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红[1](2020)在《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抗药水平测定及药剂减量增效研究》文中认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水稻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本文研究了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和这6种药剂对稻水象甲的拒食作用以及药剂添加助剂对稻水象甲的田间减量增效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南疆阿克苏温宿县(WS)稻区稻水象甲种群为敏感基线,采用室内点滴法测定了伊犁察布查尔(Qapqal)和乌鲁木齐五家渠(WJQ)2个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这2个稻区稻水象甲种群目前对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95.87%噻虫嗪、97%毒死蜱、97%吡虫啉、95.1%高效氯氰菊酯和98%溴氰菊酯等多数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抗性倍数<5),但对96%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均高于5.92,属于已产生低水平抗性。2.采用室内叶片浸渍法测定了Qapqal、WS和WJQ 3个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以上6种杀虫剂的拒食活性。结果显示,97%吡虫啉较大地抑制了这三个稻区稻水象甲的取食,拒食率达到95%以上;98%溴氰菊酯和95.1%高效氯氰菊酯对稻水象甲的拒食作用次之;96%氯虫苯甲酰胺对稻水象甲的拒食活性最弱,在Qapqal稻区稻水象甲对96%氯虫苯甲酰胺的拒食率仅为34.71%。3.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福奇)用药量为10.0mL/666.7m2、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亮泰)用药量为30.0mL/666.7m2时,对稻水象甲田间防效分别为48.46%86.07%和39.69%89.36%。当两种药剂分别添加三种助剂(杰效利、激健、辉丰)后,以添加杰效利增效剂最好,防效比未添加助剂分别提高了28.33%和14.09%,而用量分别减少了3mL/666.7m2和9mL/666.7m2。综上所述,对比稻水象甲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可知,对96%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建议合理使用96%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剂,以延缓本地区稻水象甲高抗药性的产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考虑添加合适的助剂来减少药剂的用量,从而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阎雄飞,蒲泰勋,李刚,刘永华[2](2019)在《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枣飞象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是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枣飞象在陕北黄河沿岸枣树种植区暴发成灾,给陕北红枣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明确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最佳抽样技术,为枣飞象的监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于陕西省佳县枣区,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样地,采用五点抽样法、双对角线抽样法、棋盘式抽样法、平行线抽样法和Z形抽样法抽取受害枣树,随后采取分层取样法分别统计每株枣树上枣飞象成虫数量。采用t-检验对这5种抽样方法的适合性、代表性和变异程度进行了比较,确定最理想的抽样方法;随后用聚集度指标、Iwao m*-m回归分析法以及Taylor幂法则对枣飞象成虫在枣区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选用Iwao提出的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公式确定了枣飞象成虫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结果】结果表明,5种抽样方法都适合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园的调查,其中以平行线抽样方法最为理想,枣飞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间相互吸引的个体群,且个体群的聚集度与其成虫数量成正比,枣飞象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于某些环境成分或者是本身聚集性活动中的一个因素或共同作用引起的。建立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8.995/m+0.0203),序贯抽样模型为T0’, T0(n)’’=30n±47.53(1/2)n。【结论】枣飞象成虫在田间最理想调查方法为平行线抽样法,枣飞象在陕北枣区成虫分布型呈聚集分布,为陕北枣区枣飞象的监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洪波,张锋,李英梅,张淑莲,陈志杰[3](2017)在《食芽象甲成虫在陕北枣园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说明为有效防控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 K8no et Morimoto在陕西榆林地区枣园的危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使用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探明了成虫在不同枣园样地中的分布格局、理论抽样数及成虫的序贯抽样方法。食芽象甲成虫在枣树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成虫进行序贯抽样,当每株成虫达到30头,置信水平为1.96时,序贯抽样进行抽样的防治下限与上限方程分别为:d0=30n-34.33n1/2和d1=30n+34.33 n1/2,当调查10株枣树上的虫数超过409头时,需要进行防治。食芽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的确定,对于揭示该虫的种群空间结构动态,提高田间测报准确率及防治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小武[4](2017)在《新疆稻水象甲传播、扩散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新疆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的遗传分化状况、传播扩散规律及防控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符合新疆水稻生产实际的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以期将化学农药用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持续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与扩散,最终为新疆绿色稻米的安全生产提出技术参考。