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耗散结构论与中职德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齐阿娜尔[2](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王江波[3](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黄德丽[4](2019)在《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证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文中指出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郊薄弱学校,当务之急是提高其教育质量以促进教育公平。班级组织作为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向班级管理要质量,实现管理育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条件及动力机制,以实现组织系统自身的有序演化及组织中个体的发展,实现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双赢。所以,以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郊薄弱初中的班级自主管理,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以贵州省L县M中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与性观察法,对其班级自主管理现状从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发现该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班级自主管理实现程度不高、班级自组织能力不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不相当等问题。研究发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滞后,导致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同时缺乏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环境和动力。本研究认为要实现真正的班级自主管理,需要从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改进班级管理方式、营造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环境、激发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动力四个方面入手。基于这些对策,本研究在M中学七年级(5)班开展实证研究,实践证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够提高班级自组织能力,培育学生自主性,实现班级自主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喻琳玲[5](2018)在《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六所中职学校为例》文中提出中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职院校党建工作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外来意识的入侵,对中职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冲击,使中职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极大的考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轻工业学校、重庆工商学校、重庆财政学校、北碚职业教育中心、秀山职业教育中心、彭水职业教育中心共六所中职学校为例证。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含网络和实地)、组织师生进行座谈会、深入实地面对面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等方式,在分析了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五方面总结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党建情况进行文献研究;总结了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在新形势下这些研究成果有哪些不足;最后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先阐释了党建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基础。包含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化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创新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党建思想。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辅以个人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以重庆市轻工业学校、重庆工商学校、重庆财政学校、北碚职业教育中心、秀山职业教育中心、彭水职业教育中心共六所中职学校为例,分析总结了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原因。第四部分:这是本文重点阐述部分,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中职党建的特点,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不断推进中职学校党的建设。
黄亿章[6](2018)在《复杂性视角下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中,产业发展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过程。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培养学生尽早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有意识的规划,是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作者所在的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现状为例,对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机构设置不合理、职业指导内容不完备以及职业指导过程不完整是主要的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先给出了职业指导内容的层次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职业指导活动的重要性排序。利用所得的结果,在系统论复杂性观点下,从课程设置、机构设置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设计了具体的职业指导框架。在本校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中进行了实际的应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上官苗苗[7](2017)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一论述深刻的凸显了在改革和发展问题上的系统视野与思维。大至国家、社会的发展,小至教育、个体的发展,都需要系统的视域和思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变迁从来都是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意义的,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与振兴。”面对实践的新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更需要新的系统、整体视野,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意义重大。对国家来说,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社会来说,事关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个人来说,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正是基于这一重大意义的考虑,加之实践的推动,促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开展。当然,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不仅有着科学的方向指引,是对国家整体规划德育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而且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是对教育内容发展中现实问题的反思,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既是教育内容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诉求,也是对学术探讨和追问的有力回应。可以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是一种客观必然的选择。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获得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为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武器,是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从系统的视域出发,立足于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和有序性,以新中国成立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历程为经,以教育内容发展中问题的不同方面为纬,围绕“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框架,自觉的关注、揭示问题,深入的剖析问题进而积极的回应问题、破解问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力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和系统化发展。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围绕着“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展开,具体探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思路,以求为本文的展开奠定研究基础。