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元龙与《历代赋汇》考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0)在《唐代动物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辞赋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动物赋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题材。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起源与流变,到了唐代,动物赋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发展局面。那么,唐代动物赋的现存状况怎样?有着怎样的发展衍变?寄寓了赋家怎样的心理情感、人生追求与精神风貌?又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在本文中,笔者借鉴了马积高先生在《赋史》中的赋史分期,结合唐代动物赋的发展创作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了初盛唐、中唐和晚唐三大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四个部分对唐代动物赋进行详细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对“动物赋”进行界定,认为动物赋是以动物为描写对象以寄托作者情志的赋作。其次分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简要阐述了唐前动物赋的发展概况,以明唐代动物赋发展的前代积累。第二章依据动物赋的界定标准,通过对《文苑英华》《历代赋汇》等文献的查阅统计,确定唐代动物赋的具体篇目,总数近两百篇。在此基础上,依据动物赋在唐代的发展状况,将动物赋分为初盛唐、中唐和晚唐时期三个阶段。另从时代因素、赋体自身发展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动物赋发展的不同阶段性(初盛唐的初兴、中唐的繁盛、晚唐的新变)及不同特性。第三章深入探究唐代动物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展现志向抱负,抒发内心悲苦;抒写怀才不遇,寄托人生感悟;宣扬祥瑞观念,歌颂帝王功德;颂扬高洁德行,讽刺卑劣行径;描摹习性品质,流露喜爱之心。由此可见作者在动物身上寄寓的人格心理、人生态度与精神追求。第四章具体分析唐代动物赋的艺术特质,主要包括华美雅正的语言风格、巧妙精工的修辞技法、绘声绘色的描摹艺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四大方面,从中可见唐代赋家在动物赋上的艺术创造力。总之,唐代动物赋作为唐代辞赋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手法纯熟,文化价值丰厚。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为后世辞赋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玉莎[2](2020)在《鲍照赋创作考论》文中指出鲍照是南朝着名的文学家,现存赋10篇,赋作题材涉及动物、植物、城邑、悼亡、游思等多个方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对鲍照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关于鲍照赋的研究甚少,故本文以创作语用的角度,通过鲍照赋语词祖述的倾向、句式结构的变化、题材的继承与创新、体制内容的考察等方面,探讨鲍照赋在赋学发展及赋文创作演变历程中的实际意义与影响。鲍照及其作品的考述。分析鲍照的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鲍照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儒道交融对鲍照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梳理鲍照赋的版本和文字的校勘,分析题材的继承与创新,鲍照努力开拓题材,主要分为咏物赋和抒情赋,咏物赋中借物托意,赋作内容与鲍照生世相关,抒情赋情景交融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感叹。鲍照赋的语词祖述。分析其创作特征和文化倾向,基于字本位对鲍照赋的联绵字进行考述。鲍照熟识经史典籍,通晓诸子百家,赋中语词援引广泛,同时喜爱建安、西晋文人的赋作,鲍照赋援引《楚辞》的语词最多,化用楚辞章句,承袭了楚辞的抒情传统。鲍照赋句法的探析。赋作题小篇短、巧构属对,物色托于情志,以句腰虚字的六言句为主,四言句次之,通过精炼的用字、娴熟的语言技巧,呈现出赋体骈化、抒情化与诗化的趋势。鲍照赋体制特征的论述。从体制内容出发,将鲍照赋的创作置于赋的文体流变中予以观照。鲍照赋的化用表现出文学语用的历代传承,对前人之赋作进行变革,将主观之情融入对物态的描写。鲍照赋与《楚辞》的关系密不可分,《芜城赋》体现出对汉大赋的继承在同类题材上树立典范,抒情赋继承魏晋感伤思想,呈现出复与变的特质。赋作意境苍凉,感情凄怆,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马瑞洁[3](2020)在《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文中指出陈元龙是清代浙江海宁地区着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学者,出生于清代名门望族之一的海宁陈氏家族,他一生着述颇丰,编写了类书《格致镜原》,总集《历代赋汇》,着有《爱日堂诗集》二十八卷,共收录诗歌作品两千余首。