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发声、共鸣与嗓音在歌唱中的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1](2021)在《“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认为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的分支,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也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新型学科。声乐演唱以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作为乐器,那必然是由心理支配生理,靠大脑指挥歌唱肌肉的运动与发声器官的协调。本论文旨在探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体现,解释演唱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揭示各项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给演唱者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歌唱发声内在心理的科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了声乐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密切关系,介绍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声乐心理学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及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对声乐心理学中“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重点从歌唱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即人的个性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全部的活动面貌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共同构成。第三章内容是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详细梳理了前人探索声乐心理教学的研究历程,演唱者兼具“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根据自己从事演唱学习的体悟和参与教学实习的经历,对声乐演唱中教与学的统一性做了客观的论述和归纳。第四章重点是心理调控分别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问卷法和个案法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研究评定的解释和结果。第五章总结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及个人影响,再一次以自己多年来演唱学习的变化和感受充分肯定学习了声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了解并运用声乐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精进。本论文研究证明声乐演唱的心理和生理是既统一又配合的协调关系,声乐演唱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更需要积极的心理引导,正确的心理调控下才会产生科学的歌唱理念。所以声乐演唱和教学不只是针对生理技巧的机能训练,还需要学习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声乐心理调控,让生理技能和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和发展,建构起全面科学的歌唱体系。
张艳林[2](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苗繁昌[3](2020)在《通俗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理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从物质温饱向精神文化领域迈进,在审美需求方面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声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发挥着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乐的领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唱法例如: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原生态唱法等等。本文主要从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有关于通俗唱法对于美声唱法的借鉴及通俗歌曲演唱中美声技巧的运用等问题。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在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二者的起源、特点及共性、美声唱法的可借鉴之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笔者作一个简短性的总结。
徐广燚[4](2020)在《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文中指出歌唱共鸣是歌唱发声时产生的共鸣腔体内气流共震现象。是声乐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声乐演唱评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歌唱共鸣可以增强演唱者的声音感染力,对歌唱的音量、音色等声音形象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从生理过程看,歌唱共鸣的产生过程由四个阶段构成,从呼吸运动产生流向体外的气流,气流经过声门时与声门产生一定对抗性施压,形成一定声门压力,在“贝努力作用”下产生高密度气体流,气体流进入共鸣腔,在共鸣腔体里高速回旋,形成“共振峰”,从而声音音量被扩大,音色发生改变,形成歌唱的声音形象。第二,从歌唱共鸣的产生过程中可以看出,共鸣的发声机制会受到的影响来自生理的:声带肌张力、腔体结构和形态、腔体机能和质地等;来自语言的:辅音动作、元音形态和归韵过程;来自心理的:性格情绪、作品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声音的改变。第三,基于对以上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笔者对歌唱共鸣的可调节性、可控制性,进行了一系列歌唱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一)通过心理调控树立声音的心理形象。(二)通过机能训练,优化嗓音共鸣生理基础。训练良好的歌唱身体机能训练;训练良好的“气声”关系为歌唱共鸣奠定基础;有针对性的共鸣腔训练;对声学因素的关注性训练等。(三)通过元音调控,进行由字到声的共鸣形态调节。(四)歌唱家们的共鸣调控主观体验等。第四,在歌唱共鸣的训练和学习是理论认识的形成和思考辨别的过程,能否准确理解和领会共鸣的本质是认识共鸣问题的关键。在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实践中,因为歌唱者个人主观体验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千人千解”的声乐认知现象,其中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误解”,文中进行了辩析。文章中涉及了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阐述,从生理上的认识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歌唱共鸣的产生机理,也可以使共鸣意识的形成从想象认识变为具体器官的感知认识,为声乐技术的运用实践做了理论准备,并有效的理解和解决声音训练中的相关问题;在物理声学上对共鸣声音的探索,使得歌声形象从心理感知的认识走向了自然科学的实证。同时,声学的认识也使得共鸣问题化繁为简、直击实质;歌唱过程中对演唱发声的心理干预涉及内容如:性格情绪的影响、感知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建立、作品形象的心理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仅做围绕主题的相关阐述。由此,关于歌唱共鸣相关问题的理论梳理和笔者自身的主观意识得到初步建立,为歌唱实践艺术打下坚实的理论认识基础。
