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性信息重要性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袁一平[2](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魏冠钰[3](2021)在《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聊城古城层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历史城市的保护面临新的挑战。过往的保护体系与思路在面对城市遗产所特有的动态变化时,往往被证明是软弱无力的。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现代需求和思考提出了“历史性城市景观”这一概念,力图在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建设之间寻找平衡点,其层积的理念更是有助于对城市遗产的全方位认知。聊城作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聊城古城更是见证了城市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但同样受城市化的影响,遭到“建设性破坏”,城市文脉和特色被抹杀,万楼一貌”的现象在聊城古城不断出现,甚至面临摘牌的危机。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出发,结合多种工具提出了聊城古城层积研究系统。具体来讲,采用历史信息转译技术,将聊城古城发展历程划分为5个时期,并按城墙、街巷、建筑的空间顺序,以现代聊城古城矢量地图为参考,依次对这5个时期的历史地图进行转译,得到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地图以及层积数据库,指导聊城古城层积的动态识别与认知。其中,通过各空间要素的对比,总结出建筑要素在古城的发展过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依托GIS平台着重对聊城古城层积下的建筑要素进行核密度分析与叠加分析,探寻古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街区与建筑层积延续度。同时,结合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潜力模型,对层积延续度较高的未利用建筑进行评价,进而得到建筑要素再利用优先级。最后,从分析与评价结果出发,提出了基于层积研究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达到促进聊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使更多人关注到遭受“建设性破坏”的历史城市所蕴含的层积价值,为实现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贡献力量。
刁春辉[4](2021)在《“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廖平的经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大统小统”论为研究对象,“大统小统”论是廖平在他的经学三变时期提出的,在四变、五变中进行了理论完善。其定型基本是在他的五变时期。我们的研究集中于他定型期,即四变、五变时期的“大统论”。研究他的大统论试图解决两大主题:第一,廖平大统论中的改良经学与汉宋主流经学形态——郑学和朱子学相比,其在经学基本观念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第二个主题是处理廖平大统论的时代性意义、实用性意义。我们的题目也明白的揭示出这两个主题,“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就是第二个主题,“廖平的经学研究”则是指的第一个主题。廖平作为一个经学家、思想家,不论在中国经学史中,还是在中国思想史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对廖平经学的思想和价值进行了阐扬。首先,作者从廖平的着作中抽绎出他的“大统”制度论,并指出这种制度论实具有“宪制”意涵。廖平虽没有使用这一词语,但他将经学的性质类比为西方法政学,就已经透漏出他对经学“法典”性质的确认。廖平对此“宪制”的内容说明是特别广泛的。可以分为央地制度、中央官制和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其中,廖平的疆域论就包含了央地制度和国际制度两个方向的意涵。就央地制度而言,实际上廖平一直在谈的是天下体系中的“畿地”,随着王统、帝统、皇统疆域的逐次扩大,畿地所控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千里“王畿”变成三千里“帝畿”、六千里“皇畿”,而畿地之内的管理方式并不是松散的封建制,而更像是秦朝以后建立的普遍性的中央集权式郡县制。虽然皇、帝、王、伯被廖平建构成主要是经学的制度体系,但因为廖平信守的“经为百世之书”原则,经学的制度必会在历史中有所呈现,因此从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开始,实际上就是廖平经学中畿地制度的推行,并且从秦至清,中国所实行的郡县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这就对应于畿地从王畿到皇畿的转变,特别是清朝后期,通过将东北划省、新疆建省等举动,开始在边疆区域加强完善管理方式,确立了边疆郡县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的共和国时代实际上也得到了继承。清朝在疆域和管理体制上所完成的事业在廖平经学中实际暗示了中国为未来天下“大统”时代的“皇畿”地位。同时,廖平也为郡县制在历史中国的长期施行提供了经学说明,在以往的经学思想史中,长期存在经制“封建”与史制“郡县”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也让深受经学影响的中国历史经常出现复封建的理论呼吁和现实行动。廖平的经学努力正是试图调和解决这种矛盾。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廖平依然坚信经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中国制度的治理价值。在国际秩序的制度建设上,经学依然有其丰富的智慧,实际上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秩序就是一种“小统”实现,“小统”是“大统”的次级实现,是“大统”的“模范”。世界转入“大统”阶段,意味着新天下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整个世界都逐渐卷入到一个关联更加密切同时争斗也更加激烈的关系系统中,这样一个关系系统的初始阶段必然是各行其是的,但这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争夺占领生存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权力意志的流行最终会让位于具有更高统领性的一体化进程。当然,这个一体化进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它首先是几个区域性组织的出现,也就是廖平所讲“帝”统的出现,多个“帝”统下的每一统都既是经济上的一体性化组织,也是政治上次序井然的区域治理性组织,更是在文明上达成了一定程度一致性的文明共同体。因其每个帝统下均有“帝畿”的存在,而“帝畿”就是那个区域内道德、文明的核心地域。但多个帝统的存在也表示这还是一个多核心的多元化“天下”,廖平对此的论述是在“九帝”说和“四帝”说,从“九帝”到“四帝”是这个多元化天下的进一步精简化发展,这也是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结果。但“五帝”说的出现改变了天下格局,“五帝”格局乃是一中四方格局,此格局的出现预示尽管天下仍是多元天下,但普遍化、融合化的一统性思想和现实层面的政治经济综合实体已经出现,未来的大同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出现。所以最后会有“皇统”的出现。“皇统”是人学大统的最终实现,其本身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仍有主客易位的“三统”循环,最终达至泰皇之局。