本文将对陈元龙的家世、生平、着述、交游等方面进行梳理,以《爱日堂诗集》为基础,分析研究其诗歌的内容题材、诗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概括陈元龙在清代的影响与地位。本文以陈元龙及其《爱日堂诗集》为研究对象,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四个部分,对陈元龙及其诗歌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进行了综述,通过材料的整理,论述了关于陈元龙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人们对陈元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书法、类书《格致镜原》、总集《历代赋汇》的研究,而对于陈元龙的生平与诗歌还缺乏详细的研究。研究难点主要在于陈元龙的《爱日堂诗集》尚无点校版发行,并且陈元龙的交游详情与诗歌方面可供考证的文献极少,这些就增加了研究难度。陈元龙的家世、生平与着述部分,笔者通过整理陈元龙的传记、族谱以及其他史料文献,并且通过对陈元龙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陈元龙的祖辈、父辈、平辈以及子侄等相关人物的研究,反映其家族对陈元龙的影响。生平方面通过对陈元龙的传记、族谱以及墓志铭的研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研究。着述方面介绍了陈元龙编纂的类书、总集与其诗集《爱日堂诗集》。陈元龙的交游部分,笔者从与陈元龙的传记、诗歌内容、诗集序言、诗歌序文等方面着手,以与其有过诗歌唱和的诗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陈元龙的交游状况,以及交游对其产生的影响。陈元龙诗歌题材部分,笔者通过对《爱日堂诗集》所收录的诗歌进行整理分类,将陈元龙的诗歌分为咏物题画诗、写景纪游诗、酬唱赠答诗、应制扈从诗、纪事述怀诗以及其他题材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陈元龙的诗学思想与诗歌的艺术风格部分,通过对陈氏家族中着名学者的诗学思想进行研究,结合陈元龙的诗歌内容,分析得出陈元龙诗歌中以宗杜为主、温柔敦厚的诗学思想,并从其诗歌的语言特征、风格特点、写作手法、写作方式四个方面研究其诗歌的艺术风格。陈元龙及其诗歌的价值与影响部分,从陈元龙的着述与政绩两方面着手,分析了陈元龙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并总结了陈元龙对后世的影响。结语部分在正文的基础上总结了陈元龙的成就,并阐述了陈元龙及其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
侯春艳[4](2020)在《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赋话作为一种重要的赋学批评形态,直至清乾隆年间李调元《雨村赋话》与浦铣《历代赋话》《复小斋赋话》出现之后,才逐渐开始繁兴。清代赋话作品的相继出现,将古代赋学批评的发展推向了高峰。道光年间林联桂的《见星庐赋话》首次在赋话专书里集中地评析当朝馆阁律赋,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清代赋学的兴盛之况,尤其是此时律赋作品和论律赋着作的创作蔚为大观,而此时出现的《见星庐赋话》在文献收集和史料记载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二章从“赋源”问题入手,林联桂积极探索辞赋与“诗骚”“六义”乃至“经义”之间的关系,在其表现赋的渊源流变的论述背后可见林氏的经学意识和尊体意识。第三章介绍了林联桂对辞赋体类的见解,他将赋分为前朝赋和时赋两类,其中前朝赋又分文体赋、骚体赋和骈体赋,时赋即为馆阁律赋,论述过程中表现了林联桂对待辞赋的融通意识和通达观念。第四章从赋题、起手、用韵、对偶等四个方面展现了林联桂对馆阁律赋创作技巧的探究,这些探究为时人馆阁赋的创作提供了指引与帮助。从林联桂对赋的源流追寻和体式分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联桂能够较为科学地认识赋体起源,善于把握当朝馆阁赋的创作趋势和特色,其消弭古律之隔、汲取百家之长的融通意识和率先发现按创作技巧划分赋类的创新精神为展现律赋时代特征、繁荣赋类体式提供了重要帮助;从林联桂对赋的技法品评以及结合具体赋家赋篇进行评析当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清代馆阁律赋创作上避熟趋新、生新见巧,格律严整、对偶精工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新探索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因此,《见星庐赋话》在中国赋话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对清代律赋发展及律赋学批评体系的建立所起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继续挖掘。