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新疆及我国北方典型稻区7个地理种群稻水象甲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种群多样性最低(H:0.2106,PPB:46.8%,I:0.3239),黑龙江阿城多样性最高(H:0.3006,PPB:62.6%,I:0.4450)。UPGMA聚类结果显示:吉林公主岭市、河北唐山市、黑龙江阿城市、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5个地理种群形成第一个聚类,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新疆五家渠市则形成第二个聚类;表明新疆稻区稻水象甲可能存在不同来源,其中,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的地理种群来源于黑龙江省可能性较大,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新疆五家渠市两个地理种群来源于我国其他稻水象甲发生区。从发生时间顺序上看,新疆稻区不同地理种群属同一来源的可能性更大。2、田间种群扩散规律研究:在伊犁河谷稻水象甲发生区,早移栽田虫源主要来自于田埂,稻水象甲种群密度呈现从田埂向田中逐步递减趋势,从5月上旬开始扩散至5月下旬迁飞高峰;晚移栽田虫源主要来自早、中移栽田,其成虫种群密度于移栽后随即出现高峰,随后逐步下降,6月上旬消亡。越冬后稻水象甲成虫种群约90%分布于距离田埂40 m以内的距离,表明稻水象甲自然扩散能力较弱。3、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新疆稻区稻水象甲的允许产量损失率为1.1756%,其经济防治阈值为5.82头/m2。在药剂筛选方面,8种生物源药剂(6种经过有机认证、2种经过绿色认证)对稻水象甲的室内毒力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除4%小檗碱SA、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DP和6%刺克多粘类芽孢杆菌AS仅对该虫具有击倒作用外,其他药剂均对其具较好的致死作用。在田间药效方面,100亿孢子/mL白僵菌OD、1.5%除虫菊素AS、7.5%鱼藤酮E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 4种药剂15d的田间防效为51.24%82.55%。因此,在绿色水稻生产中,100亿孢子/mL白僵菌OD、1.5%除虫菊素AS、7.5%的鱼藤酮E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用于稻水象甲的防治。植保无人机大田超低量喷雾研究表明:氯虫·噻虫嗪SC 12.5 mL/666.7m2防效最佳,药后14 d防效高达93.43%;氯虫苯甲酰胺SC等药剂防效介于80.96%93.27%。此外,添加飞防专用助剂可使其田间防效提升22.29%28.49%。4、防控技术集成:稻水象甲在防控应遵循―强化检疫,科学监测,精准防控‖的原则,以科学、准确的抽样监测及预测预报为前提,对非疫区应加强检疫,疫区则以为害监测、种群抑制为主,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危害阈值,采取以环境友好型化学防治技术为核心,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诸多技术相协调的防控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防治稻水象甲的目的。
潘鹏亮[5](2016)在《增加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和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调控措施。其中,增加作物遗传多样性或增加作物物种多样性具有增益、控害和稳产增值作用,对害虫和天敌关系可以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为了验证该措施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在2010-2013年期间,作者在河北省涿州市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天津市宝坻区、山东省日照市等试验区就增加作物多样性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品种混播和保护地黄瓜(Cucumis sativus L.)伴生害虫驱避作物[芹菜(Apium graveloens L.)和木耳菜(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两个方面。大田作物品种混播以水稻(Oryza sativa L.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例,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种作物选用不同的品种进行种子重量等比例混播,调查了生长期内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和趋势,探讨了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保护地采用黄瓜与芹菜或木耳菜按4:1的行比进行间作,应用常规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伴生植物对黄瓜上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两种害虫种群发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两种粉虱成虫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增加大田作物多样性,可以对一些主要害虫起到调控作用,有利于天敌的发生和发展,增强了天敌的控害作用。不同品种混播调控作用最好的是水稻品种混播(4个品种),它可以显着降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发生量,提高稻田捕食性蜘蛛的种群数量;其次是大豆品种混播(5个品种),可以显着降低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的发生量,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花生品种混播(3个品种)可以显着降低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小麦品种混播(4个品种)提高了蚜茧蜂(Aphidius sp.)的数量,有利于培养天敌种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麦蚜的发生量。2.增加作物多样性方面,在保护地黄瓜中伴生芹菜,可以显着降低白粉虱、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发生量,改善害虫和天敌之间的种群动态关系。伴生木耳菜会显着降低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提高蚜茧蜂成虫的数量。伴生芹菜或木耳菜可以影响烟粉虱(B. tabaci)成虫在温室黄瓜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对调节益害关系有积极作用。但保护地黄瓜伴生芹菜或木耳菜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 Curt.)的发生。3.两种粉虱成虫混合种群在春季保护地内表现出双峰型的日活动节律,夜晚无飞翔活动。烟粉虱对其具有吸引活性的气味物质有明显的正趋性,可以增加粘虫板的诱捕量。4.白粉虱对幼嫩的黄瓜叶片有取食偏好性,而Q型烟粉虱对黄瓜叶位的相对位置有偏好性。春季和秋季两种粉虱成虫在黄瓜植株不同叶位上的分布有显着变化,春季白粉虱主要分布于黄瓜上位叶,而烟粉虱在下位叶居多,秋季两种粉虱均有向中位叶移动聚集的现象。5.地统计学调查和计算方法被首次应用于温室粉虱种群的空间分布。在伴生芹菜或木耳菜对白粉虱和Q型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的调查研究上,通过初步比较传统调查方法和地统计学调查方法,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在研究温室粉虱类害虫的空间分布中具有优越性。
