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顺供电与气象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欢,袁晨,马晓红,夏晓玲,吕乾勇,谢清霞,毛先胤[1](2021)在《安顺市大气电场时空分布及其不同天气形势下的特征》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安顺市的8部大气电场仪2020年全年观测资料,先分析大气电场时空分布特征,再逐日按照强雷暴、普通雷暴和稳定性天气分类,分析不同天气形势下大气电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时间上,大气电场的日、月和年变化趋势均为整体下降趋势,夜间增强,白天减弱,冬季到初春电场逐渐增强,春季略有减弱,夏季又开始增强,秋季再次减弱;空间上,均由西北至东部逐渐减弱,西北部的化处站为最大值中心,东部的东屯站为最小值中心,春季(2月至4月)全市大部均为正值区域,暮秋到冬季(10月至1月)全市大部均为负值,其余月份大气电场表现为不稳定的正负交替;久联站稳定性天气的大气电场变化范围为-0.51kV/m~2.85kV/m,普通雷雨天气时为-5.25kV/m~4.16kV/m,强雷暴天气时为-33kV/m~80.92kV/m,可见三种不同天气形势下,大气电场出现不同等级的跃增。
孙若晨[2](2021)在《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石漠化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喀斯特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3E系统等理论,针对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可行性分析指标匮乏和利用技术单一且效率低的科技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对研究区23个村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气象监测数据收集,运用调查分析法、气候学计算法、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围绕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重点阐明不同石漠化等级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集成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农村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最丰富。从年均太阳总辐射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最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次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最小;从太阳总辐射月变化来看,三个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变化呈现出单峰型,1月最小,7、8月最大;夏季总辐射最高,春季次之,秋冬最小。从年变化来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总辐射在2017年最低,随后逐渐增高;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呈现出“W”型。三个研究区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的月变化趋势相同,7、8月达到最大值,1月值最低,呈现出单峰型的特点;春夏最高,秋冬最小;年日照时数和年日照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等级一般区,夏季利用潜力大。贞丰-关岭花江太阳能资源等级为丰富区,且较为稳定,利用潜力最高,最适宜利用月份主要在4-8月;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资源一般等级,太阳能资源不稳定,夏季利用潜力最大。(3)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三个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结构以及环境现状等方面可选择不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适宜发展大型光伏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屋顶,构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在发展小型太阳能设备,冬季结合煤炭利用的方式具有可行性;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利用小型太阳能设备,构建风光互补或光沼互补利用模式,并且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式杀蚊灯等产品。(4)集成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通过对太阳能资源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研究,发现太阳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总结了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的光电技术、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光热技术,集成了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在施秉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光电两用太阳能热水器、景观式太阳能杀蚊灯,辅以沼气发酵技术;在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节煤回风炉灶;在贞丰-关岭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地示范点太阳能资源丰富,构建以光伏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太阳能路灯为主体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进行示范。示范后,室内环境明显改善,对CO2和SO2的起到了减排效果,节省了能源开支。论文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主要从生活能源角度出发,未来研究可以把太阳能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并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实现喀斯特农村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
魏立铭[3](2021)在《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全球无数人类因疾病而丧失生命,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也遭受严重打击。近二十年内,全球性疫情等重大世界性卫生事件以及大型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新世纪,慢性疾病与心理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公众健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研究将从风景园林学科方向进行思考,采用现场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众健康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设计,并得到以下结论成果:(1)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学习,同时对城市公园、公众健康、健康景观、智慧公园等相关概念以及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复愈性环境、交互性景观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参考五个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实例,为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维度的参照与借鉴。