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ased on TPP(论文文献综述)
臧璇[1](2021)在《基于有机固态材料的发光及存储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电子器件尺寸的微型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对电子器件的综合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也迫在眉睫。然而,无机材料的种类日益匮乏,并且基于无机材料的器件尺寸也已经趋近于理论极限,传统无机电子器件发展已进入瓶颈期。相比之下,有机光电器件具有机材料制备成本低、结构易于修饰、器件易于大面积化和柔性化等诸多优势,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有机固态光电材料的器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广泛应用在固态照明、平板显示等各方面,其中白色发光二极管(WOLED)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器件的整体性能如效率、寿命、光色稳定性都有待提高。基于有机固态光电材料的有机存储器件,包括有机双稳态存储(OBDs)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存储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在不断提高的单一存储功能的同时,如何赋予一个简单结构的器件更多功能是有机电子应用领域的另一关键问题。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1、制备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激发态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有机固态发光材料HBT-PA并使用其作为发光材料制备单分子黄光OLED器件。通过对器件结构的优化实现了较高4.01%的外量子效率(EQE),较纯的黄色发光和色坐标稳定的电致光谱。研究表明,该器件较高的器件性能是由于发光层中的HBT-PA材料实现了高达95.12%的激子利用率。接着将该黄光材料与经典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DMAC-DPS掺杂制备发光层,通过对掺杂比例进行优化,制备出外量子效率高达13.57%、色坐标稳定、重复性好的WOLED器件。2、分别用DM-DCT、DCB、DCTA三种有机固态发光材料,采用了普通的OLED器件结构,制备了一系列有机双稳态发光二极管存储器件(OBLEDs)。这组多功能发光存储器件的器件结构简单,集OLED器件的发光特性以及OBD存储器件的存储功能为一体:在低工作电压下,表现出一次写入多次读取(WORM)的存储行为,存储开关比最高可达104,器件具有良好的非易失性存储性能,低阻/高阻双稳态可稳定保持104秒以上;在高工作电压下,器件则呈现电致发光性能,发光颜色涵盖蓝光、绿光及黄光等宽范围区域。该多功能器件有望用于加密存储领域。3、对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小分子纳米OFET存储器件的存储行为及存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测试薄膜的水接触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表征器件薄膜粗糙度以及表面形貌等特性,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KPFM)对器件薄膜的表面电势差(Surface Potential Difference,CPD)进行表征。系列研究表明:一方面,纳米结构的电荷捕获层通过纳米结构增大了电荷分离及复合界面的比表面积,扩大了存储容量,其中90 wt%TPP-OCH3的纳米OFET器件的存储窗口高达60V;另一方面,纳米层的沟道结构有效抑制了横向电流泄露,同时纳米结构表面形成的偶极层产生了内电场进而有效抑制了纵向电流的泄露,因此器件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其中70 wt%TPP-OCH3的纳米OFET器件在使用28年后开关比仍可保持104以上。
周嫒慧[2](2021)在《基于萘基联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在平板显示、固态照明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从原理上讲具有可以利用三重态激子能量的优势,使其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器件的发光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为了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得到高效率器件,开发新型磷光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具有高量子效率、较短激发态寿命和多种发光颜色的铱(Ⅲ)配合物成为最具潜力的研究材料。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10种以萘联咪唑并[2,1-b]噻唑为新型主配体的铱(Ⅲ)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通过核磁、质谱、红外、荧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法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合成得到了四种以3-甲基-6-(萘-2-基)咪唑并[2,1-b]噻唑(3-methyl-6-(n aphthalen-2-yl)imidazo[2,1-b]thiazole,mn2mt)为主配体,以2-吡啶甲酸(2-picoli nic acid,pic)、异喹啉-3-甲酸(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3-IQA)、喹哪啶酸(q uinoline-2-carboxylic acid,2-QA)以及2-(2-羟基苯基)吡啶(2-(2-hydroxy pheny l)pyridine,hppy)为辅助配体的新型铱配合物。实验表明,这些配合物的发射波长在562~609 nm,发光颜色在黄光到红光区间,光量子产率从9.7%至55.5%。(mn2mt)2Ir(hppy)的光量子产率最高,以其作为发光材料的LED效率达到0.7 lm/W,色纯度达到19.7%。2.为了考察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在前述主配体的氮端引入了三氟甲基。合成得到了以6-(萘-2-基)-3-(三氟甲基)咪唑并[2,1-b]噻唑(6-(naphth-2-yl)-3-(trifluoromethyl)imidazo[2,1-b]thiazole,n2tfmt)为主配体,3-IQA与2-QA为辅助配体的两种新型铱配合物。结果表明CF3的引入使配合物的三线态能级降低,能级间隙增大,使配合物的发射波长蓝移至了585和593 nm处,发微弱的橙光。3.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萘联位置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以3-甲基-6-(萘-1-基)咪唑并[2,1-b]噻唑(3-methyl-6-(naphthalene-1-yl)imidazo[2,1-b]thiazole,mn1mt)为主配体,同样选择pic、3-IQA、2-QA、hppy为辅助配体合成得到四种新型铱配合物。实验表明,改变萘联位置,配合物的发射波长调节至557~619nm,实现了从黄橙光到红光的发射。通过引入不同的辅助配体,配合物的光量子产率从7.2%至46.6%不等。总体来看,以萘联咪唑并[2,1-b]噻唑为主配体的铱(Ⅲ)配合物,主要发光颜色为红、橙和黄光。以hppy为辅助配体的配合物光量子产率较高,具有应用于OLEDs领域的潜力。在主配体的氮端引入三氟甲基会导致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小幅蓝移,但光量子产率会有明显的降低。在使用相同辅助配体时,以3-甲基-6-(萘-1-基)咪唑并[2,1-b]噻唑为主配体的铱配合物比以3-甲基-6-(萘-2-基)咪唑并[2,1-b]噻唑为主配体的铱配合物的光量子产率略有降低。
