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昌瑞[1](2021)在《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雯雯[3](2020)在《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指出三级跳远运动项目,早在18世纪被世人发展为比赛项目,但因技术动作的不统一,规则的不完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9世纪技术动作规范为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三个结构不同的跳跃技术,在此期间,通过探索与研究考证得出: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数据,在世界纪录的发展速度上来看,呈现的比例趋势较小,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研究学者,通过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动作、竞技能力、体能特征做出大量的研究。从最早19世纪记载,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水平在此阶段以14.0m成绩,展现我国三级跳远最好成绩,而这一时期的日本选手早已打破14.0m大关。直到19世纪80年代我国选手邹振先以17.02m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世界水平已达到了17.89m。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发现,我国三级跳远运动水平在逐渐与世界水平缩短之间的差距,运动成绩在逐渐提高,追溯根源在于,研究学习者通过对三级跳远运动项目深入的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使其技术动作、身体素质都在逐步完善。男子三级跳远运动项目,史上最惊人的成绩,源于英国运动员选手爱的华兹。而中国在纪录刷新的过程中,以缓慢的形式跳跃发展着,相对比两种发展速度,表现出我国男子三级跳发展水平的落后。因此,为缩小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我国研究学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研究发现,大量的研究针对其技术动作、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体能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但运用到实践中发现,理论基础并不支持所有运动员的实践操作,则这个过程需要教练员,合理地调整训练方式方法,以达到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在众多的研究中发现,我国以“速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甚少,大多数的研究都是技术动作、体能特征、身体形态等,在此研究领域中一带而过的速度却少许重视。本研究主要从运动学角度出发,通过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运动学指标分析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技术动作,达到能够通过指标数据,灵活变换更改技术动作,特别是对“速度”指标的细化研究,进一步凸显当代三级跳远运动的显着特点“速度型”。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量化指标与参考依据。二是本研究对象是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基本代表我国三级跳远项目的最高水平,其研究结果及得出的运动学参数得以借鉴,以期在训练方面拥有指导意义,为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方面提供参考意义。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的三跳技术动作,其核心主要围绕“速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通过4种方式方法进行解析,为能够获得准确数据以及确保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借助中国知网、维普、山西大学图书馆以及WOS等数据库进行查询,时间跨度设定为近10年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可视化信息软件处理,获取三级跳远运动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领域中更加细化的研究层面。研究视角,主要从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及速度利用率分析、三跳技术动作中相关角速度分析、三级跳远摆动速度及上下肢协调配合等四方面进行本次论文阐述。结果表明:(1)我国研究方向集中在技术动作,研究动态后期管理模式未曾体现,国外研究则集中在生物力学以及后期管理解决模式相对完善,这是我国研究领域所存在的缺陷;(2)上肢技术动作通过遵循相向运动规律,且优化模式为“单臂摆+单臂摆+双臂摆”,混合模式的摆臂方式,能增大身体向前移动惯性;(3)摆臂可形成肩带扭转,从而使腰部产生对抗性转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已达到加快臂的摆动与腿的协调配合,增大摆动速度;(4)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摆动腿摆动环节,呈现出摆动不积极,摆动大小腿折叠不紧凑,出现松懈状态,导致各个技术动作起跳环节不充分,且较大的损失了水平速度。因此,应加大腿部力量肌肉的训练,同时,加强髋关节力量训练,达到积极送髋,增大下压速度;(5)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某些技术动作不能更好地完成与腿部力量薄弱、退让性能力较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小令[4](2020)在《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小令是近十年我国跳远项目的优秀女子选手,多次在国内及亚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录像解析法,对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起跳环节技术参数,找出其起跳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许小令的技术改进起到促进作用,实现精准训练,助其在运动生涯最后阶段稳定成绩,并寻求突破。研究结果:(1)许小令最后两步步长分别为2.2±0.12m和2.08±0.05m,呈“大-小”节奏变化趋势,但是步长差值较小,为0.12±0.13m,不利于快速衔接起跳动作,数据显示最后两步步长差值越大,越有利于许小令取得好成绩。许小令最后两步步速分别为9.08±0.05m/s和8.77±0.21m/s,呈减速状态,而国外优秀选手是加速上板。许小令最后两步质心高度下降幅度为0.1±0.01m,身体质心下降幅度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许小令起跳前试图通过质心下降以提高垂直速度的方式来弥补起跳能力不足。