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体育俱乐部化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钟江南[1](2021)在《“三点半难题”背景下株洲市小学课外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赵吉峰[2](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涂迪[3](2021)在《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排球运动作为团队性体育项目,在我国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作为排球运动的管理及推广主体,其与排球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资源依赖、体育管理学为理论依据,以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现状进行研究,通过与美国、法国、日本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探析与我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总结出我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目前存在着定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管理上缺乏主性和灵活性;资金构成上比较单一,自我创收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借鉴美国、法国、日本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创新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管理模式,弱化政府行政管理,强化社会市场的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协调政府、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员参与体育管理和运营;三是强化协会自我创收的能力和方式,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四是完善排球运动以及排球改革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让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排球运动健康发展。
冯加付[4](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王建[5](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张李兵[6](2020)在《责任主体与供给创新 ——上海市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上海市体育事业蓬勃腾飞,体育场馆供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场馆数量、场地面积呈几何倍增长。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场馆供给不足的矛盾,如何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实现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离不开政府的主体责任。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通过纵向历史变革、横向中外对比,以及列举了三个体育场馆供给中的典型案例,分析供给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上海市体育场馆有效供给提供能够应用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发现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历史变革大体能够划分为近代体育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改革至今三个阶段。近代体育时期,体育场馆是西方所垄断的,上海市民仅仅沦为看客,西方侨民社会组织为供给主体。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的发展真正推动了上海市体育场馆从无到有、从数量少逐渐增多。休闲同样伴随着上海市民是影响体育场馆供给的一方面因素。(2)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历史特点为:(一)供给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资源多元供给转变;(二)政府职能初步转变,体育场馆逐步迈入市场化;(三)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弥补场馆数量、质量的不足;(四)体育场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成为城市坐标;(五)全市普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3)通过纽约、伦敦、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城市,体育场馆的供给现状比较发现国外体育场馆供给优势在于:(一)发达国家体育城市场地设施普及,市民参与成本低;(二)体育产业投入大,体育参与人口多,收益人群广(三)社会组织有效沟通政府和体育场馆,参与运营管理,形成良性互动。(四)职业体育俱乐部入驻体育场馆,助力城市发展。(4)根据DEA超效率模型测算2016至2018年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效率值发现:在综合技术效率值上呈“v”字型,2018年相比2016年有所下降;在技术效率上值上基本呈线性增长,表示场馆公共服务的制度结构较为合理;在规模效率值上,呈直线下降,表示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仍需优化;在规模报酬上,2017和2018年都是属于规模效益递减阶段,表明供给效率较低。(5)个案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体育场馆供给效率最高,体育场馆民营化能够促进有效供给。东方体育中心存在依赖财政补贴收入,运营管理障碍较多等问题;百姓健身房存在资源配置不足,体育人才缺位等问题;LKGY民营体育场馆存在投资风险高,土地流转变相提高市民参与成本等问题。(6)政府应当承担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的主体责任,既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要有自下而上的供需结合。坚持社会公益原则、市场开放原则以及问责监督原则,以人为本,积极推动政府的服务型转变。(7)创新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的对策包括:政府跨部门深度协作、政绩共容,顶层设计规划体育场馆,推进城市体育综合体建设供给;打造本土职业体育赛事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无形资产,加强体育场馆文化品牌供给;搭建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智慧场馆供给