田侯汝[3](2021)在《基于苯基喹唑啉配体的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高亮度、高效率、全彩显示、宽视角、低驱动电压、响应速度快、制备简易、柔性显示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且在固态显示和照明等领域逐渐被商业化。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金属配合物由于重金属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既可以利用单线态激子也可以利用三线态激子,使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达到100%。在这些磷光材料中,由于易于修饰、光物理性质可调和良好的稳定性,铱配合物成为强有力的候选者。本论文中,通过对主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并与不同的辅助配体配位,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的铱配合物。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光物理性质测试,计算出相应的HOMO和LUMO;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寻找合适的磷光主体材料,制作了掺杂型磷光OLED器件,测试其电致发光性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在6,7-二甲氧基基喹唑啉苯环的4-位引入叔丁基(t-Bu)和二苯胺基(NPh2),与辅助配体乙酰丙酮(acac)和吡啶甲酸(pic)配位合成了五个纯红光铱配合物(Ir1-Ir5),研究了不同能力的给电子基团和辅助配体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以配合物Ir4为例,将其掺杂在不同的主体材料CBP和2,6-DCz PPy中,探究了主体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2,6-DCz PPy主体材料的器件性能较优。此外,我们还对配合物在2,6-DCz PPy主体材料中的掺杂浓度进行了优化。基于配合物Ir4掺杂浓度为10 wt%时器件性能最优,其电致发光波长,最大亮度、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620 nm,22455cd m-2,32.17 cd A-1,26.22%。(2)在6,7-二甲氧基基喹唑啉苯环的3或4位引入甲氧基,与辅助配体acac和吡啶甲酸pic配位合成了三个铱配合物(Ir6-Ir8),研究了取代基位置和辅助配体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它们分别呈现橙,近红外和红外发射,波长分别为570、667、694 nm。与配合物Ir1相比,配合物Ir6发生了29 nm的蓝移,而配合物Ir7和Ir8分别发生了67和94 nm的红移。该结果表明,甲氧基的取代位置和辅助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的发光波长有显着的影响。
张兵[4](2020)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新机制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具有轻薄柔性、可制备大面积面板、能耗低响应快以及发光优越等独特的性能优势,在显示和照明应用领域备受推崇,近年来,由于其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做好OLED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如何突破OLED的蓝光瓶颈成为了研究热点。在OLED的制备过程中,有机发光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聚集体发光增强的性质,与有机发光材料在OLED应用上以聚集体形式被使用完美契合,从而使得基于AIE材料的OLED器件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大多的AIE材料均是传统荧光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后效率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将新的发光机制与AIE结合成为了当下有机发光材料开发的热点,而基于这些新型材料的OLED器件研究将为材料的后续开发与OLED的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在第二章中,经过大量材料筛选,针对性地制备了基于AIE蓝光、黄绿光和红光的OLED器件,对于不同材料类型、不同光色的分子做了对应的器件结构设计和特点分析,并通过非掺和掺杂对比分析,摸索出了相应的高效率器件制备方法,这些发现和成果为不同发光机制下的AIE材料的开发和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第三章中,针对平面化分子内电荷转移(PLICT)这一新机制可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展开系统研究,首次制备并报道了PLICT型材料的OLED器件,初步论证了PLICT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方面的潜力。其中,我们制备的基于两个PLICT分子的蓝光O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分别达到了6.09%和4.88%(CIEy:0.07);以26-TPA2P分子为主体材料,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高效率的橙色(EQEmax:28.59%)、红色(EQEmax:18.02%)磷光掺杂OLED器件。在单色光的基础上,通过激子调控制备出双色杂化白光OLED(WOLED)器件,并较好的实现暖白(EQEmax:17.71%)和纯白(EQEmax:6.45%)光器件。另外,还制备出相关色温(CCT)可调、可模拟自然光的WOLED器件;其EQEmax达到27.69%,最大功率效率(PEmax)为104.64 lm/W,为OLED技术在未来照明领域的应用积累了数据和经验。在第四章中,我们采用杂化局域-电荷转移(HLCT)机制与聚集增强发光(AEE)结合的有机发光分子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地调控电子传输层和主体材料的匹配性,优化制备出高效的蓝光/深蓝光OLED器件,其掺杂器件EQEmax均超过7%。同时,利用HLCT分子高能级间的反系间穿越特性,以TPA-CNPPI分子为敏化主体,成功实现HLCT主体敏化传统荧光分子的高效敏化器件制备并对相关机制做了讨论,初步论证了HLCT材料在未来电致发光领域的潜在价值;以t Bu CZ-CNPPI分子作为蓝光发射材料和黄色磷光材料结合,通过器件结构优化和精心设计的具有“载流子限制器”作用的间隔层,简单而高效地制备出效率卓越的暖白(EQEmax:30.15%)和纯白(EQEmax:20.73%)发光的WOLED器件,这一结果是目前报道的基于AIE/AEE材料双色杂化白光器件中表现优异的。
郭佳丽[5](2020)在《具有AIE特性的间二咔唑基苯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室温磷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视角广、响应快、色域广、高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面板轻薄、低成本的潜力以及可制作大尺寸与柔性面板等诸多独特优势,近年来,作为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和固态照明技术广受关注。随着2019年初以来折叠屏手机的火热面世,实现更高效率和更优异性能的OLED器件更毫无疑问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追求。1,3-二咔唑-9-基苯(mCP)作为一种典型的咔唑衍生物,具有很多咔唑的固有性质,如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和优异的空穴传输性能等,常作为主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以及电子阻挡材料被广泛应用在OLED领域。针对m CP存在的热稳定性差、电子传输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通过改造m CP分子结构开发出许多性能优异的主体材料,为提高OLED器件效率和改善器件性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关于m CP因聚集而导致能量损失的问题却少见关注。2001年,由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教授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概念能从根本上克服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猝灭的问题,为解决m CP以及诸多传统主体材料的聚集导致能量损失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可达到进一步提高OLED器件效率和改善器件性能的目的。在本文第二章中,我们基于改造ACQ分子为AIE分子的常用策略,在m CP中引入AIE基元四苯基吡嗪(tetraphenylpyrazine,TPP),合成得到具有AIE性质的双极性主体材料TPP-m CP。分别以TPP-m CP和m CP为主体材料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磷光OLED器件,结果表明,以TPP-m CP为主体材料的器件表现出更优异的器件性能。