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思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林歆[1](2021)在《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的副文本研究》文中指出副文本作为文本的客观组分参与译介过程,为译本研究提供素材,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副文本理论,通过考察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副文本如何建构作品的主题形象和中国文化形象,注释和深度翻译如何彰显译者风格,出版机构、丛书系列和封面设计如何促进译作的传播和接受,揭示该译本的译介模式,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王晋[2](2020)在《清代忆语类文学作家的创作心理研究》文中提出忆语类文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以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为开山之作的中长篇抒情类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品,也是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边缘化存在,其总体数量不算很多,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也参差不齐,但它冲破了以往文学旧有的格式,是哀其不幸、感其情深的悼亡文学。忆语类文学大多数作品都以抒发真情实感为初衷,虽然不是篇篇都为经典,但它努力表达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视和自我的审视,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大部分忆语类文学内容主要以悼念逝去的妻妾为主,着重描写作家与主人公的婚姻爱情生活,表达作家对亡侣的怀念。作为一种私人化写作,此类散文在创作上没有持续性的发展,具有短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也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作者大多是落魄才子,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以传记的形式展露在人们眼前,文学作品的内容也许不是作家最真实的生活再现,但作家的所记所写,所想所感,甚至有所掩盖等实际呈现都可作为研究当时文人心态的最佳材料。纵观有关忆语类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其进行整体研究的并不多,基于忆语类文学的研究现状,也鉴于忆语类文学回忆性质的散文文体,本文对目前所能见到的清代忆语类文本进行整体考察,将作家的创作心理做为研究对象。第一章首先确定忆语类文学的概念、文体、本文将要探讨的书目以及对其作者进行分析。忆语类文学是一种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与追怀,抒发作者思念和爱恋之情,并对自我人生进行反思的回忆性散文。笔者通过对其研究和评论的分析,确定本文主要以清代的《影梅庵忆语》《香畹楼忆语》《浮生六记》和《秋灯琐忆》四部作品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作家除冒襄之外大多是落魄名士才子,在作品中体现出了共同的失志怅惘但具有一定自由观念的文人心声。第二章从作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进行心理考察分析。从作家创作动机上看,忆语类文学作家既有主观上的创作愿望也有作品实际的客观表现,其主观愿望是以“悼亡”为主,并借文学创作以宣泄苦闷和表达爱意,抒发郁积内心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和表彰。客观上表现了缺失性体验带给作家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心态和在塑造女性形象中产生的“情”与“礼”相对立的矛盾心理。从创作过程的心理分析上来看,情感在忆语类文学中占有最主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创作中情感具有一定的丰富性、理智性、倾向性和真实性特点,具体表现在忆语类文学作家的情感丰盈、情理合一、内容选择和真情实感等方面。此外,回忆与复现、内省和忏悔的创作心理也时刻萦绕在忆语类文学作品之中,蕴涵着作家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反思,以此表现出忆语类文学感性情感和理性思维的结合。第三章对忆语类文学作家创作心理形成原因的研究主要从外在坏境和文学内在规律角度出发,集中在家国剧变带来作家心理上的变化,追怀往事、尚情主流以及新型女性观念文化思潮在作家创作心理上的反映以及作家在创作主题、文体和风格的选择上,明显受悼亡文学、传记文学和晚明小品文的影响三个方面,揭示出作家形成这一创作心理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最后对其创作心理的影响进行分阶段的简要讨论,主要表现在抒发情感、书写女性和突出自我方面对民国初年抒情小说和之后以郁达夫为首的自叙传小说的影响深远,总结出忆语类文学的创作心理对文学史发展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李智[3](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赵统光[4](2019)在《方位幻境 ——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与美学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人类通过两种途径认知空间,分别是以身体所处为参照的身位系统和以外部世界为参照的方向系统,二者合称“方位”。方位观念肇始于新石器时代,启蒙于栖居经验。早期建筑既作为缩小的天地以轴线形式规定了风与火的对位,又作为放大的身体以朝向形式参与到同集体和地形的对话。当身位秩序与天文图示结合后,方位观念才趋于成熟。方和位的矛盾共生性被征以圆方交迭的隐喻符号,并辅以女娲伏羲的纠缠图像,写入东方文明的开端。一方面,在巫—王—儒的相继努力下,“位从于方”的理想幻境被实现到了人间,从此中原辐辏于天下,回形蛛网式的王权秩序成为涵纳文明的空间架构;另一方面,王权秩序的不稳定性,致使玄家于乱世中重建了“方从于位”的美学,给失意文人以退隐的选择。然而进退两难却生出困境万千,文人只好借助方位互否的空间隐喻排遣心中苦楚,方位艺术在符号—图案—人物画—山水画中一脉相承,渐臻妙境,最终集大成于园林。明清文人园林借方位互映隐喻人生进退,文人通过游园可打消退隐妄念,而非沉溺其中。沧浪亭更是化空间为谜语,以园载道,精妙地传达了文人深思熟虑后的安身立命之法。因此方位既是传统空间艺术的生成路径,也是解开园林之谜的钥匙。
赵永君[5](2017)在《俞平伯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俞平伯承渊深家学,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在文学创作与研究两方面卓有建树。其文艺思想体现出时代新旧交替之际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过渡特征。通过对俞平伯文艺思想的整体性提炼与把握,既可以给俞平伯在文学理论史上一个客观的定位,也可以藉此梳理出文学发展轨迹中“变”与“承”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对俞氏文艺思想展开探讨:俞平伯的人生文学观、文学审美观与学术研究理念。俞平伯的人生文学观得益于其浓厚的家庭传统文化熏陶与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西学东渐促进下的文学革命等社会环境。特殊的生活环境与个人性情使得文学成为俞平伯人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他始终坚持文学本位,人生文学观成为他文艺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俞平伯反对将文学工具化,而坚信文学是人生的一部分。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存,所以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性,由此俞平伯倡导社会人生中的文学应以“向善”为指向,以结合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同时,社会中的个人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文学又不能抛弃诗意性,由此俞平伯坚持个体人生中的文学要以“趣味”为主。