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揭晓9家造纸企业入选(论文文献综述)
郭细根[1](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郝永涛,吴栋钢[2](2006)在《2006年中国纸业大事》文中研究表明
张磊[3](201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2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东道国。借助国际制造资本,中国建立了价廉物美的制造品生产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竞技舞台与新兴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深化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在于挖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之间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资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外资发展的约束性,为正确把握宏观外资政策与微观企业运营策略,积极运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资本缓解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直观的决策角度和决策依据。围绕研究主线“正面效应—〉决定因素—〉负面效应—〉归因”,本文从东道国角度,选取大量宏观数据与企业案例完成统计计量与实证检验,研究分为3个方面:一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正负面效应,二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决定因素,三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负面效应归因。各章节的论述兼顾完整性与独立性,章节之间逻辑紧密,且自成一体,研究结构与分析逻辑有一得之见。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计量方法有皮尔逊乘积矩阵相关系数、霍夫曼检验、最小二乘法、横截面数据分析与回归建模。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选取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跨国制造企业的微观分析选取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战并购案例对经理人行为因素导致的公司定价偏差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李丽[4](2004)在《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经济,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调动企业中最宝贵资源——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当代全球秩序的文化特征日益显着,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力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仅仅限于纯经济方面,更深层次的来自于伦理文化领域。因此,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组织的长期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对于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了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过程与机理。论文提出和界定了文化资本的范畴,认为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中的人际信任和企业生态伦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和核心要素;论文主要吸收和运用了经济增长学说中的文化因素影响论、管理学中的企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学中的人际信任理论和环境经济学中的生态伦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非正式制度理论等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非经济因素,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并直接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论文论述了企业制度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要造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必须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观念彻底决裂,必须对建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坚决地改造,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 论文分析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属于高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企业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论文阐释了人际信任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响着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突破华人企业发展规模偏小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解决华人社会人际信任的资源不足和结构失效的问题。 论文剖析了企业生态伦理作用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机制。企业生态伦理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环境问题,它以价值理念的形式来影响企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将指导企业把发展的持续性同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观念的转变作为一种精神因素,为企业发展注入崭新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论文通过分析中国海尔集团的发展的案例,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检验。海尔集团是既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又以企业文化进行成功运营的典范。对海尔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对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其他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配置和利用文化资本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重点从制度安排和创新方面,建立文化资本利用和培育机制,以高效率地配置企业文化资本,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王望波[5](2004)在《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文中提出1980年代以来,有关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问题素为学界所关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虽然从数额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多,但是他们与港商的投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开路先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研究探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现状以及他们进行投资的方式与特点、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南亚华商投资的动机,认为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总体上说是以寻利为主、情感为辅,但也有相当部分东南亚华商带有家乡情感因素的投资,他们的投资集中于祖籍地。通过利用宗亲关系及其他人文优势,东南亚华商成功地把社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以较少资本实现了跨国经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通过香港对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既避免了华人投资中国的敏感性,又充分利用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的便利条件,也更易于吸收处理大陆事务的人才。香港已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中介和桥梁,不少东南亚华人财团都以香港为基地,把中国大陆作为其拓展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首先是集中于经济特区与沿海侨乡,进而扩展到内地,成功地把中国导入国际市场,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众多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加强。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东南亚华商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中介者与合作者,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鹏杰,陈小珂[7](2014)在《2013年中国皮革行业年度盘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钟敲响,数字轮转,不知不觉2013年即将成为过去,2014年的大门已经开启。2013年的皮革行业似乎无法仅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越来越曲折,2013年是中国皮革行业在成长道路上,迈出蹒跚步伐的一年,是在荆棘之路上前行的一年,是在新生命诞生前经历痛苦的一刻……这场风暴来的是这么突然又是这么必然,所幸,我们不曾放弃。因为这里仍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寄托。我们在此特别策划"2013年中国皮革行业年度盘点"专题,记录下这一路的点点滴滴。
