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诊治甲状腺结节(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1](2021)在《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联合制定了《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共识》包括5个部分,针对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作出40条推荐意见。《共识》强调临床上需关注老年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增龄变化;推荐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方法,全面评估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及其干预方法对整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推荐老年人在入住养老院、住院、常规健康体检时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制定了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别于非老年人的个体化分层管理,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控制目标以及诊治流程图。《共识》将为老年医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和全科医生对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决策与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2](2021)在《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联合制定了《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共识》包括5个部分,针对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作出40条推荐意见。《共识》强调临床上需关注老年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增龄变化;推荐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方法,全面评估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及其干预方法对整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推荐老年人在入住养老院、住院、常规健康体检时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制定了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别于非老年人的个体化分层管理,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控制目标以及诊治流程图。《共识》将为老年医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和内科医生、全科医生对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决策与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李黎靖[3](2021)在《甲癌术后方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甲状腺癌是一种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增长。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西医“手术+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131Ⅰ”的治疗模式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延长了生存周期,但术后的甲癌患者也存在着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TSH抑制治疗下可能会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可能还会影响到生育;有一部分病人会因喉返神经的损伤而有发音的改变;放射性131Ⅰ治疗可能会使得一部分病人腮腺受到损伤,严重时吞咽困难;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都存在一个焦虑紧张的问题,术后“过度关注”自己的病情及复查情况等,这些症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基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加符合个体化的治疗要求。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的诊治,我们提倡进行多学科的协作,除外科、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西医科室,中医也可以参与进来,进行术后的规范化治疗和动态随访。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德尔菲法调查研究[6],创新性的提出了以术前、术后为标准对甲状腺癌证候进行区分,并对术前和术后的证候进行了归纳。随后对30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证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证占比最多(53.9%),肝郁气滞证(36.8%)、脾肾阳虚证(2.6%)、瘀热伤阴证(2.3%)次之[5]。甲癌术后方是导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经验方,以益气养阴、理气化痰为治则组方,在临床应用多年显示较好疗效。中医药传统的疗效评价是以临床症状的改善为主,具有一定主观性,也存在评价不全面的可能。我们在前期对甲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基础上,以《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版)》中的治疗反应作为主要的结局评价指标,结合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和中医证候来作为次要结局评估,是一种更加规范和多维度的评价方法。目的:①分析甲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②评价甲癌术后方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358例患者,通过患者服用与否甲癌术后方自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119例,对照组239例。对照组是单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观察组是服用优甲乐+甲癌术后方,方药具体组成为: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夏枯草、法半夏、郁金、白芍、当归、元参、黄芪、甘草加减。对两组患者随访10个月,将患者的一般资料、Tg、Tg-Ab、颈部超声、治疗反应、临床症状和生命质量量表等,记录在患者的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将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病灶类型、基因突变、手术方式、131Ⅰ治疗、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分层、病灶大小、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个数等33个影响疗效的因素作为协变量纳入该模型,按1:1匹配,成功匹配76对。