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帆[1](2021)在《橡胶助剂复配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橡胶助剂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在橡胶制品配方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助剂行业正朝着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利用现有助剂复配是开发新型高效环保助剂的快捷方法。本文采用复配方法开发出了复合促进剂产品和复合氧化锌S70,并对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文中还对环保防老剂L60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并用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将促进剂DM、H和D进行复配,制备出了不同配比的复合促进剂并应用于NR中。结果表明:与促进剂DM、M相比,复合促进剂的促进速度快于M,加工安全性接近于DM。与使用促进剂DM或M的胶料相比,使用复合促进剂的NR胶料的转矩差值增大,交联程度提高,硫化反应活化能降低,硫化特性更优,相应的硫化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促进剂中促进剂D的用量变化对混炼胶tc10、tc90的影响最大。将纳米氧化锌、碳酸锌和有机锌化合物复配制备出复合氧化锌S70和A20,并将其应用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及丁苯橡胶中,与间接法氧化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作为活性剂,复合氧化锌S70或A20在NR、EPDM、SBR胶料中可等量取代间接法氧化锌,其活化效果相当,但锌含量明显降低,可满足低锌环保要求。作为硫化剂,复合氧化锌S70、A20在CR胶料中不能等量取代间接法氧化锌,C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较间接法氧化锌差。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锌S70在胶料中的分散性优于间接法氧化锌。研究了从桉树木质素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L60对NR的防护效果,并与常用的橡胶防老剂264、2246、445、4020、RD及MB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60对NR热氧老化的防护效果优于酚类防老剂264、2246,逊色于胺类防老剂445、4020,与防老剂RD、MB相当;L60能迟延NR胶料的硫化;L60/4020并用对NR热氧老化的防护效果与RD/4020并用的防护效果相当,但防臭氧老化的效果更好;L60制成母胶粒,使用性能与粉料相当,可减轻粉料的飞扬。
杨坤[2](2017)在《微波—超声波强化配位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锌矿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锌精矿供应日益短缺,开展非传统含锌资源绿色提取工艺的研究,可降低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保障。我国已探明的氧化-硫化混合锌矿的金属量高达千万余吨,但混合锌矿矿相组成复杂,碱性脉石含量高,多金属共生,一种金属以多矿相赋存,采用现有技术难以实现有价金属的同步提取。本论文在分析混合锌矿工艺矿物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锌矿同步浸出新技术-外场强化氧化焙烧,外场强化氧化焙烧是对传统氧化焙烧工艺的改进,主要通过添加含钠化合物和微波辅助加热将氨浸难处理含锌物相转变为易浸矿相,随后利用超声波辅助浸出和添加协浸剂来强化锌焙砂的配位浸出。此外,探索了一种低温铵盐焙烧新技术,即通过添加铵盐低温焙烧将含锌物相转变为可直接水浸物相。利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研究了混合锌矿的矿相转变过程,以及不同类型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协浸剂作用下浸出液中的组元分布规律利用配位平衡软件HYDRA/MEDUSA进行研究,并利用MS(material studio)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混合锌矿中组成矿物包括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等,矿相组分复杂。(2)通过对比分析Na2S04,Na2C03和Na2O2三种常用含钠化合物作用下混合锌矿的矿相重构过程,锌焙砂的XRD、SEM-EDAX和XPS特征,发现过氧化钠的添加可促进ZnS向ZnO的转变,同时抑制焙烧过程中Zn2SiO4和ZnFe2O4的生成,提高锌的回收。(3)在混合锌矿的外场强化氧化焙烧技术中,研究了过氧化钠添加量、微波加热、超声波强化及协浸剂种类对锌矿的回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过氧化钠添加量的增加,ZnFe204和ZnS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变为ZnO。微波加热明显提高矿物的氧化程度,降低转化能耗。在氨性浸出液中,协浸剂氨三乙酸(NTA)与Zn2+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而超声波技术可缩短浸出时间。当以20%的质量比添加Na2O2,采用微波加热,进行超声波强化浸出,浸出液中添加0.5mol/LNTA时,混合锌矿中锌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1.4%。(4)利用HYDRA/MEDUSA对配位浸出过程中的物种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在Zn-NH3-NH4+-H2O体系中,Zn2+主要以Zn(NH3)42+四配位形式存在,柠檬酸的添加能够抑制低配位锌-氨化合物Zn(NH3)32+的形成;NTA对锌浸出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Zn(NTA)24-的形成;在浸出液中加入CH3COO-能与Zn2+形成有效配合物Zn(CH3COO)3-;Zn(gly)3-相对Zn(NH3)42+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从而强化锌的浸出。几种协浸剂的协浸效果是:氮川三乙酸(NTA)>乙酸(CH3COO-)>甘氨酸(gly-)>柠檬酸(cit3-)。(5)在低温铵盐焙烧技术中,通过研究NH4H2PO4,NH4F,(NH4)2SO4,(NH4)2CO3和NH4Cl对混合锌矿矿相重构的影响,发现NH4Cl对于氧硫混合锌矿是很好的矿相重构添加剂。在加热过程中,难处理矿相ZnS和Zn2Si04能与NH4C1逐渐反应生成可水浸矿相ZnC12。在此基础上,对氯化铵添加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优化工艺研究。