狄雪塬[6](2016)在《白僵菌YS03菌株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之一,2010年在贵州首次发现稻水象甲,对当地的水稻造成严重的危害。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YS03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有很好的致病力,本文主要探索了YS03球孢白僵菌产孢培养基的配方筛选;又进一步研究了稻水象甲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探索了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时期;最后又研究了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等,为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的广泛应用作出示范指导。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采用田间笼罩接虫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密度的稻水象甲成虫与水稻被害叶率、幼虫密度、水稻分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损失等的关系。稻水象甲成虫密度与水稻被害叶率和幼虫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稻水象甲的危害明显减少水稻分蘖数和穗数,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建立了产量损失率与被害叶率、成虫密度、幼虫密度的回归方程,计算获得了插秧后的第5 d、第10d、第15 d、第20 d的叶片被害率的防治指标为59.65%、52.97%、50.96%、48.52%,成虫的防治指标为20头/m2(1头/丛),幼虫的防治指标为130头/m2(6.5头/丛)。该结果对贵州省稻水象甲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优效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产孢培养基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进行产孢培养基的配方改良。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产孢量影响较大的3种原料为花生、麦麸和玉米粉,进而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最终得出使产孢量最大的配方为花生:麦麸:玉米粉=2.6:3.5:3.9。经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且新配方的产孢量是PDA培养基产孢量的1.92倍。且优化后的培养基要优于任何单一培养基的产孢量,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能增加产孢量,其配方能较好的满足规模化培养白僵菌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最佳时期研究插秧后3 d、7 d、10 d、15 d、20 d分别从田间采集稻水象甲回室内施用YS03球孢白僵菌,观察室内不同施药时期的稻水象甲成虫数、取食斑个数及产卵量。室内的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施用YS03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各项指标没有显着影响,即插秧后各时期施药均可。田间分别在插小秧后3 d、7 d、10 d、15 d、20 d调查田间成虫数量,并同时取样检查秧苗上的卵量。田间调查显示,稻水象甲在插秧后3 d陆续迁入秧田,并开始产卵。插秧后7 d施药,稻水象甲成虫数与产卵量均差异显着。综合室内和田间的试验结果,应在插秧后3 d-7 d施用YS03球孢白僵菌。4.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施用方法的研究设置农药、喷菌粉、喷菌雾、对照等四个处理,三个重复进行试验。依据不同处理对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及取食斑的防治效果,综合分析得出,喷雾和喷粉均能有效的防治稻水象甲。喷粉和喷雾两种施药方式对稻水象甲各指标防治差异均不显着。两种施药方式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达65%以上;对稻水象甲幼虫的防效达80%以上;对取食斑的防效达20%以上。喷粉防治,稻水象甲的幼虫危害可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喷雾防治,稻水象甲的成虫、幼虫危害均可控制在经济阈值内。白僵菌两种施用方法均可以用于稻水象甲的防治。
张强翔,林克剑,任应党,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7](2011)在《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逐年加重。2009年至2010年系统调查了沿黄稻区灰飞虱种群的发生特点和数量动态规律,并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稻田灰飞虱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主要以少量3、4龄若虫进行越冬;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从小麦田向水稻秧田迁飞,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第1个发生高峰期,迁入高峰时秧田虫量达483头/m2;灰飞虱种群的第2个发生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间出现2个小峰值,虫量分别为156和143头/m2;第1代灰飞虱成虫在稻田中空间分布型的聚集性指标大于1,表明其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灰飞虱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2D2(0.23m+0.06),采用m*-m关系的种群序贯抽样Iwao模型为T(1,0)=25±12.9槡n。