周子璇[7](2020)在《中美两国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与促进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和肥胖率的不断上升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儿童是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儿童的体质健康应该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点关注,积极参与身体活动是降低儿童肥胖率、提高儿童体质的前提。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并制定高效的促进机制是影响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方面。本文将对中美两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培养途径和促进机制进行对比。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分析。在获取有关中美两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基本途径与促进机制的相关资料后,总结出两国对于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培养途径与促进机制的异同与特点,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为中国制定更加详尽、细化、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做出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儿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从儿童时期开始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中国促进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培养途径提供建议,从制度与组织上完善中国儿童参与运动的途径,促进中国儿童体质健康发展。研究发现,在促进儿童身体活动参与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中国政府和民间对儿童身体活动的政策引领和学术指导;第二,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多角度协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为儿童提供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第三,加强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有机联系,充分发挥体质监测在监测儿童体质和反馈儿童参与身体活动效果中的作用,多环节相互配合促进儿童的体育参与。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管理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过程中有四点不同,第一,制定有关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相关政策的主体不同,中国以政府制定管理为主,美国以社会指导为主;第二,中美两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不同,中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活动,而美国已经建立起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儿童身体活动参与机制;第三,在对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管理的过程中,中国更注重结果性导向,美国更注重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第四在监测儿童参与身体活动情况的过程中,中国注重对儿童整体数据的监测与分析,美国更注重儿童个体体质的评测结果。最后,根据对中美两国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和促进机制对比后的启示,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制定政策时充分参考研究组织对儿童身体活动的研究成果,全方位指导儿童科学的参与身体活动;拓展中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与方式,注重家庭、社区和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真正实现校内外体育资源的融合,为儿童创造便于参与身体活动的环境;发挥促进机制在儿童参与身体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反馈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儿童参与身体活动过程中内部动机与外部促进机制的有效结合,提高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性。
吴惠子[8](2019)在《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竞技体育协会制实体化改革正在我国逐步进阶,伴随着国家协会制改革下的地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已成为一个重要末端环节。传统上的“垄断式”培养模式以及经费和人员的投入等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在竞赛组织形式上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为此,本研究以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调研对象,基于协会制改革为视角,探究新时期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问题,文中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烟台市体育局4大直属单位:烟台市体校、烟台市体工大队、烟台市游泳训练中心、烟台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现状以及烟台市协会制改革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或解决对策,重新定位政府、市场、协会的职能和角色,旨在加快转变协会制改革视角下的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初步构建烟台市竞技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1.目前,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结构还不凸显,体育局和各大培养机构未能实现与体协的实体对接;烟台市单项体育协会总体的数量相对较少,在体制领域内行业协会的竞争中整体处于劣势地位。2.烟台市某些地区和单位对协会制改革持有“趋避冲突”的态度。一方面支持改革,期待改革能为体协提供平等的法律地位、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明确的职能内容;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缺乏,若完全实现与政府脱钩,难以实现或保障地方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3.烟台市在协会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道路上受到多方面势力的制约和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中政府对协会的管理体制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内部影响因素中协会的资金储备和职能发挥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协会制培养路径的转变和建立。4.当前,烟台市可逐渐形成四种培养路径策略:脱钩不脱管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政府购买下的协会核心职能确立、全民参与下的后备人才竞赛体系以及政府监管为主体的后备人才监管机制,逐渐确立协会的实体化地位,实现地方协会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从规制走向良序的治理道路。
