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州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湖北省“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指出鄂政发[2021]2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湖北省"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1日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趋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高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的城镇化格局
周冲[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这对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不仅需要加强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需要满足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文化的建设主要是受到了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自身积极性、所处的环境、以及农村文化活动举办形式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论文在重点界定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以及详细梳理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洪湖市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目前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上主要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较滞后和文化娱乐生活内容单调这些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农民的主观因素、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单一的传播方式。因此,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培养农民的正确思想观念来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二是举办实践活动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三是形成多方统筹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
徐燕[3](2019)在《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已经迈向休闲时代,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休闲将逐步成为乡村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传统而新兴的人类活动类型,乡村休闲的实质是乡村休闲活动与乡村休闲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出特定的乡村人地关系。中国乡村空间是独具特色的地域空间,在当代中国乡村发展转型和空间重构的宏观背景下,探索乡村居民休闲活动空间是以人为本、透视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为本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提高乡村居民休闲活动水平和加强乡村居民休闲空间建设有助于实施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战略。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农区,近年来,该地区乡村居民的休闲需求逐渐增长,但是以乡村居民为主体的休闲空间建设严重滞后。在江汉平原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的契机下,研究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有助于优化江汉平原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乡村休闲发展,能够为江汉平原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依据,有助于透视中国传统农区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以江汉平原乡村农户的日常休闲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在人类活动主导人地关系的当代背景下,乡村地域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在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的格局下,农户的日常休闲活动空间为何发生变化;剖析人本主义引领人类发展的视野下,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对农户的日常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①对国内外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研究进行述评。应用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外文数据库检索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理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脉络、热点内容、典型成果,为文章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②对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研究进行理论探索。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分别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乡村人地关系变化视角、乡村人居环境视角、居民休闲活动视角界定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理论探索乡村休闲活动空间要素演化。③分析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类型及变化特征。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取案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休闲资源现状的基础资料,构建“休闲活动类型平衡指数”和“休闲活动区位平衡指数”模型,应用加总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进行测算,以界定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休闲活动空间,以休闲活动类型与休闲活动空间的模型耦合构建“类型-空间”耦合模型来解读休闲活动模式;探索江汉平原分时间节点(2007和2017年)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特征,农户休闲地域分异特征(分县市、乡镇、村域);应用GIS工具,结合江汉平原的实地调研分析,刻画案例县市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要素(中心、节点、连线、面域)的变化特征。