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南平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南平市人民政府[1](2021)在《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南政综[2021]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张俊江,马晓春,陈满元,陶茂聪,高前宝[2](2021)在《杂交水稻品种安两优586的选育及应用》文中认为安两优586是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用自主选育不育系安隆5S和恢复系F8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经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优异,并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107。介绍了安两优58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为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张俊江,陈满元,马晓春,陶茂聪,高前宝[3](2020)在《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310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与制种技术》文中指出两优3108是由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N484S和恢复系R3108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经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表现优异,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90103。本文介绍了两优3108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与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夏彀璆[4](2020)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诺两优6号的选育经过及其高产制种技术》文中提出诺两优6号是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诺403S与恢复系R862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国家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表现优异,并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106。介绍诺两优6号的选育过程,阐述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黄盛芳[5](2020)在《建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进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设置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方法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确保农技推广工作更加有序、高效的进行。因此,根据建阳区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而优化该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也为其它类似地区的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相关文献的研究,采用平衡记分卡理论(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以及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构建以推广能力、推广效率、推广的满意度、推广创新能力四个层面作为一级指标的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再根据对2018年建阳区农业推广工作以及农业发展情况设置对应的15个二级指标。以建阳区农业科技推广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考核综合得分为81.79分,说明整体推广工作处于良好状态;但发现有些指标的评分不太理想,体现在推广能力方面的管理体制、推广创新能力方面的推广队伍、职称评定等方面得分情况相对比较低。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重视人才与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推广队伍建设,调整推广人员结构;创新人员职称评定政策。
廖凌云[6](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谢婷[7](2015)在《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公布,突显了“三农”问题在我国建设与繁荣富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作为行动的实施者,与农业、农村相比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在关注农民的同时势必会谈到其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成为现阶段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遇到的最显着的困难。因此,“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要着重处理农民收入增加难的问题。本课题以农民收入构成角度为切入点,从新世纪以来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特点入手,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收入四大构成为主要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判断和选择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以确定收入增长点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高成长性筛选、与收入的均衡关系筛选、未来影响程度筛选,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别按照高成长性、长期均衡关系、影响力从高到低赋予4、3、2、1等4个分值,综合分值最高的判定为模型所得出的新增长点。通过比较贡献度、增速、稳定性,对农村居民收入四大构成进行高成长性筛选;对收入四大构成与总收入的协整及ECM分析,进行与收入的均衡关系筛选;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未来影响程度进行筛选,最后综合得到收入四大构成中的工资性收入将作为今后南平农村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结合影响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由于农民增收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财政、金融、政策等不同领域均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产生影响,而国际上和国内关于农民增收的研究往往倾向于理论分析,较少在实证方面开展研究。本论文运用计量模型判定农村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的一致性,并以四大构成为切入点判断未来拉动收入增长的结构,为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甘小烨[8](2015)在《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推广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南平为研究区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加大对构建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新型经营主体的提出,充分反映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多方诉求,特别表现在农业推广领域。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采取以政府行政性干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在推广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了农技推广效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如今农业推广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推广,农民需要更多的是能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不仅仅是生产领域,还应拓展至农村生活的方方面。本研究选取福建省南平市为实证研究区域,发现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推广存在多种形式。基于南平市农业推广运行现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南平市农业推广模式指标评价体系。模型分为四层,采取专家打分制,依据专家评分结果排列各层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指标权重值。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对农业推广模式影响权重较大的因子,大多为新型经营主体所具备的优势,包括推广内容、市场信息传递、技术操控等各方面,并且主要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两种推广模式评价优于其他模式。文中还列举分析了国内外几个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营组织参与推广的成熟模式,最后从推广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入手,就南平市如何利用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业推广模式创新提出几点对策。