伊佳淋[9](2019)在《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小篮球运动是指12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所参与的、有别于成人篮球活动标准的,使用更小的篮球、更矮的篮筐、缩小的场地,以及运用更简化、便于理解的规则的篮球运动。发展小篮球运动对增强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培养其篮球运动兴趣,厚植篮球后备人才,促进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乃至体育强国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国篮球协会“小篮球,大梦想”发展计划在北京启动,正式开启了小篮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新纪元。作为《中国小篮球发展计划》和中国小篮球联赛的首批试点省份,山东省在小篮球运动的发展推广方面已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囿于场馆设施供给、政策、资金配套等因素的制约,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故当前就小篮球运动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组织机构设置、场地器材配置、师资力量培养、竞赛举办等基本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借助SWOT分析工具对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环境进行整体剖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目标、宗旨、原则、价值观念等,提出了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路径和保障体系,旨在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小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得出以下结论:1.作为小篮球运动发展的试点省份,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发展体系,但依然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场地器材配置数量少、质量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系统性差,相关政策、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2.山东省作为小篮球系列联赛的重要赛区,对山东省小篮球运动氛围的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但当前山东省仍缺乏由本土组织的小篮球运动品牌联赛。3.在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等政策大背景下,当前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占据的有利资源居多,但依然存在体教融合不畅、运动项目间竞争激烈、学业矛盾冲突等发展劣势,因此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不足,从而优化发展环境;同时要规避外部威胁,通过转化或清除,走生态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4.依据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SWOT分析,结合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文件,完善了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目标、宗旨、本质、原则及价值取向等内容。5.从学校、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路径:学校要着力加强小篮球师资力量、场地建设,小篮球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校园特色小篮球比赛体系的建立;市场应进一步完善小篮球联赛的运作机制,构建山东省本土小篮球公开赛、俱乐部间际赛;社会组织应积极营造热烈的小篮球运动文化氛围,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多样化体育表演、亲子体育活动周等形式提升儿童青少年小篮球运动参与度。6.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路径的实施需要从政策、组织、经费、人才等四大方面提供保障措施。
于仲洋[10](2019)在《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瞻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领路人,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对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由体育大国不断迈向体育强国提供了不竭动力,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快推进了体育强国健设,使得青少年儿童成为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核心群体。所以,体育培训行业借此东风,乘风破浪,发展迅速。无数的商人和体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全国各地的体育培训班坐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人都瞄准了“体育”这块“美味的大蛋糕”。虽然体育培训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商家数量猛增,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为此,本文选择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CBTA”篮球培训联盟作为新一代体育培训事业发展的产物,他能将个体的体育培训组织连接起来,放大个体体育培训组织对社会的经济与人文效益。加强了不同地区体育培训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了体育培训组织的赛事举办、体育教育、人才管理等职能。极大的帮助了政府、学校实现体育职能,满足社会的体育需求。(2)“CBTA”篮球培训联盟与个体体育培训组织相比优势被放大的同时劣势也被扩大。例如会员组织之间的不信任、会员组织对联盟的不信任等问题层出不穷。资金回收困难和获取手段单一成为的阻碍联盟发展的关键因素。县级市会员组织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明显好于二、三线城市,这虽然有利于联盟前期的发展,但是资源与平台的不同必定影响联盟可持续发展和与大型体育公司之间的掣肘。(3)使“CBTA”篮球培训联盟在山东省更有竞争优势,必须从比赛和宣传出发。联盟拥有举办跨地区比赛的能力,这是个体体育培训组织和公司无法做到的。扩大比赛影响力,每年固定比赛时间,调动会员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借助政府和学校的力量举办比赛加强各会员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并借助比赛进行大力宣传,帮助会员组织提高自主招生能力。要利用比赛优势获取联盟运转资金,重视二、三线城市资源的合理使用,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不断提高联盟的竞争力。(4)未来国家政府更加重视和规范体育培训行业,体育培训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愈演愈烈,体育培训组织提供的服务也更多样化;各类“体育联盟”规模化运营模式在未来十几年中必然成为主流,类型繁多的运动竞赛和优质的体育培训服务体系会网络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联盟”的实体化经营将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联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将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我国体育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校体育俱乐部化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体育俱乐部化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俱乐部定义 |
2.1.2 运动项目协会定义 |
2.1.3 运营模式定义 |
2.2 运动项目协会研究 |
2.3 运营模式研究 |
2.4 中国排球运动研究现状 |
2.5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研究现状 |
2.6 国外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研究现状 |
3 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