第三,廖平从中央官制层面叙述了经典变化:从王统的三公制到帝统的五官制,最后到皇统的六官制,其中的核心经典是《王制》和《周礼》。廖平将《王制》文本次序进行了大幅改动,写就《王制订本》发行,其中的指导性思维是将《王制》中的官政思维凸显出来,通过对《王制》官制的叙述体现出中国政治哲学中养在教先、教为政鹄、民本政治、审慎政治等特点。廖平将《王制》三公设定为王统制度,将《周礼》五官设定为帝统制度,三公到五官的一个变化,体现了从王统到帝统的时代转变,即天下由《春秋》五千里天下变为《尚书》三万里天下,而中国从《春秋》的天下“中国”变为了“大统”时代的众多“中国”中的一员。中国在其中的变化则被广泛描述为从天朝上国成为了属于国际法体系下形式平等的万国之一的民族国家。而实际上,国际法下的国家虽然形式平等,但国家基于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综合实力,自然有强弱大小之分,国际间的互为“夷狄”的状态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晚清刚刚接触西方的情况下。因此,廖平在经学官制上的变革有其现实政治上的明确目的,即优化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天子、三公五官职能体系的变革,构建天子、三公五官为中心的决策和行政体系,突出政权的公共性质,并且强调这背后所体现的纲常意识,既是建设统一高效的领导体系,也体现这一系统需通盘考虑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同时亦强调制度运行的法度意识、责任意识。而其对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的具体职责的分化,则是体现廖平针对时代变化,提升国家能力,强化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而其中六工、六府的论述更体现出他重视经济,强调国家工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宗伯代司徒的变化则是他面临帝统、王统的时代变化,强调先进性教化先于普遍性教化,力图培养具有政治能力、共享价值追求的士人团体,这才是国家治理能力优化的关键所在。第四,廖平历来被认为是今文学家,但他的经学看法、经学诠释方向都祛除了今古文经学原来共有的历史化特征,也与朱熹为代表的内倾化的经学诠释方向相反对,可以说廖平的经学体系以解决今古问题为导向,但却采用了不同于原有诠释方式的解经方法,同时这一思想体系也涵容了宋学的教化问题,所以可以说廖平的经学思想体系是一综合今古、涵容宋学的综合性经学体系。在近代古今中西的学术激荡中,此一经学体系在总结经学史、认知中国历史、回应时局等各方面都在近代诸经学家的理论中是出类拔萃的。第五,廖平对现代经学的发展也是影响深刻的。现代今文学和古文学都共享着一个历史前提,即他们不再像他们的前辈经师一般,以三代圣王之制确立制度的权威性。古代的经师对于圣王时期的三代夹杂着历史的理性和信仰的元素,而现代经学家比较普遍地没有了对于三代的信仰意识,而这种三代理想信仰原来本是经学的基础,这种基础的消失则要求另一基础的填补。廖平为这一基础的确立提供了经学上的说明,他首先是通过孔子制作六经、古史渺茫击溃了对于三代的理想认识,进而代之以素王立法,从而巩固了经学对孔子的崇仰。古文学者或者在他的经学分类基础上固守原来对于三代的崇信,如老辈的柳诒徵、唐文治等,而对于现代的古文学家,则能够破除对三代制度的绝对信服,转而从历史经验肯定秦汉以后制度的适用性,这同样是基于廖平对三代时期的经学说明。从这一意义上,廖平的经学开启了现代经学制度经世的不同路径的起点。总之,廖平的经学是属于“新天下时代”的经学,他利用经学资源,结合时代感受,定义了时代,也重新定义了经学。他对“天下”的重新论述综合了他的经学认知、时代感知,他认为近代是一个新天下时代——帝统时代,这一个判断,现在依然适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在制度层面全面说明了经学在央地关系、中央官制、国际体系的见解,在经学诠释方面不同于汉宋学术的诠释方向,影响了现代经学的发展。
冯超[5](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1)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始终把人才资源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后,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人才问题,关注人才的成长、重视人才的培养、依靠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环境,逐步确立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人才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及其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有一般人才观的基本属性,又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实践的表达系统,更蕴含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为逻辑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为思想基础,以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为历史传承,以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理论为有益借鉴,体现出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融合、全局与重点相兼容的鲜明特点;在引导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2)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深刻贯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共党史学、教育学、哲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眼从确立向度、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战略价值和实践推进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国外人才观的有益借鉴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从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迫切渴求、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消除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第二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以习近平工作实践为线索,梳理并总结出其人才观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渐进过程,指明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确立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扎实的实践基础。第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这一逻辑理路,系统梳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内容构成,揭示这一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第四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着重从历史性与时代性、全局性与重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具有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品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第五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着重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统一的维度,深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以及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第六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面分析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把握这一人才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实践推进的根本原则及其相关对策。