(2)许小令起跳瞬间水平速度、起跳水平速度损失、起跳瞬间垂直速度、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分别为7.8±0.12m/s、0.75±0.46m/s、2.89±0.24m/s、8.37±0.1m/s和18.5±1.29°。许小令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小,垂直速度转化偏小,对腾起角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体起跳效果。(3)许小令在最大缓冲瞬间膝关节最大缓冲角为137.25±3.3°,低于138°-145°的适宜区间,说明许小令下肢缓冲幅度较大,下肢的支撑能力不足。(4)许小令起跳离地瞬间躯干角为91.5±5.51°,说明起跳向前性不足。(5)许小令着板角为、起跳角和起跳时间分别为69.25±2.99°、62±0.82°和0.11±0.01s,起跳角度偏小,起跳蹬伸不充分。(6)许小令着板瞬间和离板瞬间两大腿夹角分别为40.25±5.74°和86.5±4.51°,着板瞬间摆动腿“跟摆”不积极,离板瞬间摆动腿摆动幅度小。摆动腿平均摆动角速度为712±54.98°/s,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水平,不利于获得较好的起跳效果。研究结论:(1)许小令最后两步步长符合“大-小”的节奏变化模式,但步长差值较小,步长节奏变化不明显。并且存在最后两步质心高度下降幅度大以及最后两步减速的现象。全程助跑节奏稳定性不足、最后两步跑跳衔接技术欠佳,可能是产生最后两步节奏变化不明显的主要致因。(2)许小令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小,有益于获得一定的腾起初速度。许小令起跳时间短,对减小水平速度损失有利;许小令起跳着板角较理想,对减小着地瞬间的水平制动力,保持水平速度有利。(3)许小令的水平速度损失较小,加大了获得垂直速度的难度,进而引发起跳不充分的问题,表现为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偏低;起跳腿支撑能力不足和起跳时间过短,使其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完成起跳动作。起跳能力不足和起跳支撑技术不合理可能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4)许小令起跳离地后躯干较为正直,向前性不足,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仰头”动作。并且着板和离板瞬间摆动腿摆动的积极性不足,表现在着板瞬间两大腿夹角大,离板瞬间两大腿夹角小,整个起跳过程摆动腿角速度慢。起跳能力不足、起跳蹬摆技术配合不合理可能是产生上述现象的致因。(5)根据许小令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技术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训练手段。研究建议:(1)许小令在训练中应注意在保持速度的基础之上,加强准备起跳阶段技术的训练,通过不同助跑步数的助跑训练完善跑跳衔接技术,形成“大-小”的步长节奏,加快上板速度。强化最后两步的衔接速度,注重最后1步着地瞬间“回扒”速度。(2)许小令还应加强起跳意识,完善起跳技术,发展起跳腿力量和摆动腿摆动能力,加强“蹬摆”配合意识,较早的完成的缓冲动作,加大向心收缩用力阶段的比例,提高起跳效果。(3)根据许小令专项技术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对提高其技术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越茹[5](2020)在《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三维运动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起跳技术作为跳远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跳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竞技成绩,了解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对跳远技术分析来说具有关键性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拍摄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用两台摄像机对京津冀青少年室内田径邀请赛女子跳远比赛进行现场拍摄,用KNOW3D软件进行解析,以京津冀青少年室内田径邀请赛跳远比赛中前6名女子运动员的最好一跳成绩的起跳技术为研究对象,从起跳着地瞬间、起跳最大缓冲瞬间、起跳离地瞬间、缓冲阶段、蹬伸阶段对京津冀青少年室内田径邀请赛跳远比赛前6名女子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着地瞬间,前3名运动员较后3位运动员技术动作更为合理,后3位运动员屈腿着地动作比较明显。郝默含和尹欣怡整体角度比较合理,其他运动员起跳腿均为被动踏板,着地瞬间技术连贯性不强。另外,在该瞬间运动员摆动腿膝关节角度、躯干后倾角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竞技成绩越好;起跳腿髋关节水平速度、肩关节水平速度、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摆动腿肩关节垂直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身体重心合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2.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最大缓冲瞬间,运动员郝默含的起跳腿侧各环节角度数据指标是6名运动员中最理想的,其他运动员距理想值均有一定差距。尹欣怡的速度参数更为合理,水平速度的损失率较小,从而为合理地转化为垂直速度创造良好条件。另外,在该瞬间运动员起跳腿踝关节、肘关节和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越大,运动成绩越好。3.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除郝墨含外,5名运动员摆动腿的蹬摆不积极,蹬伸能力差;后3名运动员起跳腿相关环节垂直速度明显低于前3名运动员,导致腾起角度不太合理,这也是与前3名运动员具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之一。另外,在该瞬间运动员腾起角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运动成绩越好;摆动腿侧髋关节水平速度和摆动腿侧髋关节合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起跳腿膝关节垂直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起跳腿肩关节合速度越大,竞技成绩越好。4.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着地缓冲阶段,前2名运动员起跳腿髋关节水平速度损失较小,整体速度更为合理,其余4人在缓冲阶段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运动员下肢力量较弱。