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机制

一、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宇[1](2021)在《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共有证候-基因网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童年时期的压力或创伤经历是成年后发生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些经历包括性虐待,躯体虐待以及情感虐待或忽视等。在我们社会早年不良经历主要是以留守儿童(母婴分离)的形式存在。根据德国一项涵盖各种形式虐待的调查报导中,少儿时期经历至少一种形式虐待的青年人大约占比27.7%,23.7%的受访者报告了两种形式的虐待,16.6%的受访者报告了三种或更多种形式的虐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儿童期经历负面压力的程度与成年后各种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理论中并没有关于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的论述,但课题组认为,小儿是少阳之体,阳气容易受到折损而形成阳虚体质,这种体质与小儿成年后发生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强有关。现代对有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证候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课题组前期实验研究发现,母婴分离小鼠与正常组相比,存在抑郁样行为,后经给药温阳解郁方能够改善母婴分离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由方测证,早年不良经历可能会导致机体阳虚证的形成。有研究发现早年不良经历能够增强多种疾病的易感性,由于这些疾病有同一个致病因素,他们之间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理,因此推测这些疾病可能存在着异病同证。异病同证是指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环境、体质、生活方式等因素从而造成不同的疾病,因为以上相似的因素最后形成具有相同的病机和证候。因此本文尝试从异病同证的角度去挖掘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共有证候,从而探索共有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防治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建议。本文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有关早年不良经历的临床文献,进行文献梳理得到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的疾病有46个,按照ICD-10疾病系统划分将46个疾病分布划分到13个系统,最后从13个系统中选择得到9个疾病,分别是抑郁症、乳腺癌、肥胖、睡眠障碍、高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哮喘、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分别检索抑郁症、乳腺癌、肥胖、睡眠障碍、高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哮喘、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候分布文献,对其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最后进行证候汇总统计,得到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共有证候是肾阳虚证,最常见的证候是肝郁气滞证。本文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早年不良经历共有证候的基因网络,由于现代并没有关于研究证候的基因网络数据库,因此本文试图将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网络分析,从而寻求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共有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这一方法的理论来源于异病同证,即不同的疾病既然有共同证候,则这些疾病必然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通过GeneCard数据库、NCBI数据库分别检索并下载抑郁症、乳腺癌、肥胖、睡眠障碍、高血压、肠易激综合征、哮喘、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因,然后得到9个疾病的交集基因,最后借助DAVID数据库平台,通过9个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有273个交集基因,其中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涉及RNA聚合酶2启动子转录的正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细胞组成涉及质膜、细胞外间隙、细胞质等,分子功能涉及蛋白结合、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本文通过对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文献的梳理,以及疾病证候分布相关文献分析和早年不良经历共有证候基因网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以精神行为类系统疾病为主,其中常见疾病为抑郁症。2、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共有证候是肾阳虚证,常见证候是肝郁气滞证。3、早年不良经历共有证候肾阳虚证潜在的部分生物学基础可能与机体免疫炎症有一定的关系,它主要涉及了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

宋雄[2](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张媛媛[3](2021)在《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运用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观察其对中医症状积分,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精神心理状态的治疗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源于甘肃省中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的80例IBS-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病例数相等。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予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4周后,客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焦虑抑郁积分,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际疗效,停药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记录,评价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方面:(1)两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76.32%,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总积分下降程度远大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3)在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经组内比较,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腹痛腹胀、纳差、乏力、嗳气、胸胁胀痛、烦躁、口苦这些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次数及排便状况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2.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拥有更好的疗效。3.精神心理方面:两组经过治疗后,HAMA、HAMD积分都呈下降趋势(P<0.05),但治疗组在调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精神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随访:停药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6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较对照组远期疗效更佳。5.安全性分析:两组在服药期间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证IBS-C患者,在改善中医积分、精神心理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中辨证推广使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王静坤[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病例资料,分析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用药规律,总结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经验。