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notypic Reaction of Cotton Plants to Conditions with Lack of Macroelements in Soil(论文文献综述)
杨广东[1](2020)在《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育种手段的进步,黑龙江省高粱品种已由中高秆稀植过渡到矮秆密植机械化生产。氮素是高粱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往研究主要以中高秆稀植为研究背景,关于氮素对耐密植矮杆高粱生长特性、碳氮代谢机理、耐低氮响应等系统研究较少,特别在高寒地区的研究报道尚属空白。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不同基因型耐密植矮杆高粱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耐密植高粱的碳氮代谢机理,明确了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生理响应的基本规律及差异机制,同时通过转录组分析了氮素对耐密植高粱调控的生物学机理,预测了氮素吸收利用和耐低氮响应的代谢途径和相关基因。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高寒地区耐密植高粱的氮效应和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耐低氮高粱分子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同时为高寒地区高效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耐密植高粱品种(系)田间耐低氮指数和苗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确定了克杂15号为耐低氮高粱品种,绥杂7号为氮敏感高粱品种,同时研究表明了在低氮胁迫下叶绿素b较为敏感。2.散粉至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两个高粱品种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氮素对干物质积累及分配比例影响趋势一致。随着氮素的增加,氮敏感品种较耐低氮品种的产量增幅大。蛋白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淀粉、脂肪和单宁含量随着氮素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N200(纯N 200kg/hm2)处理能够保证两个高粱品种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为最佳施氮量。3.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随着氮素的升高而增加,氮素与NR活性和GS活性相关系数较高。低氮处理会显着降低耐密植高粱的脯氨酸(PRO)含量,氮敏感品种PRO活性对氮素响应高于耐低氮品种,丙二醛(MDA)活性低于耐低氮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低氮处理下显着降低,氮敏感品种较耐低氮品种酶活性对氮素响应更为显着。4.氮敏感品种施氮处理淀粉积累量较不施氮处理提升幅度比耐低氮品种大。散粉后14-35天是淀粉积累关键期。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枝酶(SB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ase)活性与支链淀粉含量在散粉后14天相关系数最大且极显着,与直链淀粉相关系数在散粉后28天相关系数最大且极显着。氮敏感品种淀粉酶活性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均较耐低氮品种更加显着。不同基因型耐密植高粱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千粒重及产量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与耐低氮品种相比,高氮有利于氮敏感高粱品种的SBE活性、GBSS活性、UGP活性提高。5.转录组分析表明,低氮敏感品种绥杂7号叶绿素中的差异基因表达比克杂15号更加丰富。硝酸盐转运体的转录编码NRT2.4,NRT3.1和NRT4.5在耐低氮品种中更为丰富。6.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外区域对于耐密植高粱氮素缺乏耐性具有关键作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卟啉与叶绿素代谢、光合天线蛋白等与氮素的吸收和代谢相关。两个高粱品种共同低氮响应基因主要富集在氮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分类中。MYB转录因子在耐密植高粱低氮胁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发现ERF,b HLH,WRKY,NF-Y转录因子参与了耐低氮高粱的响应过程。
李超先[2](2019)在《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在建筑学界,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传承与表达,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经典论题,并在与不同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了文脉主义、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批判性地域主义等建筑理论。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城市建筑文化表达不当、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建筑学界也存在对文化表达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同时,在中国新时代“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再次成为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文化生态学,则借鉴了生态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本文受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启示,从文化生态视角切入并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这一经典论题。针对城市建筑的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本文在吸取了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设计方法研究等学科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与原理转换、应用到建筑文化研究中,进而,通过原型提取、图解分析、分类归纳等方法,推演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表达方法,从而区别于传统与当下的建筑文化表达之研究模式,以期达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论文的主体分为理论转换、模式提取和方法推演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进行相关文献综述,论证论文研究的可行性与破解思路,并解析、建构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与表达路径;第二部分(第四章),解析相关建筑案例的文化生态适应模式及手法;第三部分(第五、六章),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性传承策略,并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形成方法体系。论文经三个部分的论述,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其一、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转换,提取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详见第三章)。本文突破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达方法研究中,以类型学、符号学、文化学等方法为基础的建筑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之独特视角,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学中的原理、概念来解析建筑文化,进而,转换为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包括:建筑文化生态因子、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限制因子、建筑文化生态型、建筑文化生态基因、建筑文化的生态进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路径,为进一步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建构理论基础。其二、系统归纳、推演出建筑文化之生态性表达方法,并归类出对应文化原型的九种建筑设计手法(详见第六章)。首先,基于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表达路径建构,以及生态模式等前期结论,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之程式化设计方法,形成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等四步生态性设计法,即:建筑文化生态位分析,建筑文化的限制因子分析,文化生态原型提取,文化原型的生态进化与转化表达。其次,将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不同进化模式,转换运用到建筑文化中,提出“显性”、“隐性”原型及其处理手法,针对“显性”文化原型(即:形式原型、材质原型、空间原型),解析归类出简式进化、复式进化、趋同进化、趋异进化、镶嵌进化、特式进化等六种建筑设计手法;针对“隐性”文化原型(即:观念原型、历史原型),解析归类出实体化、空间化、抽象化等三种建筑设计手法。其三、基于文化“生态型”案例解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并形成案例库(详见第四章,及附录一)。