另外,在该阶段运动员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起跳腿髋关节水平速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竞技成绩越好;摆动腿膝关节合速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竞技成绩越好;起跳腿髋关节合速度变化变化越小,竞技成绩越好;摆动腿肘关节合速度变化越小,竞技成绩越好。5.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蹬伸阶段,6名运动员都表现出快速向上起跳的起跳技术,但蔡雨轩和高馨琪相对其他4人来说在此阶段的蹬伸动作不够规范,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注意改善技术动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为改进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陈林飞[6](2020)在《瑞士球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跳远训练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瑞士球最开始发明是作为一种孩童玩具,后经学者发现瑞士球的练习有助于治愈运动神经受损的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瑞士球逐渐成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瑞士球由于具有简便易携的特点,现在学校、家庭、健身俱乐部、训练队随处可见,成为一种大众健身器材被广泛使用。跳远运动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在跳远过程中助跑、起跳是跳远的关键部分,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对成绩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忽视腾空和落地的技术动作。在腾空技术动作中,由于起跳会产生身体前旋,腾空任务就是维持身体平衡克服身体产生的身体前旋,为落地作出最佳的身体姿势。人在空中是无法借力的,在腾空阶段主要靠人体自身的核心稳定性来控制身体的姿势,核心稳定性强则越易控制身体姿势作出完美的空中动作。瑞士球训练过程中,主要练习核心肌群、胸肌、肩部肌群和臀肌,提高核心稳定性,这在跳远过程中与运动员所做腾空动作的肌群有关联。在本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对武汉体育学院跳远训练队的8名运动员进行实验,4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4名为实验组采用瑞士球训练方法。测试结果分为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测试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成绩;一方面测试跳远专项力量成绩以及跳远成绩。通过8周冬训,得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分析整理数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核心稳定性指标上看,瑞士球训练优于传统力量训练;从实验前后跳远专项力量测试指标上看,瑞士球训练效果比较显着;从实验前后跳远成绩来看,实验组整体跳远成绩要好于对照组。(2)在跳远训练过程中,特别是一级、二级运动员,加入瑞士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跳远专项成绩,进而提高跳远成绩,瑞士球训练可以推广到各大体育高校的跳远训练队中。在各大高校中,对体育生来说,提高其核心稳定性可以增加跳远成绩;对大学生来讲,加入瑞士球训练,配合专项练习,可以做出正确的完整跳远动作。(3)瑞士球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侧重点有所不同。瑞士球训练侧重于身体稳定性,对小肌肉群影响更为显着;而传统力量训练更加侧重于大肌肉群,对爆发力影响更为显着。因此,两者都有自己本身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想稳定提高跳远成绩,需要两者训练进行合理搭配,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吕宁普[7](2019)在《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黄常洲助跑最后阶段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跳远是田径中一项速度和爆发力结合的项目,也是一项比较有观赏性的传统运动项目。我国男子跳远成绩在最近十多年来水平突飞猛进的上升,涌现一批年轻的优秀选手,曾多次打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比较第13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冠军黄常洲与世界优秀组在助跑最后阶段与起跳技术上的差别,为教练员、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现场定点拍摄2017年第13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冠军黄常洲、2018年上海钻石联男子跳远决赛前4名录像,运用文献资料法、二维录像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助跑最后阶段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找出黄常洲与世界优秀组运动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性。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黄常洲助跑最后阶段倒数2步的步长结构整体呈“大→小”的变化特征,步差与世界优秀组相差大,步频变化大,助跑的节奏乱,使得倒数2步均速小于世界优秀组。2.黄常洲在起跳时,着板角、蹬地角小于世界优秀组;而扇面角大于世界优秀组;着板时起跳腿过渡前伸着板,地面的反作用力大,蹬伸的时机比较晚,蹬伸不充分。3.黄常洲起跳腿膝关节角度在着板时、最大缓冲、蹬地时小于世界优秀组,起跳腿绝对力量弱导致膝关节支撑、缓冲、蹬伸能力差。4.黄常洲在起跳时缓冲部分占起跳时间比例大,蹬伸部分占起跳时间比例小,起跳腿缓冲时间长,导致腾起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腾起的角度偏小。
