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出版中的财务处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柳丰,贺嫁姿[1](2018)在《合作出版中易影响出版效率的环节及对策》文中认为本文从国有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出版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合作出版过程中在选题的申报,书稿的编、审、校,财务结算,款项支付,付印和结算手续的办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付伟[2](2017)在《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出版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国家颁布的出版政策担当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出版产业政策是促进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保障和依托,因此,对这些政策的协调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广泛的文献查阅,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出版产业政策进行了搜集整理,对不同时期我国发布的出版产业相关政策分阶段进行梳理、回顾。通过对2003年至2015年间上百份有效政策文本分析,作者从发文时间、文本类型、发文部门三个维度,对出版产业政策进行类型化分析,采用公共政策系统协调性的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主体子系统内部协调性、客体子系统内部协调性、主体与客体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出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政策所呈现的特点。通过上述研究,作者指出当前部分出版产业政策效果落实欠佳,主要原因是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在政策的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之间以及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协调现象。基于对出版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分析,并结合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特点,出版产业政策的完善要从加强出版产业政策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协调性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增强出版产业政策的可行性。
于梦芸[3](2017)在《艾灸及艾烟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尿液、血浆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退行性神经病变,是痴呆最主要的一种,约占其所有病例的500%~60%。痴呆的发病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西方国家在60~64岁之间的老年人中发病率低于1%,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40%~33%。相比较下,发展中国家数据分布相对稀疏,但同样存在60%的老年痴呆患者。AD是非常普遍的,现在己上升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2015年,超过4600万人罹患痴呆,由于人口老龄化,人类预期寿命的增长,这个数字将以每二十年双倍速度增长,预计在2040年达到8100万人次。虽然全球范围内对A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临床上仍然缺乏对抗AD的特效药。2013年12月,G8峰会指出,痴呆应该作为一个全球优先考虑的问题,需于2025年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或缓解的方案。艾灸疗法作为祖国医学特色疗法,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临床操作具有方便简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均证明,艾灸及艾燃烧过程中的生成物可通过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增强神经元保护功能、抗调亡等途径对脑的衰老过程起到干预作用。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一门基于全面系统、网络式的规模以研究细胞和有机体代谢的活动和状态的学科,其阐明了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的终点。代谢组学实验直接反映了机体内代谢网络的活性,代谢网络产生代谢产物并传达所探究的系统潜在的生物学状态的重要信息。通过代谢组学可表现健康或疾病中的机体其准确的生物化学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AD涉及的复杂的生物网络的变化。本课题组前期应用UPLC-MS技术对8月龄的APP/PS1转基因模型鼠进行了非靶向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其组间差异较大的代谢物最终回归至能量代谢与体内物质传递以及信息传导通路。分析认为艾灸干预可以提升模型小鼠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合成分解过程以调节生物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进一步防治AD。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干预对APP/PS1小鼠尿液和血浆中三羧酸与脂肪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索艾灸的不同作用因素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机制。方法:36只6月龄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艾烟组,模型组、每组12只。并将12只雄性C57BL/6非转基因鼠作为空白对照。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每日常规抓取、固定于正常环境;将艾灸组小鼠放入小鼠固定器中,以艾条每日灸关元穴,控制艾烟浓度为5-15mg/m3;艾烟组小鼠放入小鼠固定器中,将艾条置于关元穴处不点燃,置于艾烟浓度为5-15mg/m3的染毒柜中。所有干预20min/穴/天,6天/周,共8周。取材前一天停止干预,禁食不禁水。于8周末收集尿液样本、血浆样本。GC-MS检测尿液中三羧酸循环(TCA)代谢产物含量,UPLC-MS法检测血浆样本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1.