奇星星[5](2020)在《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声乐的深入研究,关于声乐理论研究角度逐渐丰富。声乐是一门既抽象又具象的艺术。在声乐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即是将声乐由抽象变为具体。因此,声乐技艺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歌唱技术与情感层面,应拓展到哲学思维中,利用辩证思维更深层次挖掘理解,本文是从辩证思维的哲学角度认识感性与理性认知思维在声乐学习中的影响作用。笔者就声乐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以哲学为工具,用哲学辩证思维关照在歌唱技术学习与歌唱情感的表达中探究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文章分别阐述了感性与理性各自的内涵在歌唱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将声乐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感性与理性的引导进行详细论述。面对歌唱技艺的提高与养成,从感性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地提高歌唱技艺呈现效果。首先从歌唱技术要素入手分析。在歌唱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必定要从感性感知开始,通过感性认识经过理性分析、整理与概念化,这一过程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关于学习过程中歌唱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将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如呼吸控制、共鸣调节、歌唱语言等问题,分别解释了不同认识阶段的技术认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认识来源,理性认识指导着感性认识。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性与理性相互转化。在实践过程中适度调控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高度统一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在歌唱实践中达到感性与理性关系的统一。其次从声乐作品情感处理的感性与理性辩证关系入手,对歌唱作品演绎中情感表达的感性与理性调控做出分析。进一步在歌唱训练中感性体验取得经验,理性分析指导感性处理方式。最后通过声乐作品《佛罗伦萨的卖花人》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感性与理性思维在歌曲作品学习与演唱中的作用。实践证明,认识的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更具有指导作用。发挥二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的作用将对提高声乐技艺具有显着效果。
呼钰[6](2020)在《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文中提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唱法在不同层面都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中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意大利美声唱法作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开创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平台,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美声唱法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东西借鉴过来消化融合,洋为中用,使民族唱法有一个大的飞跃,走向更系统、更科学、更完美的艺术境界,是我国声乐界乃至学习者为之奋斗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新时代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继承、发扬并融合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歌唱艺术精华,吸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使之提升歌唱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能够更自如地演绎具有时代感的声乐作品,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取得长足发展的可喜成绩。新时代的民族唱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特征的中国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与新型歌唱范式。本文基于声乐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获得的有路可寻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学习实践,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特点探究,技巧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比较入手,结合作品演唱实践的体验,主要论述了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阐释他们之间的共性融合和优势互补的关系。