其中,以TPP-m CP为主体材料,PO-01为掺杂客体的橙光磷光OLED器件表现出最好的器件效率,实现了高达104.2 lm W-1、89.5 cd A-1和28.7%的功率效率、电流效率和外部量子效率。我们还从热稳定性、晶体结构、载流子传输能力及能量传递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导致基于TPP-m CP的器件表现更优的原因,为利用AIE基元改造传统ACQ主体材料以构建高效OLED主体材料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工作。在本文第三章中,我们偶然发现第二章工作中的一个中间产物m CP-Br展现出明显的室温磷光现象:其在紫外光激发时呈现明亮的单分子白光发射,而激发关闭后则发射出明亮的黄色磷光。于是,我们仔细地研究了化合物m CP-Br的室温磷光性质,其室温磷光寿命长达200 ms,磷光量子产率高达14%。通过对比分析m CP-Br和m CP的单晶结构和加以理论计算辅助,详细地讨论了可能导致该室温磷光现象的内在机制。此外,通过测试和表征,我们还发现了m CP-Br的室温磷光具有耐研磨和耐水、氧等独特的优良性质,这些独特的室温磷光性质对于推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罗添友[6](2020)在《丙二腈型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荧光探针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是利用荧光体单线态与三线态之间极小的能量差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通过借助单线态与三线态之间的反向系间窜越,实现了高效的荧光发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由于能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无需使用贵金属等独特的光物理性质,被认为是继荧光、磷光后的第三代发光材料,近些年来成为有机发光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设计合成了系列以苯亚甲基丙二腈为核心骨架的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考察了其单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并研究拓展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荧光探针领域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以2-(二苯基亚甲基)丙二腈(DPMM)为受体,分别以三苯胺(TPA),咔唑(Ph Cz),9,9-二甲基吖啶(DMAC)为给体的三元给体-受体-给体型(D-A-D)化合物(DPMM-2TPA、DPMM-2Ph Cz、DPMM-2DMAC),并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三个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且在溶液中的荧光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表现出正向溶剂化效应。此外,在固体状态下观察到三个化合物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和机械响应发光(ML)。DPMM-2TPA与DPMM-2DMAC具有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0.06 e V,0.01 e V),小的ΔEST有利于单-三线态的反向系间穿越过程,使其具有TADF性质。对于DPMM-2Ph Cz,由于3CT到1CT之间较大的能级差(0.34 e V),并不能观测到TADF现象。以DPMM-2TPA及DPMM-2DMAC为发光层的红色TADF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6.5%,12.7%,高于目前同色度红光TADF器件的平均值,且是非TADF化合物DPMM-2Ph Cz器件效率的三~四倍(外量子效率为4.4%)。(2)以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DPMM-2TPA为识别分子,利用DPMM丙二腈单元与水合肼作用后化合物荧光及荧光寿命的变化,可有效特异性识别水合肼。在DMF/PBS(10 m M,DMF:PBS=7:3,v/v,p H=7.4)缓冲溶液中,随着水合肼含量的变化,可通过溶液颜色由橙黄色变为无色,荧光颜色由橙黄色变为蓝色,荧光寿命由1.73μs变为3.61ns。光谱性质表明DPMM-2TPA对其他金属离子、阴离子、有机小分子具有抗干扰能力,其对水合肼的检测限为45.22 n M(1.439 ppb),远远低于美国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规定的容许最高浓度(10 ppb)。
孙家兴[7](2019)在《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单色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被誉为“梦幻显示器”,由于其拥有自发光、能耗低、柔性、响应速度快、节能环保等诸多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OLED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然而直到上世纪末,OLED的性能才明显提高,并逐渐进入产业化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OLED最核心的两大应用是显示和照明,而在实现全色显示器件时,蓝光是极其重要的,但蓝光器件的效率以及高效率的深蓝光材料所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深入研究,OLED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从简单的单层结构到多种多样的多层结构,然而各种复杂的结构对OLED的制备极其不易。基于以上的问题,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蓝色荧光器件,之后又研究了“主体-客体-主体”发光层结构的黄色磷光器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蓝色荧光器件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利用4,4’,4"-Tris(carbazol-9-yl)trip-henylamine(TCTA)与1,3,5-Tri(m-pyridin-3-ylphenyl)benzene(Tmpypb)分别作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四种荧光材料作为单发光层制备了一组器件,分析了四种材料各自的性能,其次,为了了解四种荧光材料对载流子传输情况,我们又制备了四种荧光材料的仅电子和仅空穴的单载流子器件,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蓝色荧光器件的效率,选择了性能较好的一种荧光材料,利用主客体掺杂的方式制备了较高效率的蓝色荧光器件,实现了器件的最大效率分别为7.81 cd/A和6.67lm/W,以及2.97V的低开启电压。(2)对器件的发光层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主体-客体-主体”的磷光超薄层结构,首先利用4,4’,4"-Tris(carbazol-9-yl)triphenylamine(TCTA)与1,3,5-Tri(mpyridin-3-ylphenyl)benzene(Tmpypb)分别作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1,3-二-9-咔唑基苯(1,3-Di-9-carbazolylbenzene(MCP)作为主体层,PO-01作为磷光超薄层,制备了黄色磷光器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随后又采用双掺杂的方式作为主体层,实现了黄色磷光器件最大效率分别为62.5 cd/A和54.19 lm/W。