对尿液中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液丙酮酸、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中含量明显降低(P<0.05),α-酮戊二酸含量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艾烟组尿液中丙酮酸含量高于模型组(P=0.027,),艾灸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艾灸组与艾烟组无明显差异;艾烟组和艾灸组尿液中柠檬酸、α-酮戊二酸含量高于模型组(P=0.005,P=0.016,P=0.023,P=0.024),且与空白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艾灸组尿液中延胡索酸含量高于模型组(P=0.025),艾烟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艾灸组和艾烟组尿液中的琥珀酸含量较与模型组有升高趋势,无统计学差异;艾灸组和艾烟组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9,P=0.032);艾灸组和艾烟组尿液中乳酸含量相比模型组有降低趋势,接近空白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对血浆中脂肪酸代谢的影响1)饱和脂肪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硬脂酸、十九烷酸、掬焦油酸、山箭酸、二十三烷酸、花生酸含量显着升高(P<0.01),软脂肪酸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艾灸组血浆中软脂肪酸、十九烷酸、掬焦油酸、山箭酸、二十三烷酸、花生酸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33,P=0.009,P=0.047,P=0.015,P=0.003,P=0.000),艾灸组血浆中硬脂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艾烟组血浆中饱和脂肪酸水平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2)单不饱和脂肪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神经酸含量显着降低(P=0.000),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艾灸和艾烟组血浆中神经酸水平明显升高(P=0.030,P=0.000),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亚油酸、附子脂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DHA、EPA、DPA含量明显下降(P<0.05),α-亚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和艾烟组血浆中亚油酸、附子脂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DHA、DP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艾烟组血浆中EP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26),艾灸组有上升趋势,无明显差异;艾烟组和艾灸组血浆中α-亚麻酸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艾灸及艾烟可调节AD模型小鼠体内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相关生物标志物含量。2.艾烟组与艾灸组小鼠体内代谢标志物含量无明显差异,呈一致改善趋势,可认为艾烟可以作为艾灸改善AD病理进程的主要作用因素。3.本研究结果提示,艾灸温热刺激与艾燃烧生成物均可作为艾灸的起效因素,通过改善AD模型小鼠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内环境而进一步延缓AD病理进程。
曾子桐[4](2016)在《“国”“民”合作出版教辅图书的现状与出路》文中认为教辅市场是我国出版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辅总码洋约占整个出版市场总码洋的70%,这是由我国的人口、教育状况及国家政策决定的。巨大的利润吸引着众多民营书商以教辅图书出版为起点,采取和国有出版社合作的方式,纷纷进入出版市场。另一方面,民营书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国家政策不认可到如今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发展;从最初的“买卖书号”等乱象丛生到如今规范的项目、资本及战略合作,民营公司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走一条逐渐规范和快速发展的道路,“民营书商”已发展成为“民营书业”,规模达十亿以上的己有数十家。然而,我国的国家政策及制度,使得民营书业只能以国有出版社合作的形式生存。不同的体制、不平等的地位使得“国”“民”在合作出版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从改革开放开始,探究国家政策对民营书业的影响,并结合目前教辅图书的情况和教辅图书的特点,总结分析国有出版社和民营书业合作出版教辅图书的模式,研究“国”“民”合作出版教辅图书的现状和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以下问题:(1)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2)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的关系。(3)国家政策对民营书业的影响。(4)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的模式。(5)“国”“民”合作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6)新业态下,“国”“民”合作教辅图书的出路。本文以出版行政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探究出版社与民营书业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是政府政策和体制造成的。国有出版社的机构冗余效率低下却有着丰富的资源;民营书业机构设置精良,紧跟市场热点却没有出版资源。行政审批及书号制度的限制让民营书业不得不依附国有出版社。而在这合作的过程中,出版程序不规范等乱象频生。在数字出版的新形势下,只有通过改变制度和转变政府职能,同时促进出版社和民营书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孟超[5](2016)在《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因为自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一直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受到特殊的“对待”,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图书出版业也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民营图书公司可以说是我国图书出版业改制转型的产物,其出现、发展的过程见证了中国图书出版业近四十年来蓬勃兴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民营图书公司受到图书出版业高额利润的驱使,以“买卖书号”的方式与国有出版社开始有了最初的所谓“合作出版”。最近十几年,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业转企改制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针对民营图书公司的优惠鼓励政策,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迎来了新机遇,发展迅速、成效显着。民营图书公司选择与国有出版社进行“合作出版”,可以说既是政策约束的结果,又是经济利益使然。目前可以说,双方合作紧密程度更深、范围领域更广,“合作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未知挑战。