黄璐[7](2020)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作曲家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结合民族风格创作的一种声乐体裁。1920年,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苏轼词)是第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百年历史。中国优秀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演出不断,常演常新。本文选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题目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演唱的理论阐释,下篇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上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对中外艺术歌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中国艺术歌曲在西方艺术歌曲内涵基础上,外延有所拓展。有些非艺术歌曲,通过某些条件转换具备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品质。介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如技法多样,题材丰富,演唱考究。列举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三种类型: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词与乐”的关系,介绍中外艺术歌曲普遍的词曲关系、文中重点在音乐与歌词意象的关联。介绍中国声韵字调与行腔布调的三种处理方式,如曲从文、文从曲、文曲自由三种。这部分还论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如何通过演唱处理来表达意境,如分节歌意境的赋予,气口连线的处理等,通过合理的演唱处理,来传达歌词、塑造意象、再现意境。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的关系。其中包括科学唱法、民族风格以及两者的结合。科学唱法包括声带闭合、呼吸共鸣等介绍。民族风格包括字义字音、声韵字调及依字行腔、润腔等介绍。论述了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要有唱法的科学性,又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指出唱法与风格的有机结合,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应秉持的方向。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新思路。本文总结了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原则并加以论述。概括为“字从音、声入腔,腔咬唇饰”。字从音,即强调演唱要遵从乐谱,讲究音准;声入腔,即强调咽腔共鸣,讲究现代声乐的专业性;腔咬唇饰,即强调韵母咬在咽腔内,声母发挥唇的校正和修饰作用,以达到中文唱字准确清晰、完整饱满。第五部分,以《黄璐中国艺术歌曲百校巡演》为实践依据,结合本人演出和交流,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下传播价值,包括不同受众的反应,不同剧场声效,以及多样演出形式的尝试。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分为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三种类型,每一类型精选三首。所选作品既是声乐教学曲目,也是舞台上常演作品。留下了许多歌唱家的演唱版本。所选演唱版本,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正活跃在国内或国际舞台上,还包括世界着名的外国歌唱家。用于比较的演唱版本,涉及不同性别、不同唱法、不同声部、不同处理,也包括不常见的高男高音。这些演唱版本,用以鉴赏,作以范式,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多样的呈现方式和演绎特色,同时,又共同形成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现代演绎新特点,比如,科学的发声方式,清晰的咬字吐字,注重歌词意境表达,富有个性特色的声乐表演等。古曲,择有《阳关三叠》《杏花天影》《老渔翁》。选用了郭淑珍、姜嘉锵、张立萍、雷佳四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近代经典,择有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和黄自《点绛唇·赋登楼》,选用了张权、温可铮、德·达姆娆、戴玉强、廖昌永、沈洋、石倚洁等七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当代新作,择有敖昌群《江城子》、周易《钗头凤》、赵季平《关雎》,选用了方琼、贺磊明、廖昌永、李秀英、肖玛、石倚洁等六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每首作品都包括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作品分析,包括古诗词今译、词曲作者介绍,音乐作品分析。演唱比较,包括歌唱家介绍,歌唱家演唱处理,歌唱家的演唱特点。下篇不仅是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还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代演绎的归纳与总结。
线颖莹[8](2020)在《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文中认为音色,是声音四要素之一,与其他三要素即长短、高低、强弱相比具有多维性,它涉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是人们对于声音的一种通感。音色在客观上具有物理性,同时还具有生理性、心理性及文化性。演唱音色在我国传统唱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一种音色就代表着一个角色或者行当,并充分显现出这个角色或行当的个性和特征。演唱者的音色除了其自身的嗓音自然音色之外,还有一部分“可调控”的音色,这与演唱技术、语言发音、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演唱中,音色的追求与表现除了与演唱技巧有关之外,还与演唱者的观念、审美、文化、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观”的本义是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本质之见。在我国古代,观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出现在多门艺术中,如文学中的“观文以知情”、绘画中的“观画畅神”等。本研究中的“音色观”是一个复合词,是由“音色”和“观”两个词合成而来。首先,声音是听觉的艺术,而色是色彩,属视觉艺术,用色来形容音,音的色,已经是发生了联觉想象;其次,观是看,正因为音的色可“观”,音才可以通过其“色”来观,音色才有“观”,这便使音色观这一复合词得以成立。所以,音色观,即是对音色的审美观照,从审美的视角研究演唱中的音色。本研究以中国古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演唱音色观。绪论部分,从研究缘起、“中国古诗词歌曲”界说、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创新点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对音色观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提出了“‘八音’——音色分类之滥觞”、“‘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为贵’之音色比较”、“‘近人声’——乐器音色发展之动力”等三种我国传统音色观。并且基于对我国传统演唱理论的梳理,总结出“声音圆转‘如贯珠’”、“声音色泽‘清且润’”、“声音响亮‘曲之本’”等演唱音色理论,并由此提出古诗词歌曲“圆”、“润”、“亮”三种演唱音色观。第二、三、四章分别是对中国古诗词歌曲圆之演唱音色观、润之演唱音色观、亮之演唱音色观进行论述。对于演唱音色观的研究主要是由主观描述与客观测量组成。所以,每一章的内容都由三节构成:第一节,对“圆、润、亮”三种演唱音色进行阐述,包括字源意义上的“圆、润、亮”、“圆、润、亮”三种音色的听觉特点及其演唱要求;第二节,是运用Vmus、Matlab、Python等软件对当代歌唱家演唱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音响样本进行测量,获得波形图、频谱图,进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客观测量与主观描述相符合;第三节,阐述了“圆、润、亮”三种音色观对演唱实践的指导,即圆音色观指导下的“吐字清圆、行腔圆活”,润音色观指导下的“语音音色之润、演唱音色之润”,亮音色观指导下的“明亮柔美、清亮柔和”的演唱音色实践。