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安新哲学会史料介绍(五) 延安新哲学会研究成果简介(中) 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田莉[1](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政治建设的开创期和探索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展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设伟大工程中的突出地位,也呈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我们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座“富矿”,蕴藏着丰富历史经验和卓越历史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成长为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究其根源就在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根本性建设。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凭空创造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延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加之苏德战争爆发,导致共产国际和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这些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什么行?如何才能够行?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等历史拷问,中国共产党在国破家亡的重要关头找到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解答历史谜题的钥匙。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建思想中关于党的政治目标、政治立场和政治要求等思想理论,是延安时期党政治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延安时期之前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对政治建设进行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主要包括: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阶级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党历史使命的完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在中国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在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新时代我们党持续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延安时期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宝贵的延安精神中汲取政治建设的伟大力量,以历史智慧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孙洋洋,金民卿[2](2021)在《《新中华报》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的历史作用探析》文中提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向已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新中华报》提出在服务抗战大局的宣传工作中强化理论内核、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要求,为《新中华报》参与党的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以"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运动"。该报通过丰富有效的宣传实践,在党的理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维发力,促进理论传播;积极斗争,推动理论建构;深入实践,丰富理论内涵。《新中华报》致力于党的理论创新和传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统一于中国革命实践,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丰富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对新时代协同推进主流媒体建设、党的理论建设以及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赵少婷[3](2021)在《延安时期张如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董波[4](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朱玉超[5](2018)在《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文中研究指明艾思奇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一生辗转多地,从上海到延安再到北京,着书立说、编辑报刊、任职文化部门、担任教员,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献给了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正是这样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岗位,使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并有理论上的升华。本文以艾思奇生平为线索,以艾思奇着述为主要研究资料,以艾思奇在上海、延安、北京三个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为考察对象,对艾思奇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作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全文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绪论部分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之处几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开宗明义,从总体上阐明了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为下文分期展开研究艾思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作了铺垫。首先,从艾思奇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谈起,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传承、思想文化积淀、个人实践经历进行了相关考察。其次,从艾思奇一生主要经历的概括中,揭示出他与思想政治教育解不开的情缘: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功底、等身的专业着述、开拓性的专业贡献奠定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党报党刊编辑及文化界代表、教育战线上的马列教员及教育家,他所从事的宣传教育工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不论是作为哲学家、理论宣传家还是教育家,他首先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正是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铸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格,成就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家的艾思奇。最后,从艾思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中,进一步证明他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二章“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本章聚焦艾思奇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个时期即上海时期。在分析当时国内形势、上海时局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面临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对艾思奇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探索和贡献进行了总结:首先,他发表时政文章揭露社会现实、宣传爱国主义以及利用进步社团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其次,他通过哲学着述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知识,运用文艺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开启大众智慧。再次,他通过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日常生活:释惑现实疑难,帮助大众树立向上信念;批判错误观点,使人们拨开思想迷雾;为青年读书学习提供指导,帮助青年提高认识能力。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着作《大众哲学》,奠定了他在理论界的地位,也凝结了他初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辉煌结晶。《大众哲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堪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第三章“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艾思奇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首先,他通过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述、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等一系列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次,他重点从抗战信心的培育、历史事件的启示、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开展抗战教育,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再次,他通过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阐发、对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以及对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延安整风运动,推动党的思想统一。最后,他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他发挥自己在学术、编辑、写作、文艺等各方面的才能,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第四章“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本章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对艾思奇在北京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总结:首先,他在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以及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继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其次,他通过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最后,他又在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中,致力于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章“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这一章是在经过前面分期研究之后的系统总结。旨在对艾思奇探索之路的思想内涵、突出特色、宝贵经验及现实启示进行总结,以便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艾思奇探索之路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都有涉及且有独到之处。而且,艾思奇时刻以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以一心为民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宗旨;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人格魅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探索之路,并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发挥语言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研究和总结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贡献,目的是为了从大师思想中获得启示,以指导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常改香[6](2017)在《自由与统一的乐章: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研究》文中指出1940年,延安新哲学会召开了第一届年会。该年会开会时间灵活、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形成了系列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基本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哲学的发展方向;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会员们的历史使命。