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强翔,任应党,林克剑,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8](2011)在《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9—2010年间系统调查了河南省境内沿黄稻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越冬种群的时空动态变化,并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沿黄流域主要以少量3、4龄若虫进行越冬,11月下旬进入越冬期,翌年4月上中旬为越冬代种群发生高峰期,成、若虫虫量分别为22头/m2、43头/m2;灰飞虱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向水稻田迁飞,迁入高峰时虫量在450头/m2以上;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在麦田中空间分布型的聚集性指标大于1,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在此基础上得出灰飞虱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N=t2/D2(0.324/m+0.086),并且描述了灰飞虱种群序贯抽样的Iwao模型:Tn=25n±15.4n1/2。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洪波,张云慧,李超,吐尔逊,陈林,程登发[9](2010)在《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一种重要的害虫,为明确其在新疆的空间分布,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和Iwao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成虫、卵块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及幼虫的序贯抽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空间格局的聚块性指标均大于1,空间分布型为普通群聚型;对低龄幼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50头/样方、置信水平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d1=50n+81n和d0=50n-81n,当百株虫量达到756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李雷,王申福[10](2009)在《稻象甲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稻象甲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对几种常用防治药剂的作用特点、使用方法及药效等进行了比较
二、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抗药水平测定及药剂减量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稻水象甲的分布 |
1.2 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1 稻水象甲形态特征 |
1.2.2 稻水象甲危害特点 |
1.2.3 影响稻水象甲发生的因素 |
1.3 新疆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现状 |
1.3.1 新疆稻水象甲发生规律研究现状 |
1.3.2 新疆稻水象甲防治研究现状 |
1.4 新疆主要害虫抗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新疆主要稻区不同稻水象甲地理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试剂 |
2.1.2 供试虫源 |
2.1.3 敏感性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敏感基线建立 |
2.2.2 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种群的抗药性水平监测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3章 新疆主要稻区常用杀虫剂对不同稻水象甲地理种群的拒食活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供试试剂 |
3.1.4 研究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室内不同杀虫剂对察布查尔县稻水象甲的拒食活性 |
3.2.2 室内不同杀虫剂对温宿县稻水象甲的拒食活性 |
3.2.3 室内不同杀虫剂对乌鲁木齐主要稻区五家渠稻水象甲的拒食活性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稻水象甲田间减药增效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作物和试验对象 |
4.1.3 供试农药与增效剂 |
4.1.4 试验方法 |
4.1.5 试验测定与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福奇对稻水象甲的田间减药增效 |
4.2.2 亮泰对稻水象甲的田间减药增效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1.3 不同抽样方法的比较 |
1.4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
1.4.1 聚集度指标法 |
1.4.2 Iwao的m*-m回归分析法 |
1.4.3 Taylor的幂法则 |
1.5 聚集原因分析 |
1.6 序贯抽样分析法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枣飞象成虫最适抽样方法的确定 |
2.1.1 5种抽样方法适合性的比较 |
2.1.2 5种抽样方法代表性的比较 |
2.1.3 5种抽样方法变异程度的比较 |
2.2 枣飞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 |
2.2.1 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 |
2.2.2 Iwao的m*-m回归分析法 |
2.2.3 Taylor的幂法则 |
2.3 枣飞象成虫聚集原因分析 |
2.4 枣飞象成虫的抽样技术 |
2.4.1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
2.4.2 序贯抽样模型 |
3 讨论 |
(3)食芽象甲成虫在陕北枣园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1.3 测定方法 |
1.3.1 空间分布型 |
1.3.1. 1 Iwao回归分析法 |
1.3.1. 2 Taylor幂法则 |
1.3.1. 3 聚集度指标 |
1.3.2 聚集原因分析 |
1.3.3 理论抽样数 |
1.3.4 序贯抽样模型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芽象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 |
2.2 食芽象甲成虫聚集因素分析 |
2.3 食芽象甲成虫在枣园的水平分布 |
2.4 食芽象甲成虫理论抽样数 |
2.5 食芽象甲成虫序贯抽样及防治指标 |
3 讨论 |
(4)新疆稻水象甲传播、扩散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起源与分布 |
1.2 稻水象甲传播和扩散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的传播和扩散 |
1.2.2 国内的传播和扩散 |
1.3 综合防控 |
1.3.1 防治指标 |
1.3.2 生物药剂防治 |
1.3.3 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研究 |