人生与文学都具多面性,“向善”与“趣味”并不构成冲突。俞平伯的人生观直接地影响到他的文学审美观。俞平伯与佛教颇有渊源,受佛法“不执”观念的影响,秉持对于外物“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他将这一态度移用到对文学的审美认知上。俞平伯认为文心之妙即在于既不沾滞也不绝缘,而处于显隐之间、离合闪烁方能构成文学的美感,古典文学中的“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俞平伯对文学含蓄之美的审美诉求。在此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俞平伯对一些传统的审美范畴做出新的解读,总结、阐释了文学的“明清厚远”四种境界。以人生与审美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也主导着俞平伯的文学研究。俞平伯身兼作家与理论家双重身份,在学术研究方面既有理性的严谨又有感性的灵动,在“红学”、古典诗词、新诗等方面为学界提供了可以引为范式的研究理念。他与胡适、顾颉刚同创“新红学”,并且以科学考辨与审美观照相结合的方法将“红学”从胡适的史学研究扭转回文学研究的正常路径上来。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综合运用层层分析的“剥蕉法”与印象式的“直观感悟法”,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全面、细密、准确地解读与鉴赏古诗词。至于新诗,俞平伯从传统中确立其合法性,从当下社会心理分析中确立其发展方向,从文学审美性角度矫正其粗制滥造的非诗化倾向,力图使中国诗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一条突破传统老调又不生套西洋的新路。俞平伯的文艺思想呈现出汲旧纳新的特色,他在社会文化急剧裂变时期客观地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为当时中国文学在旧与新之间实现平稳过渡潜心研究。这对当下新时期的文艺理论建设,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唐妍[6](2016)在《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小说(以清代前中期小说为主)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想象性描述的研究,还原清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实存,即男性作家的想象性建构。回到文本重新思考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代言"背后所隐藏的作者个人的自我想象与家国想象。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围绕"记忆、想象、历史"这三个关键词展开,以"纪实性"忆语体散文与幻想型虚构作品为例,探索"想象"的内涵。想象是一种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对个人记忆或是集体历史的筛选、过滤乃至重构,来建构"我"所认识的世界。解读想象即能解读自我或他人的意识。较之女性的真实存在,解读男性如何想象女性,或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以及作家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第二、三两章重点关注小说中的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以及女性在进行这两种角色的转换时所遭遇的困境,并在论述过程中,比对了男性作家个人对女性角色的想象与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想象之间的微妙差异。首先,指出清代小说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想象,一方面秉持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对妇女的规约;另一方面,又允许女性保有一定的才学与个性,这正是作家不自觉地徘徊于集体意识与个人对社会的批判意识之间的文本表现。其次,分析了清代小说中频繁出现篡夺夫权的悍妇、妒妇与取代父亲的寡母形象的原因。指出男性作家通过对这些"反常"女性角色的想象性重构,来消解内心由于女性的"僭越"所带来的不安。最后,阐释了小说中的女性为何会在出离了家这一内部空间,获得社会角色身份时,遭遇困境。以及男性作者为解决女性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转换之间的矛盾冲突,重构女英雄、女侠、女性帝王等的情爱观、贞节观,使小说中的女性主动放弃自己的社会角色,回归家庭的方式。第四章则将重点放在男性对女性(主要指闺秀)生存活动空间的想象上。这些空间由内到外,依次为闺阁、花园与围墙之外的广阔空间。在这三个女性专属或非专属空间中,男性作家最乐意描写处于内外之间的花园,而对闺阁与广阔的外部空间则往往欲言又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性之间的某种禁忌。论文正是通过分析小说中男性作家对不同女性空间的描述差异,来解读男性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第五章则将研究视角转向两性关系之换位体验,以《镜花缘》、《续镜花缘》、《再生缘》等作品中的易装情节为切入点,分析同一事件的男性叙述与女性书写之间的差异。进而明晰男性的女性想象承载的更多的是男性的自我想象与家国想象,至于是否传达了女性声音则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内。以往的研究多欲从清代小说(尤其是晚清小说)中寻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滥觞,而忽略了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由男性塑造的,陷入对清代小说中的女性做单纯的性别社会学阐释的怪圈。本篇论文意在提供一种研究清代小说或是女性形象的新思路,从文本出发,结合心理学、叙事学、历史学、艺术史等研究方法,更好地走近小说本身。
朱星瑶[7](2012)在《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题材小说是世情小说中最具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几部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家庭题材文言小说领域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书写父子、夫妇、兄弟等主要家庭关系的文言小说进行文本和文化的分析,透视主流思想对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影响,体察特殊时代文人的家庭理想,对明清家庭生活所折射出的世情探微发隐,结合时代背景挖掘小说作者对礼法和人情的哲理性思考。结合文本,对不同时代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及章回体小说在叙事意图方面的异同,探讨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审美特征。第一章:概观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文学和历史背景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明前家庭题材文言小说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却也为明清时期积累了素材和写作经验。从思想上看,宋代以前对家庭伦理关系有朴素的思考,宋代则多了理学气。明清时期是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深深地影响着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创作。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也因为时代文化的影响,而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章:在中国传统社会,父子人伦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儒家文化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范是父慈子孝,这种伦理规范,在明清时期亦为大力宣扬的主流思想。因此以孝义为主题的文言小说数量众多,对明前同类作品特别是《夷坚志》张扬孝义的主题予以发扬光大。在具体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策略上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力图使孝义故事更加感人。