尼克·奈特,李鹏[7](2017)在《从新哲学到“毛泽东思想”——以延安新哲学会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延安新哲学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组织活动和出版刊物的历史考察,以及对其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脉络。苏联新哲学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根源",延安新哲学会在多个方面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与理论工作者(延安新哲学会)完成互动的关键前提。
雷志成[8](2016)在《延安新哲学会:党在延安时期哲学学习的助推器》文中研究说明延安新哲学会是延安时期影响最大的哲学研究团体。延安新哲学会吸纳了大批党的领导和知名学者投身哲学研究和教学;出版了大量哲学译着、着作和文章;探索出理实相联、学用结合的哲学学习方法;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为党在延安时期的哲学学习提供了优秀导师、丰富媒介、科学指引、正确方向,是党在延安时期哲学学习的助推器。
王真[9](2016)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哲学理念的发展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峰。中国共产党从理论薄弱走向理论成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党的领袖群体和理论工作者从哲学高度对中国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智慧提升,共同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并将其转化为党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本文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相关历史条件进行梳理,提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诉求,认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迫切性。客观必然性在于延安时期的时代召唤,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及延安相对稳定的特殊环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历史条件。主观迫切性有两个:第一,思想战线理论批判需要。通过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旧哲学、国民党党治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等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揭露和批判,解决思想混乱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地位。第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打破教条主义束缚,进行思想建设;摆脱理论贫困,进行理论建设;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文化建设,都迫切需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和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在当时成为必然趋势。理论创新是在对既有优秀理论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逻辑推演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是通过一定的思想平台搭建起来的,具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渊源: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以及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直接来源。第二,中国传统哲学精华是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逻辑和认知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历史观等具体领域具有契合之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的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合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综合创新。第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探索是创新平台。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早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实现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换,是依靠主体系统的力量推动和完成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体系统,他们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学理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进行深化和发展;一方面结合现实,从人民大众的实践经验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新的哲学理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核心与引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特有的理论创新方式,创造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成果,并在创新过程中呈现出这一主体群的特征;以李达、艾思奇、沈志远、胡绳、陈唯实、张如心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理论创新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的重任,是学者型与战士型兼备的理论创新主体。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等学理性层面,推进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深度。党的领袖群体领导和规范着理论工作者理论研究与创新活动,理论工作者配合和启迪领袖群体,共同构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在主体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贡献和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哲学、唯物史观等具体领域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辩证唯物论领域创新。对唯物论基本概念与特征作出了深化与发展,确立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第二,唯物辩证法领域创新。一方面从学理上构建唯物辩证法体系、发展了辩证矛盾观;另一方面在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提升的基础上创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战略、党的建设等中国革命辩证法理论。第三,认识论领域创新。从实践观、真理观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第四,人生价值哲学领域创新。树立了共产主义的新道德观、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新人生观、人民利益与革命利益相结合的新利益观。其五,唯物史观领域创新。在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群众史观、阶级斗争及国家学说、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理论等问题的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建构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理念成为引领人民大众的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有:第一,创新道路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二,创新思路上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第三,创新内核上的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第四,创新方式上的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第五,创新路径上的逻辑型与现实型相结合。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些现实问题和理论困境,同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经验对新时期、新阶段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第一,重视理论学习建设哲学研究风气;第二,立足现实问题创新哲学理论体系;第三,结合民族特色创新哲学话语形式;第四,主体系统互动构建哲学创新路径。
