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谈类比的迁移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艺[1](2020)在《基于数学运算素养提升的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研究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文中提出数学运算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而圆锥曲线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良好载体.高中生对圆锥曲线综合题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本研究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探讨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圆锥曲线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调查高中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现状;(2)对全国I卷圆锥曲线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基本题型与基本方法;(3)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探讨促进数学运算素养提升的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的策略;复习时提示学生审题从总结出的三类题型来思考,构建解题思路可以从这三类题型的基本方法思考;创造了简化条件法来教授复杂题目,有利于学生化繁为简,找到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通过文献梳理了关于数学运算素养、圆锥曲线解题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教学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了解当前对圆锥曲线的解题教学现状.分析了全国I卷圆锥曲线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总结出三个基本题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1)“定义与标准方程”基本题型,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应用三种不同类型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进行求解;(2)“几何量与几何性质”基本题型,基本解题方法是利用图形中的几何关系,列出关键的等式(不等式);(3)“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基本题型,解题基本方法是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再根据具体问题情境进一步求解.基于教学理论及调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三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的策略,并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给出教学案例:(1)激活旧知,明晰基本题型;(2)一题多法,加深基本方法;(3)简化题目,梳理解题思路;(4)变式训练,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判定题型的能力和解题灵活性;(5)关注反思,提升思维品质,积累解题经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张鑫萌[2](2020)在《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常用的几何模型,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落实直观想象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平面解析几何领域的重中之重。在解决圆锥曲线相关问题时,学生常遇到公式多而混淆、因类型多而无法正确选择、综合性过强而无从下手等困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过程,对知识更多的停留在工具性理解,而未达到关系性理解层面。探索圆锥曲线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亟需。ACT-R理论是一种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是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大多以陈述性阶段为起点,经过程序化阶段,终点到达自动化阶段。研究基于ACT-R理论,以椭圆和抛物线为例,探讨根据ACT-R理论指导的高中圆锥曲线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如何以教学设计为载体将ACT-R理论应用到圆锥曲线教学中?基于文献与案例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提出了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的教学原则;第二,根据ACT-R理论,从三阶段八环节构建教学流程:引入合理样例,提取相关知识;告知学习目标,定向引导分析;目标逐层分解,探索应用策略;策略反思,形成陈述性知识;知识编码,初步形成规则;精致练习,合成复杂规则;产生式条件与问题情境匹配;产生式规则自动化,解决问题;第三,选取椭圆、抛物线两节课利用建立的教学流程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这项研究能引起一线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重视,为圆锥曲线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提供参考。基于研究结论对圆锥曲线的教学设计给出建议:合理选取样例,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逐层分解目标,开展轨迹方程的推导;设计精致练习,区分圆锥曲线的性质;分析问题情境,运用圆锥曲线的模型。
鲁春梅[3](2019)在《类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数学的每一个重要发现过程都充满了非严谨的因素。除了严格的证明外,我们还应该合理大胆地假设并进行验证。数学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合情推理的,而类比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不管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利用原来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将新知识或者新问题和原来的相似知识进行比较,然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就能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正向迁移。在教学中应用类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探究新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首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研究类比的内涵、性质以及类比的形式价值等内容。其次,通过对教材、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四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类比的现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教材中在四大领域都有内容涉及类比,但是都没有明确体现;2.教师和学生从主观上都很重视类比,并且认为类比很有用。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并非如此,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未明确类比;教师对类比的应用没有进行精心地准备,导致有时错失时机,有的时候过程不完整。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用类比都存在困难。