同时也融入了时代内容,如以孝义寓言忠义和士人节气,书写世情对父母子女关系的世俗影响等。第三章:夫妇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主要靠情感和礼法来维持,缺少恒定性,存在着很多变数,因此,夫妇关系会呈现出多种存在形态。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明前小说对夫妇情爱与负情负义主题的书写,宣扬传统节烈观,以激励士人,移风化俗;另一方面从明初“剪灯小说”开始,即表达了一种婚姻理想:婚姻内容不再仅仅是责任和道德,还有夫妇情感的琴瑟和鸣。在“忆语体”小说中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典型,其婚姻理想和写作模式与《红楼梦》彼此借鉴,相互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自明末开始的在财货、名利、色欲等时代风潮的侵蚀下夫妇间情感被扭曲、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受到无情挑战的种种现象。第四章:明清时期文言小说对兄弟关系的书写,基本上承袭明前兄友弟恭、兄虐弟敖的故事模式。不过,以传奇小说书写兄弟关系是前代所没有的。明清家庭题材传奇小说特别是清代传奇小说,更多地对现实中兄弟相争的利益关系进行了细致描摹,部分减弱了早期文言小说伦理劝诫的色彩,通过对兄弟失序的书写,反映出封建末世真实的世情世相。第五章:选取《古今谭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中的家庭题材篇目作为个案研究,以揭示明末至康乾时期文人对家庭观念的深刻反思及在家庭叙事方面的新变化。《古今谭概》,作为“笑林体”的代表,以谐谑精神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进行反思,并对后来的家庭题材文言小说有显着的影响;《聊斋志异》,在对人情和礼法的思考方面表现得更为近情,兼具文言和通俗小说的叙事技巧,令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从内容到艺术上升到一新的层级,并带动一批深得“聊斋”壸奥的传奇小说的涌现:《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明确探讨情与理的矛盾,针对性更加鲜明。第六章:本章从叙事意图、叙事内容和审美特征几方面比较文言小说、章回体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在家庭题材叙事方面的异同。白话短篇家庭题材小说重视“谐于里耳”,令其在对伦理道德观念的宣扬、对家庭生活中世情百态的暴露,以及对家庭中礼法和人情关系的反思中,常常充满了矛盾。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更多地凝聚了作者对各类人家庭生存状态、家庭观念、家庭关系、家庭问题的深刻思考,因此与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经典之作有相通之处。章回小说也有雅俗之分,那些有思想深度的章回体家庭题材小说,更多写心,而非射利,具有文言小说的审美特征。本论文从文本的相互继承和发展流变入手,分析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对三种主要家庭关系的书写,透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的新质,把握不同作家的写作心理,对不同文体家庭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加以分析。力图对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和从文本到文化的把握。
马婧[8](2012)在《19世纪初中西方的女性形象 ——陈芸与简·爱对比》文中研究指明《浮生六记》,一部描写夫妻间伉俪深情的自传体散文;《简·爱》,一部带有作者生平印记的小说。这两部作品虽出自相同时代,却由于受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为我们展现了两位与众不同的女性,这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特点历来是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本文旨在将二者的形象进行对比,在分析她们形象异同点的同时,试着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达到为汉语国际教学服务的目的。
江慧敏[9](2012)在《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文中研究表明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在海外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小说。小说创作于1938年,正值国内进行艰苦的抗日战争。林语堂先生虽然身居海外,但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也想为国内的抗战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借此小说创作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宣传抗日战争,以争取国际支持并鼓舞国内抗日官兵与广大民众的抗日士气。这样,一方面该小说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婚丧礼宴、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饮食茶酒、人生哲学等中华民俗与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它以中国历史现实为故事背景,即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民初直至抗日战争,其中涉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得小说极具真实感。由此看来,这部小说完全是中国题材,其特殊之处是它的语言与反映的题材之间的错位,即语言能指与文化所指的错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翻译类型——无根回译。国内翻译界注意到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创作与汉译的特殊性,但是整体上认识较为混乱,概念运用上说法不一,亟需澄清界定。例如,把这类特殊的翻译称之为“回译”、“复译”、“文化回译”、“文化还原”、“还原翻译”等。实际上,翻译理论中这些已有的翻译概念无法很好解释并涵盖这种特殊翻译类型,需要根据这类特殊创作与翻译现象本身具有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翻译概念,对此,王宏印教授提出“无根回译”的概念。基于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特殊性,以及作品在回归其母语语言形态的翻译过程的特殊性,其中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并加以解决。因此,本论文试图以林语堂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文译本——郑陀、应元杰合译本、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为个案,借助叙事学、修辞学、文体学、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互文性等理论,全方位地探讨小说原着的特点,并分析译本的体现与还原情况。在对原文、译文、原文与译文之间,以及三个译本之间进行文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此类特殊创作现象中的文化内容在回归母语形态时,呈现出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希望对同类作品和翻译现象作出有力地解释并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丰富翻译理论并对翻译批评带来一定启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动机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等。研究现状主要是国内外林语堂研究综述,侧重于林语堂翻译研究现状,最后落脚到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研究现状上。第二章是对林语堂的生平和中英文翻译创作的介绍,以及对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与翻译情况的介绍。