郑旭[6](2021)在《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步伐逐步加速,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风貌和景观的趋同性与城市近现代公园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淡化等问题愈见显着,同时景观遗产历史功能与现实功能的不统一,以及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不完善也成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大难题。近年来,重庆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改造和完善历史遗迹,开辟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重庆市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拥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和旅游胜地,同时重庆历史名园管理政策的实施也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了缓解重庆城市发展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突出矛盾,激发城市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活力,延续景观遗产的生命力,本文以重庆渝中区鹅岭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IPA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时空变迁特征、分析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调查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总结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最后提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改造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讨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包括对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构成的梳理以及价值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构建,价值的构成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生态价值共五类价值,价值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考证以及构建价值评价标准,其中评价标准将公园景观遗产的五类价值中,每一类价值建立3~5个子标准,为后文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判断提供理论依据。阐述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包括保护与利用的内容和方法,为后文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重庆近现代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分析重庆近现代公园的特征,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背景基础。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分别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时期和市场经济改革后时期进行时代变迁的特征的纵向分析,同时从景观轴线、功能分布、园路分布、植被分布、水体分布、建筑设施和其他共七个方面对公园整体空间变迁的特征进行横向分析,明确鹅岭公园整体空间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资源,分类汇总得到历史性、人文性和自然性景观遗产,依据景观遗产价值评价标准,利用AHP法得到价值指标权重,并结合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公园景观遗产整体空间变迁特征和景观遗产价值的分析,以明确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IPA四象限分析法进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分析,分别得到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情况、价值与利用情况的四象限图,然后将两个四象限图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不同价值、不同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景观遗产的八种类型,均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景观遗产以保护现状为主,不用进行过多干预,其他景观遗产中价值较高的景观遗产以重点改进为主,价值较低的景观遗产以次重点改进为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包括四点:第一是系统性;第二是原真性;第三是可持续性;第四是分类性。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改造策略分为规划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整体)和设计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个体),规划层面上的改造第一完善和恢复景观轴线;第二是建设和调整功能布局;第三是建设文化主题游线;第四是加强植物艺术观赏布局;第五是加强水体之间的联系;第六是完善灯光夜景系统;设计层面上的改造需要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和恢复,需要次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以利用为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功能替换和景观的打造。