④分析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影响因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应用定性分析方法探索影响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因素;选取量化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原因;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动力机制。⑤探索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效应。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取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人居环境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评价数据,通过计量统计、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分析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自然人居环境影响和社会人居环境影响;应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乡村农户的日常行为变化来阐释居民行为效应。⑥探究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如何优化。结合江汉平原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特征、影响因素和效应分析,应用定性方法,对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优化的目标和基础保障、原则、方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结论:①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具有典型特征。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总体呈现传统型,但已明显向新兴型转化。表现为传统的休闲活动类型逐渐减少,外出娱乐休闲活动类型逐渐增加,现代新兴休闲活动类型逐渐普及。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总体以本村内和家庭内为两个重要的休闲区位,存在较明显的休闲活动中心。近年,本村休闲区位重要性明显提升,而家庭休闲区位重要性有所降低。目前,乡村农户日常休闲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②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分异。县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休闲类型更趋于现代化,休闲空间节点变化更加显着,地方文化突出的县市休闲类型变化有特定性;乡镇层面,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距离县市近的的乡镇农户休闲类型变化更趋于现代化,休闲类型变化显着,农户休闲区位更趋于远程且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距离大型水域近的乡镇农户休闲类型更倾向于户外型,其休闲区位集中于水域附近。村域层面,农户家庭收入高,户主受教育程度高的村庄其农户休闲类型趋于现代化,休闲活动类型变化显着,家庭就业结构有外出的村庄、农户宅基地距离乡镇近的村庄其农户休闲类型趋于现代化。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就业结构有外出的农户休闲区位更趋于远程,农户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家庭宅基地距离集镇较近的农户其休闲区位主要位于集镇,同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其休闲空间逐渐向县市延伸,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③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有特定的动力机制。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居民经济生活水平提升是休闲空间变化的基础,区域和乡村城镇化是休闲空间变化的动力,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变迁是休闲空间变化的能源,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制度是休闲空间变化的保障。④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空间变化能够带来乡村人居环境效应和居民行为效应。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人居环境效应表现为:村落卫生环境、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户居住条件、乡村住房建设水平的提升,乡村基础服务设施逐渐完善,乡村居民就业结构的调整,交通物流更加便利,居民生活更加和睦,乡村流行文化活动增加,乡村传统文化复兴,村落文化设施得到改善。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居民行为效应表现为:现代化的乡村休闲设施促使村民农闲时的休闲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乡村民休闲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的日常交往行为发生变化,积极参与户外集体休闲活动者增多。⑤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的优化应符合地域特色。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核心目标为“居民生活舒适”,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物质基础是乡村生产发展,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基本保障是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为本为基础,乡土特色需体现,地域分异能凸显,生活空间需协调的是乡村休闲空间优化原则。乡村休闲空间规划的重点是乡村休闲资源、乡村休闲设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休闲文化方面的合理规划利用。乡村休闲空间建设的重点是休闲空间布局和休闲设施的配置。乡村休闲空间的管制以制定政策为基础,实施经济、法律、咨询等综合政策手段以促进其科学有效的实施。本文研究特色:①研究视角的拓展。本研究将“休闲空间”命题引入乡村地域,研究以乡村居民为主体的休闲空间,拓宽休闲空间研究视角。②研究思路的创新。本研究以空间形式-空间内涵-空间意义为逻辑路线,通过类型-空间-模式的创新研究路径,来揭示一定乡村地域休闲活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地理效应,并透视当代乡村人地关系变化特征。③研究方法的集成本研究综合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多学科多方法融贯运用的研究特色。同时,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进行深入阐释。