最后,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中有效应用类比的一些策略:提高教师对类比的认识;在教学中明确类比;为学生创造类比的机会;注重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指出应用类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类比应用的机械性;类比培养的长期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和学生应用类比存在困难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概念课、规则课、问题解决课三种类型的课的教学设计来对教学中对类比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吴方建[4](2019)在《注重类比思想 落实核心素养》文中认为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是基于熟悉的对象对陌生的对象的猜想、推理,探索陌生的世界。这符合人类好奇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学习活动的探索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比将新知识、新问题与旧知识、思维方式形成对比,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推理出两者的异同点,实现知识迁移或发现新结论,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促生知识的自我生成。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学习策
柯燕燕[5](2019)在《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工人的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需要将作为我国建筑工人主力军的5300余万农民工持续有序地转化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建筑业产业工人。而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手段,系统化培训无疑是实现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建筑业领域并未形成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的观念意识和制度安排。尽管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但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缺乏顶层规划和系统建构,致使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欠佳,农民工经过培训后还是农民工,严重制约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传统建筑业的现代发展。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化培训,也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在更深层次上还涉及市民化培训,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借助更为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为此,本文引入种子萌发理论来建构培训系统影响因素体系,揭示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的内在规律,构建以萌发为核心运动特征的、具有动态性的动力系统整体结构,进而研究培训系统运行和应用,并借助扎根理论行为事件访谈、质性研究、结构方程、二元logistic模型、胜任力模型、柯氏评估法等分析方法,寻求合理系统建构和实践应用以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积极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参与系统化培训。(1)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实质上是职业化培训和市民化培训”这一论断就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梳理,以寻求必要的理论资源和创作空间。本文界定了建筑业农民工、建筑业产业工人、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系统化培训等核心概念,阐释种子萌发理论、扎根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胜任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建构“种子萌发”理论视角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理论框架。(2)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基于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涉及建筑业农民工、建筑企业、建筑行业、培训机构、政府及社会力量各层级、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引入扎根理论,综合采用文献梳理、实证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数据编码将资料进行分解、概念化并重新组合,借助QSR Nvivo10软件进行开放编码、轴心编码、选择编码分析,根据质性分析结果提炼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影响因素,回答“系统为什么这么构建”的问题。(3)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构建。基于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的内在规律,在种子萌发视角下,构建以萌发为核心运动特征的具有动态性的动力系统整体结构,即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涵盖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并在种子萌发视角下重新梳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归纳总结并找出系统问题症结。回答“系统是什么”的问题。(4)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研究。提出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借助SEM分析模型确定动力系统的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收集数据,开展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制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变量的测量、信度和效度分析、模型假设检验、验证结果与分析等。回答“系统怎么运行”的问题。(5)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功能的对策研究。通过农民工内在模块、培训体系实施模块以及外部环境模块的建构,回答“如何提升系统功能”。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内在模块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农民工参与系统化培训的影响因素,培训体系实施模块主要借助胜任力模型及柯氏评估理论支撑整个实施模块架构,外部环境模块则主要运用学习组织理论分别对政府、行业机构和建筑企业提出相应的意见。本文提出了“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的命题,就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因子体系进行质性研究,引入种子萌发理论建构了一套由“培训影响因素体系——培训系统建构——培训系统运行机理——培训系统要素功能提升”构成的动态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丰富了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本文也存在定量分析模型存在内生性或者遗漏变量、未充分考虑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区域性差异以及SEM模型可直接量化观测变量较难提取等不足。