潘伟[8](2019)在《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下肢动作的运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下肢动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世界钻石联赛上海站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两台星高肽便携式高速运动录像采集系统对运动员比赛技术进行现场拍摄,采用星高肽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比赛图像进行解析,获得研究样本的三维运动学参数和指标。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法、运动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18年世界田径钻石联赛上海站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基本情况、起跳阶段各运动学参数以及起跳阶段各运动学参数与成绩的相关性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中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分析与比较,寻找出我国优秀运动员起跳阶段下肢动作技术的优势与劣势,发现我国男子优秀运动员起跳阶段的合理与不合理技术,力求在研究中找寻提高我国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方法,解决起跳技术教学和训练问题的突破口,并探索起跳时各技术参数与运动成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我国男子跳远提供更好地技术方向指引,更好地提高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1)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身高均接近理想值,国内运动员体重较轻,肌肉充实度较低,表现出国内运动员绝对力量低于国外运动员;国内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年龄均小于国外运动员,表现出国内运动员运动潜力较大,也暴露出国内运动员运动年限较少。(2)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间相接近,蹬伸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国内运动员蹬伸指数小于国外运动员,国内运动员起跳阶段缓冲时间较长,国外运动员转化和蹬伸时间较长,表现出国内运动员起跳时间分配不合理。(3)中外运动员着地角和蹬地角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国内运动员着地角和蹬地角偏小,扇面角偏大,导致起跳动作不连贯,延长起跳时间,不利于维持水平速度和提高垂直速度;起跳阶段各时相起跳腿关节角存在显着性差异,国内运动员关节角度变化偏小表现为较好的保持速度的能力,离地瞬间关节角度偏小表现为蹬伸不够充分,起跳幅度偏小;起跳阶段摆动腿角速度和两大腿夹角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为国内运动员摆动腿与起跳腿不够协调配合,限制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4)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国内运动员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较小。导致运动员速度的利用率很低。(5)运动员蹬地角、下肢关节角、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与比赛成绩呈现高度正相关;起跳时间与运动成绩呈现高度负相关。
田品品[9](2017)在《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在跳远助跑起跳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田径运动是奥运会运动项目中金牌数量最多的项目,跳远是田径比赛中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属于体能主导类力量亚类群的速度项目。优异的跳远成绩取决于良好的跳远专项体能与专项技术,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是提高专项体能、改进专项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保障。本文将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应用于跳远助跑和起跳训练过程中,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训练实验法、录像拍摄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跳远专项技术和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应用于跳远专项训练中的训练效果,以弥补跳远专项训练器材创新的不足,提高跳远专项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是根据跳远项目和俯角斜板的特点,将俯角斜板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此针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而设计的类似下坡跑,使运动员在跳远助跑和起跳过程中既能改进技术又能有效提高专项能力的专项训练器材。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相对于传统的训练具有较大优势,体现在:训练器材简便经济、安全实效、方便组合、容易操作、使用灵活,效果显着,能达到丰富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练习兴趣的目的。2.从4.3分析可以看出:专业组女运动员实验前后的跳远成绩经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专业组男运动员实验前后的跳远成绩经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的跳远成绩经T检验,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跳远成绩经T检验,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说明通过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跳远训练比常规传统训练对跳远成绩提高的幅度更大,效果更明显。3.在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的训练下,运动员助跑的速度、起跳的的速度、助跑和起跳转换的速度更快,腾起的角度变大、腾起的初速度加快,腾空的时间更长,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大腿前后肌群、小腿肌群力量明显加大,躯干稳定性加强。4.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超过跳远比赛的要求,符合跳远的技术动作结构、用力特征、用力方向,能在助跑和起跳过程中有效地改进跳远技术,提高跳远专项能力以及成绩。5.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可灵活根据运动员能力大小及训练目的进行组合,还能同传统训练手段相结合,符合跳远专项训练的要求,亦适用于短距离径赛项目、部分田赛项目以及其他运动项目。