第五章论述了不同的演唱音色观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所决定的。而民族文化心理又是在民族、审美、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圆”观是由中华民族“尚圆”之民族心理所决定、“润”观是由中华民族“尚润”之审美文化所滋润,“亮”观是被中华民族“尚亮”之审美心理所影响。“尚圆”之民族心理与中国人的情感趣味相吻合;“尚润”之审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语言音韵、表现神韵相符合;“尚亮”之审美心理又与中国人的审美经验、期望与态度相契合。结论部分论述了演唱音色作为一种表现符号,它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表现。作为符号的演唱音色鲜明地表达了某种唱法、风格或体系的音乐特征及艺术个性。演唱音色观来源于演唱音色实践,同时又总是指导着演唱音色实践。“圆”音色、“润”音色、“亮”音色作为音响的现实存在,属客体,“圆”音色观、“润”音色观、“亮”音色观作为人的观念存在,与主体相关,每“观”的论述都是由形而下的音色描述至形而上的意义陈述,以今观古、以古明今。
夏巾洁[9](2020)在《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探究》文中指出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各中小学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理念,积极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使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是普通高中学校实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它立足于音乐艺术与人类精神、情感、审美、人文素养的密切联系,以其素质教育中的大众性与普遍性的特点越来越受重视。2018年,教育部颁布实行了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它是2003年版本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更新版本,主要突出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新课标”,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歌唱”是人们以声音为媒介来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与音乐鉴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演奏、音乐与戏剧五大模块一起被规定为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程。在新课标下,普通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包括声乐相关知识及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内容和形式,学生通过鉴赏和演唱优秀声乐作品,激发歌唱兴趣,学习歌唱方法,积累歌唱经验,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声乐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普通高中音乐歌唱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唱歌课”一脉相承,它的教育要求和意义等要比义务教育阶段更进一步,更强调歌唱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但经笔者实践后发现,普通高中的歌唱课教学效果现状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以重庆市R中学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实践法等方法进行调研,对其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究,发现有以下问题:学生的歌唱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效果不佳、变声期的影响、教师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不够深刻、学校教学设备紧缺等。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笔者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音乐的任务、开设情况及实践现状、新课标下普通高中音乐几个方面对普通高中音乐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是第二章,笔者从歌唱、课堂教学、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歌唱课教学的发展、新课标下普通高中歌唱课教学几个方面对歌唱课教学进行了概述;第四部分是第三章,笔者分别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再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普通高中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探究;第四章提出思考及建议。目前,我国对普通高中歌唱课教学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希望此论文能够引发大家积极的深度思考,促进以后的教学发展。
伏海[10](2020)在《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声乐男中音声部歌唱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这三位中国声乐男中音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经历、演唱技术、艺术修养、社会情怀、文化观念以及声乐演唱审美意识等多种角度,关注并认识这些因素与其演唱风格形成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以审美范畴的理论范式,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概括、提炼和界定,继而又对这三位代表人物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不同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从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角度,审视中国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范围和历史选择,进而分析和认识中国男中音的发展走向。