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家底摸清了(论文文献综述)
周浙昆,陈琳琳[1](2021)在《盘点云南植物王国的家底》文中认为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在不到全国国土面积4.1%的区域内分布了苔藓126科499属1 906种、蕨类61科193属1 363种、裸子植物9科25属113种、被子植物244科2 367属15 951种,即云南高等植物的种数为19 33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数的一半以上。除了高等植物,云南另有地衣66科203属1 067种、大型真菌124科599属2 729种。云南具有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流石滩灌丛的各种植被类型,共包含14个植被型、38个植被亚型、474个群系。丰富的地球环境多样性、立体气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云南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近年来,云南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如:摸清植物的家底、编制保护名录、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极小种群等,使云南的植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常晖,靳鹏博,杨祎辰,王二欢,王继强,马存德,王仕宝,张慧[2](2021)在《陕西省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调查与保护》文中认为目的:掌握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中药用植物分布规律与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采用资料查阅、样方调查、路线调查、采集标本、走访村民等方法对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药用植物645种,隶属119科402属,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公园内有常见中药植物168种,地方特色物种"秦岭七药"25种,珍稀濒危物种23种。结论: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但存在滥采滥挖、白色污染等严重问题,资源利用率不高,应尽快制定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策略。
孙名浩,李颖硕,赵富伟[3](2021)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现状和挑战》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构建了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国际框架。我国作为世界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大国,具有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我国高度重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现已初步查明生物遗传资源家底,生物遗传资源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成效显着,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初步建立。然而,基于维护国家生物遗传资源安全需求,需要尽快查清生物遗传资源家底,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优化生物遗传资源就地和迁地保护设施,着力提升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意识;进一步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制度;积极参与生物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相关国际讨论,应对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带来的挑战。
王大江,肖艳宏,高源,孙思邈,李连文,张飞,王昆[4](2021)在《我国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种质是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属植物的遗传演化和驯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概述了我国近20年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针对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收集、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段金廒,宿树兰,严辉,郭盛,刘睿,刘圣金,赵明,吴启南[5](2021)在《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涵中药资源学相关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以及中药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有效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在以往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整理,基本反映了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的代表性贡献,以期为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中药产业发展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共同致力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宋记明,张林辉,刘光华,胡玉宝,徐江东,熊贤坤,和建华,沈绍斌,方丽明,易怀锋,和剑琴,肖明昆[6](2021)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摸清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家底,旨在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云南省泸水市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传统医药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野外普查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共调查40块样地200个样方套,覆盖泸水市所有乡镇,涉及自然植被面积2828.3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29%。通过调查,采集制作腊叶标本1002号,经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48科545属857种。调查到重点药材113种,珍稀濒危药材15种,收集整理52个民族民间验方,调查澄清民间习用品种8种。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徐海燕[7](2021)在《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文中指出紫草为我国常用大宗传统中药,现行《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新疆紫草、内蒙紫草为其正品来源,然在流通使用中,由于紫草科多种药用植物的根含有萘醌类紫色物质而混作紫草使用,加之正品紫草资源短缺,大量基原不明的进口紫草流入市场,“经意”或“不经意”为紫草掺加了伪品,使紫草药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影响临床疗效。通常将药用紫草分为硬紫草、软紫草两类,正品来源紫草均属软紫草且隶属于软紫草属。新疆为紫草的道地药材产区,但新疆地域辽阔,新疆不同县市的紫草中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模糊的认为整个新疆为新疆紫草的道地产区已不足取,药材由于来源不同、产地不同,其基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药材本身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临床用药过程中药效参差不齐,这给药材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难度。目前紫草商品出现国内资源极少、保护形势严峻的问题,严重短缺的紫草资源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中药产业的需求,软紫草资源及质控成为当前中药资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软紫草资源调查、研究软紫草遗传多样性、完善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软紫草的基础。本研究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采取走访与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线路样方法及植被+土壤类型面积结合的估算法对新疆39县市的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地区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区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进行传统的基原、性状、显微、理化鉴定,并运用基于ITS2的DNA条形码技术、HPLC含量测定技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对新疆不同县市的3种软紫草进行鉴定及品质评价,以完善紫草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探讨软紫草遗传多样性特性及其与药材品质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软紫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县市软紫草属资源均为野生资源,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新疆紫草主要分布在草地、草甸,为本次调查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多的软紫草,也是市售软紫草的主要来源;黄花软紫草主要分布在砾石质戈壁、山坡;硬萼软紫草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软紫草属植物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区划分析。