本文以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相关调研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内合作出版的案例,对合作出版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作宏观考察,并对双方合作出版的主要模式、重要意义、可能风险及如何防范、今后的发展改革对策建议等若干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和分析。研究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问题,不仅将有利于学术界人士从理论研究层面对双方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的目光,而且有利于图书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从实际操作层面制定出相应的直接有效的政策规章,从而营造出有益于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指引国有出版社和民营图书公司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作出新贡献。
高晓明[6](2016)在《跨国出版机构在华文化生产机制研究 ——以培生教育产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型跨国传媒集团以并购的方式席卷欧美出版业,而跨国出版集团在中国的境况则有所不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培生集团以渐进的方式在中国拓展出版空间,其教育类产品从英语学习类出版物延伸至各教育阶段多领域的专业教材,再到教育培训行业的横向并购,完成了从“教育出版”到“教育”的战略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话语、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跨国出版机构的生产,共同建构了一种从国家到个人的现代性想象,英语与教育被赋予了一种融入全球化秩序的意义。八十年代的《新概念英语》热潮打开了中国大众阶层与西方世界交流的可能性,九十年代信息技术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影印版图书热表达了与西方同步的想象,二十一世纪个性化的英语培训则是消费逻辑下中产阶级精英文化认同的向下流动。“全球”与“本土”的力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协商与斡旋,培生等跨国出版商在中国文化防卫的警惕下谋求发展。JEFC项目由人教社主导,以保证贴合中国实际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贯彻,朗文社的《新概念英语》却以自嘲戏谑方式瓦解社会沉闷,但是这种戏谑无法赋予成长于1990年代的中国青年抵抗的力量以抵御二十一世纪初全球化话语下“大国崛起”中的个人失败感。培生通过对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改造在京沪两地得到了全然不同的结果,提示着全球化的统一力量在应对中国本土复杂性的部分失效。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中,市场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潮流下的竞争社会既带来了流动的自由,也带来了时间性压力,焦虑感和紧迫感席卷个人,培生用“教育投资”置换“教育”概念,把教育消费作为应对焦虑的解决方案,个人以文化建构的方式被置于在无处不在的经济学论述之中,成为信奉“学无止境”和永不停歇的“经济人”。出版行业的文化人,以及与出版活动有涉的文化人如学者、教师,正越来越紧密地建立经济意义上的关联;出版从业者的角色从把关人转变为代言人;主导跨国出版机构走向的不再是与出版物内容密切勾连的文化精英,而是具有管理经验的商业精英。
刘晓莉[7](2015)在《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学术期刊既要立足本土,又要面向世界。只有关注国际上科技学术期刊出版集团的前沿发展态势,吸取经验,开拓创新,加快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论文首先从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角度出发,分析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内涵,梳理了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所面临的现实格局,并用PEST分析法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环境因素对国际化出版的影响。其次,由于当前国际上着名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多为跨国公司,对国外期刊国际化出版研究时不能以单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选择以爱思唯尔、施普林格为代表的商业出版集团,以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美国化学会出版社为代表的学会出版社,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大学出版社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概况归纳出国际化出版的特点。再次,运用横向的比较研究法对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语言的选择、期刊评价体系、市场的作用、国际合作情况、数字化程度、规模化程度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中外国际化出版的不同并分析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国际化出版成功经验,探讨符合国家利益的国际化出版的对策。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从产品角度上看,需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深化出版体制市场化改革,走集团化、专业化道路,面向期刊数字化转型,并且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从要素市场角度上看,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可以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个角度进行国际化出版。论文通过解构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发展历程,对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语言、评价体系、市场、国际合作、数字化和规模化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产品市场角度和要素市场角度提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对策,以期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提供理论支撑。