何凯[5](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韩中慧[6](2019)在《中唐梁肃《梁补阙集》研究与整理》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唐大历、贞元时期,梁肃以文章盛名誉满儒林,曾三职齐署,清贵显要,然而在中唐文学史、思想史中的叙述空间却一直较为狭窄、微弱,其着述《梁补阙集》《删定止观》等尚存于世。《梁补阙集》写本、刻本今已俱亡。别集中惟有清抄本两卷尚存于世,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小云谷抄本两卷,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清小云谷抄本两卷,王子霖藏清道光十一年(1831)汪饮泉抄本和王绶珊藏清抄本(旧藏上海图书馆)。前两种抄本,同出一源,即清嘉庆赵坦小云谷抄本。王子霖藏本疑因文革浩劫而湮灭不存,王绶珊藏清抄本已由上海图书馆归还民间藏家,亦不知所踪。对中唐学术史中的梁肃及其所记叙的文士思想,梁肃着述的版本研究等,学界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缺少系统的梳理和论述。笔者整理研究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清小云谷抄本《梁补阙集》学者从未关注过。笔者的成果主要由“研究篇”“整理篇”两部分组成。“研究篇”内容包括:第一,笔者借助叙述史的概念,整合涉及梁肃的主要史料,对梁肃家世谱系、仕履变迁进行考述,重建梁肃的家世历史记忆与“清贵显要”的文士地位,并讨论从中唐至两宋、明清时期梁肃形象的变迁问题。第二,从传统版本学视角出发,对梁肃目前存世的所有着述版本进行溯源,考辨其源流、递藏、文本形态等,对《梁补阙集》异文分布等进行详细考述,重新探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清小云谷抄本的文献整理价值。第三,《梁补阙集》文本呈现史学化倾向,与唐代文史交融的历史观念和学术理路相关,本论文重新归纳、讨论梁肃以及他所叙述的一批中唐文士们在面对颠沛动荡、人心败坏的乱象之下,如何重建、恢复世俗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与复苏人心的过程,试图还原梁肃及其交往的文士们的外部实践活动和内在心灵世界。“整理篇”系《梁补阙集》整理成果。整理方法以标点、校勘、注释等为主。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清嘉庆小云谷抄本为底本,《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和北京图书馆所藏傅增湘校周叔弢藏影宋钞本《文苑英华》校勘记、南宋绍兴九年(1139)临安府刻本《唐文粹》中的梁肃文章等为参校本,以《毘陵集》(《四部丛刊》本影印清赵怀玉亦有生斋刻本)、宋明清旧志、《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等和存世碑志等为部分篇章的对校材料。部分成果参考岑仲勉《唐集质疑》,蒋勋《大历诗人研究》,胡大浚、张春雯点校本《梁肃文集》等。
李玉兰[7](2019)在《《吴都赋》创作的语用考论》文中研究说明左思《三都赋》是京都大赋上乘之作,《吴都赋》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篇,它是历史上最早描写南方都城的赋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目前学界对该赋的研究多囊括於《三都赋》内,聚焦于撰年考察、创作主旨以及传播接受等方面,单篇的《吴都赋》研究亦未深入涉及文本自身创作艺术的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以创作语用为切入视角,从赋文版本校勘、创作特色、名物及铺陈特征、语词祖述的倾向以及联绵字的语用等几个方面展开探究。《吴都赋》的版本校勘。首先耙梳此赋的收录和版本流传情况,并确定好校勘的底本与参校本。其次,以底本与参校本进行对比,校勘各个版本之间的异文情况。具体分为“异体字”“讹误”“避讳”等情况。其中以“讹误”为考述重点,包括“因形似而误”“因音近而误”“因义近而误”“因注而误正文”“因上下文而误”及“直接误作”几类。《吴都赋》创作特色的探析,具体分析该赋在结构、句式、用韵三个方面的特色。其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是“泛时空架构”“三都鼎峙”以及“布置各殊”。其句式既承袭又有所创新,它承汉大赋仍以四六言为主,但七言句式数量明显增多,且对仗工整。八言、十言亦多对偶之句,且以长隔对形式呈现。《吴都赋》用韵特征明显,其韵式多样,换韵频繁且不避重韵。四声独押与异调通押共存,同部相押与异部相押兼具。而且赋家多随赋文内容层次的递进而自由转换用韵。《吴都赋》名物及铺陈特征的考述,首先将赋中名物分为古吴都苏州之名物与时吴都建业之名物。大类之下又细分各小类,通过名物分类,可见该赋名物跨时空征用的特征。其次,将赋中名物置于具体的几个创作语境,即“水乡泽国的地势环境”“独具特色的江南风物”“宏伟夸丽的宫殿建筑”“繁荣兴盛的商业经济”以及“雄健强劲的军事实力”,从赋家创作语用的角度,考述名物的调用和文化内涵。再次,梳理左思该赋名物祖述和新增的情况,探索《吴都赋》名物排列组合的规律,分析该赋名物铺陈具有“征实尚用”“类聚繁难”和“时空交错”三大特点。《吴都赋》语词祖述及联绵字的考述。梳理左思此赋语词祖述的情况,发现其语词来源主要有经书、史书、诸子、诗文赋作以及辞书几大类。其祖述的方式有直引取辞和脱化用辞两种。该赋语词祖述具有数量宏富,涉猎典籍广泛;以名物词居多、兼有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以儒家为重,兼采释、道、法、杂等多家的特征。《吴都赋》语词祖述具有明显的尊经重史、博物、和子学文化倾向。基于字本位的角度对《吴都赋》的联绵字进行考述。析出该赋中左思祖述和独创的联绵字并分析赋家字本位考量下语用联绵的情况。《吴都赋》流传影响、批评及历史地位的论述。