成向东[7](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季宪[8](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城市可以视作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是文化和自然两方面价值、属性及特征在“人地互动”过程中层层积淀的产物,更是当下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然而,城市人居环境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时空联系被缺乏管控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割裂,导致地方特色逐渐丧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不断削弱。同时,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之间的失衡,又使得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方法”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中,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应运而生。它既代表了不断扩大的文化遗产范畴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强调了遗产不应仅仅作为保护对象,而应更多地纳入到巩固地方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框架之中。本文围绕上述框架下“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的问题,探究了城市历史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目的是建构统筹性理论以及提出认知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认识论基础谈起,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与探索,建构认知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并提出指导后续研究的认知与保护范式,其内涵是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线索进行剖析,并将多维线索进行拟合。时间线索对应的是针对城市历史景观历时性层积过程与模式的认知,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城市,梳理城市历史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脉络,并进一步解析其层积性。空间线索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进行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剖析共时界面中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概念,提出基于Arc GIS和模糊逻辑的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出界定和识别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步揭示各单元及其整体在多个维度上的特质。而人本线索则以城市历史景观中居民的感知与认同量度为切入点,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诠释人与历史性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多个层面厘清居民主观感知、客观城市历史景观环境和主观认同感受三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明晰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引入非对称性影响与绩效分析方法(Asymmetric Impact-Performance Analysis),建立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针对历史环境要素对于居民认同感的影响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与辨别。最终以线索拟合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来自三个维度线索的认知成果,围绕双评价决策、对变化的管理和多元协同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的可行途径。本文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建构了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层叠加和模糊逻辑建模的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区划方法;建立了基于AIPA的历史环境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以及提出了兼顾特质贡献度和认同影响度的双评价保护决策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建构的动态完整性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体系和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单元区划方法、特质识别方法、特质贡献度评价方法、认同影响量度评价方法以及双评价拟合决策的途径,为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和现实依据;而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居民感知与认同量度和动态延续性的内容为历史城市的宜居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杨清[9](2020)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教育,始终关心关爱青年的成长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广大青年的支持和贡献才得已稳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广大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建设的进程中的战略定位给予了明确的指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明确了具体发展的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并将青年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景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前的中国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需要作为核心人才力量的广大青年不懈奋斗,为谁培养青年,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回应。可见,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正是建立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上,是对当代青年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时代回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主要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国内和国外背景)、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以及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关于青年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关于青年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以及关于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习近平关于当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分别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和“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由九个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观念培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知行合一教育、奋斗精神培育、创新精神的培育。