束俊[8](2019)在《位阻哒嗪类铱(Ⅲ)配合物和咔唑基双极性有机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几年中,OLED产品凭借其轻薄,高效率,宽视角等优异性能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铱(III)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因为高的量子产率、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等优点,常作为发光材料用于OLED中。铱(III)配合物在未掺杂条件下由于浓度过高容易发生发光淬灭,故通常将其作为客体材料以合适的浓度掺杂于主体材料中,以获得较高的效率,掺杂浓度变化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大,但在大规模生产中精确控制掺杂浓度,对技术要求较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对掺杂浓度不敏感的发光材料。同时,主体材料在器件中的地位与客体材料一样重要,对器件电致发光性能有着显着影响。其中双极性主体材料,通常在单个分子中同时含有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以实现空穴和电子输运之间的平衡,能显着提高器件的性能,因此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开发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将位阻基团引入到哒嗪类铱配合物中合成了合成了(tpte)2Ir(pic)和(tpte)2Ir(tp),以降低材料对掺杂浓度的敏感性,同时还合成了不含位阻基团的哒嗪类铱配合物(tpp)2Ir(pic)和(tpp)2Ir(tp)与之对比,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确认了这一系列配合物的结构。它们的荧光发光波长范围在510nm-550nm,均属于绿光发光,测得配合物(tpte)2Ir(pic)、(tpte)2Ir(tp)、(tpp)2Ir(pic)和(tpp)2Ir(tp)的寿命分别为1622.0 ns、1984.4 ns、1667.2 ns、2032.7 ns。(tpte)2Ir(tp)量子效率高达79.8%,(tpte)2Ir(pic)也达到了68.5%,而(tpp)2Ir(tp)和(tpp)2Ir(pic)仅仅只有60.4%和55.4%。选用表现较为出色的(tpte)2Ir(tp)以不同浓度制成掺杂型器件,其中掺杂浓度2%、5%、10%、15%的(tpte)2Ir(tp)启明电压分别为3.65 V、3.63 V、3.60 V、3.63 V,最大亮度分别为88200 cd m-2、88230 cd m-2、88363 cd m-2、88250 cd m-2,测得掺杂浓度为10%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ηc)是48.4 cd A-1,最大外量子效率(ηeqe)为14.1%。其次,利用咔唑的高三线态能级和高空穴迁移率的特性,将其与多种电子受体(酰胺、1,8-萘酐、联咪唑)结合制备了一系列双极性主体材料:4CzppD、EtCzNh、CzBpi、3CzBpi,并通过核磁和质谱确认它们的结构。它们的荧光发光波长范围在425nm-465nm,均属于蓝光发光。测得配合物4CzppD、EtCzNh、CzBpi、3CzBpi的荧光寿分别是2.4 ns、2.2 ns、0.8 ns、1.6 ns,量子效率4CzppD的最高,达到了68.5%,3CzBpi、EtCzNh、CzBpi分别为61.2%、40.3%、25.3%。将4CzppD、EtCzNh、3CzBpi作为主体材料,并与经典主体材料mCP对比,以Firpic作为客体材料制成一系列掺杂型器件,EtCzNh1和3CzBpi器件最大亮度分别是14030 cd m-2、11710 cd m-2,都比mCP(10101 cd m-2)要高,器件的最大ηc和最大ηeqe方面,4CzppD(29.3 cd A-1,21.0%)表现都高于mCP(25.0cd A-1,9.6%),3CzBpi的最大ηc(25.5cd A-1)高于mCP,而最大ηeqe(7.4%)低于mCP,EtCzNh的最大ηc(12.5 cd A-1)低于mCP,但是最大ηeqe(9.9%)要高于mCP。可以看出引入位阻基团是可以降低发光层对掺杂剂浓度的敏感性,表现出了优良的磷光器件性能。并且从4CzppD、EtCzNh、3CzBpi的光物理性能和器件性能中可以看出它们适用于双极性主体材料。
张旭霖[9](2015)在《纳米结构光学模式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纳加工制备技术的发展,光电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达到纳米量级。纳米器件由于其尺寸小的优势,具备内禀的高速、低功耗等特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器件尺寸的减小带来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减弱的问题,会影响器件的性能,比如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光伏器件的光吸收效率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如何调控光在纳米光电器件中的传播分布。纳米结构会支持一些光学模式本征态,在形成模式共振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增强,有利于提高器件的工作性能。本论文的工作从纳米结构支持的光学模式出发,研究模式特点和调控方式,并把这些光学模式(包括表面等离激元,光学塔姆态等)应用到纳米光电器件中(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等),用于提高器件的性能。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上研究纳米结构光学模式的色散特性:研究了金属/介质交替分布的多层结构的模式色散关系,发现了一种模式损耗极小的超长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并设计了基于该模式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了金属/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的模式色散关系,发现了一种具有高模场束缚性的消逝光学塔姆态,并探讨了其在调制器上的可能应用;研究了消除微腔模式角度色散的方法,提出使用具有各向异性介电常数的超材料做反射镜,可以依靠其表面的奇异反射相位,构造无角度色散的微腔模式。(2)理论上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束缚机制:提出将光学塔姆态引入到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提高有源层的光吸收,并比较该机制与传统的微腔模式机制,发现对于平板器件二者具有可比拟的光吸收性能,而对于光栅器件,光学塔姆态机制的光吸收性能更好;提出光学塔姆态与微腔模式耦合增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机制;提出基于高吸收超薄膜抗反射谐振态增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机制。(3)理论设计并实验研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耦合输出机制:研究光栅高度效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致发光谱的影响;提出光学塔姆态与微腔模式的强耦合机制,用于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其白光质量,改善其角度效应,提高其器件效率。(4)从多极子的角度研究光学模式,理论上研究作用在环形偶极结构上的光力,通过引入一些概念包括原始多极子,不可约多极子和归一化多极子,分别在基于次级电荷电流分布和基于矢量球谐函数的多极子展开方法下,解释了光力的来源及环形多极子在多极子展开中的作用。
孟凡燕[10](2012)在《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电致发光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彩显示,同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相比,红色发光材料存在发光效率较低、强度较弱、色度不纯等缺点,使其成为全色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用化发展的瓶颈,因而研究开发红色发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卟啉类化合物由于具有饱和的红光发射、良好的成膜性能以及高的玻璃化温度,被认为是一类理想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但由于其存在着严重的浓度猝灭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较低,因此以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制备成的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不太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卟啉化合物在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为此,我们设想如何修饰卟啉化合物,通过在卟啉单元上引入合适的基团或把卟啉高分子化来防止其自身的聚集猝灭,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电致发光亮度和电致发光效率,从而获得高效、稳定的OLED,这已经成为卟啉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吩噻嗪是一种具有很强荧光特性和结构调控性的富电子芳香杂环化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空穴传输能力和较低的电离势能够有效降低发光材料的离子化电势,而且其非平面性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止π键的聚集和分子间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因此有利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效率。