(2)研究明确了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即灾时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与非灾时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并提出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容,以及“点、线、面”的健康城市公园营造模式。打造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城市公园。(3)以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为实践案例,并基于理论研究,对场地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健康且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园空间,并为周边地块的社会公众提供健康服务,提升公众整体健康。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加完善城市公园的健康功能,为后续我国公众健康的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向实现全民健康社会的新目标进发。
李钻钻[4](2020)在《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指出电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全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是连接用户与发电厂的重要枢纽,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设计出最经济最优秀的变电站成了未来电网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地区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户用电需求已经远远大于目前电网的供电能力,要增加新的变电站,让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更完整的发展。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批复,山西晋中介休开发区220k V变电站新建项目初步确定了电压等级、主变远景设计规模和总体规模。本文根据具体的标准对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电气二次系统进行了完整的配置,确定了相关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确定。在考虑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山西省电网发展现状之后,对此地区进行正确的负荷预测,以这个为主要依据进行变电站接入系统的相关设计。2.变电站规模设计。上面确定了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可以确定变电站规模的设计,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3.系统的通信以及监控系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确定。对变电站的系统网络的几种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还包括具体的二次设备的选择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马小敏,王超,袁志,刘凡,范松海[5](2020)在《基于气象参数聚类分析的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文中提出在线监测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智能运检的重要手段,不同于变电设备,输电在线监测在交通条件差、运行维护难度大的高原地区作用尤为凸显,但输电在线监测装置电源供电不足及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尤为突出,其运行状况高度依赖于线路途经的气象环境条件,因而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的气象环境判定尤为重要。提出影响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的关键气象环境因子,采用聚类算法实现高原地区气象环境分类,获得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的4个典型气象区域,进而提出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供电方式选择的普适性建议,为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提供参考。
潘其锐[6](2020)在《自然灾害救援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及协作分析 ——以盐城“6﹒23”风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多发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侵袭之下,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集聚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政府治理需要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升,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突发的灾害危机中,政府能否强化灾害治理能力、避免民众因灾害治理不力而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是近些年自然灾害治理研究得到关注的现实原因。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与分配具有特定优势,势必在灾害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因为灾害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政府展开救援无法事事巨细、面面俱到,因而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加入救援之中,成为救援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力量相对政府而言,行动更加迅捷灵活,在很多方面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可有效弥补政府在应急救援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境内的“6·23”风灾作为研究案例。将救灾工作中的社会力量合作行为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分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界力量在救灾中的不同作用及合作。对该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既可以为区域性灾害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又可以对政府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操作建议。本文首先从选题意义和价值出发,进而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工具阐述自然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主体力量参与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后对6.23风灾及其救援过程进行阐述,分析多元主体如何参与协同治理及存在的问题。