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张永奇,韩美涛,曹建平,郑增记,宋普伟[2](2021)在《渭河盆地及邻区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09—2014年渭河盆地及邻区GPS资料,利用Shen提出的连续形变场与应变场计算方法,获得渭河盆地及邻区的水平形变场及应变率场,结合构造地质、地震目录等资料对渭河盆地及邻区的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地块南缘西段和东段GPS形变场变化差异明显,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形变场以挤压变形为主,渭河盆地中部西安—咸阳地区的形变场呈现EW向挤压、SN向拉张特征;(2)主应变率、剪应变率、面应变率变化明显的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的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渭河盆地中部的长安—临潼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以及韩城断裂与双泉—临猗断裂附近;(3)未来需要警惕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长安—临潼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以及韩城断裂与双泉—临猗断裂附近的地震危险性。
张岳桥[3](2020)在《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川黔滇交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其发震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和区域活动断裂构造编图,发现四川盆地南部地震主要集中在4个地震亚区,分别为马边—永善、鲁甸、长宁和自贡—荣昌等地震亚区,华蓥山断裂带西南段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边界带。通过综合分析主、余震分布特征、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认为该地震区存在2类发震断层,其中马边—永善、鲁甸、长宁地震亚区以基底断层走滑型或走滑逆冲型地震为主,而自贡—荣昌亚区则以浅层滑脱断层逆冲型地震为主。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从WNW-ESE向至ENE-WSW向。双震型地震频发,一次走滑地震往往会触发一组共轭基底断层的同时活动。这些地震构造特征表明它们不同于盆地西缘的龙门山—岷山逆冲走滑型地震构造带,也不同于鲜水河—安宁河—小江走滑型地震构造带,属于一个新生的克拉通地震构造区,因西南扬子地块遭受青藏高原的向东推挤和压迫,构造应力通过"大凉山地块"传递并作用到四川盆地南部,导致扬子地块的断块型结构及其基底断层的逆冲走滑活动,进而主导了该地区的一系列中、强地震的破裂事件。
丁晓庆[4](2020)在《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大渡河龚嘴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批的水力发电工程之一。工程于1966年3月开工,1978年建成投产。2002年起计划进行机组增容技术改造,总容量增至770MW。我国第一个五年经济规划期间已明确规定,在地震区有重要工程都需进行抗震设防。1977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正式发布实施时,本项目已基本建成,龚嘴水电站在地震资料十分缺乏的条件下采用的基本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与当前国家抗震标准有较大差异,不能满足工程抗震安全评价的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地震局和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加强水电工程抗震设计工作。为了确保龚嘴水电站抗震安全,满足机组增容技术改造的要求,需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充分收集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水电站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近场及场区活动构造的分析评价,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分析了工程场地各概率下的地震动参数,并提出各概率人工合成的基岩加速度时程,满足水工建筑抗震设计动力法分析和静力法分析的需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区域范围内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的强震和弱震资料,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地震区(带)。研究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对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进行评价,阐明强震发生的主要构造条件,探讨区域的主要断裂带特征及其活动性。对近场的地震活动性和新构造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详细探讨近场区内的断裂活动特征,特别对会给工程场地带来直接影响的断裂进行了重点研究。(2)在区域和近场地震构造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确定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采用转换的方法得到了场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通过计算地震带对每个场点地震危险性的贡献情况,计算出场点的地震危险性指数。(3)通过分析工程场地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特点,确定了此工程场地的地震动设计相关参数,主要包括地震场地基岩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时程等指标。
芦建文[5](2020)在《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文中提出五指山背斜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马边地区,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目前对五指山背斜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演化研究比较匮乏,论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平衡剖面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二维地震剖面、地表地质资料及相关钻井资料对其浅表及地腹构造进行探究。定量分析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利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构造演化史,并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其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最终对五指山背斜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有了清晰认识。五指山背斜地表为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背斜南起新市镇一带,走向北西;在生基坪附近构造走向由北西向转为北东向,在马边一带收敛。背斜核部产状平缓,两翼产状较陡,剖面上表现为不对称“箱状”背斜。背斜主要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区内无大型断裂发育,仅在背斜北西利店一带发育利店断裂,背斜南部靛蓝坝向斜内发育靛蓝坝断层和中都断层,断裂活动时间较新,多为新生代以来的断裂。地表地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构造形成的新生性。二维地震剖面中不同反射层同相轴特征明显,显示各层位基本为稳定沉积,较好地揭露了地腹构造形态。基于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地腹构造几何学形态为不对称“箱状”背斜;地腹各层具相似的构造形迹,整体上各层呈现出同期卷入构造变形的特征。