本文是在“代表人物-艺术实践-艺术风格-审美范畴-曲目择用”的综合维度中,展开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以“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定”为题,主要介绍男中音在西方声部划分体系下进行声部划分的方法,以及男中音声部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传入后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第二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题,对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三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既总结他们的不同演唱风格特征及艺术个性,又寻找他们的共性特征,通过对每一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同时基于对他们演唱的大量作品的感性体验、审美感知,从声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对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分别归纳、提炼出以四个字来概括的声乐审美范畴,即:将温可铮演唱风格概括为“通”“融”“灵”“透”;将刘秉义演唱风格概括为“阔”“情”“灵”“透”;将廖昌永演唱风格概括为“阔”“雅”“韵”“透”,并分别界定和论述。第三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三位典型代表人物演唱风格审美范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题。在本文的认识和归纳、提炼中,对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其演唱风格审美范畴共性个性特点的形成,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取向、文化观念、声乐流派、职业定位、时代情感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第四章以“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为题,第一部分对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做一个脉络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的思考和认识,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曲目择用的文化因素和遵循原则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声乐男中音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至今,可以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美声唱法传入之初以西洋声乐为学习标准,再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提倡,从唱法、风格、观念、曲目的择用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西洋化到民族化、最后到以中国声乐的建立为目标的发展过程。其变化伴随着时代和变迁,呈现出一个不断融合、发展,趋于平衡且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二、呼吸、发声、共鸣与嗓音在歌唱中的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吸、发声、共鸣与嗓音在歌唱中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声乐心理学相关概述 |
1.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演唱 |
2.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教学 |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综述 |
1.历史基础 |
2.发展趋势 |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声乐心理学研究内容 |
1.心理过程 |
2.个性心理 |
(五)声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
一、“知”“情”“意”的心理过程 |
(一)声乐演唱中的认知过程 |
1.声乐艺术的感知觉 |
2.声乐学习的记忆 |
3.演唱活动的思维 |
4.歌唱发声的想象 |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过程 |
1.情绪和情感 |
2.声乐演唱情感的特征 |
(三)声乐演唱中的意志过程 |
1.意志与歌唱 |
2.声乐演唱意志的特征 |
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 |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倾向性 |
1.歌唱形式的具体层面 |
2.演唱行为的概括层面 |
(二)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
1.演唱实践的生理基础 |
2.声乐艺术的内在修养 |
(三)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意识 |
1.演唱的自我认识 |
2.演唱的自我体验 |
3.演唱的自我控制 |
三、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 |
(一)声乐心理教学发展历程 |
1.国外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2.国内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二)声乐心理学中的“教”与“学” |
1.教师主导 |
2.学生主体 |
四、心理调控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 |
1.个案调查 |
2.问卷调查 |
(二)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
1.个案研究任务的设计与过程 |
2.个案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
(四)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 |
1.问卷研究任务的检测与实施 |
2.问卷测试结果的初步解释 |
五、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及影响 |
(一)认识声乐才能 |
1.由快渐慢-“进步期” |
2.起伏波动-“形成期” |
3.停滞不前-“高原期” |
4.相对稳定-“上升期” |
(二)重视歌唱习惯 |
1.习惯对于歌唱的影响 |
2.歌唱习惯的培养 |
(三)完善艺术人格 |
1.人格在歌唱中的表现 |
2.艺术人格的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通俗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1 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1.1 美声唱法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1.1.1 美声唱法的起源 |
1.1.2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
1.2 通俗唱法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1.2.1 通俗唱法的起源 |
1.2.2 通俗唱法在中国发展 |
2 美声、通俗唱法二者的特点及通俗唱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2.1 美声唱法的特点 |
2.2 通俗唱法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
2.2.1 通俗唱法的特点 |
2.2.2 通俗唱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3 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的共性 |