王海青[6](2019)在《问题驱动理论下“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重构》文中指出问题驱动理论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观的进一步延伸,是其“再创造”思想的具体化。它倡导教师借助数学史深入到数学学科内部剖析教学内容,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与价值、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再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数学教学。以问题驱动教学揭示数学本质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趋势所在,也是数学学科教学的要求。本研究以高中“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为例,基于问题驱动重构教材内容与组织教学,探索如何将问题驱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研究主要对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释:(1)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相关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已有的文献成果以获得研究启示;介绍问题驱动教学理论,指出“问题”的内涵与“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实质,为后面的研究提出理论依据。(2)对圆锥曲线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通过对相关数学史的梳理以明晰两个重要问题:圆锥曲线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圆锥曲线?圆锥曲线的历史脉络还展现了圆锥曲线与自然科学、数学学科各分支的密切联系。从历史中获得教学启示,进而为“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重构提供有力支撑。(3)对高中数学三个不同版本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从知识体系与内容安排、栏目设置、章节引入方式、概念与性质的呈现方式及章末回顾五个维度剖析了不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其存在的不足,从而论证了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进行教学重构的必要性。(4)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理论,依据对圆锥曲线历史发展的剖析结果、相应的教材分析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进行教学重构。教学重构强调以单元为主体进行整体设计,以问题驱动具体课时的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致力于解决“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的四个关键,即:实现从空间中的原始定义自然过渡到平面上的第一定义;突出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特性的同时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对圆锥曲线“离心率”概念一致性的理解;恰当运用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组织教学。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实现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重构。依据问题驱动理论,梳理了圆锥曲线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教学启示,从数学的学科结构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再结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认识以及学生的实际重构教学内容与顺序。教学重构紧扣三条主线以问题驱动展开教学,即Dandelin双球模型、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圆锥曲线内部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期通过对教学单元的整体组织设计,问题驱动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获得知识之间联系丰富的整体结构以及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2)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课时教学设计,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研究范式。按照“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重构组织顺序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时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单元起始课的教学、具体概念与性质的教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三个部分的教学设计彼此联系、逐步铺垫且前后呼应,最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教学重构可以解决前面提及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四个关键的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形成对圆锥曲线内容的整体认识,充分体会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性以及蕴含在知识之上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何将问题驱动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问题驱动中学数学单元的教学重构,强调整体解读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本研究的探索过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运用问题驱动理论剖析教材与组织教学的研究范式,为整体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具体课时的教学组织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具有参考借鉴价值。(3)丰富了问题驱动教学理论。问题驱动教学从教育哲学层面深入到数学内部去剖析知识产生的背景与价值,从而了解数学教育的价值以创设能反映数学本质的问题情境驱动数学教学,重在“为什么教”进而到“如何教”。本研究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重构和课时教学设计,是对问题驱动教学理论的实践探索和反思,是对已有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研究从整体的视角,依据数学史与数学学科结构解读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本质及追溯知识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重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以问题驱动教学,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研究有助于促成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也有助于促成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郭银萍[7](2018)在《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类比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类比思想在教材与高考中多次出现,因此,研究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和‘高考’四方面研究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类比思想在教科书中的应用、教师与学生运用类比思想的情况及类比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并对以上相关内容做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对问卷与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可知:(1)教师对教材中含有类比思想的内容没有深入研究,自身能力有待提高.(2)教师关于类比思想的内容缺乏精心的教学设计,对类比思想的渗透不够深入.(3)学生对于简单的类比题可运用类比思想解答,但对于稍微复杂的题型不能正确类比,整体的类比能力较差.