《吴都赋》在后世随《昭明文选》起伏更迭,并与《蜀》《魏》二都共创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左思开创了江南都城赋写作的先河,其“征实”赋论,以及赋中独创的诸多语词、句式和行文构架方式等对后世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吴都赋》它还是南北学术文化交流的成果,为西晋辞赋创作注入了新活力。赋中语词精雕细琢,注重声韵,且多使用长隔对,又极大的推动了后世南北朝辞赋骈偶化的进程。《吴都赋》辞丰、物博、义盛,实为三篇之中最胜者。赋文记载了春秋及三国历史上吴国之历史、风俗、都城建设等,亦是今人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黄远发[8](2018)在《《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篇研究》文中提出《历代赋汇》是我国第一部收集历代赋体文学作品相当完备的大型总集,对后世赋作考订、补遗,赋集与赋学批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情感类作为《历代赋汇》赋作分类38类之一种,首次以“情感”作为赋目分类,首次将聚焦于人的本真情感的赋篇予以统合,足见其在赋史上的开创性意义和特殊性地位。它生动地记录了历代赋家对人类丰富情感世界的挖掘和表现,对“人”本身的思考和认识,也客观反映出康熙时期官方对“情感”赋作及当时社会“情感”文化、文学思潮的态度与抉择,是赋学研究饶有趣味且不可忽视的存在。在陈元龙“按部考辞,分题辨类”的分类原则指导下,情感类赋目的形成有其自身的机理。它在借鉴前代典籍分类方式的基础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重新赋义,在内涵上实现了从《文选》以来用“情”目表示男女恋情的意义转向。“情”“感”二字有着相对应的内容,内括了人的情绪和精神感想双重含义。这样的意义框架也形成了情感类的分卷及篇目排列形式。《历代赋汇》的情感类涵盖了“欢笑,,”“怨泣,”“忧愁,,”“梦”四种不同的“情感”类型。它们全面呈现出人的情感世界和潜意识领域,而且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写作模式:一是对这类抽象题材的铺写呈现出一定的赋注、释义特征;二是情绪的独立观照与梦境的构造都是为实现情感消解的目的;三是多以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及梦境的剪切组合拉开与现实和自我的距离,表现出一种退避态度与含蓄风格。无论是赋目的创造,还是赋篇的甄选,都是陈元龙在赋学传统、赋家和翰林双重身份、康熙帝雅尚文学和主情、主欲时代文化思想多重因素影响下统筹考虑的结果,反映出官方的赋学思想和时代选择,即一方面以广学问、博见闻的实用态度实现对人情、人欲及“人”本身的体认与感知;一方面又以“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标准,通过树立经典去调适与引导时代风气,并以此作为上层统治者对市民阶层过度张扬的人欲和人情向往在文学立场上的适应性反应和应对策略。从清代出现大量同题赋篇等情况看,这种策略无疑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王成芳[9](2018)在《明代陕西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域文学是明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而陕西文学作为明代文学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诚然,有明二百七十六年,无论是作家质量,还是作家数量,陕西文学皆处于低谷阶段。但就北方地区来说,明代陕西的文学成就依旧可观:第一,明代陕西地区有文献可考的作家近700人,其中有作品存留者近400多人,有别集存世者65人,存世别集达120多种;第二,弘治、正德年间的陕西文坛涌现出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杰出作家,倡言复古,引领一代文风,成为明中期以“前七子”为代表的文学复古运动的主力军;第三,一般认为,嘉靖中期以后明代陕西文学逐渐走向没落,但恰恰就是在“没落之际”,几个不可忽视的文学家族逐渐崛起,并留下了大量作品;第四,明代陕西西安府文学异常繁荣,作家数量可与江南次发达州府相媲美。本文尝试在广泛搜集明代陕西地区作家、作品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展现明代陕西地区作家的时空分布及创作概貌,讨论明代陕西地区文学的特色,并给明代陕西文学以适当的定位。本论文分上下两编,其中上编为《明代陕西作家述论》,以时间为线索,选取50多位明代陕西地区重要的诗文作家,对其诗文创作情况进行重点考察。明代陕西文学的繁盛在中后期,经过明初长达百年的准备,明代陕西文学在弘治、正德朝达到了鼎盛,并于嘉靖、万历朝持续发展,至明末逐渐走向低谷。明前期洪武至成化(1368—1487)是明代陕西文学的沉寂、准备期。此期陕西作家多以政绩、理学见称,张紞、王恕、段坚、薛敬之、康阜、黄谏等构成其主体。其中张紞被称“治行为天下第一”。王恕是关中理学三原学派的创始人,在政绩上更有“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之称。他们对于明代陕西文化的贡献和对后来者的启迪之功是不可磨灭的,而文化的发展必将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明中期弘治、正德时期(1488—1521)是明代陕西文学的高峰期,不论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且产生了对全国文学发展有引领意义的文学名家。前七子中的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均为明代陕西人,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批复古派作家,如许宗鲁、胡缵宗、马汝骥、张治道、刘储秀、胡侍、张原、张凤翔、韩邦靖、王用宾、王讴等。