张青林[8](2013)在《确立新制度:晚清新式邮政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邮政作为现代国家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的新式邮政起源于西人掌控的海关组织内部。虽然晚清社会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充斥着新旧体制的嬗变,但新制度确立的道路似乎总不那么平坦。晚清邮政制度的确立不仅是新式海关努力引进的结果,同时也要看到清政府积极参与的身影。新式海关最初把邮政作为其一个下属机构来监管,给予其资金、人员上的支持。截止到1911年关邮分离,海关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帮助晚清邮政构建了完善的邮政网络和组织制度,战胜了驿站、客邮、民信局等劲敌。晚清政府及一些开明人士通过开办文报局、改驿归邮等尝试,企图建立受清政府掌控的近代邮政系统,尽管这种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1896年清政府正式降旨开办邮政,虽然主导权仍在海关手中,但政府在政策、法律、财政上的支持则不断宣示着新式邮政已经是个政府机构。本文旨在从新式邮政与旧式的通信系统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间的互动交流方面来论述近代邮政的确立过程,并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充分关注新式海关和清政府这两个主导者各自的行动。
刘杨[9](2013)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际间“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软实力”竞争所替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际未来的基本战略格局。而“软实力”的组成要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传播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2004年1月,我国提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相继—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软实力”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基本同步,国家在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出版业“走出去”极大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而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恰恰是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载体。所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同步发展并不是巧合,而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介入全球化之争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途径选择上,学术期刊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的“走出去”一直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鉴于此,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法、考察调研法、专家咨询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分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其次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总结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具体策略;然后细致分析了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客观原因;最后从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战略层面及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微观实践战略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政治大国形象塑造、文化学术对外传播、学术出版经济运营、出版技术进步升级从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四个层面要求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必须“走出去”,并构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基本动力。同时,不论从国家宏观规划层面还是期刊出版单位具体政策制定及实践层面,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推动着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在全球文化格局建构及“软实力”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通过考察分析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科学术研究领域并发挥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性期刊普遍较综合性期刊“走出去”程度高,由此可见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较少,专业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对于世界学术界较感兴趣的、具有中国特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关注度不够。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其“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对“走出去”程度较高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个案研究表明,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力量;立足本土的研究内容是“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学术质量是“走出去”的根本;语言多样化是“走出去”的特色;中外合作出版是“走出去”的有效渠道,但是要注意趋利避害;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是“走出去”的必然要求。制约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可归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语言障碍。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办刊理念滞后;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科研评价导向偏离。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规划层面及期刊出版单位从具体实践层面共同推动。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宏观战略包括:深化改革战略;重点培育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平台搭建战略。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实践战略包括:期刊定位战略,具体包括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多元化语言出版基础上的加强英文学术期刊建设战略;期刊质量保障战略,具体包括专业化队伍建设战略、多元化组稿战略、专业化审稿战略、规范化体例建设战略、快速出版战略、数字技术应用战略;期刊经营战略,具体包括集团化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提升战略。