资料与方法:研究收集的病例资料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单兆伟主任医师门诊患者。病例收集范围为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完成255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收集整理的病例内容需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病例数据库,将收集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运用频数分析,得出临床常见中医辨证分型、常用药以及其对应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应用Spss Statistics26.0软件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对及常用药物组合,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制作关联规则图,分析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探讨总结。结果:纳入统计的病例为255例,研究结果如下:1.基本信息分析:纳入统计的255例病例,女性患者142例,男性患者113例,男女比例约1:1.26。2.症状与舌脉分析:病例涉及的症状有49种,出现次数最多的的症状为大便溏、腹痛,出现次数最多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出现次数最多的脉象为细脉。3.证型分布:纳入统计的病例中医辨证分型出现频数最多的为肝郁脾虚证,其次为脾虚湿盛证。4.药物统计分析:纳入统计的病例涉及的药物有87种,出现总频数为4005次,出现最多的中药为白术,其次为薏苡仁、仙鹤草、太子参;药物归经频数最多的脾经,出现3000次,其次为肺经、胃经、肝经、肾经;药性出现频数最多的为温性,其次为平性;药味出现最多的为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药物种类频数最多的补虚药、其次为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5.药物聚类分析:根据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及导师指导意见,得出常用药对10对,常用药物组合5组。结论:1.单兆伟教授针对IBS-D的治疗,提出的治则治法为:1.健脾化湿,寓补于运;2.疏肝理气,抑木扶土;3.温补肾阳,涩肠止泻;4.升举清阳,祛风化湿。2.单兆伟教授核心用药为:白术、薏苡仁、仙鹤草、太子参、半夏、陈皮、防风、白芍、佛手、黄芩、茯苓。药物主要药性为温性、平性,主要药味为甘、苦、辛,主要归经为脾经、肝经、胃经、肺经、肾经。常用药类为:补虚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3.常用药对:太子参、白术,仙鹤草、黄芩,海螵蛸、浙贝母,百合、茯神等。

李旻倩[5](2021)在《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和”法,风药的妙用,五行圆运动,六经藏象论几个方面探究疏肝和中汤的中医选方思路,并结合现代药理学探究其用药思维。同时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1.搜集从2020年3月到2020年12月,于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就诊且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疏肝和中汤治疗,每日一剂,每次200ml(1袋),早晚饭前温服。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每次500mg,每天二次。3.比较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总积分,单项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17积分及复发率来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连续校正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在腹痛、腹胀、大便性状、胸闷喜叹息方面,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在急躁易怒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大便频次、食欲食量、疲倦乏力方面,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HAMA积分、HAMD17积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AMA积分、HAMD17积分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尚不能证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有一定的优于对照组的趋势,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2.两组都对总体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但治疗组对总体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不论是主要症状还是次要症状均得到较大缓解,治疗组对腹痛、腹胀、大便性状、胸闷喜叹息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对急躁易怒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4.两组对焦虑、抑郁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治疗组对焦虑、抑郁的缓解显着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

杨芳[6](2021)在《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8.10至2020.10期间经门诊部招募的60例IBS-D患者合并情绪障碍(抑郁或焦虑),经中医辨证以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证,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予以加味交泰丸,西药对照组予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以每2周(14天±3天)就诊1次,以4周(28天±3天)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指标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及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腹痛、大便性状、大便次数3大主症均较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而西药对照组仅对腹痛、大便次数的改善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治疗4周后两组腹痛症状缓解程度均较治疗2周明显(p<0.05)。此外,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对大便次数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3),但两组在治疗4周后3大主症无明显差异(p>0.05)。(2)中药治疗组对情志抑郁或烦躁、心悸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4,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失眠均较前改善(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后肠鸣、腹胀症状均较治疗前缓解(p<0.05)。(3)两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IBS-SSS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前、治疗2周两组IBS-SSS无显着差异,但治疗4周,中药治疗组IBS-SSS显着低于西药对照组(p=0.0047)。(4)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抑郁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52),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抑郁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187)。同样,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焦虑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8),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焦虑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014)。(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p=0.0015),治疗4周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均强于治疗2周(p=0.0209,p<0.05)。结论:加味交泰丸可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抑郁或焦虑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肠道有益菌群地衣芽孢杆菌对照组。