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丽红,杨小毛,吴辰,魏云海[1](2021)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影响因素。方法 15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10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FDGE,52例患者发生FDG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术后发生FDG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并应用R软件绘制FDGE风险预测列线图。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有胃潴留、围术期白蛋白≤30 g/L、BillrothⅡ式、未保留迷走神经干、术后FBG>8 mmol/L、有腹腔并发症、焦虑情绪和糖尿病病史均是胃癌术后发生FDG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DGE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65[95%CI(0.649~0.824)],表明构建的FDGE风险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FDGE与术后高血糖、围术期低白蛋白、术前有胃潴留、BillrothⅡ式、未保留迷走神经干、腹腔并发症及焦虑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减少患者术前胃潴留,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助于预防FDGE的发生。
蒋璐剑[2](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杨丽惠[3](2020)在《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以胃肠排空障碍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以胃肠道手术为主,部分妇科手术后也可出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尚不明确,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以西医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等,但多数治疗都存在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存在局限性,这种单一的防治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有效安全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前,大量研究报道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疗效显着且经济安全,其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之一,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通过经络系统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疗简便效廉,安全副作用少、历史悠久,探究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优于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胃电活动相关。脑肠肽是近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热点之一,相关文献报道胃癌术后出现的脑肠轴功能失调、脑肠肽分泌紊乱可能是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本科室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与脑肠肽水平的关系和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相关脑肠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三种脑肠肽水平,研究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之间关系;探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提供实验基础及科学依据。方法:将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84只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并予以电针干预,每次20min,每日1次,共12天;多潘立酮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溶液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2天;正常组、假手术、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min,连续干预12天。每日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活动度。第12天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予以酚红灌胃、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胃、小肠、下丘脑组织,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GAS、MTL水平,选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1行为学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造模后,相比正常组大鼠,造模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蜷缩,活动度减少;干预治疗后,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大鼠精神状态均较前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1.2体重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体重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体重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与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体重方面多潘立酮组与电针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1.3进食量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2.胃排空率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胃排空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小肠推进率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小肠推进率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和电针组在大鼠小肠推进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GAS和MTL水平4.1血清GAS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AS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GAS水平均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血清MTL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MTL水平均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自表达水平5.1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胃组织中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多潘立酮组、电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以电针为干预因素,以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为干预对象,选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物,根据造模后大鼠行为学方面变化、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胃排空减慢指标判断造模大鼠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疾病模型;经干预后,模型组大鼠血清GAS、MTL、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模型大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GAS、MTL、Ghrelin这三种脑肠肽水平分泌下降相关。2.经治疗后,发现电针及多潘立酮均可促进模型大鼠胃排空、促进胃肠动力,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上调模型大鼠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电针和多潘立酮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与上调这三种脑肠肽水平有一定关系;另在胃排空率、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电针组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在促进胃排空和上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电针较多潘立酮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小,因此,值得推荐电针作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3.