以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中医证候、生命质量量表作为评价标准,评估甲癌术后方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匹配前两组患者在性别、高血脂史、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病理特征、病灶类型、基因突变、手术方式、131 Ⅰ治疗、术后病程、服药疗程项存在统计学上差异(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30个基线项:年龄、婚姻史、生育史、身高、体重、BMI、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甲状腺癌家族史以及TSH抑制治疗的复发危险分层、高血脂史、乳腺增生史、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病灶大小、是否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个数、远处转移、TNM、TNM分期复发危险分层、病理特征、病灶类型、基因突变、手术次数、手术方式、131 Ⅰ治疗、术后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均衡可比。(2)主要疗效指标: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良好反应人数均较前增多。(3)次要疗效指标:两组患者的中医基线证候积分(随访前)和结束证候积分(随访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基线证候积分(13±6.61)约是对照组基线证候积分(3.87±2.69)的3倍,观察组结束证候积分(5.69±6.17)与对照组结束证候积分(3.21±2.72)差距缩小;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前-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9.79±5.4)远高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1.82±6.16);两组的疗效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效指数(76.46±15.58)要高于对照组的疗效指数(25.13±35.71);观察组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依次为11.8%、56.6%、31.6%,均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依次为7.9%、10.5%、13.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1.6%)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生命质量量表的评估中观察组在情绪功能、疲倦感、总健康状况项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丧失、便秘、腹泻、对经济困难感知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及意义:甲癌术后方有改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可以提升治疗反应中良好反应的有效性,无明确不良反应,适用于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动态随访评估及管理。
吴寒[4](2021)在《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及结节钙化对细针穿刺诊断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探讨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及穿刺标本BRAFV600E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531例,以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节类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间患者的钙化发生率及类型分布、临床资料及超声特点;分析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患者662例,应用液基法处理细针穿刺标本,专职的细胞病理学医生依据Beshesda系统做出病理诊断,探讨结节伴钙化对UG-FNAC诊断价值的影响;选择行UG-FNAC标本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患者297例,野生型诊断为良性,突变型诊断为恶性,比较不同类型结节伴钙化的BRAFV600E基因突变发生率,探讨其对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价值的影响。结果:(1)2531例结节中,良性1651例,恶性880例,其中704例伴有钙化,多为微小钙化类型;(2)良性结节钙化率为14.11%,恶性结节钙化率为53.52%,钙化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头状癌>髓样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癌>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伴有钙化的结节恶性率较高,最多见于乳头状癌;(3)伴钙化的良性结节组年龄及病程高于无钙化组;性别、TSH、FT3,FT4、TPOAb、TGAb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超声特点方面,伴钙化的良性结节组边缘清晰度及血流分布特点与无钙化之间有区别,但回声分布、形态特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伴钙化的恶性结节组年龄、病程低于无钙化组,但TSH水平较高;性别、FT3,FT4、TPOAb、TGAb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超声特点方面,伴钙化的恶性结节组形态特点及血流分布与无钙化组之间有区别,但回声分布、边缘清晰度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对892例伴钙化结节行UG-FNAC后发现,伴微小钙化的结节行UG-FNA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94.1%,伴粗大钙化的结节行UG-FNA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97.6%,伴周围钙化的结节行UG-FNA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96.1%,无钙化的结节行UG-FNA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96.4%。ROC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钙化组>微小钙化组>粗大钙化组>周围钙化组(P<0.05);(5)对262例伴钙化结节行UG-FNAC联合BRAFV600E技术基因检测后发现,伴微小钙化的结节行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96.7%,伴粗大钙化的结节行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97.8%,伴周围钙化的结节行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97.4%,无钙化的结节行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灵敏度为93.1%,97.7%。ROC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钙化组>微小钙化组>粗大钙化组>周围钙化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良恶性结节均可以发生钙化,且均以微小钙化最为常见,但恶性结节的钙化发生率显着高于良性结节;良性结节患者,伴有钙化结节的高龄、病程要高于无钙化组,伴钙化恶性结节患者的年龄、病程低于无钙化组,但TSH高于无钙化组;伴有微小钙化不影响UG-FNAC及UG-FNAC联合BRAFV600E的诊断价值,伴有粗大钙化降低UG-FNAC的诊断价值,但通过UG-FNAC联合BRAFV600E可以改善此类结节的诊断价值,伴周围钙化降低UG-FNAC及UG-FNAC联合BRAFV600E的诊断价值,提示对于此类结节临床工作者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李能芳[5](2021)在《夏枯草汤加减联合三黄膏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夏枯草汤加减内调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药联合使用在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中的优势,为中医药防治良性甲状腺结节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三黄膏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未予任何药物治疗,告知患者调饮食、畅情志、勿劳累、适运动;三黄膏组予以三黄膏外敷1g/d,每日晚敷于甲状腺结节处,次日清晨清洗;中药组予以夏枯草汤加减200ml/次,一天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联合组予以夏枯草汤加减口服及三黄膏外敷(夏枯草汤加减及三黄膏使用方法与中药组及三黄膏组相同)。