3.1 发展不平衡 |
3.2 市场规模小 |
3.3 群众基础薄弱 |
3.4 基础设施短缺 |
4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现状研究 |
4.1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的发展路径研究 |
4.2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研究 |
4.3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研究 |
4.3.1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构架研究 |
4.3.2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管理研究 |
4.4 问题评析 |
5 对比分析 |
5.1 中美排球运动项目协会对比研究 |
5.1.1 美国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
5.1.2 美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构架研究 |
5.1.3 美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管理研究 |
5.1.4 中美对比结果分析 |
5.2 中法排球运动项目协会对比研究 |
5.2.1 法国体育管理模式研究 |
5.2.2 法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构架研究 |
5.2.3 法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政治管理研究 |
5.2.4 中法对比结果分析 |
5.3 中日排球运动项目协会对比研究 |
5.3.1 日本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
5.3.2 日本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构架研究 |
5.3.3 日本排球运动项目协会组织管理研究 |
5.3.4 中日对比结果分析 |
5.4 问题评析 |
6 问题与建议 |
6.1 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发展问题分析 |
6.1.1 协会运营模式固化 |
6.1.2 资金来源单一、自我造血能力弱 |
6.1.3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
6.1.4 协会与社会组织之间缺少协作性 |
6.2 发展对策研究 |
6.2.1 创新协会运营模式 |
6.2.2 丰富资金渠道、增强协会创收能力 |
6.2.3 构建人才管理机制 |
6.2.4 加强协会与社会组织间协作性 |
7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测量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德尔菲法 |
3.3.5 观察法 |
3.3.6 内容分析法 |
3.3.7 数理统计法 |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创新 |
8.3 不足 |
8.4 展望 |
9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
附件 |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
(6)责任主体与供给创新 ——上海市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体育场馆 |
2.1.2 供给与有效供给 |
2.2 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研究 |
2.2.1 体育场馆民营化与政府职能研究 |
2.2.2 体育场馆时空分布研究 |
2.2.3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
2.3 文献小结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个案研究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比较研究方法 |
3.2.5 访谈法 |
3.2.6 数据包络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历史变革 |
4.1.1 近代体育时期(1840—1949):体育场馆为西方侨民垄断时期,上海市民沦为看客 |
4.1.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群众体育繁荣发展推进,体育场馆走近市民生活 |
4.1.3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79至今):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分轨建设多元主体,体育场馆进入市场化运作 |
4.1.4 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经验与特点 |
4.2 国外体育场馆供给优势分析 |
4.2.1 发达国家体育城市体育场地设施普及,参与成本低廉 |
4.2.2 英国伦敦体育产业投入大、体育参与人口多,收益群体广 |
4.2.3 社会体育组织有效沟通政府和体育场馆,促建良性互动 |
4.2.4 职业体育俱乐部入驻体育场馆,助力城市发展 |
4.3 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近三年上海市体育场馆供给效率评价 |
4.3.1 DEA模型的选择 |
4.3.2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3 C2R-DEA超效率模型计算结果 |
4.4 个案研究 |
4.4.1 个案研究(I):上海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东方体育中心 |
4.4.2 个案研究(II):上海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百姓健身房 |
4.4.3 个案研究(III):上海市民营体育场馆—LKGY体育馆 |
4.5 个案分析:政府在体育场馆有效供给中的主体责任 |
4.5.1 基本经验 |
4.5.2 主要原则 |
4.5.3 路径选择:政府职能的服务型转变 |
5 创新上海市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的对策探讨 |
5.1 顶层设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推动城市体育综合体建设供给 |
5.2 开发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加强文化品牌影响力供给 |
5.3 搭建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智慧场馆供给 |
6 结论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件1 访谈提纲 |
附件2 访谈纪要 |
(7)中美两国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与促进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儿童肥胖率和体质下降是全球面临的问题,积极参与身体活动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1.1.2 多样化的推进手段是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 |
1.1.3 高效率的促进机制为创造良好的参与身体活动环境 |
1.1.4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促进我国儿童身体活动的参与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综述 |
2.1.1 儿童、幼儿、学龄儿童 |
2.1.2“身体活动”概念综述 |
2.1.3“久坐行为”概念界定 |
2.1.4 关于“机制”的讨论 |
2.2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政策研究综述 |
2.3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研究综述 |
2.3.1 儿童家庭体育活动的研究综述 |
2.3.2 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的研究综述 |
2.3.3 儿童学校体育活动的研究综述 |