丁忠良[10](2014)在《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部分技术指标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二、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三级跳运动的发展 |
1.1.1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 |
1.1.2 国内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2.1 国内对三级跳远技术动作分析研究 |
1.3.2.2 助跑技术动作的相关研究 |
1.3.2.3 单足跳、跨步跳、跳跃技术的研究 |
1.3.2.4 关于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研究 |
1.3.2.5 关于训练内容的相关研究 |
1.3.2.6 关于三级跳远运动心理素质的训练研究 |
1.3.2.7 关于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影片拍摄方法 |
3.3 运动图像解析法 |
3.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全国田径锦标赛优秀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技术类型分析 |
4.2 优秀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助跑速度及速度利用率分析 |
4.3 单足跳阶段关联分析 |
4.3.1 单足跳阶段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前8名运动员相关角速度运动学分析 |
4.3.2 单足跳阶段着地角度与大腿夹角运动学分析 |
4.3.3 上肢摆动的速度与幅度 |
4.4 跨步跳阶段的分析研究 |
4.4.1 跨步跳阶段角速度分析 |
4.4.2 摆动腿相关角速度分析 |
4.4.3 跨步跳缓冲阶段膝角相关角度参数分析 |
4.4.4 跨步跳阶段起跳腿跟进速度 |
4.5 跳跃阶段的相关分析 |
4.5.1 下肢运动学参数分析 |
4.5.2 上肢运动学参数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世界女子跳远成绩稳定、高水平成绩突出 |
1.1.2 我国女子跳远发展滞缓、竞技水平较低 |
1.1.3 助跑最后两步和起跳技术是跳远的核心技术 |
1.1.4 许小令是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关于助跑最后两步技术的研究 |
1.3.3 关于起跳阶段技术的研究 |
1.3.4 文献综述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录像拍摄解析法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比较 |
3.1.1 助跑最后两步步长比较 |
3.1.2 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差值比较 |
3.1.3 助跑最后两步步速比较 |
3.1.4 助跑最后两步质心下降比较 |
3.2 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比较 |
3.2.1 起跳不同阶段速度比较 |
3.2.2 起跳过程中时间和角度比较 |
3.3 许小令助跑及起跳技术的优缺点与改进对策 |
3.3.1 助跑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
3.3.2 起跳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
3.3.3 助跑及起跳技术改进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三维运动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跳远助跑阶段技术研究现状 |
1.2.1.2 跳远起跳阶段技术研究现状 |
1.2.1.3 三维技术分析研究现状 |
1.2.1.4 青少年跳远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践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录像法 |
2.2.3 录像解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跳远起跳技术的阶段划分以及相关角度界定 |
3.1 跳远起跳技术的阶段划分 |
3.2 跳远技术的相关角度界定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瞬间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
4.1.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瞬间相关环节角度特征 |
4.1.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瞬间相关环节速度特征 |
4.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最大缓冲瞬间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
4.2.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最大缓冲瞬间相关环节角度特征 |
4.2.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最大缓冲瞬间相关环节速度特征 |
4.3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
4.3.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相关环节角度特征 |
4.3.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相关环节速度特征 |
4.4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缓冲阶段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
4.4.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缓冲阶段相关环节角度变化特征 |
4.4.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缓冲阶段相关环节速度变化特征 |
4.4.3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缓冲阶段时间的变化特征 |
4.4.4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着地缓冲阶段身体重心位移变化特征 |
4.5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
4.5.1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相关环节角度变化特征 |
4.5.2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相关环节速度变化特征 |