(2)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6对引物在120个样本个体中共检测出48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3455,平均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5770。39个居群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较高的为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和静黄花软紫草居群,最低为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1.000)。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m信息指数(Ⅰ)表明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塔什库尔干新疆紫草居群这些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托里黄花软紫草居群、木垒黄花软紫草居群、吉木萨尔硬萼软紫草菌群、石河子硬萼软紫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7;黄花软紫草和硬萼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640。基于个体的UPGMA图显示出组间和群体间的个体存在着较多的交叉混合,表明群体内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利用NTSYSpc2.1主成分分析,将120个样本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由硬萼软紫草组成,第二部分由大部分黄花软紫草和少量新疆紫草混合组成,第三部分由大部分的新疆紫草和几个黄花软紫草组成。(3)运用植物基原鉴别法、中药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按照《中国药典》上的含量指标检测要求,对新疆不同县市的软紫草属药材进行鉴别,3种软紫草在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营养器官显微构造、药材的粉末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差别较大,而黄花软紫草与硬萼软紫草区别较小。分别以紫草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环己烷:二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4:0.5:0.4)为展开剂,供试品斑点集中、清晰明亮,分离度好,Rf值适中,可区分新疆区域内软紫草属中3种药材。46个产地软紫草属3种药材中水分含量为4.25%~14.09%,均符合药典规定。总灰分含量为9.73%~20.5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562%~9.177%,建议确定本品的总灰分含量不超过20.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10.0%。不同产地药材所含水分、灰分不等,差异较大,说明在作为紫草的主产区,各县市的药材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4)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研究,ITS2区比对序列长度为399bp,可变位点数为71。种内距离为0.0025-0.006,种间距离为0.0745-0.0915。依据地区将样品分组,组内的遗传距离为0-0.0494,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0.0941。分析遗传距离的分布,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s,通过构建的NJ聚类树分析,可分别形成单独的进化分支,这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新疆软紫草属植物。(5)软紫草属药材中均含有萘醌类成分,不同种间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同种内不同产地也存在较大差异,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疆紫草中萘醌类成分总量最高,平均值为42.8914 mg/g,黄花软紫草次之,平均值为12.3323 mg/g,硬萼软紫草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404 mg/g。46批样品7种萘醌类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将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区分,而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有小部分重合。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显示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区分3种软紫草药材中贡献度最大,可作为区别3种软紫草的差异标志物。(6)采HPLC法对46批3种软紫草样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分别对36批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建立图谱、10批硬萼软紫草建立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以共有模式图为参照图谱,标定19个共有色谱峰,进行相似度评价。除塔什库尔干、乌恰产新疆紫草相似度低于0.7以外,其余16个样本的相似度均高于0.9;18批黄花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546-0.990之间,与对照图谱比较,除和静县和温泉县样本外,其余样本的相似度高于0.8;将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一起比较结果显示黄花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间相似度不高,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差异性较大,10批硬萼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933-0.995之间。OPLS-DA结果显示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左旋紫草素等7种化合物可作为特异标志物将两种紫草进行区分。且该7种化合物在新疆紫草中普遍高于黄花软紫草及硬萼软紫草。
刘昂[8](2021)在《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区域湖南南部包含永州市、郴州市和炎陵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4°14’之间,土地总面积4.39万平方公里。通过对该区野生兰科植物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湖南南部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经野外调查查明本区域有兰科植物61属144种,生活型齐全,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均有分布,其中地生兰共37属8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60.66%和61.11%;其次为附生兰,共19属4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31.48%和29.86%;腐生兰最少,共9属1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14.75%和9.03%。湖南南部兰科植物新资料较为丰富。本研究区域内共发现湖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属6个,即:沼兰属(Crepidium)、虎舌兰属(Epipogium)、钳唇兰属(Erythrodes)、滇兰属(Hancockia)、舌喙兰属(Hemipilia)、全唇兰属(Myrmechis);新纪录种22个,即: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岭头蕊兰(Cephalanthera nanlingensis)、浅裂沼兰(Crepidium acuminatum)、深裂沼兰(C.purpureum)、河南石 斛(Dendrobium henanense)、虎舌兰(Epipogium roseum)、钳唇兰(Erythrodesblumei)、江口 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花坪天麻(Gastrodia huapingensis)、滇兰(Hancockia uniflora)、盔花舌喙兰(Hemipilia galeata)、全唇盂兰(Lecanorchisnigricans)、褐花羊耳蒜(Liparisbrunnea)、吉氏羊耳蒜(L.tsii)、宽瓣全唇兰(Myrmechis urceolata)、南岭齿唇兰(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腐生齿唇兰(O.sapro)、phyticus福建舌唇兰(Platanthera fujianense)、南岭舌唇兰(P.nanlingensis)、陈氏独蒜兰(Pleione chunii)、中越带唇兰(Tainia acuminata)、西南宽距兰(Yoania prainii);存疑种3个,即石豆兰属一种(Bulbophyllum sp.)、虾脊兰属一种(Calanthe sp.)、羊耳蒜属一种(Liparis sp.)。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可以分为12个分布类型和5个分布变型。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热带性较强,与热带分布相关的属占绝对优势,有40属,占总属数的65.57%;但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不强,中国特有属只有两个。虾脊兰属(Calanthe)、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斑叶兰属(Goodyera)、玉凤花属(Habenaria)、舌唇兰属(Platanthera)、兰属(Cymbidium)等是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各个行政区均有分布,山区兰科植物种类多于丘陵区,且大致呈现出从南至北递减、从东到西呈现出“多—少—多”的趋势。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随不同海拔梯度变化呈现出“中间膨胀型”,且其种类丰富度的峰值偏向于低海拔。在适宜兰科植物生存繁衍的小生境内,常出现集群分布的现象。湖南南部兰科植物保护的阶段性工作是做的很好的,商业性盗采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兰科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生境丧失及零星的个体采挖,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应与时俱进,由面入点,把工作细致化、专业化。