因此,考虑到卟啉化合物和吩噻嗪分子在发光材料方面特殊的性能和优点,本文设计将吩噻嗪分子引入到卟啉化合物中,合成一种既有较好的空穴传输能力又能防止卟啉分子之间聚集的卟啉化合物,希望可以提高卟啉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性能。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利用Adler法合成了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4-羟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5-(4-羟基)苯基-10,15,20-三(4-氯)苯基卟啉、5-(4-羟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四个卟啉化合物,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MS和1H NMR的表征,并对合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和Click化学将吩噻嗪分子和所合成的卟啉化合物键连起来,合成了二十四个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化合物,并利用MS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合成方法进行了讨论;(3)对吩噻嗪卟啉进行了紫外和荧光光谱测试,计算出其荧光量子产率为0.17-0.25,并从吩噻嗪卟啉的结构特点和分子内能量转移两方面对其光谱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ased on TP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ased on TPP(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机固态材料的发光及存储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光电子学概述 |
1.1.1 有机光电子学的发展 |
1.1.2 有机光电固态材料的优势 |
1.1.3 有机光电器件的分类及特点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简介 |
1.2.1 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结构 |
1.2.2 WOLED的研究进展 |
1.2.3 高激子利用率OLED材料 |
1.2.4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及非能量传递 |
1.3 有机双稳态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简介 |
1.3.1 有机双稳态器件的研究进展 |
1.3.2 有机双稳态器件的存储类型 |
1.3.3 有机双稳态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简介 |
1.4.1 OFET存储器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
1.4.2 OFET存储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1.4.3 纳米OFET存储器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提出 |
第二章 非能量传递型高效WOLED的制备与研究 |
2.1 前言 |
2.2 基于HBT-PA的单分子黄光OLED器件的制备与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
2.2.3 器件的制备、表征及分析 |
2.2.4 不同主体材料对器件性能影响 |
2.2.5 激子扩散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2.2.6 单分子黄光器件的发光机制 |
2.3 基于经典TADF蓝光材料DMAC-DPS的蓝光OLED器件结构优化 |
2.3.1 电子传输层的优化 |
2.3.2 空穴传输层的优化 |
2.4 基于双掺杂非能量传递的WOLED器件的制备与研究 |
2.4.1 发光层中双发光组分的比例优化 |
2.4.2 探究WOLED器件发光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小分子DCB/DCTA/DM-DCT的发光二极管存储器件的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小分子材料DCB/DCTA/DM-DCT的分子结构及能级 |
3.3 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
3.4 基于DCB的发光存储器件的研究 |
3.4.1 OLED性能表征 |
3.4.2 存储性能表征 |
3.5 基于DCTA的发光存储器件的研究 |
3.5.1 OLED性能表征 |
3.5.2 存储性能表征 |
3.6 基于DM-DCT的发光存储器件的研究 |
3.6.1 OLED性能表征 |
3.6.2 存储性能表征 |
3.7 器件发光及存储机制的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分子纳米OFET存储器件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纳米OFET存储器件的制备 |
4.2.1 纳米电荷捕获层的制备方法 |
4.2.2 有机半导体层及金电极的制备方法 |
4.3 纳米OFET存储器件存储机制的研究 |
4.3.1 纳米电荷捕获层的疏水性研究 |
4.3.2 纳米电荷捕获层的表面形貌形貌研究 |
4.3.3 纳米电荷捕获层的表面电势差研究 |
4.3.4 纳米OFET存储器存储机制的提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图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基于萘基联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1.1.1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概述 |
1.1.2 小分子Ir~Ⅲ配合物的磷光材料 |
1.1.2.1 小分子Ir~Ⅲ配合物的红光材料 |
1.1.2.1 小分子Ir~Ⅲ配合物的蓝光材料 |
1.1.2.1 小分子Ir~Ⅲ配合物的蓝光材料 |
1.2 论文的基本构思与内容 |
第2章 以mn2mt为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2 氯桥的合成 |
2.2.3 Ir~Ⅲ配合物的合成 |
2.3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3.1 光物理性质 |
2.3.2 电化学性质 |
2.3.3 光致发光性能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n2tfmt为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2 氯桥的合成 |
3.2.3 Ir~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3.1 光物理性质 |
3.3.2 电化学性质 |
3.3.3 光致发光性能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mn1mt为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4.2.2 氯桥的合成 |
4.2.3 Ir~Ⅲ配合物的合成 |
4.3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4.3.1 光物理性质 |
4.3.2 电化学性质 |
4.3.3 光致发光性能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试剂与仪器 |
附录 B 部分配合物核磁、质谱和红外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基于苯基喹唑啉配体的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有机电致发光的概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概述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主要指标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指标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