胡剑辉[9](2013)在《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国农村、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经济由集体“大锅饭”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产品基本实现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全国农民经历了贫穷、温饱和奔向小康三个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已不能满足于温饱阶段,这就要求要进一步的改变现有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本文通过对南平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以及对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分析,分析和研究了南平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比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找出南平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闸述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主体构成;第三章是介绍南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自然环境、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社会基础、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第四章分析南平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农业科技的研制、开发、推广、运用等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找出实际的问题;第五章是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第六章得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语。
王建花[10](2013)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三重因素的制约下,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对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层次结构及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并立足南平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南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讨论了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南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研究:结合南平市自然环境概况、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平市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形成了具有南平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前景广大;调查了南平市能源与环境问题,并开展了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2)南平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从南平市现有农业空间布局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上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中低山与丘陵农林牧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区等几个区域的生态控制及其策略。(3)南平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根据南平市生态功能区的定位,重点探讨了“家庭绿岛式”微循环模式、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等南平市典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原理、特点及案例分析。(4)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通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南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以及发展障碍因子,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5)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从转变观念、构建政策体系、法律体系、考评机制、技术支撑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二、2003年南平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南平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2)杂交水稻品种安两优586的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1.1 不育系安隆5S的选育 |
1.2 恢复系F86的选育 |
1.3 安两优586的选育 |
2 产量表现 |
3 特征特性 |
3.1 主要农艺性状与形态特征 |
3.2 品质分析 |
3.3 抗性鉴定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
4.3 科学肥水 |
4.4 防治病虫草害 |
5 制种技术要点 |
5.1 播差期安排,合理密植 |
5.2 花期预测与调节 |
5.3 科学喷施“九二〇”,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
5.4 做好隔离,严格去杂 |
5.5 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收获 |
6 结语 |
(3)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310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与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1.1 优质不育系N484S的选育 |
1.2 恢复系R3108的选育 |
1.3 两优3108的选育 |
2 特征特性 |
2.1 农艺性状 |
2.2 产量表现 |
2.3 品质分析 |
2.4 抗性鉴定 |
3 栽培技术 |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
3.3 科学管理肥水 |
3.4 病虫草害防治 |
4 制种技术 |
4.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
4.2 科学喷施九二〇,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
4.3 做好隔离,严格去杂 |
(4)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诺两优6号的选育经过及其高产制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1.1 不育系诺403S |
1.2 恢复系R862 |
1.3 组合诺两优6号 |
2 产量表现 |
3 主要特征特性 |
3.1 农艺性状 |
3.2 稻米品质 |
3.3 抗性表现 |
4 制种技术 |
4.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
4.2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
4.3 肥水管理,构建群体 |
4.4 辅助措施,确保易交结实 |
4.5 做好隔离,防止串粉 |
4.6 严格去杂,确保纯度 |
4.7 综合防治病虫害 |
4.8 适时收获,防止混杂 |
5 小结 |
(5)建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技推广及绩效评价整体情况研究 |
1.2.2 绩效考核评价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技推广概念 |
2.1.2 绩效评价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平衡记分卡 |
2.2.2 关键绩效指标 |
2.2.3 创新扩散理论 |
3 建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概况及绩效评价现状 |
3.1 建阳区综合概况 |
3.2 建阳区农业概况 |
3.2.1 农业资源 |
3.2.2 农业经济与结构 |
3.3 建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概况 |
3.3.1 农技推广发展历程 |
3.3.2 农业推广机构及人员 |
3.3.3 农业推广管理体制 |
3.3.4 农业推广工作 |
3.4 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评价现状 |
4 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指标选取的说明 |
4.2.1 推广能力 |
4.2.2 推广效率 |
4.2.3 推广满意度 |
4.2.4 推广创新能力 |
4.3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建具体层次 |
4.3.2 构建矩阵计算各层级权重 |
5 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实证研究 |
5.1 绩效评价规则以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
5.2 绩效考核实证分析 |
5.2.1 推广能力 |
5.2.2 推广效率 |
5.2.3 推广满意度 |
5.2.4 推广创新能力 |
5.3 建阳区农技推广绩效考核实证分析得分总体情况 |
6 建阳区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 |
6.1 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
6.2 重视人才与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
6.3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调整推广人员结构 |
6.4 创新人员职称评定政策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论方法 |
1.5.2 社会调查方法 |
1.5.3 空间分析方法 |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3.1 相关研究综述 |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5 小结 |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
3.2.2 系统论 |
3.2.3 冲突理论 |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
3.4.3 研究方法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
4.1 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
4.2 社区概况 |
4.2.1 区内社区概况 |
4.2.2 周边社区概况 |
4.2.3 社区管理现状 |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6.1.1 山上:茶林之争 |
6.1.2 山下:人地矛盾 |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9.2 讨论 |
9.2.1 创新点 |
9.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农民与农村居民 |
1.5.2 住户 |
1.5.3 居民收入 |
1.5.4 新经济增长点 |
2.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2.1 南平市农民收入发展特点 |
2.1.1 农民收入增幅逐渐高于城镇居民 |
2.1.2 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农民收入构成主体而存在 |