基于前文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解析,筛选出70个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解析每个案例具体的适应因素与方法,并整理归类,总结出三大类、九小类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进而,根据第六章中的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依次从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限制因子、文化生态原型、生态性表达四个步骤,详细解析了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的生成过程,并形成了附录一中的案例分析库。本文以文化生态理念的视角,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问题,提出了系统化、生态性、程式化的观念与方法。在观念层面上,强调学科交叉和文化生态理念;在方法层面上,一是提出建筑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包括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等四个步骤;二是给出九种针对不同文化原型的建筑处理手法。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在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态性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韩鹰[3](2016)在《外源水杨酸对路易斯安娜鸢尾(Iris hexagona W.)镉吸收、积累和抗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路易斯安娜鸢尾(Iris hexagona W.)是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水生观赏植物,具有积累重金属和观赏的双重价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物修复材料。本文在探明路易斯安娜鸢尾吸收、积累和耐受Cd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外源SA预处理和SA同时处理两种方式,研究了外源SA提高路易斯安娜鸢尾Cd抗性的作用,不仅为SA对Cd毒害缓解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生产栽培上进一步提高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抗Cd能力提供实践应用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 10、100、500 μMCd浓度处理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形态、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Cd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胞结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 μMCd处理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无明显影响,随着Cd胁迫浓度上升,根叶干重和根长显着降低,叶绿素和光合速率显着下降。100μM Cd处理时叶内POD、SOD活性显着上升(P < 0.05),但在500μM Cd处理时叶内SOD、POD活性下降。100μMCd和500 μMCd处理时CAT活性均下降,MAD含量均上升。叶、基部茎节和根中Cd含量均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基部茎节和根的Cd积累量明显高于叶。10 μM Cd处理14天后,根部Cd含量达到147.67μg g-1干重。经Cd胁迫后,叶的N含量明显下降,叶、基部茎节和根中的K相对含量也显着下降,而P、S相对含量上升。以上结果说明,路易斯安娜鸢尾对低浓度Cd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积累能力,并且基部茎节和根是主要积累部位。Cd胁迫不仅影响了 N、S、P代谢,还对K的吸收产生重要影响。100 μMCd处理时路易斯安娜鸢尾表现毒害症状,但体内抗氧化系统作用明显,仍具有较强的抗性,500 μMCd处理时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萎蔫,根系大量死亡,细胞结构严重破坏,超出其生理抗性范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外源SA预处理和SA同时处理两种方式,研究了在Cd胁迫条件下,外源SA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100 μM Cd处理相比,SA预处理后,路易斯安娜鸢尾根的生长状态、干重、根系活力得到明显提高,在500 μMCd处理时,叶的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才得到明显提高。说明SA预处理可以缓解Cd的毒害,而且根对毒害缓解作用反应比较敏感。另外,SA预处理后,与同一浓度单独Cd处理相比,Cd含量无明显变化,而能适当促进N、S、P的吸收,说明SA预处理对其生长的缓解作用不是通过减少Cd的吸收量,而是调节了离子吸收,增强了对Cd的抗性。经SA预处理后,根叶内CAT、SOD、POD、APX活性及Pro含量显着上升(P<0.05),而MDA含量降低。同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根尖细胞出现了很多的小囊泡,部分囊泡内包裹高电子密度颗粒。以上结果说明,SA预处理后路易斯安娜鸢尾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降低了脂类过氧化,保持生物膜的稳定性,减轻了细胞结构伤害。叶绿体结构的改善是SA预处理后光合上升的重要原因,囊泡增多并在其内沉积颗粒是植物SA缓解重金属毒害的重要机制之一。SA同时处理后,在100μMCd和500 μMCd处理时叶的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比同一浓度单独Cd处理时低,而根的生长状态、干重、根系活力均明显提高。说明根与叶对SA同时处理的反应差异较大,培养液中SA的存在加剧了 Cd对光合作用的抑制。SA同时处理降低了叶内N含量,Cd、P、S相对含量上升,K相对含量则显着下降,说明SA同时处理增加了植株Cd的吸收,同时进一步抑制了 N、K的吸收。这可能是SA同时处理后地上部光合下降、生长受抑的原因之一。经SA同时处理后,CAT、SOD、POD、APX活性均比同一浓度单独Cd处理也有所提高,而MDA含量降低,说明SA同时处理也具有激活路易斯安娜鸢尾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作用,但效果不如SA预处理显着,该结果与SA同时处理后根叶细胞结构改善程度较低相一致。在确定SA预处理可以较好缓解Cd毒害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100μM Cd胁迫和SA预处理对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100 μM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蛋白图谱差异显着,共有77个蛋白点的丰度超过1.5倍差异表达,其中上调39个,下调28个,新增10个。先经1 μM SA预处理后再经100 μM Cd处理,与对照相比仅有18个蛋白点差异表达。以上结果表明,SA预处理可以显着提高路易斯安娜鸢尾与对照的2-DE蛋白质点匹配率,进一步证实SA预处理可以显着减少Cd胁迫引起的蛋白差异表达而缓解了 Cd毒害。3种处理的102个蛋白表达差异点,经MALDI-TOF-MS质谱鉴定,共得到了 54个与外源SA及Cd处理的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光合作用、能量与物质代谢、解毒与抗氧化作用、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等生理过程,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热激蛋白70同源物在SA缓解Cd毒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研究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对100 μM以内Cd胁迫具有较强抗逆性,对一般水体中Cd污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和吸收能力,是一种具有观赏和富集Cd双重功能的水生花卉。SA根系预处理能较好地缓解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的毒害,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瑜[4](2014)在《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充分发掘作物自身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潜力,是作物高产和养分高效的基础。这就要求能够选育出高产高效的作物品种。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发展为作物育种学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进行定向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玉米改良自交系224及其供体亲本478和轮回亲本312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和温室试验,系统比较了三个自交系玉米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在叶面积、植株生物量、穗部性状、产量、吸磷量及根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为了验证玉米主要通过根系形态变化增加磷素吸收来适应低磷胁迫的假设,通过两年不同供磷水平的田间试验,比较了玉米和蚕豆在植株根冠比、根系形态和生理变化上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供磷水平(低磷5μmol/L和高磷250μmol/L)和限制种子根及节根生长(限根)的温室营养液培养试验中,在苗期根系对低磷的形态可塑性变化、限根后的补偿性生长、以及植株生长和磷素吸收等方面,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轮回亲本312的表现相同,并显着低于供体亲本478。说明插入的DNA片段未能影响224在苗期的营养生长和磷素吸收。2.与营养液培养中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类似,在两年不同供磷水平的田间试验中,吐丝期和成熟期时224的总根长、侧根长及其在0-40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与312相比无显着差异,并显着低于478。但224的总叶面积、整株生物量、产量和吸磷量都高于312,在低磷条件下尤为明显,说明插入的相关DNA片段影响了224在田间苗期之后的生长和磷素吸收。与供体亲本478类似,在两年田间试验中224的花后吸磷量均显着高于312,说明可能存在未鉴定的控制花后吸磷量的DNA插入片段发挥了作用。