4.5.3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时间的变化特征 |
4.5.4 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身体重心位移变化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瑞士球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跳远训练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瑞士球概述 |
2.1.1 瑞士球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瑞士球训练在增强人体核心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 |
2.2 核心稳定性概述 |
2.2.1 核心区域 |
2.2.2 核心稳定性定义 |
2.2.3 核心稳定性的功能 |
2.2.4 核心稳定性的评价 |
2.2.5 核心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2.2.6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传统训练的辩证关系 |
2.3 国内外跳远研究现状 |
2.3.1 影响跳远成绩因素的研究现状 |
2.3.2 跳远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实验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核心稳定性各项指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2.1 实验前后实验组核心稳定性各项指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指各项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3 实验前、中、后不同平面两组核心肌群能力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3.1 实验前、中、后两组矢状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3.2 实验前、中、后两组额状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3.3 实验前、中、后两组水平面核心肌群能力的比较 |
4.4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跳远专项力量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
4.4.1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比较分析 |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三级跳远成绩比较分析 |
4.4.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五级跨跳成绩比较分析 |
4.5 实验前、中、后两组跳远成绩比较 |
4.6 实验前后的因素与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7)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黄常洲助跑最后阶段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世界男子跳远的发展 |
2.2 我国男子跳远的发展 |
2.3 助跑阶段 |
2.3.1 助跑步长的研究 |
2.3.2 助跑步速的研究 |
2.3.3 助跑步频的研究 |
2.4 起跳阶段 |
2.4.1 着板角、蹬地角、扇面角的研究 |
2.4.2 起跳瞬间腾起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腾起角的研究 |
2.4.3 起跳时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的研究 |
2.4.4 起跳时间的研究 |
2.5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助跑最后阶段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
4.1.1 黄常洲助跑倒数2 步步长的运动学分析 |
4.1.2 黄常洲助跑倒数2 步步速的运动学分析 |
4.1.3 黄常洲助跑倒数2 步步频的运动学分析 |
4.2 起跳阶段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
4.2.1 黄常洲起跳时着板角、蹬地角、扇面角度的运动学分析 |
4.2.2 黄常洲起跳起跳瞬间腾起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腾起角的运动学分析.. |
4.2.3 黄常洲起跳时起跳腿膝关节角度变化的运动学分析 |
4.2.4 黄常洲起跳时间变化的运动学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下肢动作的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世界男子跳远运动的发展概况 |
1.1.2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的发展概况 |
1.1.3 钻石联赛前八名运动员的相关情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运动影像技术系统的介绍 |
1.4.2 起跳时间 |
1.4.3 着地角、蹬地角、扇面角 |
1.4.4 起跳阶段起跳腿的关节角 |
1.4.5 起跳阶段摆动腿的特征分析 |
1.4.6 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腾起角 |
1.4.7 下肢动作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影片拍摄法 |
2.2.3 运动图像解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钻石联赛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基本情况与最优跳次的分析 |
3.1.1 前八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 |
3.1.2 前八名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
3.1.3 前八名运动员决赛时出现最优成绩跳次的分析与研究 |
3.2 钻石联赛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各参数分析 |
3.2.1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时间的分析 |
3.2.2 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着地角、蹬地角、扇面角的分析 |
3.2.3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腿的角度分析 |
3.2.4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摆动腿的分析 |