郑鹏飞[4](2019)在《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各大城市正同时经历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结构形态的巨变,努力成为各种“中心”、“枢纽”、乃至“国际化大都市”已成为各城市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公共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省域整体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资源向省内个别城市过度集中、边缘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省域经济布局方式,既能促进省域中心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在全省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已经显得尤为紧迫,这同时也是各地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区域实体,城市自身同时受到向内集聚力和向外扩散力的双重作用,在扩展过程中也会同时表现出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各领域学者都曾经或正致力于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分析其动力机制、总结一般规律、并提出众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城市空间扩展方案,这都为我们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点—轴系统”理论是由我国着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经济空间结构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构建“点—轴”结构来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经过学术界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该理论已经日臻完善并形成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在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治理体制,本文提出“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该模式将省域中心城市的空间扩展与省域经济发展的全局相结合,旨在通过合理构建“点—轴”结构,为应对省域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发展失衡、城市无序扩张等问题提供应对方案。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详细阐述了“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空间形式、选址依据、设立流程、建设原则,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还搜集年鉴数据,对“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跨城区”模式可以显着拉动“跨城区”当地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明,“跨城区”的设立可以显着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生产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因此,当新增生产要素从资源密集的省域中心城市转移到资源稀缺的“跨城区”时,会带来更高的产出;第二,省域中心城市享有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优惠政策体系和资源配置倾斜,“跨城区”设立之后,当地能立即享受到同等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倾斜,从而大幅提升经济竞争力;第三,由于“跨城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状况存在结构性差异,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跨城区”可以定向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跨城区”模式可以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发展“跨城区”的设立对省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跨城区”相对充足、廉价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因为过度拥挤而带来的各项问题;第二,与东部地区发达城市相比,很多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尽管经济体量庞大,但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且受制于已有的产业格局难以迅速转型升级,“跨城区”设立以后,低附加值产业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会定向纾解到“跨城区”,从而腾出空间和资源,促进其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3)“跨城区”模式可以拉动省域经济发展由于“跨城区”的选址严格参照“点—轴系统”理论,“跨城区”设立以后,它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会逐步发展为经济发展“轴”,与中心城市一起形成“点—轴”结构,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承接产业的带动下,“跨城区”能吸引周边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因而“跨城区”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城镇化战略。(4)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文选取全国287个城市的数据,构建模型对生产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普通省会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主要由两点原因构成:第一,在我国现行的治理体制下,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享有越多的资源保障;第二,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能出台更多的税费减免政策,从各方面降低辖区企业的生产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这既是造成区域范围“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重要原因,也是“跨城区”模式得以取得效果的重要理论依据。(5)“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较高的城市适宜使用“跨城区”模式为了对“跨城区”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在结合现有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计算方案,并将中西部十个省会城市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成都、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在各自省内拥有的优势相对较大,适宜进行“跨城区”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石家庄、南昌等城市所在省份发展相对均衡,暂无必要考虑“跨城区”模式。