农业农村部[9](2021)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文中认为农种发[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海洋与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经研究决定,自2021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我国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家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郭树杰,毋建军,闫奕心,叶伟[10](2021)在《林木种质资源概念及调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理清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念及调查方法,对做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提出了林木种质资源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结果表明,广义的林木种质资源相当于林木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主要应用于物种资源保护;狭义的林木种质资源指用于林木品种选育和种苗生产的遗传资源,主要应用于育种和用于种苗生产。针对种质资源的不同概念,并结合当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普查和重点调查的目标、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尚未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的地区,提出了具体调查方法选择建议。
二、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家底摸清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家底摸清了(论文提纲范文)
(1)盘点云南植物王国的家底(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
2 云南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 |
(1)物种多样性 |
(2)植被多样性 |
3 云南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
(1)地球环境多样性 |
(2)气候环境多样性 |
(3)特殊的地理位置 |
4 云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 |
(2)陕西省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调查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 |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2.1 野外调查 |
2.2 内业整理 |
2.2.1 物种鉴定 |
2.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概况 |
3.2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科属统计 |
3.3 常用中药植物 |
3.4 地方特色药用植物 |
3.5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 结论与讨论 |
(3)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现状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惠益分享管理现状 |
生物遗传资源本底现状 |
生物遗传资源就地和迁地保护 |
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 |
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惠益分享管理面临的挑战 |
生物遗传资源本底调查工作进展缓慢 |
遗传资源原地和迁地保护设施缺乏支撑维持机制 |
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
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带来新挑战 |
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惠享分享管理的建议 |
(4)我国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
2 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保存 |
2.1 保存方式与保存种 |
2.2 保存数量与种下类型 |
2.3 保存资源的生态类型 |
3 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利用研究 |
3.1 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
3.2 亲缘关系及遗传演化研究 |
3.3 苹果野生资源种质育种和创新利用 |
4 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建议 |
4.1 加深摸清野生种质资源的现代家底 |
4.2 提高资源原始分布区的原位保存 |
4.3 加快资源圃地异位保存方法多样化和安全性 |
4.4 加强优异资源的精准评价和系统性研究 |
4.5 加强野生及野生近缘种资源在育种中的有效应用和种质创新 |
(5)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概况 |
1.1 学科及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
1.2 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成效显着 |
1.3 教材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
1.4 中药资源学理论不断丰富 |
1.4.1 中药资源化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创建 |
1.4.2 分子生药学新兴学科不断创新发展 |
1.4.3 中药资源生态学与中药品质生态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的创建 |
1.4.4 药用植物保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的提出与创新实践 |
1.4.5 药用植物保护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
1.4.6 中药资源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
2 中药资源领域科学研究进展 |
2.1 全国中药资源调查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2.1.1 基本摸清了中药资源家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
2.1.2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服务于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与中药资源生产 |
2.1.3 构建覆盖全国的中药资源动态检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 |
2.2 中药材生产步入重视道地性、推行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
2.2.1 道地药材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引领中药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2.2.2 生态种植已成为提升药材品质和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模式 |
2.2.3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
2.2.4 药用动物资源研究与珍稀动物药替代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
2.2.5 药用矿物资源调查研究与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
2.3 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
2.3.1 生态因子与药材品质形成关联机制研究方兴未艾 |
2.3.2 药材采收加工过程资源性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逐步揭示 |
3 展望 |
3.1 进一步推动中药资源学理论创新,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 |
3.2 进一步加强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服务于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
3.3 进一步提升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水平,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
(6)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概况 |
1.2 调查时间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2.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2.3 传统医药知识调查 |
2.4 中药材市场调查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构成、分布特点 |
3.2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消长变化趋势 |
3.3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发展建议 |
(7)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紫草资源短缺,摸清紫草资源现状及寻找扩大新药源迫在眉睫 |
1.2 研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
1.3 紫草品质备受关注,有效鉴别,确保来源明确 |