两年不同供磷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吐丝期和成熟期,相同供磷水平下三种自交系生长的不同土层土壤的速效磷(Olsen-P)浓度无显着差异;各自交系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速效磷浓度差异无规律。3.在田间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478根系在0-60cm土层中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低磷水平下,拔节期和吐丝期时,自交系478在40-50cm土层中的细根量显着增加,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无机磷分级结果无显着差异。4.两年田间试验证明玉米和蚕豆根系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不同。与蚕豆相比,低磷胁迫下玉米植株的根冠比净增量及其根系在浅层土壤(0-20cm)中的总根长都显着高于蚕豆。相反,与玉米相比,蚕豆的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升高,根际土壤pH值显着下降。综上,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通过遗传育种方法培育在适量供磷条件下高产和磷高效的作物品种提供了证据。虽然在改良自交系224染色体上检测到了来自供体亲本478控制根系性状的DNA片段,但是田间整个生育期试验以及水培苗期试验结果都无表型;而试验结果显示改良自交系224花后的吸磷量显着高于其轮回亲本312,但未见有在224染色体上插入了供体相关DNA片段的报道。通过与蚕豆的比较,验证了玉米主要通过根系形态变化适应低磷胁迫,以增加磷素吸收。在玉米生产中,应更加注重通过施肥和根际调控措施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磷肥利用率。
刘剑君[5](2013)在《烤烟嫁接传导抗性的生理响应与产质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不同烤烟基因型间嫁接对黑胫病抗性、抗旱性、烘烤特性、生长发育及产质性状的影响及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用抗病砧木嫁接不抗病接穗,嫁接烟株叶片中的POD、SOD、CAT、GSH-PX活力增强;根系和叶片中的GST基因、SOD基因、Hsr203j基因、BG基因表达上调,砧木基因型的抗病性能诱导接穗基因型的茎叶抗病性提高,黑胫病发病率显着降低。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以抗旱性强的砧木嫁接抗旱性差的接穗,嫁接烟株叶片中的SOD和CAT活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升幅快、丙二醛含量升幅慢,光和作用降幅小,抗旱相关基因AREB、CDPK2、LEA5和ERD10C表达上调,砧木基因型的抗旱性能诱导接穗基因型的茎叶抗旱性提高,地上部仍能保持一定的生长势。3、以高钾基因型为砧木嫁接低钾基因型接穗能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以低烟碱基因型为砧木嫁接高烟碱基因型接穗可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反方向嫁接效果为降钾提烟碱。4、采用烟叶成熟度指数,量化比较了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烟叶的成熟度差异;采用暗箱变黄方式,验证了不同品种、部位、成熟度的烟叶在易烤性和耐烤性上差异明显;嫁接试验证明以烘烤特性好的品种为砧木,可以改善接穗的烘烤特性。5、研究表明,适合烤烟的嫁接方法为劈接,在8-10片真叶时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烟株大田前期生长较自然烟株滞后10—15天,但田间生育期基本相同;田间表现叶型、叶色,茎叶角度等特征与接穗相似,而叶片数、茎围、产量的表现型介于砧木和接穗之间;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接穗基本相同,身份、油分、长度等表现受到砧木的影响;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多介于砧木和接穗之间,部分指标呈现出超亲效应;嫁接对烤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浓度等评吸指标影响不明显,在适度逆境条件下,嫁接烟株的刺激性和余味好于自然烟株。
赵晓嫚[6](2013)在《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游离小孢子培养是一种有效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其培养的是单倍性小孢子细胞,在1-2年内即可获得基因型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但是小孢子胚胎发生受基因型影响很大,而且还易受培养环境中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预处理、活性炭浓度等。探究和明确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加快完善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于提高青花菜新品种选育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施肥是影响青花菜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氮磷钾是青花菜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三大营养元素,对青花菜的品质尤为重要,如果肥料用量及配比不合适或施肥技术不当,都会降低青花菜的品质。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青花菜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青花菜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青花菜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1.以21份不同基因型的青花菜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确定了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阶段的关系,研究了基因型和活性炭浓度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如下:当花蕾长度为3.00-3.49mm时,花蕾中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所占比例最高,说明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存在一定对应关系。21份不同基因型的青花菜材料中只有3份材料得到了胚状体,说明基因型是影响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关键因素。活性炭浓度为0.1mg/mL时,LQ-3和LQ-16的胚胎诱导率最高。对于LQ-28来说,不添加活性炭时,LQ-28的出胚率最高,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作用因不同基因型而有所不同。2.以3个青花菜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对青花菜花球中硝酸盐,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为青花菜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氮磷钾全施处理青花菜花球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说明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了青花菜的品质。各品种花球中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有机酸含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反应不同。花蕾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有机酸含量显着高于花茎,其中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约是花茎的两倍,花茎中的可溶性糖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要高于花蕾。
杨季云[7](2011)在《花苜蓿生长特性、逆境响应及生态分异研究》文中指出花苜蓿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苜蓿属中唯一可以适应干旱环境、极低降雨量的石质化环境和寒冷冬季的物种,并且比紫花苜蓿具有更加优越的抗寒性和营养利用效率,是公认的适合在寒冷地域种植的极佳豆科牧草。即便如此,国内外对花苜蓿的研究仍然较少,并且缺乏系统性,花苜蓿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育和收获、根系特征以及盐碱胁迫下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都寥寥无几。花苜蓿生态幅较广,包含许多适应于各自原始生境的生态型,对花苜蓿生态型分异的研究对选育和杂交育种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形态分异、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种子最佳收获时期的研究,得出:1)林下和草甸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叶片、荚果和种子具有显着的形态分异,并且这种分异不随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适应性特征,是局域适应的结果;2)种植密度对花苜蓿株高、主茎直径、叶片数、分枝数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具有差异。在生长季初期,出苗后30天,种植密度对各密度下的花苜蓿生长无显着影响;在生长季末期,种植密度对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株高、主茎直径、叶片数、分枝数和各器官生物量都具有显着影响,株高、主茎直径、叶片数、分枝数和单株总生物量都随密度增大而减少;3)种植密度与林下花苜蓿的主茎直径、叶片数、叶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显着相关,与草甸花苜蓿的叶片数和叶生物量显着相关,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单株总生物量都与株高、主茎直径、叶片数、分枝数和各器官生物量显着相关。