(4)不同的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领悟类比思想的能力和运用类比思想的能力不同,且低年级低层次的学生对类比思想的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较差.(5)类比思想在高考数学解题中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在高考中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运用类比思想教学的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运用类比思想的教学过程给出案例分析,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蔡营营[8](2018)在《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培养高中生类比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类比模型建模教学是基于类比思维的教学方法,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模型建构发展其类比思维,提高建模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的教学目的。本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对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作用。理论方面,以文献研究法对类比模型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综述。实证方面,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对高一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现状分析,为提出类比模型建模教学的教学策略提供实践依据。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并通过评价判断教学策略的可实施性,验证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对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有效性。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对改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建模积极性等具有有效意义。但课题研究仍具有许多未探索之处,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刘鑫[9](2018)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模型建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物理模型教学开展的并不是很有效。针对物理模型对概念教学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对于高中生物物理模型的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课题以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法为自变量,以学生概念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课堂观察指标为因变量。课题研究过程中以笔者任教的两个选修班作为研究对象。前期展开了全市生物教师对物理模型教学的认识和两个班级学生生物学学习的情况调查研究,为课题提供参考依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模型、物理模型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了物理模型的分类标准同时分类整理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教材中的物理模型内容;通过教育实践法对物理模型建构的一般步骤和基本原则进行具体说明,并且借助三个概念教学案例阐述了基于科学史、类比推理以及思维显性化策略进行物理模型建构,从而有效突破概念教学难关;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检测学生在教学实践前后对物理模型的认识、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变化,通过学业成绩的前测和后测比较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方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强学习兴趣;能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提高学业成绩;能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
杨佳兴[10](2018)在《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如一股新流逐渐注入教育改革中。本研究采取了文献法、教学个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如何展开初中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同时对开放题和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其次,对波利亚解题思想在初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别调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再次,在波利亚“怎样解题表”的基础上,针对初中数学开放题提出了“怎样解开放题表”这个新的解题模型,从“怎样解开放题表”的主要内容、应用说明、表的特征、表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心理机制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另外,在熟悉了“怎样解开放题表”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调查教师教初中数学开放题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将“怎样解开放题表”应用于教学,相应的提出了实施前的教学准备、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并体现在两个具体的实例的设计之中。然后,为了检验“怎样解开放题表”教学效果,笔者将其中的一个实例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展了实验和访谈,设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测试结果评价和2个月的课后观察谈话,结果表明“怎样解开放题表”的教学引入,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开放式的课堂中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有所提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讨论的内容对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解题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例谈类比的迁移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例谈类比的迁移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学运算素养提升的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研究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数学核心素养 |
2.1.2 数学运算素养 |
2.2 相关理论 |
2.2.1 图式理论 |
2.2.2 变式教学理论与变易理论 |
2.2.3 简化条件法解题教学理论 |
2.2.4 元认知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圆锥曲线高考题型探究与解题研究 |
2.3.2 圆锥曲线解题困难与障碍研究 |
2.3.3 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研究 |
2.3.4 高考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研究总结 |
第三章 高中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教师教学现状访谈调查与分析 |
3.2.1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2 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四章 近年高考圆锥曲线试题的整体分析 |