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两个巩固原则;第二是以人为本原则;第三是两个相统一原则;第四是主动占领阵地意识原则。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最新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实践育人法;二是文化育人法;三是心理辅导法;四是榜样引领法。第四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以及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第五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理论价值主要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教育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这四点展开论述;实践价值则从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提供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以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而展开论述的。第六部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打造好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正面宣传教育渠道、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教育氛围以及发挥共青团在广大青年思想领域中的积极引领作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重视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打造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以及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助力青年教育并建立家庭教育机制、建立家庭教育的导向和激励机制以及发挥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以个体教育为重点,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贾如[10](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认为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二、历史性信息重要性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性信息重要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
1.5.3 问题史学方法 |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
致谢 |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聊城古城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 |
1.1.2 城镇化迅速发展使聊城陷入保护与发展的困境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历史性城市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层积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历史性城市景观下的“层积”概念及理论 |
2.1 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 |
2.1.1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由来 |
2.1.2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 |
2.1.3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征 |
2.2 层积理论 |
2.2.1 “层积”的概念解释 |
2.2.2 “层积”的研究意义 |
2.3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层积理论与聊城古城研究的关系 |
2.3.1 理论层面 |
2.3.2 实践层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聊城古城层积研究系统的构建 |
3.1 聊城古城层积研究系统技术路线 |
3.2 聊城古城层积信息转译方法 |
3.2.1 基于历史信息转译的历史地图研究方法的引入 |
3.2.2 聊城古城层积地图绘制步骤 |
3.3 聊城古城层积分析与评价框架 |
3.3.1 层积分析方法 |
3.3.2 层积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聊城古城层积研究系统的应用 |
4.1 聊城古城概述 |
4.1.1 聊城古城历史沿革 |
4.1.2 聊城古城发展现状 |
4.2 聊城古城层积地图的绘制 |
4.2.1 聊城古城历史地图转译工作底图 |
4.2.2 宋元时期聊城古城历史地图绘制 |
4.2.3 明朝时期聊城古城历史地图绘制 |
4.2.4 清朝时期聊城古城历史地图绘制 |
4.2.5 中华民国聊城古城历史地图绘制 |
4.2.6 建国后聊城古城历史地图绘制 |
4.2.7 聊城古城层积地图的空间要素对比总结 |
4.3 聊城古城层积分析与评价(以建筑要素为例) |
4.3.1 聊城古城建筑要素层积核密度分析 |
4.3.2 聊城古城建筑要素层积叠加分析 |
4.3.3 聊城古城建筑要素再利用潜力评价(以第三师范小学为例) |
4.3.4 聊城古城建筑要素再利用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层积研究的聊城古城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1 聊城古城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
5.1.1 整体性与关联性 |
5.1.2 特异性与真实性 |
5.1.3 动态性与连续性 |
5.2 聊城古城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2.1 历史地图与古城保护规划衔接 |
5.2.2 完善与应用古城层积数据库 |
5.2.3 打造与延续核心街区轴线 |
5.2.4 认定与保护历史建筑要素 |
5.2.5 按再利用优先级渐进更新重点建筑 |
5.3 聊城古城再利用的设计实践 |
5.3.1 基地现状 |
5.3.2 核心街区设计构思 |
5.3.3 重点建筑再利用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1 聊城古城历史信息资料一览表 |
附录2 聊城古城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潜力一览表 |
致谢 |
(4)“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廖平生平与着述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问题说明:题目与章节解义 |
六、创新点说明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下的近代经学流派 |