侯钇泛[10](2014)在《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延安新哲学会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学说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最为完整的理论形态,它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术的中国化二者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包括绪论、正文的五章和结论。绪论部分是文章的引言,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这一课题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了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文章拟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且,这一部分对文章可能所具有的创新点做了分析和说明。第一章介绍了延安新哲学会的基本情况,运用史料来考证延安新哲学会成立的时间、背景,新哲学会的成员构成和重要人物的学术成就,概述了新哲学会的主要的学术活动,强调了新哲学会的活动是一次学术中国化的活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新哲学会的学术活动是怎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的。新哲学会展开了许许多多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准备了思想氛围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究了新哲学会的学术中国化活动是如何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新哲学会成员的许许多多的学术成果,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理论借鉴,这最终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提出。第四章主要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怎么影响学术中国化运动的。这一内容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新哲学会的学术中国化运动提供了政治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第二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的研究内容,为新哲学会的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第五章主要探讨了新哲学会学术活动的重大的历史作用及其启示,深入地分析了新哲学会的历史作用及其对当今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延安新哲学会史料介绍(五) 延安新哲学会研究成果简介(中) 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新哲学会史料介绍(五) 延安新哲学会研究成果简介(中) 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
(二)国内形势复杂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 |
(三)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建学说 |
(二)列宁政党建设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 |
(一)加强党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实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需要 |
(三)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三)坚决站稳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一)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政治能力 |
(一)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二)彰显边区各级机关政治属性 |
(三)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
(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四)严格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 |
(二)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 |
二、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 |
(一)始终坚持整体规划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
(二)善于抓住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关键要害 |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 |
(一)始终贯彻党的政治建设的普遍性原则 |
(二)始终立足延安时期的具体实际具体分析 |
四、阶级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 |
(一)始终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
(二)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
一、统领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一)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供政治方向 |
(二)决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效果 |
二、保障了延安时期党历史使命的完成 |
(一)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二)培养了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
(三)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 |
(二)架构并奠定了党的政治建设基础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 |
(二)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三)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 |
(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地位 |
(二)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巩固全党思想基础 |
(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掌稳政治建设之舵 |
(四)必须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内生动力 |
(五)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局面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中华报》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的历史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 |
(一)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党在应对不利局面中阐明理论观点的需要 |
(二)就自身建设而言,是党在发展壮大中强化理论支撑的需要 |
(三)就宣传工作而言,是党在宣传鼓动中明确理论导向的需要 |
二、《新中华报》推动党的理论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深化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
第一,以代表性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介绍马克思主义。 |
第二,以党的领袖人物和先进知识分子为主体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 |
第三,以推动理论学习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 |
(二)积极开展理论斗争,推动新民主主义理论建构 |
(三)加强实践和理论的互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发展 |
三、《新中华报》推动党的理论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要在理论建设上下功夫 |
(二)重视和发挥主流媒体对党的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 |
(三)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4)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艾思奇走上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 |
一、时代环境的铸就 |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三、思想文化的熏陶 |
四、个人实践的积淀 |
第二节 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
一、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奠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
二、从事职业:宣传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终身事业:革命实践中铸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品格 |
第三节 艾思奇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一、思想的作用在于“认识现实看清前途” |
二、政治学习和思想锻炼“一分钟都不能放松” |
三、教育可以“使三万双睡眼睁开” |
第二章 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国内形势 |
二、上海时局 |
三、党的任务 |
第二节 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 |
一、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
二、宣传爱国主义,追求民族解放 |
三、参加进步社团,开展政治宣传 |
第三节 宣传科学真理开启大众智慧 |
一、撰写哲学文章及着作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通过科普类文章普及日常科学知识 |
三、运用文艺类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 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生活 |
一、释惑现实疑难,树立向上信念 |
二、批判错误观点,拨开思想迷雾 |
三、指导读书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
第五节 《大众哲学》:初步探索的辉煌结晶 |
一、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三、发挥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
二、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 |
第二节 以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在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中深化哲学研究 |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认识及推动 |
三、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 |
第三节 以抗战教育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战信心的培育 |
二、历史事件的启示 |
三、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 |
第四节 以延安整风推动党的思想统一 |
一、学习理论的阐发推动党的学风建设 |
二、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助力党员思想进步 |
三、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五节 以文艺工作促进大众思想进步 |
一、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 |
二、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 |
第四章 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建国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
第二节 深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圣园地 |
一、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
二、研究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 |
三、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
第三节 投身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一、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 |
二、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 |
三、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 |
第四节 致力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 |