同时在深部基底与震旦系之间存在一同相轴特征突变界面,结合整个剖面构造样式及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我们认为该界面是一断层滑脱面,综合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的形成机制应为断层滑脱褶皱。此外,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五指山背斜大致以下寒武统滑脱层为界,上下构造变形呈现出较大差异,说明了寒武系滑脱层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结合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及平衡剖面演化史的综合分析,认为五指山背斜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为喜山期以来印度板块的北移及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周边块体异向性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应力场发生转变,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面貌。五指山背斜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喜山早期南西-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西向构造,喜山晚期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应力形成的左旋应变体系使北西向构造发生弧形转变,形成北东向构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五指山背斜的形成有直观认识,较好地揭示了五指山背斜的动力学机制,对研究其形成演化具有参考价值。
周春晖[6](2020)在《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沐川—马边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青藏高原挤压的影响,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在阶地发育、夷平面发育、水系变迁、地貌及地震活动方面均有表现,反映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对本地区进行新构造运动特征的研究对四川盆地的稳定性及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新构造运动地壳的抬升情况反映在研究区内夷平面和河流阶地的发育中。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断裂系统向四川盆地内部发展的前缘,基于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宏观上对研究区地质地貌特征及变化、地层及岩石、区内构造几何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微观上借助扫描电镜对断层、阶地进行石英颗粒的形貌学研究。查明研究区内发育有多级夷平面,其中保留较好的夷平面主要有3级,形成时代为更新世,呈阶梯状成层叠现。研究区不同流域的阶地所发育的级数不一,其中马边河河段阶地最为典型,发育有完整的4级阶地。除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外,其余均为基座阶地。各级阶地河拔分别为10米、37米、50米、79米,形成时间分别为1.0±0.1万年前的全新世、10.0±1.2万年前的晚更新世、15.0±1.5万年前的中更新世、80.0±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由阶地的年代和高程分析得出在不同时期研究区的地表抬升速率。其抬升速率分别为0.0431mm/a、0.26mm/a、3mm/a、10.0mm/a,地壳隆升不断加剧。运用阶地的砾石统计方法,发现研究区内的马边河因差异化隆升曾导致河流改道。中更新世时期古马边河的流向为北西西流向南东东,推测古马边最终注入研究区东南方向的古金沙江。中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时期,因构造作用古马边河流向由向南东东改为向北,现流向最终向北汇入岷江流域。研究区内的断层以南北向和北西向为主,为规模不大的浅表脆性断层。通过石英颗粒表面刻蚀微形貌对研究区新近纪以来主要断裂的活动期次进行研究,并结合石英颗粒表面应力微断口对断层的活动方式进行探讨。认为新构造运动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断层有两个集中活动期:第一期在上新世时期,区域上研究区内主要断层均有过剧烈活动,第二期在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区域上断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弱活动。对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最近时期的运动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利店断裂在中更新世开始至全新世期间,利店断层先经历了蠕滑运动,后经历了粘滑运动。玛瑙断裂与中都断裂在晚更新世开始至全新世期间,运动的方式有粘滑运动与蠕滑运动。
王桥[7](2020)在《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川滇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和生长变形过程的重要窗口。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支为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支为金河-箐河断裂以及程海断裂)斜切川滇地块,前人研究认为该构造带对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但其深部驱动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区一带地震频发,其孕震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围绕“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主要完成了二条宽频大地电磁(MT)剖面和一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MT+LMT)剖面观测,进行了大地电磁三维壳幔电性结构建模;利用地震和重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并配合开展了地表变形数据的联合分析;辅以完成了三个地质构造控制点以及一个遥感解译点的调查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解释模型。首先,通过大地电磁资料的精细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定性的认识并明确了数据的反演方案;通过开展精细化的二维三维反演,建立了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进一步划分了浅表的地层构造单元,推测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部延展情况;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的成因机制及构造作用;其次,针对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特点以及深浅动力学关系的分析需要,开展了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变形样式,认为川滇地块中部不均衡的地壳运动,不仅体现在地表构造性质的分段性差异,而且也体现在深部电性结构上的分块性差异,这似乎表明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活动时限及运动学特征,论述了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分三个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通过对历史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构造特点及区域运动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的孕震背景特征。