马虎兆[8](2012)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经济贡献及转型升级思路研究》文中认为知识产权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较多是从法律范畴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的实际,从经济视角和产业视角入手,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量研究、访谈研究、个案研究、统计分析、专利分析等方式,系统地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中国知识产权的经济贡献——中国知识产权的未来走向”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改进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构建一套知识产权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评价。提出了知识产权强国的内涵,在总结世界主要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特点基础上凝练出了知识产权强国的基本特征,基于SMART原则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总体水平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美国、日本和德国是知识产权强国,综合实力位居前三;中国知识产权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发展速度较快,充满活力,活力因子得分较高,但是高水平专利少、国际化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弱、专利影响力小、技术贸易逆差大,说明中国知识产权的质量、效益和制度水平较低,距离知识产权强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其次,从产业角度进行专利计量分析,判断我国中观产业层面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分别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领域,分析其专利水平,对其专利布局是否能够支撑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生命周期、专利权人、技术领域、区域布局等角度对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技术领域专利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知识产权薄弱,国外企业占据主动,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国内专利技术含量不高,起步相对较晚。相比较而言,国外企业的专利布局较早,专利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大,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技术垄断正在形成。第三,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分析,以天津为例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企业知识产权近年来发展较快,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知识产权积累,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初步走上正轨,初步具有了知识产权经营的观念,核心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与国外跨国公司比较,没有从战略层面上系统部署,知识产权积累较为薄弱,整体技术水平薄弱,专利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国际化严重滞后,运用专利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经营还比较初级,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缺乏,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包围之势,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第四,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用实证的方式研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绩效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它变量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知识产权制度的绩效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不断增强;(2)知识产权制度在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绩效有所不同;(3)知识产权制度与人力资本和产业化环境的相互作用较为显着,与FDI的相互作用不显着,而市场体制很多时候表现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替代或者抑制作用;(4)知识产权制度自身逐步完善是促使知识产权制度绩效增长的重要方面。
张福明[9](2011)在《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成长研究自亚当·斯密起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时间,但真正开展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彭罗斯教授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真正奠定了现代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无论是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还是企业家们,从未间断对企业成长问题的探索。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呈现丰富的动态特性。企业成长的动态特性是由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对企业成长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单凭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已显得略为不足,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量化的模拟,才能揭示企业成长的内在本质。本文在对已有企业成长理论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成长与规模、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把企业成长问题放在其所处的动态系统中进行分析,并且选择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成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上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成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研读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已有文献的实证研究仅仅采用的是企业的静态面板数据,而利用企业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则相对缺乏,这样的研究方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从根本上忽视了企业成长的动态性问题;其次,大部分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都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分析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状况,较少地涉及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分阶段研究生产率的作用;再次,国内的学者缺少用动态演化的方法分析企业成长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克服了前述研究的局限性,综合运用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面板数据自身的动态特性,熟练应用回归分析、PVAR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等计量方法,着重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方面来研究与企业成长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从中国制造业行业自身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几个特征。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规模特征,分别对资产总计和净利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结果发现,制造业类上市公司规模呈“幂曲线”形态,即只有少数企业规模较大或者占有绝大部分利润,然后曲线急剧下滑形成一个“长尾”,其余大部分企业都处在“尾部”。