此一阶段,更有理学名家如王承裕、吕柟、马理、韩邦奇、南大吉等,在精研理学的同时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产生了一批有特色的作品。他们共同将明代陕西文学推向了高峰,一时间成为全国文学发展的主力。明后期嘉靖至万历朝(1522—1566)是明代陕西文学的相对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作家的数量以及几个重要文学家族的发展上。此一阶段虽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仍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但整个陕西文学已处于全国文学的边缘地带。值得注意的是以马自强为代表的同州马氏家族、南轩为代表的渭南南氏家族及其他文学家族在此一阶段的兴盛及发展。此外,尚有王维桢、赵统、杨爵、冯从吾、温纯、张蒙训等人的文学创作显名于地方。明末,泰昌至崇祯(1620—1644)间,明代陕西文学的发展已然进入衰弱期。但陕西依旧有一定数量的作家在进行着文学创作,重要者如焦源溥、温日知、温自知、温启知、来复、来临、张春、秦一藩等。其中温自知在明末清初被尊为关中文坛领袖,享誉关中。本文下编为《明代陕西作家叙录》,以地域为纲,作家为目,为凡有作品存世的明代陕西作家撰写小传,并撰写着述、作品提要。此编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尽量求全,于能力所及处对已有研究资料中作家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科考、着述等的缺失、疑点或讹误加以考证、补订。虽为下编,实为整个研究的基础。总体而言,明代陕西文学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本籍作家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以时间论,属万历、嘉靖朝作家数量为最,次为正德、崇祯,次为成化、弘治。以空间论,西安府的作家有绝对优势,占明代陕西作家总数的60%以上;二是明代陕西作家多受关中理学的影响,正直慷慨,注重气节,体现出较强的创作个性;三是明代陕西地区作家多具有强烈的文学复古意识,文从司马迁,诗宗杜甫;四是明代陕西作家普遍具有关注现实的写作倾向。不论在陕西文学的历史视域中还是明代文学的区域视域中,明代陕西地区文学均不算突出,但明中期以李梦阳、康海为代表的复古派作家的崛起,及区域内作家鲜明的创作风格使明代陕西作家成为明代作家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徐宗文,王思豪[10](2017)在《宏通的视野 精深的耕耘——许结教授辞赋研究述评》文中指出在新时期的海内外辞赋研究界,许结教授的赋学研究因其宏通的视野、精深的耕耘而别具特色、硕果累累、独领风骚。其与郭维森先生合撰的《中国辞赋发展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辞赋"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直接以"辞赋发展史"命名的文体史着作,具有史家宏通而深邃的眼光与识见。文体史的研究要关涉到理论的提升,其《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中国辞赋理论通史》以"会通"的视角和观念,全面总结古今辞赋理论,建构起辞赋理论的体系框架,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广度与深度。赋体最能体现政治文化气象,许教授的研究路向由赋史、赋论开始走向赋学与文化学的探讨,《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赋学:制度与批评》二书精耕细作赋学文化专题,尤其是辞赋与制度的关系,为赋学研究开辟新境界。许教授非常重视赋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历代赋汇》校点本的出版发行,为赋学研究界提供了一本校勘精良且使用方便的重要赋学文献,大有裨益学界之功。
二、陈元龙与《历代赋汇》考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元龙与《历代赋汇》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动物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唐代动物赋研究现状综述 |
二、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动物赋的界定及唐前动物赋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动物赋的界定 |
第二节 唐前动物赋发展概况 |
一、两汉动物赋 |
二、魏晋动物赋 |
三、南北朝动物赋 |
第二章 唐代动物赋的现存状况及其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唐代动物赋的现存状况 |
一、《文苑英华》及《历代赋汇》中的动物赋 |
二、《全唐赋》中的其他动物赋 |
第二节 唐代动物赋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一、初盛唐:动物赋的初兴 |
二、中唐:动物赋的兴盛 |
三、晚唐:动物赋的新变 |
第三章 唐代动物赋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展现志向抱负,抒发内心悲苦 |