第一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解读。主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解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讨研究的方向归属,阐明研究的任务,揭示研究的价值,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做好概念准备工作。第二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从动态性的视角出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在还原历史面貌的基础上,观察其发展过程中内容变化与相对稳定的交织与共进、总结其发展变迁中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是从内容的探索发展、恢复发展、改革发展三个时期阐明教育内容发展的历史演进轨迹、主题变化和侧重点上的差异性,这一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历史生成研究的重要方面。第三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反思。从系统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与反思。具体来说,从主要成就上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显现中国特色;基本格局初步成型;作用成效日益凸显。从经验上看,高举旗帜,坚持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遵循;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其理论品格;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是教育不可偏离的天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贯彻始终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和核心统领。从问题上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成、衔接、层次、重复和契合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定位上存在的个别偏差、内容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摸索的过程以及内容研究上系统、整体视域的缺乏是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建构。从系统视域出发,立足于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和有序性,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依据、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具体实施和时代愿景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具体来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系统的相关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理论基点。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目标、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是内容建构的实践依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内容取向的科学定位、注重内容要素的有机整合、注重内容结构的科学优化、强调内容体系的逻辑秩序,关注内容发展的现代转型、强调内容系统的内外协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总体思路。把握好横向上的基本点、处理好纵向上的侧重点,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教育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具体实施。而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不懈追求和时代愿景。结语部分主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提出了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重要方面。
范春香[8](2017)在《课堂:从结构走向超结构》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之前,笔者一直神往的是,课堂结构的变易所产生的功能的丰富性与无限性。就像音乐中的七个音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师、学生、知识形态、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要素,虽然是永恒的,但你可以不同的方式,任意加以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旋律”,其所呈现的不同优雅韵律与抑扬顿挫,具有妙不可言的情调与气势。可见,课堂结构何其重要,其内部要素虽然不变,但其组合形式千变万化,其释放的功能迥异独特,气象万千,沁人心脾,它使课堂活化,使创造释放,使生命美丽。然而,令笔者失望的是,现实课堂的现状并不丰富,甚至十分贫乏。笔者将这种“贫乏”归因于“多学科研究的缺场”,归因于思想的贫乏。由于对课堂结构缺乏多学科研究的审视,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人们对课堂结构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教学论的“洞穴”之中,被纯粹的科学理性的严密逻辑所桎梏,缺乏多角度的视野与丰富圆融思想的光亮,从而导致了课堂结构对生命的遮蔽,对情感的过滤,对审美的藐视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从多学科的角度,深化对课堂结构的认识,从而为活化、优化课堂提供参考与借鉴。于是,笔者采用文献研究、实践观摩与冥想思辨等方法,开展了课堂结构的探索之旅。首先是“吮吸”。我如饥似渴,沉湎于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的深邃思考之中,从古人游,与孔子、苏格拉底与释伽摩尼等先哲对话,吸纳课堂教学、教学哲学的原始营养;我博览群书,搜集分析逻辑论、耗散论、复杂论与生态论等诸理论文献,与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学科结缘,弥补了我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提出了诸学科的课堂结构形式;其次是“融入”。在理清诸课堂结构及其要素表现的基础上,笔者亲临课堂,实践体验,观摩现场,师鉴同行,全面沉浸于教学实践与体验。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对别人的课堂观察中,实录反思,学思同行,知行合一,提取相应的课堂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佐证和分析;再次是“升华”。笔者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规律,也不是为了掌握客观知识,而是发现事实,验证假设,改进教学。尤其是发现不同的课堂结构生成不同的教学功能的事实,发现某种课堂结构的本质、形式、特征、表现、优势与局限。经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第一,课堂结构是一种课堂要素的关系“安排”或组合关系,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和运用的结构框架。第二,从多学科的角度,笔者探讨了课堂结构包括逻辑结构、耗散结构、复杂结构、生态结构等类型,以上诸课堂结构各自的内涵、特征、结构图解与要素表现形式。探讨了诸结构的具体案例,并对相应案例的课堂结构进行了图解与要素表现分析,发现了其优势及局限。在实践上,从多角度分析现实课堂结构,为研究、批判、建构与创造新的课堂结构,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思路。第三,研究发现,逻辑结构是线性的、封闭的、单向的。它虽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但存在使教学模式化、平面化、单向化、被动性与唯理性的缺陷;耗散结构是开放的,非线性的、动态的。它虽然有利于课堂的不断变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但其开放与“涨落”的双重性,容易使信息“鱼目混珠”,使课堂文化丧失纯洁性;复杂结构是复杂的、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它有利于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个体的自由创造,但容易忽视儿童的不成熟性,坠入不可知论,最终遭遇儿童社会化的困难;生态结构是和谐的、立体的、整体的。它有利于降低学习抑制水平,有利于鼓励冒险,包容异质与自我创造,但也给课堂存在的必批要性、儿童社会化的干预性,课程教材的科学性等提出存在及其价值的质疑。最终,笔者提出了课堂的超结构形式。如果说逻辑结构的本质是一种科学结构,耗散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开放结构,复杂结构的本质是一种混沌结构,生态结构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结构,那么,超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后结构”或“无结构”,是一种“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21章》的虚无而实有的精微结构,是一种朱熹曰“教学有法,然无定法”的创造结构。它超越了课堂的诸结构形式,又包含诸课堂结构形式的“不可言说”的那些方面。它不是一种逻辑结构,但它蕴含逻辑结构的规律与秩序;它不是一种耗散结构,但它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性;它不是一种复杂结构,但它承认复杂结构的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它不是一种生态结构,但它具有生态结构的生命性与整体和谐性。它意味着,世界的稳定、绝对、客观与按部就班的终结,它是一个纯朴自然,灵魂交感,生命勃勃的创造之境。它具有活化课堂、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弘扬生命的教学价值。