分析发现,这3年规模或利润排名前10位的多是国家垄断行业,行业分类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行业,部分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接着根据产业关联理论,利用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各行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综合分析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中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具有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及其他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废品废料具有高感应度系数和低影响力系数,这些产业对市场变化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影响能力。第三,对比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与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并给出了1999年到2005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尽管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逐年提高,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在经历了2008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最低点后,PMI指数稳步上升,2009年3月之后始终保持在50%以上。第二,以资产总计和营业收入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9年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分布皆服从三参数的Log-Logistic分布。K-S检验结果表明,服从该分布,并给出Q-Q图检验。Gibrat首先探索分析了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Evans模型构建了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关系模型。对全样本进行单要素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企业成长与企业年龄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还进行了附加测试,结论基本不变。第三,研究了基于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各自变量的冲击对企业成长因变量的影响。首先运用Malmquist-DEA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测算。全样本分解结果表明,2000年到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小于1,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大于1,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小于1,反映了我国制造业行业主要依靠规模增大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靠大量的物质和资金投入维持企业成长。其中C4和C6行业在制造业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因此又对这两个行业进行细分行业的生产率测算。接着,建立了基于PVAR模型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模型,分析变量冲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当在本期给企业规模一个正冲击后,当期企业成长未发生变化,在第2期有所下降,第3期之后迅速上升,之后第4、5期下降到最低点,而后又迅速上升。这说明企业规模增大在开始阶段对企业成长的负面影响较小,3期后才逐渐对企业成长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5期后形成正向影响,有利于企业的后期成长。同样在当期给TFP一个正冲击后,企业成长始终在小幅度的上下波动,5期后迅速下降。反映出生产率对企业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持续的促进企业成长,在经过了一定时期后需要提高生产率来获得企业的不断成长动力。在当期给PECH一个正冲击后,企业成长在前4期波动,在第4期后逐渐增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力。说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在短时期内无法发挥对企业成长显着的促进作用,4期后会对企业成长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技术提高,将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从预测方差分解表得到,经过20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基本稳定。20个预测期企业成长对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都很显着,相对来说,PECH对其他各变量的影响要大于企业规模和TFP对各变量的影响。第四,利用面板数据优良的动态优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盈利现状,1999年到2009年我国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值逐年上升,标准差增速不大,说明各企业盈利能力分化现象不严重。接着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构建了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关系模型。为了对比分析,还给出了面板数据的静态分析结果,并且根据企业年龄分成4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两步法系统矩估计结果表明,当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时,结果不同于静态分析结果。企业规模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滞后1期后发生变化,而盈利能力则在滞后2期后发生变化,说明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存在动态变化的。为了讨论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基本结论不变。第五,从研究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分析了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企业成长、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统计学角度探索了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分别按盈利能力和生产率划分,利用统计学分析了各阶段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第四章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基于PVAR模型的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盈利能力不一定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但生产率提高一定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接着,按上市时间划分,研究了企业成长、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生产率在促进企业成长的影响要大于盈利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另外,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成长。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框架上,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的实际出发,依次从生产率、盈利能力方面分析、探索了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首次从动态的角度的分析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完整的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模型更丰富了企业成长理论,从而为深入理解和掌握企业成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样本数据时间跨度大,一方面实证分析部分应用了1999-2009年之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另一方面在论文描述性部分采用了2000年-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截至2010年的世界及美国等国家和行业统计年鉴;研究对象的选择,生产率、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这三个方面是企业的核心,是制造业行业最关心的,同时将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使得研究更具稳定性。该研究对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开展制造业行业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本文主要应用Malmquist-DEA方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值来表征企业生产率,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作为衡量技术水平(或创新)的代理变量,本文首次建立基于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纯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更直观地了解生产率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互动关系。(4)在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时,首次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更好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不同于以往简单、静态的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5)完整、系统的研究了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6)本文研究的样本取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在文中做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保证结论的稳健性。充分发挥面板数据的优势,应用较新的关于面板数据的理论,如面板数据协整理论、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更准确的分析各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情况。