2.4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管理与机制研究综述 |
2.4.1 体育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
2.4.2 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任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比较研究 |
4.1.1 中国儿童以学校为基础的多样化身体活动培养途径 |
4.1.2 美国儿童“三位一体”的身体活动培养途径 |
4.2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促进机制比较研究 |
4.2.1 政府主导的中国儿童身体活动政策与多方共建的美国儿童身体活动政策 |
4.2.2 中美儿童身体活动管理的对比研究 |
4.3 美国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与促进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
4.3.1 加强中国政府和民间对儿童身体活动的政策引领和学术指导 |
4.3.2 多角度协同发展为儿童提供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 |
4.3.3 多环节的相互配合促进儿童的体育参与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美国模式可以为构建中国儿童身体活动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
5.1.2 借鉴美国管理儿童身体活动的过程能够完善中国儿童身体活动的管理过程 |
5.1.3 融合多方资源能够为中国儿童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参与身体活动 |
5.1.4 注重监测中国儿童群体体质健康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个体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
5.2 建议 |
5.2.1 多方协同为中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制定政策 |
5.2.2 拓展中国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途径与方式 |
5.2.3 发挥促进机制在儿童参与身体活动时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的支持 |
1.1.2 协会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1.1.3 协会制改革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
2.1.2 协会制改革 |
2.2 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
2.3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目前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市体校情况 |
4.2 市体工大队情况 |
4.3 市游泳训练中心情况 |
4.4 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情况 |
4.5 体育协会情况 |
4.6 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的影响因素 |
5.1 外部因素分析 |
5.1.1 政协关系因素 |
5.1.2 政策法规因素 |
5.1.3 管理体制因素 |
5.1.4 市场潜力因素 |
5.1.5 舆论风险因素 |
5.2 内部因素分析 |
5.2.1 人员管理因素 |
5.2.2 培养机构因素 |
5.2.3 资金来源因素 |
5.2.4 制度建设因素 |
5.2.5 职能发挥因素 |
第6章 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 |
6.1 逐步实现协会的职能脱钩,建立政府监督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6.2 落实协会的职能定位,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功能 |
6.2.1 转变体育局领导的职能 |
6.2.2 转变教育局管理的职能 |
6.2.3 提升社会补充的职能 |
6.2.4 发挥协会主体的职能 |
6.2.5 四者的融合 |
6.3 打通全民参与的竞赛通道,推进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竞赛体系 |
6.4 以政府监管为主体,拓宽政府购买下的后备人才监管机制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调查表 |
附录B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D 教练员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9)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响应全民健身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 |
1.1.2 助力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夯实篮球后备人才根基 |
1.1.3 篮球产业驶入体育产业发展快车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小篮球文献综述 |
1.3.2 国外小篮球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实地考察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
3.1.1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组织机构设置 |
3.1.2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场地器材配置 |
3.1.3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人才队伍培养现状 |
3.1.4 小篮球运动系列联赛山东赛区举办现状 |
3.2 山东省发展小篮球运动的SWOT分析 |
3.2.1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2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劣势分析 |
3.2.3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机会分析 |
3.2.4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的威胁分析 |
3.3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构建的基本要求 |
3.3.1 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目标 |
3.3.2 小篮球运动发展的宗旨与本质 |
3.3.3 小篮球运动发展所遵循的原则 |
3.3.4 小篮球运动发展的价值取向 |
3.4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的多维选择 |
3.4.1 以学校为主体,赋予体教结合新内涵 |
3.4.2 以市场为引领,打造多样化篮球赛事 |
3.4.3 以社会为助力,创造热烈的篮球氛围 |
3.5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宏观多维保障 |
3.5.1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政策保障 |
3.5.2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组织保障 |
3.5.3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经费保障 |
3.5.4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人才保障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10)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2 研究的社会意义 |