3.1 歌唱的动力——气息 |
3.2 声音的集中——点 |
3.3 歌唱的咬字吐字——清晰 |
4 通俗唱法对于美声唱法的借鉴 |
4.1 通俗唱法对美声唱法“气息”的借鉴 |
4.2 通俗唱法对美声唱法“混声”和“集中”的借鉴 |
4.3 通俗唱法对美声唱法“打开”与“共鸣”的借鉴 |
4.4 通俗唱法对于美声唱法“legato”的借鉴 |
4.5 通俗唱法对于美声唱法“科学”与“严谨”的借鉴 |
5 结合通俗歌曲案例浅析演唱中美声技巧的运用 |
5.1 《同一首歌》演唱中美声技巧的运用 |
5.2 《你快回来》中美声技巧的运用 |
5.3 《往日时光》演唱中美声技巧的运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歌唱共鸣概述 |
(一)歌唱共鸣的生理过程 |
1.呼吸是共鸣的源泉 |
2.声门是共鸣的起点 |
3.腔体内的共鸣 |
4.气流回旋与共鸣 |
(二)歌唱共鸣的声学理论 |
1.海尔姆霍尔兹的共鸣声学理论 |
2.“伯努力”作用 |
3.“共振峰”理论 |
二、影响歌唱共鸣的客观因素 |
(一)生理因素 |
1.声带肌张力 |
2.腔体结构和形态 |
3.腔体机能和质地 |
(二)语言因素 |
(三)心理因素 |
1.性格情绪的影响 |
2.作品情感的影响 |
三、歌唱共鸣实践的主观调控 |
(一)心理调控——树立声音共鸣的心理形象 |
1.培养声音形象的感知和记忆 |
2.建立抽象思维的“空间感” |
3.作品情感下的心理调控 |
(二)机能训练——优化嗓音共鸣生理基础 |
1.良好的歌唱身体机能训练 |
2.良好的“气声”关系为歌唱共鸣奠定基础 |
3.针对性共鸣腔训练 |
4.对几种物理因素的把握 |
(三)语言调控——由字到声的形态把握 |
1.辅音的调控 |
2.元音的调控 |
3.“归韵行腔”过程 |
(四)歌唱家们关于“共鸣”的主观调控感受 |
四、被“误解”的共鸣 |
(一)生理上对“误解”的共鸣辩析 |
1.对相关共鸣提法的辩析 |
2.以准确的生理认知纠偏共鸣的“误解” |
(二)心理与声学对共鸣“误解”的辩析 |
1.听觉对共鸣声音的“误解” |
2.颤音与抖音 |
3.关于歌唱音响的“误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内容、目标及解决的问题 |
(四)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一、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哲学认知 |
(一)歌唱中的感性 |
1.感性的哲学概念 |
2.歌唱中的感性 |
(二)歌唱中的理性 |
1.理性的哲学概念 |
2.歌唱中的理性 |
(三)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1.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2.以哲学为工具看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二、歌唱技术要素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 |
(一)机理学派的追寻 |
(二)关于歌唱呼吸 |
1.歌唱呼吸的感官形态 |
2.歌唱呼吸的机理认知 |
(三)关于歌唱起音 |
1.起音的感知 |
2.起音的机理 |
(四)关于歌唱共鸣 |
1.歌唱共鸣的感觉 |
2.歌唱共鸣的机理 |
(五)关于歌唱语言 |
1.歌唱语言的感官形态与发音发法 |
2.歌唱咬字吐字的理性原则 |
三、歌唱情感表达的感性与理性调控 |
(一)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
1.歌唱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灵魂 |
2.歌唱情感的表达是富有感染力的 |
3.歌曲情感的表达体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
(二)歌唱情感表达中的感性理性矛盾 |
1.过度的感性使歌曲情感表达夸张 |
2.过度的理性使歌曲情感表达缺失 |
(三)歌唱情感表达中的感性理性平衡 |
四、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旨归——歌唱技艺的养成与提高 |
(一)歌唱训练中感性与理性的作用 |
1.感性体验取得歌唱经验 |
2.理性认知指导感性歌唱处理方式 |
(二)歌唱训练中把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
(三)歌唱技艺在感性与理性循环交织中养成并逐步提高 |
1.课堂的学习 |
2.乐谱记忆 |
3.总结与熟练 |
4.上台准备 |
五、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应用 |
(一)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升华——作品的二度创作 |
1.二度创作的概念 |
2.二度创作的意义 |
3.通过二度创作表现作品 |
(二)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应用——以《佛罗伦萨的卖花人》为例 |
1.《佛罗伦萨的卖花人》概述 |
2.《佛罗伦萨的卖花人》分析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6)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特点比较 |
(一)表现形式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二)演唱技术内涵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三)审美层面的比较 |
1.审美功能的共同性 |
2.审美取向的差异性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时代趋势 |
(一)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艺术融合趋势 |
(二)民族唱法在借鉴美声唱法中发展 |
1.借鉴美声唱法的可喜成绩 |
2.继承传统与借鉴美声的关系 |
3.新时代民族唱法嗓音分类的多样性 |
三、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探析 |
(一)当前民族唱法歌坛存在问题的质疑 |
1.千人一面的局限性 |
2.嗓音发紧、共鸣单一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术的机理探析 |
1.嗓音共鸣的机理认知 |
2.真假声的机理认知和调节途径 |
3.借鉴美声唱法共鸣调节的机理与途径分析 |
(三)借鉴美声唱法艺术表现探析 |
1.大气恢弘的时代感作品催生民族唱法的艺术气质 |
2.新时代民族唱法的嗓音能力大大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
四、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融合的体验——我唱《玛依拉变奏曲》 |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分析 |
1.《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素材 |
2.《玛依拉变奏曲》的曲式结构 |
3.《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西方音乐思维 |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体验 |
1.音域的大幅度拓展 |
2.花腔技巧的运用 |
3.风格特色的把握 |
4.声情并茂的演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整理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献整理 |
1.专着类 |
2.论文类 |
3.分类统计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现状 |
1.现有研究成果 |
2.研究缺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实践研究法 |