陈明曼[10](2018)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已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步入了新时代。特色小镇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自然形成结果,是适应性造就出的新模式。它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搭建地方充分协调发展的平台、推动传统小城镇转型升级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2016年7月以来,住建部已公布两批共计403个特色小镇,体育总局公布96个运动休闲小镇,林业局、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也纷纷提出建设森林小镇、农业互联网小镇、工业文化特色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各省公布省级特色小镇累计近1000个。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碧桂园、恒大等各大企业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建设特色小镇的大潮之中。随着特色小镇实践的迅速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诸如认识不足、流于形式、同质化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对特色小镇的本质和演化规律研究提出了急迫的需求。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其建设与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镇的简单拼凑和粗放发展,需要更加成熟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强调了系统中的个体能通过刺激-反应模型主动调整自身的行为状态,适应外部变化,以争取自身最大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它从自适应的新角度打开了系统可持续研究的新空间。与传统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的静态算法相比,该理论有机地把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演化规律。综上,本研究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研究特色小镇系统的演化问题,探讨系统本质,揭示其演化规律,是一项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探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判定特色小镇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指出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是特色小镇系统研究的必然起点。通过三百余个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和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初步识别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建立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体系。同时,详细剖析10个国内外典型特色小镇的自然演进过程,研究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构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建设的维度及结构。并简析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供需动态平衡过程。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构建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目标、结构、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框架,建立起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研究特色小镇系统演化的学术框架和语境。其次,分析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过程。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演化是一个围绕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发展的自适应演化过程。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竞争与信用分派机制等,探讨系统自适应演化的机理。再结合该理论的微观与宏观逻辑关系,探究特色小镇系统自适应演化的层次,即微观基本主体-中观动力-宏观演化,并深入剖析各层次属性、作用与结构。引入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构建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NK景观模型,探究其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与规律。总结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自适应演化的主要特性和核心机制。再次,研究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自适应演化的三个核心机制:适应性学习机制、分岔与突变机制以及涌现机制。在适应性学习机制上,探讨系统自适应学习的原因,分析系统主体的适应性学习过程和层次,运用数学建模初步构建主体自适应学习的动力模型等。在分岔与突变机制上,探讨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逐级分岔与突变,构建基于加权熵的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尖点模型,深入探讨系统分岔与突变的流形与条件。在涌现机制上,主要探讨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涌现的现象、产生条件与机制、结构与层次涌现以及涌现的效应,提出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演化路径。通过核心演化机制的研究,旨在探寻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如何自适应发展、何时分岔与突变、涌现出怎样的结构与层次等一系列演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特色小镇从微观到宏观自适应演化的内在规律。最后,通过茅台特色小镇的案例研究,验证本研究所提结论的合理性。总结出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建议。
二、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揭晓9家造纸企业入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揭晓9家造纸企业入选(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投资中国 |
第二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地位 |
第三节 两大经济圈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 FDI 的驱动效应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检验 |
第一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二节 长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
第三节 长三角两省一市外资区位的皮尔逊系数检验 |
第四节 珠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
第五节 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
第四章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投资的微观决定因素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投资中国制造业 |
第二节 并购投资微观决定因素实证:基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 |
第三节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的微观决定因素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挤占国内企业 |
第二节 独资化与技术溢出约束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趋同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失衡 |
第六章 跨国制造企业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一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溢出 |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整合 |
第三节 会计管理信息失真与目标公司定价 |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 法律规范的国际化 |
第六节 政府行政干预 |
第七节 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与投资负面效应 |
第七章 并购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检验: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二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非理性 |