1.4 品质提高是中药资源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
2 论文思路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1 文献调查 |
1.2 走访调查 |
1.3 现地样方调查 |
1.4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 调查结果 |
2.1 文献调查结果 |
2.2 新疆软紫草属野生资源蕴藏量调查结果 |
2.3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4 人工栽培资源情况 |
2.5 紫草市场调查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适宜生境 |
3.2 产地适应性分析 |
3.3 蕴藏量估算及相关问题 |
3.4 野生资源存在的问题 |
3.5 软紫草资源保护及利用的几点建议 |
第二章 基于ISSR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1.1 植物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 |
2.2 ISSR-PCR筛选扩增及产物检测 |
2.3 全部位点扩增检测 |
2.4 多样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位点分析和筛选 |
3.2 扩增电泳图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种群分子方差分析 |
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6 遗传距离与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基原鉴定及性状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显微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DNA条形码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萘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及化学识别模式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常规指标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及建议 |
5.1.2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
5.1.3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 |
5.1.4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2.2 湖南省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区域内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基本概况 |
3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的区系研究 |
3.1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物种资源 |
3.2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属的统计与分析 |
3.2.1 属的大小统计与分析 |
3.2.2 属的分布型统计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
4.1 水平分布 |
4.2 垂直分布 |
4.3 小生境分布 |
4.4 小结 |
5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新资料 |
5.1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分布 |
5.2 存疑种 |
6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策略研究 |
6.1 资源现状 |
6.1.1 各行政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
6.1.2 物种资源量及濒危等级评估 |
6.1.3 极小种群物种 |
6.1.4 湖南省极珍稀濒危物种 |
6.2 保护现状 |
6.3 保护策略 |
6.4 建议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名录 |
附录B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部分种类图片 |
附录C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纪录种部分图片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意义 |
二、总体安排 |
三、组织实施 |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 |
一、重要意义 |
二、主要目标 |
(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
(二)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
(三)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
三、重点任务 |
(一)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
1.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 |
2. 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 |
3. 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估和编目保存。 |
(二)实施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
(三)启动并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
四、实施范围与进度 |
(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
(二)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
(三)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
五、组织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加强督导培训。 |
(三)加强经费支持。 |
(四)加强宣传引导。 |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
一、目的意义 |
二、主要目标 |
三、重点任务 |
四、实施期限与范围 |
五、进度安排 |
六、组织运行 |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二)省级农业农村部门。 |
(三)县级农业农村部门。 |
(四)省级农业科学院。 |
(五)部属科研单位及其他相关科研机构。 |
七、保障措施 |
(一)组建普查与收集专业队伍。 |
(二)开展技术培训。 |
(三)加强工作调度。 |
(四)加强宣传引导。 |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路线图 |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 |
一、目的意义 |
二、主要目标 |
三、重点任务 |
四、实施期限与范围 |
五、进度安排 |
六、组织保障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路线图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 |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 |
一、目的意义 |
二、主要目标 |
三、重点任务 |
四、实施期限与范围 |
五、进度安排 |
六、组织保障 |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路线 |
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 |
(10)林木种质资源概念及调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种质资源概念 |
1.1 概念使用现状 |
1.2 辨析与建议 |
2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目标、对象和内容 |
2.1 目标 |
2.2 调查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3.1 普查 |
2.3.2 重点调查 |
3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 |
3.1 前期调查 |
3.2 实地调查 |
3.2.1 普查 |
3.2.2 重点调查 |
4 结论 |
四、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家底摸清了(论文参考文献)
- [1]盘点云南植物王国的家底[J]. 周浙昆,陈琳琳. 自然杂志, 2021
- [2]陕西省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调查与保护[J]. 常晖,靳鹏博,杨祎辰,王二欢,王继强,马存德,王仕宝,张慧.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12)
- [3]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现状和挑战[J]. 孙名浩,李颖硕,赵富伟. 环境保护, 2021(21)
- [4]我国苹果属植物野生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现状[J]. 王大江,肖艳宏,高源,孙思邈,李连文,张飞,王昆. 中国果树, 2021(10)
- [5]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段金廒,宿树兰,严辉,郭盛,刘睿,刘圣金,赵明,吴启南. 中草药, 2021(17)
- [6]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宋记明,张林辉,刘光华,胡玉宝,徐江东,熊贤坤,和建华,沈绍斌,方丽明,易怀锋,和剑琴,肖明昆.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6)
- [7]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D]. 徐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D]. 刘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J]. 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1(04)
- [10]林木种质资源概念及调查方法研究[J]. 郭树杰,毋建军,闫奕心,叶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