陈文海[9](2015)在《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正从传统的规模扩张转向体系建设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该如何“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高职院校如何‘立德树人’”这一问题的基点上,从现实中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存在的“他组织困境”为起点,尝试运用自组织理论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并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个案为蓝本,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建构原则和实践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和体系建构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二章)开篇是“提出问题”。以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的现实图景为立论前提,通过调查、访谈和观察,梳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他组织困境”,分析了“他组织困境”的表现和成因,指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是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是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本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第四章)中篇为“分析问题”。以自组织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理论探析和个案剖析两部分,对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理论探析部分,先进行整体的趋势分析,再进行静态的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动态的机制分析,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可能思路、内外部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在个案剖析部分,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历程为个案,分析其德育体系从他组织阶段到混沌过渡阶段再到自组织阶段的建构历程、做法和经验,从实践中生成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本研究第三部分(第五章)尾篇求“解决问题”。以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的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是正效、高效和长效“德育场”,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六个基本原则和四个实践策略,以为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最后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归纳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逐步引起重视,但依然普遍存在着“他组织困境”。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院校外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制约、院校自身主体性缺失是主要原因。第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受到外部和内部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发挥序参量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第三,开放与差异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条件,变量间竞争与协同的非线性作用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动力,混沌与生成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渐变与突变是德育体系演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而整体与具体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方法。第四,自组织的建构方法是一种以自组织为主,他组织为辅的整合的建构方法。要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实践中要结合高职特点,推进四重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建构“五位一体”德育场。
冯芸[10](2013)在《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实现社会和谐是从古至今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的一个道德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道德选择。”①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作出调整。同时,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主要传播途径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在和谐理念指导下进行与时俱进的提升和创新。和谐道德教育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人们对“和谐”问题的关注而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的研究热点问题。和谐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和谐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全面渗透到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以遵循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前提,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致力于实现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道德教育本身与外部系统间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具体而言,所谓和谐道德教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有序的运作从而实现其内在机制的和谐,同时道德教育与其外在因素之间的彼此配合与互动从而实现道德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功能优化。可以说,和谐道德教育就是力图通过对道德教育内部机制的和谐调节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内部的动力,同时又致力于将道德教育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使其符合、适应、配合于社会的要求来为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外部的保障。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教育学理论、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意在建构和谐道德教育实现模式的雏形,期望对和谐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立论基础。这一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等前提的澄清和研究依据的阐述。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道德教育、和谐、和谐道德教育、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谐视角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合理阐释是从事本课题研究必须澄清的前提。同时,在这一部分中分别从历史渊源、现实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从事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可能与现实必要。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整体,要素是部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各要素是系统形成的构成要件,是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要素的结构变化是导致系统变化、影响系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道德教育的内在要素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客体、道德教育内容等。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有赖于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是影响道德教育和谐性的基础要件。用和谐的视角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系统中目标的设定、主客体关系的确立、内容体系的建构以及功能的实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和谐音符”,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我们促进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重要环节。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道德教育系统只有和外界环境保持连续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自身结构的动态有序,这种交换必须保持常态,否则,道德教育系统本身将很快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时,除了要对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进行和谐性分析以外,以和谐的视角审视道德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道德教育外部系统的研究,指出当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来自于宏观、微观层面的外部环境困境。困境产生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从环境系统自身机能的失调、环境与道德教育关系的错位、实践中对环境优化原则的漠视和人对环境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困境形成的原因。