目的:基于BDNF-TrkB调控脑肠回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效果与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5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①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②IBS-D模型组(模型组,n=10);③IBS-D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n=10);④IBS-D中剂量治疗组(中剂量组,n=10);⑤IBS-D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n=10)。采用三因素法构建IBS-D肝郁脾虚模型,采用对氯苯丙氨酸大鼠失眠法构建心肾失交模型。通过粪便含水量和1h糖水摄水量评价胃肠功能。采用大鼠腹部回撤反应(AWR)压力阈值的方法来评价大鼠肠道敏感性程度,分析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选择两个促炎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两个抗炎因子包括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评估大鼠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张力情况。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加味交泰丸治疗对于心肾失交型IBS-D模型大鼠BDNF-TrkB通路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16S rRNA分析加味交泰丸干预前后IBS-D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1)大鼠粪便含水量: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明显下降,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t=1.983,p=0.075;高剂量组:t=1.055,p=0.315),说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此时粪便含水量明显改善。(2)大鼠糖水摄水量:T2时高剂量(t=2.256,p=0.047)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组内比较可见,T2时对照组(t=2.937,p=0.014)和高剂量组(t=2.370,p=0.039)大鼠1h糖水摄水量较T0时水平明显上升,说明高剂量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改善。(3)大鼠肠道敏感性: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明显上升,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疼痛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084,p=0.282;高剂量组:t=1.879,p=0.065;最大耐受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289,p=0.202;高剂量组:t=1.012,p=0.315),说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情况明显改善。(4)促炎-抗炎平衡:促炎因子方面,T2时治疗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低剂量组:t=4.886,p<0.01;中剂量组:t=5.244,p<0.01;高剂量组:t=7.936,p<0.01和IL-6(低剂量组:t=4.211,p<01;中剂量组:t=5.483,p<0.01;高剂量组:t=7.501,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t=2.752,p=0.007)和IL-6(t=3.973,p<0.01)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说明高剂量交泰丸对于大鼠促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抗炎因子方面,T1时两组大鼠抗炎因子IL-4(中剂量组:t=2.439,p=0.017;高剂量组:t=3.404,p=0.001)和TGFβ(中剂量组:t=2.625,p=0.011;高剂量组:t=3.628,p<0.01)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抗炎因子IL-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3.393,p=0.001),说明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抗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5)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T2时,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BDNF mRNA(低剂量组:t=4.254,p<0.01;中剂量组:t=4.919,p<0.01;高剂量组:t=5.504,p<0.01)和TrkB mRNA(低剂量组:t=4.561,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5.661,p<0.01)、BDNF蛋白(低剂量组:t=5.232,p<0.01;中剂量组:t=4.889,p<0.01;高剂量组:t=4.677,p<0.01)和TrkB蛋白(低剂量组:t=5.535,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4.262,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6)IBS-D粪便肠道菌群呈多样性改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主要菌群,各组的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属水平,中剂量组肠道菌群丰富度与正常对照组最为相似。IBS-D模型组中的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葡萄球菌、嗜冷咸海鲜球菌和肠球菌明显增加而毛螺旋菌科、纽链瘤胃球菌、粘液螺旋菌和厌氧菌均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和嗜冷咸海鲜球菌显着减少(p<0.05),而毛螺旋菌和厌氧菌增加(p<0.05)。中剂量组中乳杆菌、毛螺菌科、瘤胃科等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的网络密度高于IBS-D组。中剂量组细菌种类变化较大,如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相关系数为0.69;瘤胃科和柔嫩梭菌,相关系数为0.58。结论:(1)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功能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功能异常,且与剂量高低相关。(2)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肠道敏感性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敏感性异常,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最大耐受压力阈值的改善能力最强。(3)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促炎-抗炎平衡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促炎-抗炎平衡失调,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TNFα、IL-6和IL-4的改善能力最强。(4)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体内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改善能力最强。(5)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功能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产出,并与IBS-D形成相关肠道菌群网络,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在IBS-D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