1.4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RAPD分子标记稻水象甲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稻水象甲DNA提取 |
2.1.3 RAPD标记 |
2.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APD引物筛选及PCR扩增结果 |
2.2.2 稻水象甲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 |
2.2.3 稻水象甲地理种群的聚类分析 |
2.3 结论 |
2.4 讨论 第三章 稻水象甲越冬后种群田间扩散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移栽期越冬后稻水象甲田间消长时空动态比较 |
3.2.2 同一移栽期越冬代成虫的取食斑数比较 |
3.2.3 不同移栽期越冬后成虫扩散距离比较 |
3.2.4 不同移栽期越冬后成虫种群分布与扩散距离的拟合模型 |
3.3 结论 |
3.4 讨论 第四章 稻水象甲绿色防控研究 |
4.1 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 |
4.1.4 讨论 |
4.2 稻水象甲室内药剂筛选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结论 |
4.2.4 讨论 |
4.3 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稻水象甲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结论 |
4.3.4 讨论 第五章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集成 |
5.1 稻水象甲疫情监测技术 |
5.1.1 非疫区疫情监测技术 |
5.1.2 疫区疫情监测技术 |
5.2 非疫区稻水象甲应急封锁防控技术 |
5.2.1 加强检疫 |
5.2.2 稻水象甲应急封锁防控技术 |
5.3 疫区稻水象甲防控技术 |
5.3.1 农业防治 |
5.3.2 物理防治 |
5.3.3 生物防治 |
5.3.4 环境友好型化学防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附件 |
(5)增加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和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3 大田作物混间作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4 驱避植物和非适宜性寄主植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增加作物遗传多样性对主要病虫和天敌的影响 |
2.1 水稻品种混播对稻田主要害虫、天敌和产量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分析 |
2.1.3 结论与讨论 |
2.2 大豆品种混播对大豆主要害虫、天敌和产量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分析 |
2.2.3 结论与讨论 |
2.3 小麦品种混播对其主要害虫、天敌和产量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分析 |
2.3.3 结论与讨论 |
2.4 花生品种混播对其主要病虫害、天敌和产量的影响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分析 |
2.4.3 结论与讨论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增加作物物种多样性对保护地黄瓜病虫害和天敌发生的影响 |
3.1 伴生芹菜对保护地黄瓜病虫害和天敌发生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分析 |
3.1.3 结论与讨论 |
3.2 伴生木耳菜对保护地黄瓜病虫害和天敌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结论与讨论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粉虱种群习性及增加作物多样性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烟粉虱生物型的分子鉴定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分析 |
4.1.3 结论与讨论 |
4.2 两种粉虱混合种群的日活动规律 |
4.2.1 试验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两种粉虱寄主选择行为 |
4.3.1 试验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两种粉虱在保护地黄瓜植株上的空间分布规律 |
4.4.1 理论背景 |
4.4.2 材料与方法 |
4.4.3 结果分析 |
4.4.4 结论与讨论 |
4.5 影响两种粉虱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 |
4.5.1 光照度 |
4.5.2 叶位和叶龄 |
4.5.3 叶片矿物质元素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白僵菌YS03菌株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水象甲的研究概况 |
1.1 稻水象甲的分类地位 |
1.2 稻水象甲的起源与分布 |
1.3 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 |
1.3.1 卵 |
1.3.2 幼虫 |
1.3.3 蛹 |
1.3.4 成虫 |
1.4 稻水象甲的危害 |
1.5 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 |
1.5.1 寄主 |
1.5.2 生活习性 |
1.6 稻水象甲的生态学特性 |
1.6.1 温度 |
1.6.2 光 |
1.6.3 水分 |
1.6.4 风 |
1.7 稻水象甲的防治 |
1.7.1 检疫防治 |
1.7.2 农业防治 |
1.7.3 物理防治 |
1.7.4 化学防治 |
1.7.5 生物防治 |
第二章 稻水象甲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调查方法 |
1.2.3 计算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水象甲成虫密度与水稻被害叶率的关系 |
2.2 稻水象甲成虫密度与幼虫密度的关系 |
2.3 稻水象甲危害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2.4 稻水象甲危害对水稻穗数的影响 |
2.5 稻水象甲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6 各指标间的关系 |
2.6.1 水稻产量损失率与稻水象甲成虫危害叶率的关系 |
2.6.2 水稻产量损失率与稻水象甲虫口密度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三章 球孢白僵菌YS03菌株产孢培养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菌株的培养 |
1.2.2 培养基的制备 |
1.2.3 培养基单因素筛选实验 |
1.2.4 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
1.2.5 验证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基的单因素实验 |
2.2 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