林下和草甸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最适种植密度都是278株/m2,可获得最大干草产量分别为2916.7 kg/hm2和2794.5 kg/hm2,最大繁殖生物量分别为333.33 kg/hm2和622.23 kg/hm2;4)由于花苜蓿开花不齐、荚果成熟期不一致的原因,不同收获时期的花苜蓿种子具有不同的产量和质量,种子的最佳收获时期就是在获得较高种子产量的同时,种子质量也较高的时期。草甸花苜蓿的种子最佳收获期是在初花期后5760天,种子产量可达92.6799.00 kg/hm2;林下花苜蓿的种子最佳收获期是在初花期后5160天,产量可达93.33116 kg/hm2;5)林下花苜蓿具有叶片数多,分枝数多,单株生物量较大;花期较短、结荚相对集中、果序数量多,种子千粒重大、发芽百分数高、种子产量高、根系发育能力强等优点,是花苜蓿选育和杂交等工作的优良材料,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通过对三份花苜蓿材料根系特征的研究发现:不同花苜蓿材料的根系主根长、侧根发生位置和主根生物量差异极显着;林下花苜蓿具有比直立型和草甸花苜蓿更强的根系发育能力,表现为主根入土更深、侧根数更多、根系生物量更大。花苜蓿根系的垂直分布格局是主根直径、主根生物量和侧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主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根颈下010cm主根段,侧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根颈下020cm主根段。主根直径、根颈直径和根颈入土深度适合用来作为花苜蓿材料的选育指标。通过对林下花苜蓿种子发育过程及与硬实形成关系的研究发现:随发育天数的增加,林下花苜蓿种子含水量、电导率逐渐减低;鲜重、发芽百分数、千粒重先升高后降低;干重、硬实率逐渐升高。种子种皮的栅栏细胞和种脐的两层栅栏细胞均不透水是导致林下花苜蓿种子硬实的原因之一。通过对花苜蓿在混合盐碱胁迫条件下生长、光合、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积累的研究,我们发现:1)混合盐碱胁迫中,盐度(盐浓度)、碱度(pH)和二者交互作用都显着影响花苜蓿幼苗的地上部分含水量、相对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和存活率。花苜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相对生长速率、地上部分的含水量都随盐度和碱度的增加而降低。幼苗的根系活力被低碱度和盐度的联合作用促进而有所升高,在高碱度和盐度处理下,幼苗的根系活力随盐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碱度对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大于盐度;2)混合盐碱胁迫处理下,盐度(盐浓度)和碱度(pH)显着影响花苜蓿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这些色素的含量都随着盐度和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盐度、碱度及其交互作用都显着影响花苜蓿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随盐浓度和pH值增加而降低;3)花苜蓿地上部分和根系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不同。草酸积累在花苜蓿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花苜蓿地上部分,盐度和缓冲能力更能体现混合盐碱胁迫的作用;在花苜蓿根系中,pH和缓冲能力更能体现混合盐碱胁迫的作用。
张纪涛[8](2011)在《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盐胁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盐胁迫效应,进一步揭示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的耐盐机制,丰富温度型理论,本文用NR9405(暖型)、小偃六号(中间型)、陕229和RB6(冷型)等四种不同温度型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14d)K+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结合药理学方法探讨了高亲和与低亲和的K+吸收系统在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和Na+吸收累积中的作用。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吸收动力学特征在050mmol·L-1的K+浓度范围内,4种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可分为高亲和吸收(01mmol·L-1)和低亲和吸收(150mmol·L-1)等两个过程,二者均可用米氏方程描述。高亲和吸收过程中,暖型小麦的亲和系数Km和最大吸收速率Imax分别为0.332mmol·L-1和33.57μmol·h-1·g-1RDW,小于两种冷型小麦的0.4300.432 mmol·L-1和42.4643.13μmol·h-1·g-1RDW,中间型小偃六号则介于二者之间,Km和Imax分别为0.353 mmol·L-1和35.38μmol·h-1·g-1RDW。NR9405的养分离子流入系数α[K+]值最大,为101.02,小偃六号次之,为100.36,陕229和RB6较小,分别为98.86和99.84。说明暖型小麦对K+的高亲和力是K+吸收能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NR9405、小偃六号、陕229和RB6等四种小麦幼苗低亲和吸收(150mmol·L-1)的特征值分别为:Imax值分别为213.33、185.73、197.93和253.37μmol·h-1·g-1RDW,而Km为30.35、20.90、21.22和30.38mmol·L-1,α[K+]值分别为7.03、8.89、9.33和8.31;NR9405和RB6的Imax值较大,Km较高,而小偃6号和陕229则相反,Imax值较小,Km较低。陕229的α[K+]最高,NR9405最低。抑制低亲和吸收系统后,NR9405和小偃6号的Km值不受影响,Imax值和α[K+]值增大;而陕229和RB6的Km值和Imax值均增大,α[K+]值变化不大。说明暖型小麦的高亲和吸收系统与K+的亲和力不受低亲和系统影响,而抑制低亲和吸收系统可以增加其吸收容量和吸钾能力;而抑制冷型小麦的低亲和系统会降低冷型小麦高亲和系统对钾的亲和力。抑制高亲和吸收系统后,小麦幼苗的低亲和吸收特征值Imax和Km均有所增加,Imax值在314390μmol·h-1·g-1RDW之间,冷型小麦的增幅大于暖型小麦。Km在2955mmol·L-1之间;冷型小麦增幅也大于暖型小麦。说明抑制高亲和吸收系统后,降低了幼苗对K+的亲和力,但增加了最大吸收容量。2.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高亲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50100mmol·L-1的Na+存在降低了K+高亲和吸收速率,吸收动力学过程仍然符合米氏方程。50100mmol·L-1的Na+显着降低了Imax和α[K+]值,冷型小麦的降幅大于暖型小麦;暖型小麦NR9405和中间型小偃六号的Km值不受盐浓度的影响;而在100mmol·L-1的Na+浓度时冷型小麦的Km值降低了20%30%。这说明冷型小麦对Na+胁迫响应的反应较暖型小麦敏感。50100mmol·L-1的Na+胁迫下冷型小麦的α[K+]均低于其他两种小麦,即K+吸收能力较低,这可能是冷型小麦耐盐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3.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低亲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100150mmol·L-1的Na+存在下,K+低亲和吸收(150mmol·L-1)速率降低,且其吸收动力学过程不符合米氏方程,只能用线性方程描述;可以划分为115和1550mmol·L-1等两个吸收阶段。100150mmol·L-1的Na+胁迫引起K+的外流,在较低的K+(约13 mmol·L-1)浓度下出现净流失。4.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生长与离子吸收的影响NR9405的地上部K+累积能力强于RB6。随着介质中Na+的增加地上部K+含量逐渐下降。在无盐环境中,两个小麦基因型的盐分含量没有差异,盐胁迫下随Na+浓度的增大,地上部Na+含量和细胞浓度都逐渐增加,RB6的累积量大于NR9405。K+对地上部Na+含量的影响因品种和盐浓度不同而异,在100mmol·L-1盐浓度下,K+可明显降低RB6地上部的Na+累积量。地上部Na+/K+含量比与细胞内Na+/K+离子浓度比与地上部生长速率呈显着负相关,可以作为耐盐评价的指标。
陆欣春,田霄鸿,杨习文,买文选,保琼莉,赵爱青[9](2010)在《氮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锌形态及肥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锌肥后土壤中锌的形态变化,研究锌肥的有效性及后效,为指导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施锌肥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增加小麦籽粒锌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反应差异很大;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存在,占全锌91.5%97.6%,其次为松结有机态锌(1.34%5.53%)、碳酸盐结合态锌(0.47%1.55%);施入土壤中的锌增加了交换态、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但大部分转化为矿物态;种植小麦可以使土壤中的锌向有效态转化;施氮增加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也增加了锌矿化的比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交换态、松结有机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石灰性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锌含量占有较为可观的比例,因此增加这两种形态储备容量是调节和控制土壤锌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徐猛[10](2010)在《盐胁迫下不同温度型小麦的渗透和离子胁迫效应及NO信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NR 9405(暖型)、小偃6号(中间偏冷型)、陕229和RB6(冷型)等4个不同温度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分根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温度型冬小麦的渗透和离子效应;幼苗对Na+吸收、累积及其在体内的回流等。