风灾发生后,盐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多个部门紧急联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竭力打通“生命线”;全国各地专业救援队、慈善组织、基金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和阜宁、射阳当地的社会公益组织迅速自发赶到灾区,现场展开救援;国资背景的大企业集团主要参与设施修复、交通恢复等工作,很多企业自发组织捐款捐物,为救灾清障及灾后生活必需提供物资支持。据统计,全国20多个省、市、区300多个各类志愿组织共2.3万人参加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伤员得到科学救治,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秩序得到有效的稳定维持。经过研究,发现在“6·23”风灾救援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法律规范的相对欠缺,信息发布不及时、共享机制不健全,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明晰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优化措施。其中,在优化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机制方面,提出六点建议:第一,加强预警和应急准备;第二,强化区域联动组织领导;第三,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第四,推动政企市场化合作;第五,确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第六,加强社会组织横向合作。
刘育辰[7](2019)在《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能履行大国职责,实现节能减排,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对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但是在对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方面研究却少之又少,大多都是针对系统的单一效益或指标进行评价,不够客观全面,本文将针对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综合效益的评价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某区域能源规划项目为案例对象,利用DeST软件建立该案例项目的区域建筑模型并对建筑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到了案例项目的区域建筑群总冷热负荷全年逐时变化特性;利用调研数据与《规范》面积指标和逐时负荷分摊法,对区域建筑群全年逐时电负荷与生活热水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到案例项目区域建筑群全年逐时电负荷与生活热水负荷;基于前述计算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到案例项目的全年逐时冷、热、电以及生活热水负荷特性,为后续区域能源供给系统及系统运行方案确定提供基础数据依据。其次,论文对案例项目区域的能源资源情况进行调研,从能源供给强度特性、时间特性等角度对该项目区域拟利用能源资源的利用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技术评估,并最终提出项目区域内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及能源利用系统;结合区域可利用能源供给系统的特点,根据前文分析得到的案例项目能源需求特性,提出四种区域能源供给系统初选方案,确定各初选方案的运行模式、运行方案以及设备选型,进而对四种区域能源供给系统方案进行全年与典型日运行分析。接着,论文根据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已有文献研究、工程项目经验以及案例项目情况从经济效益、能源效益、环境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出发,建立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与18个二级指标的区域能源供给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以及区域能源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论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已有文献研究与专家意见,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定量评价指标赋值,利用模糊统计法对定性评价指标赋值,从而建立了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论文利用所建立的区域能源供给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案例项目的四种区域能源供给系统初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经济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一: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河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能源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环境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四:常规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社会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一与方案二,综合效益方面最优的为方案一。因此,适合于案例项目的推荐方案为方案一: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河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
陈颖[8](2019)在《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二元化差异加大,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镇,乡村零落现象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鲜明地界定了乡村在国家现代化中的地位,提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8年4月,贵州省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建设成为新近规划建设热点。但以往的乡村建设方式往往采用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对乡村地区缺乏针对性的生态规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并不适用于乡村地区,乡村规划仍需走生态优先之路。乡村应当寻求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规划策略与方法,以生态优先为导向,解决乡村生态面临的多元压力,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发展绿色农业,乡村自然与文化文脉保护及发扬,创建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生态乡村。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论证与论文研究设计。论证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了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的合理化设计。