本研究表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水平异常具有一定关系,电针和多潘立酮可能通过调节异常脑肠肽水平,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陆烟生[4](2020)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分析以及对残胃及食管粘膜炎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分别采用三角吻合术、Billroth Ⅱ式+Braun’s吻合术以及Roux-en-Y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疗效分析以及短期对患者残胃及食管粘膜炎症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6年0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按手术后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三角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为三角吻合术组;另30例患者术中采用Billroth Ⅱ式+Braun’s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为Braun’s吻合术组;最后30例患者术中采用Roux-en-Y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为Roux-en-Y式吻合术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住院时间和费用、短期并发症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情况,并随访三组患者,通过术后半年及一年的胃镜及病理检查来分析判断不同吻合方式对患者术后食管和残胃粘膜的炎症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进肠内营养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吻合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un’s吻合术组患者与Roux-en-Y式吻合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患者Chew-wun Wu评分、ADL评分、CRP、WBC、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oux-en-Y式吻合术组患者Chew-wun Wu评分、ADL评分、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CRP、WBC以及CD8+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吻合术组患者与Braun’s吻合术组患者 Chew-wun Wu 评分、ADL 评分、CRP、WBC、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Roux-en-Y式吻合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和Braun’s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式吻合术组A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和Braun’s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B级和C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D级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Roux-en-Y式吻合术组残胃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和Braun’s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Roux-en-Y式吻合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和Braun’s吻合术组,A级、B级反流性食管炎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吻合术组有1例D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Roux-en-Y式吻合术组残胃炎、残胃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角吻合术组和Brauns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残胃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illroth Ⅱ式+Braun’s吻合术以及Roux-en-Y式吻合术相比,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三角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可缩短手术时间,三角吻合与Billroth Ⅱ式+Braun’s吻合的临床疗效相仿。而采用Roux-en-Y式吻合术对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能改善生活质量水平,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残胃炎和残胃溃疡的发生率,且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王丽,何芳,张艳[5](2019)在《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对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进行营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癌切除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21例实验组患者肠外营养护理,给予20例对照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胃管拔除时间、胃液引流量小于100 mL的时间、FDEG确认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胃管拔除时间、胃液引流量小于100 m L的时间以及FDEG确认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效果更优,应用价值高。
詹建军[6](2019)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降低胃癌术后胃瘫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胃肠外科东病区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癌根治的患者病例共计460例,通过术后诊断治疗分为PGS和非PGS组,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血糖、术前贫血、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高血压史、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有但不限于腹腔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腹腔出血、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等)、术后应用镇痛泵等12个因素对PGS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高危因素,并且针对患者术后胃瘫症状给予治疗,同时进行总结预防措施。结果460例患者中,共有39例患有PGS,PGS发生率为8.48%,两组数据统计发现年龄、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血蛋白、围手术期高血糖、消化道重建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联合治疗,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恢复。结论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血蛋白、围手术期高血糖等三个因素为术后危险因素,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为Billroth I式。
郭鹏,马东红,黄博[7](2017)在《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胃癌术后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研究进展,PGS也有了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就PG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张豫庆[8](2016)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7例临床诊治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诊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5-01该院收治的27例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59 d,结合临床表现及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治愈,时间1132(22.4±5.3)d,其中发病1114 d治愈7例,发病1521 d治愈9例,发病2227 d治愈6例,发病2832 d治愈3例。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功能性疾病,采用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应尽可能避免再次手术,临床应积极控制本病风险因素,减少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唐玉涛[9](2016)在《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诊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临床上行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和胰腺手术后发生的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也是临床上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近5年来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导致胃癌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7-2015.07期间因胃癌收治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350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46例,胃瘫发生率为3.41%(46/1350);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男:女=1.2:1;患者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61.02岁。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及结合临床经验,选取可能影响PGS的14个相关因素:性别、年龄、术前贫血、幽门梗阻、术前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Ⅰ式或Billroth Ⅱ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高血糖、术后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术后腹腔并发症,根据这些相关因素将病人分为胃瘫综合征组(PGS组)和对照组(非PGS组)。