林琳[7](2020)在《肠嗜铬细胞GDNF/RET通路参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改变及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背景和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特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和性状改变,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病人常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IB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涉及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异常、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应激等,然而其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根据排便习惯和排便性状改变,罗马Ⅳ标准将IBS分为四种亚型,分别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不定型(IBS-U)和混合型(IBS-M),其中IBS-D发病率、诊断率较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发现,肠神经营养因子对肠道上皮的改变可能导致IBS和IBS症状,IBS-D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逐渐受到重视。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肠道主要由肠胶质细胞分泌,GDNF结合共受体GFRα-RET并激活RET的胞内部分使其磷酸化,实现信号转导。通常认为肠道的RET表达于神经细胞,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果蝇和小鼠的肠内分泌细胞中特异性的表达RET。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 cells)是肠上皮中的一种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尽管只占肠上皮细胞数量的1%,但是分泌了体内约95%的5-HT。EC细胞及分泌的五羟色胺(5-HT)在IBS内脏高敏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IBS-D病人的餐后血浆中5-HT水平升高,粘膜下或肌间神经丛上存在的5-HT受体,二者结合后可增加胃肠道运动、导致内脏高敏感等。然而GDNF/RET在人肠道上皮组织中的具体分布目前尚无研究,GDNF/RET在IBS-D中的调控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GDNF及其受体RET在IBS-D结肠粘膜中的具体分布和表达改变以及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程度。我们首先检测了IBS-D患者结肠粘膜G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将其与焦虑抑郁评分和患者的腹部症状评分进行关联性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分析IBS-D结肠粘膜的EC细胞数量,将GDNF与EC细胞数目做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免疫染色的方式检测GDNF/RET在人的结肠上皮中的定位。研究方法:(1)IBS-D患者及对照:根据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纳入IBS-D患者1 1例,正常对照者12例,在结肠镜下采集直乙交界处活检粘膜。患者和对照均采集HADS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以及IBS-SSS量表。(2)酶联免疫标记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BS-D患者和对照肠粘膜中GDNF的蛋白表达水平。(3)计算GDNF水平与HADS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IBS-SSS腹痛评分之间的相关性。(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BS-D患者和对照结肠粘膜中GDNF、ChgA、5-HT的表达,统计神经内分泌细胞和EC细胞数目,计算IBS-D患者EC细胞表达差异,计算GDNF表达水平与EC数目的相关性。(5)免疫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BS-D患者和健康对照结肠粘膜中GDNF/RET在EC细胞的表达和定位。研究结果:(1)IBS-D患者EC细胞数量较正常人增多。IBS-D病人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相比健康对照显着提高,在IBS-D患者中,焦虑抑郁病人约占70%。患者和对照中男女比例、年龄、BMI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gA阳性细胞数目在IBS-D患者中显着升高,其中5-HT阳性细胞数目也显着增多。(2)IBS-D患者结肠粘膜GDNF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升高。ELISA结果显示:IBS-D患者结肠粘膜GDNF蛋白水平相比正常对照者显着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BS-D患者结肠粘膜GDNF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相比健康对照明显升高,并且GDNF在特定上皮细胞中染色强阳性,散在分布于肠上皮细胞中。(3)GDNF表达水平与EC数目正相关。GDNF表达水平与EC细胞数目呈正相关,推测GDNF与EC细胞相关。GDNF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并无相关性。GDNF与IBS-SSS腹痛评分也无明显相关性。(4)GDNF/RET表达在人结肠上皮细胞的EC细胞中。在IBS-D患者和对照的结肠中,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显示,GDNF和5-HT有部分重叠,提示GDNF储存于EC中。免疫荧光光共标结果表明,在IBS-D患者和对照中,RET和ChgA均存在共位表达,提示RET在人结肠上皮中存在并表达在EC中。结论:(1)IBS-D患者结肠粘膜GDNF含量显着增多,GDNF水平与焦虑抑郁评分和IBS症状的腹痛评分无显着相关。(2)IBS-D患者结肠粘膜EC细胞数目增多,GDNF水平与EC细胞数目呈正相关。(3)GDNF在IBS-D患者和正常人的结肠粘膜的EC细胞富集,GDNF受体RET在肠道上皮主要定位于EC细胞。第二部分:GDNF/RET通路促进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是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频率和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但目前尚无特征性病理生理和生化改变。大量研究表明,内脏高敏感性是导致腹痛的主要基础,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第一部分发现,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IBS患者结肠粘膜中显着增加,GDNF及其共受体RET在结肠上皮中定位于EC细胞,GDNF与EC细胞数目呈正相关。EC细胞作为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无法分化复制,因此我们推测EC数目的增加来自于肠干细胞(Intestinalstemcell,ISC)增殖活化以及ISC向EC细胞的分化比例增多,这成为本研究第二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EC作为肠道微环境的“化学感受器”,检测肠腔中的多种化学分子,并且作出反应。IBS-D病人的结肠粘膜5-HT含量增多,推测5-HT释放量增加,结合表达5-HT受体的粘膜下或肌间神经丛,在胃肠道运动、内脏高敏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采用5-HT3受体抑制剂和5-HT4受体抑制剂治疗腹泻型IBS和便秘型IBS,然而心血管副作多,因此探讨ISC向EC转化的具体生理病理机制可以为新的靶点药物提供理论基础。GDNF属于GDNF家族,在肠道主要由肠胶质细胞分泌。RET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GFR/RET/GDNF复合物使RET胞内酪氨酸激酶磷酸化,进一步活化下游信号通路。GDNF/RET不仅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和神经前体的生长,还参与输尿管芽的形成和精原干细胞的分化。在胰腺,GDNF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最新研究表明,在RET表达在小鼠和果蝇的肠道EC细胞中,体外RET突变的小鼠小肠类器官出芽率明显降低。GDNF/RET序列保守且参与多种器官的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我们猜想GDNF/RET是否调节ISC增殖分化,并最终导致EC细胞数目变化?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研究:1.建立内脏高敏感小鼠模型,给予造模RET抑制剂灌胃以确定GDNF是通过RET受体而不是其他受体发挥作用,检测EC细胞数量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指标。2.野生型小鼠给予GDNF刺激,检测内脏高敏感情况,EC细胞数目以及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通路。3.体外肠道类器官培养,给予GDNF和RET抑制剂孵育,检测5-HT分泌情况,以及干细胞Wnt通路情况和EC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取急性束缚应激(Wrap restraint stress,WRS)模型,WRS是一种无溃疡性结肠高敏感模型。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后,给予RET抑制剂灌胃。另外野生型小鼠给予GDNF腹腔注射,记录AWR评分(2)qPCR方法检测结肠Axin2、Lgr5、Sox9、Cd44、Ngn3、Tph1和GDNF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以上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结肠EC数量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分析小鼠结肠干细胞增殖水平。(4)体外培养小鼠小肠和结肠类器官,分别给予GDNF和GDNF+RET抑制剂处理,分析表面积和出芽率。