第二节 抒写怀才不遇,寄托人生感悟 |
第三节 宣扬祥瑞观念,歌颂帝王功德 |
第四节 颂扬高洁德行,讽刺卑劣行径 |
第五节 描摹习性品质,流露喜爱之心 |
第四章 唐代动物赋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华美雅正的语言特征 |
(一)叠字法 |
(二)以经入赋 |
第二节 巧妙精工的修辞技法 |
(一)用典繁复 |
(二)对偶精工 |
第三节 绘声绘色的描摹艺术 |
(一)摹形 |
(二)拟声 |
第四节 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鲍照赋创作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鲍照及其作品考 |
第一节 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 |
第二节 鲍照赋的版本与异文 |
第三节 题材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 鲍照赋的语词祖述 |
第一节 鲍照赋的语词引用情况 |
第二节 语词祖述特色及其文化倾向 |
第三节 联绵字考述 |
第三章 鲍照赋的句式 |
第一节 句式特征 |
第二节 句型的抒情化 |
第三节 句型的骈化 |
第四节 赋的“诗化” |
第四章 鲍照赋的体制考察 |
第一节 鲍照赋的继承 |
第二节 鲍照赋的体制特征 |
第三节 鲍照赋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陈元龙的家世、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陈元龙家世 |
一、曾祖父陈与相 |
二、伯祖父陈祖苞 |
三、伯陈之遴、陈之问父陈之暗 |
四、堂兄陈诜、陈訏 |
五、母陆氏、妻宋氏 |
六、子侄陈邦直、陈邦彦、陈世倌 |
第二节 陈元龙生平 |
一、初入朝堂时期(1678—1711) |
二、广西任职时期(1711—1718) |
三、在京任职时期(1718—1733) |
四、回乡修养时期(1733—1736) |
第三节 陈元龙的着述 |
一、《格致镜原》 |
二、《历代赋汇》 |
三、《爱日堂诗集》 |
第二章 陈元龙的交游 |
第一节 陈元龙与查慎行的交游 |
第二节 陈元龙与查嗣瑮的交游 |
第三节 陈元龙与励廷仪的交游 |
第四节 陈元龙与黄之隽的交游 |
第三章 陈元龙的诗歌内容 |
第一节 咏物题画诗 |
一、咏物诗 |
二、题画诗 |
第二节 写景纪游诗 |
一、写景诗 |
二、纪游诗 |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
一、送别诗 |
二、赠答诗 |
三、留别诗 |
第四节 应制扈从诗 |
一、应制诗 |
二、扈从诗 |
第五节 纪事述怀诗 |
一、纪事诗 |
二、述怀诗 |
第六节 其他诗歌 |
一、游仙诗 |
二、祝寿诗 |
三、悼念诗 |
第四章 陈元龙的诗学思想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陈元龙的诗学思想 |
一、以宗杜为主 |
二、温柔敦厚 |
第二节 陈元龙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平淡质朴的语言特征 |
二、清淡俊逸的风格特点 |
三、豪放飘逸的写作风格 |
四、以典入诗的写作手法 |
第五章 陈元龙及其诗歌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陈元龙诗歌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陈元龙诗歌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 陈元龙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赋话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见星庐赋话》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赋学中兴”与《见星庐赋话》的出现 |
第一节 清代赋学兴盛的现象 |
第二节 清代律赋创作情况及论律赋着述的出现 |
第三节 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的内容及价值 |
第二章 《见星庐赋话》之辞赋本源论 |
第一节 “诗骚”与辞赋 |
第二节 “六义”与辞赋 |
第三节 “经义”与辞赋 |
第三章 《见星庐赋话》之辞赋体类论 |
第一节 《见星庐赋话》对《历朝赋格》的承与变 |
第二节 馆阁律赋对古、律赋的革新与融汇 |
第三节 其他分类 |
第四章 《见星庐赋话》对律赋技法的品评 |
第一节 论赋题 |
第二节 论起手 |
第三节 论用韵 |
第四节 论对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见星庐赋话》所涉清代赋家赋作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
二、好“奇”的心理 |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
四、陈词的祖述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
第一节 句式 |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
第二节 语词 |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
第三节 典事 |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中唐梁肃《梁补阙集》研究与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整理研究现状 |