并初步探讨了内、外源NO信号对不同温度型冬小麦渗透和离子胁迫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型冬小麦的盐胁迫渗透效应和离子效应在盐胁迫(200 mM NaCl)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时间,需要一个Na+在小麦体内累积的过程。在一半盐胁迫(200 mM NaCl)和一半非盐胁迫的分根条件下,小麦没有明显的渗透胁迫效应,小麦植株地上部Na+累积到毒性水平之前盐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抑制效应。小麦具有将Na+从盐胁迫一侧转移非盐一侧的能力,说明小麦吸收的Na+有一部分可以从地上部回流到根系中,回流率可达76%—89%。无水分胁迫(不加入PEG)的回流率大于水分胁迫(加入PEG)的回流率。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盐分吸收累积和回流,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的速度及胁迫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NR 9405和小偃6号的Na+累积速度要少于陕229和RB 6;NR 9405根系排Na+能力强于陕229和RB 6。因此,NR 9405和小偃6号的耐盐性高于陕229和RB 6。2盐胁迫下外源NO信号对不同温度型冬小麦渗透和离子胁迫的影响盐胁迫下,NO供体SNP对PEG胁迫和盐胁迫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增加部分根区水势,外源NO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消失,对离子效应阶段Na+含量影响也无显着影响。渗透效应阶段,小麦回流率达到52%—70%,且加入NO供体SNP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a+回流率,增加6%—15%。离子效应阶段, Na+回流率降低到19%—24%,SNP处理不能提高回流率,甚至有降低的趋势。渗透效应阶段暖型小麦NR 9405回流率显着高于冷型小麦RB 6,离子效应阶段NR 9405和RB 6的Na+吸收量增加,回流率显着下降。RB 6回流率低于NR 9405,说明NR 9405根系排Na+能力要强于RB 6。3盐胁迫下内、外源NO信号对不同温度型冬小麦Na+累积的影响盐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对四种基因型小麦生长抑制和Na+累积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加入NO清除剂后缓解作用消失。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NaN3,均未加重影响四种基因型小麦的盐胁迫。说明小麦体内有其它NO形成途径,它们在功能上与NO合酶途径或硝酸还原酶途径互补。暖型小麦NR 9405、中间型小偃6号耐盐性强于冷型小麦陕229、RB 6,盐胁迫下暖型小麦对NO的反应大于冷型小麦。
二、Genotypic Reaction of Cotton Plants to Conditions with Lack of Macroelements in Soi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otypic Reaction of Cotton Plants to Conditions with Lack of Macroelements in Soil(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耐低氮品种筛选与评价 |
1.2.2 氮素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氮素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氮素对作物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1.2.5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在氮素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耐密植高粱耐低氮筛选与评估 |
2.1 田间耐低氮筛选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 苗期耐低氮筛选与评估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田间耐低氮材料筛选 |
2.4.2 苗期高粱耐低氮筛选 |
2.4.3 两个不同基因型高粱品种苗期的耐低氮能力评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5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产量的影响 |
3.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4.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酸合成酶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4.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5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5.1.4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特征的影响 |
5.2.5 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含量与氮肥和产量的相关性 |
5.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5.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5.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影响 |
5.2.9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束缚态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5.2.10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1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12 不同基因型高粱淀粉相关酶与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高粱苗期低氮胁迫转录组分析与验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地点 |
6.1.3 试验设计 |
6.1.4 转录组分析与方法 |
6.1.5 q RT-PCR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RNA-seq测序质量评估 |
6.2.2 RNA-seq样本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6.2.3 两个高粱品种氮肥处理前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6.2.5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
6.2.6 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预测 |
6.2.7 参与氮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的基因 |
6.2.8 低氮胁迫条件下耐低氮基因型克杂15号的富集差异基因 |
6.2.9 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分析 |
6.2.10 q RT-PCR验证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基因型高粱耐低氮筛选与苗期耐低氮评估 |
7.1.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酶活性的影响 |
7.1.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7.1.5 不同基因型高粱苗期低氮胁迫转录组分析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2)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生态失衡——建筑设计的现代侵蚀 |
1.1.2 手法东施效颦——建筑文化的不当表达 |
1.1.3 系统方法缺乏——建筑文化表达的方法不足 |
1.1.4 小结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化生态学相关研究 |
1.2.2 建筑文化及其表达方法研究 |
1.2.3 小结: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特色 |
1.3 研究对象、目的、意义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3.4 创新点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框架 |
2 建筑现代化问题的文化生态破解思路 |
2.1 “建筑-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可行性思辨 |
2.1.1 “生态学”——“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
2.1.2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
2.1.3 “建筑-文化生态”——“建筑与文化环境”关系的思考 |
2.2 建筑现代化的文化生态性反思 |
2.2.1 地域性观点 |
2.2.2 适应性观点 |
2.2.3 演化性观点 |
2.3 当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途径 |
2.3.1 形式关联 |
2.3.2 空间关联 |
2.3.3 材质关联 |
2.3.4 观念关联 |
2.3.5 历史关联 |
2.4 破解思路的确定 |
3 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与表达路径建构 |
3.1 个体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3.2 理论转换: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 |
3.2.1 建筑文化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
3.2.2 建筑文化的“生态位” |
3.2.3 建筑文化的“限制因子” |
3.2.4 建筑文化的“生活型”与“生态型” |
3.2.5 建筑文化的“生态进化” |
3.3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路径建构 |
4 文化“生态型”建筑及其生态适应模式提取 |
4.1 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的选择与分类标准 |