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类器官上清中5-HT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指标。结果:(1)GDNF/RET激活增强小鼠内脏敏感性WRS小鼠内脏敏感性显着提高,在RET抑制剂灌胃后,内脏敏感性显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小鼠;GDNF腹腔注射的正常小鼠内脏敏感性显着升高,表型与WRS相似。结果提示GDNF激活RET受体在体内可增加小鼠的内脏敏感性。(2)GDNF/RET激活增加小鼠结肠EC细胞数目WRS处理后,小鼠结肠的EC细胞数目显着增多。给予WRS小鼠RET抑制剂灌胃后,小鼠结肠的EC细胞数目将低至正常水平。正常小鼠接受GDNF腹腔注射处理后,结肠粘膜EC细胞数目较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显着增多。(3)体内实验中GDFN/RET对小鼠干细胞转录水平的影响qPCR结果显示,WRS小鼠和GDNF腹腔注射的正常小鼠结肠Axin2、Lgr5、Sox9、Cd44、Ngn3、Tph1和GDNF指标均显着升高,RET抑制剂灌胃后可中和其作用,提示GDNF/RET可促进结肠干细胞的增殖分化。(4)体内实验中GDNF/RET对小鼠肠干细胞蛋白水平的影响。WRS小鼠结肠GDNF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且RET抑制剂可降低GDNF含量。WRS小鼠结肠粘膜的NGN3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RET抑制剂也可抑制此效应。WRS小鼠结肠粘膜的LGR5、TPH1、β-catenin和RET的表达均有升高,然而升高不显着。GDNF腹腔注射小鼠结肠粘膜中,RET受体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β-catenin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Ngn3表达量也显着升高(P<0.05)。虽然LGR5和TPH1表达量也有升高,但是均不显着。免疫荧光结果显示,WRS和GDNF处理均可增强结肠上皮β-catenin的表达,RET抑制剂可降低WRS的效应。(5)GDNF-RET对肠类器官的影响100nmol/LGDNF孵育后,小肠和结肠类器官的面积和出芽率显着提高,RET抑制剂预孵育之后拮抗了 GDNF的作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DNF体外刺激小鼠小肠和结肠类器官导致β-catenin表达增强。RET抑制剂预孵育的小肠和结肠类器官荧光信号明显减弱。(6)GDNF/RET促进结肠类器官的干细胞成熟不同浓度的GDNF(50nmol/L,100nmol/L和200nmol/L)和RET抑制剂对类器官刺激后,小肠类器官上清中5-H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100nmol/L GDNF可显着增高结肠类器官5-HT水平,然而50nmol/L和200nmol/L GDNF对结肠类器官分泌的5-HT水平无显着差异。RET抑制剂预孵育结肠类器官1小时后,再次给予100nmol/LGDNF,5-HT浓度较无RET抑制剂预刺激显着减低。q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GDNF处理对小肠类器官的Tph1、Ngn3和NeuroD表达无显着差异,但100nmol/LGDNF可以增加Axin2、Lgr5、Sox9的表达,RET抑制剂可拮抗GDNF对以上基因的增加。与小肠不同的是,100nmol/LGDNF可显着提高结肠类器官中Tph1、Ngn3、NeuroD、Axin2、Lgr5和Sox9的表达,RET抑制剂可拮抗以上效应。结论:(1)WRS小鼠结肠组织GDNF/RET表达明显升高,结肠粘膜EC细胞数目显着增加,ISC增殖增多,向EC细胞分化的通路表达升高,RET抑制剂可拮抗以上表型,降低小鼠内脏高敏感。(2)GDNF腹腔注射小鼠结肠粘膜EC细胞数目显着增多,ISC成熟增加,ISC向EC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表达上调,进而导致内脏高敏感。(3)在体外,GDNF可剂量依赖性的增加结肠类器官分泌5-HT水平,GDNF刺激小肠类器官后,其上清中5-HT表达无显着差异。(4)GDNF/RET可促进类器官的生长成熟,并促进结肠类器官干细胞向EC细胞分化。

周悦[8](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的调控作用,阐释该疗法在miRNA层次上的部分靶位点群,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从RNA层次揭示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部分现代科学内涵。方法:1.以纳入的20例IBS-D患者为隔药灸脐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2.给予纳入的IBS-D患者隔药灸脐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小时,4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计8次。通过IBS-SSS量表评价隔药灸脐组疗效,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3.利用miRWalk3.0数据库和miRDB6.0数据库对表达差异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两个数据库的交集,之后对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得到生物功能聚类注释信息。4.利用RT-PCR法检测表达差异的miRNAs在20例IBS-D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量,以验证芯片筛选结果,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1.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D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其中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246表达下调,miRNABright Corner30表达上调;与治疗前相比,IBS-D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分别为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6-5p、hsa-miR-630,且均为表达上调。2.患者通过隔药灸脐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IBS-SSS评分由治疗前236.85±49.24分降为95.90±37.05分,前后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为90.00%。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隔药灸脐组治疗前/正常对照组的靶基因为387个,隔药灸脐组治疗后/治疗前的靶基因为487个,之后对预测出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功能主要与细胞粘附、神经系统发育、RNA转录后基因沉默、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钙离子结合、GTP酶的固定、电压门控钠通道活性、催乳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信号通路等相关。4.RT-PCR结果显示隔药灸脐法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可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P<0.05)。结论:1.IBS-D患者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miRNA表达差异显着,为miRNA可能作为IBS-D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数据支持。2.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疗效显着。3.隔药灸脐法可能通过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了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