1.1.2.3 研究的经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产业政策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1.2.2 体育培训联盟概述 |
1.2.2.1 体育培训联盟简介 |
1.2.2.2 体育培训联盟概念及分类 |
1.2.2.3 体育培训组织建设概况与管理研究 |
1.2.2.4 体育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研究 |
1.2.2.5 体育培训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研究 |
1.2.2.6 国外体育培训的综述 |
1.2.3 山东省体育培训组织发展概况 |
1.2.3.1 山东省体育培训组织分类 |
1.2.3.2 山东省“CBTA”体育培训联盟简介 |
1.2.3.3 山东省体育培训联盟相关文献研究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4.1 问卷的效度 |
2.2.4.2 问卷的信度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二线或以上城市的会员组织现状 |
3.1.1.1 会员组织的注册方式与规章制度制定情况的现状 |
3.1.1.2 会员组织的场馆建设与租赁情况 |
3.1.1.3 会员组织的运营活动情况 |
3.1.1.4 会员组织的会员概况与满意度调查 |
3.1.2 三线城市“CBTA”会员发展现状分析 |
3.1.2.1 会员组织的注册方式与规章制度制定情况现状 |
3.1.2.2 会员组织的场馆建设与租赁情况 |
3.1.2.3 会员组织的运营活动情况 |
3.1.2.4 会员组织的活动与满意度调查 |
3.1.3 县级市会员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3.1.3.1 会员组织的注册方式与规章制度制定现状 |
3.1.3.2 会员组织的场馆建设与租赁情况 |
3.1.3.3 会员组织的运营活动情况 |
3.1.3.4 会员组织的活动与满意度调查 |
3.1.4 山东“CBTA”联盟三地区会员组织现状对比分析 |
3.1.4.1 “CBTA”联盟山东区域会员组织分布情况 |
3.1.4.2 “CBTA”联盟山东区域会员组织注册方式 |
3.1.4.3 “CBTA”联盟山东区域教练员现状调查 |
3.1.4.4 “CBTA”联盟山东三地区会员组织发展对比分析 |
3.1.5 小结 |
3.2 山东省“CBTA”联盟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CBTA”联盟山东分部发展的优势 |
3.2.1.1 “CBTA”联盟山东分部发展对社会的优势 |
3.2.1.2 “CBTA”联盟山东分部比个体体育培训组织的优势 |
3.2.2 “CBTA”联盟山东分部发展的劣势分析 |
3.2.2.1 新兴模式缺乏前车之鉴,管理运营经验不足 |
3.2.2.2 “联盟”模式认可度不高,加盟会员缺乏活跃度 |
3.2.2.3 联盟旗下会员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加大 |
3.2.2.4 联盟分部缺少资金回收而导致提供服务质量不高 |
3.2.2.5 没有形成合理的整合优势,各会员单位区域意识较低 |
3.2.2.6 “联盟”模式虽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
3.2.3 “CBTA”联盟山东分部的机会分析 |
3.2.3.1 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民体育观念发生转变 |
3.2.3.2 国家经济发展向好,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提高 |
3.2.3.3 山东省新生儿出生率向好,家长教育理念不断转型 |
3.2.3.4 体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抱团”模式炙手可热 |
3.2.4 “CBTA”联盟山东分部发展的威胁 |
3.2.4.1 影响“CBTA”联盟山东分部发展的威胁 |
3.2.4.2 影响山东省“CBTA”联盟旗下会员组织发展的威胁 |
3.2.5 小结 |
3.3 “CBTA”联盟山东省分部发展的实现路径 |
3.3.1 “CBTA”联盟山东分部运营与管理手段的实现路径 |
3.3.1.1 主动学习成熟体育联盟的经营与管理方式,补强自身 |
3.3.1.2 加强会员组织区域管理,建立和划分三个区域管理分站 |
3.3.1.3 增加广告宣传力度,加强胶东地区对联盟的信任 |
3.3.1.4 在注重资金回收的同时,提高对会员组织的服务质量 |
3.3.1.5 重视联盟内部教练员以及管理者业务能力的培训 |
3.3.1.6 增加比赛频率,提高比赛管理与服务质量 |
3.3.1.7 重视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合理待遇薪资防止人才流失 |
3.3.2 “CBTA”联盟山东省会员组织发展的实现路径 |
3.3.2.1 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实时优化运营方案 |
3.3.2.2 与当地政府和校企合作,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
3.3.2.3 积极参与联盟内举办的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 |
3.3.2.4 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强化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
3.3.2.5 针对地理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运营方案 |
3.3.2.6 联合当地其它体育培训组织,增强区域合作意识 |
3.3.2.7 重视服务质量,关注青少年儿童成长 |
3.3.2.8 组织产业项目多元化,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3.3.2.9 加强联盟诚信建设,做到严以律己,兑现承诺 |
3.3.3 小结 |
3.4 山东省体育培训联盟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
3.4.1 政府干预不断缩减,市场竞争强度继续增加 |
3.4.2 联盟模式多样化,将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 |
3.4.3 丰富的比赛形式将网络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 |
3.4.4 “联盟”的实体化经营将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
3.4.5 “联盟”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体育培训业的领头羊 |
3.4.6 “联盟”的开拓发展必将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
3.4.7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四、学校体育俱乐部化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点半难题”背景下株洲市小学课外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D]. 钟江南.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中国排球运动项目协会运营模式研究[D]. 涂迪.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4]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责任主体与供给创新 ——上海市体育场馆有效供给研究[D]. 张李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7]中美两国儿童身体活动培养途径与促进机制比较研究[D]. 周子璇.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8]烟台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协会制培养路径研究[D]. 吴惠子. 鲁东大学, 2019(02)
- [9]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发展路径研究[D]. 伊佳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山东省“CBTA”篮球培训联盟发展研究[D]. 于仲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