4.2 自然环境生态型建筑适应模式 |
4.2.1 气候适应模式 |
4.2.2 地理适应模式 |
4.2.3 生物适应模式 |
4.2.4 小结:自然环境生态型案例及其适应方法解析 |
4.3 人造环境生态型建筑适应模式 |
4.3.1 城市环境适应模式 |
4.3.2 基地环境适应模式 |
4.3.3 小结:人造环境生态型案例及其适应方法解析 |
4.4 文化环境生态型建筑适应模式 |
4.4.1 精神文化适应模式 |
4.4.2 形制文化适应模式 |
4.4.3 历史文化适应模式 |
4.4.4 民俗文化适应模式 |
4.4.5 小结:文化环境生态型案例及其适应方法解析 |
4.5 本章小结: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的生态适应模式归纳 |
5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传承策略 |
5.1 建筑及城市文化的“生态系统”观 |
5.2 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性表达策略 |
5.3 建筑文化的多元同构策略 |
5.4 建筑文化的生态进化与转化创新策略 |
6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推演 |
6.1 建筑文化的生态位分析 |
6.1.1 文化生态位的多维分析 |
6.1.2 典型案例的文化生态位分析 |
6.2 建筑文化的限制因子分析 |
6.2.1 生态位决定限制因子 |
6.2.2 典型案例的限制因子分析 |
6.3 文化生态原型提取 |
6.3.1 提取原则 |
6.3.2 “显性”原型 |
6.3.3 “隐性”原型 |
6.4 “显性”原型的生态进化式表达 |
6.4.1 简式进化 |
6.4.2 复式进化 |
6.4.3 趋同进化 |
6.4.4 趋异进化 |
6.4.5 镶嵌进化 |
6.4.6 特式进化 |
6.5 “隐性”原型的生态转化式表达 |
6.5.1 实体化 |
6.5.2 空间化 |
6.5.3 抽象化 |
6.6 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设计方法归纳 |
结论 |
附录一: 建筑文化生态型案例分析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外源水杨酸对路易斯安娜鸢尾(Iris hexagona W.)镉吸收、积累和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Cd毒害 |
1.1 影响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 |
1.2 影响水分代谢和矿质元素吸收 |
1.3 影响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 |
1.4 影响植物的细胞结构 |
2 水杨酸提高植物Cd抗性的作用 |
2.1 S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2 SA对植物Cd毒害的缓解 |
2.3 SA提高植物Cd抗性的机理 |
3 植物Cd抗性的蛋白质机制 |
3.1 植物络合蛋白 |
3.2 Cd转运蛋白 |
3.3 蛋白质组响应 |
4 植物对Cd的富集和植物修复 |
4.1 植物对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 |
4.2 Cd的超积累植物 |
4.3 Cd污染的植物修复 |
5 鸢尾属植物对Cd等重金属的积累和抗性研究 |
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路易斯安娜鸢尾对重金属Cd的吸收、累积和生理抗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主要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1.4 资料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Cd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CAT、POD、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浓度Cd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细胞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主要测定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对Cd胁迫下根、叶生长形态的影响 |
2.2 SA对Cd胁迫下根、叶干重的影响 |
2.3 SA对Cd胁迫下根、叶含水量的影响 |
2.4 SA对Cd胁迫下根系活力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光合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主要测定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SA对不同Cd浓度胁迫下光合参数的的影响 |
2.3 SA预处理对100 μM Cd胁迫下不同处理天数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主要测定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对Cd含量的影响 |
2.2 SA对Cd胁迫下N含量的影响 |
2.3 SA对叶片Cd、P、K、S相对含量的影响 |
2.4 SA对基部茎节Cd、P、K、S相对含量的影响 |
2.5 SA对根表皮Cd、P、K、S相对含量的影响 |
2.6 SA对根皮层Cd、P、K、S相对含量的影响 |
2.7 SA对根维管柱Cd、P、K、S相对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主要测定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对Cd胁迫下CAT活性的影响 |
2.2 SA对Cd胁迫下POD活性的影响 |
2.3 SA对Cd胁迫下APX活性的影响 |
2.4 SA对Cd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 |
2.5 SA对Cd胁迫下MDA含量的影响 |
2.6 SA对Cd胁迫下Pro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绿体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处理方法 |
1.3 切片制作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
2.2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水杨酸对Cd胁迫下路易斯安娜鸢尾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培养与处理 |
1.2 蛋白提取 |
1.3 双向电泳 |
1.4 染色 |
1.5 图像获得与分析 |
1.6 胶内酶解 |
1.7 质谱鉴定与数据检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
2.2 SA预处理与单独Cd处理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
2.3 路易斯安娜鸢尾叶片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 |
3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4)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 |
附图 |
第三章 供磷水平和限根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田间条件下玉米改良自交系224及其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田间条件下低磷胁迫对玉米生长、根系形态和土壤无机磷变化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和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田间玉米和蚕豆对低磷胁迫响应的差异比较 |
6.1 材料和方法 |
6.2 结果和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烤烟嫁接传导抗性的生理响应与产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 嫁接的概念 |
2 嫁接的历史 |
3 嫁接的机理 |
4 嫁接的应用 |
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嫁接对烤烟黑胫病抗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嫁接对烤烟黑胫病抗病性的影响 |
2.2 嫁接对烟叶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2.3 嫁接对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嫁接对烤烟抗旱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
2.2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烤烟叶片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烤烟叶片中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
2.5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烤烟叶片中膜酯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6 干旱胁迫下嫁接对胁迫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嫁接对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烤烟基因型烟碱和钾含量比较 |
2.2 自身嫁接对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基因型间嫁接对烟碱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基因型间嫁接对钾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烟叶的成熟度指数差异 |
2.2 不同部位烟叶的成熟度指数差异 |
2.3 不同成熟度烟叶在暗箱变黄条件下的成熟度指数变化 |
2.4 不同部位的烟叶在暗箱变黄条件下的成熟度指数变化 |
2.5 不同品种的烟叶在暗箱变黄条件下的成熟度指数变化 |
2.6 暗箱变黄条件下嫁接烟叶的成熟度指数变化 |
3 讨论 |
第五章 烤烟嫁接方法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嫁接方法的的嫁接效率比较 |
2.2 不同砧木苗龄对嫁接成苗率的影响 |
2.3 不同接穗留叶数对嫁接成苗率的影响 |
2.4 不同品种间的嫁接成活效果比较 |