总体上,本文主要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川滇地块中部的壳幔电性结构具有分块性特征。木里-攀枝花(南北向)、永胜-冕宁(东西向)一带深部呈现高阻结构(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体)并发育少量的高导层,该高阻结构外围发育大套的高导层。这些高导层存在显着的各向异性,不仅在分布的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阻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别,其对于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重要作用。(2)川滇地块中部存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呈现”三高(高电阻率、高速度、高密度)”地球物理特征,该“三高”异常可能具有同源性,推测是二叠纪晚期古地幔柱构造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能是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刚性地质体,其构成了对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被动阻挡的深部动力学背景。(3)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具有分段性特征。构造带北东段: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与金河-箐河断裂为现今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构造性质以逆冲为主要特征,金河-箐河断裂的规模和变形程度显着大于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带南西段: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为左旋走滑断裂兼具一定的逆冲分量,程海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断裂。(4)晚新生代以来,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分三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调节作用:中-中新世,在壳(内)幔高导层作用下,青藏高原的地壳介质往东向扩展,受到了古地幔柱成因的刚性壳幔高阻地质体阻挡,导致了上地壳介质的抬升,复合形成了以逆冲为主要性质的小金河-箐河构造带,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协调了高原的东向扩展;中新世中晚期,鲜水河断裂割裂了青藏高原东缘,开始了左旋走滑运动,随着高原东缘持续的东南向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逆冲作用,导致了构造带北东段的就位,进一步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上新世,随着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可能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不如早期那样强的刚性了,特别是西北部;小江断裂开始左行滑移,鲜水河断裂的滑移分量更多的分配给小江断裂等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系来协调川滇地块东部的构造变形,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及金河-箐河断裂停止了大规模的变形,可能不再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参与协调作用;与此同时,红河断裂开始了右行滑移,受尾部拉张效应的影响,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及程海断裂开始了左行滑移运动,继续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5)川滇地块中部孕震背景。全新世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构造背景,多个断裂复合的“拐角”地带是大地震频发的背景之一。高电阻率-低电阻率陡变带是研究区地震发生的最佳电性结构组合。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是川滇地块中部大地震发生的基本动力学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金河-箐河构造西南段可能会有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险。
王少凯[8](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杨帅斌[9](2020)在《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周缘近年来大震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海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重要的发震断裂之一,位于被红河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块体西南部。历史地震记录显示,500多年来,该地区共发生了16次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其中有4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该区与程海断裂带相交的周城-清水断裂带,在地质历史上也较为活跃,对金沙江段的地震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前人对该地区近年来或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程海断裂带是一条陆内活动断裂带,复发间隔长,通常长达数千到数万年,目前对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震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地质记录来揭示更多早期的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是地震风险评估中历史地震记录的重要补充,对于揭示地震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首先对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保存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许多古地震活动留下的直接或间接的古地震遗迹,包括地震裂缝、地震堰塞湖、地震落石、地震断层和砂土液化现象。并且,野外通过地震裂缝的切割关系以及地震遗迹所处的地层、地貌部位等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遗迹是多次地震形成的产物,证明该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测试分析的样品。地震裂缝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上覆下切地层和裂缝充填物来限定,地震堰塞湖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堰塞湖沉积物底部和下伏松散沉积物来限定,地震落石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形成于落石表面的次生钙膜来限定,地震断层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断层内次生钙膜来限定。采用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和铀(U)系三种测年方法,对采集到的年代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共获得了68个有效的年代学数据。最后,通过年代学测试结果与实地调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域50万年以来发生过的10期大型古地震事件,其时代分别约为450 ka,400 ka,345 ka,300 ka,250 ka,190 ka,155 ka,105 ka,75 ka和25 ka,代表了10个构造活跃时期,并且揭示出该区大地震可能存在5万年的周期。本研究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多的遗迹类别来识别古地震事件,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苏珊,韩立波,郭祥云[10](2020)在《溪洛渡水库近场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近震数字波形记录,采用基于P波初动和S/P地动位移振幅比的HASH方法,计算了溪洛渡水库近场区2009年1月—2018年12月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中选取质量可靠的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区的应力场图像;基于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水库蓄水对当地应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前地震类型以过渡型为主,走滑和逆冲型地震次之,正断型最少;蓄水后,过渡型地震明显减少,其它类型地震均不同程度增多,逆冲型地震数量与蓄水前相比增加近一倍。蓄水前后区域应力场发生了一定变化,具体表现为最小压应力轴的仰角增大,变化非常显着。这可能表明,蓄水造成的应力加载与地壳中应力量级可以比拟,对当地的应力环境提供了重要约束。