说明了论文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为研究进展与理论篇。阐述了乡村的概念与起源,系统查阅和分析了乡村规划与生态乡村有关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多角度分析了乡村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的薄弱问题和加强的需要。基于乡村规划对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指出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是大势所趋。接着对生态优先的内涵加以分析,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思考对我国乡村规划的启示,分析了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的策略的价值取向,提出乡村规划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第三部分为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明确了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构建生态优先维育——生产多元绿色经营——生活风貌提升的、城乡共生的规划策略。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篇。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为例,对其现状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竹王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聚落生态系统的总体生态特征,对其面临的现状问题进行归纳,基于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和“生态、生产、生活”的主题定位,提出生态先行,乡村生态风貌架构;资源活化,生态产业特色经营;乡土再造,乡村人居风貌提升的竹王村发展规划策略。通过导入生态优先的“三生”策略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系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适应和有效的支持了研究。论文研究特色:在乡村规划理论方法上导入了“生态优先”的理念,从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乡村规划生态优先的策略和措施,论文理论结合实证开展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当前乡村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因地制宜发展的薄弱问题。
蔡晓晨[9](2018)在《温和地区生态办公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黄桶片区生态办公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贵州安顺市黄桶片区物流园生态办公楼设计为实例,以此对温和地区生态办公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展开研究,以贵阳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特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最后将分析得出的温和地区被动式策略应用于实际项目之中,作为实证,为之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实践经验。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态办公建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气候与生态办公建筑间的关系、温和地区办公建筑的生态设计现状与问题、温和地区办公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以及策略在项目中的实践这五部分来具体展开研究。温和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但是北部贵阳地区夏季温度颇高,需要考虑防晒遮阳,但太阳高度角相对较低,可考虑采用垂直遮阳或者可调控百叶;通过太阳辐射量的计算、最佳朝向分析以及风环境模拟得出最佳建筑朝向位置为南偏西16.5°;贵阳地区全年太阳辐射量较小,日照时间较少且早晚温差较大,冬季更加湿冷,需要考虑保温措施,故可设置双层玻璃幕等措施来保温,以及阳光间或边庭来增加采光和热量,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夏季创造良好的室内风环境;贵阳地区全年降雨量较大,考虑雨水利用,设置屋顶绿化及场地周边绿化等策略。
范威[10](2017)在《偏远山区风光水资源分布特性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的的不断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加速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但目前大多还只是针对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单一能源发电并网,对于结合多能源互补联合发电并网在国内还较少,特别是大电网难以触及的偏远无电山区,国内主要采用光伏发电供电,供电可靠性低,而在山区往往风光水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多能源互补发电将是解决偏远山区用电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搜集贵州省多年气象数据,详细分析了贵州省风光水资源状况,基于现有小水电提出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并对其在离网和并网模式下的调度策略进行了阐述;研究了互补发电系统在两种模式下的最优容量优化配置方案,比较分析了各方案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性,得出该系统对解决偏远山区供电问题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具体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风电、光电和水电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目前已提出的几种多能源互补发电系统研究现状。由此,本文提出了以偏远山区小水电为基础的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并对系统结构及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依托贵州省气象大数据,对本省风、光、水资源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并介绍了目前对风电、光电、水电的开发状况,得知贵州省风光水资源具有很好的地域互补性和季节互补性;最后,在满足负荷需求和考虑系统经济性的情况下对离网型和并网型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调度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HOMER软件对两种模式下的系统容量进行了优化配置;并计算分析了离网型系统中分别接入功率为50kW、100kW和250kW功率风机时系统的成本和经济性,得出三种不同功率下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均能收回成本,因此在偏远山区发展离网型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具有可行性;还计算对比了并网时四种不同优化组合的系统成本和经济性,得知在小水电基础上加入100kW光伏阵列可使系统获利最多。
二、安顺供电与气象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顺供电与气象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安顺市大气电场时空分布及其不同天气形势下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说明 |