4周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四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甲功全项(TSH、TT3、TT4、FT3、FT4、TPOAb、Tg Ab)、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及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疗效等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学历、职业及BMI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空白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三黄膏组、中药组及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与单纯的三黄膏组及中药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明显(P<0.01)。(3)治疗后,四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有效率分别是空白对照组3.45%、三黄膏组20.69%、中药组58.62%、联合组82.76%;治疗后,与空白对照组比三黄膏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黄膏组比,中药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1)。(4)治疗后,三黄膏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除颈部结节块肿大明显改善(P<0.01)外,余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不大(P>0.05)。中药组及联合组单项症状积分中除大便粘滞改善不明显(P>0.05)外,余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三黄膏组、中药组及联合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与三黄膏组相比,中药组及联合组在病情随情绪波动、颈部觉胀、胸胁窜痛、善太息、胸闷、咽中有痰、咽部阻塞感、脘胀纳呆等方面改善明显优于三黄膏组(P<0.05),中药组与三黄膏组在改善患者颈部结节块肿大方面疗效相当(P>0.05),联合组在改善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颈部结节块肿大方面优于单纯的三黄膏组及中药组(P<0.01);中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后相比,在改善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除颈部结节块肿大方面有差别(P<0.05)外,其他单项中医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5)治疗后四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全项(TSH、TT3、TT4、FT3、FT4、TPOAb、Tg Ab)均无明显变化(P>0.05)。(6)与治疗前比,四组患者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5)。治疗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黄膏组、中药组及联合组结节缩小程度更明显(P<0.01);治疗后三黄膏组与中药组在缩小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方面疗效相当(P>0.05);联合组在结节大小改善方面优于单纯的三黄膏及中药组(P<0.01)。(7)治疗后,四组患者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疗效有差异(P<0.05),四组患者总体有效率分别是空白对照组3.45%、三黄膏组48.28%、中药组55.17%、联合组82.7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黄膏组、中药组及联合组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总有效率高(P<0.05),且联合组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三黄膏组及中药组(P<0.05);治疗后三黄膏组与中药组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的夏枯草汤加减及三黄膏外敷均可以有效的缩小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彩超中结节最大横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二者联合疗效更好,且临床应用安全。
高凤娟,赵洁,韩琤琤,刘菊红,何志宏,温秀芹,谢妍,张鸣,姚军,叶京明[6](2020)在《一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健康管理全科医生教学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本文通过介绍1例由全科医生首诊、术后连续随访4年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方法,重点关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全科医生接诊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治流程及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监测、健康管理的内容,引导患者规范诊治,以期为逐步实现甲状腺癌患者个体化、不同风险分层的高质量管理,提高在职全科医生、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对甲状腺结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规范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庞璐璐[7](2020)在《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TI-RADS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西医临床资料的调查,总结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蕴含的规律。将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TI-RADS分级相结合,探讨证型与分级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丰富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2 方法收集222例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肝功、血常规、血脂等。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患者的中医证候,判定患者的舌苔脉象,根据证候及舌脉判定患者的中医证型包括肝郁痰凝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四种。分析四种证型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方面的分布规律。运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中医证型与超声TI-RADS分级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3 结果3.1 研究整体年龄分布的高峰在56~65岁之间,整体性别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多于男性。