发现氯化铵添加量越多,矿相转化越完全;当NH4C1质量添加比为1.59,焙烧温度为320℃,保温时间为2.33 h时,混合锌矿的转化率达到77.08%。(6)混合锌矿的矿相重构过程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的Equilib模块进行模拟和计算。通过对所得锌焙砂进行XRD、SEM-EDAX、FT-IR和XPS分析,证明了过程反应机理的正确性。混合锌矿的外场强化氧化焙烧和低温铵盐焙烧技术对于混合锌矿的回收都属于全新的方法,都可强化混合矿物中含锌组分的同步回收。外场强化氧化焙烧技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矿相的完全重构,但成本相对较高。低温铵盐焙烧矿相转化时间较长,但焙烧中的气体可进行冷凝回收,实现闭路循环,具有更大的工业前景。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混合锌矿高效提取冶金工艺的建立,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技术原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志德[3](2014)在《负极片成型的稳定性控制及工程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锌银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稳定、放电电流大等优点,广泛用作火箭、卫星、导弹等航空航天设备的电源。负极片是银锌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现有的负极片生产工艺,完全采用手工方式,其成本高、效率低、有毒性、成品的一致性差,国内负极片自动化生产需求非常迫切。经过课题组的前期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其包括粉料制备、锌膏搅拌、模切包装纸、取放包装纸、取放模框、一次涂膏、一次压制成型、取放银网、二次涂膏、二次压制成型、脱模、包装、称重等12道工序。基本实现了负极片的自动化制造。但以锌、氧化锌、聚乙烯醇溶液为基本成分的膏体粘度极高,成型困难。现有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性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尽快解决成型稳定性涉及的各个因素,如何使负极片成型质量稳定可控,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事如下工作:(1)深入分析了负极片的结构、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及工艺,总结归纳当前影响负极片成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2)重点进行了涂膏装置的深入研究与改进。分析了以活塞泵为原理的涂膏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基于螺杆泵原理的新型杆涂膏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工程实践与验证,结果表明新研制的涂膏设备涂膏稳定,可以满足不同规格负极片涂膏的要求。(3)针对膏体粘度易变、出膏速度不稳定的问题,研究温度、湿度、搅拌时间对膏体粘度的影响,找出不同气缸压强、螺杆转速、涂膏机械手移动速度对轨迹的影响,运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关于温度、搅拌时间、螺杆转速、压强、涂膏速度等5个工艺参数的优化模型,为实现负极片涂膏的最佳工艺参数配比提供了依据。(4)针对压制成型工序成功率低、粘膏现象严重的问题,对模框进行结构改良,寻找了最优的防粘隔膜,并给出了工程验证。(5)针对脱模成功率低的问题,创新设计浮动脱模压板结构,调整脱模压力,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脱模成功率。
周继华[4](2011)在《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输送及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负极片是高性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锌膏和银网压片而成。目前负极片成型基本采用手工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一致性差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并且负极片生产原料中含有有害成分,严重危害工人健康。本文深入讨论了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输送及管控一体化系统的研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了锌银电池负极片成型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要求和负极片的技术特点以及负极片生产工艺流程提出整个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组成部分,对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2.在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整个系统的工艺流程,结合负极片自动化成型系统的技术要求,对整个自动化生产线输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输送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输送线设计、包装纸输送机构设计、银网输送机构设计、模具输送机构的设计以及模具定位装置的设计。并对以上机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对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了验证。3.对负极片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所需要用到的基本元器件进行选型,分析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进及控制系统的实现,并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另外利用工控机和组态王软件开发了负极片生产线管控一体化平台,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接和方便的管理和控制整条生产线。4.对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了线路连接、程序调试、功能测试以及现场的安装调试。经过调试系统目前已经通过了工程测试以及性能检测,处于试运行阶段。