第一节 晚清古文经学的经世策——以孙诒让和曹元弼为例 |
一、《周礼政要》——孙诒让的经世书 |
二、孝为政教本原:曹元弼的经世策 |
三、古文经学的经世特点 |
第二节 作为理学家的唐文治的性理救世说 |
一、性理为本 |
二、性理学的救世之策 |
三、国性与天下 |
第三节 宋育仁的经学与建国 |
一、《孝经》:文明的发生 |
二、《周礼》:政治文明的创设 |
三、《春秋》:宋育仁的天下 |
第四节 廖平时代的经学发展 |
第二章 廖平的“大统”天下 |
第一节 大统先声:廖平的王统疆域论 |
一、小王天下的疆域与结构 |
二、小王天下与《谷梁》《王制》 |
三、大王天下的疆域 |
四、小王、大王之局的中国、天下变化 |
第二节 新天下时代——大统“九帝”说 |
一、方三万里之新天下 |
二、九千里一州说 |
三、各为中国、互为四夷:大统格局的起始九帝说 |
四、九帝说与文明冲突论 |
第三节 九帝后的帝统天下格局 |
一、四帝天下 |
二、五帝天下 |
三、二帝天下 |
第四节 大同的实现——皇统天下 |
一、皇统的天下结构 |
二、皇统天下的三皇之局 |
第五节 秦制的经学说明:廖平大同天下的王畿制度 |
一、古代对秦制的认识 |
二、廖平的秦制认识 |
三、学校与选举 |
四、王畿封国——秦制肯定的关键 |
五、廖平肯定秦制的现实意图 |
第三章 大统新天下时代的中国中央官制 |
第一节 作为小统论的《王制》中央官制 |
一、廖平改定《王制》的过程 |
二、天子之礼 |
三、《王制》之冢宰 |
四、《王制》之司空 |
五、《王制》之司马 |
六、《王制》之司徒 |
第二节 廖平《王制》官制的制度精神 |
一、官政 |
二、养在教先,教为政鹄 |
三、为民政治 |
四、审慎政治 |
第三节 帝统中央官制 |
一、古代的《周礼》冬官论 |
二、廖平帝制五官说的确立过程 |
三、天六人五之职官结构 |
四、官联结构与官属结构 |
五、帝制五官 |
第四节 大争时代的制度选择——从王制三公到帝制五官的经学治理意图 |
一、帝统时代的性质 |
二、冢宰之变 |
三、天子之变 |
四、司空代冢宰义 |
五、民智与士智——司徒教化之责的更替 |
六、小结 |
第五节 皇制大同时代的官制:六相制度 |
一、由人而天:皇统官制的性质 |
二、皇制六官 |
三、六官与帝制五官、王制三公 |
总论 |
第四章 经学史中的廖平经学 |
第一节 从汉代经学的历史化特征看廖平经学的性质 |
一、郑玄经学:经学的历史方法 |
二、汉代今文经学:寓言与微言 |
三、廖平经学的性质重订 |
第二节 修身之义与典制之书——从廖平与朱熹的经学观比较看廖平的经学史意义 |
一、修身与典制:朱熹与廖平对经学主旨的认知差异 |
二、《大学》与《王制》:朱子与廖平的经学文本纲领 |
三、朱子、廖平经学体系建构的完成 |
四、廖平、朱子经学范式的意义 |
第三节 新天下时代的廖平经学特质 |
一、经学体系的主动建构 |
二、经学独立性的看重与建设 |
三、廖平经学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性理解 |
四、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价值与天下主义的关怀 |
第五章 廖平经学与现代 |
第一节 现代经学的制度经世路径—廖平与现代经学的关系 |
一、行意与史佚:《今古学考》之后 |
二、孔子制度抑或儒者理想——现代今文家谈中国制度 |
三、中国制度的历史辩护——现代古文家谈中国制度 |
四、现代经学的经世之路与中国的制度选择 |
第二节 廖平经学与传统学术发展的可能性 |
一、复兴中的中国 |
二、廖平经学“大统论”的当代可能性 |
总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 |
(二)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 |
(三)国外人才观念的有益借鉴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持续深化 |
(三)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丰富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
(二)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
(三)完善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萌芽期 |
(一)7 年知青岁月的成长体验 |
(二)生活学习的独立探索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发展期 |
(一)正定工作期间的初步实践 |
(二)福建任职期间的推进发展 |
(三)浙江上海主政期间的积极拓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成熟期 |
(一)中央执政后对“为谁培养人才”的进一步明确 |
(二)中央执政后对“培养什么样人才”观念的科学发展 |
(三)中央执政后对“怎样培养人才”的全新阐释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 |
一、深刻诠释人才培养的目的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
二、科学界定新时代人才标准的全新语境 |
(一)以德为先的全新阐释 |
(二)德才兼备的全新阐释 |
(三)实践检验人才的全新阐释 |
三、不断完善人才选用体系 |
(一)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目标 |
(二)坚持“人人尽展其才”的选用目标 |
四、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 |
(一)巩固党执政的先进基础 |
(二)壮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力量 |
(三)肩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情怀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 |
一、在历史与时代的贯通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基本趋向 |
(一)善于总结人才观的历史经验 |
(二)科学把握人才观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历史与时代的深度融合 |
二、在全局与重点的统一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推进主线 |
(一)以统筹思维推进人才建设 |
(二)着力培养关键人才队伍 |
(三)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问题导向 |
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创新动力 |
(一)推动人才理论创新发展 |
(二)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三)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生动结合 |
四、在民族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总体格局 |
(一)彰显人才观的民族性特点 |
(二)拓展人才观的世界性视域 |
(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协同发展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为科学认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明确了基本要求 |
(二)为增强中国核心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 |
(三)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世界意义 |
(一)为促进世界人才理论的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二)为发展中国家破解人才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力量”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 |
一、科学把握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