(1)1级警报: |
(2)2级警报: |
(3)3级警报: |
2 大气电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
2.1 大气电场的时间分布特征 |
2.2 大气电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 不同天气形势下的大气电场特征 |
3.1 稳定性天气 |
3.2 普通雷雨天气 |
3.3 强雷暴天气 |
4 结论 |
(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
(二)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
(三)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技术利用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 |
(一)太阳能资源 |
1 太阳总辐射 |
2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
(二)太阳能资源评估 |
1 丰富度评估 |
2 稳定度评估 |
3 利用价值评估 |
4 并网发电适宜程度评估 |
四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
(一)自然与资源因素分析 |
1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量 |
2 石漠化等级 |
(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1 政策因素 |
2 家庭基本特征 |
3 居民使用意愿 |
4 能源基础设施 |
(三)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1 能源用户结构 |
2 能源消费量结构 |
3 能源消费的主要途径 |
(四)环境因素分析 |
1 大气环境 |
2 生活环境 |
(五)太阳能赋存与差异化利用策略 |
1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施秉喀斯特) |
2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撒拉溪) |
3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贞丰-关岭花江) |
五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优化调控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技术 |
1 光电转换技术 |
2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
3 光热转换技术 |
(二)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
1 太阳能数据监测 |
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
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
4 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
(三)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建设内容 |
3 太阳能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4 太阳能利用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太阳能利用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性重大卫生事件频发 |
1.1.2 公众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
1.1.3 健康中国战略正稳步推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与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园 |
2.1.2 公众健康 |
2.1.3 健康景观 |
2.1.4 智慧公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美学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复愈性环境理论 |
2.2.4 交互性景观理论 |
3 城市公园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 |
3.1 美国·纽约Domino Park |
3.1.1 案例概况 |
3.1.2 设计策略 |
3.1.3 项目借鉴 |
3.2 德国·柏林奥托公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策略 |
3.2.3 项目借鉴 |
3.3 广东·深圳蛇口四海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策略 |
3.3.3 项目借鉴 |
3.4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策略 |
3.4.3 项目借鉴 |
3.5 重庆·礼嘉智慧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策略 |
3.5.3 项目借鉴 |
4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
4.1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主要功能 |
4.1.1 非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 |
4.1.2 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 |
4.2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4.2.1 生态先行原则 |
4.2.2 活动多元原则 |
4.2.3 身心复愈原则 |
4.2.4 文化认同原则 |
4.2.5 智慧交互原则 |
4.2.6 平灾两用原则 |
4.3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
4.3.1 身体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2 心理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3 社会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3.4 场所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
4.4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营造模式 |
4.4.1 “点”模式 |
4.4.2 “线”模式 |
4.4.3 “面”模式 |
5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
5.1 项目解读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上位解读 |
5.1.3 基地认知 |
5.1.4 现状解读 |
5.1.5 场地现有健康资源要素总结 |
5.2 设计总则 |
5.2.1 设计依据 |
5.2.2 设计要点 |
5.2.3 设计定位 |
5.2.4 设计策略 |
5.2.5 设计主题 |
5.3 总体设计 |
5.3.1 总体布局 |
5.3.2 景观结构 |
5.3.3 分区布局 |
5.3.4 竖向设计 |
5.4 分区设计 |
5.4.1 活力入口区 |
5.4.2 休闲健身区 |
5.4.3 乐活亲水区 |
5.4.4 康养湿地区 |
5.4.5 健康山地区 |
5.4.6 文化灌渠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植物景观专项设计 |
5.5.2 交通专项设计 |
5.5.3 铺装材料专项设计 |
5.5.4 健康管理专项设计 |
5.5.5 景观设施专项设计 |
5.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