臧希[9](2020)在《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证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结肠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调控,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痛泻要方)组、西药(匹维溴铵)组,每组15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的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给予0.9%的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匹维溴铵,痛泻要方组给予痛泻要方溶液。治疗结束后,取大鼠下丘脑和结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下丘脑5-HT,结肠SP、NPY的含量。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7.0统计软件的Tukey多重比较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痛泻要方组大鼠下丘脑5-HT表达则升高(p<0.001),匹维溴铵组大鼠下丘脑5-HT表达也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显着升高(p<0.0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001),匹维溴铵组大鼠结肠的SP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1);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的NPY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大鼠结肠NPY则升高(p<0.0001);痛泻要方组和匹维溴铵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痛泻要方疏肝解郁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中枢调控中心可能位于下丘脑,其缓解肝郁症状的机制与增加下丘脑5-HT含量有关。(2)痛泻要方疏肝止痛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减少结肠SP的分泌,抑制了SP对疼痛信息的传递;提升结肠NPY含量,抑制肠道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兴奋,使得疼痛信号的产生减少。(3)痛泻要方健脾止泻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减少结肠SP分泌,改善胃肠动力、减少黏液分泌;升高结肠NPY分泌,抑制肠液和胰液分泌,抑制胃肠道运动。

蔡林坤[10](2020)在《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加味资生颗粒对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内脏敏感性、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揭示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资生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得分﹞、内脏敏感性﹝内脏敏感指数量表(VSI)得分﹞、肛管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S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排便压(IRP)﹞、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血清5-HT、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BS-S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内脏敏感性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S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I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S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肛管直肠动力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I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RP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R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好。2.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3.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指标。4.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内脏敏感指数、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5.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肠组织。

二、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共有证候-基因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一: 母婴分离对机体神经生物学的影响研究进展
    1 母婴分离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1.1 HPA轴
        1.2 神经递质
        1.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 母婴分离对中枢神经结构的影响
    3 母婴分离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3.1 焦虑抑郁样行为
        3.2 恐惧反应
        3.3 攻击行为
        3.4 顺从行为
    4 小结
文献综述二: 探讨中医“异病同证”理论源流及其发展
    1 疾病症候及其概念辨析
        1.1 病的概念及沿革
        1.2 证的概念及沿革
        1.3 辨病与辨证
    2 异病同证的形成及内涵辨析
        2.1 异病同证的形成
        2.2 异病同证的临床治疗
    3 小结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挖掘探讨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方法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集的建立及病名检索
        1.6 疾病按系统分类
    2 结果
        2.1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分布
        2.2 各系统相关疾病选择
    3 讨论
        3.1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以精神行为类系统疾病为主
        3.2 各系统相关疾病选择依据
        3.3 9个疾病与早年不良经历之间的相关性
第二部分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证候分布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方法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录入及数据集的建立
        1.6 证候名称规范方法
        1.7 证候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抑郁症证候分布情况
        2.2 乳腺癌证候分布情况
        2.3 肥胖症证候分布情况
        2.4 睡眠障碍证候分布情况
        2.5 癫痫证候分布情况
        2.6 高血压证候分布情况
        2.7 哮喘证候分布情况
        2.8 肠易激综合征证候分布情况
        2.9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分布情况
        2.10 共有证候
    3 讨论
        3.1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2 肝郁气滞证的证候分布总比率最高
        3.3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的共有证候——肾阳虚证
        3.4 方法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第三部分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共有证候的基因网络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基因获取
        1.2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交集基因筛选
        1.3 GO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
        1.4 KEGG富集通路分析
        1.5 基因网络分析
    2 结果
        2.1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基因
        2.2 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交集基因
        2.3 GO功能富集
        2.4 KEGG富集通路
        2.5 基因网络
        2.6 关键基因
    3 讨论
        3.1 早年不良经历共有证候肾阳虚证与Toll样受体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相互作用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3.2 早年不良经历与Toll样受体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相互作用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3.3 肾阳虚证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网络研究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IBS-D的治疗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IBS-D的中医病因