探讨了林语堂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文化传播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以及属于异语写作的Moment in Peking对本国文化的表现力问题。第三章运用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理论,从宏观结构层面和微观语言与审美层面上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探讨在译文中的体现情况。叙事学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以中国叙事学为主,分析Momentin Peking的叙事特点以及三个中译本的翻译叙事。修辞学主要是运用并非仅限于修辞格或修辞技巧层面的广义修辞学概念,探讨原文与译文叙事话语的修辞性特征。从文体学方面主要是探讨林语堂的语言风格与翻译复原。第四章,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东方主义理论,对小说塑造的中国形象、日本、韩国、西方等外国形象进行研究,探讨译本对这些国民形象的还原情况及其参照因素。由于作者通过审美形象表现其主观评价态度和客观理智认识,各国形象的塑造都放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参照下。又由于林语堂在异域用异语创作,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既有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需要,又有“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第五章是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互文性研究与翻译。主要借助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概念:“显性互文性”和“成构互文性”,并对之进行一定的改造。探讨小说原着的互文性特征,以及汉译本对这些互文现象采取的强化、等化、淡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为无根回译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六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三个中译本的特色比较和整体评价。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法、评价法等对各个译本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原因,指出各个译本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三个译本之间的共性并作出整体评价。最后,基于对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讨论的基础上,认为《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作为文学翻译,具有翻译文学的基本特征,应该载入中国翻译文学史。第七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写作带来的特殊翻译类型——无根回译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先是界定无根回译的概念,区分容易混淆的回译、古本复原、伪译等相关翻译概念。然后,论证无根回译的普遍性,对其适用范围进行层级划分,对其参照因素、译本评价以及终极范本问题,加以讨论并尝试予以解决。无根回译对一些传统翻译理论带来的新情况,以及对翻译批评带来的挑战,本章均有探讨。第八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包括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以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译本的研究分析发现:1.《京华烟云》的写作属于异语写作,是一部外洋内中的小说,具有中西合璧的性质和异域传播的意图。其创作的成功使异语写作中语言对文化的表现力问题突显起来。本论文经过探讨认为一种民族的语言是表现该民族文化的最佳语言形态,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其他民族语言同样具有很好的表现力。2.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在国内的翻译,作者林语堂曾事先选定理想的译者,并提供有关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人名、诗词典故等注解供译者参考。而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困难可以与作者沟通。这样,作者与理想的译者合作,使得善译本的产生成为可能。3.在理论上,《京华烟云》的汉语翻译属于“无根回译”,即运用外文进行中国文化题材的文学创作,但又用汉语翻译回来,呈现为汉语文学形态,返销给中国读者或汉语读者。其翻译效果以中国现代读者为接受的心理基础,最终将体现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赢得必要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4.通过研究发现,“无根回译”并非只限于林语堂一个个案,中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中存在不少类似的异语创作及其回归母语的翻译现象,因而该理论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这种新的理论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译本评价、终极范本等,需要讨论并加以界定,本文都进行了探讨。总之,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本这一特殊个案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文学创作还是对翻译理论,均具有重大发现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虽然小说创作内容是京华旧事,却给译坛带来新的翻译类型并对翻译批评提供新的认识和启示,正所谓京华旧事中蕴含着译坛新识。
刘桂兰[10](2011)在《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文中指出本课题基于译学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从一元规范到二元对立向多元系统的发展态势和必然,翻译研究从学术话语的边缘逐步趋向中心、从隶属于语言学和文学的“亚学科”走向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发展,旨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本位研究的文本回归出发,以翻译研究的成品即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对反复受到译介的文学经典所构制的文本以及多个译本,进行文本形式与内容各要素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辨别重译文本生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世俗化取向和现实意义。论文既关注传统的译本语言对比,更关注多译本之间的联系,而从译本差异中寻找一本多译间的互文互照、和融共存的世俗化轨迹。本文借用“世俗化”这一概念来说明重译事件的价值取向,指出译文生产过程中的“合时”和“入世”的特点,它是重译活动适应时世的价值取向。论文以文本理论、翻译功能目的论、“深度翻译”等理论和“陌生化”诗学追求为依据,以重译文本研究为中心,从重译文本的外延和内涵、形式与内容、译者主体和译品评判等多向度展开论述和求证重译文本的世俗化取向,即分析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效果。通过多译本、重译本的个案分析和定量例举,说明同一原文本的不同译文本分布于同一译语中不同译者的个体风格差异,以及作为重译群体的总体特征;突出前后翻译文本历经文化启蒙、发展、和复兴繁荣的不同时期,通过改写、编译、重述等方式所呈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从“改编”到“重写”、从文化实用性翻译到政治诠释性翻译到商业多元化翻译的世俗化发展历程;构织翻译个体和翻译群体合力作用下的全译本运动,从而说明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的趋世向俗的结果,即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交合点上的世俗化取向。