2.1.3 高低收入户差距日益扩大 |
2.1.4 超半数年份收入增幅居全省中等偏上位次 |
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2.2.1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年度分析 |
2.2.2 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规划时期分析 |
2.3 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实证分析 |
2.3.1 南平及周边地市概况 |
2.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2.3.3 模型选择 |
2.3.4 参数估计与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新增长点实证分析 |
3.1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
3.1.1 城镇化进程加快及新农村建设引领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
3.1.2 家庭经营收入增速放缓但占比最高 |
3.1.3 财产性收入波动上升 |
3.1.4 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
3.2 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有利条件 |
3.2.1 农村居民对提高收入的强烈期盼 |
3.2.2 南平已具备收入倍增的经济承载能力 |
3.2.3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
3.3 农村居民收入新增长点实证分析 |
3.3.1 新经济增长点需要具备的条件 |
3.3.2 数据选择 |
3.3.3 高成长性筛选 |
3.3.4 与收入的均衡关系筛选 |
3.3.5 未来影响程度筛选 |
3.3.6 实证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影响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分析 |
4.1 影响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4.1.1 各收入构成发展不均衡制约工资性收入增长 |
4.1.2 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制约了工资性收入水平 |
4.2 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4.2.1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制约农业收入增长 |
4.2.2 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进一步抵消农民收入 |
4.2.3 二、三产业基数小造成对家庭经营收入拉动作用小 |
4.3 影响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4.3.1 财产性收入基数小且比重低 |
4.3.2 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
4.3.3 不同年龄段农民对财产性收入的认识差异较大 |
4.4 影响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4.4.1 支农惠农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
4.4.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5.1.1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
5.1.2 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
5.1.3 开展优质服务,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
5.1.4 重视提升农村居民教育水平及文化素质,增强生产经营能力 |
5.2 提高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5.2.1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5.2.2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5.2.3 建立统一的农业市场体系,减少流通环节 |
5.2.4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
5.3 提高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5.3.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夯实基础 |
5.3.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
5.3.3 发展“以地入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5.4 提高转移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5.4.1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 |
5.4.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推广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南平为研究区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系统研究法 |
1.3.4 层次分析法 |
1.3.5 对比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重点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内涵及外延 |
2.1.1 新型经营主体 |
2.1.2 农业推广与农业推广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推广技术扩散理论 |
2.2.2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3 内源发展理论 |
3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推广现状分析 |
3.1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推广可行性 |
3.2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推广主要形式 |
3.2.1 利用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参与推广 |
3.2.2 直接从事农民科教培训参与推广 |
3.2.3 实施农业项目参与推广 |
3.2.4 开展有偿服务促进推广 |
3.2.5 出售生产资料推动推广 |
3.3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推广典型模式 |
3.3.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圣农模式 |
3.3.2 专业合作社——茶富“笋干合作社” |
3.3.3 行业协会——延平区生猪养殖协会 |
4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推广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构建南平市农业推广模式指标评价体系 |
4.1.1 构建南平市农业推广模式指标评价体系的意义 |
4.1.2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
4.1.3 确立模型 |
4.1.4 构建判断矩阵 |
4.1.5 权重值计算 |
4.2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南平市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推广模式的影响分析 |
4.3.1 对政府主导推广模式的影响 |
4.3.2 对科研院校推广模式的影响 |
4.3.3 对合作组织推广模式的影响 |
4.3.4 对涉农企业推广模式的影响 |
5 国内外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推广成熟模式的经验启示 |
5.1 美国家庭农场“三位一体”推广模式 |
5.1.1 美国家庭农场参与推广的形式 |
5.1.2 美国家庭农场参与推广的经验启示 |
5.2 日本农协“群众性自我服务”推广模式 |
5.2.1 日本农协参与推广的形式 |
5.2.2 日本农协参与推广的经验启示 |
5.3 台湾农会“培训示范式”推广模式 |
5.3.1 台湾农会参与推广的形式 |
5.3.2 台湾农会参与推广的经验启示 |
5.4 成熟模式经验总结 |
6 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业推广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 |
6.1 转变推广参与者地位 |
6.2 实现科技、教育、推广有效对接 |
6.3 开辟多元化技术传播路径 |
6.4 创新推广方法和手段 |
6.5 健全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强推广质量 |
6.6 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
1.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和主体构成 |
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特点 |
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 |
3 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
3.1 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自然环境 |
3.2 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社会基础 |
3.3 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情况 |
3.3.1 南平市农业科技的研发情况 |
3.3.2 南平市农业科技的推广情况 |
3.3.3 南平市农业科技的应用情况 |
4 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
4.1.1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分工不明确 |
4.1.2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 |
4.1.3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 |
4.2 农业科技研究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不紧 |
4.2.2 创新保障条件的不足 |
4.3 农业科技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 |
4.3.2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总数庞大,人员素质不高 |
4.3.3 基层协农事业单位近似瘫痪,没发挥实际作用 |
4.4 农业科技运用阶段存在的问题 |
4.4.1 小规模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难度大 |
4.4.2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 |
5 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 |