3.2 四组证型分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阴虚内热证分布最多(39.6%),肝郁痰凝证(22.5%)、脾肾阳虚证(22.1%)次之,痰瘀互结证(15.8%)分布最少;各证型在年龄分布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脾肾阳虚证的年龄水平显着高于肝郁痰凝证;四组证治分型的性别构成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 四组证型吸烟、家族史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吸烟史的痰瘀互结证比肝郁痰凝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多,有家族史的肝郁痰凝证比阴虚内热证多;四组证型饮酒史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 四组证型中血常规、甲功、肝功、血脂、BMI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 各TI-RADS分级的分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分布最多的是TI-RADS 3 级(70.27%),TI-RADS 2 级(13.96%)、TI-RADS 4a 级(8.56%)次之,TI-RADS 4b级及以上(7.21%)最少;各分级在年龄分布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TI-RADS 3级的年龄水平显着高于TI-RADS 2级;各TI-RADS分级的性别构成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各TI-RADS分级吸烟史、家族史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吸烟史的TI-RADS 3级比TI-RADS 2级、TI-RADS 4a级、TI-RADS 4b级及以上多,有家族史的TI-RADS 2级比TI-RADS 4a级多;各分级饮酒史、BMI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各TI-RADS分级甲功、肝功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I-RADS 4b级及以上的FT4水平高于TI-RADS 3级,TI-RADS 4a级的AST水平高于TI-RADS 2级;各TI-RADS分级有关血常规、ALT、血脂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四组证型的分布与TI-RADS分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肝郁痰凝证的TI-RADS 2、3、4a级比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多,肝郁痰凝证的TI-RADS 2、3级比脾肾阳虚证多;四组证型在结节数量、大小、回声、边界、钙化、血流、淋巴结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不同证型与TI-RADS超声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联系,肝郁痰凝证分布的TI-RADS分级较低;证型分布上阴虚内热证分布最多,肝郁痰凝证、脾肾阳虚证次之,痰瘀互结证分布最少;年龄、吸烟、家族史是影响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的重要因素,肝郁痰凝证整体分布年龄较低,脾肾阳虚证整体分布年龄较高,有吸烟史患者分布在痰瘀互结证较多,有家族史的分布在肝郁痰凝证较多;TI-RADS分级上分布最多的是TI-RADS 3级,TI-RADS 2级、TI-RADS 4a级次之,TI-RADS 4b级及以上分布最少,年龄分布上,TI-RADS 3级的年龄水平高于TI-RADS 2级。
吴连峰[8](20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研究通过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超声图像特征对比,分析其产生原因,综合两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探讨两者超声鉴别征象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以期为PTC诊断提供客观的超声影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患有甲状腺结节病人60例(83个结节),均经手术或甲状腺穿刺获得病理证实。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成两组,甲状腺良性结节组30例和PTC组30例,分别记录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观察内容包括结节纵横比(A/T)、边缘、内部结构与回声、钙化各征象及切面最大直径、边界、声晕、血流分布模式等,计算鉴别征象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结果:1.PTC与良性结节在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低/极低回声、实性各征象及无声晕、边界模糊不清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以A/T≥1特异度最高(95.6%),其阳性似然比也最高(9.57);低/极低回声灵敏度最高(92.1%),其阴性似然比最低(0.12);边缘不规则诊断正确率最高(88.0%)。2.二维超声显示观察病例PTC切面最大直径平均水平低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比较具有差异(P<0.01)。3.彩色多普勒显示观察病例PTC与良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比较具有差异(P<0.01),PTC血流分布模式以Ⅱ、Ⅰ型居多。4.两组病例TI-RADS分级比较具有差异(P<0.01),良性结节多为4a及以下级别,PTC多为4c及以上级别,两者在4b级有交叉重叠。5.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病例TSH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PTC的TSH平均水平高于良性结节。6.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P>0.05),良性结节与PTC发病年龄均以45岁以上居多,性别女性多于男性。结论:1.与其他2种征象实性、低/极低回声相比,结节A/T≥1、边缘不规则、微钙化3种超声鉴别征象特异度、阳性似然比较高,有助于PTC确诊。2.结节边界、声晕诊断正确率低于其它超声征象。3.微小乳头状癌(PTM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4.PTC内部多表现为乏血供状态。5.超声TI-RADS分级4b级结节存在良恶性结节交叉重叠现象。6.PTC TSH水平高于良性结节,推测TSH升高可能与PTC有关。7.临床资料显示,甲状腺结节病变多见于女性,好发年龄为45岁以上。
董竞方[9](2020)在《机器学习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图像识别及中医舌象分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甲状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因甲状腺癌大部分为分化型癌,恶性程度较低,发展较慢,因此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相对较低,早期手术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可见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意义显着。超声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高效、无创性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方面,除西医手术治疗外,中医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等。