4.1 圆锥曲线试题总体分析 |
4.1.1 分值与题量分析 |
4.1.2 知识与能力分析 |
4.1.3 总体分析结果 |
4.2 圆锥曲线试题具体分析 |
4.2.1 定义与标准方程 |
4.2.2 几何量与几何性质 |
4.2.3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
4.2.4 具体分析结果 |
第五章 高中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的策略研究——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 |
5.1 教学策略研究 |
5.1.1 激活旧知,明晰基本题型 |
5.1.2 简化题目,梳理解题思路 |
5.1.3 一题多法,加深基本方法 |
5.1.4 变式训练,完善知识结构 |
5.1.5 关注反思,提升思维品质 |
5.2 教学案例研究 |
5.2.1 题型一:定义与标准方程 |
5.2.2 题型二:几何量与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
5.2.3 题型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高中圆锥曲线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圆锥曲线的地位 |
1.1.2 圆锥曲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3 ACT-R理论指导圆锥曲线教学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陈述性知识 |
1.4.2 程序性知识 |
1.4.3 ACT-R |
1.4.4 圆锥曲线 |
1.4.5 教学设计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ACT-R理论研究现状 |
2.1.2 高中圆锥曲线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3 基于ACT-R理论的数学教学研究现状 |
2.1.4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技能获得模型 |
2.2.2 ACT-R的 symbolic系统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案例分析法 |
3.4.3 访谈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研究基础 |
3.5.2 拟定研究框架 |
3.5.3 ACT-R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特点 |
第四章 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框架的建构 |
4.1 课前准备 |
4.1.1 学情分析 |
4.1.2 教学内容分析 |
4.1.3 教学目标分析 |
4.1.4 教学原则 |
4.2 教学流程 |
4.2.1 陈述性阶段设计 |
4.2.2 程序性阶段设计 |
4.2.3 自动化阶段设计 |
第五章 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案例分析 |
5.1 性质课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目标解析 |
5.1.2 教学流程建构 |
5.1.3 教学过程片段分析 |
5.2 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
5.2.1 教学目标解析 |
5.2.2 教学流程建构 |
5.2.3 教学过程片段分析 |
5.3 效果分析 |
5.3.1 整体结果分析 |
5.3.2 题目错因分析 |
5.3.3 实验结果的反馈 |
5.4 实践反思 |
5.4.1 陈述性阶段的改进 |
5.4.2 程序性阶段的改进 |
5.4.3 自动化阶段的改进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合理选取样例,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 |
6.2.2 逐层分解目标,开展轨迹方程的推导 |
6.2.3 设计精致练习,区分圆锥曲线的性质 |
6.2.4 分析问题情境,运用圆锥曲线的模型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类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
1.1.2 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是合理必要的 |
1.1.4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类比容易被忽略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类比经典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类比发展观的研究 |
2.2.3 关于类比应用于数学中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关于类比的研究 |
2.3.2 关于类比迁移的研究 |
2.3.3 关于合情推理的研究 |
2.3.4 关于小学教学中的类比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类比的发展阶段理论 |
3.1.1 结构发展观 |
3.1.2 知识发展观 |
3.1.3 类比发展阶段理论对类比教学的意义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1 建构主义学习观 |
3.2.2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类比教学的意义 |
3.3 学习迁移理论 |
3.3.1 学习迁移 |
3.3.2 学习迁移对类比教学的意义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研究法 |
4.3.2 内容分析法 |
4.3.3 问卷调查法 |
4.3.4 课堂观察法 |
4.4 研究工具 |
4.4.1 教师调查问卷 |
4.4.2 学生调查问卷 |
4.4.3 课堂观察量表 |
4.5 研究的伦理 |
4.6 小结 |
第5章 类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5.1 教材中蕴含的类比 |
5.1.1 数与代数领域 |
5.1.2 图形与几何领域 |
5.1.3 统计与概率领域 |
5.1.4 综合与实践领域 |
5.1.5 教材内容分析结论 |
5.2 教师应用类比的现状 |
5.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5.2.2 教师调查结论 |
5.3 学生应用类比的现状 |
5.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5.3.2 学生调查结论 |
5.4 课堂教学应用类比的现状 |
5.4.1 量性结果分析 |
5.4.2 质性结果分析 |
5.4.3 课堂观察结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类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6.1 教学中类比的类型 |
6.1.1 利用结构相似性进行的类比 |
6.1.2 利用性质相似性进行的类比 |
6.1.3 利用方法相似性进行的类比 |
6.2 应用类比的实施过程 |
6.2.1 准备阶段——寻找类比源 |
6.2.2 实施阶段——寻找有效类比条件 |
6.2.3 验证阶段——验证类比结果 |
6.3 应用类比的策略 |
6.3.1 提高教师对类比的认识 |
6.3.2 在教学中明确类比 |
6.3.3 为学生创造类比的机会 |
6.3.4 注重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 |
6.3.5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6.4 应用类比的注意问题 |
6.4.1 类比推理的或然性 |
6.4.2 类比应用的机械性 |
6.4.3 类比培养的长期性 |
6.5 应用类比的教学设计案例 |
6.5.1 概念课(正方体的认识) |
6.5.2 规则课(梯形的面积) |
6.5.3 问题解决课(植树问题)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关于现状调查 |
7.1.2 关于类比应用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数学教师类比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小学高年级学生类比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注重类比思想 落实核心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比——促进概念生成 |
二、路径类比——明晰学习方向 |
三、方法类比——点亮学生思维 |
(5)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应然选择 |