论文一方面说明重译文本通过展示各译家技路的不同,找到各自译本存在的理由和其自身建构的理据。另一方面由此进一步说明多译本受制于功能目的论的指导。论文中所列举的译例都旨在说明译本自变与他变的延移过程。译本语言、译本外形、译者手法、译本服务对象等的世俗化变异反映出合力作用下翻译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中英互译领域,翻译语言是越来越自白通晓,阐释是越来越全面深刻,译本的容量是越来越宽阔,翻译技法是越来越需要奇巧新颖。重译的世俗化取向是文学翻译现代性的属性和要求。一方面,译本的可读性要求和翻译行为对文本制造的“明晰化”效果,使得翻译文本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大众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文学的艺术性本质要求文学翻译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审美性,促使翻译文本也有走向陌生化的艺术追求。读者群中的高端阅读强调文学作品的“功用性”,而普通读者群则要求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或“娱乐性”,这种两极走向使得译者不得不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寻找出路、在异化与归化中寻求发展、在直译与意译中寻取平衡、在主体个性张扬和适应读者及接受环境中求得和谐。最后论文归结“重译在语言文化双道上的世俗化取向——文以载道、译有所为”的主题。论文第一章为引论;第三至第六章为本论;第七章为结论。第一章论文要素简述。首先界定论题及其关键词,介绍整个研究的源起,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选题原因、定向,简要概括论文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法、工具等。其后是翻译研究鸟瞰。对已有的国内外的研究动向作了一个整体性回顾,对本论题涉及的国内外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作了基本归纳,本章还特别把本论文的理论支持抽取出来作为论文展开论述的重要依托。第二章讨论重译内容的世俗化取向。在重译文本的内部研究中,也就是针对多译本的内容的实证研究,论文以二十世纪前期、中期、后期的三个时段划分,分别论述文学意识形态和翻译题材选择上的世俗化取向。实际上,不同时期译本的译者主体一直都“在场”,而且不同时代译者显形显能的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启蒙、发展和复兴以及繁荣时期通过改写、编译、重述等方式所显现出来的译本内容会有重点的偏移。第三章阐释重译规范的世俗化取向,即在翻译规范指导下的重译策略和重译方法研究。讨论重译文本在语言与文化策略选择上的双向世俗化,也就是说明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文本内外两方面探寻译本世俗化的规约:翻译中文内语言策略的世俗化和翻译中文外文化策略的世俗化。不同译本的不同翻译规范制约和不同的策略选择,共同构成原文本到译文本的重译环节,不同译本的规范机制相互之间既有相同的规律性存在,也有相异的合理性分布。第四章论述重译形态的世俗化取向,针对文本范畴的扩大,拟对重译文本从其外部结构上进行研究。论述多译文本客观存在构成上的世俗化取向,首先引入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等概念,然后从多译本的历时性演生、多译本的共时性衍生互存、多译本演生的后效三方面阐发求证。不同时期的译文本在形式结构上是有变化的,由此引出本文论述的包括主文本和副文本在内的全译本的说法,并阐发多重译本的生产过程:初译的文本改写、再译的文本还原、重译的文本衍生,这样的历史生成创造了重译本的后起生命,构筑了多译本的互补存在,译本的不同生产都有其世俗化的取向。对于重译文本的形成机制研究寓于重译形态的历时性演生和共时性衍生的研究中,也就是从译者主体性、文化诗学、意识形态和历史时代多个视角探寻重译的成因和必要与必然。由此得出结论:翻译中的重译文本是对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历史变迁、现实多元的重写的载体,是世俗化的结果。第五章阐述重译主体的世俗化取向。本章主题为多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操作,其目的在于探讨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产生的原因。首先对多译本译者主体进行了群体与个体的划分,追溯重译文本中不同语义内涵的异变趋向,并把重译另类主体纳入本研究之中。多译本创作主体群分三类: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作家型翻译与学者型翻译、女性译者与男性译者。通过描述不同类别译家的同译作品现象,以及对译家异译策略和风格的比较分析,说明不同译家对同一原文本的不同理解和翻译。多译本创作主体的另类包括作者自译、同一译家对同一作品的前后完善。可以说,世俗化取向对译者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者既要有学者型研究型的严谨的治学风范,又需具备灵性的有创作能力的和感知能力的作家素养。第六章论述重译评判的世俗化取向。展开对多译结果的阐述——译品社会评判的世俗化取向,或者说是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社会效果。通过不同译家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变异、同一译家对同一作品的前后完善,从文学作品多译的语料以及个案分析中探讨重译文本中的不同语言转换机制和语言风格;从散文重译突出闲散性、戏剧重译突出娱乐性、小说重译突出实验性、诗歌重译突出像似性四个方面,进行基于一定语料的分析和佐证;通过重译文本中意象再现之返真、形象塑造之落实、意趣表达之取巧,重构并呈现重译文本的审美效应的世俗化。第七章既对重译文本的合时入世作了归结,又对重译文本研究的延伸、多译文本的文本价值和重译功用进行进一层的演绎,全文题旨最终归结为“语言策略的世俗化取向——文以载道;文化策略的世俗化取向——译有所为”。无论是译本的共时比较还是历时变迁,译本本身都负载着原文的信息码,承受着来自现存先有文本的制约,涂抹上了现代社会的色彩,也试图在找寻它的现代发展形式和社会走向。译本以及译本的创造者对应着社会进步所急需的角色和使命,一方面呈现着现代社会必备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由此而产生的世俗化特征。无论是译本的呈现形式,还是译者主体的策略选择,还是译品的最终存在和后起生命,都仰仗于而且旨归于各自的世俗化取向。最后通过探索性的建模研究,尝试通过多译本的发生发展和共生机制模拟出译本的共通结构和文本形式,以及反映重译文本在内容上对前译本的规避策略和创新途径。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从译本的不同之处寻找规律、归纳分析群体共性和主体个性。超越译文的优劣评价,客观地看待不同译本背后的潜存规律,充分肯定各自的取道及其世俗化倾向。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观点上提出了重译世俗化取向的说法,为“明晰化”假说即“显化、简化、范化”之说补充了“世俗化”这一具体呈现方式,对重译活动的价值取向做了总体性的整合出新;在论据上,本论文对从事一本多译的不同译家作了群类划分,突出了作家型翻译和学者型翻译的差别,提出两者融合的可能性;在论证方法上,本论文结合翻译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和文学诗学理论阐述论证,尝试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上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考察。
二、《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思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思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的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
2.0 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典型的副文本元素 |
2.1 内副文本元素 |
2.2 外副文本元素 |
3.0 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副文本的价值和作用 |
3.1 建构异域形象 |
3.1.1 作品主题形象建构 |
3.1.2 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