和谐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要素耦合关系的实现。道德教育内部系统的构成丰富而严谨,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就是要达到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所谓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就是指各个内部要素之间不仅要达到纵向贯通,而且应实现横向的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多维的、网络化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道德教育内部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各个要素既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作用,又能够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只有各个要素间实现了耦合才能最终保证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具体而言,内部要素的耦合首先有赖于目标的指引,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完善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以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符合道德自身结构需求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的需要的道德教育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统一、主导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知识丰富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在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下,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协调问题是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关键。在尊重主客体特性基础上建构双方的理解性和谐关系是实现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连接道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就是道德教育内容,针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构建一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道德需要为目标,由五个彼此交叉却各有针对的部分构成,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内容模式。在实现了目标的完善、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内容模式的重构之后,道德教育的功能就顺理成章的从传统的、单一的育人层面拓展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层面。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是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动力之源。和谐道德教育外部环境系统优化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过程,更不可能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那种企图将道德教育限定在单纯境遇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无益于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道德教育比较于其他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过程,在保持自身体系健康运行的同时,必然的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持和政治、文化环境的保障。因此,积极应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进行道德教环境的合理优化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当今的世界,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发展态势;当今的中国,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深入是人们必须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这些现实的社会境遇颠覆性的改变着传统道德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面对这一切,理性的分析与积极的面对是道德教育应有的作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网络化背景下道德教育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和谐、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和谐、多元化困境中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运筹是我们面对挑战提出的路径选择。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途径探索。道德教育作为对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众多内部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道德教育的发展又有赖于道德教育本身与其它教育领域甚至是社会大系统的协同与互动。从道德教育系统既作为“整体”又作为“部分”的双重性来讲,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从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系统本身来看,要保持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内在协调。二是从道德教育所处的大系统来看,要保持道德教育系统与其平行系统间和更高级别系统间的协同。任何企图将两者割裂的思维方式最终只能造成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整体和谐性的缺失。只有确立了整体和谐的理念,遵循和谐互动的原则,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道德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社会形态转型和世界性文化创新的双重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就在于: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方法论指导。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现代道德教育观念在实践中的践行;推动实践中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开展。
二、耗散结构论与中职德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耗散结构论与中职德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
二、文献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简评 |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
小结 |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
(一)校内教研 |
(二)课程实施 |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证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国家对薄弱学校改进的政策背景 |
(二)新课改培育学生自主性的要求 |
(三)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研究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
一、自组织理论 |
(一)自组织理论的缘起和内涵 |
(二)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城郊薄弱学校 |
(二)班级自主管理 |
第三部分 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 |
一、研究对象典型性分析 |
(一)学校整体情况分析 |
(二)实证班级情况分析 |
二、调查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三)观察记录表 |
三、调查结论 |
(一)班级自主管理实现程度不高 |
(二)班级自组织能力不强 |
(三)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不相当 |
(四)班级管理方式较随意 |
(五)家长参与度偏低 |
(六)对自主管理的认识欠科学 |
(七)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相悖 |
(八)各维度差异状况分析 |
第四部分 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班级管理理念滞后 |
(一)权威中心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
(二)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
二、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自主管理 |
(一)不重视目标管理 |
(二) 缺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空间 |
(三)对待制度随意性较大 |
三、缺乏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环境 |
(一)未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开放性 |
(二)不善于利用班级组织的非线性特征 |
(三)偏爱平衡态 |
四、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动力缺失 |
(一)没有利用好竞争与协同 |
(二)缺乏班级自主管理的序参量 |
第五部分 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改进策略 |
一、改进措施 |
(一)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
(二)改进班级管理方式 |
