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洋生物馆

台湾海洋生物馆

一、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丁一哲[1](2020)在《试论博物馆委外经营的业务分割——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博物馆委外经营解决的是政府资金短缺和事业活性不足的问题,然而因业务分割不清、责任不明产生的博物馆权威性受挑战、娱乐化严重和博物馆各部门相互推诿等问题在博物馆委外过程中日益凸显。本文将结合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台湾科学教育馆和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的委外经营案例来分析运营商、博物馆双方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业务分割与合作,以期未来为我国大陆博物馆在委外经营中能准确把握博物馆属性和使命,明确自身的业务范围,发挥博物馆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博物馆发展。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2](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夏春华[3](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张宇泓[4](2020)在《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舟山渔民画诞生自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农民画发展的第三阶段。舟山渔民画的创作者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基础训练的业余绘画爱好者,与其他农民画创作一样,他们经过辅导老师组织和培训后,逐渐开始绘画创作。文章将从渔民画作品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渔民画创作者研究入手;以艺术创作基本规律为指导,对渔民画创作发展历程、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创作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揭示渔民画创作如何从原生走向自觉;意在阐明渔民画创作的规律性与独特性,并总结渔民画创作给予的启示。具体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说明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说明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及渔民画创作者基本情况;客观呈现渔民画的出现及发展历程,研究时间限定为1983年至2015年。第三章,渔民画创作启蒙阶段研究。以对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的访谈为主要资料获取手段,整理与总结渔民画创作辅导理念、辅导方法、实践步骤。第四章,渔民画创作初始阶段研究。以渔民画创作原生创造力的内在驱动因素为研究内容。阐述创作灵感背后的海洋生命意识驱动力、创作题材产生背后的泛渔文化影响力、创作审美追求背后的海岛审美风尚影响力。第五章,渔民画创作探索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创作绘画语言的图像来源、绘画语言的组织和学习方法,绘画语言形成后呈现的观念及特点。第六章,渔民画创作深入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特征及原因。第七章,总结从原生到自觉:渔民画创作研究带来的启示。全文梳理了舟山渔民画发生、发展历程。客观呈现渔民画创作从原生状态到自觉创作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因素:“海洋情结”是创作主体发挥原生创造力的主导因素;辅导老师的辅导是渔民画创作走向自觉的关键因素;政府为渔民画创作活动的展开提供平台;渔民画作品的传播是渔民画主体坚持创作的主要外部动机。渔民画创作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从创作主体意识出发的创作实践所富有的强大生命力,绘画语言也是基于此而逐渐彰显个人风格。突破了农民画“程式化”创作思维模式和“稚拙”审美价值的思考格局。本研究带来的启示:创作精神植根于生命意识,绘画语言成长于多元融合。