但无论是西医超声检查还是中医辨证论治,均依赖于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存在较强主观性,有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的引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依据,为后续的肿瘤诊疗智能化服务奠定基础。目的: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分别分析超声图像特征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以及这些特征对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影响程度;探讨甲状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舌象特点,为辨证施治提供指导。根据这些与甲状腺恶性结节关系密切的超声图像特征和中医证型、舌象特点,创建基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并评估其分类性能,从而建立包括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和舌象分类两个子系统的甲状腺结节智能诊疗系统。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我院241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结节171例,恶性结节70例,详细记录所收集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中医证型、舌象及病理分型等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关系密切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影响程度;尝试分析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图像特征及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总结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舌象特征等。之后借助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中ResNet算法创建分类模型,分别选取西医和中医两个切入点,(1)将与结节良恶性关系最密切的超声特征作为输入值输入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2)将甲状腺癌患者舌象特点作为输入值输入舌象分类模型,通过ROC曲线、精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等来评估模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以及甲状腺癌患者舌象的分类性能。结果:1.在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表现与良恶性关系的单因素分析中,结节回声、边缘、纵横比、后方衰减、钙化这5个变量构成比在良性组和恶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大小、内部回声情况、声晕、血流、位置、淋巴结的构成比在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表现与良恶性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由回归系数P值(在a=0.05的水平下)显示出,性别、年龄、大小、回声、内部回声情况、后方衰减、声晕、血流、位置、淋巴结这十个指标P>0.05,贡献不显着,剩下的边缘、纵横比、钙化在良性组和恶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筛选后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回归系数和OR值发现纵横比的结果对良恶性的影响最大,之后依次是钙化和边缘。3.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中医证型和超声表现、病理分型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回声、边缘、钙化三个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内部回声情况、纵横比、后方衰减、声晕、血流、位置、淋巴结等表现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低回声、等或高回声及混合回声均可见,以边缘规则或欠规则多见,伴微小钙化或粗大钙化,微小钙化稍多于粗大钙化;痰瘀互结型以低或极低回声,伴边缘不规则及微小钙化为主;瘀热伤阴型以低或极低回声,伴边缘规则或不规则,多无钙化。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4.甲状腺恶性结节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型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瘀热伤阴,基本病机是气滞、痰凝、血瘀互结。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舌象特点主要集中在舌色暗红或紫暗,舌质见齿痕或瘀斑,苔薄白,与其基本病机相符。5.机器学习部分:采用CNN-ResNet50模型创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及舌象分类模型:(1)对验证集中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精确度:96.08%,灵敏度:92.45%,特异度:96.30%,F1 值:94.23%,AUC:93.40%,正确率:94.39%。并在测试集上对经过训练的CNN-ResNet50模型与6名超声科医师进行结节良恶性判读能力对比,ResNet50模型对于结节良恶性分类准确率为94.26%。6名专业超声科医生对于结节良恶性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0.9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甲状腺癌患者齿痕舌与瘀斑舌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总精确度:90.76%,总灵敏度:93.02%,总特异度:84.19%,总F1值:91.88%,总正确率:90.15%,AUC:96.00%。结论:1.超声表现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相关性,超声表现对良恶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纵横比>钙化>边缘,其中纵横比≥1危险度最高,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贡献最大。2.甲状腺恶性结节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瘀热伤阴三个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有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做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为证候分型、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3.卷积神经网络-ResNet50模型能较准确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及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舌象。说明该模型有较强的特征学习和提取能力,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证明了 CNN模型具有对甲状腺肿瘤西医检查及中医舌诊的鉴别能力,可以更智能地辅助诊断,做出准确预测,为建立甲状腺结节智能诊疗系统奠定了扎实基础。