(三)营造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环境 |
(四)激发班级自主管理的自组织动力 |
二、改进效果 |
(一)真正的班级自主管理得以实现 |
(二)班级的自组织能力提升 |
(三)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增强 |
(四)家校合作效益有所提升 |
(五)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 |
三、反思 |
(一)家校合作需要因生制宜 |
(二)坚持不懈是关键 |
(三)与学生坦诚相见 |
(四)班级开放需有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四) 观察记录表及观察记录 |
附录(五) 班级管理剪影 |
读研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5)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六所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特色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四)多学科交叉法 |
六、论文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基层党组织 |
(二)党的建设 |
(三)中等职业学校 |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基础 |
(一)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创新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及调研情况 |
二、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1.部分党员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 |
2.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 |
3.党员队伍理论素养还需提高 |
4.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本领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二)学校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1.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
2.基层党务工作者创新能力不强 |
3.党员发展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4.组织生活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
(三)学校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密切联系群众还需要更全面 |
2.部分人员的工作作风存在形式主义 |
3.中职学校教风和学风问题比较突出 |
(四)学校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
2.“三会一课”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规范,创新能力还需提高 |
3.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够完善 |
(五)学校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党务、校务公开工作不够完善 |
2.反腐倡廉教育力度还需加大 |
3.纪检监察员制度流于形式 |
4.在腐败易发环节监督力度还需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信息化时代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意识渗透 |
(二)学校部分领导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 |
(三)基层党组织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思路及对策 |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党的思想建设 |
(一)让师生对科学理论入脑入心 |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思想建设手段的现代化 |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党的组织建设 |
(一)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
(二)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 |
(三)加强中职学校党员队伍建设 |
1.注重发展青年教师入党 |
2.出台相应政策,为学生入党提供制度保障 |
(四)学校组织生活创新 |
1.从“独角戏”到“群舞” |
2.内容上变为“多样化” |
3.“互联网+多媒体”,组织生活“动”起来 |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党的作风建设 |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 |
(二)紧密联系群众,全心全意服务师生 |
(三)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软实力 |
四、加强中职学校党的制度建设 |
(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抓好系部领导班子建设 |
(二)切实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坚决抓好学校党支部建设 |
(三)在民主评议党员中建立投票排名制、公示制和督导检查制 |
五、加强中职学校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全面落实“党务、校务”公开制度 |
(二)建立思想防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
(三)全面落实纪检监察员制度 |
(四)建立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复杂性视角下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
2 相关概念和职业指导体系现状 |
2.1 复杂性科学 |
2.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 |
2.3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现状 |
3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复杂性透视 |
3.1 职业指导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
3.2 职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复杂性 |
3.3 职业指导工作过程的复杂性 |
4 职业指导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和排序 |
4.1 职业指导体系的层次设计 |
4.2 专家群决策的判断矩阵构造 |
4.3 结论分析 |
5 以系统论观点构建职业指导体系 |
5.1 构建整体性职业指导目标 |
5.2 制定开放性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
5.3 构建协同合作型职业指导团队 |
5.4 主动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
6 职业指导体系的实践及效果 |
6.1 实践方案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一)国家政策的指引 |
(二)内容建设的诉求 |
(三)现实问题的反思 |
(四)学术探讨的追问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成果的类别分布 |
(二)研究成果的内容综述 |
(三)已有成果的理性审视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三)矛盾分析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解读 |
一、系统的基本要义 |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 |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
(三)系统思想的发展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概念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义解读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要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论域归属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概念解读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价值意蕴 |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年-1977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初步形成时期(1949年-1956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曲折发展时期(1957年-1965年)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重受挫时期(1966年-1976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1991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恢复重建时期(1977年-1983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稳定发展时期(1984年-1991年)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化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设发展时期(1992年-2002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续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反思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特色逐渐显现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本格局初步成型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成效日益凸显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高举旗帜,坚持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遵循 |