田野[5](2019)在《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历史规划预见性的缺乏,使得目前的交通网络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道路交通网络中”断头路”、“断头桥”的情况,功能上存在部分线路过度使用,部分线路利用不足的缺陷,网络结构布局存在区域节点连通不顺等问题。交通网络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对于区域交通网络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区,以连通湖北省内各县(市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陆路交通网络(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过程—格局—驱动力—溢出效应”的逻辑框架。将GIS空间分析与分形、复杂网络等方法相结合,探索长时间尺度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形态、结构、功能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空间联动、空间溢出效应,以期为区域陆路交通网络科学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相关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区概况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对陆路交通网络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形态演进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分别构建加权长度——半径维数、加权网络维数、加权关联维数和分枝维数,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饱和形态,覆盖形态,连接形态、扩展形态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结构演进特征。利用图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抽象成为包含节点与联系的网络系统,分别从节点连接性,网络连通性,网络集聚度以及网络稳定性等方面,对湖北省交通网络的复杂性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特征。从交通网络的距离通达性和时间通达性入手,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节点时距通达、节点-县域时距通达、县域时距通达演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县域间的加权旅行时间矩阵,构建了湖北省县域交通联系网络,从而系统展现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第六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和驱动力分析。将近30年湖北省交通网络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陆路交通网络区域间、城市-乡村、平原-山地间空间差异着手,分析其在不同空间地域类型上的演化特点。之后在考虑系统自组织驱动与他组织输入响应的基础上,分别从交通网络系统内部和从外部选取指标,剖析内外交互作用下的陆路交通网络演进的驱动机制。第七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对地区交通网络优度进行分级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传统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对不同类型县区交通网络优度变化及其邻接县区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展现陆路交通网络建设中的空间联动和空间溢出效应。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不足和未来工作的展望。通过上述相关工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总体呈现出重点布局,缓慢提升—攻坚爬坡,稳步提高—质量并举,跨越发展的阶段演化过程。从形态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形态具有分形特征,但存在尺度空间限制和等级结构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形态日趋成熟,结构日趋完善。从结构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向复杂,由随机向无标度的整体演进过程,稳定性不断增强。内部结构则呈现出集中于以武汉为核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并形成以武汉为顶点,南部恩施至武汉,北部十堰至武汉,中部襄阳至荆州的近卧A形格局。同时低等级线路大量围绕高等级线路展布,并且显着集中于高速公路沿线,其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控制能力最强。从功能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功能不断提升,网络连接的时空间成本下降显着,同时关键城市在沟通省内城市间联系的地位不断凸显,形成以武汉为一级中心,襄阳、宜昌为二级中心具有等级层次特征的陆路交通网络区域分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等级线路布局深刻影响省内区域联系能力,在大幅改善省内交通通达性的同时,造成强烈的空间扰动。从空间格局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布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间、城—乡间、平原—山地间的空间分异。但随着网络发育,其布局日益突破地形、水域等的限制,向地理空间细部拓展,短程连接逐渐增多,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空间收敛现象明显。从驱动机制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表现出内部系统组织嬗变与外部要素输入响应的共同作用过程,内部呈现出由“量”变向“质”变的演进过程,外部则呈现出自然地理、人口布局、交通方式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交替主导作用的过程。从空间溢出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存在明显的方向性,自身变化与邻近单元变化方向基本一致。同时空间溢出效应与空间背景的关系密切,当研究单元临近均为高水平时,其获得正向溢出的概率明显高于临近低水平单元。交通网络建设同时具有时间滞后性。
吴圆圆[6](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刘静[7](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17)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鄂政办发[2017]7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9月5日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20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2664号)精神,推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郭细根[9](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汪洋[10](2017)在《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文中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和取得民族独立自强的问题。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一个县的农村如何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中期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建构起新的秩序。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京山县农村基层社会入手,分析了中共最初的农村活动直至领导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建立过程。本文首先通过传统的文本研究和访谈的结合,分析了传统的乡村秩序怎样陷入困境的。笔者认为在中共大规模的介入到京山县的乡村基层前,农村的秩序面临着很大冲击。