高晖[10](2020)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已有众多文献及临床研究证明。针灸临床的诊疗特色是经络辨证,但目前针灸临床治疗中对经络辨证的强调和重视尚有不足。基于古籍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可知,不论在经脉循行及病候、古今医家针灸处方选择、腧穴主治规律及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甲状腺疾病都同手阳明经关系密切,而手三阳经在不同程度上均和颈部疾患存在联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动态变化的特定部位,其体表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反应等会随着人体脏腑气血的盈亏虚实、机能状况的强弱盛衰而不断变化,因此,通过探寻特定经络腧穴在特定疾病状态下出现的特殊变化,可以更具针对性的指导针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诊察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的经络腧穴反应现象,总结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反应特性。方法以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观察组)和33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经络诊察法诊察受试者手三阳经上肢循行部位,观察其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凹陷等形态异常)及压痛出现情况,并测定压痛点的固定压力值(15N)VAS评分;运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测定压痛点的相对压痛阈值(注:相对压痛阈值=部位压痛阈值-异神经节非穴非压痛点压痛阈值)。本研究以阳性反应物出现率、压痛出现率、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和相对压痛阈值作为观察指标,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诊察。结果1 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1经络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出现阳性反应物最多。其中,观察组内手阳明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的出现率显着高于小肠经的出现率(P<0.01),三焦经与大肠经、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小肠经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腧穴阳性反应物出现率比较两组受试者出现的阳性反应物(条索、结节、松软、凹陷等形态异常等)均多分布在上臂部。大肠经多集中在“手五里—臂臑”段,其中,观察组的手五里阳性反应物出现率为31.8%、臂臑为33.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同名腧穴出现率(手五里4.5%、臂臑3.0%)(P<0.01);三焦经阳性反应物多分布于“清冷渊—消泺”段,且观察组阳性反应物出现率(18.2%)高于对照组同段阳性反应物出现率(4.5%)(P<0.05);小肠经阳性反应物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分布规律。2手三阳经压痛出现率比较2.1经络压痛出现率比较(1)组内比较:观察组内大肠经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压痛率显着高于小肠经(P<0.01)。对照组内大肠经压痛率显着高于三焦经和小肠经(P<0.01),三焦经与小肠经压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观察组大肠经、三焦经的压痛出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经(P<0.01),但两组间小肠经压痛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腧穴压痛出现率比较上肢手三阳经压痛反应的分布规律为:①前臂部,两组受试者均在大肠经“下廉—手三里”段呈高压痛出现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臂部,两组受试者均以大肠经“肘髎—手五里”段、臂臑压痛出现率较高,但观察组在“曲池—肩髃”段存在广泛压痛;两组受试者的三焦经压痛均集中在“清冷渊—消泺”段;而两组受试者的小肠经压痛散见于上臂部,暂无明显规律。进一步对两组间腧穴压痛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示:①经穴:大肠经经穴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曲池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68.2%、65.2%、54.5%、28.8%、27.3%,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1);三焦经经穴消泺、清冷渊在观察组中的压痛出现率分别为22.7%、18.2%,均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均P<0.05)。②非经穴:大肠经手五里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74.2%)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10.6%),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焦经消泺下1寸处在观察组的压痛出现率(9.1%)高于对照组同部位压痛出现率(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压痛点固定压力值VAS评分比较对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进行比较,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固定压力值VAS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均P<0.01);消泺、清冷渊(均P<0.05)]。4压痛点相对压痛阈值比较比较两组均呈较高压痛出现率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的相对压痛阈值,观察组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的相对压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同名腧穴,各穴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均P<0.01);消泺(P<0.05)]。结论(1)观察组大肠经和三焦经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压痛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初步提示两经与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状态具有相关性。(2)手阳明大肠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物及压痛出现率均显着高于手少阳三焦经,且在上臂循行部位呈现较广泛压痛,提示大肠经和甲状腺结节关系更为密切,临床应重视对本经的诊察,也为从阳明经论治甲状腺疾病提供了佐证。(3)甲状腺结节患者手三阳经阳性反应多分布于上臂部,提示上臂部腧穴和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更密切的联系。其中,肘髎、手五里、臂臑、清冷渊、消泺相较于其他穴位,更具特异性。
二、如何诊治甲状腺结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诊治甲状腺结节(论文提纲范文)
(3)甲癌术后方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中西医治疗及随访现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3.1 疗效性指标 |
2.3.2 观察时间点及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参数 |
2.4.1 主要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反应 |
2.4.2 次要疗效指标: 中医证候、生命质量量表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分组、入组情况 |
3.2 协变量选取 |
3.3 两组病例基线比较 |
3.3.1 人口学特征 |
3.3.2 既往疾病及家族史情况 |
3.3.3 病理特征 |
3.3.4 治疗情况 |
3.4 两组疗效指标比较 |
3.4.1 主要疗效指标 |
3.4.2 次要疗效指标 |
3.4.2.1 单项中医证候 |