        2.3 IBS-D的中医病机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标准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6.8 安全性对比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2.1 外治方
        2.2 内服方
    3 对照药物解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治疗前分析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5.1 不足之处
        5.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计
        2.2 样本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
        4.1 一般资料
        4.2 安全性指标
        4.3 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4.4 中医症状积分判定标准
        4.5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4.6 精神心理状况评定标准
        4.7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估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完成情况
        1.2 性别比较
        1.3 年龄比较
        1.4 病程比较
    2 临床疗效结果
        2.1 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比较
        2.2 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比较
        2.3 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定
        2.5 HAMA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2.6 HAMD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2.7 随访期两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
    3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舒劲主任医师对IBS-C病机的认识
        1.1 IBS-C与肝的关系
        1.2 IBS-C与脾的关系
    2 舒劲主任医师对于IBS-C的治疗经验
        2.1 肝脾同调
        2.2 慎用下法
        2.3 调摄生活
    3 辨证选方及用药分析
    4 现代药理学分析
        4.1 逍遥散、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4.2 单味药物的药理学分析
    5 对照组药物选择
    6 结果分析
        6.1 基线资料分析
        6.2 疗效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综述
    1 西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 概述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治疗概况
    2 中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1 概述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概况
    3 数据挖掘技术在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
    4 当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规范化处理
        1.2.2 建立标准数据库
        1.2.3 数据挖掘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纳入病例基本信息
        2.1.1 患者性别分布
        2.1.2 患者年龄分布
        2.2 症状及舌苔脉象的频次频率
        2.3 证型分布
        2.4 药物频数
        2.5 药物功效及归经分布
        2.6 药物四气五味分布
        2.7 聚类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总结
    1. 单兆伟教授对IBS-D的认识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分析
        2.2. 症状及舌象脉象统计结果分析
        2.2.1 症状统计结果分析
        2.2.2 舌象脉象统计结果分析
        2.3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2.4 药物功效及性味归经统计结果分析
        2.4.1 药物功效结果分析
        2.4.2 药物药性结果分析
        2.4.3 药物药味结果分析
        2.4.4 药物归经结果分析
        2.5 药物聚类结果分析
        2.5.1 常用药对分析
        2.5.2 常用药物组合分析
    3. 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特征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中医病因
        2.3 中医病机
        2.4 古代医家理法方药
        2.5 现代中医治疗
    3. 中西医对IBS-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
    4. 疏肝和中汤的立论依据
        4.1 方药来源
        4.2 方药理论探究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筛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
        3.2 疗效指标
        3.3 疗效评价标准
        3.4 复发率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基线资料比较
        5.2 治疗结果
        5.3 复发率评估
讨论与结论
    1. 疏肝和中汤治疗IBS-D的疗效
        1.1 总体研究结果
        1.2 具体结果分析
    2. HAMA积分、HAMD_(17)积分对IBS的意义及具体分析
    3. 中医药方剂对IBS-D患者情志影响的认识与诊治特色
        3.1 风药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3.2 五行圆运动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3.3 肝脾心调和作用对IBS-D患者情志的影响
        3.4 中药影响脑肠轴进而影响IBS-D患者情志
    4.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方义分析
        4.1 疏肝和中汤方义分析
        4.2 美常安药理学研究
    5. 不足和展望
        5.1 不足
        5.2 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IBS-D病名的认识
        2. 古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4. 中医对IBS-D的治疗
        5. 中医药治疗IBS-D的优势及问题展望
    二、西医理论研究
        1. 遗传因素
        2. 饮食因素
        3. 胃肠道动力异常
        4. 内脏超敏反应
        5. 脑-肠轴调节异常
        6. 肠道感染与免疫因素
        7. 精神心理因素
        8. 肠道微生物群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案
        1.3 检测与评价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一般情况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IBS-SSS积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落数比较
        2.6 安全性指标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的构建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实验检测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比较分析
        3.2 各组大鼠糖水摄水量比较分析
        3.3 各组大鼠肠道敏感性比较分析
        3.4 各组大鼠循环炎症因子比较分析
        3.5 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评估
        3.6 各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16S rRNA分析
    4. 讨论
        4.1 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动物模型制备的探讨
        4.2 加味交泰丸调节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的IBS-D大鼠抗炎-促炎系统的平衡
        4.3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胃肠功能的分子机制