孙卓[5](2020)在《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海洋史不外乎人类认知、利用海洋空间与资源,同时确保自身安全所做的努力,航海活动为此中尤重要者。海舶生活史研究聚焦于人类如何适应航海环境这一命题,也就是人类身处孤舟、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自身生存、生活,完成既定目标。中国与琉球隔海相望,历史上两国舟楫不绝、声息相通,明初琉球入贡,世为中国藩属,每逢国王嗣立,辄入朝请封,明清皇帝应允所请,遣使册封,前后达23次,使者及随行人员所乘海船即为封舟。使者、从客、船员等渡海亲历者留下篇幅可观的使录、诗文、航海指南,是较为稀见且集中的我国古代航海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本文勾勒了明清时期中国册封琉球使团以及琉球接封人员在所搭乘的封舟上的生活情形,包括了海舶生活的物质基础或说介体——海舶及装载物品,封舟人员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认识海洋与航海,以及航海人员在海洋和海船共同构成的船居环境中的工作和起居。在具体、细微的历史场景描述之外,通过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海船生活的比较,本文还试图揭示海舶生活之间的共通性以及有别于陆上生活的特性。本文第一章讨论的是封舟及船上物品,此二者构成了海舶生活的物质基础。船舶既是航行工具,亦是生活空间乃至生命所系,因此封舟的选造首重安全性能及航行性能,同时形制也需顾及起居生活以及船员希望顺济的精神需求。而船上携带物品则是船上人员生活所赖。第二章着眼渡海人员本身,历届封舟所载人员,大致可分为四类:正副使、船舶操作人员、行政后勤人员、随扈军士,各有司职,船上人员的选拔、数量配置有一定的讲究,以确保航海安全、顺利,船上人员组成了一个上下有差、分工有序、目的一致的任务性组织。第三章为封舟人员的航海经历,海洋是船上生活的环境和船上人员的认知对象,本章的设置也是基于“海洋本位”的出发点。第一节介绍的是封舟渡海的航程、航线以及导航手段,这些是狭义上的航海。第二节主要讲述的是封舟人员对海洋水文、海岛、海洋生物、海洋气象的认知,这是海洋学史的研究对象。第三节聚焦的是险情与自救,险情是指破坏船舶结构或对船上人生命构成威胁的事态,海洋与人的互动关系集中呈现在船舶遇险与脱险的过程中,在缺乏先进通讯、救援手段的古代,唯有自救一途,这就需要船上人员兼具智、仁、勇。第四章关注的是在海洋环境与船舶空间中封舟人员的生活状态,航海生活远离大陆、补给困难,饮食不周在所难免,加之风涛无定、危机四伏,给船员生活乃至生命带来很大挑战,船员往往出现各种身心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船上人员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消遣和信仰排解生活与生存的压力。

刘晓燕[6](2020)在《基于海洋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达成了共识,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亦离不开海洋。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同样需要海洋意识、文化的软实力支撑,在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下进行海洋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学生海洋意识缺乏,进行海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学校,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系统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方式;落实活动,提高课程质量。将海洋意识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焦点定位在海洋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强调适应学校特色、跨学科视角以及主题活动的应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为本人教育实习学校,也是本文构建设计出“海洋”校本课程体系依托的学校,为实践地点设计出“海洋”校本课程体系,目的是为海洋意识教育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确定研究内容与思路。通过文献研究从海洋意识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两大角度出发进行文献梳理,并对海洋意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及跨学科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以及斯腾豪斯的课程开发理念、“过程”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与路径。第二章,现状及需求调查。通过问卷对天津市中学生海洋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海洋意识尚有欠缺,但对“海洋”校本课程充满期待。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学时等方面基本框架。第三章,“海洋”校本课程分析过程。在梳理校本课程设计相关案例基础上,结合教育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该校的课程类型、课程特色、课程条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海洋”校本课程体系建构。“海洋”校本课程在设计时参考了大量文献中的校本课程设计案例以及各中学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结合对课程开发的分析过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与课程保障六大方面构建了该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第五章,“海洋”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设计研究。结合实习学校实际情况,对“海洋”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三类课程:基础课程、发展课程、探究课程的实施做出计划安排,开发了聚焦“一带一路”、走进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课例。第六章,效果与反思。通过访谈法总结教师对课程的评价,整理教师对“海洋”校本课程的实施意见,从而为调整和完善校本课程做准备。但由于缺乏教学实践,提出的“海洋”校本课程体系有待于在未来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辛月[7](2019)在《《然犀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对于粤闽水产谱录着作研究参差不齐,系统全面的研究较少。清代李调元在广东任学政期间,于乾隆44年(1779年)写成《然犀志》。书中记载多为栖居在我国东南热带性和亚热带性的浅海区域的水生物种。全书分两卷:上卷载螺蚌类、甲壳、哺乳类31种,下卷载鱼类等62种,共记载93种水产动物。其中脊椎动物门:鱼纲45种,两栖纲2种,爬行纲6种,哺乳纲4种;无脊椎动物门:腹足纲4种,头足纲4种,双壳纲11种,头虾纲7种,海胆纲、水母纲、肢口纲、无铰纲、颚足纲、软甲纲各1种。全书七千余字,每条尽量明其得名之由,述其形态特征、产地、食味及药用价值。《然犀志》丰富的南海水产资料,具有重要的史学和农学价值。本文希望通过对《然犀志》和明清水产书籍中海洋生物相关资料的系统整理,认识海洋资源和挖掘渔业遗产,通过收集、整理研究这些资料,丰富广东渔业史、鱼类史、水产研究。