秦茂盛[10](2011)在《出版社合作出版应处理好的若干事项》文中提出出版社与民营企业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效益,提高某个方面的行业竞争力,从而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也有一些出版社在合作中出了问题,甚至引发连带着作权纠纷和经济责任;也有过度依赖于民营企业,在合作中丧失主动权而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影响了主业(或品牌产品)的发展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通过自己平常的一些工作体会,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出版社合理规避合作中的潜在风险。
二、合作出版中的财务处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出版中的财务处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出版中易影响出版效率的环节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约出版高效的几个环节 |
1. 选题的讨论和报送是否高效 |
2. 书稿的编、审、校是否高效 |
3. 财务结算、款项支付是否高效 |
4. 各种付印和结算手续的办理是否高效 |
二、确保出版质量, 提高出版效率的策略 |
1. 加强对合作书企的甄选以及书稿的审稿把关 |
2. 转变观念和作风, 全社上下齐心参与 |
3.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奖惩激励分配机制 |
4. 优化流程, 简化手续 |
三、结语 |
(2)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出版产业政策的研究 |
1.2.2 关于政策量化分析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出版产业政策 |
2.1.2 协调与政策协调 |
2.1.3 政策系统协调性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2.1 系统论 |
2.2.2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2.2.3 政策协同理论 |
2.2.4 政策文本分析方法 |
3.我国出版产业政策回顾 |
3.1 1978-1991 年:过渡期 |
3.2 1992-2002 年:适应期 |
3.3 2003-至今:发展期 |
3.3.1 文化体制改革政策 |
3.3.2 出版集团政策 |
3.3.3 数字出版政策 |
3.3.4 出版产业的金融政策 |
3.3.5 出版产业外贸政策 |
3.3.6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的政策 |
3.3.7 规划指导性文件 |
4.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协调性研究设计 |
4.1 政策文本选择与类型化分析 |
4.1.1 样本选择和采集 |
4.1.2 政策文本的类型化分析 |
4.2 研究框架 |
5.研究结果 |
5.1 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内部协调性 |
5.1.1 出版产业政策主体子系统 |
5.1.2 出版产业政策客体子系统 |
5.1.3 出版产业政策子系统与客体子系统之间 |
5.2 出版产业政策外部协调性 |
5.2.1 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 |
5.2.2 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环境 |
6.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加强出版政策的内部协调性 |
6.2.2 加强出版政策的外部协调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2003-2015 年出版产业政策一览表 |
(3)艾灸及艾烟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尿液、血浆靶标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代谢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艾灸及艾烟对APP/PS1小鼠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实验二 艾灸及艾烟对APP/PS1小鼠脂肪酸代谢产物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国”“民”合作出版教辅图书的现状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基础 |
1.4 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
2 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 |
2.1 教辅图书市场分析及教辅图书出版的特点 |
2.2 国有出版社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 |
2.2.1 国有出版社教辅出版的优势 |
2.2.2 国有出版社教辅出版的不足 |
2.3 民营书业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 |
2.3.1 民营书业的发展历史及国家政策演变 |
2.3.2 民营书业的优势与不足 |
2.4 国有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的关系 |
2.4.1 民营书业依附于出版社 |
2.4.2 国有出版社也依赖与民营书业的合作 |
3“国”“民”合作出版的形式及特点 |
3.1 合作的必要性 |
3.2 合作模式探究 |
3.2.1 项目合作 |
3.2.2 资本合作 |
3.2.3 战略合作 |
4“国”“民”合作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1 市场乱象频现——买卖书号,给图书质量带来隐患 |
4.1.2 合作具有风险——过度依赖,导致少数出版社的空壳化 |
4.2 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 |
5“国”“民”合作教辅图书必须规范和创新 |
5.1 转变政府职能 |
5.2 加强政府监管,净化出版环境,建立法制化的出版规制体系 |
5.3 完善出版流程,推进国企市场化 |
5.4 创新国有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
6 新业态下教辅形态创新 |
6.1 教辅众筹出版 |
6.2“互联网+教辅” |
6.2.1 扫描二维码 |
6.2.2 教辅APP |
6.2.3 电子书包 |
6.2.4 在线学习平台 |
6.2.5 微信公众平台 |
7 结论——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1.4.1 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出版的研究现状 |
2.1.2 我国出版的研究现状 |
2.2 出版物的性质 |
2.2.1 出版物的“两种两重性” |
2.2.2 特殊的商品化精神产品 |
2.2.3 出版物的社会属性 |
2.3 出版活动的性质 |
第3章 合作出版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
3.1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特点 |
3.1.1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产业特性 |