        4.4 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所获奖励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肠嗜铬细胞GDNF/RET通路参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中的表达改变及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GDNF/RET通路促进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8)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样本量
        2.2 操作方法
        2.3 血样采集
        2.4 Agilent miRNA芯片实验
        2.5 差异miRNAs的 RT-PCR法验证
        2.6 观察项目
        2.7 疗效评价
        2.8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3.2 miRNAs芯片检测结果
        3.3 差异miRNAs的 RT-PCR结果
讨论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miRNAs异常表达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3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试验结果分析
    4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探讨
        4.1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依据探讨
        4.2 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RNAs的表达调控机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隔药灸法治疗 IBS-D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符号及缩略词表
前言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药材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造模
    2.5 给药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学方法
3.实验结果
    3.1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5-HT表达的影响
        3.1.1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下丘脑5-HT表达的影响
        3.1.2 前期研究中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5-HT表达的影响
    3.2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SP表达的影响
    3.3 痛泻要方对IBS肝郁脾虚证大鼠结肠NPY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肝郁脾虚是腹泻型IBS主要的中医学病机
    4.2 IBS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4.3 肝郁脾虚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4.3.1 边缘系统是肝主疏泄的高级中枢
        4.3.2 自主神经系统是肝主疏泄的信息通路
    4.4 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
        4.4.1 痛泻要方源流
        4.4.2 痛泻要方单味药的药理作用
        4.4.3 痛泻要方的组方特点
        4.4.4 痛泻要方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机制
        4.4.5 痛泻要方通过增加下丘脑5-HT含量缓解IBS肝郁脾虚证的肝郁症状
        4.4.6 痛泻要方通过降低结肠SP、升高结肠NPY含量缓解IBS腹泻、腹痛症状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1.1 IBS-D的中医病名
        1.2 IBS-D的中医病因机制
        1.2.1 先天禀赋不足
        1.2.2 外邪入侵
        1.2.3 情志失调
        1.2.4 饮食不节
        1.3 IBS-D的中医病机
        1.4 IBS-D的中医药治疗
        1.4.1 辩证论治
        1.4.2 经方验方
        1.4.3 中成药
        1.4.4 中医外治疗法
    2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2.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2.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2.1 内脏高敏感性
        2.2.2 胃肠动力异常
        2.2.3 脑-肠轴功能失调
        2.2.4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免疫炎症
        2.2.5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2.2.6 精神心理因素
        2.2.7 其他
        2.3 IBS-D的治疗
        2.3.1 一般治疗
        2.3.2 药物治疗
    3 IBS-D的治疗难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观察指标
        2.4.1 中医症状积分
        2.4.2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
        2.4.3 内脏敏感性评估
        2.4.4 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检测
        2.4.5 血清5-HT水平检测
        2.4.6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2.4.7 安全性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VSI得分比较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RP、ASP、AMCP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RP、IRP比较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水平比较
        4.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
        4.10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IBS-D脾虚肝郁证的病机及论治
    2 加味资生颗粒的方义解析
    3 加味资生颗粒的药理学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及IBS-SSS得分的影响
        4.2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内脏敏感指数的影响
        4.3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动力指标的影响
        4.4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的影响
        4.5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5 问题与展望
        5.1 不足之处
        5.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早年不良经历相关疾病共有证候-基因网络分析[D]. 王新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D]. 张媛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D]. 王静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疏肝和中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HAMA及HAMD17积分观察[D]. 李旻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杨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肠嗜铬细胞GDNF/RET通路参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D]. 林琳. 山东大学, 2020(04)
  • [8]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D]. 周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痛泻要方调控脑肠肽5-HT、SP、NPY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疏肝止泻机制研究[D]. 臧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蔡林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