3.4.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2.3 生命质量量表得分情况 |
4 讨论 |
一、甲状腺癌发病率高、生存期长,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是术后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 |
二、益气养阴、化痰散瘀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主要原则 |
三、术后患者的随访管理是一个动态和综合评估的过程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参考文献二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及结节钙化对细针穿刺诊断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及试剂 |
2.3 检查方法 |
2.3.1 甲状腺超声检查 |
2.3.2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2.3.3 细胞学标本处理流程 |
2.3.4 Bethesda系统 |
2.3.5 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 |
2.3.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钙化特点 |
3.2 不同组别间临床资料及超声特征分析 |
3.3 不同类型钙化的穿刺结果及术后病理类型分布 |
3.4 结节伴不同类型钙化对甲状腺UG-FNAC诊断价值的影响 |
3.5 结节伴不同类型钙化对甲状腺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价值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诊治进展 |
1 不同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诊断价值 |
1.1 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诊断价值 |
1.2 超声造影对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 |
1.3 甲状腺弹性超声成像对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
1.4 甲状腺CT对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
1.5 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诊断价值 |
1.6 分子标志物对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诊断价值 |
2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可能机制及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
2.1 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可能机制 |
2.2 不同类型钙化与病理的相关性 |
3 小结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夏枯草汤加减联合三黄膏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的估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3 观察项目 |
3.1 一般情况采集 |
3.2 疗效性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4.1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 |
4.2 根据甲状腺彩超表现的疗效判定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 |
6.2 四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
7 讨论 |
7.1 导师临床诊治思想 |
7.2 组方及药物分析 |
7.3 外用药 |
7.4 研究结果分析 |
7.5 安全性指标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祖国医学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1.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 |
1.2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2.1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西医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6)一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健康管理全科医生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
2 提出问题 |
3 问题解析 |
3.1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如何鉴别 |
3.1.1 定义 |
3.1.2 病史采集要点 |
3.1.3 体格检查要点 |
3.1.4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要点 |
3.1.4.1实验室检查要点 |
3.1.4.2辅助检查要点 |
3.2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及如何评估患者术后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 |
3.3 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长期监测、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
3.4 全科医生接诊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治流程(见图1)。3.5 |
(7)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TI-RADS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对象选择 |
1.4 证候调查 |
1.5 实验室检测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整体年龄、性别分布比较 |
2.2 证型分布比较 |
2.3 TI-RADS分级分布比较 |
2.4 证型与甲状腺超声的比较 |
2.5 证型与分级的比较 |
讨论 |
1 甲状腺结节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
2 甲状腺结节患者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
3 甲状腺结节各证型分布情况 |
4 各证型与分级的相关性 |
5 甲状腺结节与情志 |
6 甲状腺结节与糖尿病(DM) |
7 甲状腺结节的预防 |
8 张珊珊副主任医师诊疗甲状腺结节的心得 |
结语 |
1 立题新意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候特点调查表 |
致谢 |
附件 |
(8)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超声诊断标准 |
1.2.2 甲状腺穿刺细胞学诊断分类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病例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调查统计 |
2.2 对拟纳入病例患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
2.2.1 仪器 |
2.2.2 超声检查方法 |
2.2.3 US-FNAC检查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1.病理结果 |
2.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比较 |
3.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年龄分布比较 |
4.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甲状腺激素及抗体结果比较 |