三、整理研究方法 |
四、整理研究意义 |
研究篇 |
第一章 叙述史中梁肃形象变迁考 |
第一节 从汉晋到隋唐:梁肃观念中的家世谱系 |
第二节 清贵显要与如履薄冰:梁肃仕履变迁考 |
第三节 从中唐至两宋:从“名儒善士”到释家弟子 |
第四节 从两宋至明清:梁肃成为古文运动的“草蛇灰线” |
第五节 叙述模式:梁肃形象被逐渐淡忘的文本原因 |
第二章 梁肃存世着述版本考 |
第一节 梁肃文集版本及其篇数考 |
第二节 《删定止观》版本考 |
第三节 《梁补阙集》异文研究 |
第三章 《梁补阙集》中的学术理路与文士选择 |
第一节 《梁补阙集》中的史学化倾向 |
第二节 《梁补阙集》中的“学术”与“人心” |
第三节 《梁补阙集》中的世俗想象与个人选择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梁补阙集 |
梁补阙集卷上 |
受命宝赋并序 |
西伯受命称王议 |
为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 |
天台法门议 |
止观统例 |
《神仙传》论 |
四皓赞并序 |
三如来画像赞并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石幢赞并序 |
药师琉璃光如来画像赞并序 |
绣像观世音菩萨像赞并序 |
地藏菩萨赞并序 |
药师琉璃光如来绣像赞并序 |
壁画三像赞并序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赞 |
大罗天尊画像并序 |
药师琉璃光如来画像赞并序 |
绣西方像赞并序 |
释迦牟尼如来像赞 |
兵箴 |
磻溪铭并序 |
圯桥石表铭并序 |
心印铭陈谏序 |
唐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 |
毗陵集后序 |
补阙李君前集序 |
导引图序 |
观石山人弹琴序 |
游云门寺诗序 |
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 |
秘书监包府君集序 |
晚春崔中丞林亭会集诗序 |
贺苏、常二孙使君邻郡诗序 |
周公瑾墓下诗序 |
送谢舍人赴朝廷序 |
奉送泉州席使君赴任序 |
送李补阙归少室养疾序 |
送耿拾遗归朝廷序 |
送朱抬遗赴朝廷序 |
送窦拾遗赴朝廷序 |
送韦拾遗归嵩阳旧居序 |
奉送刘侍御赴上都序 |
送周司直赴太原序 |
送前长水裴少府归海陵序 |
送皇甫七赴广州序 |
送张三十昆季西上序 |
送郑子华之东阳序 |
送灵沼上人游寿阳序 |
送沙门鉴虚上人归越序 |
送皇甫尊师归吴兴卞山序 |
送韦十六进士及第后东归序 |
送元锡赴举序 |
《维摩经略疏》序 |
陪独孤常州观讲《论语》序 |
梁补阙集卷下 |
吴县令厅壁记 |
河南府仓曹参军厅壁记 |
郑县尉厅壁记 |
昆山县学记 |
通爱敬陂水门记 |
盐池记 |
李晋陵茅亭记 |
京兆府司录西厅卢氏世官记 |
常州建安寺止观院记 |
祗园寺净土院志 |
汉高士严君钓台碑 |
天台智者大师碑并序 |
越州开元寺律和尚塔碑铭并序 |
梁高士碣 |
外王父赠秘书少监东平吕公神道表铭 |
睦王墓志铭 |
给事中刘公墓志 |
侍御史摄御史中丞赠尚书户部侍郎李公墓志 |
房正字墓铭 |
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 |
虔州刺史李公墓志铭 |
越州长史李公墓志铭 |
舒州望江县丞卢公墓志铭 |
郑州新郑县尉安定皇甫君墓志铭 |
恒州真定县尉独孤君墓志铭 |
郑处士墓志 |
陇西李君墓志 |
着作郎赠秘书少监权公夫人李氏墓志 |
监察御史李君夫人兰陵萧氏墓志铭 |
郑州原武县丞崔君夫人源氏墓志铭 |
衢州司士参军李君夫人河南独孤氏墓志 |
杭州临安县令裴君夫人常山阎氏墓志 |
德州安得县丞李君夫人梁氏墓志 |
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 |
祭独孤常州文 |
祭李祭酒文 |
祭李虔州文 |
为独孤常州祭福建李大夫文 |
为人祭柳侍御史文 |
为独孤郎中祭皇甫大夫文 |
为杜尚书祭刘侍御文 |
为常州独孤使君祭李员外文 |
为雷使君祭孟尚书文 |
为杜东都祭窦庐州文 |
为杜尚书祭殁将文 |
附录 |
[崔恭]唐右补阙梁肃文集序 |
梁肃佚文汇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吴都赋》创作的语用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吴都赋》校勘 |
第一节 《吴都赋》收录状况 |
第二节 底本与参校本的选择 |
第三节 异文校勘 |
第二章 《吴都赋》的创作特色 |
第一节 《吴都赋》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吴都赋》句式特征 |
第三节 《吴都赋》用韵特征 |
第三章 《吴都赋》名物分类考述 |
第一节 《吴都赋》名物分类 |
第二节 《吴都赋》名物考述 |
一、水乡泽国的地势环境 |
二、独具特色的江南风物 |
三、宏伟夸丽的宫室建筑 |
四、繁荣兴盛的商业经济 |
五、雄壮强劲的军事实力 |
第四章 《吴都赋》名物铺陈的特点 |
第一节 《吴都赋》祖述与新增的名物 |
第二节 《吴都赋》名物的铺陈特征 |
一、征实尚用 |
二、类聚繁难 |
三、时空交错 |
第五章 《吴都赋》的语词祖述 |
第一节 祖述经书、史书类的语词 |
第二节 祖述诸子、赋家、诗文、辞书类的语词 |
第三节 语词祖述特色及其文化倾向 |
第六章 《吴都赋》联绵字考述 |
第一节 赋体铺陈与联绵字 |
第二节 《吴都赋》祖述与独创的联绵字 |
第三节 《吴都赋》联绵字语用考述 |
第七章 《吴都赋》的流传影响及其赋史地位 |
第一节 《吴都赋》的流传及影响 |
第二节 《吴都赋》的批评及赋史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目的意涵考释 |