丁一哲[8](2019)在《试论多种模式下博物馆运营方式的选择——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运用较多的OT、BOT和BTL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博物馆委外经营模式的资金来源与回收方式、风险、政府管控力和博物馆的自身属性等因素,帮助博物馆公司部门在合作模式中寻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吴晶平,朱才毅,钟志云[9](2016)在《台湾科普场馆建设管理的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广州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两地科普交流合作,广州科普考察团赴台湾多个科普场馆针对场馆建设管理、运营理念和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广州科普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示,对全国各地科普场馆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张代臻[10](2016)在《中国近海口虾蛄种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及胸孔类的分子系统发生》文中认为口足类(Stomatopoda)是重要的海洋底栖动物类群,大多数生活在地球的热带、亚热带、温带的近海海域,中国近海海域是口足类非常重要的地理分布区域。其中,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是广泛分布在整个中国近海四大海域的口足类物种,这为探讨我国浅海口足类动物的分子系统地理学提供了基本条件。本研究以中国近海15个地理种群的口虾蛄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和形态学指标探讨了在经历长期了历史气候、洋流和海洋环境变化影响下的中国近海口虾蛄及同域分布其它物种的遗传分化、种群结构及进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渤海是我国近海四个海域中虾蛄资源多样性水平较低的区域,而南海海域的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高,且南北海域间已经发生了显着地遗传分化,南北海域间口虾蛄种群具有典型的分子遗传结构,有六个形态特征经统计检验南北差异明显,而北方三个海域间的口虾蛄种群分子水平上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隔离—扩散模型得出南、北海域口虾蛄祖先类群发生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事件,推测南北海域间不同的洋流特征是造成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从南北支间分歧时间来看,支间分化时间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台湾岛后,推断板块运动导致岛屿形成及边缘海结构变化是减弱南北间基因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研究认为边缘海的形成(如日本海)是导致一些淡水物种种群异域分化的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未得出长江淡水流、黄河淡水流、珠江淡水流等与沿岸流汇合时形成羽状锋和切变峰是造成中国近海口虾蛄南、北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结合系统发生树、支间分歧及祖先推断、隔离与扩散模拟等结果,认为现生口虾蛄的北方祖先类群来自于黄海海域,南方祖先来自于南海或更远的东南亚海域而后扩散到南海海域,并且古老口虾蛄祖先支在历史上均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事件,估算的种群快速扩张时间(0.05—0.1 Myr)与第四纪末的冰期—间冰期时中国海平面大幅度的上升与下降时间段吻合,我们推断间冰期的气温升高引起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是造成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对中国近海同域分布海洋物种的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我们认为尽管经历了相同的历史地理事件和极端气候影响,不同海洋物种的分子地理格局存在显着差异,推断在相同洋流和历史事件的影响下,物种的游泳能力差异及生活史是造成不同分子地理格局的重要因素。口足类与胸孔类是同域分布在中国近海的海洋甲壳动物类群,共同经历了近海的历史变化过程,为了将来能够选择合适的种属来开展中国近海口足类与胸孔类的比较分子地理学研究以验证口足类研究的相关结论,我们首先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对胸孔类高阶元的系统分类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将来开展胸孔类的分子地理学打下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胸孔类(Thoracotremata)下设7个总科:地蟹总科(Gecarcinoidea)、方蟹总科(Grapsoidea)、和尚蟹总科(Mictyroidea)、豆蟹总科(Pinnotheroidea)、六足蟹总科(Hexapodoidea)、沙蟹总科(Ocypodoidea)和膜壳蟹总科(Hymenosomatoidea);至九十年代,豆蟹总科、膜壳蟹总科、六足蟹总科依次被移归异孔亚派(Heterotremata);而地蟹科(Gecarcinidae)被归入方蟹总科,和尚蟹科归入沙蟹总科,猴面蟹科(Camptandrioidae)从沙蟹总科中分出成立猴面蟹总科(Camptandrioidea)。针对胸孔类形态分类上的诸多问题,本研究以异孔类的梭子蟹为外群,用分子系统学重构了胸孔类10科24个物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结果支持胸孔类中隐螯蟹总科(Cryptochiroidea)、豆蟹总科(Pinnotheroidea)、方蟹总科(Grapsoidea)、沙蟹总科(Ocypodoidea)等四个总科的有效性;同时,基于本研究分子数据建议将大眼蟹科提升为大眼蟹总科(Macrophthalmidea),并且沙蟹总科与方蟹总科之间分化明显;主张沙蟹总科分为沙蟹科(Ocypodidae)、毛带蟹科(Dotillidae)、地蟹科(Gecarcinidae)三个科,其中地蟹科分类地位位于沙蟹科与毛带蟹科之间;同时沙蟹科分为沙蟹属(Ocypode)与招潮蟹属(Uca);毛带蟹科分为毛带蟹属(Dotilla)、泥蟹属(Ilyoplax)、股窗蟹属(Scopimera)、背脊蟹属(Deiratonotus)。支持方蟹总科分为方蟹科(Grapsida)、弓蟹科(Varunidae)、相手蟹科(Sesarmidae)三个科;同时,方蟹科分方蟹属(Grapsus)和厚纹蟹属(Pachygrapsus),相手蟹科分相手蟹属(Sesarma)、泥毛蟹属(Clistocoeloma)、蜞属(Gaetice)、切腹蟹属(Tmethypocoelis)四个属;上述结论得到了胸孔类第一触角电镜扫描特征的进一步佐证。