这其中有“天”的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生产上的破坏,乡村基层的秩序也面临着匪患的冲击,同时国民党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这种秩序的破坏不仅有着传统王朝的秩序破坏的特征,我们还要看到其中现代化要素的介入反倒使得农村精英向城市转移,匪患的武力加强,内卷化带来的更多干扰性因素,以及外国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某种冲击。中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抗日战争大规模介入到京山县的农村基层中的,它所领导的带有全盘性抗争和改造的事业对农村的秩序重归稳定提供了极大助力。这种助力也为中共迅速的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提供了帮助。伴随着全面的胜利,中共开始了在京山县农村的更大改造活动。带有革命化理想目标的执政党在地权变迁中,实现了对农村政权和民众心理的重塑,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将自身的意志施加于农村社会之中,从而构建新的秩序。地权变迁中国家利用农业生产体制性的变化,获得了大批的拥护者,建立起稳固的政权组织,同时利用阶级力量的话语在农村开展广泛的动员、教育以及斗争工作,力图对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性的整合。这种国家与乡村之间的互动,整体而言,国家处于相对主动的一方,多层次的乡村各阶层相对被动,这也是国家力量能不断较为成功介入到基层实施改造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政策的施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各阶层基于已有的情感认知、利益等因素对国家力量形成了跟随、徘徊、抵抗等现象。这种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既有着农民各阶层一致性的一面,也有着各阶层各不相同的一面。通过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在地权变迁中的表现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国家力量在传统因素较强的农村如何试图建构起一个新的符合现代化工业化以及革命理想化需要的世界。
二、荆州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荆州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建设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2.1.2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
2.1.3 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2.2 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1919-1949) |
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
2.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1978-2018) |
2.3 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2.3.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
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文化建设思想 |
3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
3.1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及其特征 |
3.1.1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 |
3.1.2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特征 |
3.2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
3.2.1 文化事业大力发展 |
3.2.2 文化产业资源逐渐丰富 |
3.2.3 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4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问卷调查 |
4.1.1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样本选择 |
4.1.2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问卷调查的结果 |
4.2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充足 |
4.2.2 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 |
4.2.3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较滞后 |
4.2.4 文化娱乐生活内容单调 |
4.3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农民的主观因素影响农村文化建设 |
4.3.2 单一文化活动形式阻碍农村文化建设 |
4.3.3 外界环境条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 |
5 乡村振兴下农村文化建设探索 |
5.1 培养正确思想引领农村文化建设 |
5.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
5.1.2 以乡村文化“三风”增强农民自我修养 |
5.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农民心态转变 |
5.2 举办实践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
5.2.1 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
5.2.2 结合实际完善村规民约 |
5.2.3 创新传播方式宣扬良好文化 |
5.3 形成多方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
5.3.1 完善制度调动多方积极性 |
5.3.2 文旅结合共建良好局面 |
5.3.3 选拔人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层面 |
1.1.2 实践层面 |
1.1.3 政策层面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案例选择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案例选择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调查研究 |
1.5.3 统计分析 |
1.5.4 空间分析 |
1.5.5 系统分析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休闲 |
2.1.2 休闲活动空间 |
2.1.3 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论 |
2.2.2 行为主义地理学理论 |
2.2.3 时间地理学理论 |
2.2.4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时间理论 |
2.2.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6 幸福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研究述评及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解析 |
3.1 不同视角下的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 |
3.1.1 乡村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