(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品格 |
(三)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可偏离的天职 |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彻始终的根本原则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和核心统领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失衡问题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不当问题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不清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无益重复问题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契合不佳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是曲折摸索的过程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定位上存在着某些偏差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上系统视域的缺乏 |
(四)外在环境中的个别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效应 |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建构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依据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理论依据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实践依据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二)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结合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 |
(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
(五)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
(六)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总体思路 |
(一)把握内容取向的科学定位 |
(二)注重内容要素的有机整合 |
(三)促进内容结构的科学优化 |
(四)强调内容体系的逻辑秩序 |
(五)关注内容发展的现代转型 |
(六)加强内容系统的内外协调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具体实施 |
(一)横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点 |
(二)纵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侧重点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时代愿景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课堂:从结构走向超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结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
二、课堂结构缺乏多学科角度的深入研究 |
三、基于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反思课堂结构,提出课堂的超结构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堂的研究 |
二、课堂要素的研究 |
三、课堂结构的研究 |
四、课堂结构的功能研究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课堂 |
二、结构 |
三、课堂结构 |
第五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创新点与论文的框架结构 |
一、论文拟创新点 |
二、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课堂的逻辑结构 |
第一节 逻辑结构的概述 |
一、逻辑结构的内涵与实质 |
二、逻辑结构的特性 |
第二节 课堂的逻辑结构 |
一、课堂逻辑结构的内涵 |
二、课堂逻辑结构图解 |
三、课堂逻辑结构要素分析 |
四、课堂逻辑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课堂逻辑结构的案例及其分析 |
一、案例2-1 |
二、“案例2-1”的分析 |
第四节 课堂逻辑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
一、课堂逻辑结构的优势 |
二、课堂逻辑结构的局限 |
第三章 课堂的耗散结构 |
第一节 耗散结构的概述 |
一、耗散结构内涵与实质 |
二、耗散结构的特性 |
第二节 课堂的耗散结构 |
一、课堂耗散结构的内涵 |
二、课堂耗散结构图解 |
三、课堂耗散结构要素分析 |
四、课堂耗散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课堂耗散结构的案例及其分析 |
一、案例3-1 |
二、“案例3-1”的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耗散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
一、课堂耗散结构的优势 |
二、课堂耗散结构的局限 |
第四章 课堂的复杂结构 |
第一节 复杂结构的概述 |
一、复杂结构的内涵与实质 |
二、复杂结构的特性 |
第二节 课堂的复杂结构 |
一、课堂复杂结构的内涵 |
二、课堂复杂结构图解 |
三、课堂复杂结构要素分析 |
四、课堂复杂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课堂复杂结构的案例及其分析 |
一、案例4-1 |
二、“案例4-1”的分析 |
第四节 课堂复杂结构的优势与局限 |
一、课堂复杂结构的优势 |
二、课堂复杂结构的局限 |
第五章 课堂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态结构的概述 |
一、生态结构的内涵与实质 |
二、生态结构的特性 |
第二节 课堂的生态结构 |
一、课堂生态结构的内涵 |
二、课堂生态结构图解 |
三、课堂生态结构要素分析 |
四、课堂生态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课堂生态结构的案例及其分析 |
一、案例5-1 |
二、“案例5-1”的分析 |
第四节 课堂生态结构的优势与局限分析 |
一、课堂生态结构的优势 |
二、课堂生态结构的局限 |
第六章 从结构走向超结构:课堂变革的终极之域 |
第一节 超结构的概述 |
一、超结构的内涵与实质 |
二、超结构的特性 |
第二节 课堂的超结构 |
一、课堂超结构的内涵 |
二、课堂超结构图解 |
三、课堂超结构要素分析 |
四、课堂超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课堂超结构的案例及其分析 |
一、案例6-1 |
二、“案例6-1”的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超结构的价值 |
一、活化课堂 |
二、优化结构 |
三、提升质量 |
四、弘扬生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扫描:“立德树人”成为高职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的核心主题 |
二、聚焦:高职院校德育的体系困境 |
三、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四、综述: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几个重要概念界定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现实图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他组织困境”与转型诉求 |
第一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表现 |
一、体系建构的预定化,造成过程机械僵化 |
二、推动力量的外在化,引起内生动力不足 |
三、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导致体系不够稳定 |
四、德育过程的专门化,造成体系缺乏合力 |
五、实施结果的共性化,导致体系缺乏特色 |
第二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归因 |
一、院校外部原因分析:管理体制的约束 |
二、院校内部原因分析:主体性的失落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性诉求 |
一、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 |
二、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 |
三、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 |
第三章 理论探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范式转换: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自组织转型 |
一、组织形态转型:从他组织德育体系到自组织德育体系的转型 |
二、组织方式转变:从他组织“建设”到自组织“建构” |
三、理论假设:以自组织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 |
第二节 变量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外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外部因素 |
二、内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部要素 |
三、支配变量: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基核 |
第三节 机制探究: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机理 |
一、机制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变革的突破口 |
二、开放与差异: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条件 |
三、竞争与协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动力 |
四、混沌与生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 |
五、渐变与突变: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途径 |