二、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活动性分析 |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
7.1.3 数值计算工况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8.1.3 试验设计 |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
8.2.1 实测测试内容 |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
(2)渭河盆地及邻区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PS速度场与应变率场计算 |
1.1 GPS速度场计算 |
1.2 GPS应变率场计算 |
2 渭河盆地及邻区水平形变场分析 |
3 渭河盆地及邻区水平应变率场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3)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盆地基底断块型结构特征及新构造背景 |
2 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分区特征及其发震构造 |
2.1 马边—永善地震亚区 |
2.2 鲁甸地震亚区 |
2.3 长宁地震亚区 |
2.4 自贡—荣昌地震亚区 |
2.5 其他地震 |
3 讨论 |
3.1 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类型 |
3.2 “大凉山块体”的构造应力传导 |
3.3 华蓥山断层西南段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边界带 |
3.4 四川盆地南部新生地震构造区 |
4 结论 |
(4)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近场及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 |
2.1 区域地震特征 |
2.1.1 区域地震活动环境特征 |
2.1.2 区域地震的构造环境 |
2.1.3 区域强震的发生条件 |
2.1.4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
2.1.5 区域主要发震构造评价 |
2.2 近场地震活动性 |
2.2.1 近场地震资料概况 |
2.2.2 近场地震活动特征 |
2.3 近场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地形地貌特征 |
2.3.2 河流阶地特征 |
2.4 近场主要断裂带特征与活动性 |
2.4.1 龙泉山断裂 |
2.4.2 老黄坡断裂 |
2.4.3 二峨山断裂 |
2.4.4 沙湾断裂 |
2.4.5 灌凹顶断裂 |
2.4.6 牛皮槽断裂 |
2.4.7 平等断裂 |
2.4.8 峨边-烟峰断裂 |
2.4.9 峨眉山北麓弧型断裂带 |
2.4.10 峨边—金阳断裂 |
2.4.11 宜坪-美姑断裂 |
2.4.12 利店断裂 |
2.4.13 滥田湾断裂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
3.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
3.2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
3.2.1 划分原则 |
3.2.2 潜在震源区的方向和范围 |
3.2.3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
3.2.4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结果 |
3.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
3.3.1 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
3.3.2 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
3.4 地震动衰减关系 |
3.4.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
3.4.2 基岩水平加速度衰减关系 |
3.5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
4.1 场地工程地震条件概述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层岩性 |
4.1.3 地质构造 |
4.1.4 水文地质 |
4.1.5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
4.2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
4.2.1 坝址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
4.2.2 厂址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
4.2.3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合成原理 |
4.2.4 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马边地震带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马边地区新生代隆升剥露研究现状 |
1.2.3 断层相关褶皱研究进展 |
1.2.4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地层 |
2.2.2 沉积盖层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系统概述 |
2.4 构造层划分 |
2.4.1 震旦系构造层 |
2.4.2 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 |
2.4.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 |
2.4.4 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 |
2.5 构造-沉积演化 |
第3章 五指山背斜几何学特征 |
3.1 浅表地质构造特征 |
3.2 地腹构造特征 |
3.3 几何学特征综合分析 |
第4章 五指山背斜构造演化特征 |
4.1 平衡剖面技术 |
4.1.1 平衡剖面技术基本原理 |
4.1.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 |
4.2 平衡剖面演化特征分析 |
4.3 缩短量与缩短率分析 |
第5章 五指山背斜成因机制研究 |
5.1 区域动力学背景 |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2.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基本原则 |
5.2.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平台 |
5.2.3 实验目的及意义 |
5.2.4 五指山背斜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3 五指山背斜成因机制分析 |
5.3.1 构造演化过程 |