3.1.2 乡村人居环境视角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
3.1.3 居民休闲活动界定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
3.2 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要素及历史演化 |
3.2.1 休闲活动空间要素 |
3.2.2 休闲活动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类型及变化特征 |
4.1 农户休闲活动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
4.1.1 案例地区分层抽样 |
4.1.2 案例地区实地调研 |
4.1.3 休闲生活资料归档 |
4.1.4 构建模型深入分析 |
4.2 农户休闲活动主要特征 |
4.2.1 样本农户概况 |
4.2.2 休闲活动类型特征 |
4.2.3 休闲活动空间特征 |
4.2.4 休闲活动模式 |
4.3 农户休闲活动时空变化特征 |
4.3.1 休闲活动类型变化特征 |
4.3.2 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特征 |
4.3.3 休闲地域分异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影响因素 |
5.1 定性分析 |
5.1.1 政治因素 |
5.1.2 经济因素 |
5.1.3 社会因素 |
5.1.4 环境因素 |
5.2 计量模型分析 |
5.2.1 指标的选取 |
5.2.2 计量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2.3 计量分析结果 |
5.3 综合分析 |
5.3.1 主要影响因素 |
5.3.2 作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效应 |
6.1 乡村人居环境效应 |
6.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6.1.2 分析过程 |
6.1.3 研究结果 |
6.1.4 研究结论 |
6.2 乡村居民行为效应 |
6.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6.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优化 |
7.1 空间优化目标和基础保障 |
7.1.1 空间优化的核心目标 |
7.1.2 空间优化的物质基础 |
7.1.3 空间优化的基本保障 |
7.2 空间优化原则 |
7.2.1 坚持以人为本 |
7.2.2 体现乡土特色 |
7.2.3 凸显因地制宜 |
7.2.4 协调生活空间 |
7.3 空间优化方略 |
7.3.1 科学开展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规划 |
7.3.2 合理进行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建设 |
7.3.3 加强完善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管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特色 |
8.3 相关讨论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日常休闲生活调查表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4)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必然性 |
1.1.2 大城市无序扩张的严峻性 |
1.1.3 小城市发展滞后的紧迫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分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理论基础 |
2.1 “点—轴系统”理论 |
2.1.1 “点—轴系统”形成过程 |
2.1.2 “点—轴系统”演化阶段 |
2.1.3 “点—轴系统”形成机制 |
2.1.4 “点—轴系统”应用领域 |
2.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 |
2.2.1 城市空间扩展一般过程 |
2.2.2 城市空间扩展形成机制 |
2.2.3 城市空间扩展主要特征 |
2.2.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
3.1.2 国内“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
3.1.3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与评价 |
3.2.1 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
3.2.2 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
3.2.3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案例解析 |
4.1 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背景 |
4.2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模式 |
4.3 深汕特别合作区利益分配 |
4.4 本章小结 |
5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模拟实践 |
5.1 “跨城区”设立背景 |
5.1.1 湖北省现状 |
5.1.2 武汉市现状 |
5.1.3 行政区划演变 |
5.2 “跨城区”的选址 |
5.2.1 选址范围 |
5.2.2 选址初步分析 |
5.2.3 最终选址及说明 |
5.3 “跨城区”的设立 |
5.3.1 执行步骤 |
5.3.2 配套措施 |
5.4 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效果评估 |
6.1 “跨城区”对武汉的影响 |
6.1.1 对“旧武汉市”影响 |
6.1.2 对“新武汉市”影响 |
6.1.3 主要数据指标对比 |
6.2 对“跨城区”当地的影响 |
6.2.1 经济要素增加 |
6.2.2 模型构建 |
6.2.3 定量分析 |
6.3 “跨城区”对湖北省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作用机制分析 |
7.1 我国的治理层级 |
7.2 城市级别与经济增长 |
7.3 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7.3.1 模型构建和数据选择 |
7.3.2 定量分析 |
7.4 结果解释 |
7.5 本章小结 |
8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适用性研究 |
8.1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8.2 TOPSIS—熵值法首位度 |
8.3 定量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利益分配机制 |
9.2.2 行政管理机制 |
9.2.3 政府考核机制 |
9.3 产业发展建议 |
9.3.1 武穴-黄梅区 |
9.3.2 赤壁-洪湖区 |
9.3.3 公安区 |
9.3.4 麻城区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自然地理概况 |
1.5.2 社会经济概况 |
1.5.3 交通事业发展概况 |
1.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6 研究主题选择缘由 |
1.6.1 为何选择陆路交通网络 |
1.6.2 为何选择湖北省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陆路交通网络 |
2.1.2 空间溢出效应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交通区位论 |
2.2.2 分形理论 |
2.2.3 复杂网络理论 |
2.2.4 通达性理论 |
2.2.5 空间外部性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交通网络分形形态特征 |
2.3.2 复杂交通网络结构性质及演化 |
2.3.3 交通网络空间通达性及应用 |