5.1 台湾农业科技研发系统 |
5.2 山东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
5.3 日本农业科技应用系统 |
6 完善南平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
6.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 |
6.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
6.2.1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2.2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6.2.3 加强人才建设 |
6.2.4 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
6.2.5 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
1.1.2 资源短缺与枯竭加剧 |
1.1.3 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 |
1.1.4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
1.1.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1.2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循环经济 |
2.1.1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2.1.3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发展概况 |
2.1.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
2.2.4 农业循环经济的层次结构 |
2.2.5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3 南平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循环经济战略分析 |
3.1 南平市概括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资源储量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3.2 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南平市农业特色产业布局 |
3.2.2 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3 南平市畜禽养殖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2.4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3.3 南平市能源与环境问题 |
3.3.1 南平市能源问题 |
3.3.2 南平市环境问题 |
3.4 南平市农业发展的趋势 |
3.5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 SWOT 分析 |
3.5.1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 |
3.5.2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劣势 |
3.5.3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 |
3.5.4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挑战 |
4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
4.1 生态功能区划与控制策略 |
4.1.1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其控制策略 |
4.1.2 中低山、丘陵农林牧区及其控制策略 |
4.1.3 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区及其控制策略 |
4.2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1 “家庭绿岛式”微循环模式 |
4.2.1.1 典型案例:延平区沼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 |
4.2.2 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 |
4.2.2.1 典型案例:光泽凯圣生物质热电厂模式 |
4.2.2.2 典型案例:生态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
4.2.3 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 |
4.2.4 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 |
4.2.4.1 农业生产子系统 |
4.2.4.1.1 典型案例:枫溪乡“稻—萍—鱼”循环模式 |
4.2.4.1.2 典型案例:建阳市特色果园套种模式 |
4.2.4.1.3 典型案例:南平市“烟草—水稻——紫云英”绿肥循环模式 |
4.2.4.2 加工业子系统 |
4.2.4.2.1 典型案例:浦城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模式 |
4.2.4.3 居民生活消费子系统 |
4.2.4.3.1 典型案例:建阳市生活垃圾发电模式 |
4.2.4.4 南平生态市社会大循环模式 |
5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5.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目标 |
5.2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5.2.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
5.3.1 评价指标分类 |
5.3.2 指标的确定与解释 |
5.3.3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3.4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5.3.5 计算评价结果 |
5.4 数据来源与整理 |
5.4.1 数据获取 |
5.4.2 原始数据标准化 |
5.4.3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确定 |
5.5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6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和保障措施 |
6.1 存在问题及对策 |
6.1.1 南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
6.1.2 对策建议 |
6.1.2.1 加强宏观指导,制定科学规划 |
6.1.2.2 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 |
6.1.2.3 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
6.1.2.4 加强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参与 |
6.1.2.5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 |
6.2 保障措施 |
6.2.1 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经济体系 |
6.2.2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
6.2.3 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
6.2.3.1 加强水资源的安全保障 |
6.2.3.2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
6.2.3.3 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 |
6.2.4 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
6.2.4.1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
6.2.4.2 调整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
6.2.4.3 强化流域综合整治 |
6.2.4.4 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 |
6.2.5 构建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 |
6.2.5.1 加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教支撑 |
6.2.5.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 |
6.2.5.3 建立和完善发展决策管理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2003年南平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南平市人民政府. 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杂交水稻品种安两优586的选育及应用[J]. 张俊江,马晓春,陈满元,陶茂聪,高前宝.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2)
- [3]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310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与制种技术[J]. 张俊江,陈满元,马晓春,陶茂聪,高前宝.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9)
- [4]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诺两优6号的选育经过及其高产制种技术[J]. 夏彀璆. 园艺与种苗, 2020(09)
- [5]建阳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 黄盛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6]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7]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研究[D]. 谢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3)
- [8]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推广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南平为研究区域[D]. 甘小烨.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9]南平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胡剑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10]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D]. 王建花.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4)
标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