5.3.2 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自然地理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情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概况 |
2.2.1 二叠系 |
2.2.2 三叠系 |
2.2.3 侏罗系 |
2.2.4 白垩系 |
2.2.5 第四系 |
2.3 地质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新构造活动的表现 |
3.1 河流阶地 |
3.1.1 阶地的基本特征 |
3.1.2 砾石统计方法及分析结果 |
3.2 夷平面特征 |
3.3 深切河曲 |
3.4 活动断裂 |
3.5 地震活动 |
第4章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
4.1 断层活动性研究 |
4.1.1 石英微形貌学研究的原理 |
4.1.2 断层活动时期探讨 |
4.1.3 断层滑动性质分析 |
4.1.4 研究区断层活动特征小结 |
4.2 遥感线性构造与构造运动 |
4.3 研究区水系变化与新构造运动 |
4.3.1 河流阶地的形成时期 |
4.3.2 河流下切与抬升速率的讨论 |
4.3.3 阶地砾石特征与新构造运动 |
4.3.4 马边河古流向研究 |
4.4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成因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 |
1.2.2 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
1.2.3 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
2.1 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
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2 宽频与长周期数据拼接 |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
2.3.1 典型测点测深曲线分析 |
2.3.2 维性分析 |
2.3.3 电性主轴方位分析 |
2.4 二三维反演 |
2.4.1 反演方法简介 |
2.4.2 三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
2.4.3 二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
2.4.4 二三维结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
3.1 L1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1.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1.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2 L2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2.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2.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3 L3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
3.3.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
3.3.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东段浅表构造变形特征 |
4.1 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特征 |
4.1.1 木里构造控制点 |
4.1.2 母猪达遥感解译点 |
4.2 金河-箐河断裂构造特征 |
4.2.1 箐河乡构造控制点 |
4.2.2 金河乡构造控制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及孕震环境探讨 |
5.1 川滇地块中部的深部构造背景 |
5.1.1 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及其成因机制 |
5.1.2 壳(内)幔高导体及其构造作用 |
5.2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浅表构造属性 |
5.2.1 构造带北东段浅表变形样式 |
5.2.2 构造带南西段浅表变形样式 |
5.2.3 构造带活动时限 |
5.3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 |
5.4 川滇地块中部孕震环境探讨 |
5.4.1 历史地震震源电性结构特征 |
5.4.2 地震深部孕震环境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震与地质的关系 |
1.2 第四纪地质学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 古地震遗迹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系特征 |
2.5 地层特征 |
2.6 构造背景 |
2.7 历史地震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震裂缝特征及年代 |
3.1 地震裂缝概念 |
3.2 地震裂缝特征 |
3.3 地震裂缝年代 |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震堰塞湖特征及年代 |
4.1 地震堰塞湖概念 |
4.2 地震堰塞湖特征 |
4.3 地震堰塞湖年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其他古地震遗迹的调查研究 |
5.1 地震落石调查 |
5.2 地震断层调查 |
5.3 砂土液化调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的古地震 |
6.1 地震裂缝所记录的古地震 |
6.2 地震堰塞湖所记录的古地震 |
6.3 多种古地震遗迹所记录的古地震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溪洛渡水库近场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和研究方法 |
2.1 数据选取 |
2.2 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 |
2.3 应力场反演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震源机制解结果可靠性分析 |
3.2 蓄水前后震源机制解特征 |
3.3 蓄水前后应力场分布 |
4 讨论 |
5 结论 |
四、马边-永善地震带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渭河盆地及邻区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研究[J]. 张永奇,韩美涛,曹建平,郑增记,宋普伟.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1)
- [3]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背景[J]. 张岳桥. 地质学报, 2020(11)
- [4]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D]. 丁晓庆. 燕山大学, 2020(01)
- [5]川西南马边地区五指山背斜几何学、运动学与成因机制[D]. 芦建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川南沐川-马边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成因探讨[D]. 周春晖.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D]. 王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9]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D]. 杨帅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10]溪洛渡水库近场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J]. 苏珊,韩立波,郭祥云. 地震研究, 2020(02)
标签:地震论文;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论文; 构造地震论文; 地震次生灾害论文; 地震的形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