1.1 情感类赋目的历史渊源 |
1.1.1 鸿裁与小制:情感类赋目之萌蘖 |
1.1.2 “情”与“人部”:情感类赋目之发展 |
1.1.3 “人事”与“情感”:情感类赋目之形成 |
1.2 情感类赋篇的书目来源 |
1.2.1 情感类外集卷十七 |
1.2.2 情感类外集卷十八 |
1.2.3 情感类补遗卷二十一 |
1.3 《历代赋汇》的“情感”意涵 |
1.3.1 “情”:人的本真情绪 |
1.3.2 “感”:人的精神感想 |
1.3.3 对情感类中几篇赋归类正当性说明 |
第二章 《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篇分类与分析 |
2.1 欢笑类 |
2.1.1 情态之笑 |
2.1.2 情绪之欢 |
2.2 怨泣类 |
2.2.1 遗憾而恨 |
2.2.2 离别以泣 |
2.3 忧愁类 |
2.3.1 个人独愁 |
2.3.2 诸愁集成 |
2.4 梦类 |
2.4.1 以梦为结构形式 |
2.4.2 以梦为创作内容 |
第三章 《历代赋汇》情感类赋学思想及影响 |
3.1 广学问、博见闻的致用思想 |
3.1.1 致用思想传统及现实考量 |
3.1.2 致用思想下的知识性功能 |
3.2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标准 |
3.2.1 诗教标准的文本体现 |
3.2.2 诗教标准的多重因缘 |
3.3 兴于一代、后嗣绝响的影响状况 |
3.3.1 情感类在清代的盛况 |
3.3.2 情感类于后嗣的绝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篇校稿 |
(9)明代陕西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明代陕西作家述论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四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明代陕西文学概述 |
第一节 明代陕西的文学土壤 |
第二节 明代陕西作家分布概观 |
第三节 明代陕西文学发展的几个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明前期(洪武至成化)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张紞及其诗文 |
第二节 关学学者王恕、段坚、薛敬之 |
第三节 康阜及其他作家 |
第三章 明中期(弘治、正德)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前七子之李梦阳、康海、王九思 |
第二节 羽翼词林:张原、胡缵宗、许宗鲁、韩邦靖 |
第三节 关学学者吕柟、韩邦奇 |
小结 |
第四章 明后期(嘉靖、万历)陕西作家 |
第一节 复古接续:赵时春、王维桢、赵统 |
第二节 关学学者杨爵、冯从吾 |
第三节 同州马氏家族作家 |
第四节 渭南南氏家族作家 |
小结 |
第五章 明末(泰昌至崇祯)陕西作家 |
第一节 焦源溥及其《逆旅集》 |
第二节 三原温氏三兄弟 |
第三节 来氏兄弟及其他 |
余论 明代陕西文学的地域特色及地位 |
一、明代陕西文学的特色 |
二、明代陕西文学的地位 |
下编:明代陕西作家叙录 |
凡例 |
西安府 |
凤翔府 |
汉中府 |
延安府 |
庆阳府 |
平凉府 |
巩昌府 |
临洮府 |
边境司、卫 |
宗藩 |
附录一 明代陕西省政区表 |
附录二 明代修建或修复陕西书院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宏通的视野 精深的耕耘——许结教授辞赋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家的宏通卓识———以《中国辞赋发展史》为例 |
二、理论家的批评建树———以《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中国辞赋理论通史》为例 |
三、学术探险家的“丰乐园”———以明清辞赋研究的丰硕成果为例 |
四、文化学者的别树一帜———以《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赋学:制度与批评》为例 |
五、文献学者的丰功伟绩———以新点校本《历代赋汇》为例 |
四、陈元龙与《历代赋汇》考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动物赋研究[D]. 王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鲍照赋创作考论[D]. 王玉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D]. 马瑞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研究[D]. 侯春艳. 烟台大学, 2020(06)
- [5]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唐梁肃《梁补阙集》研究与整理[D]. 韩中慧. 宁夏大学, 2019(02)
- [7]《吴都赋》创作的语用考论[D]. 李玉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8]《历代赋汇》情感类赋篇研究[D]. 黄远发.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9]明代陕西作家研究[D]. 王成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宏通的视野 精深的耕耘——许结教授辞赋研究述评[J]. 徐宗文,王思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