1.3.1 阴极材料 |
1.3.2 阳极材料 |
1.3.3 空穴传输材料 |
1.3.4 电子传输材料 |
1.3.5 发光材料 |
1.4 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蓝色荧光材料 |
1.4.2 绿色荧光材料 |
1.4.3 红色荧光材料 |
1.5 磷光铱配合物的简介 |
1.5.1 磷光铱配合物的种类 |
1.5.2 蓝光铱配合物 |
1.5.3 绿光和黄光铱配合物 |
1.5.4 红光铱配合物 |
1.6 基于苯基喹唑啉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 |
1.7 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配体合成路线 |
2.3.2 配合物合成路线 |
2.4 合成方法 |
2.5 材料结构鉴定与性质测试 |
2.5.1 材料的结构鉴定 |
2.5.2 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2.5.3 电化学测试 |
2.6 OLED的制备及测试 |
3 基于苯基喹唑啉衍生物配体的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Ir1-Ir5 的理论计算 |
3.3 配合物Ir1-Ir5 的光物理性质 |
3.3.1 配合物Ir1-Ir5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磷光发射光谱 |
3.3.2 配合物Ir1-Ir5 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3.3.3 配合物Ir1-Ir5 磷光寿命的测定 |
3.4 配合物Ir1-Ir5 的电化学性质的测量 |
3.5 配合物Ir1-Ir5 的电致发光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甲氧基修饰的6,7-二甲氧基苯基喹唑啉的橙红和近红外光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配合物Ir6-Ir8 的理论计算 |
4.3 配合物Ir6-Ir8 的光物理性质 |
4.3.1 配合物Ir6-Ir8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磷光发射光谱 |
4.3.2 配合物Ir6-Ir8 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4.3.3 配合物Ir6-Ir8 磷光寿命的测定 |
4.4 配合物Ir6-Ir8 的电化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材料的结构表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新机制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集诱导发光的发展及其机理 |
1.2.1 聚集诱导发光发展概况 |
1.2.2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
1.3 有机发光二极管 |
1.3.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
1.3.2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和工作机理 |
1.3.3 有机发光材料的种类及发光原理简介 |
1.4 AIE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
1.4.1 AIE材料作发光层 |
1.4.2 AIE材料作传输层或主体 |
1.4.3 AIE材料在白光OLED中作功能层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机制导向的AIE材料单色OLED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2 OLED器件制备 |
2.2.3 OLED器件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AIE蓝光材料的OELDs |
2.3.2 基于AIE黄绿光材料的OLEDs |
2.3.3 基于AIE红光材料的OLEDs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LICT分子构建高效率蓝光、磷光掺杂以及杂化白光OLED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OLED器件制备 |
3.2.3 OLED器件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LICT分子单晶结构分析 |
3.3.2 基于PLICT分子的蓝光OLEDs |
3.3.3 基于26-TPA2P为主体的磷光掺杂OLEDs |
3.3.4 基于26-TPA2P的杂化白光OLED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LCT分子构建高效率蓝光、敏化以及杂化白光OLED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2 OLED器件制备 |
4.2.3 OLED器件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HLCT分子的蓝光OLEDs |
4.3.2 基于TPA-CNPPI为主体的敏化OLEDs |
4.3.3 基于t Bu CZ-CNPPI为蓝光层的杂化白光OLEDs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具有AIE特性的间二咔唑基苯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室温磷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集诱导发光 |
1.2.1 概述 |
1.2.2 改造ACQ分子为AIE分子的常用策略 |
1.2.3 改造ACQ分子为AIE分子的研究进展 |
1.2.3.1 用AIE基团修饰ACQ分子 |
1.2.3.2 用ACQ基团替代AIE分子的一部分 |
1.2.3.3 基于AIE机理在ACQ分子上连接“转子” |
1.3 mCP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
1.4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
1.4.1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简介 |
1.4.2 高效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设计方法 |
1.5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二章 具有AIE特性的mCP衍生物构建高效双极性OLED主体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表征仪器与设备 |
2.2.3 主体分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2.4 OLED器件的制备 |
2.2.5 OLED器件的表征 |
2.2.6 计算部分 |
2.2.6.1 理论计算 |
2.2.6.2 能量转移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主体分子的热稳定性 |
2.3.2 主体分子的单晶结构 |
2.3.3 主体分子的光物理性质 |
2.3.4 电化学性质 |
2.3.5 理论计算 |
2.3.6 OLED器件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CP-Br的室温磷光现象及发光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
3.2.3 mCP-Br的合成与提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和纯度鉴定 |
3.3.2 基本性质表征 |
3.3.2.1 mCP-Br的光物理性质 |
3.3.2.2 mCP-Br的热力学性质 |
3.3.3 室温磷光机理讨论 |
3.3.4 理论计算 |
3.3.5 室温磷光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丙二腈型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荧光探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篇 丙二腈型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引言 |
1.2 有机发光基本原理 |
1.2.1 有机光致发光机理 |
1.2.2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