2.2.1 Box - Behnken实验设计 |
2.2.2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2.2.3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条件的确定 |
2.3 验证实验 |
3 讨论 |
第四章 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最佳时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方法 |
1.2.1 YS03球孢白僵菌对不同时期的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力 |
1.2.2 不同时期稻水象甲田间成虫及卵量调查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YS03球孢白僵菌对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和产卵的影响 |
2.2 YS03球孢白僵菌对不同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力 |
2.3 稻水象甲田间成虫及卵量调查 |
2.3.1 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 |
2.3.2 田间稻水象甲产卵量 |
3 讨论 |
第五章 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施用方法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地点选择 |
1.3 方法 |
1.3.1 菌株的培养 |
1.3.2 培养基的制备 |
1.3.3 剂型的配置 |
1.3.4 施用方法 |
1.3.5 调查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用方法对稻水象甲各指标影响 |
2.2 稻水象甲各指标为依据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果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7)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1.3 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
1.3.1 聚集度指标检验 |
1.3.2 线性回归方程检验 |
1.4 理论抽样数模型 |
1.5 序贯抽样模型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 |
2.2 稻田灰飞虱种群的空间分布型 |
2.2.1 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 |
2.2.2 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 |
2.3 稻田灰飞虱种群的理论抽样数模型 |
2.4 稻田灰飞虱种群的序贯抽样模型 |
3 讨 论 |
(8)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及调查方法 |
1.2 模型检验及分析方法 |
1.2.1 聚集度指标的检验 |
1.2.2 线性回归方程检验 |
1.2.3 理论抽样数 |
1.2.4 序贯抽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田灰飞虱种群动态变化 |
2.2 灰飞虱越冬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1 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 |
2.2.2 线性回归方程检验结果 |
2.3 灰飞虱越冬种群的理论抽样数 |
2.4 灰飞虱越冬种群的序贯抽样技术 |
3 讨论 |
(9)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2 建模及分析方法 |
1.2.1 建模 |
1.2.2 理论抽样数 |
1.2.3 序贯抽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变化 |
2.2 马铃薯甲虫空间格局 |
2.3 马铃薯甲虫理论抽样数 |
2.4 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序贯抽样 |
3 讨论 |
(10)稻象甲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活习性 |
1.1 成虫 |
1.2 幼虫 |
2 发生规律 |
3 防治药剂比较 |
3.1 20%象甲净乳油 |
3.1.1 作用特点。 |
3.1.2 使用方法。 |
3.1.3 药效。 |
3.1.4 间隔时间。 |
3.1.5 注意事项。 |
3.2 50%杀螟松乳剂 |
3.2.1 作用特点。 |
3.2.2 使用方法。 |
3.2.3 药效。 |
3.2.4 间隔时间。 |
3.2.5 注意事项。 |
3.3 90%晶体敌百虫 |
3.3.1 作用特点。 |
3.3.2 使用方法。 |
3.3.3 药效。 |
3.3.4 间隔时间。 |
3.3.5 注意事项。 |
3.4 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 |
3.4.1 作用特点。 |
3.4.2 使用方法。 |
3.4.3 药效。 |
3.4.4 间隔时间。 |
3.4.5 注意事项。 |
四、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主要稻区稻水象甲抗药水平测定及药剂减量增效研究[D]. 刘秀红.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2]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 阎雄飞,蒲泰勋,李刚,刘永华.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3)
- [3]食芽象甲成虫在陕北枣园的空间分布格局[J]. 洪波,张锋,李英梅,张淑莲,陈志杰. 植物保护, 2017(06)
- [4]新疆稻水象甲传播、扩散及防控技术研究[D]. 王小武.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5]增加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和天敌发生的影响[D]. 潘鹏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6]白僵菌YS03菌株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应用研究[D]. 狄雪塬. 贵州大学, 2016(03)
- [7]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J]. 张强翔,林克剑,任应党,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5)
- [8]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 张强翔,任应党,林克剑,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3)
- [9]马铃薯甲虫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J]. 洪波,张云慧,李超,吐尔逊,陈林,程登发. 植物保护学报, 2010(03)
- [10]稻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 李雷,王申福. 农技服务,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