3.2 彰显译者风格 |
3.3 促进传播接受 |
4.0 结语 |
(2)清代忆语类文学作家的创作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成果 |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忆语类文学的概念、书目和作者 |
一、忆语类文学的概念、书目 |
(一)概念、书目界定 |
(二)抒情散文文体 |
二、忆语类文学的作者 |
(一)冒襄 |
(二)落魄名士才子 |
第二章 忆语类文学作家的创作心理 |
一、创作动机心理探微 |
(一)悼亡与表彰的主观愿望 |
(二)缺失和矛盾的客观表现 |
二、创作过程心理分析 |
(一)抒情方式的多层次 |
(二)回忆与复现的偏差 |
(三)内省和忏悔的反映 |
第三章 作家创作心理成因及影响 |
一、作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
(一)现实剧变引起的心理变化 |
(二)文化思潮的折射 |
二、文学内在规律对创作心理的影响 |
三、忆语类文学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4)方位幻境 ——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与美学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空间与方位 |
1.2 论文大纲 |
1.3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方位的初象 |
2.1 空间序化 |
2.2 天地再现 |
第三章 由秩序建构的幻境 |
3.1 巫的世界 |
3.2 王的朝向 |
3.3 理想图示 |
第四章 由迷失引发的幻境 |
4.1 处士武梁 |
4.2 大人先生 |
4.3 邂逅洛神 |
4.4 韩熙载的处境 |
第五章 真幻相映的园林艺术 |
5.1 园林假想 |
5.2 贾府与大观园 |
5.3 左手先生与留园 |
5.4 沧浪之水,清浊自取 |
5.5 空间博喻 |
第六章 对比思考 |
6.1 两种西方几何学的空间表达 |
6.2 自由还是孤独 |
6.3 拼贴还是弥合 |
6.4 当代空间观念的变革及其审美化 |
结论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5)俞平伯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俞平伯文艺思想的背景与特色 |
第一节 家学背景 |
一、出身文化世家 |
二、传统教育与家风熏染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俞平伯 |
一、负笈北大与感知新潮 |
二、“输入新知”与“传统守望” |
第三节 新旧交织的理论特色 |
一、多元化的思想来源 |
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思想模式 |
第二章 俞平伯的人生文学观 |
第一节 “人生的”文学 |
一、文学与人生 |
二、“一元”的创作态度 |
第二节 “向善”的社会人生文学 |
一、文学的社会性 |
二、向善:人生文学的社会指向 |
第三节 “趣味”的艺术人生文学 |
一、转向“趣味”的原因 |
二、“趣味”的内涵 |
第三章 俞平伯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一节 “不即不离”说 |
一、“不即不离”的美学意蕴 |
二、“不即不离”的审美体现 |
第二节 感兴与含蓄 |
一、审美“感兴”论 |
二、“含蓄”之审美诉求 |
第三节 文学四境:“明清厚远” |
一、“明”之释义 |
二、“清”之解读 |
三、“厚”之缕析 |
四、“远”之剖陈 |
第四章 俞平伯的文学研究理路 |
第一节 《红楼梦》新探 |
一、“新红学”之“新” |
二、科学考辨与审美观照 |
三、《红楼梦》研究方法之得失 |
第二节 古典诗词研究方法 |
一、“剥蕉法” |
二、直观感悟法 |
第三节 新诗研究心得 |
一、确立新诗合法性 |
二、运用社会心理分析法 |
三、坚守新诗审美性 |
结语:裂变中的传承 |
一、“通人”与“专家” |
二、突破与继承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解题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1 想象的双重维度:追忆与幻想 |
2 男性文人对女性的想象性建构 |
3 精英叙述与民间记忆 |
第一章 记忆、想象与历史 |
第一节 想象: 追忆与幻想 |
一 追忆与幻想(描述)的想象特质 |
二 男性想象与女性存在 |
三 想象:表象的重塑 |
第二节 记忆重构中的想象性选择——从叙事学角度看忆语体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 追忆中的女子 |
二 追忆叙事者的自我建构 |
三 叙事语言与叙事人称的差异 |
四 追忆的叙事策略 |
五 小结 |
第三节 才子之笔与史官之辞:《聊斋》与《阅微》的女性幻想差异 |
一 《阅微》的"反聊斋"叙事:对《聊斋》幻想世界的重构 |
二 《聊斋》与《阅微》中现实世界的幻想差异——以女狐故事为例 |
三 余论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想象 |
第一节 传统想象中的女性家庭角色 |
一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塑造 |
二 清代文人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想象 |
三 理想背后的文人寄寓 |
第二节 悍妒妇想象 |
一 文人之家妇人的现实境遇 |
二 明清之际悍妇文学盛行探因 |
三 悍妒妇的被选择 |
四 懦夫——悍妇的对照面 |
五 想象中"七出"之条的权威性 |
六 小结 |
第三节 父权的替代者——母亲 |
一 清初小说中成为主角的母亲 |
二 寡母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 |
三 母子关系的想象模式与作用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冲突 |
第一节 女英雄的尴尬结局——以《荡寇志》为中心 |
一 女英雄群像出现的原因 |
二 《荡寇志》的女英雄群像 |
三 女英雄的情感、婚姻生活 |
四 女英雄的尴尬结局: 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矛盾 |
五 女英雄想象的虎头蛇尾 |
六 余论 |
第二节 女侠的情感困境——以《儿女英雄传》为中心 |
一 女侠的"不婚情结" |
二 女侠的"被迫"适人 |
三 女侠的人生使命与性别使命的相互抵触 |
第三节 女性帝王武则天结局的多重想象 |
一 "贞洁"的荡妇:《绿牡丹》武则天结局想象 |
二 荒唐的女帝:《镜花缘》武则天结局想象 |
三 "无德"的才人: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武则天结局想象 |
四 武则天:男性笔下的矛盾存在 |
第四节 媒婆: 被诋毁的职业身份 |
一 职业媒婆的出现与小说媒婆形象的负面化 |
二 媒婆形象的负面化原因 |
三 媒婆境遇的重新审视 |
四 小结 |
第四章 女性空间想象 |
第一节 闺阁空间——以《红楼梦》为例 |
一 被隐藏的闺阁空间——《红楼梦》之前的闺阁想象 |
二 红楼闺阁居室空间——以林黛玉居所为例 |
三 作者理想的碎片——宝钗居所及其他 |
四 红楼绘画艺术中的闺阁空间——以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为例 |
五 闺房: 可望而不可及的女性空间 |
第二节 内外之间的缝隙: 花园 |
一 园林文化意蕴的承袭——花园 |
二 花园的空间特色 |
三 花园的文本价值与叙事功能 |
四 花园: 闺房的外在延伸 |
第三节 女性足迹的延伸: 才女的宦游经历 |
一 女诗人的家外足迹 |
二 小说作家对女性家外足迹的想象 |
三 小说对于才女宦游笔墨的吝啬 |
四 余论 |
第五章 两性关系之换位生活体验 |
第一节 男性文人对女性群体的想象——女儿国 |
一 女儿国传统 |
二 男性缺席的空间——《镜花缘》女儿国的前文本 |
三 换位生存——《镜花缘》女儿国 |
第二节 《镜花缘》到《续镜花缘》对女性群体想象的交易 |
一 缠足的文化想象 |
二 想象的变易——《续镜花缘》易装想象 |
三 女性想象的时空差异 |
第三节 易装想象中的女性声音 |
一 《再生缘》的易装抗衡:男性文人与女性作家的叙事差异 |
二 陈端生与孟丽君的困境:性别身份与角色话语 |
三 清代社会中女性的女扮男装 |
四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家庭题材小说概念的界定与命名的思考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 |
五、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难点 |
第一章 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概观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渊源 |