2.5 不同愈合温度对嫁接成苗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嫁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嫁接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
2.2 嫁接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嫁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
2.4 嫁接对烤烟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
2.5 嫁接对烤烟外观质量的影响 |
2.6 嫁接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2.7 嫁接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
2.8 嫁接对烤烟评吸结果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3 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概念及意义 |
1.1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概念 |
1.2 离体培养条件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 |
1.3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
2 芸薹属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概况 |
2.1 基因型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2.2 取材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2.3 小孢子培养密度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2.4 预处理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2.5 活性炭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2.6 激素对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3 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 蔬菜施肥研究进展 |
4.1 氮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磷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 钾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 现阶段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青花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取样 |
1.3.2 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观察 |
1.3.3 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 |
1.3.4 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形态观察 |
1.3.5 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研究 |
1.3.6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阶段的关系 |
2.1.1 小孢子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 |
2.1.2 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 |
2.2 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
2.3 不同基因型材料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2.4 活性炭浓度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阶段的关系 |
3.2 不同基因型材料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3.3 活性炭浓度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青花菜花球品质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花蕾和花茎中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1.3.2 花蕾和花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1.3.3 花蕾和花茎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1.3.4 花蕾和花茎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5 花蕾和花茎中硫代葡萄糖昔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全文结论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花苜蓿生长特性、逆境响应及生态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花苜蓿研究进展 |
1.1.1 花苜蓿的命名与分布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生态型定义及划分方法 |
1.3 盐胁迫和碱胁迫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密度对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地自然概况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形态差异 |
2.2.2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在不同密度下株高的变化动态 |
2.2.3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在不同密度下主茎直径的变化动态 |
2.2.4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在不同密度下叶片数的变化动态 |
2.2.5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在不同密度下分枝数的变化动态 |
2.2.6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在不同密度下各器官生物量的变化动态 |
2.2.7 密度对两种生态型花苜蓿各特征的影响 |
2.2.8 不同密度下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分枝特征 |
2.2.9 花苜蓿各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形态分异 |
2.3.2 密度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花苜蓿的影响 |
2.3.3 结论 |
第三章 花苜蓿种子发育过程及与硬实形成的关系 |
3.1.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
3.2.2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变化 |
3.2.3 种子鲜、干重和含水量的变化 |
3.2.4 种子发芽百分数和硬实率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花苜蓿种子的适宜收获时间 |
3.3.2 花苜蓿种子的硬实形成 |
3.3.3 结论 |
第四章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种子最佳收获期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和测量 |
4.1.4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气象因素 |
4.2.2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的花序发育动态 |
4.2.3 三种类型果序比例的变化 |
4.2.4 种子数量的变化 |
4.2.5 种子重量的变化 |
4.2.6 种子硬实率、千粒重和发芽百分数的变化及与收获时间的关系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两种生态型花苜蓿最佳收获期 |
4.3.2 结论 |
第五章 花苜蓿根系发育能力及生态型分异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区概况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取样和测量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土壤容重 |
5.2.2 根颈特征 |
5.2.3 根系的分布 |
5.2.4 根系各特征指标的相关性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根颈特征 |
5.3.2 根系特征 |
5.3.3 根系相关性 |
5.3.4 结论 |
附: 三个生长年限的三种花苜蓿材料根系形态图 |
第六章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方法 |
6.1.2 取样和测量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混合盐碱溶液的盐度和pH |
6.2.2 地上部分含水量、相对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和存活率 |
6.2.3 叶绿素a、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 |
6.2.4 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0_2浓度(C_i) |
6.3 讨论 |
6.3.1 不同混合盐碱条件的评估 |
6.3.2 花苜蓿幼苗对不同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
6.3.3 盐胁迫和碱胁迫的协同效应 |
6.3.4 结论 |
第七章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生长和可溶性溶质积累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7.1.3 数据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混合盐碱胁迫条件的盐度、pH 值和缓冲能力 |