二、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三、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 |
第五章 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内涵与特色 |
一、思想内涵 |
二、突出特色 |
第二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经验总结 |
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
二、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 |
三、语言魅力的发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
四、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
第三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现实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
三、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自由与统一的乐章: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继往开来: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召开 |
二、自由活泼: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实况 |
(一)开会时间灵活。 |
(二)讨论内容丰富。 |
(三)会场气氛活跃。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的共识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基本路径。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哲学的发展方向。 |
(四)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会员们的历史任务。 |
(8)延安新哲学会:党在延安时期哲学学习的助推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吸纳大批党的领导和知名学者投身哲学研究和教学, 为哲学学习提供了优秀导师 |
二、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译着、着作和文章, 为哲学学习提供了丰富媒介 |
三、探索出理实相联、学用结合的哲学学习方法, 为哲学学习提供了科学指引 |
四、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为哲学学习提供了正确方向 |
(9)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主要观点综述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相关问题的说明 |
1.3.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2 相关问题的说明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诉求 |
2.1 延安时期的时代召唤 |
2.1.1 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 |
2.1.2 延安自身环境的特殊性 |
2.2 思想战线的批判斗争 |
2.2.1 论战旧哲学 |
2.2.2 批判国民党党治哲学 |
2.2.3 批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
2.3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要求 |
2.3.1 思想建设 |
2.3.2 理论建设 |
2.3.3 文化建设 |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点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原生形态哲学观 |
3.1.2 列宁主义哲学观 |
3.2 中国传统哲学精华是学脉渊承 |
3.2.1 唯物主义自然观 |
3.2.2 朴素的矛盾辩证法 |
3.2.3 知行认识观 |
3.2.4 民本论和大同说 |
3.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探索是创新平台 |
3.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尝试 |
3.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启蒙 |
3.3.3 对唯心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反思 |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体系统 |
4.1 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是理论创新的引导者 |
4.1.1 理论创新的贡献 |
4.1.2 理论创新的路径 |
4.1.3 理论创新的特征 |
4.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群体是理论创新的骨干力量 |
4.2.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概况 |
4.2.2 理论创新的学理性贡献 |
4.2.3 理论创新的特质 |
4.3 主体系统良性互动形成理论创新合力 |
4.3.1 党的领袖群体指导和引领理论工作者 |
4.3.2 党的理论工作者推动和启迪领袖群体 |
4.3.3 共同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 |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
5.1 辩证唯物论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1.1 唯物论概念与特征的中国化转换 |
5.1.2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确立 |
5.2 唯物辩证法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2.1 构建系统化的唯物辩证法体系 |
5.2.2 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
5.2.3 提出中国革命辩证法的新理论 |
5.3 认识论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3.1 创立“知行统一论”的认识观 |
5.3.2 概括真理发展规律 |
5.4 人生价值哲学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4.1 树立共产主义的新道德观 |
5.4.2 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新人生观 |
5.4.3 人民利益与革命利益相结合的新利益观 |
5.5 唯物史观领域中的创新成果 |
5.5.1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中国化 |
5.5.2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史观 |
5.5.3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 |
5.5.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 |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6.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
6.1.1 创新道路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6.1.2 创新思路上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 |
6.1.3 创新内核上的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
6.1.4 创新方式上的大众化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
6.1.5 创新路径上的逻辑型与现实型相结合 |
6.2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现实启示 |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延安新哲学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基本思路 |
一、研究现状 |
二、基本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新哲学会是学术中国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一节 新哲学会的成立 |
一、对新哲学会成立时间的考证 |
二、新哲学会成立的背景:学术中国化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新哲学会的成员构成及其主要学术活动 |
一、新哲学会的成员构成 |
二、新哲学会的主要学术活动 |
第二章 新哲学会的学术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一节 新哲学会的学习活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营造思想氛围 |
第二节 新哲学会的学术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准备理论基础 |
一、新哲学会的学术通俗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逻辑起点 |
二、新哲学会核心成员艾思奇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三节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三章 新哲学会的学术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第一节 新哲学会的学术活动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一、新哲学会的学术研究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理论借鉴 |
二、新哲学会的学术活动推动“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新哲学会从学理层面阐发毛泽东思想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哲学会学术研究的新视野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新哲学会的学术研究提供动力和方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绩、不足及任务的论证丰富了新哲学会的研究内容 |
第五章 新哲学会学术活动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学术思想应当与意识形态保持健康的关系 |
第二节 重视学术界理论研究与党的理论创新的关系 |
第三节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文化与实际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延安新哲学会史料介绍(五) 延安新哲学会研究成果简介(中) 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D]. 田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华报》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的历史作用探析[J]. 孙洋洋,金民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1(04)
- [3]延安时期张如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赵少婷. 西北大学, 2021
- [4]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D]. 朱玉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自由与统一的乐章: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研究[J]. 常改香. 党史文苑, 2017(08)
- [7]从新哲学到“毛泽东思想”——以延安新哲学会的视角[J]. 尼克·奈特,李鹏. 毛泽东研究, 2017(02)
- [8]延安新哲学会:党在延安时期哲学学习的助推器[J]. 雷志成. 黑河学刊, 2016(06)
- [9]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研究[D]. 王真. 西北大学, 2016(04)
- [10]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延安新哲学会为个案[D]. 侯钇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