1.3 OLED的发展历程 |
1.3.1 荧光材料OLED |
1.3.2 磷光材料OLED |
1.3.3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OLED |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机制与分子设计 |
1.4.1 热激活延迟荧光机理探究 |
1.4.2 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设计 |
1.5 TADF分子研究进展 |
1.5.1 蓝光TADF分子 |
1.5.2 绿光TADF分子 |
1.5.3 红光TADF分子 |
1.6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丙二腈型聚集诱导增强-机械响应发光材料:实现非TADF向 TADF的转化 |
2.1 .引言 |
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
2.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2.2.3 器件制备方法 |
2.2.4 分子设计与合成 |
2.3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3.1 热力学稳定性 |
2.3.2 电化学性质与理论计算 |
2.3.3 光物理性质 |
2.3.4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性质的探究 |
2.3.5 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探究 |
2.3.6 机械响应发光(Mechanochromic luminescence,ML)性质的探究 |
2.3.7 OLED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丙二腈型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在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引言 |
1.2 有机发光基本原理 |
1.2.1 传统荧光和磷光 |
1.2.2 热激活延迟荧光 |
1.3 小分子荧光探针概述 |
1.3.1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组成与设计 |
1.3.2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 |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应用 |
1.5 水合肼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5.1 基于1,3-二酮化合物水合肼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5.2 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水合肼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5.3 基于丙二腈类水合肼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5.4 基于乙酸芳香酯类化合物水合肼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5.5 基于4-溴丁酸酯类水合肼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丙二腈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在荧光探针中的研究:特异性识别水合肼 |
2.1 引言 |
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分子设计与合成 |
2.3 探针的测试与表征 |
2.3.1 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
2.3.2 探针对水合肼检测极限光谱测定 |
2.3.3 探针对水合肼选择性抗干扰实验的光谱测定 |
2.3.4 探针的寿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致谢 |
(7)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单色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程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产业现状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
1.3.1 OLED在显示上的应用 |
1.3.2 OLED在照明上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理论 |
2.1 OLED的概念及参数 |
2.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概念 |
2.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参数 |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2.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2.3.1 实验设备 |
2.3.2 器件的制备过程 |
第三章 基于蓝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非掺杂蓝色荧光器件性能分析 |
3.3.2 单载流子器件性能分析 |
3.3.3 蓝色荧光器件的浓度优化与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磷光超薄层结构的高效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黄光超薄层器件的分析 |
4.3.2 主体材料优化的黄光超薄层器件的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位阻哒嗪类铱(Ⅲ)配合物和咔唑基双极性有机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概述 |
1.2 OLED的器件结构 |
1.3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
1.3.1 传统有机电致荧光和磷光的发光机理 |
1.3.2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的发光机理 |
1.4 铱配合物在OLED中的研究进展 |
1.5 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位阻哒嗪类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哒嗪类金属铱配合物合成总路线 |
2.3.2 哒嗪类金属铱配合物配体的合成 |
2.3.3 哒嗪类金属铱配合物中间体的合成 |
2.3.4 哒嗪类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结构与表征 |
2.4.2 光物理性能 |
2.4.3 (tpte)2Ir(tp)的器件性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咔唑-酰胺类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过程 |
3.3.1 4CzppD的合成 |
3.3.2 EtCzNh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征 |
3.4.2 光物理性能 |
3.4.3 4CzppD和 EtCzNh的器件性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咔唑-联咪唑类双极性主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过程 |
4.3.1 联咪唑化合物合成总路线 |
4.3.2 BHF的合成 |
4.3.3 BCF的合成 |
4.3.4 CzBpi和3CzBpi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表征 |
4.4.2 光物理性能 |
4.4.3 3CzBpi的器件性能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纳米结构光学模式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结构光学模式研究历史及现状 |
1.1.1 表面等离激元 |
1.1.2 光学塔姆态 |
1.2 薄膜太阳能电池光束缚机制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耦合输出机制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光与纳米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 |