上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理论阐释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
(一)中外艺术歌曲的界定 |
1.西方艺术歌曲概念 |
2.中国艺术歌曲特点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 |
1.技术多样 |
2.题材丰富 |
3.演唱考究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类型 |
1.古曲 |
2.近代经典 |
3.当作新作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词曲关系及意境表达 |
(一)艺术歌曲中的词曲关系 |
1.音乐营造歌词气氛 |
2.音乐凸现诗词意象 |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平仄与旋法 |
(二)用演唱阐释歌词意境 |
1.意象的赋予 |
2.气口的处理 |
3.意境的理解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 |
(一)唱法的科学性 |
1.声带闭合与声音集中 |
2.横膈膜与呼吸 |
3.共鸣与泛音 |
(二)民族风格 |
1.歌词的字义字音 |
2.声韵字调 |
3.依字行腔与润腔的传统 |
(三)唱法与风格的结合 |
四、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新思路 |
(一)字从音 |
1.12 平均律律制的音高规范 |
2.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约定 |
3.汉译歌曲演唱的影响 |
(二)声入腔 |
1.林俊卿的“咽音唱法” |
2.武秀之的“假位真声法” |
3.沈湘“贴着咽壁吸着唱” |
4.金铁霖的“U通道与支点” |
(三)腔咬唇饰 |
1.腔咬 |
2.唇饰 |
五、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播及价值 |
1.不同受众及反馈 |
2.不同剧场声效及调整 |
3.多种演出形式的尝试 |
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古曲 |
(一)阳关三叠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二)《杏花天影》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老渔翁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近代经典 |
(一)《大江东去》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三)《点绛唇·赋登楼》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当代新作 |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词曲作者简介 |
3.作品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二)《关雎》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三)《钗头凤·红酥手》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文中现代演绎的九首完整谱例 |
附录二: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高校邀请涵 |
附录三: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欧洲巡演实录 |
附录四:中国艺术歌曲学术讲座与交流 |
致谢 |
学术发表及活动 |
个人简历 |
(8)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中国古诗词歌曲”界说 |
(一) “古诗词歌曲”之历史发展梗概 |
(二) “古诗词歌曲”之词 |
(三) “古诗词歌曲”之曲 |
三、 研究现状 |
(一) 着作 |
(二) 学位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 研究创新点 |
(一) 立意新 |
(二) 方法新 |
第一章 音色观理论之阐释 |
第一节 音色概述 |
一、 音色、音品及音质 |
二、 音色的本质 |
三、 人声音色与乐器音色 |
四、 音色的主观性——通感的可行性 |
五、 音色的客观性——频谱的可视化 |
第二节 音色观释义 |
一、 “观”之涵义 |
二、 “观”是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 |
三、 “观”与“审美”的意义重叠 |
四、 音色观即音色审美 |
第三节 我国传统音色观溯源 |
一、 “八音”——音色分类之滥觞 |
二、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为贵”之音色比较 |
三、 “近人声”——乐器音色发展之动力 |
第四节 我国传统演唱音色观理论 |
一、 声音圆转“如贯珠” |
二、 声音色泽“清且润” |
三、 声音响亮“曲之本” |
四、 “圆、润、亮”——古诗词歌曲演唱之音色审美 |
第二章 圆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圆” |
一、 字源意义上的“圆” |
二、 歌声清圆、运腔圆转——“圆”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字正腔圆——“圆”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圆”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共振峰密集均匀 |
二、 “圆”音色在频谱图上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圆”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吐字清圆 |
二、 行腔圆活 |
第三章 润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润” |
一、 字源意义上的“润” |
二、 纯净润泽、温润如玉——“润”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多吟少唱”——“润”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润”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IOI偏离度曲线 |
二、 “润”音色在波形频谱图上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润”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语音音色之“润” |
二、 演唱音色之“润” |
第四章 亮之演唱音色观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之“亮” |
一、 字源意义上的“亮” |
二、 尚亮忌涩、清越寥亮——“亮”音色之听觉特点 |
三、 “字字响亮”——“亮”音色之演唱要求 |
第二节 “亮”音色之频谱特征 |
一、 高频泛音的多少与音色的明亮度呈正相关 |
二、 波形图上“明亮-暗淡”音色的呈现 |
第三节 古诗词歌曲“亮”音色观之演唱实践 |
一、 明亮柔美 |
二、 清亮柔和 |
第五章 “圆、润、亮”音色观之深层民族文化心理 |
第一节 中国人“尚圆”之民族心理 |
一、 音色审美中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 |
二、 音色审美感知能力的形成 |
三、 “尚圆”民族心理之原因 |
四、 “情”——圆之演唱音色观之情感趣味 |
第二节 中国人“尚润”之审美文化 |
一、 形象作为审美文化之研究范畴 |
二、 审美的文化性决定了声乐表演的个性特征 |
三、 “韵”——润之演唱音色观的音韵神韵 |
第三节 中国人“尚亮”之审美心理 |
一、 偏高频的心理倾向 |
二、 偏清亮的审美期望 |
三、 “亮”的“原型”的积淀 |