二、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博物馆委外经营的业务分割——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业务分割案例分析
二、台湾科学教育馆业务分割案例分析
三、韩国国立海洋博物馆业务分割案例分析
四、结论

(2)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1.5 线虫Nematoda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1.9 苔藓动物Bryozoa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2 总结与展望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农民画研究现状
        (二)渔民画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写作框架
第二章 舟山渔民画发展面貌
    一、舟山群岛地理文化概述
    二、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与发展历程
        (一)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
        (二)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历程
    三、舟山渔民画的辅导群体与创作主体
        (一)辅导老师基本情况
        (二)创作者基本情况
    小结
第三章 渔民画创作启蒙:渔民画创作的辅导
    一、辅导理念
        (一)突破农民画创作的思维
        (二)尊重创作者的原生创作力
        (三)尊重绘画语言的原生表达
    二、辅导方法
        (一)打开创作者的内心
        (二)找“闪光点”
        (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四)画外之话
    三、辅导绘画创作的一般步骤
    小结
第四章 渔民画创作初始:原生创作意识的唤醒
    一、海洋生命意识萌发下的创作灵感
        (一)生之艰难下的命运思考
        (二)生之困惑下的敬畏未知
        (三)生之奋斗下的现实拼搏
        (四)生之追求下的生活理想
    二、泛渔文化影响下的创作题材
        (一)渔业生产
        (二)渔民日常
        (三)渔民命运
        (四)鱼类生物
        (五)海岛渔民
    三、海岛审美风尚陶染下的创作审美追求
        (一)壮
        (二)鲜
        (三)游
        (四)信
    小结
第五章 渔民画创作探索:绘画语言的形成
    一、绘画图像的来源
        (一)海洋生物
        (二)人物
        (三)自然景观
        (四)渔业生产资料
        (五)建筑
        (六)祭祀
        (七)节庆、民俗
    二、绘画图像的组织
        (一)原生表达
        (二)融合再造
        (三)重复强化
    三、绘画形式语言的特点及表现
        (一)光与影观念及表现
        (二)空间观念及表现
        (三)形体造型及表现
        (四)色彩语言及表现
    小结
第六章 渔民画创作深入:自觉创作的形成
    一、自觉创作形成的标志
        (一)深层创作动机逐渐占据主导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协调统一
        (三)创作表现手段的自觉选用
        (四)创作探索意识的不断加强
    二、自觉创作的个案呈现
        (一)定海区渔民画作者徐重芳
        (二)普陀区渔民画作者郑红飞
        (三)岱山县渔民画作者俞世祥
        (四)嵊泗县渔民画作者马绍洪
    三、自觉创作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内部因素
        (二)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外部因素
    小结
第七章 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给予的启示
    一、创作精神根植于生命意识
    二、绘画语言生成于多元融合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舟山渔民画大事记
附录二 舟山渔民画代表画家资料统计表
附录三 渔民画作品插图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资料
第一章 封舟生活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封舟
    第二节 船上物品
第二章 封舟人员
    第一节 封舟人员组织、分工