第二节 公司定价与行为偏差 |
第三节 公司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基于跨国企业案例 |
第四节 基本结论 |
第八章 政策建言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外资政策与企业发展建言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与网址 |
附录:插入图表索引 |
后记 |
(4)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建立分析性框架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三、 几个基本假设 |
四、 若干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理论基础 |
一、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文化因素论 |
二、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文化价值观 |
三、 企业文化理论与企业经营业绩 |
四、 社会资本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 |
五、 生态经济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企业制度、制度文化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制度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
二、 产权安排、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 |
三、 产权、竞争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四、 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根源 |
第四章 创新精神、制度激励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
三、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机制--制度的角度 |
四、 转轨时期的企业创新行为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人际关系、制度信任与企业发展 |
一、 合作的演进与团队生产效率 |
二、 人际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
三、 不同人际信任模式下的企业发展规模 |
四、 制度安排突破华人企业发展瓶颈 |
第六章 生态伦理、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一、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
二、 生态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分析 |
三、 生态伦理促进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
四、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伦理观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
一、 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 |
二、 海尔文化的核心--创新 |
三、 海尔创新型文化的支撑体系 |
四、 红星案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
第八章 中国企业文化资本的配置:现状与对策 |
一、 中国企业文化资本配置的低效率现状 |
二、 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与对策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5)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介 第一章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回顾 |
第一节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状况回顾 |
一、 二战前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 |
二、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 |
三、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华人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 清末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
二、 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
三、 1949年以后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投资状况分析 |
一、 投资的两个主要阶段与地区分布 |
二、 华商企业的具体投资状况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对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 |
二、 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 在中国引进外资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
一、 二战以来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 |
二、 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的影响 |
第二节 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
一、 东南亚华商通过香港对华投资 |
二、 东南亚华商与港商合作对华投资 第四章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经济特区和侨乡的高速发展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福建经济特区与侨乡的投资 |
一、 厦门经济特区 |
二、 晋江侨乡 |
三、 福清侨乡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在广东经济特区与侨乡的投资 |
一、 汕头经济特区与潮汕侨乡 |
二、 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 |
第三节 经济特区与侨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经济特区与侨乡的飞速发展 |
二、 经济特区与侨乡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 第五章 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的经营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
一、 东南亚华商对家族经营的改造 |
二、 东南亚华商富于创新与冒险精神 |
三、 东南亚华商在华投资企业的优势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
一、 中策现象 |
二、 正大集团与希望集团的成长 第六章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外贸和旅游业的发展及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
一、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
二、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
一、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飞跃发展 |
二、 东南亚华商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合作者与中介者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2013年中国皮革行业年度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原料皮:一路走高趾高气昂 |
欧、美原料皮价格变化 |
我国牛皮进口情况 |
企业对全球牛生皮资源的选购 |
皮革环保:永恒的主旋律 |
关键词:新技术 |
技术1 :低甲醛滩羊毛皮的无铬鞣制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
技术2 :复鞣、染色工序之含铬废水以电解法+ 碱沉淀法进行分流除铬处理 |
技术3 :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皮革鞣制技术问世 |
技术4 :朗盛推出皮革新工艺X-Lite |
技术5 :制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关键词:政策法规 |
环境法入刑 |
《含铬皮革废料污染控制标准》项目申报 |
工信部将制定出台《制革行业规范条件》 |
平阳出台《制革行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
欧盟委员会已就六价铬草案向世贸组织发通知 |
关键词:焦点回顾 |
事件1 :5皮革厂悬赏2万元邀请市民监督自家排污 |
事件2 :浙江平阳10年整治制革企业生皮铬鞣叫停 |
事件3 :茂名首宗涉嫌污染罪立案制皮厂两合伙人被刑拘 |
事件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框架出炉 |
事件5 :上级环保部门制作皮革业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
事件6 :制革等10余类企业将标示环境信用等级 |
事件7 :整改不达标:福建省南安市制革业即将终结 |
皮革市场:风雨中努力前行 |
关键词:进出口关税 |
关键词:进出口数据 |
关键词:皮革城建设 |
峨眉皮革城 |
兰州 (东岗) 兴海宁皮革城 |
西安华南城国际皮革皮草城 |
滕州伦达.海宁皮革城 |
河北万力唐山皮革城 |
海宁皮革城入驻长寿古镇 |
密山.海宁中国皮革城 |
皮革区:优化结构转型升级 |
关键词:淘汰落后产能 |
关键词:皮革区改造升级 |
文登从原料产地向“产业高地”迈进 |
阳原皮毛产业转型升级续写辉煌 |
温州皮革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不加工生牛皮 |
海宁皮革多管齐下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 |