李侠[5](2007)在《抗菌剂与抗菌聚合物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用了三种抗菌剂:Ce4+/ZnO复合抗菌剂、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以及发泡体系专用的液体Biofoam(异丙醇载季铵盐)抗菌剂,其中Ce4+/ZnO复合粉体是通过工艺优化自制而得的抗菌剂。实验研究了三种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抗菌剂应用到聚合物中制成了抗菌塑料。实验以纳米ZnO为载体,确定了Ce4+/ZnO复合抗菌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考察了不同ZnO、Ce4+比例下的掺杂情况,采用抑菌圈实验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来检测其抗菌性能,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ZnO对稀土Ce4+的吸附率很高,可达100%,且几乎不受ZnO与Ce4+摩尔比的影响。掺杂Ce4+明显提高了纳米ZnO的光催化效果和抗菌性能,Ce4+/ZnO复合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0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0mg/l,达到了较好的抗菌效果。将该复合抗菌剂应用到聚合物中,以PE为基体树脂,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工艺制备了Ce4+/ZnO抗菌聚乙烯塑料,研究结果表明,当抗菌剂粉体的添加量为PE的1%时,PE抗菌塑料的性价比达到最佳,具有优异、长效的抗菌性能,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7%以上,并且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要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具有极强的抗菌性能,其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0mg/l,达到了优异的抗菌效果。实验还对以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抗菌剂粉体的添加量为PP的2‰时,抗菌率就能达到99%以上,制备出的抗菌PP塑料具有优异、长效的抗菌性能。在捏合法、单螺杆挤出法和双螺杆挤出法三种方法制备抗菌母粒的共混工艺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抗菌母粒,再将其添加到PE中制成抗菌塑料的方法最可行,制成的抗菌聚合物抗菌效果最好。添加抗菌母粒制备抗菌塑料的方法能够使抗菌剂集中并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树脂的表面,并对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用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和Biofoam发泡专用液体抗菌剂制成了微孔发泡抗菌聚合物,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孔发泡抗菌PP既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又具有长效的抗菌性能。并且微孔发泡与抗菌具有协同作用,微孔发泡抗菌PP与未加抗菌剂的纯发泡样相比,其抗拉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室温冲击强度都有所升高,密度略有增大。加入抗菌剂对发泡制品的发泡率、泡孔的数目和泡孔的分布情况影响不大,而且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在发泡体系中还具有细化泡孔的效果。
杨辉[6](2007)在《含锌电炉粉尘处理及工艺参数优化》文中提出含锌电炉粉尘的成球是配碳球团直接还原技术处理该粉尘的前提,因此首先对试验所用的含锌电炉粉尘的粒度组成和成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含锌电炉粉尘粒度较细,均小于5μm,对成球非常有利,在不加任何粘结剂的条件下生产的球团亦能满足试验要求。在造球实验中还讨论了C/O、成球时间等参数对球团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为了考察配碳球团处理含锌电炉粉尘技术的可行性,对配碳球团的直接还原技术处理电炉粉尘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半工业扩大性试验,优化了其参数,得到了还原焙烧法的合理工艺条件:碳的过量系数为1.2,还原温度为1150℃,料层厚度为30mm,加热时间为70min。还原后的球团为半金属化球团,其TFe含量50%左右,最高可达54.7%;金属化率60%~70%,最高可达88%;通过差热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收集粉尘中ZnO的含量,表明收集粉尘含ZnO在90%以上,达到了国标规定的等级氧化锌的标准。球团中锌的还原挥发率达90%以上,而球团内残锌含量已达到低于2%的试验要求,完全可以作为高炉炼铁的配料,实现冶金能源的二次利用,说明用配碳球团的直接还原技术处理含锌电炉粉尘是成功的。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外钢铁行业找到了一种能有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且具有环境保护意义的处理含锌电炉粉尘的方法。为了考察装料容器对球团料层温度分布的影响和在非随炉加热过程中,热的炉底对料层传热的影响,运用FLUENT6.1.22商用软件分别计算了长方体装料容器和圆柱体装料容器的温度分布,找出了各种球团料层的温度分布的低温区域,为下一步提高料层升温速度和提高处理含锌电炉粉尘的效率提供了依据,模拟结果显示,对于料层高度为30mm的球团料,在放入加热炉内大概20分钟左右,高温炉底由供热炉底开始转化为吸热炉底。最后,通过对炉型优缺点的对比,确定采用转底炉处理含锌电炉粉尘,并对整个工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在现行ZnO价位下,用转底炉来处理含锌电炉粉尘,可以实现电炉粉尘的综合利用,不仅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而且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陈智宏[7](2004)在《攀长钢实施战略管理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其实际应用》文中认为在企业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使企业面临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需要企业摆脱日常事务的纠缠,从重视短期利益转为重视长期业绩。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向,为企业提供了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和解决经营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的理论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在产品、服务、工程等方面影响企业进入国内外市场,而且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生存基础。