5.5.7 防灾防疫专项设计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图纸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
2.1 电力系统现状 |
2.2 负荷预测 |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2.4 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 |
2.5 主要设计原则与方案 |
2.6 主要经济指标 |
第3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
3.1 站址方案 |
3.1.1 站址自然条件 |
3.1.2 工程地质 |
3.1.3 水文条件 |
3.1.4 气象条件 |
3.2 站址的条件分析比较 |
第4章 电力系统一次 |
4.1 建设规模 |
4.2 电气主接线 |
4.3 主要设备选择 |
4.3.1 短路电流计算 |
4.3.2 主要电气装置的确定 |
4.3.3 导体的确定 |
4.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
4.6 站用电及照明 |
第5章 电力系统二次 |
5.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5.1.1 系统概况 |
5.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
5.1.3 22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4 11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5 其它 |
5.2 调度自动化 |
5.2.1 调度关系 |
5.2.2 远动信息 |
5.2.3 远动系统方案 |
5.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和纵向加密认证设备 |
5.2.5 关口电能计量设备 |
5.2.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
5.2.7 远动信息通道 |
5.3 通信部分 |
5.3.1 概述 |
5.3.2 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5.3.3 系统通信部分 |
5.3.4 通道组织 |
5.3.5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中继距离及长度计算 |
5.3.6 站内通信部分 |
5.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
5.4.1 设计基本总原则 |
5.4.2 监控功能 |
5.4.3 系统网络 |
5.4.4 接口要求 |
5.4.5 设备配置 |
5.5 元件保护方面 |
5.6 交直流电源设备 |
5.6.1 系统的结构 |
5.6.2 交流电源部分 |
5.6.3 直流电源方面 |
5.7 非关口电能计算设备 |
5.8 二次设备组屏 |
5.8.1 二次设备相关 |
5.8.2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
5.8.3 柜体统一要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气象参数聚类分析的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影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供电选择的气象因素分析 |
2 高原地区典型环境气象分类 |
2.1 高原地区气象分类因子选择 |
2.2 聚类分析算法及数据规范化 |
2.3 高原地区环境气象因子聚类分类 |
3 高原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供电方式选择 |
4 结语 |
(6)自然灾害救援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及协作分析 ——以盐城“6﹒23”风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自然灾害治理环境愈加复杂 |
(二)中国自然灾害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
(三)多元主体参与灾害治理成为必然趋势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多元主体 |
(二)社会组织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一)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
(二)自然灾害危机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 |
第二章 多元主体参与“6·23”风灾救援案例描述 |
一、“6·23”风灾灾情 |
(一)射阳县受灾情况 |
(二)阜宁县受灾情况 |
二、救援及灾后重建 |
(一)救援过程简述 |
(二)重建过程简述 |
三、多元主体参与“6·23”风灾救援 |
(一)政府参与救援情况 |
(二)社会组织参与救援情况 |
(三)企业参与救援情况 |
第三章 抗击“6﹒23”风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分析 |
一、基于阶段的分析 |
(一)预警阶段 |
(二)处置救援阶段 |
(三)重建阶段 |
(四)不同阶段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变化 |
二、基于职能的分析 |
(一)灾情信息发布与共享 |
(二)医务力量调配及急救 |
(三)社会募捐与捐赠管理 |
(四)善后事务处理与灾后重建 |
(五)心理疏导与建设 |
第四章 “6﹒23”风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存在的问题 |
一、协同治理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
二、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不健全 |
三、多主体间协同合作不深入 |
第五章 “6﹒23”风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一、法律规范的进一步明晰 |
二、信息共享体系的建立 |
三、协同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
(一)加强预警和应急准备 |
(二)强化区域联动组织领导 |
(三)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 |
(四)推动政企市场化合作 |
(五)确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
(六)加强社会组织横向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盐城阜宁、射阳6.23冰雹龙卷风特大灾害救援工作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发展概况 |
1.2.2 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区域建筑群能源需求特性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区域建筑群空调冷热负荷特性分析 |
2.2.1 建筑群空调冷热负荷计算方法及模型 |
2.2.2 建筑冷热负荷模拟参数设置 |
2.2.3 建筑群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结果及特性分析 |
2.3 区域建筑群用电需求负荷特性分析 |
2.4 区域建筑群生活热水负荷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区域可利用能源资源及能源供给系统分析 |
3.1 天然气资源 |
3.2 地热资源 |
3.2.1 地表水资源评估 |
3.2.2 地质资源评估 |
3.3 太阳能资源 |
3.4 区域可利用能源供给系统 |
3.4.1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
3.4.2 地源热泵系统 |
3.4.3 太阳能集热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方案初选与分析 |
4.1 区域能源需求特性分析 |
4.2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方案初选 |
