理的抉择。免疫营养制剂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各种氨基酸中被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氨基酸之一。Gln是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也是所有快速增殖细胞如小肠黏膜细胞、淋巴细胞等生长、修复特需的能源物质。很多研究都表明Gln可以更好地帮助肝脏恢复功能,促进病人的预后。肝组织内含有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酶,既能合成又能分解Gln,在Gln的代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有学者提出疑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肝功能受损,Gln的使用会不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反而不利于病人的预后,违反外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理念?国内外营养协会指南对Gln的使用也持有不同意见。临床上使用的谷氨酰胺双肽属于营养制剂中价格昂贵的药物,结合我国国情,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其应用价值更显得重要。鉴于以上情况,本课题将对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肝胆外科病人围术期应用谷氨酰胺的相关研究文献,系统评价谷氨酰胺对于围手术期肝胆外科病人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武汉总医院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肝功能的作用进行调研。比较分析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是否可以在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真正地改善病人的肝功能,促进其康复。通过该项工作,期望能为肝胆外科疾病病人围手术期谷氨酰胺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赵波[7](2016)在《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由于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良性梗阻性黄疸且行胆道手术患者共44例,按照前瞻性、随机化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组(A组)和单纯胆汁回输组(B组),分别于手术前第1天,术后第1、7天早晨7点钟空腹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10ml送到我院检验科,分别检测其血清CRP值、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在进行胆汁回输时,嘱患者半卧位或者倾斜30°以上,避免胆汁回输时候,胆汁返流引起不适,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如实记录A、B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并发症包括:腹腔内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输入电脑,通过SPA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组(A组)以及胆汁回输组(B组)两组各项免疫相关指标都比术前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清CRP值都比术前第1天明显上升(P<0.05),由此可以说明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免疫功能被抑制以及炎症反应,然后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术后第7天A、B两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回升;血清CRP值明显下降。但是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组Ig G、CD4+、CD4+/CD8+均比胆汁回输组显着回升(P<0.05);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水平比胆汁回输组显着偏低(P<0.05)。A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偏低(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优于胆汁回输。结论: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能够更有效的改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赵冰封,秦侃,范鲁雁[8](2012)在《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已确诊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在经历手术治疗和毒性很大的化学与放射治疗后,营养不良是导致其临床结局不佳的重要风险因素。为肿瘤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并预防肿瘤相关恶病质。该文综述了肿瘤患者的营养与评估状况以及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磊,陈莲珍[9](2009)在《肠外营养在胃肠肿瘤患者中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中最适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的方法、剂量与疗效。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以肠外营养、肿瘤等关键词,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以parenteral nutrition、tumor、cancer等在Elsevier数据库中检索国外相关文献。结论以非蛋白热量15~20kcal·kg-1·d-1,含氮量0.1~0.2g·kg-·1d-1的低氮低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较传统的PN具有优势。添加适宜剂量的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1,6-二磷酸果糖的肠外营养在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

陈志强,曹立幸,盖娟娟[10](2007)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对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讨论。营养支持与重症监护、器官移植、抗生素的发展以及麻醉学的进步并列为20世纪的医学重大进展,推动了外科手术的拓展。以手术为中心,全面了解病情,制定出周密的治疗计划,优选手术方案并准确实施,作好手术前后