结论 |
一、 音色作为一种表现符号 |
二、 音色观作为演唱的审美依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现状 |
4.研究方法 |
第1章 普通高中音乐概述 |
1.1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简介 |
1.1.1 普通高中 |
1.1.2 普通高中生 |
1.2 普通高中音乐 |
1.2.1 任务 |
1.2.2 开设情况及实践现状 |
1.2.3 新课标下普通高中音乐 |
第2章 歌唱课教学概述 |
2.1 歌唱 |
2.1.1 歌唱的概念 |
2.1.2 歌唱的意义 |
2.1.3 歌唱的方法 |
2.2 课堂教学 |
2.2.1 课堂教学的含义 |
2.2.2 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 |
2.3 歌唱课教学 |
2.3.1 我国歌唱课教学的发展 |
2.3.2 新课标下普通高中歌唱课教学 |
第3章 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探究 |
3.1 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现状调查 |
3.1.1 教师歌唱课教学情况调查 |
3.1.2 学生歌唱学习现状调查 |
3.1.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 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
3.2.1 学生歌唱学习基础薄弱 |
3.2.2 歌唱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
3.2.3 变声期歌唱影响 |
3.2.4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效果不佳 |
3.2.5 师资及教学设备问题 |
第4章 策略及思考 |
4.1 重视美育教育提高教师能力 |
4.1.1 提升教师教学素质优化教学能力 |
4.1.2 重视音乐教育,丰富硬件设施 |
4.2 注重课外教学素材资源 |
4.2.1 了解学生需要,加强正面引导 |
4.2.2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音乐 |
4.2.3 适量地域特色,培养家国情怀 |
4.3 加强歌唱实践,重视“从唱中学” |
4.3.1 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教学形式 |
4.3.2 夯实歌唱基础,培养科学歌唱 |
4.3.3 遵循因材施教提高歌唱水平 |
4.3.4 开展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声乐 |
二、典型代表人物 |
三、演唱风格审美范畴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 |
第一节 男中音声部划分与界定 |
一、直观分辨法 |
二、西方歌剧中体系划分法 |
三、男中音的声部类型和属于各声部类型的歌剧角色 |
第二节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 |
一、“美声歌唱”传入我国及其影响 |
二、中国男中音声乐教学成果 |
第二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
第一节 温可铮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温可铮的艺术经历 |
二、温可铮演唱技术分析 |
三、温可铮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
四、温可铮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二节 刘秉义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刘秉义的艺术生涯 |
二、刘秉义声乐艺术呈现的审美特色 |
三、刘秉义演唱技术分析 |
四、刘秉义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节 廖昌永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廖昌永的艺术经历 |
二、廖昌永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的多种样态 |
三、廖昌永的艺术情怀与多元化文化观念 |
四、廖昌永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三位代表人物为例 |
第一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共性与风格特点的技术因素 |
一、正确的呼吸 |
二、歌唱中的打开腔体与打开喉咙 |
三、共鸣 |
四、咬字吐词 |
第二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个性与风格特点的文化因素 |
一、时代情感、时代精神 |
二、生活、学习经历 |
三、职业定位 |
四、师承、实践与风格流派 |
五、文化环境、专业氛围 |
第四章 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 |
第一节 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 |
一、五四运动后艺术歌曲 |
二、20 世纪30-40 年代艺术歌曲 |
三、20 世纪50-60 年代艺术歌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 |
六、1978 年至今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曲目择用的思考与认知 |
第三节 曲目择用中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和遵循原则 |
一、代表人物的演唱作品类型 |
二、时代情感对曲目泽用的影响 |
三、风格流派对演唱曲目的影响 |
四、曲目择用遵循的原则 |
结论 |
余论:笔者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声乐观念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四、呼吸、发声、共鸣与嗓音在歌唱中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通俗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理论探究[D]. 苗繁昌.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2)
- [4]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D]. 徐广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D]. 奇星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D]. 呼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D]. 黄璐.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8]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音色观研究[D]. 线颖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重庆市R中学高中音乐歌唱课教学的常见问题探究[D]. 夏巾洁.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D]. 伏海.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标签:美声唱法论文; 民族唱法论文; 声乐论文;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论文; 声乐发声练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