4.3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运行方案及设备选取 |
4.3.1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运行模式的确定 |
4.3.2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 |
4.3.3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设备选取 |
4.4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运行分析 |
4.4.1 区域能源供给系统全年供能分析 |
4.4.2 典型日供能分析 |
4.5 区域建筑群能源站规划选址 |
4.6 小结 |
5 区域供能方案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5.2 评价指标 |
5.2.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5.2.2 能源效益评价指标 |
5.2.3 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
5.2.4 技术效益评价指标 |
5.2.5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5.3 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
5.4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4.1 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项目供能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
6.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1 经济效益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2 能源效益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3 环境效益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4 技术效益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5 社会效益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6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6.2 区域供能方案的综合评价 |
6.2.1 经济效益评价 |
6.2.2 能源效益评价 |
6.2.3 环境效益评价 |
6.2.4 技术效益评价 |
6.2.5 社会效益评价 |
6.2.6 综合效益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生态面临诸多问题 |
1.1.2 未形成完整的乡村规划理论体系 |
1.1.3 全面贯彻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1.1.4 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质量提升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小结 |
2 乡村及乡村规划的发展 |
2.1 乡村的概念与起源 |
2.1.1 乡村的概念 |
2.1.2 乡村的起源 |
2.2 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3 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2.3.1 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 |
2.3.2 乡村规划现状面临的问题 |
2.4 乡村规划的发展趋势 |
2.4.1 以强调生态环境和谐为基础条件 |
2.4.2 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
2.4.3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要动力 |
2.4.4 以打造美好人居环境为根本目标 |
小结 |
3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3.1 生态优先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3.1.1 生态优先的内涵 |
3.1.2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的特征 |
3.2 生态优先的理论基础 |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2.3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 |
3.2.4 乡村生态系统理论 |
3.3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案例分析 |
3.3.1 国外案例分析 |
3.3.2 国内案例分析 |
3.4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框架和构成系统 |
3.4.1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框架 |
3.4.2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构成系统 |
3.5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的价值认知 |
3.5.1 自然生态价值:践行生态文明 |
3.5.2 经济效用价值:实现价值创造 |
3.5.3 社会人文价值:延续农耕文明 |
本章小结 |
4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与方法 |
4.1 规划基本原则 |
4.1.1 生态逻辑 |
4.1.2 动态应变 |
4.1.3 个性突破 |
4.1.4 技术理性 |
4.1.5 适度可持续 |
4.2 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研究:“三生”策略体系 |
4.3 “三生”策略之生态——突出生态有机维育与再塑 |
4.3.1 全要素生态风貌架构,维育乡村生态基底 |
4.3.2 全方位生态空间优化,重塑田园乡土意境 |
4.3.3 全系统弹性循环控制,保障生态安全格局 |
4.4 “三生”策略之生产——优化结构链条绿色与高效 |
4.4.1 优化结构,多元绿色经营 |
4.4.2 整合资源,集约高效布局 |
4.4.3 强化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
4.5 “三生”策略之生活——激活人居生态继承与演绎 |
4.5.1 乡土内涵激活,两方面注入 |
4.5.2 政府职能转换,三层次引导 |
4.5.3 村民意愿落实,多要素改善 |
4.6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技术方法——生态调查与分析 |
4.6.1 生态调查的内容 |
4.6.2 土地的生态评价 |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生态优先的贵州安顺镇宁县竹王村规划 |
5.1 典型研究区域调查分析 |
5.1.1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概况及调研 |
5.1.2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生态特征 |
5.1.3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规划面临的问题 |
5.3 基于生态优先的发展目标与原则 |
5.3.1 发展目标 |
5.3.2 规划目标子系统构建 |
5.4 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 |
5.4.1 生态先行,乡村生态风貌架构 |
5.4.2 资源活化,生态产业特色经营 |
5.4.3 乡土再造,乡村人居风貌提升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温和地区生态办公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黄桶片区生态办公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环境危机化 |