二、精氨酸强化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氨酸强化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D患者营养风险评估
        1.2.2 PD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1.2.3 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
    2.1 专业相关概念
        2.1.1 围手术期
        2.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2 循证护理概念
    2.3 德尔菲法相关概念
3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营养管理方案
    3.1 成立课题小组
    3.2 文献检索
        3.2.1 检索数据库
        3.2.2 文献检索词
        3.2.3 文献检索策略
    3.3 文献筛选
        3.3.1 文献纳入标准
        3.3.2 文献排除标准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4 文献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3.4.1 文献质量评价
        3.4.2 资料提取内容
    3.5 研究结果
        3.5.1 文献检索结果
        3.5.2 文献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及证据总结结果
        3.5.3 初步拟定PD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
4 基于德尔菲法确立营养管理方案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4.2.2 选择函询专家
        4.2.3 进行专家函询
        4.2.4 条目筛选标准
    4.3 统计方法
        4.3.1 专家一般资料
        4.3.2 专家积极程度
        4.3.3 专家权威程度
        4.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4.3.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4.4 研究结果
        4.4.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4.4.2 专家积极程度
        4.4.3 专家权威程度
        4.4.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4.4.5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4.4.6 第1 轮条目修改
        4.4.7 第2 轮条目修改
    4.5 形成最终的营养管理方案
5 讨论
    5.1 该方案对临床的实践意义分析
    5.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5.3 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5.3.1 专家代表性及权威程度
        5.3.2 专家积极程度
        5.3.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5.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5.3.5 第1 轮函询条目修改分析
        5.3.6 第2 轮函询条目修改分析
    5.4 PD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内容分析
        5.4.1 PD患者营养管理运作模式
        5.4.2 PD患者术前营养干预
        5.4.3 PD患者术后营养干预
        5.4.4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护理
6 小结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营养管理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化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评分表
        3. 营养支持用药
    (二) 治疗方法
        1. 分组方法
        2. 干预措施
    (三)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 营养相关指标
        2. 免疫指标
        3. 胃肠道不良反应
    (四) 质量控制
    (五)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 化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1. 化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2. 化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三) 化疗两个周期前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1. 两个周期化疗后,对照组及研究组营养指标的比较
        2. 对照组化疗两个周期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
        3. 观察组化疗两个周期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
    (四) 化疗两个周期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1. 化疗两个周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 对照组化疗两个周期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观察组化疗两个周期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五) 化疗两个周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比较
三、讨论
    (一) 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二) 肠内营养支持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三) 谷氨酰胺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四)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化疗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五)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六)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化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四、结论
五、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致谢
综述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外营养在肿瘤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肠内营养制剂
    1.3 监测指标及相关仪器
    1.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4.1 纳入标准
        1.4.2 排除标准
    1.5 营养支持方式及方法
        1.5.1 营养支持方式
        1.5.2 营养支持方法
    1.6 监测指标
        1.6.1 细胞免疫指标
        1.6.2 体液免疫指标
        1.6.3 营养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免疫指标比较结果
    2.2 体液免疫指标比较结果
    2.3 营养指标比较结果
3 讨论
    3.1 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的影响
    3.2 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的影响
    3.3 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4)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营养风险筛查
        1.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3 跌倒
        1.2.4 压力性损伤
        1.2.5 癌因性疲乏
        1.2.6 自我感受负担
        1.2.7 生命质量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终止试验
        2.2.4 出院标准
        2.2.5 样本量计算
    2.3 干预方法
        2.3.1 对照组干预方法
        2.3.2 试验组干预方法
        2.3.3 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方法对比
    2.4 观察指标及研究工具
        2.4.1 观察指标
        2.4.2 研究工具
    2.5 统计学方法
    2.6 伦理考虑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营养状况与免疫指标
    3.3 肝功能
    3.4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3.5 术后并发症情况
    3.6 护理评估表
    3.7 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3.8 癌因性疲乏
    3.9 自我感受负担
    3.10 生活质量
第四章 讨论
    4.1 营养风险筛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
    4.2 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重要性
    4.3 RE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胰不同时机营养支持治疗对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患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营养制剂、支持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
    3 分析指标
    4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4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背景与前沿
第一部分 谷氨酰胺对肝胆外科手术病人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1 前言
    1.2 资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谷氨酰胺免疫营养对有营养风险肝切除术病人肝功能、淋巴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全文小结
    结论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8)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与营养不良
2 何种情况下需要营养支持
    2.1 营养支持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2.1.1 围手术期
        2.1.2 化学治疗
        2.1.3 骨髓移植 (BMT)
        2.1.4 放射治疗
    2.2 营养支持在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3 结论

(9)肠外营养在胃肠肿瘤患者中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 特殊营养素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2.1

四、精氨酸强化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D]. 刘舒. 湖州师范学院, 2021(09)
  • [2]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化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陶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
  • [3]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D]. 孙金珂.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3)
  • [4]ERAS理念下营养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晓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5]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D]. 江守军. 青岛大学, 2019(02)
  • [6]谷氨酰胺免疫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D]. 陈惟.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7]谷氨酰胺强化胆汁回输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 赵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8]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赵冰封,秦侃,范鲁雁. 安徽医药, 2012(01)
  • [9]肠外营养在胃肠肿瘤患者中应用进展[J]. 张磊,陈莲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06)
  • [10]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A]. 陈志强,曹立幸,盖娟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7

标签:;  ;  ;  ;  ;  

精氨酸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