1.1.2 重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是顺应工业化发展规律的的必然选择 |
1.1.3 系统化培训是实现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关键路径 |
1.1.4 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 |
1.1.5 现行培训机制无法满足新时代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目标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结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建筑业农民工 |
2.1.2 产业工人 |
2.1.3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 |
2.1.4 系统化培训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种子萌发理论(SGT)内涵 |
2.2.2 种子萌发理论适用性分析 |
2.3 其他主要相关理论 |
2.3.1 扎根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胜任力理论 |
2.3.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4 理论框架构建 |
2.4.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4.2 研究要点 |
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构建基础 |
3.2.1 资料收集 |
3.2.2 扎根理论适用性分析 |
3.2.3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预试研究 |
3.4 建筑业农民工影响因素编码提取 |
3.4.1 编码提取思路 |
3.4.2 解析开放式编码 |
3.4.3 提取主轴编码 |
3.4.4 归纳核心编码 |
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5.1 信度检验 |
3.5.2 效度检验 |
3.6 研究发现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构建 |
4.1 研究思路 |
4.2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要素 |
4.2.1 培训“种子”——农民工 |
4.2.2 培训“土壤”——培训体系实施 |
4.2.3 培训“环境”——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 |
4.3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 |
4.3.1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模型 |
4.3.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分析 |
4.4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功能 |
4.4.1 培训“种子”功能——吸收、转化功能 |
4.4.2 培训“土壤”功能——供给作用 |
4.4.3 培训“环境”功能——调控作用 |
4.5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问题再梳理:SGT视角下 |
4.5.1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环境”要素 |
4.5.2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种子”要素 |
4.5.3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土壤”要素 |
4.5.4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问题小结:SGT视角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理理论框架 |
5.2.1 研究假设 |
5.2.2 要素量表构建 |
5.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处理 |
5.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4 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5 相关分析 |
5.4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修正 |
5.4.1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修正 |
5.5 验证结果及分析 |
5.5.1 结果分析 |
5.5.2 关键路径识别 |
5.6 本章小结 |
6 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培训SGT系统功能的对策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增强培训“种子”吸收转化能力研究 |
6.2.1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2.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6.2.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6.2.4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及建议 |
6.3 改善培训“土壤”供给质量研究 |
6.3.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 |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计划分析 |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实施分析 |
6.3.4 基于柯氏评估理论的培训评估分析 |
6.4 提升培训“环境”调控能力研究 |
6.4.1 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6.4.2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模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影响因子访谈提纲 |
B 建筑业工人职业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C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系统化培训驱动力调查问卷 |
D 建筑业工人岗位胜任力访谈 |
E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问题驱动理论下“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研究的需要 |
1.1.2 数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
1.1.3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需要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内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的研究 |
2.1.1 基本情况分析 |
2.1.2 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内容的整体研究 |
2.1.3 对具体概念及其标准方程的课时教学研究 |
2.2 国外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的研究 |
2.2.1 教辅材料对“圆锥曲线”模块内容的编排方式 |
2.2.2 对具体概念教学的处理或建议 |
2.3 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文献述评 |
2.3.1 相关文献的共同特点 |
2.3.2 仍需解决的四个关键教学问题 |
2.4 问题驱动教学理论简介 |
2.4.1 问题驱动与数学教学 |
2.4.2 合适的问题与适当的情境 |
2.4.3 问题驱动、问题链与问题解决 |
2.4.4 问题驱动教学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发生教学法的关系 |
2.4.5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的内涵 |
第3章 “圆锥曲线”的历史发展及其教学启示 |
3.1 圆锥曲线的历史发展 |
3.1.1 圆锥曲线的起源 |
3.1.2 圆锥曲线与欧几里得几何 |
3.1.3 圆锥曲线与解析几何 |
3.1.4 圆锥曲线与射影几何 |
3.1.5 圆锥曲线与线性代数 |
3.2 历史的启示 |
3.2.1 圆锥曲线的各种定义 |