(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三)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困境的主要成因 |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 |
(一)明确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要义 |
(二)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
(一)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 |
(二)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
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
(一)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
五、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一)改革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
(二)加强急需紧缺型人才和海外人才资源建设 |
(三)构建新时代人才建设法律体系 |
六、营造良好的人才社会环境 |
(一)重视改善人才社会环境的价值意蕴 |
(二)贯彻落实人才社会环境的全新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近现代公园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近现代公园 |
2.1.2 景观遗产 |
2.2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遗产价值构成 |
2.2.2 景观遗产价值评价 |
2.3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
2.3.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与价值研究 |
3.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发展与特征 |
3.1.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与发展 |
3.1.2 重庆近现代公园特征 |
3.2 鹅岭公园概况与景观遗产资源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历史沿革 |
3.2.3 景观遗产资源 |
3.3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研究 |
3.3.1 时代变迁 |
3.3.2 空间变迁 |
3.3.3 小结 |
3.4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研究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数据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4.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统计 |
4.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分析 |
4.2.1 景观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
4.2.2 景观遗产利用问题分析 |
4.2.3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及改造策略 |
5.1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
5.1.1 系统性 |
5.1.2 原真性 |
5.1.3 可持续性 |
5.1.4 分类性 |
5.2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及设计实践 |
5.2.1 规划层面 |
5.2.2 设计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1 城市历史景观 |
1.2.2 动态完整性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动态完整性理论 |
2.1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
2.1.1 第三类型学及其历史连续性视角 |
2.1.2 文化景观理论及其人地关系思想 |
2.1.3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及其核心观念 |
2.2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
2.2.1 保护范式的转型 |
2.2.2 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 |
2.2.3 动态完整性理论初探 |
2.3 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范式构建 |
2.3.1 时间线索——历时性层积 |
2.3.2 空间线索——共时性特质 |
2.3.3 人本线索——感知与认同 |
2.3.4 线索拟合——综合保护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性层积解构 |
3.1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城区 |
3.1.1 丹东老城历史景观概况 |
3.1.2 典型构成要素及其价值 |
3.1.3 价值存续的多元困境 |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演进 |
3.2.1 缘起 |
3.2.2 发生雏形阶段 |
3.2.3 发展成型阶段 |
3.2.4 剧变转型阶段 |
3.2.5 稳中有变阶段 |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分析 |
3.3.1 层积空间结构与机制 |
3.3.2 层积空间的叠构规律 |
3.3.3 层积效应的作用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揭示 |
4.1 共时界面中的特质单元解析 |
4.1.1 城市景观形态单元 |
4.1.2 景观特征类型单元 |
4.1.3 历史景观特质单元 |
4.2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区划 |
4.2.1 信息层创建与密度区聚合 |
4.2.2 特征斑块提取与单元内核识别 |
4.2.3 模糊逻辑建模与单元范围划定 |
4.3 单元特质挖掘与整体特质揭示 |
4.3.1 单元特征的积聚现象解析 |
4.3.2 单元特质的文化溯源探究 |
4.3.3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整合揭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与认同量度 |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人地观诠释 |
5.1.1 从空间地域到场所地方 |
5.1.2 人地观中的情感内涵阐释 |
5.1.3 人地观中的双向认同建构 |
5.2 人地观视角下的维度关联探析 |
5.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维度 |
5.2.2 感知维度的关联机制 |
5.2.3 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 |
5.3 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构建 |
5.3.1 感知与感受数据的获取 |
5.3.2 样本概况与影响因子提取 |
5.3.3 量度评估模型构建与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途径 |
6.1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双评价决策途径 |