    第二节 船员群体特征
第三章 封舟人员的渡海经历
    第一节 航程与导航
    第二节 封舟人员的海洋认识
    第三节 险情与应急
第四章 封舟人员生活状况
    第一节 封舟人员身心状况
    第二节 封舟人员的精神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海洋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7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中学生海洋意识及对于“海洋”校本课程需求调查
    2.1 调查目的
    2.2 调查过程与内容
    2.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4 调查结论及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海洋”校本课程分析过程
    3.1 课程类型
    3.2 课程特色
    3.3 课程条件
    3.4 本章小结
4 “海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4.1 课程理念
    4.2 课程目标
    4.3 课程内容
    4.4 课程设置
    4.5 课程评价
    4.6 课程保障
    4.7 本章小结
5 “海洋”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5.1 课程实施方案
    5.2 “海洋”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5.3 本章小结
6 效果与反思
    6.1 课程实施评价与效果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然犀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水产文献研究
        1.2.2 鱼类名实
        1.2.3 海产分类研究
        1.2.4 资源渔场问题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资料和概念界定
        1.4.1 研究史料
        1.4.2 概念界定
2 《然犀志》成书背景
    2.1 《然犀志》成书时期南海渔业的发展
    2.2 明清时代对海洋的认识
    2.3 李调元的知识体系及临海生涯
    2.4 同时期海洋着作对《然犀志》成书的影响
3 《然犀志》所载生物形态
    3.1 鱼类形态
    3.2 贝类形态
    3.3 甲壳类形态
    3.4 两栖爬行类形态
4 《然犀志》所载动物的行为生态
    4.1 生态习性
    4.2 鱼类发声
    4.3 鱼类繁殖
    4.4 摄食和捕食
    4.5 寄生和共生
    4.6 洄游
5 《然犀志》所载之渔业加工
    5.1 饮馔加工
    5.2 水产捕捞
    5.3 人工养殖
    5.4 经济价值
        5.4.1 有毒生物的认识
        5.4.2 药用
        5.4.3 其他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然犀志》中海洋动物现用中文名和考订拉丁学名一览表
附录 B 水产志中海洋动物形态表
附录 C《随息居饮食谱》中水产食疗药用价值表
附录 D《本草纲目》中水产食疗药用价值表
附录 E《然犀志》所及诗人一览
附录 F《然犀志》所及典籍一览

(8)试论多种模式下博物馆运营方式的选择——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物馆经营模式的种类
二、博物馆传统运营和OT、BOT、BTL模式的不同特点
三、影响博物馆委外经营模式的因素
    (一) 资金的来源和回收方式
    (二) 博物馆的自身属性
    (三) 博物馆的文化性与民资商业性的平衡
三、结论

(9)台湾科普场馆建设管理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科普场馆情况
    (一) 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
    (二)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
    (三) 台湾科学教育馆
    (四) 海洋生物博物馆
二、台湾科普场馆主要特点
    (一) 定位明确, 特色鲜明
    (二) 藏品丰富, 功能齐全
    (三) 展示多元, 设计精妙
    (四) 重视宣传, 讲究创意
    (五) 志愿者队伍庞大
三、启示和建议
    (一) 要重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
    (二) 要善用社会资源, 实现社会参与共建
    (三) 要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
    (四) 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科普教育服务