本文针对长钢的现状,通过应用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分别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政治法律因素对企业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分析企业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结合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与社会责任,阐明企业不可回避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战略中面临的“绿色壁垒”问题,提出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加快污染防治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本文选择长钢炼钢四车间的电炉烟尘治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电炉烟气的产生规律及尘粒特点,提出了合理治理电炉烟尘的可行性方案,分析了该方案实施后,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区域环境质量、社会影响以及长远发展方面所带来的积极而又深远的作用。文章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合理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有效地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刘正富[8](2002)在《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高纯氧化锌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人工包装劳动强度大、包装质量较差、环境污染、损失严重。本文介绍的全自动包装工艺 ,产品损失小、质量高、环境污染小、投资省 ,是经济效益好的先进技术 ,值得推广应用
二、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助剂复配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橡胶助剂概述 |
1.2.1 橡胶助剂的发展历史 |
1.2.2 橡胶助剂的分类 |
1.2.3 橡胶助剂的发展方向 |
1.3 橡胶硫化助剂简述 |
1.3.1 硫化助剂的分类 |
1.3.2 促进剂研究进展 |
1.3.3 促进剂并用研究进展 |
1.3.4 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4 橡胶防老剂简述 |
1.4.1 防老剂的分类 |
1.4.2 新型防老剂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促进剂复配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基本配方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促进剂的配比 |
2.3.2 硫化特性 |
2.3.3 硫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2.3.4 力学性能 |
2.3.5 实验结果直观分析 |
2.3.6 新配比组合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锌的复配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3 复合氧化锌的性能研究 |
3.3.1 复合氧化锌的SEM图像分析 |
3.3.2 复合氧化锌的红外图像分析 |
3.3.3 复合氧化锌的TGA分析 |
3.3.4 复合氧化锌的基本理化指标 |
3.3.5 复合氧化锌的EDS分析 |
3.4 复合氧化锌在NR中的应用 |
3.4.1 实验配方 |
3.4.2 试样制备 |
3.4.3 SEM分析 |
3.4.4 分散效果对比 |
3.4.5 硫化特性 |
3.4.6 力学性能 |
3.4.7 小结 |
3.5 复合氧化锌在CR中的应用 |
3.5.1 实验配方 |
3.5.2 试样制备 |
3.5.3 SEM分析 |
3.5.4 硫化特性 |
3.5.5 力学性能 |
3.5.6 小结 |
3.6 复合氧化锌在EPDM中的应用 |
3.6.1 实验配方 |
3.6.2 试样制备 |
3.6.3 SEM分析 |
3.6.4 分散效果对比 |
3.6.5 硫化特性 |
3.6.6 力学性能 |
3.6.7 小结 |
3.7 复合氧化锌在SBR中的应用 |
3.7.1 实验配方 |
3.7.2 试样制备 |
3.7.3 SEM分析 |
3.7.4 分散效果对比 |
3.7.5 硫化特性 |
3.7.6 力学性能 |
3.7.7 小结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老剂L60的性能评价及并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分析与测试 |
4.3 防老剂L60的理化特征 |
4.3.1 L60的SEM图像分析 |
4.3.2 L60的红外图像分析 |
4.4 防老剂L60在NR中的作用效果研究 |
4.4.1 实验配方 |
4.4.2 试样制备 |
4.4.3 硫化特性 |
4.4.4 力学性能 |
4.4.5 耐臭氧老化性能 |
4.4.6 小结 |
4.5 防老剂L60在炭黑补强NR中的作用效果 |
4.5.1 实验配方 |
4.5.2 试样制备 |
4.5.3 硫化特性 |
4.5.4 力学性能 |
4.5.5 耐臭氧老化性能 |
4.5.6 小结 |
4.6 防老剂L60与防老剂4020并用研究 |
4.6.1 实验配方 |
4.6.2 试样制备 |
4.6.3 硫化特性 |
4.6.4 力学性能 |
4.6.5 耐动态臭氧老化性能 |
4.6.6 耐静态臭氧老化性能 |
4.6.7 小结 |
4.7 造粒对防老剂L60的影响 |
4.7.1 造粒前后形态对比 |
4.7.2 实验配方 |
4.7.3 试样制备 |
4.7.4 硫化特性 |
4.7.5 力学性能 |
4.7.6 小结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微波—超声波强化配位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锌矿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含锌资源综述 |
1.2.1 锌的性质及用途 |
1.2.2 含锌资源情况及主要特点 |
1.2.3 锌工业现状 |
1.3 非传统含锌资源的冶金工艺研究进展 |
1.3.1 氧硫混合锌矿的冶金处理工艺 |
1.3.2 氧化锌矿的冶金处理工艺 |
1.3.3 含锌粉尘的冶金处理工艺 |
1.3.4 锌浸渣的冶金处理工艺 |
1.4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组分性质 |
1.5 外场强化含锌资源的提取 |
1.5.1 微波冶金 |
1.5.2 超声波冶金 |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计算 |
2.1 实验试剂与装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检测与化验 |