3.2.5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的分析 |
3.2.6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腾起角的分析 |
3.3 钻石联赛前八名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各参数与成绩相关性分析 |
3.3.1 前八名运动员着地角、蹬地角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3.3.2 前八名运动员关节角度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3.3.3 前八名运动员摆动腿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3.3.4 前八名运动员腾起角度、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
3.3.5 前八名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时间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9)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在跳远助跑起跳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对助跑技术的研究 |
2.2.1 概述 |
2.2.2 对助跑距离的研究 |
2.2.3 助跑速度的研究 |
2.2.4 对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
2.2.5 助跑节奏研究 |
2.2.6 助跑最后几步的技术分析 |
2.2.7 踏板准确性的研究 |
2.3 对起跳技术的研究 |
2.3.1 概述 |
2.3.2 对起跳水平速度损失的研究 |
2.3.3 对腾起角的研究 |
2.3.4 对起跳时间的研究 |
2.3.5 对摆动腿的摆动的研究 |
2.3.6 对身体重心轨迹的研究 |
2.4 跳远腾空技术与落地技术 |
2.4.1 腾空技术 |
2.4.2 落地技术 |
2.4.3 有关跳远腾空及落地技术的研究 |
2.5 跳远专项能力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2.6 关于跳远助跑和起跳训练的训练手段及训练所借助的训练器械现状 |
2.6.1 国内跳远训练的方法、手段 |
2.6.2 国外跳远训练的方法、手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录像拍摄法 |
3.2.4 录像解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训练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对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在跳远项目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 |
4.2 运动员对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后的感受调查 |
4.3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分析 |
4.3.1 专业组训练实验前后跳远专项成绩的变化与分析 |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实验前后跳远成绩的变化与分析 |
4.4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跳远专项技术动作的影响分析 |
4.4.1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助跑阶段的影响分析 |
4.4.2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起跳准备阶段的影响分析 |
4.4.3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跳远起跳阶段的影响分析 |
4.4.4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跳远腾空阶段的影响分析 |
4.4.5 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前后运动员的感受 |
4.5 自俯角斜板助跑道训练对跳远专项能力的影响分析 |
4.5.1 专业组训练实验前后60米跑成绩的变化分析 |
4.5.2 专业组训练实验前后60米步长与步频变化分析 |
4.5.3 专选班实验前后腾起初速度的变化分析 |
4.5.4 专选班实验前后腾起角度的变化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10)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部分技术指标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助跑速度利用率比较分析 |
3.2 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的比较分析 |
3.3 K 值比较分析 |
3.4 部分技术指标差异原因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四、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 田昌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刘雯雯. 山西大学, 2020(01)
- [4]许小令与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D]. 许小令. 河南大学, 2020(02)
- [5]京津冀部分女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三维运动学特征[D]. 杨越茹.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瑞士球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跳远训练队为例[D]. 陈林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黄常洲助跑最后阶段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吕宁普.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8]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下肢动作的运动学研究[D]. 潘伟. 首都体育学院, 2019(06)
- [9]组合式俯角斜板助跑道在跳远助跑起跳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田品品. 广州体育学院, 2017(03)
- [10]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部分技术指标差异性分析[J]. 丁忠良. 湖北体育科技,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