无极县毛皮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皮革附加值 |
皮革行业:重要事件 |
事件1:“达威杯”首届全国皮革加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河北辛集举行 |
石碧教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
事件3 :卫生部:鞣制革皮严禁用于生产食用明胶 |
事件4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揭晓皮匠王全杰夺冠 |
事件5 :全国首个皮草行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中辉皮草 |
事件6 :小微金融服务落地皮革市场缓解融资困难 |
事件7 :第五届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 |
事件8 :4家皮革企业上榜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
事件9 :第32届IULTCS大会在土耳其顺利召开 |
事件10 :2012年制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
(8)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经济贡献及转型升级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形势分析 |
1.1.2 我国知识产权取得的成就 |
1.1.3 知识产权发展阶段的判断 |
1.1.4 知识产权发展适应性分析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知识产权发展评价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产业专利分析相关研究 |
2.2.1 RFID专利分析相关研究 |
2.2.2 研究述评 |
2.3 知识产权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研究简评 |
2.4 知识产权发挥作用机制的研究 |
2.4.1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影响的研究 |
2.4.2 知识产权对于贸易影响的研究 |
2.4.3 知识产权对于FDI影响的研究 |
2.4.4 知识产权对于技术许可影响的研究 |
2.4.5 知识产权对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 |
2.5 知识产权发展策略相关的研究 |
2.5.1 国外知识产权发展的研究 |
2.5.2 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研究 |
2.5.3 简要述评 |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3.1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
3.1.1 引言 |
3.1.2 知识产权强国的内涵 |
3.1.3 知识产权强国的一般特征 |
3.1.4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5 知识产权强国的评价与实证分析 |
3.1.6 结论 |
3.2 我国传统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以打击乐器为例 |
3.2.1 总体情况 |
3.2.2 专利管理图分析 |
3.2.3 竞争对手分析 |
3.2.4 专利技术功效分析 |
3.2.5 国内外企业研发宽度与专利布局分析 |
3.2.6 主要结论 |
3.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水平分析——以 RFID为例 |
3.3.1 专利管理图分析 |
3.3.2 技术领域分析 |
3.3.3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 |
3.3.4 主要结论 |
3.4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分析——以天津为例 |
3.4.1 天津市主要企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3.4.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3.4.3 结论 |
第四章 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总体作用的计量分析 |
4.1 前言 |
4.2 理论框架 |
4.3 数据说明 |
4.4 计量检验和结果分析 |
4.5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五章 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统计分析 |
5.1 知识产权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统计分析 |
5.1.1 专利数量与产业利润的关系 |
5.1.2 专利密度与产业利润的关系 |
5.1.3 专利质量与产业利润的关系 |
5.1.4 不同产业的专利保护程度 |
5.1.5 专利与出口的关系 |
5.1.6 专利对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5.1.7 专利对于研发竞争的影响 |
5.1.8 专利制度与产业技术扩散的关系 |
5.2 知识产权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和方式的统计分析 |
5.2.1 研发投入和专利活动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
5.2.2 知识产权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份额增加 |
5.2.3 专利数量促进了利润率显着增加 |
5.2.4 知识产权保护对FDI具有明显影响 |
5.2.5 专利制度能够推动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 |
5.2.6 专利促进了区域贸易发展和国际化 |
5.2.7 专利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 |
5.2.8 专利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知识产权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 |
6.1 知识产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研究 |
6.1.1 南通概况 |
6.1.2 主要渠道 |
6.1.3 主要做法 |
6.1.4 前提发展条件 |
6.1.5 主要启示 |
6.2 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6.2.1 基本情况 |
6.2.2 主要成效 |
6.2.3 知识产权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
6.2.4 主要做法 |
6.2.5 主要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的总体思路 |
7.1 基本理念 |
7.2 工作定位 |
7.3 当前知识产权发展几个值得注意的关系 |
7.4 工作路径 |
7.5 构建国家知识产权体系 |
7.6 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的重点任务 |
7.6.1 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地位 |
7.6.2 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
7.6.3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 |
7.6.4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 |
7.6.5 优化知识产权制度 |
7.6.6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水平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List of Figure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命题的认知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1.1 企业成长理论发展回顾 |
2.1.2 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2.1.3 托宾Q 值 |
2.2 生产率和盈利能力 |
2.2.1 生产率 |
2.2.2 盈利能力 |
2.3 简要的述评和说明 |
2.4 基本概念的定义 |
2.5 美国制造业振兴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行业特征分析 |
3.1 制造业在各国经济中的作用 |
3.1.1 制造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的作用 |
3.1.2 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
3.2 中国制造业行业特征 |
3.2.1 行业规模现状分析 |
3.2.2 行业关联度 |
3.2.3 制造业生产率现状 |
3.2.4 制造业行业其他指标 |
3.3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
3.3.1 变量选择及样本 |
3.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3 参数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1.1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现状 |
4.1.2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 |
4.1.3 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比较 |
4.2 生产率测算 |
4.2.1 生产率的测算理论 |
4.2.2 测算生产率的方法 |
4.2.3 Malmquist-DEA 指数分解 |
4.2.4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4.2.5 全样本测算结果 |
4.2.6 各细分行业比较 |
4.3 基于面板数据VAR 模型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4.3.1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 |
4.3.2 模型的设定 |
4.3.3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4.3.4 数据的检验 |
4.3.5 面板数据VAR 模型的估计结果 |