3.2.2 圆锥曲线的不同方程表示形式及意义 |
3.2.3 圆锥曲线历史对教学的启示 |
第4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材内容分析 |
4.1 课程标准对“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要求 |
4.1.1 课时安排与单元教学目标 |
4.1.2 单元教学建议 |
4.2 教材内容分析 |
4.2.1 知识体系与内容安排 |
4.2.2 栏目设置 |
4.2.3 章节引入方式 |
4.2.4 概念与性质的呈现方式 |
4.2.5 章末回顾 |
4.3 教材编写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分析 |
4.3.1 数学探究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程度 |
4.3.2 数学建模与应用意识的培养程度 |
4.3.3 数学文化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情况 |
4.3.4 概念的特性与统一性之间的联系 |
4.4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教学重构 |
5.1 基于历史和教材内容重构教学 |
5.1.1 教学重构的整体框架及思路 |
5.1.2 四个关键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
5.2 具体课时安排与教学设计 |
5.2.1 具体课时安排 |
5.2.2 具体课时教学设计 |
第6章 四个概念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6.1 四个概念课的教学流程结构图 |
6.2 教学实现了空间截线定义与平面轨迹定义的融合 |
6.3 教学揭示了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四种曲线的内在联系 |
6.4 教学反馈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1.1 实现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重构 |
7.1.2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的课时教学设计 |
7.1.3 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研究范式 |
7.1.4 丰富了问题驱动教学理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有助于促成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
7.2.2 有助于促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 |
7.2.3 对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
7.3 研究展望 |
7.3.1 教学实验的范围需进一步扩大 |
7.3.2 教师的素养及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研究 |
7.3.3 教学案例的进一步开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其余课时的教学设计 |
附录2:四节概念课的PPT教案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类比思想的理论综述 |
2.1 类比思想的界定 |
2.1.1 类比思想的内涵 |
2.1.2 类比与归纳之间的联系 |
2.1.3 类比的概念、模式与特点 |
2.2 类比的国内外研究 |
2.2.1 类比的国内研究 |
2.2.2 类比的国外研究 |
2.3 类比思想在数学教与学中的应用 |
2.3.1 传统意义下数学的教与学 |
2.3.2 新课标下数学的教与学 |
第三章 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
3.1 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应用 |
3.1.1 必修1中有关类比思想的内容 |
3.1.2 必修2中有关类比思想的内容 |
3.1.3 必修3中有关类比思想的内容 |
3.1.4 必修4中有关类比思想的内容 |
3.1.5 必修5中有关类比思想的内容 |
3.2 类比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 |
3.2.1 公式性质间的类比 |
3.2.2 公式结构形式间类比 |
3.2.3 解题方法间的类比 |
3.3 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
3.3.1 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3.3.2 有助于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
3.3.3 加快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
第四章 高中师生类比思想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的问题 |
4.1.1 调查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类比思想的渗透情况 |
4.1.2 调查高中学生对类比思想的运用情况 |
4.2 问卷的编制 |
4.2.1 教师问卷的编制 |
4.2.2 学生问卷的编制 |
4.3 调查的方法 |
4.4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
4.4.1 数据收集 |
4.4.2 结果分析 |
4.4.3 访谈分析 |
4.4.4 意义分析 |
第五章 运用类比思想的教学设计 |
5.1 运用类比思想的教学环节 |
5.1.1 教师的引导式提问 |
5.1.2 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 |
5.1.3 对结果的验证 |
5.2 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
5.2.1 讲新课时的类比过程 |
5.2.2 讲习题时的类比过程 |
5.3 运用类比思想教学的建议 |
5.3.1 注重学生平时类比意识的培养 |
5.3.2 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
5.4 运用类比思想需要注意的问题 |
5.4.1 从教师角度 |
5.4.2 从学生角度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培养高中生类比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由 |
三、国内外类比模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计划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计划 |
第二章 类比模型建模教学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模型与建模教学 |
二、类比模型与类比思维 |
第二节 课题相关理论依据 |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科学本质观(NOS)理论 |
四、运筹学理论 |
第三节 课题的实践依据 |
一、学生问卷调查 |
二、教师访谈 |
第三章 类比模型建模教学的教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建模能力和类比思维评价模型的建立 |
一、纸笔测验 |
二、表现性评价 |
三、PTA量表评价 |
第二节 前测选取实验对象 |
一、测试方法 |
二、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实验研究变量控制 |
一、研究变量的控制 |
二、研究载体 |
第四节 提出教学策略 |
一、“问题引导”使建模活动循序渐进 |
二、丰富建模材料发展创新思维 |
三、FAR策略引导建模教学 |
第五节 教学案例实施 |
一、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二、细胞的分化 |
三、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
第六节 教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一、类比思维能力分析 |
二、建模能力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讨论 |
一、类比模型建模教学的可实施性 |
二、教师认可类比模型建模教学但缺乏理论指导 |
三、教学策略和设计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
四、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研究和实施现状不乐观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学校应重视模型教学及研究 |
二、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