2.3 实验工艺 |
2.3.1 外场强化氧化焙烧 |
2.3.2 低温铵盐焙烧 |
2.4 理论计算 |
2.4.1 矿相重构过程 |
2.4.2 溶液配位化学平衡 |
2.4.3 配合物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氧硫混合锌矿基础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工艺矿物学分析 |
3.2.1 物相和组成分析 |
3.2.2 混合锌矿微区成分分析 |
3.2.3 混合锌矿组成矿物结构分析 |
3.2.4 混合锌矿的价键分析 |
3.3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的热重分析 |
3.3.1 矿物组分的热重分析 |
3.3.2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的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氧化焙烧强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不同含钠化合物作用下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2.1 氧硫混合锌矿体系 |
4.2.2 氧硫混合锌矿-过氧化钠体系 |
4.2.3 氧硫混合锌矿-硫酸钠体系 |
4.2.4 氧硫混合锌矿-碳酸钠体系 |
4.3 不同含钠化合物作用下的热重分析 |
4.4 不同含钠化合物作用下锌焙砂的物相组成 |
4.4.1 纯混合锌矿焙砂的物相组分 |
4.4.2 过氧化钠作用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4.4.3 硫酸钠作用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4.4.4 碳酸钠作用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4.5 不同含钠化合物作用下的微区成分分析 |
4.5.1 纯混合锌矿焙砂的微区成分分析 |
4.5.2 过氧化钠作用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分析 |
4.5.3 硫酸钠作用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分析 |
4.5.4 碳酸钠作用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分析 |
4.6 不同含钠化合物作用下的元素价键 |
4.7 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7.1 纯混合锌矿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7.2 过氧化钠作用下的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7.3 硫酸钠作用下的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7.4 碳酸钠作用下的矿相重构过程分析 |
4.8 过氧化钠添质量比加量对混合锌矿矿相重构的影响 |
4.8.1 不同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下的矿相平衡分析 |
4.8.2 不同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4.8.3 不同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 |
4.8.4 不同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下锌焙砂的元素价键 |
4.8.5 不同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下的浸出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场强化氧化-硫化混合锌矿氧化焙烧 |
5.1 前言 |
5.2 微波强化矿相重构 |
5.2.1 微波加热升温曲线 |
5.2.2 微波作用下的矿相重构过程 |
5.2.3 微波作用下的浸出分析 |
5.2.4 微波低温加热下过氧化钠质量比添加量的作用 |
5.2.5 微波作用下的能耗分析 |
5.3 配位添加剂及超声波影响 |
5.3.1 配位平衡分析 |
5.3.2 超声波对浸出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硫化混合锌矿低温铵盐焙烧 |
6.1 前言 |
6.2 不同铵盐对混合锌矿回收的影响 |
6.2.1 不同铵盐作用下混合锌矿的热分析 |
6.2.2 不同铵盐作用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6.2.3 不同铵盐作用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 |
6.2.4 不同铵盐作用下锌焙砂的元素价键 |
6.2.5 矿相过程分析 |
6.3 氯化铵添加量作用下混合锌矿的回收 |
6.3.1 不同氯化铵添加量下锌焙砂的物相组分 |
6.3.2 不同氯化铵添加量下锌焙砂的微区成分 |
6.3.3 不同氯化铵添加量下锌焙砂的元素价键 |
6.4 优化实验研究 |
6.4.1 模型精确性分析 |
6.4.2 响应曲面分析 |
6.4.3 条件优化及验证 |
6.5 锌焙砂的物相和微区成分分析 |
6.5.1 物相组成分析 |
6.5.2 微区组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负极片成型的稳定性控制及工程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锌银电池的原理 |
1.1.2 锌银电池的应用价值 |
1.1.3 锌银电池的制备 |
1.1.4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简述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目标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瓶颈问题分析 |
2.1 银锌电池负极片的结构特点 |
2.2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稳定性的瓶颈问题分析 |
2.2.1 锌膏搅拌工序 |
2.2.2 模切包装纸工序 |
2.2.3 取放包装纸工序 |
2.2.4 取放模框工序 |
2.2.5 取银网工序 |
2.2.6 脱模工序 |
2.3 负极片成型质量的关键工序问题分析 |
2.3.1 一、二层涂膏工序 |
2.3.2 一、二层压制成型工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涂膏设备的稳定性改进 |
3.1 锌膏粘度 |
3.2 进气阀螺钉的量化控制机构 |
3.3 新型涂膏装置的研制 |
3.3.1 基于螺杆泵出膏原理的涂膏装置的基本组成 |
3.3.2 螺杆涂膏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
3.4 螺杆涂膏装置的出膏效果检测 |
3.4.1 实验环境 |
3.4.2 实验结果 |
3.4.3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膏工艺参数的优化 |
4.1 温度、搅拌时间对出膏速度的影响 |