(10)中国近海口虾蛄种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及胸孔类的分子系统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口足类与胸孔类的分类及其分布
1.3 口虾蛄与胸孔类的形态特征
1.4 口足类及其它海洋动物的分子地理格局
1.5 边缘海结构变化引起海洋生物异域分化
1.6 第四纪冰期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扩张或紧缩
1.7 近海洋流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 第2章 中国近海口虾蛄种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实验流程及实验方法
    
2.2.2.1 实验流程
    
2.2.2.2 实验方法
    
2.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序列测定及遗传多样性
    
2.3.1.1 整合线粒体ND5+COI+COB数据集的遗传多样性
    
2.3.1.2 线粒体ND5基因碱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
    
2.3.1.3 核H3基因碱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
    
2.3.1.4 线粒体COI基因碱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
    
2.3.1.5 线粒体COB基因碱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
    2.3.2 种群遗传分化
    
2.3.2.1 单倍型的地理分布差异
    
2.3.2.2 整合线粒体ND5+COI+COB数据集的海域间遗传分化
    2.3.3 整合线粒体ND5+COI+COB的分子方差AMOVA分析
    2.3.4 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统计学分析
    
2.3.4.1 南、北组间形态差异的ANOVA分析以及T、U检验
    
2.3.4.2 北方海域间形态差异的ANOVA分析以及T、U检验
    2.3.5 系统发生树及支间分歧
    
2.3.5.1 系统发生树
    
2.3.5.2 支间分歧及祖先类群推断
    
    2.3.5.2.1 支间分歧
    
    2.3.5.2.2 整合数据库中蟹类数据的比较分子地理学研究
    
    2.3.5.2.3 整合线粒体ND5+COI+COB数据集的祖先类群推断
    2.3.6 种群历史动态
    
2.3.6.1 南北支系的隔离与扩散
    
2.3.6.2 单倍型的网络关系图
    
2.3.6.3 单倍型错配分布、中性检验及扩张时间估算
    
    2.3.6.3.1 单倍型错配分布、中性检验
    
    2.3.6.3.2 支系扩张时间估算
2.4 讨论
    2.4.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2.4.2 支间分歧、祖先类群及历史动态推断
    
2.4.2.1 分歧原因推断
    
2.4.2.2 祖先类群及历史动态
    2.4.3 同域分布物种的分子遗传结构
2.5 结论 第3章 中国近海胸孔类高阶元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总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3.2.3 形态学特征的电镜扫描
    3.2.4 数据分析
    
3.2.4.1 分子数据处理及系统树构建
    
3.2.4.2 触角特征的电镜扫描与分析
3.3 结果
    3.3.1 碱基组成及模型选择
    3.3.2 系统发生树
    
3.3.2.1 邻接法系统树的总科划分和科属归类
    
3.3.2.2 贝叶斯法系统树的总科划分和科属归类
    3.3.3 第一触角的电镜扫描形态特征
    
3.3.3.1 沙蟹总科触角结构特征
    
3.3.3.2 方蟹总科触角结构特征
    
3.3.3.3 大眼蟹总科触角结构特征
3.4 讨论
    3.4.1 短尾类的派别划分
    3.4.2 胸孔类高阶元分类系统的争议
    3.4.3 基于分子系统学的胸孔类分类系统的修正
    3.4.4 触角形态特征佐证了分子系统学结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博物馆委外经营的业务分割——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J]. 丁一哲. 博物院, 2020(04)
  • [2]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D]. 张宇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D]. 孙卓.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0(02)
  • [6]基于海洋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设计研究[D]. 刘晓燕.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然犀志》研究[D]. 辛月.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试论多种模式下博物馆运营方式的选择——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J]. 丁一哲.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4)
  • [9]台湾科普场馆建设管理的调研与思考[J]. 吴晶平,朱才毅,钟志云. 科技风, 2016(22)
  • [10]中国近海口虾蛄种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及胸孔类的分子系统发生[D]. 张代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台湾海洋生物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