5.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结节最大直径分析比较 |
6.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各种二维超声征象分析比较 |
7.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超声血流分布模式比较 |
8.良性结节组与PTC组两组病例超声分级比较 |
9.二维超声征象对于PTC的诊断价值分析 |
讨论 |
1.甲状腺良性结节与PTC临床资料、实验室甲状腺功能检查对比分析 |
2.甲状腺良性结节与PTC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
2.1 结节切面最大直径 |
2.2 结节纵横比(A/T) |
2.3 结节边缘与边界 |
2.4 结节内部回声及内部结构 |
2.5 结节内部钙化 |
2.6 结节声晕 |
2.7 结节血流分布模式 |
3.关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C)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机器学习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图像识别及中医舌象分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甲状腺癌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甲状腺癌的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治疗 |
1.3.1 从肝脾论治 |
1.3.2 从痰气论治 |
1.3.3 从痰瘀论治 |
1.3.4 从肾论治 |
2 西医学对甲状腺癌的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危险因素 |
2.3 诊断 |
2.3.1 超声检查 |
2.3.2 超声弹性成像 |
2.3.3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
2.4 治疗 |
3 甲状腺癌中医证型和超声图像表现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机器学习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 机器学习在肺癌中的应用 |
2 机器学习在肝癌中的应用 |
3 机器学习在胃癌中的应用 |
4 机器学习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
5 机器学习在皮肤癌中的应用 |
6 机器学习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表现及中医证型、舌象特征因素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数据可视化分析 |
2.3 单因素分析 |
2.3.1 一般情况 |
2.3.2 超声图像表现 |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1 回归编码及赋值 |
2.4.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2.5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和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 |
2.5.1 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 |
2.5.2 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 |
2.6 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舌象特点分析 |
2.7 讨论 |
2.8 小结 |
第二部分 机器学习 |
1 卷积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
2 ResNet50模型 |
3 评估标准 |
4 CNN对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良恶性的识别 |
4.1 构建数据集 |
4.2 特征标注 |
4.3 评估标准 |
4.4 结果 |
4.5 模型判读与专业医师诊断的对比 |
4.5.1 资料与方法 |
4.5.2 结果 |
4.5.3 小结 |
5 CNN对甲状腺癌中医舌象分类识别的应用 |
5.1 构建数据集 |
5.2 特征标注 |
5.3 评估标准 |
5.4 结果 |
5.4.1 ROC曲线 |
5.4.2 性能评价指标 |
6 建立甲状腺结节智能诊疗系统 |
7 小结 |
讨论 |
1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 |
2 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
3 机器学习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图像识别及中医舌象分类中的应用 |
结语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穴位敏化及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
1 腧穴的概念及内涵 |
2 穴位敏化的研究概况 |
3 经络诊察的研究概况 |
4 甲状腺疾病的经络诊察研究进展 |
5 诊察经络腧穴敏化反应的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诊治概况 |
1 现代医学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2 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3 甲状腺结节的针灸治疗概况 |
4 甲状腺疾病相关经脉的理论研究价值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样本量 |
2.3 观察指标 |
2.4 入组与诊察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诊察结果 |
3.3 上肢手三阳经腧穴诊察结果 |
3.4 小结 |
讨论 |
1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
2 上肢手三阳经诊察结果分析 |
3 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现象差异探讨 |
4 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阳性反应的意义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如何诊治甲状腺结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05)
- [3]甲癌术后方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李黎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及结节钙化对细针穿刺诊断价值的影响[D]. 吴寒. 扬州大学, 2021(08)
- [5]夏枯草汤加减联合三黄膏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D]. 李能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一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健康管理全科医生教学案例分析[J]. 高凤娟,赵洁,韩琤琤,刘菊红,何志宏,温秀芹,谢妍,张鸣,姚军,叶京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20(32)
- [7]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TI-RADS分级的相关性研究[D]. 庞璐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鉴别诊断特征分析[D]. 吴连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机器学习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图像识别及中医舌象分类中的应用[D]. 董竞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甲状腺结节患者上肢手三阳经经络腧穴诊察反应现象的临床观察[D]. 高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