一、宋前家庭题材文言小说 |
二、宋元时期的家庭题材文言小说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尊崇程朱理学的思想与政策 |
二、明代中后期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生活对家庭伦理规范的冲击 |
三、乾嘉学派对程朱理学的的批判 |
第三节 明清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分期 |
一、发生期(明初至嘉靖时期) |
二、发展期(隆庆、万历、天启、崇祯时期) |
三、巅峰期(清初至嘉庆时期) |
四、衰微期(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
第二章 孝与慈:父母子女关系的永恒主题 |
第一节 对明前文言小说慈孝故事的承袭 |
一、对宋前慈孝故事三主题的承袭 |
二、对《夷坚志》的诸多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慈孝主题故事叙事内容、技法和策略的新变 |
一、叙事内容的新变 |
二、叙事技法与策略的新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节、妒:夫妇关系的三大主题 |
第一节 对明前文言小说夫妇关系故事类型的沿革 |
一、夫妇情的复杂性 |
二、负情和受报的性别差异 |
三、妒悍与惧内:更加喧哗的男性声音 |
第二节 节与失节主题的文化与叙事 |
一、以“剪灯”系列为主体的明代传奇小说的“节义”和“理气” |
二、清代传奇小说的节烈叙事 |
三、文人创作节烈传奇的目的 |
第三节 婚内恋情:文人的情爱理想和现实 |
一、“剪灯二话”对夫妇之情的理想描画 |
二、“忆语体”小说对夫妇情爱的理想描画 |
第四节 受世情污染的夫妇关系 |
一、色欲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
二、金钱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
三、人情之诈伪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友悌到“敖虐”:兄弟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志怪轶事对明前文言小说兄弟关系故事类型的承袭 |
一、兄弟情深一如既往 |
二、无情受报之毒 |
第二节 明清传奇小说对兄弟关系的书写 |
一、理气十足的明代友悌传奇:《赵氏伯仲友义传》 |
二、“聊斋体”小说中更加现实的兄弟关系 |
第三节 受兄弟姐妹关系影响的其他关系 |
一、与兄弟姐妹友爱相关的情感 |
二、兄弟姐妹无情的间接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几部重要小说集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古今谭概》之“谐谑”对家庭观念和家庭叙事的影响 |
一、《古今谭概》的写作背景 |
二、《古今谭概》家庭观念的进步性 |
三、谐谑风格对家庭题材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聊斋志异》家庭观念和家庭叙事的进步性 |
一、辩证的家庭伦理观念 |
二、《聊斋志异》家庭叙事方面的成就 |
第三节 乾隆时期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对礼法的维护与反思——以《阅微草堂笔记》和《萤窗异草》为例 |
一、《阅微草堂笔记》对传统道德的依违 |
二、秉承“聊斋”和“阅微”精神的《萤窗异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清文言与白话短篇及章回体小说家庭叙事比较 |
第一节 家庭题材文言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叙事比较 |
一、对家庭伦理道德的宣扬模式不同 |
二、对世情的不同态度导致叙述笔触的或尖锐或圆融 |
三、对礼法反思程度的不同映现出不同的叙事意图 |
第二节 家庭题材文言小说与章回小说叙事比较 |
一、形象塑造方面重视表现家庭人物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能力 |
二、对人物命运和家庭关系的设置表达着作者对家庭问题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19世纪初中西方的女性形象 ——陈芸与简·爱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覃思与敏学——二者在文化底蕴方面的异同 |
第一节 思想与现实双重作用下的知性女子 |
一、 传统儒家思想与江南文化的盛行 |
二、 西方教育思想与当时的教育现状 |
第二节 相异的中西文化造就的不同类型女性 |
第二章 顺从与反抗——二者在道德身份方面的异同 |
第一节 优秀的道德礼仪践行者 |
第二节 隐忍退让的传统形象与勇敢争取的先进女性 |
一、 封建家长制与传统思想的共同作用 |
二、 历史与基督教个性、自由教义的影响 |
第三章 生活与信仰——二者在生命形态方面的异同 |
第一节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第二节 生活为中心与信仰为首要 |
一、 中国人无信仰,儒道皆重生活 |
二、 西方的历史与宗教维系人生信仰 |
第四章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交流与学习 |
第一节 有关《浮生六记》与《简·爱》的教学 |
第二节 在文化差异中营造和谐的汉语国际教学课堂 |
一、 以文化共同之处为教学基点 |
二、 在文化差异中寻求和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20 世纪国外与国内林语堂及《京华烟云》研究 |
1.2.2 新世纪国内林语堂及其作品的翻译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林语堂与 Moment in Peking:难以书写的一章 |
第一节 尴尬的边缘人: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 |
2.1.1 林语堂生平简述 |
2.1.2 文学史上难以书写的一章 |
2.1.3 林氏英文作品的归属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最富盛名的传世之作 |
2.2.1 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 |
2.2.2 内容简介与艺术特点 |
2.2.3 异语写作与语言表现力 |
第三章 Moment in Peking 的叙事、修辞、文体与翻译 |
第一节 叙事学与 Moment in Peking 的叙事模式与手段 |
3.1.1 叙事学概述 |
3.1.2 卷首献词及其翻译策略 |
3.1.3 分卷策略与《庄子》题旨 |
3.1.4 虚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交叉及其翻译 |
3.1.5 叙事时间与汉译体现 |
3.1.6 叙述视角的转换与译本体现 |
第二节 修辞学与叙事话语的修辞特征 |
3.2.1 修辞学概述 |
3.2.2 称谓语及其汉译 |
3.2.3 双关语取名与译本再现 |
3.2.4 色彩修辞与翻译还原 |
3.2.5 战争修辞话语 |
3.2.6 男性话语对女性的修辞 |
第三节 文体学与 Moment in Peking 的文体风格 |
3.3.1 文体学与文体风格 |
3.3.2 林语堂的语言风格 |
3.3.3 Moment in Peking 的语言风格 |
3.3.4 Moment in Peking 的语言风格之传译 |
第四章 文化旅行与 Moment in Peking 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与东方主义理论概述 |
4.1.1 比较文学形象学 |
4.1.2 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主义” |
第二节 Moment in Peking 塑造的中国形象 |
4.2.1 林语堂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及其原因 |
4.2.2 异域书写的中国民众形象 |
4.2.3 其他自塑中国形象及译本体现 |
第三节 外国人形象及其译本体现 |
4.3.1 西方人形象与译本体现 |
4.3.2 日本人形象与汉译体现 |
第五章 Moment in Peking 的互文性与翻译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溯源 |
5.1.1 互文性概述:一个不定的概念 |
5.1.2 费尔克劳:显性互文性与成构互文性 |
5.1.3 翻译与创作:互文性视角 |
第二节 显性互文性及其翻译 |
5.2.1 引用 |
5.2.2 粘贴 |
5.2.3 用典 |
5.2.4 戏拟 |
第三节 成构互文性:Moment in Peking 与《红楼梦》的互文及翻译 |
5.3.1 体裁之确定 |
5.3.2 主题之提炼 |