六、整体与具体: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方法 |
第四章 个案剖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研究场域:走进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一、历时视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外部环境与历史 |
二、现况概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历程 |
一、无序与模仿:组建初期的他组织阶段 |
二、内嵌与自发:过渡时期的混沌阶段 |
三、自主与自觉:新时期以自组织为主要特征阶段 |
第三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与经验总结 |
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 |
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经验总结 |
三、自组织建构方法的反思与总结 |
第五章 实践路向: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 |
一、德育场:一种自组织德育体系目的态 |
二、高职院校“德育场”的要素和结构 |
三、高职院校“德育场”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原则 |
一、价值性原则,正确导向 |
二、整体性原则,形成合力 |
三、开放性原则,增强活力 |
四、实践性原则,回归生活 |
五、教育性原则,以人为本 |
六、主体性原则,内生发展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策略 |
一、教书育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
二、实践育人,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 |
三、文化育人,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 |
四、管理育人,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与新意 |
二、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问题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和谐 |
(二) 道德教育 |
(三) 和谐道德教育 |
(四)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 |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立论基础 |
一、 和谐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和谐”思想 |
(二) 西方道德教育中蕴涵的“和谐”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道德教育的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问题的思想 |
三、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现实依据 |
(一) 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是对道德教育危机的反思 |
(二) 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是对“人”和谐发展诉求的契合 |
(三) 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回应 |
第二章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分析 |
一、 和谐道德教育内部系统的构成及作用 |
(一) 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构成 |
(二) 内部系统和谐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作用 |
二、 当前道德教育内部系统的样态考察 |
(一) 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 |
(二) 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现实呈现 |
(三) 道德教育内容体系问题的集中凸显 |
(四) 道德教育功能应然与实然的失调 |
三、 制约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原因分析 |
(一) 道德教育目标失范的原因 |
(二) 道德教育主客体间不和谐关系产生的原因 |
(三) 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和谐性缺失出现的原因 |
(四) 道德教育多维功能失调的原因 |
第三章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分析 |
一、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构成及影响 |
(一) 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构成 |
(二)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环境影响 |
二、 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环境状况分析 |
(一) 宏观环境整体效能低下 |
(二) 微观环境功能的缺失 |
三、 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困境产生的原因 |
(一) 外部环境系统自身机体效能的失调 |
(二) 环境因素与道德教育之间关系的失衡 |
(三) 人与道德教育环境之间互动的乏力 |
第四章 和谐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要素耦合关系的实现 |
一、 道德教育内部要素实现耦合的必要与可能 |
(一) 实现内部要素耦合的理论可能 |
(二) 实现内部要素耦合的现实必要 |
二、 和谐理念下道德教育目标的完善 |
(一) 完善道德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 |
(二) 和谐性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 |
三、 道德教育主客体间和谐关系的确立 |
(一) 道德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特性分析 |
(二) 建构道德教育主客体间和谐关系的基本思路 |
四、 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和谐建构 |
(一) 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基本要求 |
(二) 和谐型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模型样态 |
五、 道德教育多维功能的相得益彰 |
(一) 道德教育功能确立的基本依据 |
(二) 道德教育多维功能的拓展 |
第五章 和谐道德教育外部环境优化的实现 |
一、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 |
(一) 全球化际遇与道德教育 |
(二) 网络化发展与道德教育 |
(三) 现代化进程与道德教育 |
(四) 多元化态势与道德教育 |
二、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中进行环境优化应坚持的原则 |
(一) 环境育人原则 |
(二) 以人为本原则 |
(三) 统筹优化原则 |
三、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外部环境优化的对策 |
(一) 全球化时代下应实现道德教育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和谐 |
(二) 网络化背景下应实现道德教育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和谐 |
(三) 现代化进程中应实现道德教育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和谐 |
(四) 多元化困境里对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运筹 |
第六章 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路径探索 |
一、 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生态学为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提供新视角 |
(二) 系统论为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提供路径依托 |
(三) 科学发展观为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提供方法论指导 |
二、 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思路设计 |
(一) 确立整体性和谐的理念 |
(二) 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 |
(三) 遵循内外部和谐互动的原则 |
(四) 坚持循序渐进的整合方法 |
三、 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基本模式 |
(一) 内外互动的空间模式 |
(二) 内外交融的资源模式 |
(三) 内外相协的过程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耗散结构论与中职德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4]城郊薄弱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证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 黄德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六所中职学校为例[D]. 喻琳玲. 西南大学, 2018(01)
- [6]复杂性视角下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研究[D]. 黄亿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01)
- [7]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D]. 上官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8]课堂:从结构走向超结构[D]. 范春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 陈文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10]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 冯芸.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