3.1.2 我国图书出版管理的特殊性 |
3.2 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优劣势分析 |
3.2.1 国有出版社的优势与劣势 |
3.2.2 民营图书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3.3 民营图书公司的发展历程 |
3.3.1 出版社的盗版人阶段 |
3.3.2 出版社的并行人阶段 |
3.3.3 出版社的同盟军阶段 |
第4章 合作出版模式、意义和风险的分析 |
4.1 合作出版的模式分析 |
4.1.1 过往合作模式分析 |
4.1.2 当前主要合作模式 |
4.2 合作出版的重要意义 |
4.3 合作出版的风险及化解对策 |
4.3.1 威胁和风险尚存 |
4.3.2 应对与化解之策 |
第5章 江苏省合作出版的典型实例研究 |
5.1 我省合作出版发展概况 |
5.2 项目合作案例——“金3练” |
5.3 资本合作案例——凤凰汉竹 |
第6章 合作出版的发展改革对策建议 |
6.1 坚持品牌战略,实现“双效”的和谐统 |
6.2 延伸产品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 |
6.3 试行“退出”机制,探索放“权”与“民” |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
7.1 结语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跨国出版机构在华文化生产机制研究 ——以培生教育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近代以来外国人在华出版状况的历史观察 |
三、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培生渐进的渗透之路 |
一、前版权时代:中国的礼遇与世界的规则 |
二、合作出版时代:出版空间的拓展 |
三、“出版+教育”时代:教育意义的一体化建构 |
第二章 英语教育的迷思 |
一、从“帝国主义语言”到“全球语言”:英语意义的转变 |
二、《新概念英语》的神话 |
1. 神秘的“新概念”热潮 |
2. 亚历山大在中国 |
3. 传奇的延续:唯一修订版的诞生 |
三、与西方同步的想象 |
1. 互为表征的出版社 |
2. “西学热”的经济转向与大众化 |
3. 中介的弱化与全球的规则 |
四、都市精英认同的幻象 |
第三章 全球与本土:收编与抵抗 |
一、改革开放的视野 |
1. “坚定不移的”中国化 |
2. “理所当然的”国际化 |
二、李雷和韩梅梅的时代记忆 |
1. 告别“革命” |
2. 告别“反叛” |
三、标准化的成与败 |
1. 上海:乐宁教育的全面朗文化 |
2. 北京:戴尔国际英语的改造失效 |
四、跨国出版商的生意与文化产业安全的危机 |
1. 民族出版的文化安全危机 |
2. 培生的教育生意 |
第四章 “经济人”与“文化人” |
一、“经济人”的建构 |
1. 流动性:自由与时间性压力 |
2. 信用:通向丰盛的捷径 |
二、“文化人”的经济偏向 |
1. 教师与出版商:知识权威的文化经济联合体 |
2. 从“把关人”到“代言人” |
三、出版人的品质与经理人的面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五)主要创新点 |
一、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 |
(一)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发展分析 |
1、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内涵 |
2、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发展历程 |
3、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现实格局 |
(二)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影响因素PEST分析 |
1、政治环境 |
2、经济环境 |
3、社会环境 |
4、技术环境 |
二、国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 |
(一)世界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概况 |
(二)典型国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分析 |
1、商业出版公司国际化出版—以爱思唯尔与施普林格为例 |
2、学会出版社国际化出版—以美国化学会出版社和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为例 |
3、大学出版社国际化出版—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为例 |
三、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比较 |
(一)出版语言选择 |
(二)期刊评价体系 |
(三)市场的作用 |
(四)国际合作情况 |
(五)数字化程度 |
(六)规模化程度 |
四、国家利益视域下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对策 |
(一)产品市场角度下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对策 |
1、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 |
2、深化出版体制市场化改革 |
3、走集团化、专业化道路 |
4、面向期刊数字化转型 |
5、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 |
(二)要素市场角度下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对策 |
1、注重运用资本要素 |
2、发挥劳动力要素作用 |
3、合理利用技术要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确立新制度:晚清新式邮政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结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
三、资料运用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特启新机之晚清邮政 |
第一节 晚清邮政的兴起 |
(一) 文报局的开设 |
(二) 台湾改驿归邮的经验 |
(三) 海关邮政的诞生 |
第二节 邮政网络的扩展与制度完善 |
(一) 邮政网络的扩展 |
(二) 邮政业务的增加 |
(三) 组织制度的完善 |
第二章 与旧式通信组织的拉锯战 |
第一节 旧式通讯组织“誓死相抗” |
(一) 驿站 |
(二) 民信局 |
(三) 客邮 |
第二节 吸收借鉴与排斥反抗并举 |
(一) 消融民信局——虚心学习,极力排斥 |
(二) 排斥客邮——密切合作,适时反抗 |
(三)取缔驿站——徐图进取,缓慢行进 |
第三章 与固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周旋 |
第一节 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
(一) 与上层官僚社会的冲突 |
(二) 与下层社会关系网络的冲撞 |
第二节 清廷的雪中送炭与邮政的自我反思 |
(一) 清廷开明人士的各方面支持 |
(二) 合理调适与顽固派及地方官吏的关系 |
(三) 顺应固有习俗与需要,合理利用民间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竞争与国际话语权争夺 |
0.1.2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内容 |
0.5 文献综述 |
0.5.1 国内研究综述 |
0.5.2 国外研究综述 |
0.6 概念界定 |
0.6.1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2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涵盖的学科范畴 |