应用IBMSPSS 21.0软件先进行单因素χ2检验,找出其中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应用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危险因素对PGS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PGS组患者临床资料,PGS发生率为3.41%(46/1350);发病时间在术后7d-15d,所有PGS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顺利恢复,无二次手术病例,其中经保守治疗后34例患者(74%)在术后6周左右恢复,11例患者(24%)在术后8周左右恢复,1例患者(2%)经保守治疗在第11周恢复;本次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贫血、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ALB<30g/L)、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高血糖(血糖≥8mmol/L)、术后腹腔并发症6个因素与PGS的发生有关(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贫血、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ALB<30g/L)、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高血糖(血糖>8mmol/L)、术后腹腔并发症为PGS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血清白蛋白大于30g/L是术后PGS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口前对于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诱因的研究较多,但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引起PGS的原因,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贫血、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ALB<30g/L)、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高血糖(血糖>8mmol/L、术后腹腔并发症6个因素与PGS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贫血、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ALB<30g/L)、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高血糖(血糖≥8mmol/L)、术后腹腔并发症为PGS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大于30g/L是术后预防PGS发生的保护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在术前、手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PGS的发生,对于降低PGS的发病率及对缩短PGS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PGS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肠内营养、促胃动力药的应用及中医针灸治疗等对于PGS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在除外机械性梗阻的前提下,避免再次手术,心理安慰在PGS患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万隆[10](2016)在《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及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与危险性因素。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4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24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肠内营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同时研究分析引发胃排空障碍的危险性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时间以及胃动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还发现,引发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危险性因素主要为糖尿病、术前胃潴留、吻合方式及精神紧张等。结论对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分析产生的危险性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一、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FDGE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FDG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FDGE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讨 论 |
(2)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胃癌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 胃癌和胃癌术后并发症 |
3.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认识 |
2. 中医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
1.3 所需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治疗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体重和进食量) |
4.2 对各组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 |
4.3 对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4.4 对各组大鼠血清GAS、MTL水平的影响 |
4.5 对各组大鼠胃及下丘脑组织Ghrel 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命名 |
5.2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认识 |
5.3 选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意义 |
5.4 腧穴处方选用原则 |
5.5 选用多潘立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原因 |
5.6 检测指标选择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分析 |
5.7 脑肠肽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 |
5.8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选择 |
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分析以及对残胃及食管粘膜炎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
2.2 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
2.3 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
2.4 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对比 |
2.5 三组患者短期并发症情况对比 |
2.6 三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
2.7 三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 |
2.8 三组患者随访半年后食管和残胃情况对比 |
2.9 三组患者随访一年后食管和残胃情况对比 |
3 讨论 |
3.1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3.2 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消化道重建的常用方法 |
3.3 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胃液引流量小于100ml的时间以及FDEG确认恢复时间 |
3 讨论 |
(6)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病例 |
2.1.2 PGS诊断标准 |
2.1.3 病例排除标准 |
2.2 观察指标 |
2.3 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基本原则 |
2.4 术前准备 |
2.5 腔镜手术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 |
3.1.1 年龄 |
3.1.2 性别 |
3.1.3 术前幽门梗阻 |
3.1.4 围手术期血糖 |
3.1.5 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 |
3.1.6 术前贫血 |
3.1.7 高血压史 |
3.1.8 消化道重建方式 |
3.1.9 手术时间 |
3.1.10 术中出血量 |
3.1.11 术后并发症 |
3.1.12 术后镇痛泵 |
3.2 PG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胃瘫发生机制、影响因素 |
4.1.1 术前幽门梗阻 |
4.1.2 围手术期低蛋白 |
4.1.3 围手术期高血糖 |
4.1.4 术后并发症 |
4.1.5 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使用 |
4.1.6 手术重建的方式 |
4.2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以及辅助检查方式 |
4.2.1 胃镜检查 |
4.2.2 B超检查 |
4.2.3 磁共振检查 |
4.2.4 无线胶囊内窥镜(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WCE)系统 |
4.2.5 胃十二指肠测压 |
4.3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的治疗 |
4.3.1 禁食以及持续胃肠减压 |
4.3.2 维持电解质平衡 |
4.3.3 心理治疗 |
4.3.4 药物治疗 |
4.4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的预防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病率及预后 |
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
1. 临床表现: |
2. 辅助检查: |
三、PGS的诊断标准 |
四、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
1. 患者术前一般状况: |
2. 手术相关因素: |
3. 术后相关因素: |
五、治疗及预防 |
(9)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及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 陆丽红,杨小毛,吴辰,魏云海. 江苏医药, 2021(05)
- [2]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D]. 杨丽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分析以及对残胃及食管粘膜炎症的影响[D]. 陆烟生. 苏州大学, 2020(02)
- [5]营养护理在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J]. 王丽,何芳,张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27)
- [6]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D]. 詹建军. 南昌大学, 2019(01)
- [7]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研究现状[J]. 郭鹏,马东红,黄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09)
- [8]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7例临床诊治体会[J]. 张豫庆.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05)
- [9]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诊治[D]. 唐玉涛. 山东大学, 2016(02)
- [10]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及危险因素[J]. 张万隆.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