三、借鉴国外教材建模活动和类比思维的呈现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一、类比模型建模教学改善了生物课堂模式 |
二、模型建构过程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
三、建模活动发展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 |
四、组织建模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建模积极性 |
第四节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模型认知及思维习惯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类比思维”能力测试完整题库 |
附录3 教师访谈问题 |
致谢 |
(9)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2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需要 |
1.1.4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型建构研究现状 |
1.2.2 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教学的界定 |
2.2 物理模型的界定 |
2.2.1 物理模型的定义 |
2.2.2 物理模型的分类 |
2.3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学习观 |
2.3.2 信息加工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3.4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理论 |
第3章 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
3.1 学生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 |
3.1.4 结果分析 |
3.2 教师调查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第4章 概念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应用研究 |
4.1 物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4.2 物理模型建构的一般流程 |
4.3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物理模型建构的梳理 |
4.4 基于物理模型建构的概念教学案例 |
4.4.1 基于科学史的物理模型建构,明晰概念本源 |
4.4.2 基于类比推理的物理模型建构,把握概念内涵 |
4.4.3 基于思维显性化的物理模型建构,展示概念本质 |
第5章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及结论 |
5.1 对照班与实验班问卷调查与分析 |
5.1.1 对照班与实验班问卷调查 |
5.1.2 对照班与实验班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2 对照班与实验班学业成绩统计与分析 |
5.2.1 学生前测成绩统计和分析 |
5.2.2 学生后测成绩统计和分析 |
5.3 对照班与实验班课堂观察 |
5.3.1 课堂氛围的差异 |
5.3.2 学习方式的差异 |
5.3.3 学习效果的差异 |
5.4 实验结论 |
5.4.1 建构物理模型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强学习兴趣 |
5.4.2 建构物理模型能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提高学业成绩 |
5.4.3 建构物理模型能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强化“建模”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
6.2 教学时间有限,模型建构活动要精心设计 |
6.3 关注个性差异,有效评价模型建构过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 |
附录4 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模型 |
附录5 构建重组DNA部分模型 |
附录6 对照班和实验班前测和后测成绩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开放题简介 |
1.3.1 开放题界定 |
1.3.2 开放题类型 |
1.3.3 开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波利亚解题思想相关理论 |
1.4.1 波利亚思想简介 |
1.4.2 “怎样解题表”方法简介 |
1.4.3 波利亚解题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2 初中教师和学生开放题教与学的调查研究 |
2.1 开放题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2.2 开放题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2.3 存在的问题 |
3 “怎样解开放题表”理论基础与教学准备 |
3.1 “怎样解开放题表”内容 |
3.2 “怎样解开放题表”的说明: |
3.3 “怎样解开放题表”特征分析 |
3.3.1 理解题目,确定开放类型 |
3.3.2 拟定方案,变中找定 |
3.3.3 执行方案,分类列条 |
3.3.4 解题回顾,检验总结 |
3.4 思想方法 |
3.5 心理机制 |
3.6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解题的教学准备 |
4 基于波利亚思想下“开放题表”的教学实践 |
4.1 实施“怎样解开放题表”的教学目标 |
4.2 实施“怎样解开放题表”的教学原则 |
4.2.1 主体性原则 |
4.2.2 开放性原则 |
4.2.3 全面性原则 |
4.2.4 过程性原则 |
4.2.5 合作性原则 |
4.3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进行解题教学的策略 |
4.4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进行教学的实例 |
4.4.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实例 |
4.4.2 因式分解教学实例 |
5 “怎样解开放题表”教学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 |
5.1 教学效果评价 |
5.1.1 教学实验 |
5.1.2 学生访谈 |
5.2 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
5.3 改进意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师教的情况问卷 |
附录2 开放题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例谈类比的迁移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学运算素养提升的圆锥曲线解题教学研究 ——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为例[D]. 张欣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ACT-R理论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 张鑫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类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鲁春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4]注重类比思想 落实核心素养[J]. 吴方建. 试题与研究, 2019(26)
- [5]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D]. 柯燕燕. 重庆大学, 2019(01)
- [6]问题驱动理论下“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重构[D]. 王海青. 广州大学, 2019(12)
- [7]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银萍. 河南大学, 2018(01)
- [8]类比模型建模教学培养高中生类比思维的实践研究[D]. 蔡营营.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应用研究[D]. 刘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D]. 杨佳兴.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