4.1.1 实验环境 |
4.1.2 实验结果 |
4.1.3 实验分析 |
4.2 气缸气压、螺杆转速对出膏速度的影响 |
4.2.1 实验环境 |
4.2.2 实验结果 |
4.2.3 实验分析 |
4.3 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选择 |
4.4 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 |
4.4.1 优化模型的设计 |
4.4.2 网络输入输出层参数设计 |
4.4.3 网络参数设计 |
4.4.4 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设置 |
4.4.5 优化模型的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制成型工序的稳定性改善 |
5.1 压板压入问题 |
5.2 隔膜粘膏粘膏问题 |
5.2.1 隔膜的材料与防粘性 |
5.2.2 布匹的经纬密度与防粘性 |
5.2.3 布匹多次使用后粘膏问题的解决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工序的稳定性改善 |
6.1 模切/取放包装纸工序的稳定性改善 |
6.1.1 包装纸吸取改善 |
6.1.2 包装纸位置精度改善 |
6.1.3 余料卷收系统改善 |
6.2 脱模工序的稳定性改善 |
6.2.1 脱模动力与材质的改善 |
6.2.2 脱模压力的改善 |
6.2.3 脱模压板的改善 |
6.2.4 脱模工艺的改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研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输送及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锌银电池负极片的成型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1 锌-银电池的发展史 |
1.4.2 锌银电池的应用现状 |
1.4.3 PLC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生产线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锌银电池负极片性能指标 |
2.2 锌银电池负极片的结构及特点 |
2.3 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
2.4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需求分析 |
2.4.1 功能需求 |
2.4.2 性能需求 |
2.5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机械结构的组成 |
2.6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总体结构设计 |
2.6.1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圆形结构 |
2.6.2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直线型结构 |
2.6.3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两种结构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生产线输送系统设计 |
3.1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输送系统需求分析 |
3.1.1 输送对象 |
3.1.2 功能需求 |
3.1.3 性能需求 |
3.2 负极片自动生产线输送系统结构设计 |
3.2.1 负极片自动生产输送线 |
3.2.2 包装纸输送机构 |
3.2.3 模具输送机构、银网输送机构 |
3.2.4 银网输送机构 |
3.2.5 模具定位机构 |
3.3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系输送机构工艺实验 |
3.3.1 包装纸输送机构实验 |
3.3.2 银网输送机构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概述 |
4.1.1 PLC系统的组成 |
4.1.2 PLC的分类 |
4.1.3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4.1.4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4.2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 |
4.2.2 信息需求 |
4.2.3 性能需求 |
4.3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4.4 控制系统原件选型 |
4.4.1 步进电机选型 |
4.4.2 双作用气缸的选型 |
4.4.3 传感器选型 |
4.5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4.6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7 人机界面软件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管理控制平台 |
5.1 组态软件简介 |
5.2 组态王与外部设备的通讯 |
5.3 利用组态王开发工程的步骤 |
5.4 负极片管控系统画面设计 |
5.4.1 系统主操作画面 |
5.4.2 自动运行画面 |
5.4.3 单机运行画面 |
5.4.4 报表画面 |
5.5 构造数据库变量 |
5.6 数据通信 |
5.7 设备运行状态报警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现场调试运行 |
6.1 电气接线及安装 |
6.2 现场调试 |
6.3 运行说明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抗菌剂与抗菌聚合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聚合物的研究情况概述 |
1.2 抗菌剂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其抗菌机理 |
1.2.1 抗菌剂的概念 |
1.2.2 抗菌剂的分类及其对微生物的抗菌作用 |
1.2.3 塑料用抗菌剂的种类、特点及其抗菌机理 |
1.3 影响抗菌剂抗菌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 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 |
1.5 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
1.6 抗菌塑料的应用现状 |
1.7 抗菌塑料的发展前景 |
1.8 抗菌塑料研究的关键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二章 课题来源与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 课题来源 |
2.2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2.3 课题的创新点和先进性 |