4.4 细分行业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
5.1 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的盈利现状分析 |
5.1.1 总体概况 |
5.1.2 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迁分析 |
5.1.3 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盈利能力特征分析 |
5.2 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5.2.2 数据的检验 |
5.2.3 基于面板数据的静态分析 |
5.2.4 分年、分行业讨论 |
5.3 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系统广义矩估计 |
5.4 估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
5.4.1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 |
5.4.2 广义矩估计法 |
5.5 稳健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生产率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1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6.1.2 统计分析结果 |
6.1.3 基于PVAR 模型的估计 |
6.2 生产率、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的联系 |
6.2.1 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 相关性 |
6.2.2 单变量分析 |
6.3 回归分析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扩展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7.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7.2.1 企业平衡发展 |
7.2.2 夯实产业基础设施 |
7.2.3 坚持创新领先 |
7.2.4 依靠知识型人才 |
7.2.5 发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 |
7.2.6 并购整合,提高盈利能力 |
7.2.7 挖掘内部潜力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1 第二章附录 |
附录2 第三章附录 |
附录3 第四章附录 |
附录4 第五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10)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把握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根本特征 |
1.1.2 遵循城镇化发展新时代的客观规律 |
1.1.3 适应小城镇新时代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4 切合新时代特色小镇政策发展要求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 |
2.1.2 特色小镇演化的历史辨析 |
2.1.3 复杂适应系统的内涵辨析 |
2.1.4 相关概念的使用界定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综述 |
2.2.2 关于城市和地域系统演化的综述 |
2.2.3 关于创新集群的综述 |
2.2.4 关于特色小镇的综述 |
2.2.5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3.2 其他主要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系统研究 |
3.1 研究基础 |
3.1.1 系统的判定 |
3.1.2 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2 案例的选择、收集及样本确定方法 |
3.2.3 分析工具与应用 |
3.2.4 信度与效度 |
3.3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 |
3.3.1 国外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
3.3.2 国内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
3.4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结构与功能 |
3.4.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目标 |
3.4.2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 |
3.4.3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功能 |
3.5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建设 |
3.5.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能力的建设维度 |
3.5.2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能力的结构解构 |
3.6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供需平衡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过程研究 |
4.1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生成机理 |
4.1.1 主体适应性行为规则的产生 |
4.1.2 主体行为规则的交叉机制 |
4.1.3 等位积木的变异机制 |
4.1.4 主体的自适应动态演化 |
4.2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层次 |
4.2.1 多层次演化结构 |
4.2.2 微观基本主体:主体及主体一般行为规则 |
4.2.3 中观动力:“原始张力-智慧弹力-聚合力量”交互作用 |
4.2.4 宏观:混沌到有序-单核到集群-简单到复杂-混乱到再生 |
4.3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模型 |
4.3.1 适应性学习与适应性能力 |
4.3.2 构建系统自适应演化的NK景观模型 |
4.3.3 NK景观模型的应用分析 |
4.4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主要过程 |
4.4.1 萌芽产生期:“随机性游走”-从混沌到有序,再到单核 |
4.4.2 成长期:“适应性游走”-从单核到集群 |
4.4.3 成熟跃升期:“短跳”与“长跳”结合-从集群到复杂性再生 |
4.5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主要特性和核心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核心机制研究 |
5.1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适应性学习机制 |
5.1.1 新奇的内涵与产生 |
5.1.2 主体适应性学习的过程与层次 |
5.1.3 主体适应性学习的动力和方式 |
5.2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分岔与突变机制 |
5.2.1 系统的分岔与突变 |
5.2.2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影响因子分析 |
5.2.3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加权熵模型 |
5.2.4 系统分岔与突变的流形与条件分析 |
5.3 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涌现机制 |
5.3.1 涌现现象与产生条件 |
5.3.2 涌现的产生机制 |
5.3.3 结构与层次的涌现 |
5.3.4 涌现的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 |
6.1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概况 |
6.1.1 特色标识与特色主体 |
6.1.2 系统自适应演化的综合情况 |
6.2 茅台特色小镇的特色主体的自适应学习过程 |
6.2.1 萌芽产生期:“随机性游走”-国酒茅台 |
6.2.2 成长期:“适应性游走”-世界名酒 |
6.2.3 成熟跃升期:“短跳”与“长跳”相结合-世界知名酒镇 |
6.3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分岔与突变 |
6.4 茅台特色小镇自适应演化的层次涌现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国外发达国家特色小镇的特色标识和特色主体 |
B 国内特色小镇的特色主体和特色标识(正在实施建设的典型案例)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E 仁怀市茅台镇调研函与方案 |
四、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揭晓9家造纸企业入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2]2006年中国纸业大事[J]. 郝永涛,吴栋钢. 中华纸业, 2006(S1)
- [3]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4]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D]. 李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5]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 王望波. 厦门大学, 2004(04)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2013年中国皮革行业年度盘点[J]. 刘鹏杰,陈小珂. 中国皮革, 2014(01)
- [8]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经济贡献及转型升级思路研究[D]. 马虎兆. 天津大学, 2012(05)
- [9]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D]. 张福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10]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研究[D]. 陈明曼.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