5.3.3 Moment in Peking 与中国文化典籍的互文 |
5.3.4 Moment in Peking 与《红楼梦》的互文 |
第六章 三个中译本的特色比较与整体评价 |
第一节 郑陀、应元杰及其《京华烟云》 |
6.1.1 郑、应译者及译本概述 |
6.1.2 作者对郑、应译本的整体评价 |
6.1.3 郑、应译本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张振玉及其《京华烟云》 |
6.2.1 张振玉及其译本《京华烟云》概述 |
6.2.2 张译《京华烟云》的艺术特点 |
6.2.3 张译本艺术性及其成功的原因探源 |
6.2.4 张译本《京华烟云》之不足 |
第三节 郁飞及其《瞬息京华》 |
6.3.1 郁飞译本的诞生 |
6.3.2 郁飞译本的特点 |
第四节 三个中译本整体考察 |
6.4.1 翻译腔 |
6.4.2 文化还原策略:增译、省译 |
6.4.3 融段、分段与小说节奏 |
第五节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一种翻译文学 |
6.5.1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的文本错觉 |
6.5.2 《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作为翻译文学 |
第七章 无根回译:Moment in Peking 翻译的理论问题 |
第一节 无根回译: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 |
7.1.1 概念区分与无根回译的界定 |
7.1.2 无根回译的普遍性 |
7.1.3 无根回译的层级划分 |
7.1.4 无根回译与古本复原、伪译 |
第二节 无根回译对翻译理论的再认识 |
7.2.1 归化与异化的趋同与融合 |
7.2.2 不可译问题的淡化 |
第三节 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与终极范本 |
7.3.1 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 |
7.3.2 无根回译的终极范本 |
第四节 无根回译的译本评价 |
7.4.1 译本评价的理论依据 |
7.4.2 无根回译的译本评价:以 Moment in Peking 的汉译为例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 |
第二节 无根回译:一种新的翻译类型及其理论价值的发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林语堂小说 Moment in Peking 人物表 |
附录 2 郑陀、应元杰译本《京华烟云》人物表 |
附录 3 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人物表 |
附录 4 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目录 |
附录 5 郁飞译本《瞬息京华》人物表 |
附录 6 Moment in Peking 生活场景复原图 |
附录 7 林语堂中英文作品(依据林太乙女士的统计) |
附录 8 Moment in Peking 中的詈词和脏话翻译对照表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译世俗化取向”题义 |
1.2 本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本文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对象的定位 |
1.2.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 |
1.2.4 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分析工具 |
1.3 本题研究文献回顾 |
1.3.1 重译描述的前研究 |
1.3.2 重译理论的前研究 |
1.3.3 重译应用的前研究 |
1.4 本研究的理论支持 |
1.4.1 互文性理论与重译文本研究 |
1.4.2 译文“明晰化假说”与译文形式世俗化 |
1.4.3 文本“改写”与重译世俗取值 |
1.5 “重译世俗化取向”论题框架 |
第二章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取向 |
2.1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进程 |
2.1.1 翻译意识形态的世俗化指向 |
2.1.2 翻译题材的世俗化为用 |
2.2 重译内容的世俗主张——厚译 |
2.2.1 原文本内容理解层面的“深度”阐释 |
2.2.2 重写中表达层面的深度翻译 |
第三章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取向 |
3.1 “翻译规范”与重译规范本质 |
3.1.1 翻译规范的概念内涵 |
3.1.2 翻译规范的动变 |
3.2 重译规范的世俗演变 |
3.2.1 翻译原则的世俗化流变 |
3.2.2 翻译研究的普遍性探讨 |
3.3 重译规范在语言文化上的世俗化 |
3.3.1 语言结构表层的呈现 |
3.3.2 文化层面的呈现 |
3.3.3 “陌生化”追求和“入世”向度 |
第四章 重译形态的世俗化取向 |
4.1 重译形态的客观存在 |
4.1.1 深度翻译理论在重译形态取向上的应用 |
4.1.2 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的概念介入 |
4.2 重译的历时演生 |
4.2.1 译文本构成的演变历史 |
4.2.2 译文本时域的结构方式 |
4.3 重译的共时衍生 |
4.3.1 重译共生中的语境景观 |
4.3.2 重译演生后的效果差异 |
第五章 重译主体的世俗化取向 |
5.1 重译主体世俗之旅 |
5.2 重译主体群一: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 |
5.2.1 两译名着之改写 |
5.2.2 《红楼梦》小说两译比对 |
5.2.3 《茶馆》话剧两译比对 |
5.3 重译主体群二:文学家翻译与学者型翻译 |
5.3.1 《快乐王子集》童话两译比对 |
5.3.2 《尤利西斯》现代小说两译比对 |
5.3.3 剧作家实践戏剧翻译 |
5.4 重译主体群三:女性翻译与男性翻译 |
5.4.1 两译作品文风笔法的摹拟传达 |
5.4.2 两译作品人物形象的重塑再现 |
5.5 重译主体另类 |
5.5.1 重译另类一:作者自行翻译 |
5.5.2 重译另类二:译者自我修订 |
第六章 重译评判的世俗化取向 |
6.1 多译文本语体风格评判 |
6.1.1 重译散文突出闲适性 |
6.1.2 重译戏剧突出娱乐性 |
6.1.3 重译小说突出实验性 |
6.1.4 重译诗歌突出象似性 |
6.2 重译文本审美世俗取向 |
6.2.1 意象和形象的真切再现 |
6.2.2 意义与情趣的巧妙取舍 |
第七章 结语 |
7.1 重译本体的合时入世动机 |
7.1.1 译本是个体经验的应世重写 |
7.1.2 重译是主体意向的世俗选择 |
7.2 “重译世俗化取向”论题研究延伸 |
7.2.1 文学重译模式探讨 |
7.2.2 “重译世俗化取向”研究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兰亭集序》一文多译 |
附录2 《丑奴儿》多种译文 |
附录3 论文中涉及的多译文本列举 |
Summary |
四、《浮生六记》与《红楼梦》思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企鹅英文版《浮生六记》中的副文本研究[J]. 梁林歆. 山东外语教学, 2021(02)
- [2]清代忆语类文学作家的创作心理研究[D]. 王晋.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4]方位幻境 ——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与美学经验[D]. 赵统光.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5]俞平伯文艺思想研究[D]. 赵永君. 苏州大学, 2017(04)
- [6]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D]. 唐妍. 浙江大学, 2016(07)
- [7]明清家庭题材文言小说研究[D]. 朱星瑶. 黑龙江大学, 2012(06)
- [8]19世纪初中西方的女性形象 ——陈芸与简·爱对比[D]. 马婧. 苏州大学, 2012(10)
- [9]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论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无根回译[D]. 江慧敏. 南开大学, 2012(06)
- [10]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D]. 刘桂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