2.4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实验研究方案与试样的性能表征 |
3.1 制备抗菌聚合物的实验方案 |
3.2 抗菌剂的选取 |
3.3 抗菌母粒及抗菌塑料的制备 |
3.4 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检测 |
3.5 抗菌剂MIC值的测定 |
3.6 抗菌剂抑菌圈法测试 |
3.7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3.8 实验采用的检测与表征手段 |
第四章 Ce~(4+)/ZnO复合抗菌剂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Ce~(4+)/ZnO复合抗菌剂的制备 |
4.3 Ce~(4+)/ZnO复合抗菌剂的表征与性能研究 |
4.4 Ce~(4+)/ZnO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探讨 |
4.5 以Ce~(4+)/ZnO复合抗菌剂制备的抗菌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及以其制备的抗菌塑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的表征与性能研究 |
5.3 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探讨 |
5.4 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
5.5 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剂的添加对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抗菌母粒的不同加工方法对抗菌塑料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制备抗菌母粒的工艺参数 |
6.3 抗菌母粒的不同加工方法对塑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
6.4 抗菌母粒的不同加工方法对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微孔发泡抗菌聚合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Biofoam发泡专用抗菌剂的表征与性能研究 |
7.3 微孔发泡抗菌聚合物的制备 |
7.4 微孔发泡抗菌聚合物抗菌性能的研究 |
7.5 抗菌剂的添加对微孔发泡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7.6 微孔发泡抗菌聚合物微观结构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含锌电炉粉尘处理及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法处理技术 |
1.2.2 湿法处理技术 |
1.2.3 火法与湿法联合处理技术 |
1.2.4 固化或玻化处理技术 |
1.3 研究的内容 |
2 造球试验研究 |
2.1 电炉粉尘的成分及粒度组成 |
2.1.1 电炉粉尘的成分 |
2.1.2 电炉粉尘的粒度组成 |
2.2 生球成型的机理 |
2.2.1 形成母球 |
2.2.2 母球长大 |
2.2.3 长大的母球进一步紧密 |
2.3 造球试验 |
2.3.1 试验内容 |
2.3.2 试验设备 |
2.3.3 试验结果 |
2.3.4 不加粘结剂的造球试验 |
2.4 本章小节 |
3 半工业性扩大试验 |
3.1 配碳球团还原焙烧法处理电炉粉尘的基础 |
3.1.1 锌、铁及其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3.1.2 电炉粉尘热力学分析 |
3.1.3 电炉粉尘的物相组成 |
3.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N_1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2 N_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3 N_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N_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5 N_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6 N_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7 N_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8 N_8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9 N_9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0 N_(10)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1 N_(11)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2 N_(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Zn 和Fe 的价值 |
3.4.1 电炉粉尘中Zn 的价值 |
3.4.2 电炉粉尘中Fe 的价值 |
3.5 收集到的粉尘的成分分析 |
3.5.1 C/O=1.2 的球团所对应收集粉的差热分析 |
3.5.2 C/O=1.4 的球团所对应收集粉的差热分析 |
3.6 收集粉尘成分的确定 |
3.7 小结 |
4 配碳球团料层的传热计算 |
4.1 球团孔隙率的测定 |
4.2 球团料层传热的数学模型描述 |
4.2.1 物理模型及简化假设 |
4.2.2 基本方程 |
4.2.3 边界条件 |
4.3 模型求解及计算工况 |
4.3.1 模型求解 |
4.3.2 计算工况 |
4.4 长方体的装料容器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随炉加热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2 非随炉加热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圆柱形容器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圆柱高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4.5.2 圆柱直径对温度场的影响 |
4.6 热炉底对料层传热的影响 |
4.7 本章小节 |
5 含锌电炉粉尘综合利用工业方案 |
5.1 转底炉的优缺点 |
5.2 台车连续炉的优缺点 |
5.3 转底炉生产工艺 |
5.4 转底炉工艺的消耗估算 |
5.4.1 燃料消耗 |
5.4.2 其他消耗 |
5.5 转底炉工艺的经济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攀长钢实施战略管理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其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国内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 |