1.1.2 地域气候差异化 |
1.1.3 生态设计片面化 |
1.2 概念界定 |
1.2.1 温和地区 |
1.2.2 生态建筑 |
1.2.3 办公建筑 |
1.2.4 被动式设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章节安排与研究框架 |
2 气候和生态办公建筑 |
2.1 气候组成及其分类 |
2.1.1 气候组成元素 |
2.1.2 我国气候分区 |
2.2 气候建筑人 |
2.2.1 气候与建筑环境的微气候 |
2.2.2 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的综合评价 |
2.3 基于气候的生态办公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 |
2.3.1 早期朴素注重生态设计的初探 |
2.3.2 近代大师的生态办公建筑实践 |
2.4 温和地区的生态办公建筑被动式设计提出 |
2.4.1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状况 |
2.4.2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能耗问题反思 |
2.5 本章小结 |
3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生态设计现状与问题 |
3.1 调研对象 |
3.2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调研现状 |
3.2.1 以建筑朝向为主导的场地布局 |
3.2.2 以外观造型为主导的空间形态 |
3.2.3 以机械通风为主导的建筑散热 |
3.2.4 以立面效果为主导的遮阳设计 |
3.3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现状分析 |
3.3.1 办公建筑结合气候设计意识浅薄 |
3.3.2 使用者对生态节能建筑要求不高 |
3.3.3 适应于该地区的节能规范不明确 |
3.3.4 建筑材料形式单一不考虑生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温和地区办公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4.1 建筑选址与环境 |
4.1.1 地形 |
4.1.2 水体 |
4.1.3 绿植 |
4.2 建筑总平面布局 |
4.2.1 建筑朝向 |
4.2.2 建筑形态 |
4.2.3 体型系数 |
4.3 建筑自然通风 |
4.3.1 房间进深与通风 |
4.3.2 开窗导风构件与通风 |
4.3.3 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 |
4.4 建筑自然采光 |
4.4.1 侧墙采光设计 |
4.4.2 天窗采光设计 |
4.4.3 中庭采光设计 |
4.5 建筑遮阳设计 |
4.5.1 遮阳设置的位置分类 |
4.5.2 建筑遮阳与采光通风 |
4.6 其他策略应用 |
4.6.1 雨水利用 |
4.6.2 生态绿化 |
4.6.3 绿色建材 |
4.7 本章小结 |
5 以贵州安顺市黄桶片区物流园生态办公楼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1.1 安顺气候特征 |
5.1.2 区位交通状况 |
5.1.3 项目概况 |
5.2 项目被动式设计策略 |
5.2.1 建筑布局形态 |
5.2.2 建筑通风设计 |
5.2.3 建筑采光设计 |
5.2.4 建筑遮阳设计 |
5.2.5 其他策略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偏远山区风光水资源分布特性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现状 |
1.2.1 风力发电现状 |
1.2.2 光伏发电现状 |
1.2.3 水力发电现状 |
1.3 多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及特性 |
2.1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结构及原理 |
2.2 风力发电机原理及特性 |
2.2.1 风力发电原理 |
2.2.2 风力发电输出特性 |
2.3 光伏发电原理及输出特性 |
2.3.1 光伏发电原理 |
2.3.2 光伏发电输出特性 |
2.4 水力发电原理及输出特性 |
2.4.1 水力发电原理 |
2.4.2 水力发电输出特性 |
2.5 蓄电池原理及特性 |
2.5.1 蓄电池种类 |
2.5.2 铅酸蓄电池原理 |
2.5.3 蓄电池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省风、光、水资源分布特性及互补特性 |
3.1 风资源时空分布特性 |
3.1.1 山区风的形成 |
3.1.2 风资源的空间分布 |
3.1.3 风速的时间分布特性 |
3.1.4 贵州省风电场开发状况 |
3.2 光资源时空分布特性 |
3.2.1 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 |
3.2.2 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
3.2.3 贵州省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状况 |
3.3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性 |
3.3.1 降水空间分布 |
3.3.2 降水时间分布 |
3.3.3 贵州省水能资源及开发状况 |
3.4 风、光、水资源的时空互补性 |
3.4.1 风、光、水资源地域互补性 |
3.4.2 风、光、水资源季节互补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
4.1 普安县概况 |
4.2 普安县风光水资源互补性 |
4.3 风光水储联合互补发电系统调度策略 |
4.3.1 系统目标函数 |
4.3.2 系统约束条件 |
4.4 联合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
4.4.1 HOMER软件介绍 |
4.4.2 项目地址资源状况 |
4.4.3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容量优化配置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安顺供电与气象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安顺市大气电场时空分布及其不同天气形势下的特征[J]. 黄欢,袁晨,马晓红,夏晓玲,吕乾勇,谢清霞,毛先胤. 电力大数据, 2021(12)
- [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 孙若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 魏立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李钻钻.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气象参数聚类分析的高原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电源选择[J]. 马小敏,王超,袁志,刘凡,范松海. 四川电力技术, 2020(05)
- [6]自然灾害救援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及协作分析 ——以盐城“6﹒23”风灾为例[D]. 潘其锐.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刘育辰. 重庆大学, 2019(01)
- [8]生态优先的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竹王村为例[D]. 陈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9]温和地区生态办公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黄桶片区生态办公楼为例[D]. 蔡晓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10]偏远山区风光水资源分布特性及优化配置研究[D]. 范威. 湖南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