2.1 传输矩阵法 |
2.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第三章 纳米结构中光学模式的色散分析 |
3.1 超长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 |
3.1.1 超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模式色散分析 |
3.1.2 基于超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设计 |
3.2 高局域化消逝光学塔姆态 |
3.2.1 高局域化消逝光学塔姆态的模式色散分析 |
3.2.2 高局域化消逝光学塔姆态的可能应用 |
3.3 无角度色散的微腔模式 |
3.3.1 基于双曲色散超材料的微腔模式的设计 |
3.3.2 采用 Ag/Ge 叠层结构实现零色散微腔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结构光学模式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基于光学塔姆态和微腔模式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
4.2.1 光学塔姆态增强型薄膜太阳能电池 |
4.2.2 微腔模式增强型薄膜太阳能电池 |
4.2.3 光学塔姆态机制与微腔模式机制的比较 |
4.3 基于双模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
4.3.1 双模态机制的提出 |
4.3.2 双模态机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4 基于高吸收超薄膜抗反射谐振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
4.4.1 基于 DBR 的高吸收超薄膜内的抗反射谐振态 |
4.4.2 抗反射谐振态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结构光学模式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光栅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光栅高度效应 |
5.2.1 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理论分析 |
5.2.2 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取出的实验论证 |
5.3 基于光学塔姆态与微腔模式强耦合的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
5.3.1 模态强耦合机制的理论分析 |
5.3.2 器件性能的实验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形偶极子模式的光力 |
6.1 引言 |
6.2 多极子展开求解光力的理论方法 |
6.2.1 基于次级电荷电流分布的多极子展开 |
6.2.2 基于矢量球谐函数的多极子展开 |
6.3 环形偶极结构的光力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介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小分子发光材料 |
1.3.1.1 蓝色小分子发光材料 |
1.3.1.2 绿色小分子发光材料 |
1.3.1.3 红色小分子发光材料 |
1.3.2 聚合物发光材料 |
1.3.2.1 PPV 及其衍生物 |
1.3.2.2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 |
1.3.2.3 聚吩噻嗪及其衍生物 |
1.3.2.4 聚芴类化合物 |
1.4 卟啉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合成总路线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试剂 |
2.4 合成部分 |
2.4.1 卟啉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 |
2.4.1.1 单羟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2.4.1.2 单羟基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2.4.1.3 炔丙氧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2.4.1.4 炔丙氧基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2.4.2 吩噻嗪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 |
2.4.2.1 10-溴烷基吩噻嗪化合物的合成 |
2.4.2.2 10-叠氮烷基吩噻嗪化合物的合成 |
2.4.3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 |
2.4.3.1 烷基链键连吩噻嗪卟啉的合成 |
2.4.3.2 1,2,3-三唑键连吩噻嗪卟啉的合成 |
2.5 反应机理 |
2.6 合成分析及结果讨论 |
2.6.1 卟啉中间体的合成讨论 |
2.6.1.1 单羟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分析 |
2.6.1.2 炔丙氧基卟啉的合成分析 |
2.6.1.3 金属卟啉的合成分析 |
2.6.2 吩噻嗪中间体的合成讨论 |
2.6.3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讨论 |
2.6.3.1 烷基链键连的吩噻嗪卟啉的合成讨论 |
2.6.3.2 1,2,3-三唑键连的吩噻嗪卟啉的合成讨论 |
第3章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光谱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3.2.2.2 荧光光谱的测定 |
3.3 紫外与荧光光谱测试讨论 |
3.3.1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紫外光谱测试讨论 |
3.3.2 吩噻嗪键连卟啉的荧光光谱性质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
附录C 部分目标化合物的谱图 |
致谢 |
四、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ased on TPP(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机固态材料的发光及存储器件的研究[D]. 臧璇.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基于萘基联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主配体的Ir(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D]. 周嫒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苯基喹唑啉配体的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 田侯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新机制的探索[D]. 张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具有AIE特性的间二咔唑基苯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室温磷光中的应用[D]. 郭佳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丙二腈型热激活延迟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荧光探针中的应用[D]. 罗添友. 西北大学, 2020(02)
- [7]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单色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孙家兴. 吉林大学, 2019(03)
- [8]位阻哒嗪类铱(Ⅲ)配合物和咔唑基双极性有机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束俊.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9]纳米结构光学模式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 张旭霖. 吉林大学, 2015(08)
- [10]吩噻嗪键连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D]. 孟凡燕. 湖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