0.7 研究方法 |
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分析 |
1.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分析 |
1.1.1 政治因素 |
1.1.2 文化因素 |
1.1.3 经济因素 |
1.1.4 技术因素 |
1.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相关政策分析 |
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
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标准界定 |
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外图书馆馆藏现状 |
2.2.1 馆藏总体概况 |
2.2.2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重点学科分析 |
2.2.3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分析 |
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现状 |
2.3.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概况 |
2.3.2 基于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走出去”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 |
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总结 |
3 案例分析 |
3.1 China&World Economy |
3.1.1 语言优势与刊物特色 |
3.1.2 强大的软硬件支持 |
3.1.3 数字化的编辑流程 |
3.1.4 坚持双盲同行评议制度 |
3.1.5 中外合作出版 |
3.2 《外国文学研究》 |
3.2.1 以中文作为主要出版语言 |
3.2.2 广泛组织和利用外部资源 |
3.2.3 多途径保障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
3.2.4 遵守国际体例规范 |
3.2.5 积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扩大期刊影响力 |
3.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3.3.1 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
3.3.2 刊发对国外读者有吸引力的高学术质量文章 |
3.3.3 培育优秀的译者、编辑和外国专家队伍 |
3.3.4 中外合作出版 |
3.3.5 加强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
3.4 个案研究小结 |
3.4.1 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 |
3.4.2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
3.4.3 质量为本 |
3.4.4 语言多样化 |
3.4.5 中外合作出版要趋利避害 |
3.4.6 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 |
4 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分析 |
4.1 客观原因 |
4.1.1 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
4.1.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 |
4.1.3 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 |
4.1.4 语言障碍 |
4.2 主观原因 |
4.2.1 办刊理念滞后 |
4.2.2 期刊质量有待提高 |
4.2.3 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 |
4.2.4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 |
4.2.5 科研评价导向偏离 |
5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
5.1 政府管理部门宏观战略研究 |
5.1.1 深化改革战略 |
5.1.2 重点培育战略 |
5.1.3 资源整合战略 |
5.1.4 平台搭建战略 |
5.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走出去”战略研究 |
5.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 |
5.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语言战略 |
5.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质量保障战略 |
5.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经营战略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附表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世界图书馆馆藏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出版社合作出版应处理好的若干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合作范围和合作对象 |
2. 合作协议 |
3. 着作权问题 |
4. 流程管理 |
5. 财务问题 |
6. 销售环节 |
7. 全程协调和管理 |
四、合作出版中的财务处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出版中易影响出版效率的环节及对策[J]. 柳丰,贺嫁姿. 现代出版, 2018(05)
- [2]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D]. 付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3]艾灸及艾烟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尿液、血浆靶标代谢组学研究[D]. 于梦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国”“民”合作出版教辅图书的现状与出路[D]. 曾子桐.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7)
- [5]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出版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孟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6]跨国出版机构在华文化生产机制研究 ——以培生教育产品为例[D]. 高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比较研究[D]. 刘晓莉. 长安大学, 2015(01)
- [8]确立新制度:晚清新式邮政再研究[D]. 张青林. 厦门大学, 2013(08)
- [9]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D]. 刘杨. 武汉大学, 2013(07)
- [10]出版社合作出版应处理好的若干事项[J]. 秦茂盛. 出版广角,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