7.2.2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7.2.3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7.2.4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7.2.5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苜蓿幼苗有机酸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7.2.6 胁迫因子与相应指标的相关关系 |
7.2.7 胁迫因子与各相应指标之间的多重回归分析 |
7.3.讨论 |
7.3.1 花苜蓿幼苗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 |
7.3.2 盐胁迫和碱胁迫的协同作用 |
7.3.3 混合盐碱胁迫的主要作用因子 |
7.3.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8)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盐胁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K~+吸收 |
1.2.2 植物Na~+的吸收转运与耐盐性 |
1.2.3 Na~+/K~+平衡与植物耐盐性 |
1.2.4 吸收动力学研究 |
1.3 小麦温度型与耐盐性研究 |
第二章 不同温度性小麦K~+吸收动力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2.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曲线拟合 |
2.2 小麦K~+吸收动力学 |
2.2.1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高亲和K~+吸收动力学特征 |
2.2.2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低亲和K~+吸收动力学特征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吸收抑制剂浓度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3.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高亲和抑制剂对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的影响 |
3.2.2 低亲和抑制剂对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的影响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的高亲和吸收及Na~+胁迫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4.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曲线拟合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温度型小麦K~+高亲和动力学特征 |
4.2.2 Na~+对K~+高亲和吸收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不同温度型小麦K~+的低亲和吸收及Na~+胁迫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5.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5.1.3 曲线拟合与参数计算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低亲和K~+吸收动力学特征 |
5.2.2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低亲和吸收的影响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盐胁迫及K~+浓度对小麦幼苗生长与Na~+、K~+累积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培养 |
6.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盐胁迫及K~+浓度对不同温度型小麦离子含量的影响 |
6.2.2 盐胁迫及K~+浓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6.2.3 盐胁迫及K~+浓度对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影响 |
6.2.4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生长与Na~+/K~+比的关系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吸收动力学特征 |
7.1.2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高亲和吸收动力学影响 |
7.1.3 Na~+对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K~+低亲和吸收动力学影响 |
7.1.4 盐胁迫及K~+浓度对不同温度型小麦生长与离子吸收的影响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氮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锌形态及肥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过程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 |
2.2 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变化 |
2.3 土壤不同形态锌含量变化 |
2.3.1 表层土壤中不同形态锌含量变化 |
2.3.2 底层土壤中不同形态锌含量变化 |
2.3.3 土壤中各形态锌占全锌含量的比例 |
2.4 土壤锌的有效性 |
2.5 小麦对锌的吸收分配 |
3 讨 论 |
(10)盐胁迫下不同温度型小麦的渗透和离子胁迫效应及NO信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盐对植物的伤害 |
1.2.2 植物的渗透胁迫与离子胁迫 |
1.2.3 植物的耐盐机理 |
1.2.4 盐胁迫下植物的SOS 信号途径 |
1.2.5 植物中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
1.2.6 内源一氧化氮在植物中的产生途径 |
1.2.7 一氧化氮在植物逆境中的作用 |
1.3 小麦基因型与耐盐性 |
第二章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的渗透及离子毒害效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项目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面积的变化 |
2.2.2 Na~+ 含量的变化 |
2.2.3 小麦地上部盐分向根系的回流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效应 |
2.3.2 小麦地上部Na~+ 向根系的回流 |
2.3.3 结论 |
第三章 盐胁迫下NO 对两种基因型冬小麦渗透及离子胁迫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测定项目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盐胁迫下NO 对四种基因型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3.3.2 盐胁迫下NO 对两种基因型小麦Na~+ 含量的影响 |
3.3.3 盐胁迫下NO 对两种基因型小麦Na~+ 回流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盐胁迫下内、外源NO 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长和 Na~+、K~+ 吸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一氧化氮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 |
4.2.2 盐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四种基因型小麦幼苗Na~+ 含量的影响 |
4.2.3 盐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四种基因型小麦幼苗K+ 含量的影响 |
4.3 结论 |
4.4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Genotypic Reaction of Cotton Plants to Conditions with Lack of Macroelements in Soil(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D]. 杨广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2]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 李超先.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外源水杨酸对路易斯安娜鸢尾(Iris hexagona W.)镉吸收、积累和抗性的影响[D]. 韩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4]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D]. 张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5]烤烟嫁接传导抗性的生理响应与产质效应研究[D]. 刘剑君.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3)
- [6]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赵晓嫚.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7]花苜蓿生长特性、逆境响应及生态分异研究[D]. 杨季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盐胁迫效应研究[D]. 张纪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9]氮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锌形态及肥效的影响[J]. 陆欣春,田霄鸿,杨习文,买文选,保琼莉,赵爱青. 土壤学报, 2010(06)
- [10]盐胁迫下不同温度型小麦的渗透和离子胁迫效应及NO信号研究[D]. 徐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