2.3.4 交通网络布局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 |
2.3.5 研究评述 |
3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形态演进 |
3.1 网络饱和形态演化 |
3.1.1 网络饱和分维测度 |
3.1.2 分类型网络饱和形态分析 |
3.1.3 分时段网络饱和形态演化 |
3.2 网络覆盖形态演化 |
3.2.1 网络覆盖分维测度 |
3.2.2 分类型网络覆盖形态分析 |
3.2.3 分时段网络覆盖形态演化 |
3.3 网络连接形态演化 |
3.3.1 网络连接分维测度 |
3.3.2 网络连接形态分析 |
3.3.3 网络连接形态演化 |
3.4 网络扩展形态演化 |
3.4.1 网络扩展分维测度 |
3.4.2 分类型网络扩展形态分析 |
3.4.3 分时段网络扩展形态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结构演进 |
4.1 复杂陆路交通网络构建 |
4.1.1 网络拓扑错误修复 |
4.1.2 复杂拓扑网络建构 |
4.1.3 复杂属性提取与计算 |
4.2 节点连接性演化 |
4.2.1 节点连接性测度 |
4.2.2 节点度分布演化 |
4.2.3 节点度分布空间分异演化 |
4.3 网络连通性演化 |
4.3.1 网络连通性测度 |
4.3.2 网络连通性演进 |
4.3.3 网络连通性空间分异演化 |
4.4 网络集聚性演化 |
4.4.1 网络集聚性测度 |
4.4.2 网络集聚分布演化 |
4.4.3 网络集聚空间分异演化 |
4.5 网络稳定性演化 |
4.5.1 网络稳定性测度 |
4.5.2 随机攻击模拟 |
4.5.3 恶意攻击模拟 |
4.5.4 网络稳定性评价 |
4.6 网络团组特征演化 |
4.6.1 网络团组特征测度 |
4.6.2 网络团组特征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 |
5.1 时空通达性测度 |
5.1.1 距离通达性模型 |
5.1.2 时间通达性模型 |
5.1.3 通达性要素提取 |
5.2 距离通达性演化 |
5.2.1 节点距离通达性演化 |
5.2.2 节点-县域距离通达性演化 |
5.2.3 县域距离通达性演化 |
5.3 时间通达性演化 |
5.3.1 节点时间通达性演化 |
5.3.2 节点-县域时间通达性演化 |
5.3.3 县域时间通达性演化 |
5.3.4 县域交通联系网络结构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
6.1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 |
6.1.1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间演进历程 |
6.1.2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空间格局分析 |
6.2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驱动力分析 |
6.2.1 内部驱动力测度 |
6.2.2 外部驱动力测度 |
6.2.3 内部动态演化分析 |
6.2.4 外部输入响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
7.1 溢出效应测度 |
7.1.1 传统马尔科夫链 |
7.1.2 空间马尔科夫链 |
7.2 类型划分与空间权重确定 |
7.2.1 类型划分 |
7.2.2 空间权重确定 |
7.3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3.1 基于传统马尔科夫链的溢出效应 |
7.3.2 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空间溢出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可能的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三、研究的区域和时间的界定 |
四、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材料来源 |
五、本文研究重难点 |
六、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失序与混沌:生态恶化的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天灾抑或人祸? |
一、水旱连年 |
二、战事:雪上加霜 |
三、灾害应对 |
第二节 匪患肆虐 |
一、流匪如风 |
二、“土”匪横行 |
第三节 失败的政权建设 |
一、失衡的职能 |
二、保甲组织:名实难副 |
三、政治人物难称其职 |
第四节 农民经济状况与行为选择 |
一、收不抵支 |
二、向何处去? |
第二章 革命走进乡村:从边缘到中心 |
第一节 革命初临 |
一、董必武的学生 |
二、革命活动 |
第二节: 抗日战争:革命走向中心 |
一、汉流组织的帮助 |
二、陈大姐与李司令 |
第三节 革命支前:从翻深到翻身 |
一、支前任务 |
二、支前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地权变动下的国家权力 |
第一节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
一、急性土改 |
二、京山县土改概况 |
三、京山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二节 地权变迁中的权力体系构建 |
一、京山县乡村权力的网络体系 |
二、基层建党办社 |
第三节 生产环节中的国家权力 |
一、干部领导生产 |
二、生产中的政治选举与表达 |
三、生产中的政治教育 |
四、生产中的家庭 |
第四章 地权变迁下的情感、阶级与利益 |
第一节 亲不亲,阶级分 |
一、情感与观念之惑 |
二、阶级觉悟:同姓敌人与异姓兄弟 |
三、阶级身份的划分 |
第二节 身份与话语:合作化时代的双重工具化运用 |
一、组织起来 |
二、“揩油”:阶级话语的武器 |
三、谁在反对? |
第五章 乡村的领导者:国家的干部 |
第一节 干部配置 |
一、土改前后干部的构成与流动 |
二、党员干部:红与专的要求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一、整风培训:身份认同 |
二、学习领导合作化 |
三、学习与规训 |
第三节 干部问题 |
一、人际交往:阶级意识不清 |
二、贪污腐化 |
三、作风问题 |
第四节 处于国家与乡村间的干部 |
第六章 阶级斗争:秩序的维护 |
第一节 狂风暴雨 |
一、对敌斗争:“关管杀” |
二、难以过关:自我了结 |
第二节 暗处的敌人 |
一、混入生产组织的阴谋 |
二、乡间案件幕后黑手 |
三、农民的心思 |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隐伏 |
一、民间信仰组织的基础 |
二、清理会道门组织与两种话语 |
三、剪不断,理还乱 |
结语 |
一、新秩序的来龙去脉 |
二、历史与现实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荆州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湖北省“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4)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D]. 周冲.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3]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D]. 徐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郑鹏飞. 武汉大学, 2019(06)
- [5]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田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7]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8]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22)
- [9]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D]. 汪洋.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