6.1.1 基于特质承载度的要素评价 |
6.1.2 认同影响评价结果分类重构 |
6.1.3 双评价的搭接耦合辅助决策 |
6.2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变化管理途径 |
6.2.1 以变化管理为核心的保护逻辑 |
6.2.2 针对变化的动态趋势引导 |
6.2.3 应对变化的动态均衡调控 |
6.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元协同途径 |
6.3.1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控规框架之中 |
6.3.2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可持续框架下 |
6.3.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层次主体协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城市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及重要文件梳理 |
附录2 相关国际宪章和建议文件内容对比 |
附录3 丹东老城现存主要遗产清单 |
附录4 丹东老城主要历史时期地图 |
附录5 针对城市历史景观感知与认同量度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3.研究现状 |
4.研究思路 |
5.研究方法 |
6.创新之处 |
第1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 |
1.1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1.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
1.2.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1.2.3 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青年教育思想的弘扬和发展 |
1.3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 |
1.3.1 现实需要: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1.3.2 发展历程: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发展阶段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2.1 关于青年教育的定位和目标 |
2.1.1 战略定位 |
2.1.2 总体目标 |
2.2 关于青年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2.2 传统文化教育 |
2.2.3 法治观念培育 |
2.2.4 思想品德教育 |
2.2.5 理想信念教育 |
2.2.6 家国情怀教育 |
2.2.7 知行合一教育 |
2.2.8 奋斗精神培育 |
2.2.9 创新精神培育 |
2.3 关于青年教育的原则方法 |
2.3.1 青年教育的基本原则 |
2.3.2 青年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
3.1 战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
3.1.2 立足实际的实践性 |
3.2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3.2.1 一脉相承的历史性 |
3.2.2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3.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3.3.1 底蕴深厚的民族性 |
3.3.2 和而不同的世界性 |
3.4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
3.4.1 逻辑严密的科学性 |
3.4.2 叙事巧妙的艺术性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4.1 理论价值 |
4.1.1 开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教育理论的新境界 |
4.1.2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 |
4.1.3 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4 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 |
4.2 实践价值 |
4.2.1 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4.2.2 为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
4.2.3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 |
4.2.4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
5.1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 |
5.1.1 打造好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正面宣传教育渠道 |
5.1.2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教育氛围 |
5.1.3 发挥共青团在广大青年思想领域中的积极引领作用 |
5.2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 |
5.2.1 重视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
5.2.2 打造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
5.2.3 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
5.3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
5.3.1 助力青年教育并建立家庭教育机制 |
5.3.2 建立家庭教育的导向和激励机制 |
5.3.3 发挥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 |
5.4 以个体教育为重点 |
5.4.1 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
5.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3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历史性信息重要性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聊城古城层积研究[D]. 魏冠钰.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D]. 刁春辉. 山东大学, 2021(11)
- [5]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D]. 冯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郑旭. 西南大学, 2021(01)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8]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D]. 季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9]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杨清. 南昌大学, 2020(02)
- [10]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