1.2 环境问题在国内企业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 |
2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2.1.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2.1.2 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2.2 战略结构 |
2.2.1 战略结构 |
2.2.2 战略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 战略管理的任务 |
2.4 企业战略管理成本 |
2.5 长钢的战略管理现状 |
3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3.1 企业外部环境的内容 |
3.1.1 外部环境的分类 |
3.1.2 外部环境的特点 |
3.2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3.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3.2.2 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3.2.3 钢铁行业走势预测 |
3.2.4 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
3.3 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分析 |
3.3.1 政治法律环境的定义 |
3.3.2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3.3.3 法律环境因素分析 |
3.4 企业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3.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
3.4.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3.4.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3.4.4 降尘现状监测及评价 |
3.4.5 生产作业区岗位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3.5 企业使命、战略目标与社会责任 |
3.5.1 企业使命 |
3.5.2 战略目标的构成 |
3.6 本章小结 |
4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及环境管理条件 |
4.1 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 |
4.1.1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
4.1.2 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特点 |
4.2 企业国际化经营下的环境管理 |
4.2.1 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绿色壁垒 |
4.2.2 推行ISO14000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长钢环境战略的炼钢四车间电炉烟尘治理方案的规划与评估 |
5.1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
5.2 电炉炼钢工艺过程及烟尘污染特点 |
5.2.1 电炉炼钢主要工艺过程 |
5.2.2 炼钢厂四车间的烟尘产生规律 |
5.2.3 电炉含尘烟气的基本特征 |
5.2.4 电炉烟尘的基本特性 |
5.3 系统设计原则及工艺参数 |
5.3.1 除尘系统的设计原则 |
5.3.2 系统的设计方向 |
5.3.3 设计引用的有关标准 |
5.3.4 设计依据 |
5.3.5 设计目标 |
5.3.6 主要参数 |
5.4 除尘系统设置 |
5.4.1 系统运行原理 |
5.4.2 工艺流程 |
5.4.3 关键技术问题 |
5.4.4 电炉吸尘系统 |
5.4.5 烟气量的确定 |
5.4.6 除尘系统的确定 |
5.4.7 除尘器的选择 |
5.4.8 除尘系统布置 |
5.4.9 系统卸灰及运输 |
5.4.10 主要设备选型 |
5.5 电气及其自动化 |
5.5.1 供配电 |
5.5.2 电气传动 |
5.5.3 除尘系统控制 |
5.5.4 PLC系统配置 |
5.5.5 设备选择及安装 |
5.5.6 设备布置 |
5.5.7 接地 |
5.6 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 |
5.6.1 废水 |
5.6.2 废气 |
5.6.3 废渣 |
5.6.4 噪音 |
5.7 投资估算 |
5.7.1 工程建设投资 |
5.7.2 编制依据 |
5.8 经济效益及影响分析 |
5.8.1 经济效益分析 |
5.8.2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5.8.3 对社会的影响 |
5.8.4 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6 结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8)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人工包装氧化锌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
3 全自动包装高纯氧化锌的可行性 |
3.1 CZ50Ⅰ型、CZ50Ⅱ型包装机 |
3.2 CT50包装机 |
4 氧化锌全自动包装的效果分析 |
5 结 论 |
四、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助剂复配及应用研究[D]. 孙帆.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微波—超声波强化配位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锌矿基础研究[D]. 杨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3]负极片成型的稳定性控制及工程验证[D]. 彭志德. 东华大学, 2014(05)
- [4]锌银电池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输送及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周继华. 东华大学, 2011(07)
- [5]抗菌剂与抗菌聚合物的性能研究[D]. 李侠. 贵州大学, 2007(04)
- [6]含锌电炉粉尘处理及工艺参数优化[D]. 杨辉. 重庆大学, 2007(05)
- [7]攀长钢实施战略管理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其实际应用[D]. 陈智宏. 重庆大学, 2004(02)
- [8]高纯氧化锌粉全自动包装设计的可行性[J]. 刘正富. 云南冶金,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